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热效率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第5章 加热炉的生产率和热效率0

第5章 加热炉的生产率和热效率0
塑性加工工程传热学
Heat Transfer Process for Material Working Engineering
第五章 加热炉的生产率和热效率
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井玉安
第五章 加热炉的生产率和热效率
一、加热炉的生产率 二、加热炉的燃耗及热效率
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学院 井玉安
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学院 井玉安
二、加热炉的燃耗及热效率
1、单位燃耗:加热单位质量的产品所消耗的燃料量。m3/t、 kg/t。
1000 BQ低 b= G
G-小时产量,t/h B-燃料消耗量, m3/h、kg/h
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学院 井玉安
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学院 井玉安
2、热效率:加热金属的有效热占供给炉子的热量的百分率。
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学院 井玉安
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学院 井玉安
影响加热炉单位生产率的因素: ①炉型结构:炉型、加热制度、供热点多少、加 热方式; ②供热强度主要是 Q↑(kJ/h),Tg↑Q低↑ ;增 加供热点,由 2点→3→5→7→8以上(多段);预 热空气;降低Vn;降低热损失等。 ③提高钢坯的入炉温度,快速加热(单面改双面 加热),降低钢坯出炉温度
金属加热所需热量Q1' η= ×100% 燃料燃烧化学热Q1
一般炉子的热效率大致范围: 均热炉 连续加热炉 室状加热炉 热处理炉 η=30~40% η=30~50% η=20~40% η=5~20%
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学院 井玉安

辽宁科技大学 材料学院 井玉安
3、降低燃耗提高热效率途径
减少出炉废气从炉膛带走的热量 (30~80%):降低Vn;炉子密封; 微 正 压 操 作 ;合 理控 制出 炉废 气温 度;合理控制生产率、热效率、单位 燃耗之间的关系。 回收废热预热空气和煤气 减 少 冷 却 水 带 走 的 热 量 ( 13 ~ 15 %) :减少水冷面积;对水冷管绝热 包扎;采用汽化冷却;采用无水冷滑 轨。 减少炉子砌体的热损失 加强炉子的热工管理

加热炉热效率计算

加热炉热效率计算

热效率(反平衡)e=(1-(hu+hs+hl*ηr)/(hl+△ha+△hf+△hm))*100%
e热效率
hl燃料低发热量
△ha单位燃料量所需燃烧空气带入体系的热量
△hf单位燃料量带入体系的显热
△hm雾化蒸汽带入体系的显热
hs单位燃料量计算的排烟损失
hu按单位燃料量计算的不完全燃烧损失一般取0.5%hl
ηr散热损失占燃料低发热量的百分数无空气预热时取1.5%hl
有空气预热时取2.5%hl 热效率(正平衡)
e=(Wf(§Iv+(1-§)Il-Ii)*1000+Q)/hl*100%
e热效率
Wf管内介质流量
§炉出口汽化率
Iv炉出口温度下介质气相热焓
Il炉出口温度下介质液相热焓
Ii炉入口温度下介质液相热焓
Q其它热负荷。

加热炉热效率计算方法

加热炉热效率计算方法

加热炉热效率计算方法
1、加热炉效率简便计算:η=97-(8.3*0.01+散热损失*过剩空气系数)*(排烟温度
+1.35*0.001(排烟温度)*2)+1.1
2、反平衡法计算:η=(1-损失能量/共给能量)*100%
3、正平衡法计算:η=被加热物质吸收总热量/总共给能量*100%
2、热效率(反平衡)e=(1-(hu+hs+hl*ηr)/(hl+△ha+△hf+△hm))*100%
e热效率
hl燃料低发热量
△ha单位燃料量所需燃烧空气带入体系的热量
△hf单位燃料量带入体系的显热
△hm雾化蒸汽带入体系的显热
hs单位燃料量计算的排烟损失
hu按单位燃料量计算的不完全燃烧损失一般取0.5%hlηr散热损失占燃料低发热量的百分数无空气预热时取1.5%hl 有空气预热时取
2.5%hl
3、热效率(正平衡)e=(Wf(§Iv+(1-§)Il-Ii)*1000+Q)/hl*100%
e热效率Wf管内介质流量
§炉出口汽化率
Iv炉出口温度下介质气相热焓
Il炉出口温度下介质液相热焓
Ii炉入口温度下介质液相热焓
Q其它热负荷。

05 加热炉的生产率和热效率

05 加热炉的生产率和热效率

三、提高炉子热效率降低燃耗的途径 1. 减少出炉废气从炉膛带走的热量 ①在保证燃料完全燃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降低空气消耗系 数,以提高燃烧温度,减少废气量; ②要注意炉子的密封问题,控制炉底微正压,防止吸入冷风,增 加烟气量并降低温度;
③要控制合理的废气温度。在生产率、热效率和单位燃耗之间,有 一个合理热负荷的问题,这个特征如图所示。 2. 回收废热用以预热空气、煤气; 3. 减少冷却水带走的热量; 5. 加强管理与合理调度。 4. 减少砌体散热;
% 10~50 30~80 0.5~3 0.2~5 2~10 0~4 0~5 0~15 0~10 100
70~100 金属加热所需热 出炉废气带走热 化学不完全燃烧热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 砌体散热 炉门及孔的辐射热 炉门及孔逸气的热 水冷构件的吸热 其它热损失
热收入总和
∑Q收入
100
热支出总和
5.4 加热炉的燃耗和热效率
为了方便比较和评价炉子工作,通常将热量的收支各项及其在总热量中 所占的比例列成热平衡表,表的格式如下
热 收 入 燃料化学热 燃料物理热 空气物理热 金属氧化放热 金属物理热
KJ/h Q1 Q2 Q3 Q4 Q5
% 0~15 0~25 1~5 0~20
热支出
KJ/h Q1 ’ Q2 ’ Q3 ’ Q4 ’ Q5 ’ Q6 ’ Q7 ’ Q8 ’ Q9 ’ ∑Q支出
Q=
λ1
3.6 × (t1 − t 2 ) A s1 s2 + + ... + 0.06
λ2
⑥炉门及开孔的辐射热损失 Q=qAψ ψ--炉门开启时间的比例 q--单位面积炉门向外辐射的热量 ⑦炉门及开孔逸气的热损失 Q=V0tC ⑧炉子水冷构件的吸热损失 Q=G水(H’-H) 这些项目有的可以计算,有的则很难计算,只能作大致的估算。 三、热平衡方程和热平衡表 根据能量不灭原则,热收入各项的总和应等于热支出各项的总和。 即 ∑Q收入= ∑Q支出

炉子热效率计算说明

炉子热效率计算说明

公司加热炉热效率组态说明
热效率=(1-q 烟-q 散)×100%
其中:
q 散—散热损失百分比,在本式中取3%;
q 烟—排烟热损失百分比,通过计算求得,计算公式如下
q 烟=———————————————————————————
其中: a —过剩空气系数,通过计算求得,计算公式如下
a =———— 其中:O 2—烟气中氧含量百分数,本数值从氧化锆仪表中读取,
如为5%,则式中代入5。

标准规定烟气氧含量测量位置应该为空预器出口,但公司生产实际中氧化锆全部装在辐射段出口,因此本测试以辐射段出口近似代替。

t g —排烟温度,本数值从温度仪表中读取,单位℃。

CO —烟气中CO 含量,单位ppm ,本数值无现场测量仪表,请仪表组态设置人工输入,由装置工程师输入初值,可参照上月公司热效率监测数据中的CO 含量,每月输入一次。

(0.006549+0.032685a )(t g +1.3475×10-4 t g 2)-1.10+(4.043a-0.252)×10-4
CO 100 21+0.116O 2 21—O 2。

求热效率的公式

求热效率的公式

求热效率的公式热效率是衡量热能转化效果的指标,它表示能够利用的热能与输入的热能之间的比值。

热效率的计算公式为:热效率 = 有用热能输出 / 输入热能在能源转化和利用过程中,热效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高热效率意味着更高的能源利用率和更少的能源浪费,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热效率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能源转化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状况、能源输入和输出的温度差、能源损失等。

在能源转化设备的设计和运行中,提高热效率是一个关键的目标。

为了提高热效率,首先需要优化能源转化设备的设计。

例如,在发电厂中,燃烧燃料产生热能,然后通过锅炉将热能转化为蒸汽,再通过汽轮机和发电机将蒸汽转化为电能。

在这个过程中,优化锅炉和汽轮机的设计可以提高热能转化的效率。

要注意能源输入和输出的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热效率越高。

因此,在能源转化过程中,要尽量提高输入热能的温度,降低输出热能的温度,以增加温度差,从而提高热效率。

减少能源损失也是提高热效率的关键。

能源转化和传输过程中会有各种能量损失,如烟气中的热损失、管道中的传热损失等。

减少这些能源损失可以提高热效率。

例如,在锅炉的烟气处理中,可以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将烟气中的热能回收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适当选择能源转化设备也是提高热效率的一种方法。

不同的能源转化设备有不同的热效率。

选择热效率较高的设备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提高热效率是能源转化和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目标。

通过优化设备设计、增加温度差、减少能源损失和选择合适的设备,可以有效提高热效率,实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在能源转化和利用中,我们应该始终关注热效率,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热效率计算

热效率计算

热效率计算一、锅炉热效率1、简单计算公式:(锅炉蒸发量*(蒸发焓-给水焓))/每小时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量2、完整计算公式:〔(锅炉蒸发量*(蒸发焓-给水焓))+锅炉排污量*(排污水焓-给水焓)〕/每小时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量3、例子(1)参数:月耗煤量9904.5吨,产蒸汽量52379吨,煤的热值4500kcal/kg给水温度93℃。

(2)锅炉参数:过热蒸汽焓igr=kcai/kg,给水焓igh=93.8kcal/kg,饱和水iph=261.8kcal/kg,排污率P=2% 。

(3)符号说明:B—燃料消耗D—蒸发量Q—煤的发热量Qg—锅炉有效热利用热量。

(4)热效率计算Qg=D×[(igr-igs)+P×(iph-igh)]η=(Qg×100)/(Qdw×B)(5)每月按30天计算,每小时耗煤量4.55吨,产汽量24.25吨η ={24.25×[(192-93.8)+0.02×(261.8-93.8)]}×100/(4500×4.55)故理论上按4500kcai/kg热值计算,热效率为82.46% 。

1、饱和蒸汽压力- 焓表(按压力排列)压力MPa温度℃焓KJ / kg压力MPa温度℃焓KJ / kg 0.001 6.982513.8 1.00179.882777.0 0.00217.512533.2 1.10184.062780.4 0.00324.102545.2 1.20187.962783.4 0.00428.982554.1 1.30191.62786.0 0.00532.902561.2 1.40195.042788.4 0.00636.182567.1 1.50198.282790.4 0.00739.022572.2 1.60201.372792.2 0.00841.532576.7 1.40204.32793.8 0.00943.792580.8 1.50207.12795.1 0.01045.832584.4 1.90209.792796.4 0.01554.002598.9 2.00212.372797.4 0.02060.092609.6 2.20217.242799.1 0.02564.992618.1 2.40221.782800.4 0.03069.122625.3 2.60226.032801.2 0.04075.892636.8 2.80230.042801.7 0.05081.352645.0 3.00233.842801.9 0.06085.952653.6 3.50242.542801.3 0.07089.962660.2 4.00250.332799.4 0.08093.512666.0 5.00263.922792.8 0.09096.712671.1 6.00275.562783.3 0.1099.632675.77.00285.82771.4 0.12104.812683.88.00294.982757.5 0.14109.322690.89.00303.312741.8 0.16113.322696.810.0310.962724.4 0.18116.932702.111.0318.042705.4 0.20120.232706.912.0324.642684.8 0.25127.432717.213.0330.812662.4 0.30133.542725.514.0336.632638.3 0.35138.882732.515.0342.122611.6 0.40143.622738.516.0347.322582.7 0.45147.922743.817.0352.262550.8 0.50151.852748.518.0356.962514.4 0.60158.842756.419.0361.442470.1 0.70164.962762.920.0365.712413.9 0.80170.422768.421.0369.792340.2 0.90175.362773.022.0373.682192.52、饱和蒸汽温度-焓表(按温度排列)温度℃压力MPa焓KJ / kg温度℃压力MPa焓KJ / kg00.0006112501.0800.0473592643.80.010.0006112501.0850.0578032652.110.0006572502.8900.0701082660.320.0007052504.7950.0845252668.430.0007582506.51000.1013252676.340.0008132508.31100.143262691.850.0008722510.21200.198542706.660.0009352512.01300.270122720.770.0010012513.91400.36136273480.0010722515.71500.475972746.390.0011472517.51600.618042757.7100.0012272519.41700.792022768 110.0013122521.2180 1.00272777.1 120.0014022523.0190 1.25522784.9 130.0014972524.9200 1.55512791.4 140.0015972526.7210 1.90792796.4 150.0017042528.6220 2.32012799.9 160.0018172530.420 2.79792801.7 170.0019362532.2240 3.3482801.6 180.0020632534.0250 3.97762799.5 190.0021962535.9260 4.6942795.2 200.0023372537.7270 5.50512788.3 220.0026422541.4280 6.41912778.6 240.0029822545.02907.44482765.4 260.003362543.63008.59172748.4 280.0037792552.33109.86972726.8 300.0042422555.932011.292699.6 350.0056222565.033012.8652665.5 400.0073752574.034014.6082622.3 450.0095822582.935016.5372566.1 500.0123352591.836018.6742485.7 550.015742600.737021.0532335.7 600.0199192609.537121.3062310.7 650.025*******.237221.5622280.1 700.0311612626.837321.8212238.3 750.0385482635.337422.0842150.73、过热蒸汽温度、压力-焓表(一)T(℃)MPa0.010.10.5135 000.10.5135 104242.142.54344.946.9 2083.98484.384.886.788.6 40167.4167.5167.9168.3170.1171.9 602611.3251.2251.2251.9253.6255.3 802649.3335335.3335.7337.3338.8 1002687.32676.5419.4419.7421.2422.7 1202725.42716.8503.9504.3505.7507.1 1402763.62756.6589.2589.5590.8592.1 16028022796.22767.3675.7676.9678 1802840.62835.72812.12777.3764.1765.2 2002879.32875.22855.52827.5853853.8 2202918.32914.728982874.9943.9944.4 2402957.42954.32939.92920.528231037.8 2602996.82994.12981.52964.82885.51135 2803036.530343022.93008.32941.82857 3003076.33074.13064.23051.32994.22925.4 35031773175.33167.63157.73115.73069.2 4003279.432783217.832643231.63196.9 4203320.963319.683313.83306.63276.93245.4 4403362.523361.363355.93349.33321.93293.2 4503383.33382.23377.13370.73344.43316.8 4603404.423403.343398.33392.13366.83340.4 4803446.663445.623440.93435.13411.63387.2 5003488.93487.93483.73478.33456.43433.8 5203531.823530.93526.93521.863501.283480.12 5403574.743573.93570.13565.423546.163526.44 5503593.23595.43591.73587.23568.63549.6 56036183617.223613.643609.243591.183572.76 5803661.63660.863657.523653.323636.343619.08 6003705.23704.53701.43697.43681.53665.44、过热蒸汽温度、压力-焓表(二)T(℃)MPa7.00101420253007.1010.114.120.125.130 1048.8051.755.661.366.170.82090.4093.297102.5107.1111.7 40173.60176.3179.8185.1189.4193.8 60256.90259.4262.8267.8272276.1 80340.40342.8346350.8354.8358.7 100424.20426.5429.5434437.8441.6 120508.50510.6513.5517.7521.3524.9 140593.40595.4598602605.4603.1 160679.20681683.4687.1690.2693.3 180766.20767.8769.9773.1775.9778.7 200854.63855.9857.7860.4862.8856.2 220945.00946947.2949.3951.2953.1 2401038.001038.41039.11040.31041.51024.8 2601134.701134.31134.111341134.31134.8 2801236.701235.21233.51231.61230.51229.9 3002839.201343.71339.51334.61331.51329 3503017.002924.22753.51648.41626.41611.3 4003159.703098.530042820.12583.22159.1 4203211.023155.983072.722917.022730.762424.7 4403262.343213.463141.443013.942878.322690.3 4503288.003242.23175.83062.42952.12823.1 4603312.443268.583205.243097.962994.682875.26 4803361.323321.343264.123169.083079.842979.58 5003410.203374.133233240.231653083.9 5203458.603425.13378.43303.732373166.1 5403506.403475.43432.53364.63304.73241.7 5503530.203500.43459.23394.33337.33277.7 5603554.103525.43485.83423.63369.23312.6 5803601.603574.93538.23480.93431.23379.8 6003649.0036243589.83536.93491.23444.2。

10万吨加热炉计算

10万吨加热炉计算

10万吨/年处理量加热炉一.基础数据1.原料油性质:煤焦油,处理量12500 kg/h2.入炉温度190 ℃出炉温度360 ℃出炉压力0.4MPa 气化分数0.753.过剩空气系数 1.154.比重 0.9255.黏度80℃ 11.16 cp 13.38 cSt二、总热负荷计算1、加热炉总热负荷计算计算公式:Q'=W F[eI V+(1-e)I L-I l]+W g(I g2-I g1)+Q''(116页,公式2-1)式中:Q'——加热炉计算总热负荷,千卡/时W F——油料流量,公斤/时W g——过热蒸汽量,公斤/时e ——气化率,%I L——炉出口温度下油料液相热焓,千卡/公斤I V——炉出口温度下油料气相热焓,千卡/公斤I l——炉进口温度下油料液相热焓,千卡/公斤I g2——过热蒸汽进口时热焓,千卡/公斤I g1——过热蒸汽出口时热焓,千卡/公斤Q ''——其他热负荷,如注水汽化热等。

千卡/时热负荷Hysys173.8×104 Kcal/h设计热负荷 Q =1.15Q '=1.15×173.8×104=200×104 Kcal/h 注:所有焓值均在《石油炼制工程》120页查得。

三、 燃料的燃烧过程1、燃料的低发热l Q 为8854 Kcal/m 3, 理论空气量为L 0=95.88%×9.52+3.36%×16.66+0.34%×23.8+0.05%×30.94+0.05%×30.94+0.02%×38.08=9.807标3m 空气/标3m 瓦斯 2、炉效率加热炉热效率计算公式:()%100q -1η''L ⨯-=l q (119页,公式2-2) 式中:η——热效率,%'L q ——辐射段和对流段热损失,%'l q ——烟气带走的热量,%在计算时,假设离开对流段的烟气温度g t 较对流段入口温度高150℃,则烟气温度g t =190+150=340℃。

工业炉的热效率及其计算方法

工业炉的热效率及其计算方法

工业炉的热效率及其计算方法工业炉是一种需要大量能源的设备,其优化热能利用对于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工业炉的热效率是指能够被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热值之比,影响因素包括燃料种类、燃烧方式、炉体结构等,因此其计算方法也有一些不同。

下面将对工业炉的热效率及其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业炉的热效率1.1 定义热效率是指加热设备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实际转换为对待加热物的热量的比例,通俗地说,就是指热源输入的热量和实现加热对象升温所需的热量之间的比值。

热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和环保效益等。

1.2 影响因素(1)燃料种类及热值不同种类的燃料所含热值是不同的,例如,同样质量的木材和煤,后者所含热值要高于前者。

不仅如此,燃料的含碳量、含水率等因素也对热效率有影响。

(2)燃烧方式燃料燃烧方式不同,其热效率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气化燃烧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燃料并达到高效的燃烧效果;而传统的燃烧方式,很难做到这一点,热效率相对较低。

(3)炉体结构不同炉体结构对热效率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垂直燃烧式工业炉相对于水平燃烧式工业炉其热效率要高出不少。

1.3 热效率计算根据定义可知,热效率主要是指热源输入的热量与实现加热对象升温所需的热量之间的比值,通常用以下公式来描述:热效率 = 实现加热对象升温所需的热量 / 热源输入的热量 ×100%其中,实现加热对象升温所需的热量可以通过混凝土热容量和温度差来计算,具体公式如下:实现加热对象升温所需的热量= 加热对象的质量 ×混凝土的热容量 ×所需升温的温度热源输入的热量则主要是根据使用的燃料来计算,需要减去炉体散热和烟气中未被吸收的热量等因素,通常采用全面对账的方法进行,即:热源输入的热量 = 燃料的数量 ×燃料的热值 - 炉体散热 - 烟气中未吸收的热量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上每种炉型和不同燃料的热效率计算方法各有所异,本文所述的仅仅是一般的计算方法,并不能覆盖所有情况。

锅炉热效率简易计算公式

锅炉热效率简易计算公式

锅炉热效率简易计算公式
锅炉热效率可以用以下简易计算公式来表示:
热效率 = (实际热效率 / 理论热效率) × 100%。

其中,实际热效率是指锅炉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热量与燃料的
热值之比,而理论热效率是指在完全燃烧情况下,燃料所释放的热
量与燃料的热值之比。

另外,理论热效率可以根据燃料的种类和化学成分来计算,一
般来说,对于燃煤锅炉,其理论热效率可以通过煤的热值来计算;
对于燃气锅炉,可以通过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的热值来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简易的计算公式,实际的热效率受到
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锅炉的设计结构、操作方式、维护保养情况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考虑更多因素来准确计算锅炉的热
效率。

如何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

如何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

如何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加热炉的热效率是衡量加热炉工作能力好坏的重要指标,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是降低炉子燃料消耗的重要途径。

加热炉的热效率是金属加热需要的热量占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百分数,其计算公式如下:η=[(Q-Q损)÷Q]×100%式中:η——加热炉的热效率,%Q——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JQ损——加热过程中的各种热损失,J由上式可知,提高加热炉热效率最重要的措施是减少加热炉的一切热损失。

影响加热炉热效率的因素很多,如炉子产量、燃料种类、燃料燃烧情况、燃料和空气的预热情况、废气的排出温度和数量、炉子的冷却条件和散热状况等诸多因素。

所以,要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尽量减少烟气带走的物理热并将此热量充分回收利用。

1、对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用这些热量来预热空气和煤气;2、在保证产量和加热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出炉烟气的温度;3、被烧坏的蓄热能力差的蓄热小球要及时更换,保证其正常的蓄热能力。

二、保证足够的空气,使煤气得以充分燃烧。

1、加热工必须要根据煤气发热值的不同正确调整空煤比,以减少化学和机械的不完全燃烧所造成的热损失;2、尽量减小空气过剩系数,避免过剩空气吸收大量的热量和产生多余的烟气带走热量。

3、控制好炉膛压力,防止产生负压而将冷风吸入炉内。

三、减少炉膛内各项热损失。

1、对炉筋管进行绝热包扎,绝热材料脱落的要尽快修复;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无水冷滑轨可以完全杜绝水冷或汽化冷却的热损失;3、采用新型高效节能型筑炉材料,改善炉衬的绝热能力,可以减少炉墙蓄热,并减少通过炉墙向外散失热量造成的热损失。

四、尽可能强化向钢坯的传热过程,缩短加热时间,减少待温时间,提高炉子的生产率。

1、在加热段采用大煤气量进行加热,提高煤气的燃烧强度,快速加热;2、提高入炉钢坯的温度可以使燃耗指标降低,如果采用热装热送工艺则可完全避免因待温而造成的热损失。

五、尽可能保证炉子的严密性。

如何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

如何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

如何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加热炉的热效率是衡量加热炉工作能力好坏的重要指标,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是降低炉子燃料消耗的重要途径。

加热炉的热效率是金属加热需要的热量占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百分数,其计算公式如下:η=[(Q-Q损)÷Q]×100%式中:η——加热炉的热效率,%Q——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JQ损——加热过程中的各种热损失,J由上式可知,提高加热炉热效率最重要的措施是减少加热炉的一切热损失。

影响加热炉热效率的因素很多,如炉子产量、燃料种类、燃料燃烧情况、燃料和空气的预热情况、废气的排出温度和数量、炉子的冷却条件和散热状况等诸多因素。

所以,要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尽量减少烟气带走的物理热并将此热量充分回收利用。

1、对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用这些热量来预热空气和煤气;2、在保证产量和加热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出炉烟气的温度;3、被烧坏的蓄热能力差的蓄热小球要及时更换,保证其正常的蓄热能力。

二、保证足够的空气,使煤气得以充分燃烧。

1、加热工必须要根据煤气发热值的不同正确调整空煤比,以减少化学和机械的不完全燃烧所造成的热损失;2、尽量减小空气过剩系数,避免过剩空气吸收大量的热量和产生多余的烟气带走热量。

3、控制好炉膛压力,防止产生负压而将冷风吸入炉内。

三、减少炉膛内各项热损失。

1、对炉筋管进行绝热包扎,绝热材料脱落的要尽快修复;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无水冷滑轨可以完全杜绝水冷或汽化冷却的热损失;3、采用新型高效节能型筑炉材料,改善炉衬的绝热能力,可以减少炉墙蓄热,并减少通过炉墙向外散失热量造成的热损失。

四、尽可能强化向钢坯的传热过程,缩短加热时间,减少待温时间,提高炉子的生产率。

1、在加热段采用大煤气量进行加热,提高煤气的燃烧强度,快速加热;2、提高入炉钢坯的温度可以使燃耗指标降低,如果采用热装热送工艺则可完全避免因待温而造成的热损失。

五、尽可能保证炉子的严密性。

热效率的三种公式

热效率的三种公式

热效率的三种公式
热效率的三种公式
热效率是物质把空气包围环境里热量转变为有用功效的能力,是一般机械发动机设计和性能评估的一个重要参数。

热效率的计算有三种,分别是常规的工作热效率计算、实际的采暖热效率计算以及理论最佳热效率计算法。

首先,工作热效率可由公式η=P/Q来计算,其中P表示机械有效功率,Q表示热发动机在此工作状态下的热输入量。

这是一种揣测法,它反映了发动机释放的有效功率和耗散的热功率之间的比率,用于可靠地评估发动机的性能和损耗。

其次,实际采暖热效率也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采用公式η=P/Q,其中P
表示机械有效功率,Q表示热发动机在此工作状态下的热输出量。

它标志着实际采暖效果,用以评估空气温度、燃料燃烧状况、建筑设计及其效率的变化,是衡量采暖改进的重要参数。

最后,理论最佳热效率可通过公式η_max=1-Tc/TH计算,其中Tc表示低温段比热容,TH表示高温段比热容。

这能更加恰当地反映热效率,表示高温段熵增加量和低温段熵减少量的比率,是用以考录发动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设计的重要参考。

总之,热效率的计算有三种,分别为工作热效率计算、实际采暖热效率计算以及理论最佳热效率计算法。

各种计算的结果是衡量发动机性能和效率的重要参考,从而更好地应用发动机技术,提升机械发动机设计和运行的效率。

燃气锅炉热效率计算公式

燃气锅炉热效率计算公式

燃气锅炉热效率计算公式1.燃气锅炉热效率的定义燃气锅炉热效率是指燃气锅炉发出的热量与燃烧消耗的燃料量之比。

燃气锅炉的热效率一般表示为%,由燃烧的燃料的发热量、锅炉的热损失和发出的锅炉排气热而决定。

2.燃气锅炉热效率的计算燃气锅炉热效率的计算公式为:热效率=(燃料热值-热损失)/燃料热值×100%;燃料热值=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单位:kcal/kg);热损=燃烧中的建模热以及其它非热力学的损失(包括锅炉的机械损失,机械损失和汽水动力损)(单位:kcal/kg)。

3.影响燃气锅炉热效率的因素(1)供料压力:即燃料向锅炉中供入的压强,主要影响锅炉的排污量和热损;(2)燃料低位发热量:即燃料中容积单位体积含量的发热量,主要针对不同燃料,例如煤、汽油、柴油气等;(3)燃料进料量:指燃料进入锅炉的重量,是计算锅炉热效率的基本参数;(4)排烟温度:指燃烧过程中排出烟气的温度,主要受到喂风量、反应速度、燃料种类及燃料进入锅炉的方式等影响;(5)当量比:燃料空气金属浓度比,是指燃料和空气金属浓度的比值,是确定锅炉经济性的关键因素;(6)炉水回温度:即炉水从锅炉里出来后的温度,当回温高于燃烧舱室温度时,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4.燃气锅炉热效率的改善(1)控制供料压力:需控制燃料和空气的进料压力,调整燃烧混合当量比,以提高燃烧压力,保证热效率;(2)改善锅炉结构:主要做法是更换低损耗的锅炉结构,减少锅炉损失,提高热效率;(3)调整锅内反应条件:可将燃料充分燃烧,改变气流状况,增加稀释空气,调节排烟温度;(4)正确安装和维修燃料:燃料的正确安装和维修可以帮助提高燃料的热值;(5)安装水量计量仪:用于加强锅炉的工作状态监控,确保热效率的正常运行;(6)给锅炉增加热交换装置:用于给锅炉蒸汽增加温度,从而提高锅炉热效率。

加热效率计算公式图文并茂

加热效率计算公式图文并茂

加热效率计算公式图文并茂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加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过程。

无论是加热食物、加热水,还是加热工业原料,我们都需要考虑加热的效率。

加热效率是指在加热过程中,能量的利用程度,通常用来衡量加热系统的性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加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加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加热效率 = (实际加热量 / 理论加热量) × 100%。

其中,实际加热量是指在加热过程中真正被物体吸收的热量,而理论加热量则是根据加热系统的设计参数和热传导特性所计算出的热量。

通过计算加热效率,我们可以了解加热系统的能量利用情况,从而进行优化和改进。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计算加热效率:1. 确定加热系统的设计参数,包括加热功率、加热时间、加热温度等。

2. 测量实际加热过程中物体的温度变化,以确定实际加热量。

3. 根据加热系统的设计参数和物体的热传导特性,计算出理论加热量。

4. 将实际加热量和理论加热量代入上述的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到加热效率。

通过上述计算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加热系统的实际性能指标,从而进行加热效率的评估和优化。

在工业生产中,提高加热效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也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计算公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来展示加热效率的变化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绘制加热功率与加热效率的关系曲线,以直观地展示加热功率对加热效率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图表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加热系统的性能特点,为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

总之,加热效率是一个重要的工程技术指标,对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计算公式和图表的形式,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加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为加热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加热效率公式

加热效率公式

加热效率公式
加热效率公式:ηs=A/Q=1-(T2/T1),对于特定热能转换装置,其有效输出的能量与输入的能量之比,是无量纲指标,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对于特定热能转换装置,其有效输出的能量与输入的能量之比,是无量纲指标,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发动机的热效率分为指示热效以及有效热效率两种。

指示热效率是指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的比值。

有效热效率是指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是衡量发动机经济性能的重要指标。

功率的测量:
热功率的测量,最简单的方法是中子通量密度法。

即通过测量反应堆堆外中子通量密度来得到反应堆堆芯热功率。

用中子通量密度测量法可以快速的测量反应堆堆芯热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