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版_百度文库
货币金融学重点
货币金融学重点货币金融学1货币发展遵循的规律:货币形式要适应经济形势,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2货币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包括:传统信用货币(由商业银行及类似金融机构发行的银行券、由国家委托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现代信用货币3现代信用货币:就是存款货币。
从货币供给体系看,存款货币的发行是受中央银行调控的,但其直接发行者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过程可以源源不断地创造出存款货币。
4流通中的货币是由央行和商行共同发行,流通中的纸币是由国家委托央行发行。
5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6货币职能间的关系:货币的五种职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对货币本质的全面体现,其中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职能是最基本的职能。
区别:价值尺度职能是货币体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地功能。
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促进商品交换的功能。
贮藏手段职能是货币退出流通,被当做价值的独立形态或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保存起来的功能。
支付手段职能是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的功能。
世界货币职能也叫国际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国境,在国际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的功能。
联系:支付手段以价值尺度为前提条件又以流通手段为归宿。
贮藏手段同样以价值尺度为前提并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为归宿。
国际货币职能是上述四中职能在地域上的扩展。
7货币数量的界定:狭义的货币量=现金+活期存款、广义的货币量=现金+全部存款+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划分标准(金融工具能否作为直接购买力)一般我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货币或者亚货币。
8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公式M1=C+Dd(M1表示第一层次,C 表示现金,Dd表示活期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依据: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流动性。
流动性的概念包含三种要求:不受损失、及时转化、现实购买力9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一、货币、收入、财富关系:货币就是收入或财富,这句话是错的。
二、货币形态的演进: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纸币)三、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世界货币(可自由兑换、币值较稳定、又被乐于接受)四、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五、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M0(现钞)、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六、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无限法偿: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
但是,用辅币缴税、向政府兑换本位币的数额则不受此限。
八、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九、“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
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均可自由铸造,融化及自由输出入国境,二者的交换比例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一规定的,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而银币充斥市场,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又叫“格雷欣法则”。
十、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信贷行为)商业信用(商品资本为对象)具体形式包括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理等银行信用(以货币资本为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贷等业务提供的信用。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足值货币的特征①足值货币本身具有十足内在价值。
②足值货币以其自身价值与其他商品相交换。
③足值货币本身内含着否定自身的基因。
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收,否则视为违法。
双本位制格雷欣法则: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必然被人们溶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反而充斥市场。
三、金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以黄金为币材,铸造金本位币流通的货币制度。
其特征有:(1)自由铸造金币,自由熔化金币(2)金币无限法偿(3)银行券和辅币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4)黄金自由输入输出国境(5)建立金准备制度保证表征货币的兑换2、金块本位制生金本位制,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纸币——银行券,规定银行券的含金量,但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在规定数量上换,黄金集中由政府保管,作为银行券流通的准备金。
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纸币——银行券,本国央行将黄金或外汇存入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央行,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兑换比率,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
1999年元月 1 日,欧元启动意义:可以结束欧盟内部货币动荡的局面,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
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减少交易成本,扩大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
可以促进各成员国的财政健康稳定,带动经济增长。
信用的含义信用是经济主体之间,以到期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暂时让渡货币资金或商品的一种借贷行为。
信用的本质:信用是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信用体现债权债务关系高利贷信用就是通过贷出实物或货币方式榨取高额利息的古老形式的生息资本,以贷款利率特别高为特征。
高利贷信用的本质本质:反映了高利贷者剥削小生产者的剩余劳动高利贷信用的作用前资本主义:(1)促使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2)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前提条件的形成,即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大批无产者的出现(3)高利盘剥破坏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作用:高利贷者积聚了大量货币,产业资本保守作用:高利贷者极力维持旧的生产方式商业信用是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产生:社会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一)实物货币(二)金属货币(三)信用货币1.传统信用货币两种信用形式:一是银行债券二是纸币2.现代信用货币三、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职能(二)流通手段职能(三)贮藏手段职能(四)支付手段职能在银行存钱属于支付手段职能(五)世界货币职能四、货币数量的界定(一)狭义的货币量:现金加活期存款(三)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划分: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划分的一般性标准应该是金融工具能否作为直接购买力。
一般我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成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五、货币层次的划分(一)基本公式M1=C+Dd(M1表示第一层次,C表示现金,Dd表示活期存款,Ds表示储蓄存款,Dt表示定期存款,Dn表示其他所有存款,L表示除存款以外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二)货币层次划分依据: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流动性。
包含三重要求:1、不受损失2、及时转化3、现实购买力六、货币制度定义: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包含四个方面: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
“角”“分”为辅币单位。
七、货币制度的演变货币制度以币材为代表。
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本位制和信用货币本位制两大阶段。
金属货币本位制银本位制金银符合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货币制度信用货币本位制八、金银复合本位制九、金本位制的特点:1.以黄金为主币材料,流通金铸币,无限法偿还,国家对铸币有法定的样式和含金量规定。
(最主要的)第二章、信用和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含义:信用是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贷款行为。
二、信用形式(信贷信用体系中,最典型的直接信用是证券信用,最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信用。
货币金融学重点(最终版)
货币金融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信用凭证,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2 格雷欣法则: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价与银价的市场定价与法定定价不一致的时候,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3 代用货币:代用货币是指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4 银行汇票:是一个银行向另一个银行签发的汇票,即一个银行将签发的汇票交汇款人寄给收款人后,由收款人向另一个银行取款。
5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承兑银行承兑付款的商业汇票。
6 派生存款:派生存款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于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发放贷款、办理贴现等业务所创造的的存款。
7 货币供给:又称货币供应,是指银行体系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流通领域投放、创造货币的全过程。
8 货币发行: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9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和。
二计算题1 票据贴现2 债券发行价格:3 货币供应量的计算4 准备金相关的计算三.简答题1.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有何关系?联系: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商业信用的保证;区别:(1)商业信用是直接以商品形态提供信用;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银行信用的债权人债务人分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3)商业信用包含了商品买卖与货币借贷两种行为;银行信用是一种单纯的货币借贷行为;(4)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是工商企业优先采用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介的信用,属于间接信用;(5)在产业周期各阶段上,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相一致的;银行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不相一致的。
2.货币发挥各项职能有何特点?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货币金融学复习笔记整理
货币金融学复习笔记整理一、货币的四大职能及关系1 交易媒介指货币以普遍接受物的形态在商品买卖者之间进行交易或劳务支付时发挥媒介作用。
三个基本要求:第一,在交易中具有普遍接受性。
第二,购买力相对稳定。
第三,供给应富有弹性。
2 价值标准指货币在计算、表现、比较各种商品与劳务的价值量时,充当计值单位的只能。
货币作为商品的价值标准后,商品交换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可以了。
3 价值贮藏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即“购买力的暂栖所”。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完全流动性的特征,但货币并不是唯一贮存价值手段,任何有价值的资产都可以成为贮藏手段,执行这一职能。
4 支付手段指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充当延期支付的工具。
它是货币的交易职能在执行时派生出来的。
支付手段的影响:(1)有利于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需求量。
(2)推动了信用关系的发展。
(3)造成了买卖脱节,加大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二、货币制度1 定义: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 构成要素: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规定本位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
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第二,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发行和流通程序。
第三,规定发行准备。
第四,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如能否自由兑换、汇价的确定办法等。
3 种类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1)金属本位,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2)信用货币本位,又称纸本位或不兑现本位,是指不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的货币制度,在金属本位中又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的货币制度:银本位、金银复本位和金本位。
三、中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划分:M0=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0+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只有M1(现金和活期存款)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M1以外的短期金融资产只能称为准货币或近似货币,它们不能充当直接的交易媒介。
四、信用的基本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工商企业的直接信用其中最基本的两种信用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货币金融学重点
第一编货币、信用与经济名词解释、选择题、比较题、简答题(5-10分)第一章货币与经济重点内容:货币的基本职能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货币以普通被接受物的形态,在商品或劳务买卖者之间进行交易时发挥媒介的作用。
三个基本要求:交易中具有普遍接受性购买力相对稳定(尽管商品货币价值的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供给富有弹性(货币流通量应该有一种调节机制,保障货币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协调)价值标准,也称价值尺度(Standard of Value)指货币在计算,表现,比较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量时,充当计值单位的职能。
简化了商品劳务定价中的交易次数和价格体系。
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币值稳定是货币顺利执行价值尺度的前提条件价值贮藏(Store of Value)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充当延期支付的工具有利于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需求量推动了信用的发展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是造成了买卖和交易的脱节,强化了货币交易链条断裂的脆弱性,从而也加大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货币的本质货币金属论实际价值是由货币金属的价值所决定的货币名目论是一个观念的计量单位,是计算商品价值的比例名称货币价值论(马克思)货币是充当一般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货币职能论(米什金)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电子货币的定义及其属性定义: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属性:一般属性:具有货币的基本属性;交易支付中,具有交易行为的自主性、交易条件的一致性、交易方式的独立性和交易过程的可持续性。
特殊属性:发行主体的多元化担保主要依赖于发行者自身的信誉和资产,风险不一致流通范围的国际化形态上的虚拟化电子货币防伪只能依靠技术上的加密或认证系统来实现货币制度及其内容内容规定本位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本位货币:国家法定的标准货币,具有法定的无限支付能力,称为无限法偿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规定发行准备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能否自由兑换、汇价的确定办法)结构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金银复本位制中双本位制,规定金银铸币之间的法定比价。
货币金融学重点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重点知识点 一、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大小的工具。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1.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想象或观念的货币)2. 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必须具有完全的排他性3.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货币自身的量必须能够计量,价值尺度职能的技术规定——价格标准。
二、流通手段流通手段也称交易媒介,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特点: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2.不需要是足值的货币三、价值储藏价值储藏是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被人们保存、收藏时所执行的职能。
特点:货币作为储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储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
四、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时所执行的职能(作为债务清偿的工具)。
特点:1.货币作为价值形式独立存在,单方面发生转移。
2.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不是交换的媒介物。
它虽然仍反映交易双方的买卖经济关系,但更多地反映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
3.货币作支付手段使生产者活动余地更大,它可以先买后卖。
4.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的可能性。
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形成经济主体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一.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货币性“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取决于交易成本和转换的便利程度)二、货币层次的一般划分1.第一层次:狭义货币 M1=C+D 货币的四项职能货币层次的划分C (Currency)指流通中的通货,包括硬币和纸币D(Demand Deposits)表示活期存款,指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类别。
M1是狭义货币供给量,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服务的直接购买能力,是央行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2.第二层次:广义货币 M2=M1+S+TS(Savings)表示银行储蓄存款T (Time Deposits)表示定期存款M2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直接和潜在的购买能力,有把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重点从M1向M2转移的趋势。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
债券发行1.目的。
政府:弥补赤字。
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资金来源。
企业:扩大资金来源;灵活运用资金;维持对公司控制权;转移通胀风险;减少税支出。
2.条件。
面值,利率,偿还期,价格,由债权人信用尺度(第三方)决定。
3.发行方式。
直接。
间接:公募招标发行;集团承购报销;非招标发行(协议)。
交易程序1.证券所交易程序2.场外市场交易程序:代理买卖;自营买卖交易方式:同股票证券交易市场:发行债券流通转让的场所类型:a证券交易所b场外交易市场c第三市场在柜台市场d第四市场:各类机构投资者和实力相当的个人投资者挂牌上市的证券交易,绕开证券投资商,相互间直接进行交易中国证券市场一、国债市场1.发行市场1996年深沪交易所97~98 商业银行2.流通市场以协议交易为主:深沪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凭证式国债市场(个人,中小企业)3.存在问题:市场处于分割状态;记账式国债在实际发行中主流地位不突出;凭证式国债提前兑付条款对发债人存在风险;应债规模与应债能力的失衡。
4.建议:提高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流动性;统一国债市场。
二、企业债券市场84年1.发行市场a监管环境监管主体:发改委;中行;证监会。
依据:《公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准入方式:审批制,08年后是核准制。
b市场主体发行人:凡符合条件的公司制企业法人。
投资者:个人,机构。
承销商:证券公司,信托投资,企业集团。
2.流通市场a制体不顺畅b规模整体偏小(主要凭证:央行票据,政策性银行票据)我国资本市场结构:1主板市场(深沪,中小板)2.创业板3.场外交易市场第六章商业银行一、产生。
动力: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产生演化和发展的两种形式:1.英国模式:融通短期商业资本,适用:英语世界的国家银行2.德国:中和式商业模式,经营业务和资产业务种类繁多现代商行发展趋势:1国际化2金融创新多样化(机构,金融市场,工具,服务,融资服务,工具)3国际融资证券化4业务经营电子化二、性质和职能商行是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贷款为主的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金融创造,管理金融风险,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货币金融学知识重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第一单元1、名词解释货币:错误!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它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它具有与其它一切商品互相交换的功能,具有一般的交换手段;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错误!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信用货币:第一,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在社会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和货币数量成反比。
第二,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是表示银行债务的凭证,它是通过银行的资产业务投放出去的.第三,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规定全社会都必须接受和使用信用货币. 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两种铸币均可自由铸造及融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以自由的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均能自由与之兑换。
又分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即一国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的关系。
又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双本位制:即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金、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2、简答题1、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答:概括的讲,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1)金属本位制,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铸币与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充足的金属作为后备。
其中囊括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
(2)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本位制或不兑现本位制,是指不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答: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货币金融学戴国强重点部分整理
一,名词解释1.货币:(本质)(1)货币是商品(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货币是生产关系的反映。
2.货币制度: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3.商业信用:是在厂商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他是现代信用的基础。
4.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贷款人的信用。
5.投资银行:是为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提供各种交易工具及配套服务的金融机构。
6.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指交易资产到期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市场,主要功能是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
7.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交易对象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
8.货币需求:是指公众在综合权衡各种资产的收益和成本之后,所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
9.基础货币: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是整个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
从基础货币的运用来看,它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二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
10.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在不兑换纸币制度和物价自由浮动的条件下,伴随着货币数量相对于真实产量的过快增加而出现物价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现象。
11.需求拉上论: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超过了社会潜在产出水平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现象。
其根本原因在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形成了膨胀性缺口。
牵动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二,问答题1.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主要职能?其基本职能是什么?答: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身所固有的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互那媒介的职能。
(3)贮藏手段:是金属货币条件下金、银原始条块的贮藏。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第一章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证券(security)又称金融工具,是对发行人未来收入与资产的的索取权。
债券是债务证券,承诺在特定的时间段的定期支付,是决定利率的场所,所以利率决定理论,无论是债券需求理论还是流动性偏好理论,都是将债券作为利率的传导机制。
股票,代表的是所有权,是对公司收益和资产的索取权。
金融市场中,资金从拥有闲置货币的人手中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人手中,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将资金从没有生产用途的人转向有生产用途的人手中。
经济周期的误解,经济周期是不规则的,无法预测的,时间跨度变幻不定的,因为有时候经济周期也被称为经济波动。
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其他金融机构货币经济周期(货币的供给变动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推动力之一)通货膨胀(货币的持续增加是无价水平持续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利率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外汇市场第二章金融体系概览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实现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资金转移,通过直接融资(借款人直接发行债券)或者间接融资,完成了资本的合理配置(包括生产性用途或者物质消费)金融市场的结构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所和场外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工具货币市场工具美国国库券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回购协议联邦基金(容易困惑,不是联邦,而是银行间的贷款)资本市场工具股票抵押贷款企业债券美国政府债券美国政府机构债券州和地方政府债券消费者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为什么金融中介结构和间接融资对金融市场而言如此重要?交易成本(金融中介具有降低成本的专门技术和规模经济)风险分担(资产转换和资产组合多样化)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甄别信贷风险技术和监督)而金融机构为经济社会提供了流动性服务,承担风险分担职能,并解决信息问题,金融中介机构的类型存款机构商业银行储蓄和贷款协会和互助储蓄银行信用社契约性储蓄机构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公司火灾和意外伤害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政府退休基金投资中介机构财务公司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投资银行金融体系的监管金融体系受到最严格的监管,旨在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确保金融体系的健全性。
货币金融学重点归纳
货币金融学一、名词解释1.信用货币: 是以信用为保证, 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制造的信用凭证, 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2.格雷欣法则: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 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被人们收藏、熔化或输出, 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将充斥市场。
3.货币制度: 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4.信用: 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5.基准利率: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6.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拆合多少单位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7、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拆合多少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8、直接金融市场:以证券类金融机构为核心, 通过资金盈余者直接购买资金短缺者债权或产权来融通资金所形成的市场。
9、间接金融市场: 以存款类金融机构为核心, 通过存款类金融机构向资金盈余者出售金融工具, 向资金短缺者提供资金所形成的市场。
10、货币市场: 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金借贷或短期信用工具买卖所形成的供求关系的总和。
★11.同业拆借: 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为解决临时资金困难, 调剂头寸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
12.票据贴现:票据持有者将未到期票据转让给贴现银行, 以取得资金的行为。
13、金融远期: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 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14.金融期权: 指赋予其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权利的合约。
15.投资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基金受益凭证聚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资金, 进行多元化证券组合投资, 将投资收益按基金份额进行分配的金融机构。
16、政策性银行: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 为贯彻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 以国民经济的整体性和长远利益为目标, 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17、中央银行:18、货币需求: 指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 对货币需求的量的总和。
(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货币金融学考试知识点复习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所发挥的一种功能,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易媒介,是使所有的商品得以交换的功能。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后,被人们保存、收藏起来,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偿还债务或进行单方面价值转移时所具有的功能。
5、世界货币:当商品职能越出国境,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就会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这就是世界货币职能。
三、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划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1)M0(现钞)、(2)M1(狭义货币=现金+活期存款)、(3)M2(广义货币=M1+准货币,所谓准货币,一般是指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注:稳定物价,控制M0、M1四、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为了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作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五、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基本内容)1、货币材料:是整个货币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2、货币单位3、货币种类4、法定支付偿还能力5、货币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6、发行准备金六、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1)平行本位制(2)双本位制:“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3)跛行本位制:指国家规定金币可自由铸造,银币不能,只能以固定比例兑换金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3、金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2)金块本位制(3)金汇兑本位制4、金本位制的崩溃5、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形式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换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商品的赊购赊销和预付货款两种类型。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狭义货币,通常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
这里的现金是指流通中的通货。
活期存款,在国外是指全部的活期存款,在我国只包括支票类和信用类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的代表,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2)广义货币,通常由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的范围,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和对未来货币流通的预测都有独特作用。
(3)准货币,也称亚货币。
一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所以,也称为近似货币。
3.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什么?货币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答:(1)货币的层次划分,是指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对现实流通中各种信用货币形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在货币流通总量既定的前提下,按照不同类型的货币流动性划分各个层次,以此作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量结构的依据。
(2)迄今为止,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并无定论,但根据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货币供应量层次,已为大多数国家政府所接受。
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做“货币性”,它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转换成现实购买力(现金)的便利程度和买卖时的交易成本。
根据资产流动性不同,货币供应量分为以下层次:M1=C+D,M2=M1+S+T,M3=M2+Dn,M4=M3+L。
货币金融学整理
货币⾦融学整理第⼀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节货币的起源⼀、货币的产⽣1.货币的出现与交换联系在⼀起。
2.在世界各地,交换都经历了⼆个发展阶段第⼀阶段:物物直接交换第⼆阶段:通过媒介的间接交换3.三种理论解释(1)君王造币说(货币国定论)(2)⾃然交换说(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①私有制和社会分⼯产⽣的商品和商品交换②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通过价值形式表现③货币产⽣于⼀般的价值形式中4.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1)简单的价值形式(2)扩⼤的价值形式(3)⼀般的价值形式⼀般等价物具有2个特点:⼀是能够体现⼀切商品的价值,⼆是能够同⼀切商品交换。
(4)货币形式“当⼀般等价物固定在⾦银等贵⾦属上时,就是货币”。
⼆、货币形式的发展⼀般划分为三个阶段。
1.实物货币实物货币的特点:①与其他商品⽐较⽽⾔较为珍贵②⼈们都愿意接受和使⽤③⽐其他商品更容易保存2.⾦属货币(1)⾦属货币的特点:①价值较⾼;②易于分割;③易于保存;④便于携带。
(2)⾦属货币⾃⾝经历了从贱⾦属到贵⾦属、从⾦属秤量制到⾦属铸币制的发展。
3.信⽤货币(1)传统的信⽤货币:可兑换银⾏券和纸币纸币和银⾏券构成了传统信⽤货币的主要形式。
(2)现代信⽤货币:不兑换银⾏券与纸币的统⼀现代信⽤货币都是通过信⽤渠道投⼊流通的价值符号,名义价值⾼于实际价值,都是负债货币、具有强制流通性的特点。
三、货币本质的界定1.货币的概念:货币就是⼀般等价物,并反映⼀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本质特征:①货币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②货币的⼀般使⽤价值突出③发⾏和流通具有相对独⽴性第⼆节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本质所决定的内在功能。
⼀、价值尺度职能1.概念:货币体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价值量的功能就是价值尺度的功能。
2特征:(1)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2)必须是⼗⾜的货币(3)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4)价值尺度通过价格标准来完成3.价格标准完成价值尺度的⽅式是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一、货币、收入、财富关系: 货币就是收入或财富,这句话是错的。
二、货币形态的演进: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纸币)三、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 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世界货币(可自由兑换、币值较稳定、又被乐于接受)四、货币的本质: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目前, 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M0(现钞)、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五、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 亦称主币, 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六、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 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八、无限法偿: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 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 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 否则视为违法。
九、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 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
但是, 用辅币缴税、向政府兑换本位币的数额则不受此限。
十、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十一、“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十二、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
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均可自由铸造, 融化及自由输出入国境, 二者的交换比例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一规定的, 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 而银币充斥市场, 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 又叫“格雷欣法则”。
十三、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信贷行为)商业信用(商品资本为对象)具体形式包括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理等银行信用(以货币资本为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 通过存、贷等业务提供的信用。
货币金融学重点.doc
货币金融学重点金融学基础篇:1.最早的货币形态是什么?(实物还是金属?)——实物(齿贝)2.货币的职能(支付手段包括哪些?)答:价值尺度职能、流通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贮藏手段职能、世界货币职能。
支付手段有两种类型:一种与商品交换直接联系,如预付、赊销等,实际是流通手段的延长;一种与商品交换脱钩,如财政收支、信贷收支、捐赠赔款等等,实际是代替实物商品的流通。
3.劣币驱逐良币的背景和内容(在哪种货币制度下产生)答:课本p33,在金银复合本位制下产生。
4.最早的货币制度是什么?答:银本位制。
5.哪些行为是属于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是否具有对立性?答:商品赊销、分期付款和预付货款等。
银行信用虽然晚于商业信用,但却在方向上、规模上、时间上、范围上等各方面都完全克服了局限性,所以远比商业信用更具优势,因而成为现代信用体系的主体。
但两者并不是取代或竞争关系,而是良性的互补关系,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必要的补充,是直接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6.官定利率的内容?答:官定利率也叫法定利率,是指一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部门)确定的利率。
如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利率等。
官定利率是国家为了实现宏观控制目标的一种政策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市场的强制力量对利率形成的干预。
7.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的表述方式?答:课本p84.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1.金融机构的分类:第一类,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
第二类,银行。
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村镇银行。
第三类,非银行金融机构。
主要包括国有及股份制的保险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投资银行)、财务公司、第三方理财公司等。
第四类,在中国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
2.政策性银行有哪些: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
资金来源有哪些途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提供的资本金、各种借入资金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筹措的资金。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一、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2、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必然结果。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二、货币的演变1、实物货币:以实物作为货币,如牲畜、布帛、贝壳等。
2、金属货币:以金属作为货币,如金、银、铜等。
3、纸币: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如人民币、美元等。
4、电子货币:以电子方式作为支付工具,如信用卡、电子钱包等。
三、信用与金融市场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是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资金交易的场所。
3、金融市场的结构:金融市场的结构是指构成金融市场的各组成部分的比重和相互关系。
4、金融市场的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四、货币供给与需求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的货币量。
2、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动机而形成的对货币的客观需求。
3、货币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均衡状态。
五、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2、金融调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调节经济中的货币数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
3、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从中央银行到经济部门的中间环节或途径,包括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两个传导机制。
货币金融知识点整理货币金融学是一门涵盖广泛且实用性的学科,它涉及到货币、信用、银行、国际金融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货币金融学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整理。
1、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同时也是价值的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版)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版)PS:第四章老师真的什么都没划么?2012年07月02日 20:17:27来源:李舒云的日志货币金融学重点第一章1.货币的产生: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导致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进行产品交换。
2.货币的定义:一般等价物,具备体现一切商品价值并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基本特征。
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纸币)3.货币的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判断、定义)4.货币职能(注意职能之间的关系和具体表现):(1)价值尺度功能(2)流通手段职能(3)贮藏手段职能(4)支付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职能价格标准:人们所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对货币单位的等分,这是作为统一计价的方式而作为的技术性规定6.货币数量的界定(1)狭义货币量:现金+活期存款(2)广义货币量:现金+全部存款+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我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备货币或亚货币7.货币层次划分:(1)第一第二层(2)基本依据是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不受损失的及时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3)我国货币的基本层次8.货币制度:(1)定义: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2)构成要素(判断):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9.金属复合本位制下:多以贵金属为币材;为无限法偿货币辅币流通速度快,磨损大,多为贱金属不足值货币,有限法偿,但是兑换主币不受限制(1)平行本位制:最典型的复合本位制(2)双本位制:金银比价波动较大,尤其是金贵银贱引起流通混乱时出现的。
劣币驱逐良币(3)跛行本位制:国家无力维持金银固定兑换比率时,使银成为金货币的辅币10.信用货币本位制的危机性(具体):(1)现代信用货币为不兑现货币,没有特定的发行保证,容易出现财政发行,导致通货膨胀(2)不具备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能力,供给量超过需要量之后就会表现为币值下跌,物价上涨(3)商业银行受经济效益驱使,又往往突破存贷控制比例,导致信用膨胀。
我国信用货币遵循:统一发性原则,经济发行原则,计划发行原则第二章1.信用: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1)产生根源:信用产生的社会制度根源是私有制,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是社会资金流动的不平衡。
2.信用工具:又称为金融工具,是记载信用标的,保护债权人权利,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凭证3.信用的基本功能:(1)资金配置功能(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促进规模效应形成,促进社会合理分配)(2)信用创造功能(3)信息传播功能(4)宏观调控功能4.信用的形式(1)最典型的直接信用是证券信用,最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信用,区别在于中介人及中介人在信用过程中有没有进行资金的重新分配(2)直接信用优点是交易成本低,但在规模、范围、和期限上都受到很大限制,成交概率低,引导资金流动效率也很低。
(3)银行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最有效地信用形式,克服了其他信用形式的各种局限性,大规模促进社会资金全方位、多层次的流动。
5.信用工具(1)分类: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2)基本要求: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3)典型:商业本票:是债务人签发给债权人的付款保证书,可以背书转让。
商业汇票: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第三章1.利息:是对资金使用权让渡而引起即期消费和机会收益损失的报酬2.单利和复利(计算)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名义利率:未删除物价变动因素的利率,而实际利率则是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的利率4.基准利率: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核心作用的并能制约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5.利率品种结构(1)中央银行利率一般是基准利率,包括:再贴现利率,再贷款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2)传导路径: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利率6.利率水平影响因素(选择判断):社会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供求状况,货币供求状况,期限和风险,通货膨化程度,经济周期的影响,政策因素,传统和国际因素7.银行成本与经营策略8.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陷阱:发生在衰退时期,增加的货币都会被储存第五章1.金融:可被界定为货币流通,信用活动,及由此形成的经济组织,交易行为,运行机制的集合。
从功能观的角度,金融又可以定义为筹集资金、转移资源、配置风险而形成的所有交易行为的总和。
2.金融机构:又称为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机构,是提供各种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
金融机构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伴随物,是逐步适应社会经济融资,投资需求及转移管理风险的必然产物。
3.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了解)4.存款类金融机构(1)商业银行是历史最悠久,公众接触最多,服务最全面,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早期商业银行以活期存款为主要负债,以短期商业贷款、贴现为主要资产。
5.金融市场:是通过交易金融资产,实行资金融通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
(1)交易主体: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银行(2)交易组织形式中的有形市场,无形市场6.金融市场的功能(具体):(1)促进资金融通(2)优化资源配置(3)转移和分散风险(4)降低交易成本(5)调节经济运行第六章1.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来源(P163):货币经营商在从事货币保管、办理汇兑业务的同时、逐渐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从存贷息差中获取收益,这样古老的货币经营业就转变成办理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的银行。
2.职能(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充当货币结算和支付的中间人,为客户办理资金结算与支付)(3)信用创造(4)金融服务3.金融机构业务:(1)资本业务(2)负债业务(存款业务,同行拆借,向中行借款)(3)资产业务(准备金业务,贷款业务,贴现业务、存放同业款项、应收现金项目)应收现金项目的构成:准备金,存放同业款项,应收现金项目都属于现金项目,称为一级准备金。
证券资产可充当二级准备金。
(4)中间业务(目的:获取收益,保持流动性,合理避税,增加准备金)(5种业务的具体:结算,代理,信托,租赁,银行卡,担保,承诺,金融工具创新)4.巴塞尔协议:凡是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必须将总资产中的自有资本比例维持在8%以上5.存款类金融机构管理的一般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P174第七章1.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放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在中国,主要代表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等。
2.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注重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受证监会监管(运行机制、主要业务、利润来源、融资市场、监管机构、货币市场)3.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证券的公开发行,证券交易,证券私募,资产证券化,收购与兼并,商人银行业务,衍生工具的创造4.投资银行是企业兼并收购,重组,直接投资战略实施的策划者和协助执行者第八章1.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1)发行的银行(2)银行的银行(3)政府的银行第九章1.货币市场的特点:(1)货币市场的风险较小(2)货币市场是一个批发市场(3)货币市场的突出特点还表现为中央银行的直接参与2.货币市场的分类: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回购市场等,若干个子市场。
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特点:(1)不记名(2)面额大且固定(3)期限较短(4)利率一般低于同期限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Why?)4.国库券的五个交易主体5.在期限相同时,证券回购利率与其他货币市场利率关系:国库券利率<证券回购利率<银行承兑汇票利率<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第十章1.债券交易的方式:(1)现货交易(2)期货交易(杆杆性)(3)回购交易(4)期权交易(杠杆性)(5)信用交易(杠杆性)2.优先股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指股东享有某些优先权利(如优先分配公司盈利和剩余财产权)的股票(1)股息率固定(2)剩余资产分配优先(3)一般无表决权(4)一般不享有公司利润增长的收益十五章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1)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2)公式P4562.恒久性收入与货币需求呈正相关关系3.基础货币的定义和投放渠道亦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货币基数,它是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之和。
投放渠道:(1)再贴现及再贷款(2)购买政府债券及对财政贷款(3)购买外汇和黄金4.计算货币供应量(P481)第十七章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稳定物价:引起一般物价上涨的原因;中央银行稳定物价的作用;衡量物价稳定的标准与方法(2)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平衡国际收支(5)货币政策目标的协调3.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利率)P538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适合微调,优点)5.计算:利息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