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部真菌病.新课件
合集下载
《浅部真菌病》课件
《浅部真菌病》PPT课件
浅部真菌病是一种真菌感染,发生在皮肤、毛发和指甲等表面浅部组织,症 状表现为瘙痒、发炎和脱屑。
浅部真菌病定义
浅部真菌病是一种真菌感染,发生在皮肤、毛发和指甲等表面浅部组织,症 状表现为瘙痒、发是浅部真菌病的常见病原 体之一。
人足霉菌
是浅部真菌病的常见病原 体之一。
浅表皮癣菌
是浅部真菌病的常见病原 体之一。
传播途径
浅部真菌病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源(如感染者衣物、毛发等)传播。
预防与治疗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避免赤脚在公共场所
尽量避免在公共场所赤脚行走,以减少感染 风险。
不与感染者共用物品
避免与感染者共用毛巾、衣物等。
使用外用抗真菌药膏
轻度感染,可使用外用抗真菌药膏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
1 外用抗真菌药膏
2 清洁、干燥皮肤
3 按医生指示口服抗
真菌药物
中度感染,使用外用抗
保持患部干燥清洁,预
真菌药膏加强治疗。
防感染扩散。
严重感染,需根据医生
指示口服抗真菌药物进
行治疗。
浅部真菌病是一种真菌感染,发生在皮肤、毛发和指甲等表面浅部组织,症 状表现为瘙痒、发炎和脱屑。
浅部真菌病定义
浅部真菌病是一种真菌感染,发生在皮肤、毛发和指甲等表面浅部组织,症 状表现为瘙痒、发是浅部真菌病的常见病原 体之一。
人足霉菌
是浅部真菌病的常见病原 体之一。
浅表皮癣菌
是浅部真菌病的常见病原 体之一。
传播途径
浅部真菌病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源(如感染者衣物、毛发等)传播。
预防与治疗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避免赤脚在公共场所
尽量避免在公共场所赤脚行走,以减少感染 风险。
不与感染者共用物品
避免与感染者共用毛巾、衣物等。
使用外用抗真菌药膏
轻度感染,可使用外用抗真菌药膏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
1 外用抗真菌药膏
2 清洁、干燥皮肤
3 按医生指示口服抗
真菌药物
中度感染,使用外用抗
保持患部干燥清洁,预
真菌药膏加强治疗。
防感染扩散。
严重感染,需根据医生
指示口服抗真菌药物进
行治疗。
常见病原性真菌鉴定—浅部感染真菌(微生物检验课件)
小孢子癣菌属
指(趾)甲 皮肤
+
+
+
+
-
+
毛发 + -
+
红色毛癣菌 儿童头癣:黄癣、白癣、黑点癣
脚气 灰指甲 皮肤癣
二、表面感染真菌
❖ 位置:寄居于人体皮肤和毛干的最表层。因不接触组织细胞, 很少引起宿主细胞反应
❖ 代表:秕糠马拉癣菌(Malassezia furfur)
❖ 症状: 皮肤表面出现花斑癣(汗斑)
浅部感染真肤癣真菌
❖ 引起皮肤浅部感染 ❖ 嗜角质蛋白,侵犯部位:角化的表皮,毛发,指(趾)甲 ❖ 病理变化:由真菌增殖及代谢产物刺激宿主引起
致病性
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变 相同部位的病变也可由不同的皮肤癣菌引起
毛癣菌 皮肤癣菌属
三、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 主要有着色真菌和孢子丝菌 ❖ 着色真菌感染发生在暴露部位,称着色真菌病。卡氏枝孢
霉和裴氏着色芽生菌。 ❖ 申克孢子丝菌,属腐生性真菌,常因外伤接触带菌的花草
等引起感染。此菌可引起孢子丝菌下疳。此菌也可引起深 部感染。是一种二相性真菌。
指(趾)甲 皮肤
+
+
+
+
-
+
毛发 + -
+
红色毛癣菌 儿童头癣:黄癣、白癣、黑点癣
脚气 灰指甲 皮肤癣
二、表面感染真菌
❖ 位置:寄居于人体皮肤和毛干的最表层。因不接触组织细胞, 很少引起宿主细胞反应
❖ 代表:秕糠马拉癣菌(Malassezia furfur)
❖ 症状: 皮肤表面出现花斑癣(汗斑)
浅部感染真肤癣真菌
❖ 引起皮肤浅部感染 ❖ 嗜角质蛋白,侵犯部位:角化的表皮,毛发,指(趾)甲 ❖ 病理变化:由真菌增殖及代谢产物刺激宿主引起
致病性
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变 相同部位的病变也可由不同的皮肤癣菌引起
毛癣菌 皮肤癣菌属
三、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 主要有着色真菌和孢子丝菌 ❖ 着色真菌感染发生在暴露部位,称着色真菌病。卡氏枝孢
霉和裴氏着色芽生菌。 ❖ 申克孢子丝菌,属腐生性真菌,常因外伤接触带菌的花草
等引起感染。此菌可引起孢子丝菌下疳。此菌也可引起深 部感染。是一种二相性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ppt医学课件
微生物检验
一、标本采集 二、直接显微镜检查:
皮屑+10%KOH液 指甲+25%KOH/25%NaOH含5%甘油处理 常用湿标本,不加染色,直接显微镜镜检
皮肤癣菌感染的毛发
微生物检验
三.分离培养 标本 70%乙醇或在青、链霉素混合液
内处理5min 生理盐水洗3次 接种沙 氏琼脂斜面25℃培养观察菌落特征。 四.其他鉴定试验
毛癣菌属
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目 -丛梗孢菌科,有20余种,其中14种能引起人和动物 的感染。
临床上常见的有 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 须癣毛癣菌(T.mentagrophytes,又称石膏样毛癣菌) 许兰毛癣菌(T.schoenleinii,又称黄癣菌) 紫色毛癣菌(T.violaceum) 断发菌:菌落初为 白色鹅毛状,以后变为 黄绿色粉末状。粗棒 状薄壁大分生孢子。 菌丝球拍状
小孢子菌属
我国常见的有铁锈色小孢子菌、石膏 样小孢子菌和狗小孢子菌等。
小孢子菌属感染皮肤和毛发,很少感 染甲。
小孢子菌生物学特性
皮屑和毛发+10%KOH处理 镜检,皮屑中 有分枝断裂菌丝,在毛发中呈现小孢子镶嵌 的鞘包裹着发干。
絮状表皮癣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癣菌, 可引起皮肤感染如股癣、足癣、体癣、 手癣和甲癣。
絮状表皮癣菌生物学性状
皮屑和甲屑经+10%KOH液消化 镜检 可见分枝断裂的有隔菌丝,少见孢子
沙氏培养基上培养后,菌落初为白色 鹅毛状,以后转变为黄色粉末状。镜 下可见球拍状菌丝、卵圆形或巨大棒 状薄壁大分生孢子,无小分生孢子, 在陈旧培养物中可见厚膜孢子。
毛发穿孔试验 脲酶试验 特殊营养需要试验
常见浅部真菌性皮肤病ppt课件
股癣
33
体癣和股癣的预防和治疗
• 注意个人卫生 • 内衣宽松透气,保持局部干燥 • 避免接触污染衣物、用品及接触患病宠物等 • 积极治疗足癣和甲癣 • 外用抗真菌剂治疗和预防(腹股沟处等薄嫩部位选用 刺激性小的药物和剂型) • 持续用药至皮疹消退,并继续用药1~2周,可减少复 发
34
手足癣
• 手足癣有三种临床类型
黄癣
许兰毛癣菌
白癣
片状白色鳞屑 犬小孢子菌、 斑,周围多个 铁锈色小孢子 较小类似鳞屑 斑 菌等
大片灰白色鳞 毛发刚长出头 发内链状排列 无荧光 屑斑 皮即折断,在 大孢子 紫色毛癣菌, 毛囊口形成黑 黑点癣 断发毛癣菌等 点 秃发,瘢痕
18
脓癣
头皮脓肿,蜂窝状排脓,毛发脱落
20
头癣的预防和治疗
• 边缘鳞屑取材真菌直接镜检阳性; • 培养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等
23
体癣
由三个同心环形的隆起形成的斑块,隆起 处有小丘疹、小丘疱疹,斑块表面细小鳞 屑和轻度色素沉着
24
体癣
圆形斑块由两个同心环状隆起形成,隆起处为红斑和 小丘疹、丘疱疹构成,表面有鳞屑
25
体癣
覆盖背部大部的边界清晰鳞屑性红斑,边缘明显 红斑及丘疹,中央花斑状红斑及丘疹,伴色沉斑
• 角化过度型
• 足跟、足跖 • 角质增厚、干燥、皲裂、出血 • 无痒感
37
足癣
• 浸渍糜烂型
• 趾间 • 表皮浸渍、发白变软、裂隙或剥脱糜烂 • 明显瘙痒,恶臭 • 易继发感染出现化脓,糜烂、溃疡,引起小腿丹毒,足背 蜂窝织炎,下肢急性淋巴管、淋巴结炎等
• 多种类型同时可见,以一种为主 • 检查
• 注意个人卫生 • 注意消毒和隔离,避免和患者、患病宠物密切接触 • 剪除或拔除患处毛发,清除患处痂和鳞屑 • 内用抗真菌抗生素
皮肤病知识及用药ppt课件
21
皮肤病---浅部真菌病---体股癣
• 临床表现:见附图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皮肤病---浅部真菌病---体股癣
• 治疗原则 一、以外用单方软膏为主。 二、效果不理想,可以二种单方外 用药交替使用。 三、对于感染面积较大,反复发作 者,可加用口服抗真菌药品。
花粉、宠物等 • 主动控制不要搔抓皮肤 • 温水洗浴不超过20分钟 • 忌用肥皂,特别是碱性皂外洗。
45
皮肤病---荨麻疹 ---概述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 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 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46
皮肤病---荨麻疹 病因及发病机理:
常见病因:有食物、药物、感染、、冷、 热、日光、磨擦等以及动物、精神因素、 内脏和全身疾病等。有大部分患者找不 到病因。
34
皮肤病---浅部真菌病---花斑癣
病因及发病机理 :
一、本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青壮年多发。 二、皮损为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斑,,形态 可为点状、钱币状或融合成片。 三、 发病较缓慢,有时皮损可呈现多种颜色 如灰白色、淡黄色、淡红色、褐色或肤色, 状如花斑,如雨滴状分布。四、一般无自觉 症状,部分有痒感。常持续数年,冬轻夏重 。
痒,夜间加剧,抓破后可引起感染。但容易转为慢性, 且反复发作。
二、亚急性期:皮损部位出现水疱,不同程度的皮
肤 增厚,伴有严重瘙痒.(亚急性期常是急性期缓解 的过程或是向慢性过度的表现)。
三、慢性期:皮肤有结痂、脱屑,伴有严重瘙痒.
常可急性发作,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43
皮肤病---湿疹、皮炎
治疗原则:
5
皮肤病---浅部真菌病---体股癣
• 临床表现:见附图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皮肤病---浅部真菌病---体股癣
• 治疗原则 一、以外用单方软膏为主。 二、效果不理想,可以二种单方外 用药交替使用。 三、对于感染面积较大,反复发作 者,可加用口服抗真菌药品。
花粉、宠物等 • 主动控制不要搔抓皮肤 • 温水洗浴不超过20分钟 • 忌用肥皂,特别是碱性皂外洗。
45
皮肤病---荨麻疹 ---概述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 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 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46
皮肤病---荨麻疹 病因及发病机理:
常见病因:有食物、药物、感染、、冷、 热、日光、磨擦等以及动物、精神因素、 内脏和全身疾病等。有大部分患者找不 到病因。
34
皮肤病---浅部真菌病---花斑癣
病因及发病机理 :
一、本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青壮年多发。 二、皮损为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斑,,形态 可为点状、钱币状或融合成片。 三、 发病较缓慢,有时皮损可呈现多种颜色 如灰白色、淡黄色、淡红色、褐色或肤色, 状如花斑,如雨滴状分布。四、一般无自觉 症状,部分有痒感。常持续数年,冬轻夏重 。
痒,夜间加剧,抓破后可引起感染。但容易转为慢性, 且反复发作。
二、亚急性期:皮损部位出现水疱,不同程度的皮
肤 增厚,伴有严重瘙痒.(亚急性期常是急性期缓解 的过程或是向慢性过度的表现)。
三、慢性期:皮肤有结痂、脱屑,伴有严重瘙痒.
常可急性发作,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43
皮肤病---湿疹、皮炎
治疗原则:
5
浅部真菌病诊断和治疗
易感人群: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长期 使用抗生素等人群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空气传播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01 临床表现:皮肤瘙痒、红肿、 脱屑、水疱等
02 诊断方法:皮肤镜检查、真菌 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03 治疗方法:外用药物、口服药 物、物理治疗等
04 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避 免接触感染源、提高免疫力等
演讲人
浅部真菌病 诊断和治疗
2023-12-13
目录
01. 浅部真菌病的概述 02. 浅部真菌病的分类 03. 浅部真菌病的治疗方法 04. 浅部真菌病的预防措施
浅部真菌病的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真菌感染:由真菌引起的皮肤、毛发、指甲等浅部 组织的感染
发病机制:真菌在皮肤表面繁殖,引起炎症反应, 导致皮肤瘙痒、红肿、脱屑等症状
05
预防复发:注 意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真菌 感染源,提高 免疫力,降低 复发风险
浅部真菌病的分类
皮肤癣菌病
病因:皮肤癣菌 感染
症状:皮肤瘙痒、 红肿、脱屑
治疗:外用药物、 口服药物、物理 治疗
预防:保持皮肤 清洁、避免接触 感染源、加强锻 炼提高免疫力
非皮肤癣菌病
01
念珠菌病:由念珠菌引起的皮 肤、黏膜和内脏感染
02
孢子丝菌病:由孢子丝菌引起 的皮肤、黏膜和内脏感染
03
隐球菌病:由隐球菌引起的皮 肤、黏膜和内脏感染
04
组织胞浆菌病:由组织胞浆菌 引起的皮肤、黏膜和内脏感染
特殊类型浅部真菌病
甲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 起,表现为指甲增厚、变 色、变形等
足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 起,表现为足部皮肤瘙痒、 脱屑、水疱等
治疗原则和方案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空气传播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01 临床表现:皮肤瘙痒、红肿、 脱屑、水疱等
02 诊断方法:皮肤镜检查、真菌 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03 治疗方法:外用药物、口服药 物、物理治疗等
04 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避 免接触感染源、提高免疫力等
演讲人
浅部真菌病 诊断和治疗
2023-12-13
目录
01. 浅部真菌病的概述 02. 浅部真菌病的分类 03. 浅部真菌病的治疗方法 04. 浅部真菌病的预防措施
浅部真菌病的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真菌感染:由真菌引起的皮肤、毛发、指甲等浅部 组织的感染
发病机制:真菌在皮肤表面繁殖,引起炎症反应, 导致皮肤瘙痒、红肿、脱屑等症状
05
预防复发:注 意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真菌 感染源,提高 免疫力,降低 复发风险
浅部真菌病的分类
皮肤癣菌病
病因:皮肤癣菌 感染
症状:皮肤瘙痒、 红肿、脱屑
治疗:外用药物、 口服药物、物理 治疗
预防:保持皮肤 清洁、避免接触 感染源、加强锻 炼提高免疫力
非皮肤癣菌病
01
念珠菌病:由念珠菌引起的皮 肤、黏膜和内脏感染
02
孢子丝菌病:由孢子丝菌引起 的皮肤、黏膜和内脏感染
03
隐球菌病:由隐球菌引起的皮 肤、黏膜和内脏感染
04
组织胞浆菌病:由组织胞浆菌 引起的皮肤、黏膜和内脏感染
特殊类型浅部真菌病
甲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 起,表现为指甲增厚、变 色、变形等
足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 起,表现为足部皮肤瘙痒、 脱屑、水疱等
治疗原则和方案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中的应用及病例分享 ppt课件
17
直接镜检:可见到典型的菌丝及链状孢子。 真菌培养: 确定为红色毛癣菌。 诊断: 难辨认面癣;激素依赖性皮炎。
18
治疗:伊曲康唑胶囊(斯皮仁诺) 100mg,日2次,第一周派瑞 松,每日2次外用;第二周,舍他 康唑,每日2次外用。两周后症状 明显好转, 2周后停用抗真菌药,局部给予 0.1%他克莫司外用。
色(PAS)和(或)六胺银染色(GMS),可见角质层 中有菌丝。
10
治疗原则
外用制剂:唑类、丙烯胺类、环吡酮类等药物外用制 剂均可用于浅部真菌病的治疗。
系统性治疗适应症:对于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泛发 或反复发作以及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例,可选用系 统抗真菌药物治疗。
系统性治疗常用药物为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
27
患者就诊时图片
28
真菌学检查
真菌镜检为阳性,镜下可见菌丝。 该患者未行真菌培养。 诊断:股癣
29
治疗
治疗:该患者免疫力较低,范围较大,曾外用药物治 疗效果欠佳,未行真菌培养,故选择广谱抗真菌药物 斯皮仁诺。
伊曲康唑胶囊(斯皮仁诺) 200mg,Qd,外用环吡酮胺乳膏,2周复
诊时,部分皮损已消退,鳞屑减少,以暗红色色素沉 着斑为主。现在继续用药治疗中。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及病例分享
1
第一部分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概述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病情曾有缓解,但始终未彻底治愈。
15
直接镜检:可见到典型的菌丝及链状孢子。 真菌培养: 确定为红色毛癣菌。 诊断: 难辨认面癣;激素依赖性皮炎。
18
治疗:伊曲康唑胶囊(斯皮仁诺) 100mg,日2次,第一周派瑞 松,每日2次外用;第二周,舍他 康唑,每日2次外用。两周后症状 明显好转, 2周后停用抗真菌药,局部给予 0.1%他克莫司外用。
色(PAS)和(或)六胺银染色(GMS),可见角质层 中有菌丝。
10
治疗原则
外用制剂:唑类、丙烯胺类、环吡酮类等药物外用制 剂均可用于浅部真菌病的治疗。
系统性治疗适应症:对于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泛发 或反复发作以及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例,可选用系 统抗真菌药物治疗。
系统性治疗常用药物为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
27
患者就诊时图片
28
真菌学检查
真菌镜检为阳性,镜下可见菌丝。 该患者未行真菌培养。 诊断:股癣
29
治疗
治疗:该患者免疫力较低,范围较大,曾外用药物治 疗效果欠佳,未行真菌培养,故选择广谱抗真菌药物 斯皮仁诺。
伊曲康唑胶囊(斯皮仁诺) 200mg,Qd,外用环吡酮胺乳膏,2周复
诊时,部分皮损已消退,鳞屑减少,以暗红色色素沉 着斑为主。现在继续用药治疗中。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及病例分享
1
第一部分
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概述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病情曾有缓解,但始终未彻底治愈。
15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课件
头癣
总结词
头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通常 表现为头皮上的鳞屑和瘙痒。
详细描述
头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主要在头 皮出现。症状包括头皮上的鳞屑和瘙痒,有 时会有脓疱和脱发。治疗头癣的方法包括使 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氟康唑等。同时 ,保持头皮干燥、清洁也有助于预防头癣的 发生。
04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预防与控制
提高公众对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的认识,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 防措施。
定期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媒体 、宣传册、海报等形式向公众 传递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性皮 肤病的信息。
加强学校和社区的宣传教育, 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
患者男,35岁,因足部瘙 痒、脱屑就诊,诊断为脚 气病。
脚气病
总结词
脚气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通常表现为脚部皮肤的水泡、糜烂和鳞屑。
详细描述
脚气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主要在脚部出现。症状包括脚部皮肤的水泡、糜烂和鳞屑,有时 会有瘙痒感。治疗脚气病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克霉唑等。同时,保持脚部干燥、 清洁也有助于预防脚气病的发生。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
01
02
03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特别是在接触可疑污染 物后。
保持个人物品清洁
定期清洗和更换衣物、床 上用品、毛巾等个人物品 ,并保持干燥。
避免共享个人物品
如剃须刀、牙刷等,以减 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居住和工作场所
包括地面、墙壁、家具、卫生间等, 保持环境整洁。《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Nhomakorabeappt课件
真菌性皮肤病ppt课件
㈤ 花斑癣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由
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所
致的浅部真菌病。
25
一、浅部真菌病
㈤ 花斑癣 1.致病菌
马拉色菌
26
一、浅部真菌病
㈤ 花斑癣 2.临床表现 ⑴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⑵褐色色素沉着和色素减淡斑;
⑶覆有糠状细屑。
27
花斑癣
28
一、浅部真菌病
㈤ 花斑癣 3.诊断
⑴典型的临床表现;
一、浅部真菌病 ㈣ 甲癣及甲真菌病 5.治疗 ⑴ 外用药治疗 ⑵ 拔甲:拔甲软膏(雷琐 辛 15g,水杨酸15g,乳 酸15g,凡士林加至 100g) ⑶内服药物
1
2
34ຫໍສະໝຸດ 567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一、浅部真菌病
⑵真菌直接镜检;
⑶真菌培养。
29
一、浅部真菌病
㈤ 花斑癣 4.治疗
⑴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
⑵可以口服。
30
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所
致的浅部真菌病。
25
一、浅部真菌病
㈤ 花斑癣 1.致病菌
马拉色菌
26
一、浅部真菌病
㈤ 花斑癣 2.临床表现 ⑴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⑵褐色色素沉着和色素减淡斑;
⑶覆有糠状细屑。
27
花斑癣
28
一、浅部真菌病
㈤ 花斑癣 3.诊断
⑴典型的临床表现;
一、浅部真菌病 ㈣ 甲癣及甲真菌病 5.治疗 ⑴ 外用药治疗 ⑵ 拔甲:拔甲软膏(雷琐 辛 15g,水杨酸15g,乳 酸15g,凡士林加至 100g) ⑶内服药物
1
2
34ຫໍສະໝຸດ 567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一、浅部真菌病
⑵真菌直接镜检;
⑶真菌培养。
29
一、浅部真菌病
㈤ 花斑癣 4.治疗
⑴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
⑵可以口服。
30
浅部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培训课件
足菌肿
多种真菌或细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真菌性足菌肿又称马杜拉菌病 最常引起足菌病真菌是波氏霉菌样真菌 其他的真菌有马杜拉菌属、瓶霉菌属、
及支顶孢菌属 首先鉴定是真菌感染还是放线菌感染 根据菌落形态可鉴定是何种真菌感染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黄癣
二 、 深部真菌感染
分皮下组织感染、全身性感染和机会性感染
特点: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 外源性,致病性较强,引起慢性肉芽肿样炎 症、溃疡和坏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皮下组织真菌病
共同特点: (1)多为腐生菌 (2)必须有伤口才能入侵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检查:取活体组织或碎片,氢氧化钾的 玻片上,镜检呈暗色、厚壁、圆形的菌 体细胞。致病菌可液化明胶
治疗:口服氟化胞嘧啶及硫苯唑有效。 局部热可减缓症状,必要时手术切除病灶
并移植皮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裴氏产色霉菌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足菌肿
以形成脓肿,肉芽种 和窦道为突出表现
典型损害为暗红色肉 芽性斑块,有脓肿破 溃所致的瘘管、窦道, 有颗粒排出。
多种真菌或细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真菌性足菌肿又称马杜拉菌病 最常引起足菌病真菌是波氏霉菌样真菌 其他的真菌有马杜拉菌属、瓶霉菌属、
及支顶孢菌属 首先鉴定是真菌感染还是放线菌感染 根据菌落形态可鉴定是何种真菌感染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黄癣
二 、 深部真菌感染
分皮下组织感染、全身性感染和机会性感染
特点: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 外源性,致病性较强,引起慢性肉芽肿样炎 症、溃疡和坏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皮下组织真菌病
共同特点: (1)多为腐生菌 (2)必须有伤口才能入侵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检查:取活体组织或碎片,氢氧化钾的 玻片上,镜检呈暗色、厚壁、圆形的菌 体细胞。致病菌可液化明胶
治疗:口服氟化胞嘧啶及硫苯唑有效。 局部热可减缓症状,必要时手术切除病灶
并移植皮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裴氏产色霉菌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足菌肿
以形成脓肿,肉芽种 和窦道为突出表现
典型损害为暗红色肉 芽性斑块,有脓肿破 溃所致的瘘管、窦道, 有颗粒排出。
皮肤真菌感染ppt课件
避免用手抓挠患处。
案例三:头皮癣的物理治疗与康复
总结词
头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头皮真菌感染, 可能会导致脱发和头皮炎症。
详细描述
头皮癣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皮瘙痒、红 肿、脱皮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 脱发。
治疗建议
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二硫化 硒等,涂抹在患处进行治疗。
康复方法
保持头皮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 强的洗发水,避免用力搓揉头皮,定 期进行头发修剪。
鞋垫。
案例二:股癣的药物治疗与护理
总结词
股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真菌感 染,主要发生在腹股沟、臀部
等部位。
治疗建议
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 氟康唑等,涂抹在患处进行治 疗。
详细描述
股癣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 、脱屑、红肿等症状,严重时 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
护理方法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穿过 紧的内裤和摩擦性强的衣物,
皮肤清洁与保湿
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洗澡,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物 质。
注意保湿
洗完澡后立即涂上保湿霜,以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干燥和瘙 痒。
避免刺激与摩擦
避免使用含有酒精和 香料的化妆品和护肤 品,以免刺激皮肤。
避免使用粗糙的毛巾 或浴刷,以免刺激皮 肤。
穿宽松、柔软的衣服 ,避免紧身衣物对皮 肤的摩擦。
抗生素
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可以预 防细菌感染,促进皮肤愈合。
免疫调节剂
如转移因子、胸腺肽等,可以增 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皮肤愈合。
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
可以抑制真菌生长,减轻皮肤炎 症反应。
激光治疗
可以促进皮肤愈合,减轻疼痛和炎 症反应。
冷冻治疗
可以破坏真菌组织和减轻皮肤炎症 反应。
案例三:头皮癣的物理治疗与康复
总结词
头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头皮真菌感染, 可能会导致脱发和头皮炎症。
详细描述
头皮癣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皮瘙痒、红 肿、脱皮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 脱发。
治疗建议
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二硫化 硒等,涂抹在患处进行治疗。
康复方法
保持头皮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 强的洗发水,避免用力搓揉头皮,定 期进行头发修剪。
鞋垫。
案例二:股癣的药物治疗与护理
总结词
股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真菌感 染,主要发生在腹股沟、臀部
等部位。
治疗建议
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 氟康唑等,涂抹在患处进行治 疗。
详细描述
股癣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 、脱屑、红肿等症状,严重时 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
护理方法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穿过 紧的内裤和摩擦性强的衣物,
皮肤清洁与保湿
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洗澡,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物 质。
注意保湿
洗完澡后立即涂上保湿霜,以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干燥和瘙 痒。
避免刺激与摩擦
避免使用含有酒精和 香料的化妆品和护肤 品,以免刺激皮肤。
避免使用粗糙的毛巾 或浴刷,以免刺激皮 肤。
穿宽松、柔软的衣服 ,避免紧身衣物对皮 肤的摩擦。
抗生素
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可以预 防细菌感染,促进皮肤愈合。
免疫调节剂
如转移因子、胸腺肽等,可以增 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皮肤愈合。
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
可以抑制真菌生长,减轻皮肤炎 症反应。
激光治疗
可以促进皮肤愈合,减轻疼痛和炎 症反应。
冷冻治疗
可以破坏真菌组织和减轻皮肤炎症 反应。
浅部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课件
白假丝酵母菌的假菌丝和厚膜孢子
整理课件
检查
直接镜检 假菌丝和厚膜孢子可帮助诊断
假菌丝
厚膜孢子
整理课件
•致病性
条件致病: 皮肤粘膜感染 鹅口疮,阴道炎 内脏感染:肺炎、关节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中枢神经感染:脑膜(脑)炎、脑脓肿
过敏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治疗方法
(1)鹅口疮:用1%龙胆紫 (2)肠道假丝酵母菌可用制霉菌素 (3)阴道炎:用杀假丝酵母菌素或2%
主要有芽生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组织 浆菌病和球孢子菌病
整理课件
皮炎芽生菌
整理课件
副球孢子菌
整理课件
鼻部球孢子菌病
整理课件
组织胞浆菌病
整理课件
3、机会致病性真菌
假丝酵母菌属
隐球菌病
整理课件
(1)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
形态:圆形或卵圆形单细胞真菌,革兰阳性 培养:普通琼脂、血琼脂与沙保弱培养基
感染通常始于带伤口 的四肢,真菌自伤口 进入皮下后局部形成 脓疱与溃疡,病灶附 近淋巴结变厚,许多 皮下结节及脓疡沿着 淋巴管产生,在组织 学上可观察到慢性炎 性及坏死的肉芽肿
整理课件
治疗:
为自限性慢性病,局部治疗可用制霉菌素。 口服碘化钾数周对皮下淋管病害有效 全身感染可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
整理课件
需氧。室温或 37℃甚至42℃生长良好 菌落灰白色或奶油色,表面光滑,带有浓厚的酵母气味。 有大量向下生长的营养假菌丝,呈类酵母型。 在玉米粉培养基上可长出厚膜孢子
整理课件
为口腔、胃肠道、生殖道的正常菌群 引发的疾病属于全身性的疾病 如在脑脊液、尿道、肾脏或血液内发现,
表示机体已受到感染
浅部真菌病.新课件
· 自觉症状:偶有轻微痒感。 · 病程:慢性,冬季消退,夏季复发。
三、实验室检查:
直 接 镜 检 : 圆 形 孢 子 和 菌 丝
培 养 : 乳 卵 酪 圆 色 形 酵 芽 母 孢 样 菌 落 和
三、诊断: 典型皮疹、真菌镜检可见弯曲或弧形 菌丝和成簇圆形厚壁孢子。 Wood灯照射皮损可见黄色荧光。 四、治疗: · 以局部疗法为主,5~10%硫磺软膏;50% 丙二醇;40%硫代硫酸钠+4%稀盐酸;3 %水杨酸醑;咪唑类霜等。 · 对顽固者可适量口服伊曲康唑或酮康唑。 · 治疗期间勤洗澡、勤换内衣、内衣应煮沸。
第四节 甲真菌病 二、临床表现:分四型
① 白色浅表型: ②远端侧位甲下型:
真 的菌 远最 端初 侧侵 缘犯 甲
局限性点状或不规 则混浊小片损害;
第四节 甲真菌病
③近端甲下型: ④全甲营养不良型
近端甲下型感染始于 甲床表皮护膜,并沿 近端甲根部下面和甲 上皮发展
是各种甲真菌病发展的最终 结局,真菌侵犯整个甲板, 甲结构完全丧失,甲母质和 甲床呈乳头瘤样改变,其上 复盖不规则的角化物。
真菌性皮肤病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教研室
概
述
真菌性皮肤病 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粘 膜、毛发及指甲的疾病。真菌是真核类微 生物,属于真菌界,不分根、茎、叶,又 无叶绿素,也不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壁 和细胞核,其基本结构为菌丝及孢子,进 行有性或无性繁殖,以腐生或寄生方式生 存。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已知的真 菌至少在10万种以上,但对人类致病的真 菌不过200种, 但条件致病菌近年来有增 多趋势。
二、临床表现: ㈠ 足癣 ⑴水疱型:最常见。
⑵ 角化过度型:常 见于足根、足跖及 其侧缘。
⑶浸渍糜烂型: 本型易并发急性 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和丹毒等。 ㈡ 手癣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称毛癣菌
二、传染途径
1.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 患癣的家畜(猫、狗等); 2.不洁的理发器具; 3.互戴帽子、共用枕巾、梳子等。
三、临床表现: ㈠ 黄癣(秃疮或瘌痢头):主要见于儿 童、成人和青少年也可发生。 皮损特点:初起为红色斑点,头皮发炎潮红,并
有薄片状鳞屑,此后形成以毛发为中心的碟形 黄痂,称黄癣痂。剥去痂皮其下为红色稍凹陷 的糜烂面。黄癣痂常伴有鼠臭味。
第四节 甲真菌病
一、病因:健康的甲不易受感染。 甲真菌病的趋向可能与遗传、糖尿病、 局部动静脉循环和淋巴回流障碍、周围 神经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长 期 潮 湿 环 境 作 业 及 经 常 受 外 伤 的 指 (趾)甲容易被真菌感染。 病原菌: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皮 肤癣菌最常见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 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毛发特点:暗无光泽,但少折断。病久 者,毛囊萎缩、毛发脱落形成大片永 久性秃发。头皮中央可残留散在正常 毛发,头皮四周发际区通常不累及。 自觉症状: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 轻度痒感。继发感染时伴发热、局部 淋巴结肿大。 可侵犯平滑皮肤及指甲。 预后:形成永久性脱发,愈后留有疤痕。
发内孢子及菌丝
脓癣图片
脓癣图片
四、实验室检查: ⒈真菌检查: ⑴直接镜检 黄癣:病发可见发 内沿长轴排列的菌 丝和关节孢子; 黄癣痂内可见鹿 角状菌丝;
白癣:发外小孢子围绕病发紧密排列;
黑点癣:发内稍大的 小孢子呈链状排列。
⑵培养:
许 琼兰 脂毛 癣 21 菌 天生 物
培犬 养小 基孢 平子 皿菌 培沙 养堡
三、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发生于腹股沟、会阴、肛门周围称 股癣。而其它平滑皮肤上称为体癣。 皮损特点:原发损害为丘疹、丘疱疹或水疱, 针头至绿豆大小,由中心逐渐向周围等距离 扩展蔓延,形成环形或多环形。边缘隆起, 狭窄而不连贯,中央炎症减轻,伴脱屑或色 素沉着。由于致病真菌不同及个体差异,皮 损表现各有不同。如由亲人性红色毛癣菌引 起的皮损常呈大片形,数目较少;亲动物性 犬小孢子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皮损炎 症较明显,常以水疱为主。
第六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
毛囊角质栓按花斑癣
鳞屑培养方法可分离 出马拉色菌; 以毛囊为中心取活检, 连续切片后做PAS染 色,镜下可见毛囊扩 张、毛囊角栓及深玫 瑰红色真菌孢子。
第六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
三、治疗: 尽量除去诱因,停用糖皮质激素 或抗生素; 治疗原则与花斑癣相同,以外用 药为主。
铁锈色小孢子菌 沙堡培养 基30天 紫 培色 养毛 基癣 20 菌 天沙 堡
⒉滤过紫外线(Wood灯)检查: 在暗室中用Wood灯照头皮病区。 · 黄癣:病发显示暗绿色荧光; · 白癣:病发显示亮绿色荧光; · 黑点癣:病发无荧光。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但应作真菌 直接镜检和Wood灯检查以确诊,必要时 作真菌培养。
第三节 手癣和足癣
一、病因: 致病菌: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常见的 菌种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 表皮癣菌。其中红色毛癣菌因其抵抗力 强,不易控制,是我国手足癣的主要致 病菌。 传染途径:接触传染。在公共浴池洗澡, 穿公共拖鞋,使用公共浴巾或穿患者的 鞋、袜,戴患者的手套,或与患者握手 等。
鉴别诊断 ⒈头皮脂溢性皮炎 ⒉头皮银屑病 ⒊头皮脓皮病 六、治疗:五字治疗原则:脱、洗、擦、 服、消。 七、预防: ⒈消灭传染源:积极治疗患者,作好消 毒隔离。对患癣宠物也应积极治疗。 ⒉切断传播途径:对托儿所、幼儿园、 小学、理发店等要加强卫生宣传和管理。
第二节
体癣和股癣
一、病因: 致病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 孢子菌及絮状表皮癣菌。偶见黄癣菌和铁锈 色小孢子菌。 二、传染途径及易感因素: · 直接接触患者或患癣家畜; · 间接接触污染的衣物; · 自身感染(先患有手、足、甲癣); · 长期用激素、糖尿病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 温暖气候及潮湿环境。
自觉症状:瘙痒。 伴发症状:病久者常因搔抓而继发湿 疹样变或继发细菌感染。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典型皮损诊断不难,必要时作真 菌直接镜检。 鉴别:玫瑰糠疹、环形红斑、湿疹、 神经性皮炎等。
五、防治: ⑴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使用癣病患者使用 过的毛巾、浴盆、内衣、拖鞋等;避免 与患有癣病的猫狗接触。 ⑵如患手足癣或甲癣应同时治疗。 ⑶以外用药治疗为主,可酌情选用3~5% 水杨酸醑、复方苯甲酸搽剂、1~3%克 霉唑霜、酮康唑霜、3%咪康唑霜及环 利软膏等; ⑷对皮损广泛或单用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 同时内服伊曲康唑或特并奈芬。
犬小孢子特殊染色及培养基所见
㈢ 黑点癣:比前两种少见, 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 皮损特点:与白癣类似,但 损害小而数目多,常伴有不 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头发损害:由于毛根内充 预后:至青春期可以不 满成串孢子,病发往往露 治自愈,病久 者,经 出头皮即折断,其残端留 治愈后常留有疤痕,引 起局灶性脱发。(低 在毛囊口,呈黑点状。
• 感染过程: • 真菌孢子 易感头皮 角质层繁殖 毛囊口生成菌丝 进入毛囊毛发,角质形 成区 折断或不折断毛发、菌鞘 • 真菌特性;可溶解角质,并溶解角蛋白
第一节 头癣
一、病因 黄癣:许兰毛癣菌(又称黄癣菌) 白癣:小孢子菌属(犬小孢子菌、石膏样 小孢子菌、少数铁锈色小孢子菌 )。 黑点癣: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 脓癣:亲动物或亲土性真菌引起,犬小孢 子菌、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 疣状毛癣菌等。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马拉色糠秕孢子菌感 染表皮角质层引起的浅表性真菌病。 一、病因: 致病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或正圆形糠秕 孢子菌,是一种嗜脂酵母菌。此菌是一 种正常皮肤的腐生菌,仅在某些特殊情 况下如高温高潮、局部多汗、卫生条件 差等,糠秕孢子菌寄生密度增加,由腐 生酵母菌转化为菌丝型方可致病。
二、临床表现: · 发病部位:胸背部,也可累及 颈、面、腋、腹、肩、上臂 等处。 · 发病年龄:青壮年男性多见 · 皮疹特点:初起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 以后逐渐增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近损害 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的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 的斑疹出现,表现附有糠秕样鳞屑,呈灰色、 褐色或黄棕色不等,有时多种颜色共存,状如 花斑。时间久后呈浅色斑。皮肤无炎症反应。
位断发)
㈣ 脓癣:比较少见。 典型的损害是化脓性毛 囊炎。初起常为一群集性 毛囊小脓疱,继而损害弧形 隆起,变成一暗红色脓疱, 边界清楚,质地柔软,表 面毛囊孔呈蜂窝状,挤压 可排出少量脓液。损害可 单发也可多发。患区毛发 易拔出。(于机体对真菌 的过敏所致)
自觉症状:轻度疼痛和压 痛。附近淋巴结常肿大。。 预后:愈后常有疤痕形成, 引起永久性脱发。
第四节 甲真菌病 二、临床表现:分四型
① 白色浅表型: ②远端侧位甲下型:
真 的菌 远最 端初 侧侵 缘犯 甲
局限性点状或不规 则混浊小片损害;
第四节 甲真菌病
③近端甲下型: ④全甲营养不良型
近端甲下型感染始于 甲床表皮护膜,并沿 近端甲根部下面和甲 上皮发展
是各种甲真菌病发展的最终 结局,真菌侵犯整个甲板, 甲结构完全丧失,甲母质和 甲床呈乳头瘤样改变,其上 复盖不规则的角化物。
· 自觉症状:偶有轻微痒感。 · 病程:慢性,冬季消退,夏季复发。
抑制酪氨酸酶的二羟酸
儿童花斑癣
三、实验室检查:
直 接 镜 检 : 圆 形 孢 子 和 菌 丝
培 养 : 乳 卵 酪 圆 色 形 酵 芽 母 孢 样 菌 落 和
三、诊断: 典型皮疹、真菌镜检可见弯曲或弧形 菌丝和成簇圆形厚壁孢子。 Wood灯照射皮损可见黄色荧光。 四、治疗: · 以局部疗法为主,5~10%硫磺软膏;50% 丙二醇;40%硫代硫酸钠+4%稀盐酸;3 %水杨酸醑;咪唑类霜等。 · 对顽固者可适量口服伊曲康唑或酮康唑。 · 治疗期间勤洗澡、勤换内衣、内衣应煮沸。
第六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
是马拉色菌所致的毛囊炎。曾 称为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一、临床表现: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16~40岁 好发。 皮损为毛囊性半球状红色丘疹, 直径2~4mm,有光泽,周围可 有红晕; 好发于胸背部、颈、肩、上臂、 腰腹部,散在对称分布,数十 个至数百个,较密集但不融合, 可间杂有小脓疱和黑头粉剌。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指(趾)变形变色; 甲鳞屑真菌镜检阳性; 多次培养为同一种真菌或同几种真菌生长; 甲病理或甲溶涂片查到真菌。 鉴别的疾病:银屑病、扁平苔藓、湿疹或斑秃 所致的甲病变。
四、治疗: 1.30%冰醋酸或5%碘酊外搽; 2.拔甲; 3.口服抗真菌药: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
第五节 花斑癣
第六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
自觉瘙痒,可见抓痕血痂; 皮肤较油腻,可伴有面部痤疮、花斑癣、多汗、
表皮囊肿等; 有瘢痕体质者可在毛囊炎的基础上发生瘢痕疙 瘩; 常在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基 础上发病或加重。 二、实验室检查: 直接镜检: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厚壁、芽颈较宽 的孢子,常成簇分布,很难见到菌丝。
分
类
• 浅部真菌: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 表皮癣菌属等40余种。其中20余种能 引起人和动物感染;我国已报告10余 种,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 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 皮癣菌、堇色毛癣菌、断发癣菌等。 • 深部真菌:念珠菌、孢子丝菌、各种 着一节 头癣
2.浸渍糜烂型:一般选用比较温和或 浓度较低的抗真菌外用制剂,如复 方雷锁辛搽剂、或咪唑类霜剂,有 时需加用干燥性粉剂,如足粉。 3.角化过度型:一般选用抗真菌的软 膏或霜剂,如水杨酸软膏、复方苯 甲酸软膏、咪唑类霜剂等。 不论用何种药物都应有耐心,坚持1、 2个月。如伴有细菌感染或继发湿疹样 变应作相应处理。
黄痂癣
许兰毛癣菌镜下
㈡ 白癣:多侵犯儿童,尤
以学龄前儿童较多。 皮损特点:早期呈灰白色 鳞屑性斑片,圆形或椭 圆形;以后在附近可出 现一至数片较小的相同 损害。脱屑斑一般无炎 症反应。 但亲动物性菌种常引起 明显的炎症反应,甚至 变为脓癣。
二、传染途径
1.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 患癣的家畜(猫、狗等); 2.不洁的理发器具; 3.互戴帽子、共用枕巾、梳子等。
三、临床表现: ㈠ 黄癣(秃疮或瘌痢头):主要见于儿 童、成人和青少年也可发生。 皮损特点:初起为红色斑点,头皮发炎潮红,并
有薄片状鳞屑,此后形成以毛发为中心的碟形 黄痂,称黄癣痂。剥去痂皮其下为红色稍凹陷 的糜烂面。黄癣痂常伴有鼠臭味。
第四节 甲真菌病
一、病因:健康的甲不易受感染。 甲真菌病的趋向可能与遗传、糖尿病、 局部动静脉循环和淋巴回流障碍、周围 神经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长 期 潮 湿 环 境 作 业 及 经 常 受 外 伤 的 指 (趾)甲容易被真菌感染。 病原菌: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皮 肤癣菌最常见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 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毛发特点:暗无光泽,但少折断。病久 者,毛囊萎缩、毛发脱落形成大片永 久性秃发。头皮中央可残留散在正常 毛发,头皮四周发际区通常不累及。 自觉症状: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 轻度痒感。继发感染时伴发热、局部 淋巴结肿大。 可侵犯平滑皮肤及指甲。 预后:形成永久性脱发,愈后留有疤痕。
发内孢子及菌丝
脓癣图片
脓癣图片
四、实验室检查: ⒈真菌检查: ⑴直接镜检 黄癣:病发可见发 内沿长轴排列的菌 丝和关节孢子; 黄癣痂内可见鹿 角状菌丝;
白癣:发外小孢子围绕病发紧密排列;
黑点癣:发内稍大的 小孢子呈链状排列。
⑵培养:
许 琼兰 脂毛 癣 21 菌 天生 物
培犬 养小 基孢 平子 皿菌 培沙 养堡
三、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发生于腹股沟、会阴、肛门周围称 股癣。而其它平滑皮肤上称为体癣。 皮损特点:原发损害为丘疹、丘疱疹或水疱, 针头至绿豆大小,由中心逐渐向周围等距离 扩展蔓延,形成环形或多环形。边缘隆起, 狭窄而不连贯,中央炎症减轻,伴脱屑或色 素沉着。由于致病真菌不同及个体差异,皮 损表现各有不同。如由亲人性红色毛癣菌引 起的皮损常呈大片形,数目较少;亲动物性 犬小孢子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皮损炎 症较明显,常以水疱为主。
第六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
毛囊角质栓按花斑癣
鳞屑培养方法可分离 出马拉色菌; 以毛囊为中心取活检, 连续切片后做PAS染 色,镜下可见毛囊扩 张、毛囊角栓及深玫 瑰红色真菌孢子。
第六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
三、治疗: 尽量除去诱因,停用糖皮质激素 或抗生素; 治疗原则与花斑癣相同,以外用 药为主。
铁锈色小孢子菌 沙堡培养 基30天 紫 培色 养毛 基癣 20 菌 天沙 堡
⒉滤过紫外线(Wood灯)检查: 在暗室中用Wood灯照头皮病区。 · 黄癣:病发显示暗绿色荧光; · 白癣:病发显示亮绿色荧光; · 黑点癣:病发无荧光。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但应作真菌 直接镜检和Wood灯检查以确诊,必要时 作真菌培养。
第三节 手癣和足癣
一、病因: 致病菌: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常见的 菌种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 表皮癣菌。其中红色毛癣菌因其抵抗力 强,不易控制,是我国手足癣的主要致 病菌。 传染途径:接触传染。在公共浴池洗澡, 穿公共拖鞋,使用公共浴巾或穿患者的 鞋、袜,戴患者的手套,或与患者握手 等。
鉴别诊断 ⒈头皮脂溢性皮炎 ⒉头皮银屑病 ⒊头皮脓皮病 六、治疗:五字治疗原则:脱、洗、擦、 服、消。 七、预防: ⒈消灭传染源:积极治疗患者,作好消 毒隔离。对患癣宠物也应积极治疗。 ⒉切断传播途径:对托儿所、幼儿园、 小学、理发店等要加强卫生宣传和管理。
第二节
体癣和股癣
一、病因: 致病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 孢子菌及絮状表皮癣菌。偶见黄癣菌和铁锈 色小孢子菌。 二、传染途径及易感因素: · 直接接触患者或患癣家畜; · 间接接触污染的衣物; · 自身感染(先患有手、足、甲癣); · 长期用激素、糖尿病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 温暖气候及潮湿环境。
自觉症状:瘙痒。 伴发症状:病久者常因搔抓而继发湿 疹样变或继发细菌感染。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典型皮损诊断不难,必要时作真 菌直接镜检。 鉴别:玫瑰糠疹、环形红斑、湿疹、 神经性皮炎等。
五、防治: ⑴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使用癣病患者使用 过的毛巾、浴盆、内衣、拖鞋等;避免 与患有癣病的猫狗接触。 ⑵如患手足癣或甲癣应同时治疗。 ⑶以外用药治疗为主,可酌情选用3~5% 水杨酸醑、复方苯甲酸搽剂、1~3%克 霉唑霜、酮康唑霜、3%咪康唑霜及环 利软膏等; ⑷对皮损广泛或单用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 同时内服伊曲康唑或特并奈芬。
犬小孢子特殊染色及培养基所见
㈢ 黑点癣:比前两种少见, 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 皮损特点:与白癣类似,但 损害小而数目多,常伴有不 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头发损害:由于毛根内充 预后:至青春期可以不 满成串孢子,病发往往露 治自愈,病久 者,经 出头皮即折断,其残端留 治愈后常留有疤痕,引 起局灶性脱发。(低 在毛囊口,呈黑点状。
• 感染过程: • 真菌孢子 易感头皮 角质层繁殖 毛囊口生成菌丝 进入毛囊毛发,角质形 成区 折断或不折断毛发、菌鞘 • 真菌特性;可溶解角质,并溶解角蛋白
第一节 头癣
一、病因 黄癣:许兰毛癣菌(又称黄癣菌) 白癣:小孢子菌属(犬小孢子菌、石膏样 小孢子菌、少数铁锈色小孢子菌 )。 黑点癣: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 脓癣:亲动物或亲土性真菌引起,犬小孢 子菌、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 疣状毛癣菌等。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马拉色糠秕孢子菌感 染表皮角质层引起的浅表性真菌病。 一、病因: 致病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或正圆形糠秕 孢子菌,是一种嗜脂酵母菌。此菌是一 种正常皮肤的腐生菌,仅在某些特殊情 况下如高温高潮、局部多汗、卫生条件 差等,糠秕孢子菌寄生密度增加,由腐 生酵母菌转化为菌丝型方可致病。
二、临床表现: · 发病部位:胸背部,也可累及 颈、面、腋、腹、肩、上臂 等处。 · 发病年龄:青壮年男性多见 · 皮疹特点:初起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 以后逐渐增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近损害 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的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 的斑疹出现,表现附有糠秕样鳞屑,呈灰色、 褐色或黄棕色不等,有时多种颜色共存,状如 花斑。时间久后呈浅色斑。皮肤无炎症反应。
位断发)
㈣ 脓癣:比较少见。 典型的损害是化脓性毛 囊炎。初起常为一群集性 毛囊小脓疱,继而损害弧形 隆起,变成一暗红色脓疱, 边界清楚,质地柔软,表 面毛囊孔呈蜂窝状,挤压 可排出少量脓液。损害可 单发也可多发。患区毛发 易拔出。(于机体对真菌 的过敏所致)
自觉症状:轻度疼痛和压 痛。附近淋巴结常肿大。。 预后:愈后常有疤痕形成, 引起永久性脱发。
第四节 甲真菌病 二、临床表现:分四型
① 白色浅表型: ②远端侧位甲下型:
真 的菌 远最 端初 侧侵 缘犯 甲
局限性点状或不规 则混浊小片损害;
第四节 甲真菌病
③近端甲下型: ④全甲营养不良型
近端甲下型感染始于 甲床表皮护膜,并沿 近端甲根部下面和甲 上皮发展
是各种甲真菌病发展的最终 结局,真菌侵犯整个甲板, 甲结构完全丧失,甲母质和 甲床呈乳头瘤样改变,其上 复盖不规则的角化物。
· 自觉症状:偶有轻微痒感。 · 病程:慢性,冬季消退,夏季复发。
抑制酪氨酸酶的二羟酸
儿童花斑癣
三、实验室检查:
直 接 镜 检 : 圆 形 孢 子 和 菌 丝
培 养 : 乳 卵 酪 圆 色 形 酵 芽 母 孢 样 菌 落 和
三、诊断: 典型皮疹、真菌镜检可见弯曲或弧形 菌丝和成簇圆形厚壁孢子。 Wood灯照射皮损可见黄色荧光。 四、治疗: · 以局部疗法为主,5~10%硫磺软膏;50% 丙二醇;40%硫代硫酸钠+4%稀盐酸;3 %水杨酸醑;咪唑类霜等。 · 对顽固者可适量口服伊曲康唑或酮康唑。 · 治疗期间勤洗澡、勤换内衣、内衣应煮沸。
第六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
是马拉色菌所致的毛囊炎。曾 称为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一、临床表现: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16~40岁 好发。 皮损为毛囊性半球状红色丘疹, 直径2~4mm,有光泽,周围可 有红晕; 好发于胸背部、颈、肩、上臂、 腰腹部,散在对称分布,数十 个至数百个,较密集但不融合, 可间杂有小脓疱和黑头粉剌。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指(趾)变形变色; 甲鳞屑真菌镜检阳性; 多次培养为同一种真菌或同几种真菌生长; 甲病理或甲溶涂片查到真菌。 鉴别的疾病:银屑病、扁平苔藓、湿疹或斑秃 所致的甲病变。
四、治疗: 1.30%冰醋酸或5%碘酊外搽; 2.拔甲; 3.口服抗真菌药: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
第五节 花斑癣
第六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
自觉瘙痒,可见抓痕血痂; 皮肤较油腻,可伴有面部痤疮、花斑癣、多汗、
表皮囊肿等; 有瘢痕体质者可在毛囊炎的基础上发生瘢痕疙 瘩; 常在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基 础上发病或加重。 二、实验室检查: 直接镜检: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厚壁、芽颈较宽 的孢子,常成簇分布,很难见到菌丝。
分
类
• 浅部真菌: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 表皮癣菌属等40余种。其中20余种能 引起人和动物感染;我国已报告10余 种,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 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 皮癣菌、堇色毛癣菌、断发癣菌等。 • 深部真菌:念珠菌、孢子丝菌、各种 着一节 头癣
2.浸渍糜烂型:一般选用比较温和或 浓度较低的抗真菌外用制剂,如复 方雷锁辛搽剂、或咪唑类霜剂,有 时需加用干燥性粉剂,如足粉。 3.角化过度型:一般选用抗真菌的软 膏或霜剂,如水杨酸软膏、复方苯 甲酸软膏、咪唑类霜剂等。 不论用何种药物都应有耐心,坚持1、 2个月。如伴有细菌感染或继发湿疹样 变应作相应处理。
黄痂癣
许兰毛癣菌镜下
㈡ 白癣:多侵犯儿童,尤
以学龄前儿童较多。 皮损特点:早期呈灰白色 鳞屑性斑片,圆形或椭 圆形;以后在附近可出 现一至数片较小的相同 损害。脱屑斑一般无炎 症反应。 但亲动物性菌种常引起 明显的炎症反应,甚至 变为脓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