【人教版四下数学】《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_百度文库(精)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黑龙口镇中心小学胡哲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 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
因此, 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 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三角形特性。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获得的学习方法,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的能力,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1教学难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准备:三角板、课件、边长相等的小木棒、幻灯片(五学具准备:三角尺、边长相等的小木棒、三角形、四边形。
三、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 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先由三幅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 独立探索, 操作实践, 合作交流, 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2、说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 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 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我是秉着新课标的精神, 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念, 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深化训练,拓展延伸——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努力构建探索型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3. 教材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会画三 角形的高。
●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教学重难点
● 1.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 2.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 (四)概括新课题
金字塔
八一大桥
你能找出图中国的三角形吗?
情境导入
金字塔
八一大桥
情境导入
生活中三角形
交通标 志
晾衣 架
三角形的特点
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5.教法与学法
● 1. 教法: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信息技术辅导教学 ● 2. 学法:动手实践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知识迁移法、归纳总结法
教
学
6.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 (二)合作探究,体验成功 ●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 (四)概括新知,分享收获 ● (五)课外作业
6.教学过程
●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教科书P58“做一做”。
● (1)同桌合作,手指着三角形说出每个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 (2)学生独立画高,教师强调用铅笔画高的要求。
2.教科书P63“练习十五”第1题。 ● (1)学生独立画高。 ● (2)同桌交换检查,如有错误,及时督促订正。 ● (3)变式练习。(出示课件)
三角形的特性
说课
三角形的特性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 4. 教学重难点 5. 教法和学法 6. 教学过程 7. 板书设计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的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概括三角形概念,知道三角形的特点,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三角形的唯一性,从而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性。
3.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说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说教学难点: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引入。
1.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初步感知三角形。
2.出示三角形这一单元的结构图,使学生了解本单元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后指出本节课重点研究三角形的特性。
(板书课题)。
二、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
1.研学活动:(1)中描出三角形。
(2)用直尺画出三角形。
(3)交流概括三角形概念。
2.展学----展学预设(1)一描:线段、首尾相连。
(2)一画: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3)概括:结合描和画三角形的过程,总结: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3.追问: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
4.举例: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叫做△ABC。
给三角形起名字。
三、掌握三角形高和底得概念,会画三角形高。
出示研学提示,借助研学提示进行自学。
1.研学提示(1)读一读、圈一圈:打开书60页,抓关键词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
(2)画一画、说一说:尝试给自己画出的三角形作一条高,和同桌说你的画法。
(3)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2.展学----展学预设(1)关键词:顶点对边垂线垂线段(2)注意画高是要用虚线,标清垂直符号相应的高和底。
(3)不同底边对应的高也不一样,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对的。
(4)当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时,以一条直角边为底,这条底边上的高恰好是另一条直角边。
四、三角形的稳定性1.游戏研学(1)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个学具袋,里面有若干长度相同的小棒,在单双两号组之间展开比赛。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5篇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5篇《三角形的特性》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
通过对三角形特性的学习,既可以对已有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希望能帮到你。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一)内容:《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0-81页内容,这部分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稳定性等。
学生通过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有了直观认识,能够从平面图中分辩出三角形。
例题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着重是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
抽象出概念。
例题2:着重于三角形的重要特性是“稳定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它可以让学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用权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四)教学难点:在三角形内画高。
二、说教法(一)情境教学法。
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主动探索新方法,从而将问题的解决和方法融为一体,这样安排有利于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操作讨论法。
在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时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即启迪学生思维,又能增强其合作意识。
学生动手、动脑,在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三、说学法。
(一)自主探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进行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1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1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1说课稿第【1】篇〗背景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应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数学事实。
”根据这一理念,在“三角形的特性”教学时,首先要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对三角形的特性外部特征的初步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学生实践活动,抽象出图形的基本特征,让学生从中感悟,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和认识,并使学生的认知过程逐步朝着具体到抽象、感悟到理性的方面发展。
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学习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是知识学习更贴近生活。
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80~81页的例1、例2说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说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
师生准备:三角形、三角板、平行四边形。
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瞧,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博物馆,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
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课件展示课本第80页情境图)生1:建筑物上有三角形。
(课件动态闪烁三角形)生2;吊重机的架子上。
生3:吊重机的铁线上。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生1:自行车上三角形。
生2:电线杆上有三角形。
生3:班里的流动红旗有三角形。
师:天坛、金字塔、铁塔、天安门、铁架、自行车上都有三角形。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第【1】篇〗第1课时三角形的特性【说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难点: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找出户图中的三角形。
2、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三角形的认识)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
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
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作用《三角形的特性》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已经能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它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及其它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并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操作和概括去获得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这样的设计,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难点:掌握在三角形内画高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塑料小棒和三角板。
2、学具:塑料小棒和三角板。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一)、教法根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理念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活动教学形态,采取观察交流法、实践操作法和演示归纳法,来激发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
(二)、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根据几何形体概念自身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将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
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并会给三角形画高。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获得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教学难点:给三角形确定高和画高。
(四)教具准备:三角板、课件、数学用具盒、幻灯片(五)学具准备:三角尺、数学用具盒、图纸。
三、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索,再让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2、说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秉着新课标的精神,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深化训练,拓展延伸—-质疑反思,总结评价”,努力构建探索型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第【1】篇〗【教材与学情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本课时是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的过程,并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性,是典型的几何概念课。
主要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高及其画法。
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第一学段的认识图形以及四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直观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经常接触到三角形,对三角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但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特性,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为了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特设计以下教学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并会给三角形画高。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获得学习的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协助的精神。
【说教学重难点】1.说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
2.说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和含义,会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说教学准备】PPT课件、三角尺等。
【说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明确课题。
1.生活实物引入概念。
欣赏生活中的,金字塔、跨河大桥、自行车、篮球架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角形(板书揭题),相信三角形你们都已经很熟悉了。
你能从中找出了隐藏的三角形吗?先在脑子里描一描。
2.提出问题。
这些都是三角形,三角形都有怎样的特征?生: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板书)【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找三角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感受数学的美。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第【1】篇〗设计说明“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思想之一。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体现数学特色的前提下,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有用”。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从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先让学生用3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用力拉,再让学生用4根小棒围成一个四边形,捏住对角用力拉,通过比较让学生得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最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新知。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探究。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应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每人画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从而明确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
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体验,又能使学生经历探究数学知识的全过程。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体验成功的最好方式。
在学生体会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让学生说说怎么修理松动的椅子等,这就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形、四边形教具投影仪学生准备练习纸长度相等的小棒若干个说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创设生活情境。
(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你知道图中呈现的是什么吗?(埃及的金字塔和南京长江大桥)从图中的建筑物中你能找到三角形吗?(学生到屏幕前指出找到的三角形)2.导入新课。
同学们的眼力可真好,图中有很多三角形。
(同时点击课件,抽象出三角形)可见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那它究竟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一、说教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116 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十四第1至第3题。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线段、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以及对三角形具有直观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任何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是学习多边形的起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为今后学习其他三角形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以上教材的分析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拟定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3.掌握画高的方法。
4.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5.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准确的画高以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教学的艺术就是激发与引导的艺术。
根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讨论法与自主探究法。
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学习新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三、说学法“善学者,师逸而功倍”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法,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习得,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四、说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出示课本80页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发现并描述,并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全班交流反馈,最后老师通过多媒体出示生活中常现物体上的三角形。
(二)直观演示,探究特征。
活动 1.用小棒摆三角形和动手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看一看三角形是用几根小棒或几条线段组成?是怎样连接的?学生小组交流,反馈想法,老师引导学生概括三角形的概念。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用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故事讲完后,由小精灵提出一个问题:哪种方法最牢固,为 什么?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深思不解的情况下,教师 顺水推舟地引出课题,并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这样一来,既打通了数学与生活间的无形屏障,又引发学 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问题 的悬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 知欲望。)
2、辅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题。 第1题,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各画 出一条高。 (通过这些有序而多样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 学过的知识,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理解、分 析、推理的能力,有趣的数学在学生们的积 极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 )
(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你掌握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谈收获,评价得失。 (通过让学生在组内谈收获、评得失,促进学 生的思维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 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4、三角形的稳定性:
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三 角形,然后质疑:“这些三角形有什 么作用呢?”接着让学生拿出已准备 好的学具,通过对比、推拉三角形与 四边形,交流对比结果并归纳出结论: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 识的形成,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 师:现在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牢固了? (一个问题,既打开了学生心中的疑 惑,又达到了一个前呼后应的效果。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 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 物。)
(三)深化训练,拓展延伸:
1、生活中的三角形。 出示挂图,让学生去观察并联系 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 再说说它们的用处。 木工小组的同学在修理桌椅时, 常常在桌椅下边斜着钉一根木条。 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三角形 的特性,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现“生活 处处有数学,数学生活化”的理 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四年级下册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章节,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边长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三角形,并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三角形的特性,如边长关系、内角和等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生动的实例讲解,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如边长关系、内角和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例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品,如自行车的三角架、三角形的房顶等,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a.介绍三角形的定义,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
b.讲解三角形边长关系,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边长规律。
c.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图形卡片,拼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观察其特性。
4.解决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判断一个四边形能否拆分为两个三角形,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三角形特性进行解决。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三角形特性的理解。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一)《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六年制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对三角形有了直观地认识,已经能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它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经历观察、分析、猜想、实践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三角形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掌握画高的方法。
教学中,为了形象直观的展示学习内容,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塑料小棒、三角形硬纸板和彩色平面图形等教具和学具。
这节课,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第一环节、旧知导入,激发兴趣。
在第一环节我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我出示一组生活中图片,让学生找学过的平面图形,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将这些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一侧,然后重点问对平行四边形都有哪些了解? 我对高和特性作重点板书。
接下来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三角形,再通过我提供的第二组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引出课题。
这一环节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在情境中自然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达到旧知迁移的目的。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性,包括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他们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特性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推理,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性,能够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如自行车的三角架、房子的屋顶等,引导学生对三角形产生兴趣,并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吗?”2.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三角形的性质。
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或者纸张折出三角形,并观察和讨论三角形的特性。
3.讲解: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总结并讲解三角形的特性,包括稳定性、内角和以及边长关系。
4.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三角形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特性说课稿
三角形特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特性》。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特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并且在上一学段已经对三角形有了一些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还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推理和想象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学习新知识。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于三角形的特性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直观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实现。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对应关系,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启发诱导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
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并会给三角形画高。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获得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教学难点:给三角形确定高和画高。
(四)教具准备:三角板、课件、数学用具盒、幻灯片(五)学具准备:三角尺、数学用具盒、图纸。
三、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索,再让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2、说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秉着新课标的精神,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深化训练,拓展延伸——质疑反思,总结评价”,努力构建探索型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一、说教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16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十四第1至第3题。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线段、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以及对三角形具有直观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任何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是学习多边形的起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为今后学习其他三角形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以上教材的分析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拟定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3、掌握画高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准确的画高以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教学的艺术就是激发与引导的艺术。
根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讨论法与自主探究法。
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学习新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三、说学法“善学者,师逸而功倍”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法,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习得,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四、说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出示课本80页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发现并描述,并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全班交流反馈,最后老师通过多媒体出示生活中常现物体上的三角形。
(赫尔巴特指出:“兴趣就是主动性。
”由熟悉的生活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1说课稿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1说课稿3篇2024〖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1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第1课时。
【说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特征,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与特征之间的关系,及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三角形高的含义,会画三角形的高。
3.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中,经历三角形概念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说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高的含义,会画高。
【说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和底的相互依存关系准确画高。
【说教学准备】小棒直尺【说教学过程】一、直揭课题,导入新知1. 板书课题:三角形2. 举例生活中所见的三角形。
二、直观操作,探究新知(一)师生合作探究三角形的概念。
1. 画三角形,边画边思考如何画的?2.交流汇报:三角形的特点有哪些?(与老师画的作比较)3.尝试概括:(1)三角形的特点:三个顶点——确定位置三个角——定形状三条边——定大小、定形状(2)尝试表达三角形的定义。
(3)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方法。
(二)自主领悟探究三角形的高的画法1.认识高(量身高)2.认识三角形的高(感受高与底的依存关系)3.学画三角形的高(思考: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三)感受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1.操作感受:用小棒围三角形、四边形,感受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归纳小结:三条边(确定)——大小、形状(稳定)3.举生活实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在方格纸上的四个点中任选三个画三角形,最多画几个?他们的高是什么?2.数学书65页1题:画高四、课堂小结,内化新知1.走进文本,阅读圈画做笔记。
2.把你在本节课的收获讲给同桌听。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1说课稿第【2】篇〗《三角形的特性》一、说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的特性”,根据新课程的标准,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开展我的说课。
首先,我来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一是三角形的定义,二是三角形高和底的定义。
是学生在学习了线段、角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对于学情的合理把握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观察、记忆、想象能力在迅速的发展,有强烈的好奇心。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动力,引导他们多观察,多想象。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准确作出三角形的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猜测、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相互转化、渗透、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分析,结合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掌握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
难点:画三角形的高
四、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和观
察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在结合教师对于知道讲解的同时,保证学生有充分思考探讨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究和主动发现问题,寻找规律,归纳总结。
五、教学过程
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四个环节,分别为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合作交流,获取新知—实验交流,探索特性—巩固运用,师生小结。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59页情境图,告诉学生这是金字塔和建筑桥。
并提问:你在金字塔和建筑桥上发现了三角形了吗?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这时学生会说出很多例子,然后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铁桥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等。
通过多种生活中的实物,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由此导入今天要上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以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合作交流,获取新知
(1)发现三角形的特性
首先让同学们动手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你能试着标出它的边、角、顶点吗?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画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边没画直、相邻两条线段不相连等,这时我会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错误,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最后展示汇报,明确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我会在黑板上板书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然后要求学生跟同桌说说自己画的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认识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和讨论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的话,会产生各种说法,哪种说法更准确呢?让学生相互讨论评价,之后引导和帮助学生一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并且板书在黑板上。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教师引导。
同桌合作利用三角形学具,先找出三角形的顶点和它的对边,然后试着在自己刚才画的三角形中画一条高。
其次让学生交流画高的方法,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画的方法,并明确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和它对应的底,让同学们思考:三角形有几条高?在画三角形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底与高的相互联系。
设计意图: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合作讨论比较,再结合老师的适时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三角形,全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验交流,探索特性
我是通过一个实验来让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的特性的。
先让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这些在制作过程中作了细节处理,角上是活动的,不是固定的。
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之后让学生分小组汇报。
最后总结出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在这里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之后可以向学生展示一把不稳定的椅子,提出一个拓展性的问题,你能像个方法是这把椅子变稳固吗?
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同学们自主探索,这样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巩固运用,师生小结
课堂即将接近尾声,但学生的思维还非常活跃,因此,我采用谈话的方式结束,如: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利用所学知道解决实际的问题?
设计意图:用这种谈话式的进行总结,不仅总结了所学的知识,而且给了学生一次评价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评,互评初步学会了评价,实现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六、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稳定性
高:顶点到对边的垂线
底:这条对边就是底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探究新知识和巩固拓展中,以学生们的观察、发现、思考、交流为主,老师只做适时引导启发,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精心创设情景,激励学生探索。
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设置“知识城堡、生活乐园、海上空间、体验天地”等含空间名称的练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用数学意识,感受到知识源于生活,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3.人人参与,差异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口、脑、手多感官参与,积极探索,体现人人学数学、用数学、人人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