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说课稿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硫》说课稿
各位同学,早上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必修2第二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的第一课时《二氧化硫》。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课后作业这七个板块对这节课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一、教材分析:(分为三个部分讲述)
1.说地位:本节课位于第二章第三节,它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2.说联系: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之后,是在学生学习了卤素、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
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高三第六单元“硫酸工业”、“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3.说内容: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
2
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
识;让学生认识SO
2
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目标:(据学情得教学目标和本节课的重难点)
1、学情分析:
①本节课以“酸雨”为背景,它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②。
并且学生已经知道硫与
氧气反应可生成SO
2以及SO
2
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物质的量、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及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等知识的学习。
这些内容对SO
2
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的物理性质。
本节许多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这些反应既可使学生加深对具体反应的理解,又可使学生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③高一年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思维敏捷、活跃,但不够严谨。
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
因此,必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以培养勇于大胆实践、创新的精神。
2、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②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③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使学生学会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②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
2
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①使学生了解SO
2
健康意识,热爱大自然,使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②使学生了解SO
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
2
系,体验学科价值。
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教学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辩证唯物主③通过SO
2
义哲学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重点:SO
2
的漂白性。
难点:理解SO
2
四、教法学法
1.教法分析:熟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呈现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多媒体音像图片。
这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取相关知识,领略实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究精神。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教学和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利用知识迁移引导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巧妙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2.学法分析:本节课是在教师质疑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对话、相互交流,以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共同解决问题。
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现象分析得出化学本质,再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即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充分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本节涉及的问题组较多,为帮助学生理解我从重点、难点两个方面采用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1.重点的解决办法(以硫元素的四种价态为主线,贯穿氧化还原知识)
①做好教材演示实验。
结合CO
2分析实验4—7,不仅能反映SO
2
的物理性质,主
要还能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应该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通过实验4-7,介绍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及漂白原理。
在理解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时引导学生用所提供药品设计验证实验。
②硫的价态变化为:SO
2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
因此,
它既能表现出氧化性,如能被H
2
S还原;又能表现出强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
化,如能被氧气进一步氧化成SO
3。
2、难点的解决办法
用生活中银耳漂白来引出二氧化硫可能具有漂白性,然后做教材P
90
演示实验4-7做出验证,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品红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做完后又提出问题,“为什么草帽久了之后会变黄?”学生提出假设?然后加热无色溶液,溶液又恢复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
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不稳定的化合物,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而无色不稳定的化合物又易分解而恢复原来的颜色,所以,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不能持久的。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事先收集好一瓶二氧化硫气体,将一朵红色纸花放入其中,很快褪色。
这瓶神奇的气体是什么呢?为什么它能使红花纸花褪色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也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并引出本节课的主角—二氧化硫.
(二)回顾旧知识,归纳性质: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SO
2以及SO
2
的物理性质。
老师展示一瓶二氧化硫,让学生自行阅读P90页内容并引导学生归纳SO
2
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回顾以前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由此培养学生构建比较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框架。
(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由五个问题来学习本节课的重点SO2的化学性质)
问题一:CO
2溶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H
2
CO
3
,那么SO
2
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
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
猜想是科学认识上的一种“智慧的火花”,猜想不是无根据的臆
想,是从以前获得的知识中产生的一种“直觉”。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个性的发展。
教师演示教材P
90实验4-7验证问题,由实验现象让学生认识SO
2
溶于水所形成的
水溶液显酸性,让学生认识到这是SO
2
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
(我再从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二:SO
2
作为酸性氧化物还具有哪些性质?
通过回忆,学生构建与原有知识—酸性氧化物的联系,从而可以总结归纳出SO
2
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1)、与水反应(2)、与碱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引导学生回忆的方向,有利于构建二氧化硫的知识体系,并完善非金属氧化物的知识网络图。
问题三:SO
2
的漂白性(由生活中的实例来突破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这一重难点)
设计贴近生活,来源与生活的问题:①你知道银耳原本是什么颜色的
吗?为何市场上销售的银耳是白色的,它们是如何做成的吗?②这体现了SO
2
的
什么性质?教师演示课本P
90
实验4-,让学生仔细过程现象:红色逐渐褪去。
在
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归纳出SO
2
的特殊性质:漂白性(只能漂白部分有色物质)。
问题四:在这一个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问雪白的草帽久置为什么会泛黄?说明
SO
2的漂白有何特点?(不稳定)教师再把褪色的品红加热,通过实验验证:SO
2
漂白的不稳定性。
学生已经知道漂白性不稳定这一知识,再由教师来总结其实质—生成了不稳定的物质,加热会分解。
【设计意图】设计贴近生活,用银耳和草帽的生活例子来学习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及其不稳定性,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轻松掌握新知识。
这个设计也呼应了引入中的实验。
问题五:实验过程中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这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刺激性气体为二氧化硫。
说明了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望,闻,观,触等途径去观察实验。
(学习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后,接下来学习二氧化硫的用途)
SO
2的用途:SO
2
的任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造成环境污染等危害;那么是否
说明SO
2
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就毫无意义了呢?
教师播放实物“化妆品”—SO
2
在食品加工领域的使用情况,学生通过视频中的
解说,了解SO
2
漂白性(只能漂白部分有色物质)、杀菌消毒、防腐剂在生产生活用品中的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视频的观看和结论的归纳,可以使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看待事物。
(学习了新知识要懂得应用,下面我会用例题来巩固学生的知识)
【学以致用】如何鉴别CO
2和SO
2
?
学生前后组讨论归纳,教师倾听表述,据情况做适当补充。
让学生回顾问题三中为探究SO
2
的漂白性而做的验证实验。
最后总结出可行性方案。
【设计意图】利用本节课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更深刻地完成新知识的学习,感受化学的魅力所在。
六、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关于二氧化硫性质和用途的知识体系并
突出整节课的重点难点,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第二节二氧化硫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酸性氧物:
2.氧化性:
3.强还原性:
4.漂白性:
三、二氧化硫的用途
四、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七、课后练习:P96 5、8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到的新知识,加深记忆。
谢谢!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梁锦丽
12化本1班 12130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