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对韵歌》

合集下载

2024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5《对韵歌》教案设计

2024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5《对韵歌》教案设计

2024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5《对韵歌》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课《对韵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的阅读与理解,对韵的基本概念与技巧,以及通过课文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

具体章节内容为:《对韵歌》全文及其注释,课后练习相关部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对韵歌》,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 学习对韵的基本方法,能够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对韵句子。

3. 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称、和谐美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韵技巧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对韵歌》的理解与背诵,以及对韵的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挂图,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古诗文的朗读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律美,进而引入本课《对韵歌》的学习。

展示挂图,让学生跟读《对韵歌》。

简单介绍对韵的概念。

2. 课文学习(15分钟):阅读全文,解释生字词。

分析课文中的对韵例子,让学生理解对仗的概念。

引导学生尝试找出课文中其他的对仗句子。

3. 实践活动(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词,尝试创作对仗句子。

各组展示成果,全班讨论评点。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出示几个对仗例子,讲解对仗的技巧。

进行课堂练习,学生尝试完成对仗句子。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仗的要点。

让学生复述创作的对仗句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对韵歌》2. 主要内容:《对韵歌》全文生字词及注释对仗句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背诵《对韵歌》。

创作至少三个对仗句子。

选择一个对仗句子进行解释。

2. 答案:背诵内容:《对韵歌》全文。

创作答案示例: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解释示例:天和地是自然界的基本元素,雨和风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这样的对仗表现了宇宙的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对仗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实践。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优质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优质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优质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六个生字,学习书写三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熟读并背诵《对韵歌》,感受对子韵味。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六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

2. 理解课文词语意思,熟读并背诵《对韵歌》。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语感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生字,书写生字,理解词语,熟读背诵《对韵歌》。

难点:对韵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生字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大自然美景,引导学生们观察,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什?它们给你什感觉?”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引出本课主题——《对韵歌》。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让学生们边读边圈出生字。

(2)教师领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讲解生字词意思,引导学生们理解课文。

3. 实践情景引入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们认读生字,并用生字造句。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一个对子,进行讲解,让学生们解对子特点。

5. 随堂练习出示几个对子,让学生们判断是否对仗工整,并进行修改。

6. 背诵课文引导学生们用优美语调背诵《对韵歌》,感受对子韵味。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对韵歌》2. 生字:山、水、云、鸟、花、虫3. 对子:山对水,云对鸟,花对虫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每个写五遍。

2. 背诵《对韵歌》。

3. 课后实践:找一找生活中对子,记录下来。

作业答案:1. 抄写生字略。

2. 背诵《对韵歌》略。

3. 示例: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通过本节课学习,发现学生们对对子兴趣较浓,但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们解对子起源,并尝试自己创作对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扣教材,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生字、理解词语,并熟读背诵《对韵歌》。

一年级语文上册5对韵歌 课件(共23张PPT)

一年级语文上册5对韵歌 课件(共23张PPT)
对韵歌
同学们,这些自然中的现象和事物, 大家应该都见过。今天,让我们通过另 外一种情势来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景物 和自然风光吧。
目录
Contents
01 学习目标
02 学习字词
03 课文学习
04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 “对、云”等 7 个生字。
2 会写“虫、云、山”3 个生字和提、撇 折、竖折 3 个基本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对韵歌
云 对 雨,雪 对 风。 花 对 树,鸟 对 虫。 山 清 对 水 秀, 柳 绿 对 桃 红。
duì
yún

fēnɡ
对 云 雨风
对错
白云
雨衣 大风
huā

花朵
niǎo

小鸟
chónɡ

虫子
学习字词
虫云山
范写“虫”字
提示:先写扁扁的“口”,再在 中间写一竖,然后再写平平的提, 最后写一个大大的点。鸟Fra bibliotek虫山清水秀
柳绿桃红 桃红柳绿
这首对韵歌共有三句,第一句先写了 “云”“雨”“雪”“风”四种自然现象, 第二句接着写了动植物“花”“树”“鸟” “虫”,第三句写了“山清”“水秀”“柳 绿”“桃红”等自然风光。将自然现象和动植物汇 聚在一起。朗读时,声音要高昂,吐字要清楚,每 一句相对的词语要重读。
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练习书写本课生字。 找一找身边的对子,在爸爸妈妈的 指点下读一读。
根据课文内容,照样子,对一对,连一连。

雪花
鸟 山清 柳绿

雨风
树 桃红 水秀
虫(chónɡ)虫子 百足之虫 中(zhōnɡ)中间 目中无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教部编版
绿绿的柳树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 教部编 版24
shuǐ xiù 桃红
红红的桃花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 教部编 版24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 教部编 版24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 教部编 版24
duì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 教部编 版24
第一课时 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
《对韵歌》
对韵歌
云对雨, 雪对风。 花对树, 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 柳绿对桃红。
yún 云
乌云 白云
yǔ 雨
下雨 雨水
xuě 雪
雪人 白雪
fēng 风
大风 风力
huā 花
花朵 雪花
shù 树
大树 树叶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 教部编 版24
niǎo 鸟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 教部编 版24
chóng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 教部编 版24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 教部编 版24
chóng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 教部编 版24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 教部编 版24
对韵歌
云对雨


雪对风


花对树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 教部编 版24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 教部编 版24
古人学习对韵,是因为 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要写诗, 而写诗就要用韵,因此他们 需要从小学习,熟练掌握写 诗作文的基本功;久而久之, 在诗文创作上也就形成了一 种规矩,古人叫它“对偶” 或“对仗”。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五课对韵歌人 教部编 版24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课《对韵歌》。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对韵歌》的阅读与欣赏,对课文中的韵律、节奏、意境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汉语的音韵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对韵歌》的内容,理解其中的韵律和节奏。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提高他们对汉语音韵美的感知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韵律和节奏,感受汉语音韵美。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的正确、流利、有感情,掌握对韵的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对韵歌》PPT,课文朗读录音,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课文《对韵歌》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意境。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对韵游戏,增强对韵的认识。

(2)每组挑选代表进行朗读比赛,评出“最佳朗读者”。

4. 例题讲解:通过对课文中对韵的例子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对韵的基本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编写自己的对韵句子,并进行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对韵歌》全文2. 生字词3. 对韵的基本技巧4. 学生创作的对韵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对韵歌》,编写一首自己的对韵诗。

2. 答案示例:上联:蓝天白云悠悠飘下联:碧水青山处处美横批:和谐自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情况,针对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对韵现象,如广告语、对联等,培养学生对汉语音韵美的感知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课文《对韵歌》的韵律和节奏教学。

第5课《对韵歌》(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第5课《对韵歌》(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第5课《对韵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对韵歌》。

(2)认识“对”、“云”、“鸟”、“虫”等生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3)理解《对韵歌》的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描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韵律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对韵歌》,认识生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2. 教学难点:理解《对韵歌》的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描述。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事物都是自然界中的事物,从而引出课题《对韵歌》。

2. 学习课文(1)教师范读《对韵歌》,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对韵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对韵歌》,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4)教师讲解《对韵歌》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5)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对韵歌》的内容。

3. 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教师讲解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对韵歌》,通过朗读、理解、书写,我们对这首儿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五、作业布置1. 抄写《对韵歌》中的生字。

2. 家长协助孩子背诵《对韵歌》。

六、板书设计第5课《对韵歌》云、鸟、虫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对韵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1.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

新版一年级上册语文5.《对韵歌》课件

新版一年级上册语文5.《对韵歌》课件
对韵歌
对韵歌


雪 雪




树 树








认一认





鸟பைடு நூலகம்


山清 水秀
柳绿 桃红
对韵歌
云对雨
雪 对风
花对树
鸟对虫
山清 对 水秀
柳绿 对 桃红
云对雨, 雪对风。 花对树, 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 柳绿对桃红。
写一写
4、写一写

笔顺:
描红:
虫虫虫

笔顺: 描红:
云云云

笔顺: 描红:
山山山
拓 展
花对草, 蝶对蜂。 蓝天对碧野, 万紫对千红。 桃对李, 柳对杨。 山清对水秀, 鸟语对花香。
春对夏, 秋对冬, 天高对地阔, 细雨对微风。 宿鸟对鸣虫 , 晚照对晴空。
——《声律启蒙》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说课稿

识字5《对韵歌》说课稿一、说教材《对韵歌》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识字5的教学内容。

它是一首优美的对子,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象,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这首对子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

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说学情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

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对、云、雨、”等7个字。

2.会写“虫、云”等3个字和基本笔画竖折。

3.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重点)2.用不同形式的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

(重点)3.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难点)五、说教法学法【教法】从本课对对子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法。

把孩子带进学习的氛围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法】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采取的主要学法有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表演演练法等。

对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于是我带着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最贴近生活的对子。

六、说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趣促学1.游戏规则:教师说一个词语,学生边拍手边说出它的反义词。

如:老师说“天”,学生说“地”。

2.教师在几组反义词中间分别加上“对”字,让学生再次朗读。

3.导入读题。

同学们玩对对子游戏特别聪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

来,孩子们,请读课题——对韵歌。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教案三篇

【导语】《对韵歌》是⼀篇韵⽂。

它⾳韵和谐,朗朗上⼝,能让学⽣在读⽂识字中感受到汉语⾔的⾳律节奏美,激发学习语⽂的兴趣。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五课《对韵歌》教案 教学⽬标: 1.学会3个⽣字,认识3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兴趣,提⾼学⽣识字能⼒。

3.正确地读⼉歌,结合插图了解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3个⽣字的⾳、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准备:⽣字卡⽚,⼩⿊板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组合作 教学过程: ⼀、激趣导⼊,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读⼉歌 1.⾃⼰读⼉歌,把读不准的字画上⼩问号。

2.学⽣质疑读不准的字,其他同学帮助解疑。

3.同桌同学互读⼩⼉歌,相互纠正读⾳。

4.指名读⼉歌,其他同学听听读⾳是否正确? 5.通过读⼉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图理解句⼦的意思。

三、学习⽣字。

1.学⽣读准每个⽣字的⾳。

2.⼩伙伴互相读⼀读,⽐⽐谁读得好。

3.教师抽读卡⽚,顺读,逆读,打乱读。

4.巩固⽣字的读⾳,做贴字游戏。

教师出⽰⽣字卡⽚请学⽣读,读后把⽣字卡⽚贴在⿊板上。

再指名读⽣字卡⽚,读对的就把卡⽚奖励给他,让他把⽣字贴在拼⾳下⾯,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

四、了解字义。

1.这些⽣字⼤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活中⽤过这些字吗?想想,⼀会⼉说给⼤家听⼀听。

五、记忆⽣字的字形 第⼆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1.读不带拼⾳的⽣字卡⽚。

2.指名读⼉歌。

⼆、书写⽣字 1.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2.请⼤家先认真观察4个字的每⼀笔在⽥格中的位置,然后独⽴写⼀个。

(书上⽥格中的字) 3.学⽣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 4.学⽣看⽼师是怎样写的? 5.请学⽣书写⽥格中的第⼆个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法。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一章《对韵歌》的详细内容,通过讲解对韵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对韵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对韵的概念,掌握对韵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语言表达中。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现对韵的规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韵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理解对韵的概念,学会运用对韵进行语言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对韵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对对韵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学习(20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对韵歌》,让学生感受对韵的韵律美。

b. 分析《对韵歌》的韵脚,讲解对韵的概念及特点。

c. 指导学生进行对韵练习,鼓励他们发现对韵的规律。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韵的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分享对韵的心得,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对韵的概念及特点2. 对韵技巧3. 典型例题解析4.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对韵技巧,编写一首对韵歌。

2. 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掌握程度如何,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对韵的素材,提高自己的对韵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随堂练习和合作探究环节3. 作业设计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一年级《对韵歌》

一年级《对韵歌》

一年级《对韵歌》
一、原文
对韵歌
云对雨,雪对风。

花对树,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
柳绿对桃红。

二、生字词
1.对,读音:duì,组词:一对、对手、对白。

(我会认)
2.云,读音:yún,组词:白云、云朵、乌云。

(我会写)
3.雨,读音:yǔ,组词:大雨、下雨、雨点。

(我会认)
4.风,读音:fēng,组词:大风、风雨、风光。

(我会认)
5.花,读音:huā,组词:花儿、红花、花朵。

(我会认)
6.鸟,读音:niǎo,组词:鸟儿、小鸟、一只鸟。

(我会认)
7.虫,读音:chóng,组词:虫儿、害虫、虫子。

(我会写)
8.山,读音:shān,组词:大山、山上、高山。

(我会写)
三、练习
(一)按照课文对一对
( )对雨,雪对( )。

花对( ),鸟对( )。

山清对( ),柳绿对( )。

(二)自己对一对
晴对()暑对()
()对山川鱼虫对()()对平原(三)组词。

苹()地()南()李()
瓜()风()北()果()
四、推荐阅读
对韵歌(一)
葡萄架,苹果园,
李苦对瓜甜。

风习习,雨绵绵,
地北对天南。

对韵歌(二)
远对近,古对今。

明对暗,早对晚。

有对无,出对入。

宽对窄,买对卖。

南对北,首对尾。

西对东,始对终。

五、积累词语
山清水秀柳绿桃红
白云风雨
花朵虫儿
鸟儿高山。

一年级上册语文5对韵歌 课件(共21张PPT)

一年级上册语文5对韵歌 课件(共21张PPT)

随堂练习
看一看,连一连。
花雨 风 虫云
你也来对个对子吧!
天对地, 星对灯。 山对水, 叶对藤。 夏荷对冬梅, 细雨对春风。
课后练习
一、把今天新认识的字词读给父母听听。 二、在田字格里认真、正确地书写今天学 习的生字。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课文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朗读和背诵了《对韵 歌》。有一本书叫《笠翁对韵》,里面 就有着很多对韵歌。同学们可以找到这 本书,和大人一起读一读。
结束啦,再见!
组词造句
yǔ雨Βιβλιοθήκη 大雨 下雨造句:今天下了一天的大雨。
组词造句
fēng

大风 风车
造句:下雨之前总是要刮很大的风。
把下面三幅图和课文的三句话配对。
花对树, 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 柳绿对桃红。
云对雨, 雪对风。
随堂练习
想一想,填一填。 “虫”是( 独体 )字,我能给它组词:( 昆虫 )、 ( 毛毛虫 )。
对韵歌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对韵歌 云/对/雨, 雪/对/风。 花/对/树, 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 柳绿/对/桃红。
学习目标:
一、认识7个生字,会默写3个生字,并掌握笔画; 二、认识笔画“提”、“撇”、“折”、“竖折”;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对韵歌。
读一读,记一记 云对雨
读一读,记一记 雪对风
读一读,记一记 花对树
读一读,记一记 山清对水秀
读一读,记一记 柳绿对桃红
想一想
大家想一想,说说对韵歌中的词语一 定是反义词吗?
不一定,是相对的事物就行,比如天和地、 日和月、风和雨等等。
组词造句
duì

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教案优秀6篇

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教案优秀6篇

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教案优秀6篇《对韵歌》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教案优秀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一年级语文《对韵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风、虫、云”的字音。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大自然有很多我们的朋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

(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对韵歌。

4.认识“对”字。

课件出示“又”,再出示“寸”。

边演示边说顺口溜:好朋友,手拉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

这个字宝宝念“对”,齐读三遍。

出示字卡:对随机贴字卡。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对韵歌”又叫“对子歌”。

自然界中谁和谁是对子呢,请大家打开书到13页,仔细听老师读,找出答案。

2.学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3.自由练读。

请孩子们自己学着读一遍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4.检查读文。

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后,同桌两人听读。

5.师生合作读两遍。

(老师当大喇叭,孩子们当小喇叭。

)三、图文对照,随文识字。

1.过渡:孩子们,儿歌中还藏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你能找出来了吗?2.出示字卡“云”,指名学生领读。

2.指导学生圈要求认识的生字。

(课件出示课文及圈出的生字)你认识哪个生字,领大家读一读。

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选生字进行组词,说话练习。

四、游戏巩固生字。

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识字。

出示字卡,找对子。

五、课中游戏,编对子歌。

1.出示《金木水火土》,读一读,找出对子。

2.过渡:孩子们学得真认真,一定有点累了,我们来做个课中操《拍手歌》放松一下,孩子们请起立,小手伸出来。

跟着黄老师的口令来做拍手操。

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眼睛——1、2、3;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耳朵——1、2、3(耳对——眼);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鼻子——1、2、3,拍拍我的小手,摸摸你的嘴巴——1、2、3(鼻对——口);拍拍我的小手,跺跺你的小脚——1、2、3(手对——足)。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5课 对韵歌 课件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5课 对韵歌 课件

边听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后鼻音 fēnɡ
云 对 雨,雪 对 风。
翘舌音 chónɡ
花 对 树,鸟 对 虫。
qīnɡ
山 清 对 水 秀,
hónɡ
柳 绿 对 桃 红。
多种方式读课文,注意 把事物名称略读重一点, “对”字轻读,感受节 奏感。
你们发现韵文里的六对 好朋友了吗?
云对雨, 雪对风。 花对树, 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 柳绿对桃红。
雪花
浪花
火花
认识“鸟”

“鸟”中间的
一点好像它的眼睛。
认识“虫” 小组讨论:哪些地方相像?
在古代,“虫”最早是
代表蛇的意思。三角形的部
虫 位,代表蛇的头部。下面的
线条是蛇的身体。
小组内说说与“虫”有关的词语,看 谁说得多。
你在生活中发现有哪些特别的“虫”。
爱看书的同学叫“小书虫”。 爱上网的同学,就叫“小网虫”。 我们不能当爱偷懒的“小懒虫”。
jiù xiànɡ yìtiáo xiǎo hēi ɡǒ两个字?与“前”相反的词语 是什么?与“后”相反的词语是什么?
联系自己的座位,说一说:你的前面 是谁,后面是谁?
观察课本插图,说说谁的影子 在前,谁的影子在后。
这是为什么呢?
你有什么发现?
光在前面,影子就在后面; 光在后面,影子就在前面。
影子
ɡēn zhe wǒ
跟着我
péi zhe wǒ
陪着我
hǎo pénɡ you
好朋友
注意读好轻声。
朗读句子
读课文第1小节。
yǐnɡ zi zài qián yǐnɡ zi zài hòu
影 子 在 前, 影 子 在 后,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人教部编版,详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人教部编版,详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对韵,以及它在诗歌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对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对韵歌》,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人教部编版,详案)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人教部编版)主要围绕对韵的概念和趣味性进行教学。本节课内容包括:
1.对韵的基本概念介绍:通过儿歌、童谣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对韵的特点和趣味性。
2.学习本课生字:包、鸟、语、花、虫、山、水、去。
3.掌握本课词语:白云、小鸟、山水、花朵、虫子等。
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我发现学生们对对韵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能够从生活中找到一些对韵的例子,这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但在讲授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对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引导。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采用了理论介绍、案例分析以及重点难点解析的方式,希望让学生们更全面地掌握对韵知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然而,我也注意到在难点解析部分,举例和比较的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理解,但可能仍需进一步简化,以便让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对韵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生活中的对韵现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对韵创作活动。学生们尝试自己创作对韵句子,体会对韵的趣味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对韵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