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为主体”课堂提问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学生为主体”课堂提问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提倡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完成探索过程。课堂提问就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用得较多的方法。课堂提问要以学定教,既要预设、更要生成,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生成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预设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应该只停留在形式上,更应该从思想上达到真正的转变,把课堂那一片天空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展翅翱翔。
一、学生敢问是课堂提问的基础。
教学是双边活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障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对课堂、对老师都会产生被别人赏识的渴望,渴望被老师理解和关注,渴望在课堂上能占有满意的“份额”。但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想的顾虑也在增加,怕提的问题不得要领而被老师批评或被同学嘲笑,有失“面子”,所以,课堂中学生敢问是和谐师生关系的积极表现,解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思想顾虑,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自然而然的热爱学习、喜欢思考、敢于提问。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鼓励性语言,即便是学生提的问题不成问题,教师也应该表现出积极和感兴趣的态度,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
长期坚持,就一定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学生会问是课堂提问的活力。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展露他们独特的见解,也许从这些想法中,我们会找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捕捉到学生心灵深处积极探求新知的动力源泉,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自由、民主、积极的言论氛围,使每个学生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有一种安全归属感,充分激发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愿望。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说,让学生问,让学生答。通过他们自己的主动探索,学会学习,学会提问,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和被解决应用的,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所以,我们说,有活力的课堂一定是学生为主体、学生个性得到培育与发展的课堂,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提高的课堂,也必将是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终身幸福的课堂。
三、学生乐问是课堂提问的升华。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乐于提问,学生的好奇心、问题意识和锲而不舍的探求是成功的前提,实际上,问题意
识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引导,使学生对教学充满好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欢迎学生提出问题、不断质疑,鼓励学生在答题时另辟蹊径,提出创见,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能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结论,鼓励学生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来寻求问题的解答,接纳多种解答,哪怕学生有错误的地方,也要善于从中寻找“闪光点”。在平时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激发学生去质疑去解惑,使学生学得更主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富于思考。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对前人或别人的做法敢于质疑,树立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信念,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据理力争。要十分尊重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珍惜学生每一次可贵的思维积极性,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实现对问题的探究,保护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质疑善问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