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
唐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诗人。
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②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天空。
③云梦泽:云梦,古泽名。
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
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④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河。
⑥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⑦端居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⑧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睁睁的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
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坐观:坐视,旁观。
徒:白白地。
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
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赏析及翻译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赏析及翻译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赏析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1:八月洞庭水满,河岸边几乎相平,湖水空明,与蓝天相接。
云梦泽上蒸腾像雾一样的水汽,湖中波涛澎湃动荡摇撼岳阳城。
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圣明时代无事可做,感到羞愧。
坐着观看垂钓的人,只是空有对鱼的羡慕之情。
译文2: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
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我想要涉河跋水,却没有舟帆载乘;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
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译文3:仲秋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
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
(正像)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我)安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旁观垂钓的人,空有一厢羡慕之情。
【词语解释】涵虚:水汽浩茫。
云梦泽:古大泽名。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面。
济:渡过。
端居:闲居。
坐:因为。
徒:徒然。
背景:此诗旧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时,孟浩然(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
然有人说733年孟浩然在长安时,张九龄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
孟浩然此次未见到张九龄。
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
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浩然28岁)左右张说任岳州刺使期间。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翻译及赏析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翻译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赏析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
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
洞庭本来就号称八百里,加上这样的浩大水势,其水岸相接、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
此时,诗人面对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水岸相平,而且呈现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观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虚”,足见其大,“混太清”,足见其阔。
如此壮阔的湖面,自然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意思及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意思及赏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意思及赏析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1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2,波撼岳一陽一城3。
欲济4无舟楫,端居5耻圣明。
坐6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涵虚:水汽浩茫。
2云梦泽:古大泽名。
3岳一陽一城:在洞庭湖东面。
4济:渡过。
5端居:闲居。
6坐:因为。
八月的湖水涨平了洞庭的堤岸,这时,浩渺的湖水与蓝天相接,难辨水天。
云梦泽的上空蒸腾着像烟雾一样的水汽,湖中波涛澎湃动荡,几乎要摇撼岳一陽一城。
我想要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和桨,身处繁华盛世,却闲居在家,真是感到羞愧啊!因为看到垂钓的人,想到自己只是空有对鱼的羡慕之情。
【浩渺之美】孟浩然在这首诗中,极力描写了洞庭湖的壮阔浩渺,美丽的八月,秋水涨潮后的洞庭湖碧波连天、水天一色,就连天空也仿佛被装在湖中了,水天相接是那样的无边无际。
湖中的水雾蒸腾,浩浩荡荡地笼罩着云梦泽,湖边的草木也是郁郁葱葱的。
这时,汹涌浩渺的湖水开始澎湃,它摇晃的气势,仿佛可以撼天动城了。
【赏析】孟浩然的这首诗,之所以写得烟波浩渺,气势磅礴,是因为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夸张的手法,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表达了个人炽烈的情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这一点在诗的前四句已经体现出来了,诗人为我们展现出了洞庭无比壮阔的景象,气势浩大,震撼人心,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是我们写作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启示】孟浩然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生于盛唐,年轻时就立下大志,虽然一路坎坷,但能洁身自好,不趋承逢迎有权势的人。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次来到长安,并赠给当时宰相张九龄一首诗。
诗人借描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色,抒发自己想得到录用施展政治抱负,希望有人引见的心情。
表明了诗人不甘心闲居无事,想做一番大事业。
诗人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一精一神状态,以对人生目标和理想的无限追求。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翻译及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翻译及赏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翻译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赏析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
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
洞庭本来就号称八百里,加上这样的浩大水势,其水岸相接、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
此时,诗人面对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水岸相平,而且呈现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观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虚”,足见其大,“混太清”,足见其阔。
如此壮阔的湖面,自然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人。
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②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天空。
③云梦泽:云梦,古泽名。
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
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④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河。
⑥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⑦端居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⑧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睁睁的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
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坐观:坐视,旁观。
徒:白白地。
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
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 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 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 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 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 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 望他给予帮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 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 情,是不难领会的。
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 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 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 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 常以比体为之。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 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 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 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译文4:
八月的洞庭湖水势浩瀚,几乎和岸边齐平。远远望 去,湖水晃漾,天空仿佛也在动荡。水天一色,看不清水 与天的分界。洞庭湖水气蒸腾充沛,润泽着云梦泽的草木 生灵,使之繁荣茂盛。湖水荡漾,声势震天,如同在撼动 着岳阳古城。面对这宽阔的水面,我想要渡过去却没有船 只,只能望洋兴叹。生活在这圣明的朝代,闲居家中而一 事无成真是耻辱。但无船只而又没有钓具,也只能坐在岸 上看他人放长线垂钓,徒自产生一种钦羡仰慕之情而已。
《升庵诗话》: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虽律也,而含古意,皆起句之妙,可以为法。
《瀛奎律髓汇评》: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篇出“临”字(按诗题 一作《临洞庭湖》),无起炉造灶之烦,但见雄浑而兼潇 洒,后四句似但言情,却是实做“临”字。此诗家之浅深虚
2024年《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
2024 年《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五言律诗,出自《全唐诗》。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
下面是我为大家细心收集整理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及注释译文八月湖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好像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然自由,惋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注释洞庭湖:中国其次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涵。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太清:指天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凹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撼: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方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济: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惭愧。
端居:闲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坐观:一作“徒怜”。
徒:只能。
一作“空”。
作品赏析洞庭湖,是中国其次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原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事实上已成为山水杰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
“太清”指天空。
“混太清”即水天相接。
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原文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广阔无边,湖光山色构成大自然壮丽的画卷。
湘江自洞庭湖而来,激荡着波涛,浩渺无垠。
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向张九成写信,表达了对久别之人的思念之情与对洞庭湖壮丽景色的赞美。
以下是孟浩然的这首诗的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茫茫洞庭水,浩浩湘江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创作背景与赏析]孟浩然写信给张九成的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了他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久别之人的思念。
孟浩然与张九成都是唐朝时期的文人,他们曾一起在洞庭湖畔共同生活、学习、交流。
孟浩然在这首诗中以洞庭湖的雄伟壮丽为背景,向张九成写信,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洞庭湖山水的赞美。
首句“茫茫洞庭水,浩浩湘江风。
”写出了洞庭湖辽阔无边的景象,以及湘江激荡的壮丽景色。
茫茫洞庭水和浩浩湘江风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宏大与豪迈。
接下来的两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写了春天来临时,洞庭湖畔的景色,早莺争鸣,新燕嬉戏,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
继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表现了洞庭湖的春景,花朵繁茂,草地嫩绿,给人一种朦胧之美,又道出了洞庭湖的独特之处。
最后两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东岸风景的钟爱之情。
湖东地区绿树成荫,白沙垄堤,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诗人的喜好与对张九成的思念在这里交融在一起,增加了诗作的情感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展示了湖光山色的壮美景色,并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孟浩然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将景物描写得生动而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寄寓自己的思念之情,使得这首诗既具有艺术性,又蕴含着人情味。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孟浩然对洞庭湖和山水景色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张九成的怀念之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鉴赏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鉴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的作品。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面临烟波浩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选自《孟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诗人。
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阳(今湖北樊)人。
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②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天空。
③云梦泽:云梦,古泽名。
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
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④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河。
⑥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⑦端居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⑧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睁睁的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
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坐观:坐视,旁观。
徒:白白地。
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
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及注释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及注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
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初中语文 文言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
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
“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
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
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象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
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
唐诗诗词鉴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诗诗词鉴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成为山水杰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唐诗及诗词鉴赏,可供大家欣赏和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及注释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译文及注释二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注释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⑵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看着那些垂钓的人钓得鱼儿上钩,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诗的开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描绘了八月时节,洞庭湖的湖水涨得满满当当,几乎与岸齐平。
湖水包容天空,水天相接,浑然一体,那辽阔的景象让人感到震撼。
“涵虚”二字形象地写出了湖水的浩渺,仿佛整个天空都被包含在其中。
“混太清”则进一步强调了水天融合,分不清界限,给人一种朦胧而宏大的美感。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两句是对洞庭湖气势的生动描绘。
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白茫茫一片,仿佛云蒸霞蔚。
而湖水的波涛汹涌澎湃,力量巨大,似乎能够撼动岳阳城。
这里通过“蒸”和“撼”两个字,将洞庭湖的雄浑壮阔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蒸”字,让人仿佛看到了大泽之上热气腾腾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一个“撼”字,则凸显了湖水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力量。
接下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诗人由眼前的洞庭湖景,联想到自己的处境。
他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和桨,暗喻自己想要进入仕途,却无人引荐。
在这圣明的时代,自己却闲居在家,无所作为,内心感到十分羞愧。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举荐,一展抱负的心情。
最后两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人看到湖边那些悠然自得的垂钓者,钓到了肥美的鱼儿,心中只有羡慕之情。
这里的“垂钓者”指的是那些已经在官场得意的人,而“羡鱼情”则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丞相能够引荐自己,让自己也能有机会为国家效力。
整首诗以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渴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苦衷,以及对张丞相的期望和请求。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写景雄浑壮阔,气势磅礴。
通过对洞庭湖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无限魅力。
同时,诗人在抒情上也非常含蓄委婉,借景抒情,借对洞庭湖的赞美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愿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主旨大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主旨大意
诗人借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明了自己愿为国效力的心愿,希望张丞相予以引荐。
诗的主旨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意思是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写,全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赏析
这首诗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洞庭湖特别的景致,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将洞庭湖的景致描写得生气勃勃。
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