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国1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2高考语文全国卷(含答案)

2012高考语文全国卷(含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颀.长(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B.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è)C.抵牾.(wǔ)横亘.(gèn)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D.鞭挞.(tà)骨骼.(gé)辗.转反侧(niǎn)蜚.声中外(fē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亲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2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付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锐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Word版-含答案

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颀.长(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b. 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è)C.抵牾.(yǔ)横亘.(gèn)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D.鞭挞.(tà)骨骼.(gé)辗.转反侧(niǎn)蜚.声中外(fē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亲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2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付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锐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2012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2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通泌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童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葬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葬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付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锐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双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完整word版)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卷修正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卷修正版,推荐文档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第 I 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 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 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 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 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 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 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 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 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 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 那需要多少时间 ? 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 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 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 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 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 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锐明,在认识变得 简单易行之时, 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

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 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 ?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 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 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2012年全国高考I卷(河南)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I卷(河南)语文试题及答案

答案一、1、答案B 解析A悚然C牾D辗注意错误均排除2、答案D 解析: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

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三项均不符合语境。

D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也形容清凉舒适。

符合语境。

3、答案C 解析:A“不但……还……”联结的内容无关联性且这组关联词一般表递进关系,而本例中还后面的内容与“他在英语国家工作”无直接关系。

B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应为酝酿、出台、执行D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与就业压力无关联4、答案C解析:与句末关联紧密的应为3,排除D,以4或6开头均显突兀,排除A,B故选C二、5、答案C解析:按文意胡三省是作注的人,读《资治通鉴》没有困难。

6、答案A解析:根据文意江中靠北岸处有沙洲7、答案B解析:文中未见“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的相关描述。

三、8、答案A 解析:冒:不顾、顶着9、答案A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只1.2.3为奋勇抗击金人,4为战果5为平乱6为战果来源学10、答案C 解析:据文意郭、吴产生隔阂在吴举劾之后第Ⅱ卷四、11、(1)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

(2)郭浩招集安抚流亡之人,开辟营田,(朝廷)把他所作所为颁示各路。

12、(1)“翻思”由实写到虚写,从眼前景写到春日景,体现了不同的季节。

作用:对比表强烈的感受(2)对比,突出对落叶的感叹13.(1)假舟楫者而绝江河善假于物也风掣红旗冻不翻去时雪满天山路(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五、14、答案:经历沧桑、时间冲刷(分析略)15.答案:当前的现实和文学发生很大的变化,对以前革命作家群那段历史已趋遗忘16.文字利用的工具、写文章的人、写作对象(说明略)17.一波三折曲折行文最终感悟而解脱归于平静清澈六、18.(1)由“客”可知不是戏曲界专业人士(2)在戏曲界人人都知道(3)他还搜集了700余份上世纪的戏单。

2012全国1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2全国1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号昨天和明天。
A.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B•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C.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D.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E.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命题也会悄悄地溜走
C•陶渊明的两句诗 此中有真意”辩以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在辨析、体验 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受全世界听众共鸣,是因为他唱出了人们对社会对人生深刻体验和感 受。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与让人通过它们的感受更大空间美,所以游览这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整个人生或
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的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境外
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再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 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二十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
5.下列关于 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 意境”的内涵解释为 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
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就是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以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 都有都能具有意境的。
C,所谓 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这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处于劣势。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卷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通泌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童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葬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葬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付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锐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双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1)(1)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1)(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答案解析河南省实验中学崔矿山一、现代文阅读1.C解析:偷换概念,“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错,原文是“价值观……进行了选择”,“修正”应为“选择”。

2.B解析:强加因果,前后两句话无因果关系,且“根本原因”文中无此信息。

3.D解析:无中生有,“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错,“直接后果”纯属主观臆测。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解析:阙:空缺,缺额。

5.C解析:①表现的是何灌的正直,而不是“恪尽职守”;⑤说的是萧燧的节俭;⑥说的是萧燧关心百姓的仁爱之心。

6.A解析:“与其亲党”错。

原文是“其亲党”,即秦桧的亲党,而非秦桧及其亲党。

7. (1).(5分)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解析:关键词“杂糅”“浇浮”“治”各1分,大意2分。

(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闻不问呢?”解析:关键词“异路”“安”“旧治”各1分,大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9.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第8题侧重考查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第9题侧重考查对诗歌深层内涵的挖掘赏析。

首句因感秋而怀远,借景抒情,点出主题。

接着写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飞尽,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但令她失望——“无信”。

下片写悲感流泪,泪弹不尽,临窗而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

笺色之红因泪而淡直至褪尽,用夸张的修辞,极写痴情之深。

201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有答案

201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有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语文使用地区:海南、宁夏、黑龙江、吉林、陕西、山西、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内蒙古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

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2年高考新课标语文卷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

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长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

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么?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201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

201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语文答案解析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C【解析】文章的原句是:“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C项则变成了“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修正”和“选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换掉则曲解了原文的意思,故应选C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理解文章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答案】B【解析】根据文章第一段话中的“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一句可推断出,B项中的“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理解和分析原文。

3.【答案】D【解析】D项有两处错误,原句在文章的末尾:“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

”D项中“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一句,对原文理解有误,从而导致原因分析错误;另外,D项中“其直接后果就是”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推断和想象力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4.【答案】D【解析】“阙”在此应解释为“空缺”,是名词,不能用作动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5.【答案】C【解析】①句表现的是萧燧的正直,⑤句表现的是萧燧的勤俭节约,⑥句表现的是他心系百姓的一面。

②③④三句都表现出他恪尽职守的品质,故选C项。

【考点】筛选文中主要信息。

6.【答案】A【解析】A项错在“与其亲党密告萧”,原文中没有“与”字,只是秦桧亲党做的事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答案】(1)如今有德才的人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解析】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201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

201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语文答案解析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C【解析】文章的原句是:“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C项则变成了“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修正”和“选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换掉则曲解了原文的意思,故应选C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理解文章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答案】B【解析】根据文章第一段话中的“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一句可推断出,B项中的“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理解和分析原文。

3.【答案】D【解析】D项有两处错误,原句在文章的末尾:“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

”D项中“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一句,对原文理解有误,从而导致原因分析错误;另外,D项中“其直接后果就是”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推断和想象力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4.【答案】D【解析】“阙”在此应解释为“空缺”,是名词,不能用作动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5.【答案】C【解析】①句表现的是萧燧的正直,⑤句表现的是萧燧的勤俭节约,⑥句表现的是他心系百姓的一面。

②③④三句都表现出他恪尽职守的品质,故选C项。

【考点】筛选文中主要信息。

6.【答案】A【解析】A项错在“与其亲党密告萧”,原文中没有“与”字,只是秦桧亲党做的事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答案】(1)如今有德才的人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解析】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2年高考新课标语文卷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

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长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

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么?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语文卷及答案

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语文卷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通泌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童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葬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葬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付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锐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双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2012年高考全国统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高考全国统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2012年全国卷适用省: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广西河北。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颀长(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B. 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è)C.抵牾(y ǔ)横亘(gèn)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D.鞭挞(tà)骨骼(gé)辗转反侧(niǎn)蜚声中外(fēi)答案B解析:A悚然C牾D辗注意错误均排除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答案D解析: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总加点的字,读音去不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u)鸟瞰(kan)一丘之貉(luo)栩栩如生(xu)B.溃败(kui)凹陷(wa)贻笑大方(yi)兢兢业业(jing)C.咀嚼(zu)桧柏(gui)罄竹难书(qing)饕餮大餐(tie)D.觊觎(ji)攻讦(jie)光阴荏苒(ran)心怀叵测(po)2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层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和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再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号昨天和明天。

A.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B.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C.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D.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E.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命题也会悄悄地溜走F.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5 1 6 2 4 3 B.5 6 1 4 3 2 C.6 4 3 2 1 5 D.6 2 3 1 4 5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再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再时间和空间上优先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中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吧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的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境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再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二十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中意味。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他不仅揭示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时间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所以,不是任何作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

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

他认为杜甫的诗的特点是“既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

而王维的诗则能取直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他给人的美感,实际上他包含了人生中的一种人生感,历史感。

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中惆怅。

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他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他引起了全世界听众共鸣。

(摘编自叶郎《说意境》)5. 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 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就是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以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都能具有意境的。

C, 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这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处于劣势。

D. “道”是宇宙本体的生命。

意象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体现“道”6下列解释,不符合全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作品中重现世界上具体的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的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境外之境”的意境中,抒发了他们一中哲理性和感觉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辩以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受全世界听众共鸣,是因为他唱出了人们对社会对人生深刻体验和感受。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与让人通过它们的感受更大空间美,所以游览这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 从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这一点来看,生活中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意味才是最美的。

C. 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 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

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熊鼎,字伯颍,临川人。

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

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

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

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

”帝默然久之,乃不遣物史。

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

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捍将二百人,暴横甚。

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

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

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

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

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

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

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

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8.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

B.江西蔻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②复以细故烦御史③吾敢畏遣,诛无罪人乎④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A. 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④ D. ③④⑤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

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同,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

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

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

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觉察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1.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鼎至,秦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译文: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 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计分)(5分)(1)得道者多助,_______ ____。

寡助之至,_________ ___。

多助之至,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