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合集下载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15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15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15篇)《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说设计思路: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说教材: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教学重点: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教学方法: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过程: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准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因为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带小朋友认识后,请小朋友通过观察想办法快速分辨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认识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第三个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分辨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主要是巩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币交换商品的乐趣,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有很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整节课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做到了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

2024年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_1

2024年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_1

2024年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2024年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这种意识还是有的。

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紧接着来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最后进行各种人民币的兑换练习,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2.教学目标:①经历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过程。

②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3.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4.教学难点:弄清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5.教具学具: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二、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民币的保护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让学生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用汗水挣来的,要学会合理花钱。

三、关于学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三点:1.在多种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设疑激趣首先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都买过东西吗?谁还记得,你买过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充分表述之后,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设计意图:数学知识________于生活,也用于生活。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认识人民币的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认识人民币的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认识人民币的说课稿)熟悉人民币说课稿3篇(熟悉人民币的说课稿)下面是我收集的相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相识人民币的说课稿),欢迎参阅。

相识人民币说课稿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其次册第五单元“相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相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相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实力目标:通过对人民币学问的系统整理,能对人民币清晰的识别,并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实力;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在简洁的换钱、算钱、付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实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实力。

情感目标:使同学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人民币的价值,培育疼惜钱币,节省用钱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相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让生活进入课堂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商场。

2、提问:这是哪里呀?你们想去吗?在商品玲琅满目的商场里,用什么才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呢?有了钱能买到哪些东西呢?谈话:钱的作用可真大,那小挚友们知道现在我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吗?3、揭示课题:相识人民币。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从生活情境动身,唤起同学生活中自己运用人民币的例子。

同学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爱好,突出学问的生长点。

(二)探究新知,关注同学的生活阅历1. 相识1元人民币相识1元纸币你们相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相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挚友听。

也可以找出不相识的问问同学,分组活动。

同学活动,老师巡察。

出示:1元纸币。

提问:这是多少钱呀?请同学上前沟通。

说说是怎么看出这是1元的。

依据同学的回答,指出1元人民币上有个大写的数字1,边上还有它的单位:元。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材内容,旨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研究认识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材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进行了编排,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通过购物、乘车、存钱等情境,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价值观。

在教学设计中,要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用四课时完成本单元的研究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懂得1元=10角,1角=10分。

通过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研究的主体意识。

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我们将人民币分为三类:元、角、分。

其中,元包括12种面值,角包括6种面值,分包括3种面值。

通过展示这些面值的人民币,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民币的整体情况,同时研究分类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讨论,找出哪种面值的人民币种类最多,哪种最少。

在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换钱游戏来进行。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用1角币来换2角币,用1元来换多少张2角币等等。

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可以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关系,即1元=10角。

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我们设计了一个超市购物活动。

学生可以自由购物,用所学知识来计算购买商品所需的金额。

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小结,让学生回顾整个研究过程,反思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研究效果。

板书设计如下:认识人民币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以及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换算方法。

这一章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学习新知识。

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人民币,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换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换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灵活运用换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和人民币的支付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教学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纸币和硬币的种类,以及它们的面值。

3.教学人民币的换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方法,如100元=10角,1角=10分等。

小学数学《五、人民币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说课稿》三篇

小学数学《五、人民币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说课稿》三篇

五、人民币的认识: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从商店购物的场景出发,使学生想到“买东西就要用到人民币”。

认识面值比较小的人民币,分成两部分进行教学,先认识1元、1角、1分,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然后认识5角、2角、5分、2分。

试一试让学生把一张一元换成两张5角、把5张2角换成一张1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间的进率,并为购物时付币作准备。

想想做做先辨认小面值的人民币,再练合币、取币,最后进行模拟购物。

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数学思考: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模拟购物,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学会主动他人交流合作,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针对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特点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与取。

人民币是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东西。

认识人民币的目的归根揭底就在于让学生学会应用。

因此,本课教学我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各种情境,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会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本课自始至终以创设生活情境为主线,通过一个个问题地解决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认币、换币、取币、购物)认识人民币,初步学会付钱、找钱,并且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1、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的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就提出要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0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0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0一.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民币,包括人民币的种类、面值以及使用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使用人民币的经历,但对人民币的了解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他们在认知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但对于人民币的抽象概念和数值关系还需通过教学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人民币的熟悉程度和数学基础也有所不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交易。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人民币的尊重和爱护,学会合理使用金钱,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人民币的抽象概念和数值关系的理解,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出示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讲解人民币的起源、种类和面值,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3.课堂互动:教师设置人民币使用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游戏教学:教师人民币识别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小组合作:教师布置人民币计算任务,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篇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人民币”,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进行有关人民币的换算、计算以及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一幅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出新课,接着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以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关系,然后认识5角币、2角币、5分币、2分币。

并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进行换币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为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作准备。

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的付币、取币、找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解决购物时可能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预设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学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购物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是: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购物。

为了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我将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准备一些商品实物,学生准备一些人民币。

围绕教学目标,我将分三大环节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很喜欢卡通动物和人物,所以我借助多媒体展示米老鼠开文具店的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并交流,感知购物需要人民币,从而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第二环节观察操作,认识人民币。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4.互动问答:在讲授过程中,不断提问,鼓励学生回答,及时给予反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场景,分享各自的经验。
2.换算练习:设计一系列人民币换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换算方法。
(3)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诚信守法的情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的是一年级学生,他们大多处于6-7岁年龄段,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之中。对于学习兴趣,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更为关注。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经开始形成一定的学习规律,但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督促。
3.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模拟购物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实际操作使用人民币。
4.课堂竞赛:开展人民币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分享收获和不足。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人民币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探究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模板(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1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钱,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换钱游戏、购物购票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动能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难点:能正确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法、学法:由于本节课是《认识人民币》的起始课,学生对人民币只有初步的认识,因此,我引入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采用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先通过换钱游戏和购物购票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它的商品功能;再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动”中思。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紧扣知识点,设计各种活动,力求达到让每一个学生想学、会学、学会、会用。

五、教具、学具: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准备使用真币或挂图演示,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 1一、关于教材:1、教学内容:教科书46-47页2、教材简析: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因此我根据教材先①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②创设购物活动,同时开展主要用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购物活动。

3、教学目标:①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②进一步学习分类方法。

③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⑤教学重点: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

二、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活动中获取知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关于学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1、在情景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关于教学程序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全面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创设购物活动。

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1、认识了人民币;2、学会了怎样买东西。

3、回答创设的问题。

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认识人民币》优秀说课稿 2说教材: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051页:例5、例6、例7。

二、教材分析: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第二课时,教材在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它们的十进制关系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人民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不仅是生活所需,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购物活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相对较少,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单位以及换算关系等知识还比较模糊。

此外,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掌握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让学生经历购物的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和购物活动。

2、教学难点(1)理解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实际购物中灵活运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问题。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质教学说课稿3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质教学说课稿3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优质教学说课稿3篇《认识人民币》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以下是我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

这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a.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

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高度。

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灵活。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方法不明确。

c.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d.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三、设计理念a.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

本节课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c.“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理念。

四、说教法: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课一开始我就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回忆自己的购物经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购物经验,将数学融入现实生活当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是亲切的,是现实的,是触手可及的,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种类、面值、换算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识别各种人民币,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为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基本的加减法等数学知识。

但是,对于人民币的认识还比较陌生,对人民币的换算关系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他们掌握人民币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各种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人民币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金钱观念,培养节约、合理的消费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各种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计算,以及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游戏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人民币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人民币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各种人民币的种类、面值,讲解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人民币换算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人民币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习效果。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民币的知识,强调在生活中合理使用人民币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人民币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5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5篇)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5篇)《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设计理念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课堂上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让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当它们自己遇到难题时,让学生帮助解决,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笔、橡皮、尺、练习本等。

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流程一、导入: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6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6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知道人民币的兑换关系,并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这一章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他们对人民币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也在逐步发展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人民币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知道人民币的兑换关系,并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知道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实物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人民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掌握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3.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人民币的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购物中。

4.动手操作: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解决实际问题。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教材内容:教材第52、第5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第2题。

教材列举生活中购物、购门票、存钱等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花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材全面出示我国发行的小面值人民币的品种,让学生对我国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进一步学习分类的方法,接着通过等价的换钱游戏,使学生知道:①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和角,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②以角为单位的两种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币值。

一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有部分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实际生活中早已接触过,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而且,学生对人民币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有感性的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有购买的经验,但是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欠灵活。

因此,在识别人民币时,采取对比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识别人民币,不但可以看颜色、大小、图案等,最关键的还在于让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取币、付币、找币的购物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说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模拟钱币。

四、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学前准备老师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的数学课,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

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认识人民币》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一、教材与学情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各种不同面值人民币,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础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人民币,具有一定的购物经验,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整理、思考、讨论、展示,在这种自主探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知道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含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抽象、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与思维品质。

4、引导学生学会在熟悉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三、设计理念(1)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我来介绍人民币”,“我会分类整理”等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给学生较大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8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8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8一.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能够熟练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进行基本的加减法计算。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对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和复杂的计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能够熟练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人民币进行复杂的购物计算,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知识。

3.实践: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

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

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

而且,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
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教学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4、教材的处理及其依据:
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用四课时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第一课时。

5、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及“新三维综合目标”的教育理念,我认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懂得1元=10角,1角=10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6、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其依据:
依据本单元的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认为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二、说教法
1、教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优化教学过程,重在优化教学方法,为了真正做到省时高效,减轻负担,在教学中,我将用到以下教法:
(1)、情境教学法。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慧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为此,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生动的语言和创设购物、换钱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认识人民币的功能和作用。

(2)、讨论法。

通过讨论来理解内容,避免教师繁琐的分析,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深思善问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2、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措施及依据:
高效益的课堂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在教学中,我将利用实物以及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轻松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三:说学法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课堂教学中,适当渗透学习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而且能够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看钱、认钱、换钱、摆钱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各个动手,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
己寻找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人民币实物。

(学生回答钱或人民币)。

这些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

师:谁能说一说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师:看来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本环节的设计目的:这一设计是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花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节约的良好品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人民币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用过哪些人民币?
学生发言。

师:大家用过的人民币有的是几元的,有的是几角的,还有几分,你们知道吗?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板书:元角分)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么多面值的人民币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你们真棒,用这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下面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课桌上的人民币进行分类?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分完后汇报交流。

甲组:我们把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

乙组:我们把纸币分一类,把硬币分成另一类。

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6种人民币。

展示以分为单位的3种人民币。

师:各类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哪种面值的人民币种类最多,哪种最少?
(本环节设计目的:这一设计,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参与、交流、探索、归纳对我国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进一步学习了分类的方法,巩固复习了最少、最多。

通过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2、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师生做换钱游戏。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2角币,用1角币的来换老师的2角币需几个?
学生上台用2个1角币换。

老师接着出示5角币,让学生用1角币换。

师:老师有1枚1元的硬币,你们应该用几个1角币来换。

同桌摆学具,然后回答。

老师总结归纳:1元=10角(板书)(2)师生、生生之间做换钱游戏
1元能换()张2角?1元能换()张5角?
5角能换()张1角和()张2角?……。

(本环节设计目的:这一设计是在认识人民币基础上,通过换钱游戏,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和角,知道他们的关系是十进关系。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鉴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设计了一个超市购物活动来吸引学生,并巩固所学内容。

(1)超市购物
师:下面我们开展一个“超市购物活动”,每组选出一名售货员。

由售货员先介绍一下超市的商品。

然后请同学们拿着钱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学生自由购物。

(2)做一做第一题和第二题。

(本环节设计目的:这一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上的高兴吗?谁能说一说你们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本环节设计目的:师生共同小结,学生由此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多方面进行小结,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技能。

五、说板书:
好的板书既体现教材内容的实质,又服务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他集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于一体,所以,我将本课时的板书设计如下: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1元=10角
1角=10分
总之,在以上各个环节中,我都在努力营造着一种轻松、和谐、自主、尊重的教学氛围,因为我深信: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告诉,课堂也不应该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容器,它必须是一方生发情感的场域,是一次萌生智慧的喜悦,是一个快乐有趣的经历。

因此我想:享受课堂与享受生活同等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