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场景,帮助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感受文字之美和情境之美。
学生对"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不陌生,本单元是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强化对"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能力的培养∶《观潮》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潮的特点。
不仅可以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还可以想象描写的声音。
《走月亮》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还可以想象文中描写的气味,让画面更加丰富。
略读课文《现代诗二首》启发学生借助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略读课文《繁星》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继续强化单元的语文要素。
"交流平台"提示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时,不仅要能"看"到样子,还要能"听"到声音,"闻"到味道……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品味文字,想象画面。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1)教学目标课文1.认识29个生字,会写30个字,会写28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通指定的段落。
3.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
4.初步了解课文的描写按次。
5.能从课文中找出优美生动的句子并誊写下来。
6.能模仿课文中的相关段落,写本人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作文1.能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
2.能判断他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口语交际1.能把推荐的某个地方介绍清楚。
2.能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分析1. 引言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单元,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其中一切存在的起点。
这个单元的教材将引导学生们从五个方面来感悟自然,深入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材内容进行解读分析,了解每个内容点的具体含义和教学目标,以及与其他单元的联系。
2. 内容解读2.1 光与影在这个单元的教材中,学生们将学习到光与影的关系和特点。
他们将在生活中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明白光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方式。
通过实验活动,学生们将学到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特性。
同时,还将学到光与影的关系和形成。
教学目标:•理解光的传播路径和特性。
•理解光与影的关系和形成。
•利用实验活动加深对光和影的认识。
与其他单元的联系:在后续单元中,学生们将学到更多关于光和影的知识,如天空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不同光源下的影子等内容。
2.2 五颜六色的世界在这个单元的教材中,学生们将学习到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光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他们还将学习到颜色对人们的情绪和感觉产生的影响,培养对颜色的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光与颜色之间关系的理解。
•培养对颜色的欣赏能力。
与其他单元的联系:在后续单元中,学生们将学到更多与颜色相关的知识,如混合颜色、色彩的基本概念等内容。
2.3 色彩的故事在这个单元的教材中,学生们将通过阅读和欣赏绘画作品,了解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和表达含义。
他们将学习到色彩与情感、人物和环境的关联,并能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教学目标:•了解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和表达含义。
•理解色彩与情感、人物和环境的关联。
•通过绘画作品表达内心的感受。
与其他单元的联系:在后续单元中,学生们将学到更多与艺术相关的知识,如书法、音乐等内容。
2.4 眼前的三角形在这个单元的教材中,学生们将学习到三角形的形成和性质,并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一、单元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感恩生活”,包括五篇讲读课文《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秋天》,写作——想象心中美好的节日,口语交际——学会感激。
这一组的课文体裁丰富,有诗歌,有历史故事,也有古诗;有感激老师的,有思念亲人的,有赞美月亮和秋天的。
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其阅读兴趣,同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培养使用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培养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做记号的习惯。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在理解自然段意义的基础上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培养主动阅读相关拓展阅读的习惯。
6、能读懂习作的要求,按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并把过程或原因交代清楚。
7、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
三、课文解读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应该透过汉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现代文明修养的教育与熏陶。
本单元真正体现了“注重人文,渗透德育”。
第1课《老师,您好!》主要的目标是感受教师事业的辛劳和伟大,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感情。
第2课《但愿人长久》以故事形式写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名词《水调歌头》的经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
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张扬了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怀。
第3课《古诗两首》中《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蛾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所作,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第4课《秋天》是一首诗歌,描写了秋天迷人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请。
四、单元教学设想1、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适度的探究想象、感悟。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自然之美】一、教材和丛书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之美”;语文要素阅读层面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习作层面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围绕这些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材安排了《观潮》《走月亮》两篇精读课文,《现代诗二首》《繁星》两篇略读课文。
学生对“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不陌生,本单元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对“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能力的培养。
《观潮》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的所见所闻,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外形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散文《走月亮》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如诗如梦的画卷,文章文笔优美,通过反复、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寄情于景,物我相应,情韵绵长,展现了“我”与母亲之间真切的情、浓浓的爱。
《现代诗二首》收录了两首精美的写景诗,其一《秋晚的江上》是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现代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
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
其二《花牛歌》是诗人徐志摩的作品,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繁星》写了作者在不同时期观看夜空繁星的画面和深切感受,从前在家乡,三年前在南京,如今在海上。
此文文笔自然清新,简约朴实,充满意蕴之美。
这4篇课文,不论是散文还是诗歌,都文笔优美生动,极具画面感,其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不同文本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能力,从而更深刻地感受自然山河之美。
本单元习作层面的语文要素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单元习作主题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如何写具体并吸引大家去看呢?可以结合《观潮》《走月亮》的写景文段进行指导,同时充分利用“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模块,引导学生写作时尽量用上极具画面感的四字词语,如“人声鼎沸”“低声细语”等;在介绍景物变化时,也可用上“霎时”“顿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描述,特别是要指导学生将所推荐地方的特别之处写具体,让人读来能有鲜明的画面感,以达到吸引读者去看的目的。
(完整)最新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
除了四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鬼斧神工,在世界上留下了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的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读写“宽阔、笼罩、薄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奔腾、依旧、恢复、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
(要求准确听写)3.能正确读出“闷、号、切、数、泊、干、模”等字在课文中的读音。
4.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
重点背诵《观潮》3、4自然段;《鸟的天堂》第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其它部分熟读;《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
(背诵要求不丢字、落字,流利有感情。
)5.学习并实践“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6.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
7.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地描写。
8.基本了解写景文章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尝试按一定顺序,从几方面来写一处景物。
三、单元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
2.阅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3.由点及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四、单元教学难点:1.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教材主要讲解了关于身边昆虫和植物的知识,通过学习和阅读相关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特点•融入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融合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单元的关于昆虫和植物的基础知识。
–了解昆虫和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其中的意义,并进行表达。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昆虫和植物的特征并进行描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理解昆虫和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完整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表达方式。
难点1.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些专业术语不熟悉,需要引导理解。
2.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解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昆虫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之处。
引发学生对昆虫和植物的兴趣。
2. 学习1.阅读故事《昆虫的语言》,学生跟读,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故事中昆虫的情感表达,展示合作成果。
3. 操作1.带领学生一起实地探索,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昆虫和植物。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培养表达能力。
4.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记忆。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昆虫或植物的文章。
2.收集昆虫或植物的图片,写出感想或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地观察和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 教材名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适用对象:四年级学生- 教材内容:包括多个单元,涵盖了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如识字、阅读、写作、听说等。
二、单元分析1. 第一单元:《校园新风尚》- 主要内容:介绍了学校的各种新风尚,如文明用语、文明礼仪等。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校园行为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第二单元:《美丽的动物世界》- 主要内容:介绍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讲述了人与动物的关系。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3. 第三单元:《乡村的四季》- 主要内容:描写了乡村四季的变化,包括春天的农活、夏天的田园风光、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雪景。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乡村四季的感知和描写能力,提高语文理解能力。
4. 第四单元:《童话世界》- 主要内容:讲述了几个经典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5. 第五单元:《乐于助人》- 主要内容:介绍了乐于助人的精神和行为,并讲述了几个关于乐于助人的故事。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提高表达和写作能力。
6. 第六单元:《神奇的数字》- 主要内容:介绍了数字的由来、分类和应用,并讲述了一些有趣的数字故事。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
7. 第七单元:《美丽的诗歌》- 主要内容:学习了几首美丽的古代诗歌,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提高表达和写作能力。
8. 第八单元:《快乐的运动会》- 主要内容:描写了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包括各种比赛项目和参赛选手的努力。
-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教材特点- 1. 多样化的内容:教材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包括校园生活、动物世界、乡村风光、童话故事等,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修改后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修改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篇课文:《草原》、《将军令》、《对韵歌》和《咏鹅》。
这些课文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丰富:本单元选取的课文涵盖了诗歌、散文、童话等多种体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2.语言优美: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富有韵律感,易于学生理解和背诵。
3.主题突出:本单元课文主题涉及友谊、勇敢、自然美等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
4.课后练习多样化:课后练习设计丰富,包括写字、写字词、阅读理解、口语交际等,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语文学科有较强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交际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勇敢面对困难等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较多,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掌握。
2.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丰富,学生要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文章的主题,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口语交际: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3.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趣味故事、图片等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师生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师生”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前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对自己成长的点滴帮助。
虽然作者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只是由一首小诗引申的一个小故事,但从这篇课文里我们都能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关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
另一篇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使得学生明白了自己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初步体会“师生”间感情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从而以百倍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3、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4、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师生间真正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四、重点难点:
通过语文的各项训练,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口语和书面语与老师交流感情,使师生间情意进一步加深。
五、教学策略:
课余时间多与不善于交流的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从而增进师生情感,利于课中的学习,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六、课时安排
《师恩难忘》2课时
《孔子和学生》2课时
《语文天地》4课时。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自然之美一、单元概述本单元围绕着“自然之美”这一人文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观潮》《走月亮》为精读课文;《现代诗两首》《繁星》为略读课文。
单元导语中引用了王维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为学生描绘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观潮》一文,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奇特、雄伟、壮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由衷赞叹,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走月亮》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绘了在秋天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月亮的美好画面,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现代诗两首》,其一《秋晚的江上》这首诗采用散文的句式,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江边秋天黄昏时的美景;其二《花牛歌》运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丛中的花牛活动、景象巧妙生动地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繁星》是一篇写景抒情的记叙文,写了作者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繁星的不同感受,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基于以上文本特点分析,我们确立本单元两个的语文核心要素:一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调动听觉、视觉、嗅觉等各种感官,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想象画面。
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绘自然之美。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基本具备了自主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
在阅读方面,学生已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也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但通过理清课文脉络归纳主要内容的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学生思维深度、言语概述能力不强,在理解重点语句上,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对于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在以前有所接触,能从事物的颜色、样子等方面展开合理的想象,但本单元在想象画面方面的要求提高了,难度增强了,重在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声音、味道等方面展开想象,使学生形成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进行习作练习;“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会油然而生。
二、教学设计理念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大自然教育融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
以此调动学生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罩、屹”等27个生字,会写“潮、称”等27个生字。
积累词语,要求会读会认27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自然景观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采用“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与主题实践、整体感悟”的方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在单元各篇课文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阅读,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2.在体会课文所描写自然景观美好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寻找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建议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建议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介绍第一单元主要包括了课文《爷爷的爷爷》、韵文《秋天的童话》以及课文学习任务等内容。
通过讲述“爷爷的爷爷”和“秋天的童话”这两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家族情感、体味自然美好,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2.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的爷爷和现在哈特•能够表达对家族和祖先的敬仰•感受秋天的美好,喜欢秋天,喜欢生活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情感和意境•掌握相关的生字词和简单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4.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的差异•理解诗歌的韵律和意蕴•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二、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通过朗读、理解、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增强学生的感知和情感投入•启发学生进行情感和思维的表达,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高识记与理解的效果2.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家庭和祖先的重要性,导入课文《爷爷的爷爷》。
2.学习课文:指导学生认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探讨文中人物的生活和情感。
3.情感表达: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对自己祖父母的敬爱之情。
第二课时1.复习与扩展:回顾前一课学习内容,引入新的韵文《秋天的童话》。
2.学习韵文:朗读韵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探讨秋天的意义和美好。
3.情感表达:让学生用画画、写诗等方式表达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3. 课后作业•完成课文的阅读、默写生字,并进行情感体会。
•完成一篇关于家庭和祖先的小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画一幅描绘秋天景色的画,增强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体验。
通过以上教学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好,并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材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身边的美好事物可能缺乏发现和欣赏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和欣赏身边的美好,激发他们用文字表达自己感受的兴趣和欲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美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欣赏生活中的美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美好。
2.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发现和表达。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方法,让学生模仿和实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好地方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教师准备范文,用于示范和讲解写作方法。
3.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好地方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觉得它是一个好地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范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作者是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范文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好地方,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学生欣赏和评价。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自然之美”这个主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描写的都是大自然的美妙景观,体裁各异,有优美的散文,也有精练的现代诗歌,语言优美,情感内蕴丰富,旨在唤起学生对自然万物的美好感受,激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的关注、联想与感受。
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积累本单元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观潮》的第3、4自然段和《走月亮》的第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自然美景的特点,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4.关注身边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思考自己能够为环保做些什么,并在实践活动中落实。
5.学会观察并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或一处场所,准确表达自己对此处的喜爱之情和推荐理由,进一步训练学生写景抒情的能力。
6.朗读课文,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准确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7.借助课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次感知课文内容。
8.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小组内学习交流。
9.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懂得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积累本单元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观潮》的第3、4自然段和《走月亮》的第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自然美景的特点,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4.理解《鹿柴》一诗描写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关注身边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思考自己能够为环保做些什么,并在实践活动中落实。
2.学会观察并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或一处场所,准确表达自己对此处的喜爱之情和推荐理由,进一步训练学生写景抒情的能力。
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图片、视频展示等形式,介绍课文描写的自然景观,让学生直观地把握不同景物的形态及其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描写的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口语交际课文。
课文内容主要围绕我们与环境的关系展开,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就一些简单的话题进行交流。
但部分学生在表达时仍有紧张、害羞的情绪,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鼓励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的观点和实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的观点和实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
2.相关环境问题的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3.教学录音设备:用于播放课文录音,帮助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环境相关的一些现象或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自然之美”这个主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描写的都是大自然的美妙景观,体裁各异,有优美的散文,也有精练的现代诗歌,语言优美,情感内蕴丰富,旨在唤起学生对自然万物的美好感受,激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的关注、联想与感受。
《观潮》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由衷地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
《走月亮》主要写了“我”和阿妈在月明之夜“走月亮”,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色,表现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走月亮”的无穷乐趣。
《现代诗二首》中,《秋晚的江上》描绘了秋天的傍晚,夕阳映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花牛歌》用回环反复的结构形式,勾画了花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推崇。
《繁星》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天空中的繁星展开描写,表现了“我”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了“我”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们与环境”,旨在通过活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思考自己能够为环保做些什么。
“习作”的主题是“推荐一个好地方”,旨在训练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个地方或一处场所,准确表达自己对此处的喜爱之情和推荐理由,通过练笔,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园地”的内容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
“交流平台”的内容是根据文章中的描写展开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的联想。
“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掌握8个形容声响的成语;能用教材出示的4个名词和5个表示短时间的词语组合造句。
“书写提示”要求练习在横格中摹写课文《观潮》中的一句话,旨在引导学生注意横格书写时每行字的位置和字间距。
“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唐代诗人王维的写景名篇《鹿柴》。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分析(附整体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分析(附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析)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组课文以“革命情怀”为话题,展开学习。
本组四篇课文,《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名人成长的故事。
课文选材精炼,含义深刻,让学生在阅读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
结合课标和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在教学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进而积累语言。
本组教材的重难点是: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成长的认识,从而得到启发。
二是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难点是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延安,我把你追寻》,毕竟那段历史我只是从书中了解一点,对学生还说就更陌生了,加之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较少,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难度很大。
我只有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采用讲授、灌输式的学习方式。
诗的第一、二小节,是理解的难点,因为诗中的比喻的本体没有显现,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把什么比作燕子追寻春光,我告诉学生结合题目来理解。
在学生知道后,再让学生体会“我”追寻延安的心情是急切的。
文中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含义直接让学生结合《英才教程》来理解。
但效果不好。
学得较轻松的是二、三小节。
第五、六小节也是结合《英才》让学生来理解。
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才把课文学完。
不过,在课堂上给学生读的时间较多,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能把课文背诵下来。
这也是学习这课的小小收获吧。
2.本单元重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历史精典古诗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
《古诗三首》其中《出塞》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据课文脉络理解主要内容,同时加强对词语、句子的解析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深度和言语概述能力。
在想象画面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展开想象,让学生形成独特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想象力的限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词语、句子的含义。
2.运用阅读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深度和言语概述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真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好与和谐。
四、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词语、句子的含义。
2.运用阅读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五、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深度和言语概述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真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好与和谐。
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词语、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阅读法: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讨论法:通过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和想象,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深度和言语概述能力。
4.观察法:通过观察自然景象,引导学生形成独特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七、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研究课文《观潮》1)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词语、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和想象,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深度和言语概述能力。
3.研究课文《走月亮》1)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词语、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和想象,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深度和言语概述能力。
4.研究课文《现代诗两首》1)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词语、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1—8单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1—8单元)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大潮的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走月亮》,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
通过阅读,感受《现代诗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
充满童真、童趣的《繁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
选编的四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述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多彩的火烧云。
除了四篇课文外,语文园地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
四篇写景课文思路清晰,语言生动优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大好河山教育,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会写27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写景文章语言的优美,背诵精彩片段。
3、学习作者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精彩片段,抄写优美句子。
2、指导学生有顺序、抓特点观察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观察景物和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写景文章的语言美,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教学本单元教材可用10~13课时。
1 观潮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受到自然的熏陶,能把自己的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
2.读通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
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层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边读边想象,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受到自然的熏陶,能把自己的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受到自然的熏陶。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体会作者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有重点地叙述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作者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叙述的方法。
板书设计:13 观潮
潮来前江面平静
闷雷滚动风平浪静
越来越大一条白线
潮来时横贯江面白色城墙
山崩地裂白色战马
潮来后风号浪吼余波涌来
课后反思: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2、雅鲁藏布大峡谷
世界第一
壮丽奇异
山水生物
课后反思:
3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并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媒体资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
然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并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板书设计: 3 鸟的天堂
树:大、茂盛、勃勃生机——美丽的南国的树
(傍晚)[静]
鸟:多、自由、快乐——的确是
(早晨)[动]画眉鸟(点面结合
课后反思:
4 火烧云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火烧云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5个生字。
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板书设计:
上来了
颜色↘
4火烧云变化着多快奇
形状↗
下去了
(瑰丽无比美妙神奇)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5、积累对联。
6、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2、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3、学习修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