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物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27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优质课件

1.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 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 ) A.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眼镜 B.拿着镜片近距离看书本上的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眼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眼镜 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眼镜
(1)组装器材:小明小组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则他们接下来还需 要进行的调整是:_向__下__调__整__光__屏__,__使__烛__焰__、__凸__透__镜__和__光__屏__的__中__心__在__同__一__高_ _____(详细写出需要调整的器材和具体的调整方法)。
(2)调整完成后,老师安排各个小组都使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 验,并把其中七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画在了同一幅图中,其中1′是蜡烛放在1 位置所成的像,2′是蜡烛放在2位置所成的像,分析__4_、__5___两组数据可知, 当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 ___缩__小___ (选填“缩小”、“放大” 或“等大”)的实验,根据此原理制成了_照__相__机___ (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若要观察蜡烛在6和7两个位置时所成的像, 小明等同学观察的方法是__去__掉__光__屏__透__过__凸__透__镜__观__察__ 。
u>2f 2f>u>f
u<f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倒立 缩小 实像 倒立 放大 实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应用
f <v <2f v ﹥ 2f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想一想
1.u=2f时,成像有什么特点? 倒立等大的实像,物像异侧 2.u=f时,成像有什么特点? 不成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314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4 4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0<u<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正立、放大、虚像;②物像同侧;③像距>物距:v>u;④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焦点),像变大;(4)应用:放大镜2.当物体在焦距处时(u=f):不成像(折射光线平行);3.当物体在1~2倍焦距间时(f<u<2f):(1)光路图:如右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在2倍焦距之外)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像移动一大段距离;(4)应用:投影仪4.当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等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也在2倍焦距处)5.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f<v<2f;(像在1~2倍焦距间)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大段距离,像移动一小段距离;(4)应用:照相机。
【例题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变式1】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险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15.50
20.00 实像 等大 倒立
20.50
17.00 实像 放大 倒立
29.00
10.00
不能成像
8.00 虚像 放大 正立
分析上表中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 成虚像?
2. 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 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v>u
04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习题解答
【教材P122~123“练习与应用” 】
1.请分别说一说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是如何 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工作的。
解:照相机利用了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体 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投影仪 利用了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时,物体通过 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放大镜利用 了物距小于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的规律.
03
随堂演练
随堂演练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当透镜移至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8_.0__cm; (2)若蜡烛、光屏和透镜如图乙所示,想得到一个倒立等 大的实像,那么需要将光源向_右___移动(选填“左”或 “右”),除了要将光源移动以外,还需要将光屏__靠__近___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2.(1)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A__处,光屏 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C__处,光
屏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 D、F 处时,光屏上不
会成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牛老师

理解物距、像距、焦距概念
2F
F焦距f
F
2F
物距u
像距 v
物距: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 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四)进行实验
用一支蜡烛作为发光体,一块白色的硬纸板作为屏, 研究蜡烛的成像情况.
分别使物距u在 1.大于二倍焦距(u > 2f ) 2.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 <u <2f ) 3.小于一倍焦距(u <f )的范围内,观察烛焰通过凸透镜 在光屏上成像的变化.
(一)提出问题:
像的实虚、大小、正倒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 系?
(二)猜想与假设:
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三)设计实验
1.所需实验器材有哪些? 答:光具座(带刻度尺)、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 2.实验器材的安装规则是什么? 答:摆放顺序可以从左到右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使蜡烛、 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注意: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反
u>2f f<v<2f 倒 缩小 实像 相反
u=2f v=2f f f<u<2f v>2f
倒 等大 实像 相反 倒 放大 实像 相反
u=f
—
不成像
u<f
—
正 放大 虚像 相同
课堂训练
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 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的a、b、c、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新课引入
以上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 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与物距的关系. (重难点)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导入新知
小明的爷爷在用放大镜看书时发现 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图所示,手持凸透 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将会观 察到不同大小的字体,而且有正立的也 有倒立的。
你能帮他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素养目标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基本 研究方法。
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 B )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
课堂小结
课后研讨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课后作业
请以课堂反思的方式写 一写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总结点评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很成
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 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 现新大陆吧!
实验准备
几个术语:一倍焦距f、二倍焦距2f、物距u、像距v
2F
F
物距(u)
F
2F
像距(v)
探究新知 实验准备
(1)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2)实验前的调节:
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探究新知
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教学课件

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 当u>f 时,成倒立的像; 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当u<f 时,成正立的像。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
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 当u>f 时,成实像; 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 当u< f 时成虚像。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拿掉光屏,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进行实验
物距与焦距 物距u(cm)
关系
u>2f
40
u>2f
30
u=2f
20
2f>u>f
18
像的性质(f=10cm)
正倒
大小
虚实
2f>u>f
14
u<f
5
像距v(cm)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 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当u<v 时,成缩小的像;当u<v时,成放大的像。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内容导览
探究 凸透镜成 像的规律
例题
学习目标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难点)
回顾反思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回顾反思
第3节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参照距离,描述物距和像距以 32 30
实像 实像
2.1 2.3
倒立
13.5
倒立
14.2
及相应的成像特点。
u>282f
26
实实实像像像
缩2.小5
2.6
倒倒倒立立立
2f>14υ.5>f
15
24
实像
3
倒立
15.3
22
实像
3.4
倒立
16
一倍焦距分虚实,
u=202f
18
实实像像
物距
u>2f u=2f 2f>u>f u=f u<f
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像的性质 大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不成像 放大
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像距
2f>υ>f υ=2f υ>2f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 像越大。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 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倒立
27
倒立
35.3
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正立的 10
像和倒立的像的分界点在哪里?
8
虚像
放大
正立
6
虚像
放大
正立
4
虚像
放大
正立
分析数据,归纳结论
发光物体高度 h=4.5 cm,凸透镜的焦距 f=10 cm。
根据记录的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32
实像
2.1
倒立
此时可能成的是虚像。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课件

B.30cm
C.60cm D.80㎝
课堂练习
2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 一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A )
①蜡烛向上调节 或②光屏向上调节 或③凸透镜向下调节 (7)为了更好的研究凸透镜所成的像上下左右颠倒,可以把蜡 烛换成字母“F”的发光二极管。
新知讲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将蜡烛放在2 f之外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楚 的像为止,视察像的大小与倒正等情况、并记录在表格中。
2f
F
O
F
2f
物距u / 像距v/
猜想: 像的正倒、大小、虚实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 离有关
实验
新知讲授 探 究 凸 透 镜 成 像 的 规 律
(1)实验器材: 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2)两个物理名词:
点燃的蜡烛
光屏
光具座
凸透镜
物距(u) 像距(v)
物距: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u) 像距:像(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
新知讲授
⑦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
的像,此时成虚像,应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里视察蜡烛的像,视
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新知讲授
凸透镜焦距f=
探究实验记录表 cm
物距与 焦距的 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虚实 大小
正 倒
像距v/cm
新知讲授
新知讲授
像的性质
应用
物距(u) 倒、 大、小 实、 像距( v)
cm cm
u>2f f<v<2f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虚实 同异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3.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想】基本思路:凸透镜成像是本章中的重点之一也是一个难点。
本节也是中学物理中适合于学生用科学探究方法掌握知识的一个典型例子。
通过学习本节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研究问题的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完成:采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模式,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模式的学习理念。
环节设计:本课计划通过“问题导入”、“实验探究”、“结论归纳”、“规律应用”、“边学边练”和“评价小结”6个教学环节完成:1、问题导入:通过与本节内容相关问题的提出,展开探究情景,导入课题。
2、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设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与假设,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分析归纳出结论。
初步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结论归纳:通过实验探究,师生互动分析讨论,对实验的结论进行定论和归纳;4、规律应用:通过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学习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与特点;5、边学边练:知识掌握的直接目的就是应用,学习过程同时就是学生的训练过程;6、评价小结:引导学生及时对所掌握内容进行评价、小结。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设计;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
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
加深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14张PPT)

3.实验时注意安全、分工合作与边实验边记录数据, 并填入表格。
分析与论证:
1、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验评估
1、找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
2.简单地谈谈猜想和探究结果之间有何差异?
实践应用
小华有三个同样的凸透镜,焦距为20cm ,其中做了一个照相机模 型、一个投影仪模型、一个放大镜模型,小华用照相机模型拍摄了 墙上的一幅画,用投影仪演示了一张幻灯片,用放大镜观察了一 只小昆虫。方框中提供了几个长度数据,选择合理长度和左边的 有关距离用线连起来,不需要的数据可以不连。
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1年3月5日星期五下午2时23分41秒14:23:4121.3.5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下午2时23分21.3.514:23March 5, 2021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一、说教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 用》中的第3节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 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意外发现”引出问题,激发 学生的探究愿望。课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而且要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凸透镜的 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方案,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找到凸透镜成 像的规律。课程教学皆在培养学生视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生活中的透镜”,介绍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三种光学仪器, 通过这些光学仪器的成像实例使学生建立凸透镜成像概念。通过小孔成 像实验和平面镜成像实验,学生已经能区分实像和虚像,同时也具备了 利用刻度尺读取数据的能力。学生已对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熟练掌握。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主动探究意识差,缺乏科学探究系统方法,在设计方 案、探究过程以及需要适当引导。
探究二:探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和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 记录实验数据,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 根据成像的情况,对数据进行分类
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成实像,焦点以 内成虚像。即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 2.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 小像,在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像。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 3.实像必异侧倒立,虚像必同侧正立。
3.进行实验 器材:光具座、光具座附件、蜡烛、火柴、凸透镜 说明:凸透镜在蜡烛和光屏中间。 使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固定凸透镜,移动蜡烛和光屏进行视察实验。 固定蜡烛,移动凸透镜、光屏进行视察实验。
问题:根据设计方案需要记录哪些物理量及像的哪些特点? 启示学生明确要记录:物距、像距;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 正立,虚、实)…… 强调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C. 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 cm 刻度线处,向
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 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至45 cm 刻度线处,向
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感悟新知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 1 [淮安模拟]如图3 所示,用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解题秘方: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题。
感悟新知
知1-练
(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 凸透镜的主___光__轴_上。 解析: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要调节烛焰、光 屏的中心都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感悟新知
知1-讲
将发光二极管从远处逐渐移向凸透镜,每次都将发光 二极管向凸透镜移近4 ~5 cm,并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 离,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测量 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当光屏上看不到发光物体的像时,撤去光屏,从光屏 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的大小、倒正。
感悟新知
知1-讲
深度思考什么情况下,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如 何调节光屏使成像最清晰?
知识点 2 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凸透镜成像的静态规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讲
情 况
物距u
1 u>2f
2 u=2f 3 2f>u>f
4 u=f 5 u< f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像距v
应用
倒
缩小
实
2f>v 照相机、摄像机、 >f 摄像头
倒 等大 实 v=2f 测焦距
倒
放大
实
v>2f
投影仪、幻灯机、 电影放映机
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探究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
2.实验方案:
物体
F
O
f 凸透镜
光屏
(1)实验器材: 凸透镜、光屏、光具座、蜡烛、火柴、(“F”形光源)
(2)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
物距u:物体到 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v:像到 凸透镜中心 的距离。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近焦则大 物近像远像变大;
实像都倒立;虚像正立且放大。
思考:如果把透镜用不透明物体遮挡一部分,视察烛焰通 过凸透镜在光屏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吗?像有何变化?
F F
f 仍成完整的像,像变暗了。
思考:燃烧过程中蜡烛变短了(可手动将蜡烛向下移动), 视察光屏上的像将向哪里移动?如果想让像重新呈现在光 屏中央,应如何调节光屏?如何调节蜡烛?如何调节凸透 镜?
u=f
A
B
2f F O
F 2f
u=f
不成像
u<f
A′
A
B
2f B′ F O
F 2f
u<f
——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物距(u) 像距(v) 正倒
成像特点 大小 虚实
像与物的 位置
u>2f u=2f
2f>v>f v=2f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实像 实像
异侧 异侧
f<u<2f v>2f
u=f
u<f
——
倒立 放大
物距(u)
像距(v)
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探究实验记录表 凸透镜焦距f=10 c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3.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综合应用.4.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动手体验:
(1)手持凸透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
名言欣赏: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视察和实验。 ——普朗克
凸透镜的应用
(像)
照相机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投影仪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③当f<u<2f 时
等于1倍焦距
不成像
④当u= f 时
⑥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视察蜡烛的像,视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小于1倍焦距
正立、放大、虚像
⑤当u<f 时
凸透镜焦距f = _____ cm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①当u>2 f 时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②当u=2 f 时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楚的实像.视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⑤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仿照步骤④ 再做2次实验,分别视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实验观察、问题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等知识,对光学成像有一定的认识。
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凸透镜成像的动态规律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五. 教学方法1.实验观察: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问题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实例分析: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问题。
4.练习巩固: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等。
2.教学多媒体:PPT、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放大镜观察物体,引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问学生:你们观察过凸透镜成像吗?它是如何成像的?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视频,展示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物距、像距、成像大小之间的关系,并记录实验数据。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30张PPT)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 )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要离放大镜比较近。
(2)把凸透镜、光屏、蜡烛放在一条直线上,要调整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
像。
1u、 <u2>f时2,f f得<到v<放2大f成实_像__。___、______、______。
不凸透成镜在像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u当>uf=时v=成2实f 像时,成物等像大异的侧实像。
f3<、u<f<2fuv<>2f v倒>立2f成放_大_实__像__、______、______。
得到像呢?怎样才能看到蜡烛的像呢?透过凸
透镜观察像的情况。
1.生活中的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
可能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等。
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 (2)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上,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 u<f 倒立放大虚像
正立、放大、虚像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若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4cm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2、2倍焦距是像大小的分界点。 1、u>2f f<v<2f成______、______、______。 5、u<f 成______、______、______。
物远像近像变小 可能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等。
(5)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变化,像距是怎样变化的?像的大小是怎么变化的? 为10 cm 3、凸透镜成实像都是倒立的(异侧),虚像都是正立的(同侧)。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B′
A′
成像光路图对较好的学生要求
2f
f
f
2f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成像光路图对较好的学生要求
透 镜 焦 距
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 (物距)
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 (像距)
像的性质
正立 放大 虚像 或倒 或缩 或实 立小像
左右 相同 或相
反
u>2f f<v<2f 倒 缩小 实像 相反
A.实物
D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4、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 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 )
A.f<6cm B.6cm<f<18cm C.9cm<f<12cm
C D.18cm<f<24cm
5、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现将透镜中部遮住不让光通过, 则屏上的像( )
A.缺少中部
C B.变小
C.性质不变,像变暗 D.变大
F
F
1、 通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 折射后平行于 主光轴射出 。
2f
f
2f f
2f
f
2f f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u=2f v=2f 倒 等大 实像 相反
f f<u<2f v>2f 倒 放大 实像 相反
u=f
—
不成像
u典型习题
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
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6、看见水中的鱼,看见的是鱼的____像,是______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 而成的。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
光具座
点燃的蜡烛
凸透镜
光屏
物距u
像距v
物距: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 等高共轴调节
三条特殊光线
F
F
课前小测试:
1、照相机成_____、____的____像,物距____像距,物与像____侧。胶片的 作用是________.
2、投影仪成_____、____的____像,物距____像距,物与像___侧。在投影 仪中凹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放大镜成_____、____的____像。物与像____侧。
B.8 cm
C.6 cm D.4 cm
解 u=15cm时,是缩小实像 ∴ u>2f 15 cm>2f f<7.5 cm 又知u=9cm时,是放大实像 ∴ f<9 cm<2f 9cm>f>4.5 cm 综合两个不等式得:4.5cm<f<7.5 cm
答案:C
1、无限远处的太阳光垂直射在凸透镜上,则( ) A.成像在2倍焦距处
4、照相机、投影仪成的像是____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____承接,也能够 用____看,所以是实像。
5、小孔成的像是光沿_____传播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承接,也能够用眼 睛观察,是____像。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观察,是____像。
B.成像在B焦点上
C.成像在焦点内 D.不成像
2、某学生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发现在距透镜20cm处 的光屏上有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6cm
A C.25cm
B.10cm D.无法确定
3、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 你看到的那条鱼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