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姆雷特》和《暴风雨》节选台词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
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
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一、本文概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
作为一部人文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该剧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紧张的戏剧冲突和主人公哈姆雷特王子的复仇之路,展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在复杂社会现实和人性矛盾中的挣扎与追求。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哈姆雷特》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探究其在莎士比亚悲剧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通过梳理剧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哈姆雷特王子的内心矛盾和人文主义理想的追求,以及他在面对家族、国家和个人情感时的抉择和困境,本文试图揭示《哈姆雷特》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及其在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二、《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的杰作,深深地渗透着人文主义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剧中的各个层面都得到了体现,无论是人物塑造、情节设计还是主题探讨,都充满了对人性、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哈姆雷特作为剧中的主角,其复杂的性格和内心冲突正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他既是一个深受人文主义教育熏陶的王子,对人性、道德和社会正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是一个深受家族血海血仇困扰的人。
他在复仇与宽恕、理智与情感、生存与死亡之间的挣扎,实际上是人文主义者在面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时的内心写照。
剧中的人物关系也充分展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乔特鲁德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家族仇恨和个人恩怨的纠葛,更是人性善恶、道德是非的较量。
哈姆雷特对克劳狄斯的复仇,既是对个人冤屈的寻求伸张,也是对人性恶势力的反抗和批判。
再次,剧中的主题也体现了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
哈姆雷特在剧中的思考,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追问,更是对人性、道德、社会正义等普遍问题的探索。
他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内心的挣扎,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问题,引导观众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剧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还体现在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上。
哈姆雷特所生活的丹麦王国,是一个充满了政治腐败、道德沦丧和社会不公的社会。
从《哈姆雷特》和《暴风雨》节选台词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
从《哈姆雷特》和《暴风雨》节选台词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摘要:《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经典的悲剧作品,而《暴风雨》只是一个带有想象色彩的悲喜剧。
两部作品放到一起来体现莎士比亚,是由于其完全不同的结局令人深思。
《哈姆雷特》带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的悲剧性结局,使得这部作品具有迷人的魅力和深刻的意义。
而《暴风雨》以其“乌托邦”似的理想主义仅仅只是表现剧作家美好的憧憬。
明明是相同的残酷现实,但两者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一悲一喜,惨烈而壮美,和谐而温馨,莎士比亚在两部作品中设定的不同结果也是其人文主义思想由揭露残酷现实到希冀美好理想的转变,由愤世悲情到追求幸福团圆。
从本质上看,两部作品都在揭示现实黑暗和追求人性美好,体现了莎士比亚无限的人文情怀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哈姆雷特》《暴风雨》人文主义精神一、关于选择《哈姆雷特》和《暴风雨》的台词来表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
从《哈姆雷特》到《暴风雨》的作品的阅读,带给人无限的唏嘘和对人生的感慨,有种哲理意味,一悲一喜,惨烈而壮美,和谐而温馨,莎士比亚在两部作品中设定的不同结果也是其人文主义思想由揭露残酷现实到希冀美好理想的转变,由愤世悲情到追求幸福团圆。
作品中人的观念差别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的走向,而人性更是令人难以琢磨,但与其用怀疑、忧郁的态度去度过宝贵的人生,不如心怀希望,即使现实无情,也可活的无愧于心。
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
在“个性解放”的旗帜下“为所欲为”,这是当时的一种时代风尚。
这一方面是思想的大解放,从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的晚期,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
面对这样一个热情而又混乱的时代,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哈姆莱特》正是他对充满隐患而又混乱的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
从《哈姆雷特》和《暴风雨》节选台词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
从《哈姆雷特》和《暴风雨》节选台词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摘要:《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经典的悲剧作品,而《暴风雨》只是一个带有想象色彩的悲喜剧。
两部作品放到一起来体现莎士比亚,是由于其完全不同的结局令人深思。
《哈姆雷特》带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的悲剧性结局,使得这部作品具有迷人的魅力和深刻的意义。
而《暴风雨》以其“乌托邦”似的理想主义仅仅只是表现剧作家美好的憧憬。
明明是相同的残酷现实,但两者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一悲一喜,惨烈而壮美,和谐而温馨,莎士比亚在两部作品中设定的不同结果也是其人文主义思想由揭露残酷现实到希冀美好理想的转变,由愤世悲情到追求幸福团圆。
从本质上看,两部作品都在揭示现实黑暗和追求人性美好,体现了莎士比亚无限的人文情怀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哈姆雷特》《暴风雨》人文主义精神一、关于选择《哈姆雷特》和《暴风雨》的台词来表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
从《哈姆雷特》到《暴风雨》的作品的阅读,带给人无限的唏嘘和对人生的感慨,有种哲理意味,一悲一喜,惨烈而壮美,和谐而温馨,莎士比亚在两部作品中设定的不同结果也是其人文主义思想由揭露残酷现实到希冀美好理想的转变,由愤世悲情到追求幸福团圆。
作品中人的观念差别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的走向,而人性更是令人难以琢磨,但与其用怀疑、忧郁的态度去度过宝贵的人生,不如心怀希望,即使现实无情,也可活的无愧于心。
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
在“个性解放”的旗帜下“为所欲为”,这是当时的一种时代风尚。
这一方面是思想的大解放,从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的晚期,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
面对这样一个热情而又混乱的时代,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哈姆莱特》正是他对充满隐患而又混乱的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小作文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小作文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你们知道哈姆雷特吗?他可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物,他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哲学意味。
而莎士比亚呢?他可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还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那么,哈姆雷特和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有什么关系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一种关注人类精神、道德和文化的思想体系。
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应该受到尊重和关爱。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思想的体现。
比如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人物。
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人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不仅关心自己的命运,还关心他人的幸福。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地位和财富,而在于他的品质和行为。
我们要看看莎士比亚是如何通过哈姆雷特这个角色来表达人文主义思想的。
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父亲被谋杀了,他的母亲嫁给了凶手。
这让哈姆雷特感到非常痛苦和愤怒。
他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甚至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是,在他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之后,他逐渐明白了人文主义的真谛。
他开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揭露真相,为正义而战。
最终,他成功地为父亲复仇,也为整个丹麦王国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哈姆雷特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教育过程。
莎士比亚通过这个角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利益,还要关注他人的幸福。
人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改变世界。
这种人文主义精神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我们也不能忽视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比如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通过李尔王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懂得感恩和珍惜。
在《麦克白》中,莎士比亚通过麦克白的悲剧告诉我们,一个人不应该追求权力和地位,而应该追求真理和正义。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小作文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小作文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超级有趣的话题——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你们知道哈姆雷特吗?就是那个丹麦王子,他可是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呢!而莎士比亚,你们也知道吧?他可是英国文学的巨匠,创作了无数经典的戏剧作品。
那么,这两位大咖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答案就是: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作品,而这部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
我们来看看哈姆雷特这个角色。
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一会儿忧郁得要死,一会儿又豁达得像个孩子。
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这正是因为莎士比亚想要揭示人性的复杂性。
在哈姆雷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文主义精神的一种体现:尊重个体差异,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
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作品讲述了一对恋人为了追求爱情而不惜一切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莎士比亚强调了爱情的力量,认为它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这种观点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一部分:关注人的情感需求,强调人的价值观。
莎士比亚的作品还有很多其他的主题,比如友谊、权力、家庭等等。
这些主题都反映了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关注。
通过这些作品,莎士比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爱、善良和勇敢的世界,让我们相信人类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现在,你们是不是觉得哈姆雷特和莎士比亚的作品特别有意思呢?其实,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它们提醒我们要关注人性,关注他人的需求,努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哈姆雷特或者莎士比亚的作品时,不妨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追求呢?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人性、情感和价值观的东西。
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位伟大作家的作品吧!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来自心灵深处的力量,激发我们的勇气和智慧,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
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作者:王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3期摘; 要:《哈姆雷特》作为世界级文学作品,代表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高文学成就。
莎士比亚作为《哈姆雷特》的作者,在作品中深度诠释了人文主义精神,展现了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与人生价值观。
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中人文主义精神体现进行分析,探究《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明确其人文主义思想及意义。
关键词: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人文主义精神[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1人文主义精神是以人为本,反对神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的重要精神思想。
在人文主义精神中,强调自由平等,反对英国传统的等级观念,提倡崇尚理性观念,对蒙昧事物要进行抵抗与反对。
人文主义精神是《哈姆雷特》中重要的作者思想诠释,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将莎士比亚的精神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哈姆雷特》人文主义精神的意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作品中,对人类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刻画,虽然没有找到改变社会状况的办法,但是也对社会问题进行了充分展示。
在《哈姆雷特》作品中,哈姆雷特虽然将恶人杀死,但是并没有实现人文主义精神事业的建设,而是将自己的所知所感传递给他人,帮助别人去认识这个世界,观察这个社会的本来面目,警醒世人去正视社会问题,并從问题根源去解决问题,改善问题。
哈姆雷特所处的时期还处于封建统治阶段,虽然统治势力已经偏近于腐朽,但依然保有着统治权,并存在着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恶势力,给予了新生善势力更大的威胁。
面对这种情况,哈姆雷特本身的人文主义精神就出现了局限性,将新生善势力与统治者的斗争看做了“善”与“恶”的战斗,还将社会改革依托于贤明统治者的身上,忽略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自由倡导,虽然在政治层面充满了改革斗志,但是在斗争过程中,又将自己处于孤立的局面,难以实现社会变革。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悲剧并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所处时代的悲剧,是所有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试析《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
试析《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哈姆雷特》最能反映他人文主义精神。
1601年,莎士比亚根据12世纪末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编写的《丹麦史》中哈姆莱姆王子为父报仇的历史记载,用人文主义观点,成功地把它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的社会悲剧。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鲜明地表达出人文主义的政治历史观点:反对封建诸侯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雷特这个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
一、人文主义的觉醒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当时封建社会矛盾的悲剧,我们从哈姆雷特的一言一行中,可以看出来莎士比亚所带给我们的人文主义意义,而哈姆雷特把这种意义积极的呈现在我们读者面前。
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哈姆雷特对于人生命的态度,他认为所有人的生命都是极为重要的。
不是可以随意去屠杀毁灭的,所以他在见到他父亲的鬼魂后,心中仍是有疑问的,他要求自己去求证这个事情之后,才能决定是否去复仇。
因此,他先是装疯卖傻来掩饰自己的怀疑,他去试探他的母亲,之后借戏班子演戏---谋杀,来试探他的叔叔,他要以此来确认自己的判断。
这样来看,我们就接触到了莎士比亚作品中最为重要的核心----人文主义。
直到现在来讲,文中所展现的人文主义依旧具有极大的价值。
对哈姆雷特来说,人文主义使他的思想大于行动,他要报的仇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国家、民族命运的问题。
他深深地感觉到复仇责任的重大,也勇敢地去承担了这个责任,如他说的:“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哎,倒霉的我切要肩负起重振乾坤的责任!”这是他思考的问题。
哈姆雷特想要通过复仇来消灭克劳迪斯所体现的罪过,这样整个时代就可以颠倒过来了。
哈姆雷特想通过复仇消灭克劳狄斯体现的罪,认为这样就可使时代再颠倒过来。
最后,哈姆雷特认为这个世界真糟.感到绝望,他也没有给自己重整乾坤一个道义上的理由。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小作文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小作文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你们知道吗,莎士比亚可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娱乐大众,更是传达了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
那么,我们就从哈姆雷特这个角色开始,一起探讨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吧!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一种关注人类尊严、自由和个性发展的哲学思想。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元素。
比如,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
他勇敢地质疑权威,追求真理,关心人类的福祉。
他曾经说过:“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切,也体现了他对人性的尊重和关爱。
除了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中也有很多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角色。
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他们为了追求真爱,不惜与家族决裂,最终走向悲剧。
这两位年轻的恋人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人文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追求爱情和幸福。
他们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人类的情感和欲望是无法被束缚和压抑的。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其他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角色。
比如《麦克白》中的麦克白、《李尔王》中的李尔王等。
这些角色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这些品质正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人文主义思想。
他的作品还包含了许多其他的哲学观念和人生智慧。
但是,正是这些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核,使得莎士比亚的作品成为了世界文学的瑰宝。
从哈姆雷特这个角色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这种精神关注人类尊严、自由和个性发展,强调人类的情感和欲望是无法被束缚和压抑的。
正是这种精神,使得莎士比亚的作品成为了世界文学的瑰宝。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莎士比亚的作品,感受那份独特的人文主义魅力吧!。
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在_哈姆雷特_中的体现
《哈姆雷特》是一部由英国最杰出的作家威廉 · 莎士 摘 要: 比亚创作出来的悲剧。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 的人物形象。他笔下的悲剧人物,无论是思维缜密、深沉忧郁的 哈姆雷特王子,单纯无厘头的奥赛罗,还是忍辱负重的李尔王, 都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典型人物,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 象。莎士比亚生活的环境带给他的社会压力让他对人文主义思想 又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 关键词 : 魏嘉利,黑龙江省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2008 级 作者简介 : 英语合作办学二班。 [ 中图分类号 ]:I1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2)-03-0035-02 一、莎士比亚是如何创作出《哈姆雷特》的 《哈姆雷特》 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廉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之一。 莎士比亚将一个简单为父报仇的故事改变成一部反映当今社会矛 盾的悲剧。故事描述的是古代丹麦的一位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的 威登堡大学进修人文主义思想, 他得知父亲病死的消息回国奔丧, 回来后,他见到的却是他的叔叔不但篡夺王位而且还逼迫他的母 亲与他结婚,满朝文武都对新国王献媚,哈姆雷特此刻感到深深 的痛苦和忧郁。就在这时,他父亲的魂魄出现在他面前,告诉他 自己其实是被他的兄弟谋杀的,想让儿子替他报仇。就这样,哈 姆雷特为了证实父亲的话就设了一计假装精神失常。新国王很怀 疑哈姆雷特是不是骗他,于是派哈姆雷特的老同学和哈姆雷特的 情人去试探他的计谋,但是却都被哈姆雷特识破了。为了证实他 父亲的话是对的,也为了找出他叔叔的罪行,哈姆雷特特意安排 了一场戏 《捕鼠记》剧情与之非常相似。这时他的叔叔惊慌失措、 , 仓皇而逃,因此暴露了自己的罪行。就在这个时候,王后受新王 的唆使,找哈姆雷特谈话,谈话期间,他发现帷幕后面有人偷听, 就拔剑将其刺死,原来死的不是新王而是自己情人的父亲。无辜 的姑娘不但失去了父亲还失去了自己最爱的王子,因此癫疯投河 而死。新王决定除掉哈姆雷特,想借刀杀人,但这一阴谋也很快 被哈姆雷特识破了,他中途就返回了丹麦。新国王又想到一个计 谋,让大臣的儿子与王子比剑,在剑上下毒,还备了毒酒。比赛 中哈姆雷特中了毒剑,但他又用毒剑将新王和大臣儿子刺死,王 后也因误喝毒酒身亡。哈姆雷特在临死前叮嘱他的好友完成他未 完成的事。借着这样一个故事背景,莎士比亚将人文主义思想在 《哈姆雷特》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哈姆雷特是一个性格十分复杂的人物,他对当时社会的现实 善于思索与观察,并且曾经对理想怀有天真和善良的憧憬。但是 他对他所生活的空间由“葱葱郁郁的花园,长满了美丽的鲜花” 变成了“一片荒芜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败草” ! 《哈姆雷特》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To be, or not to be” 。其 实这一句很难翻译成中文,它包含着太多的含义。哈姆雷特之所 以会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他在威登堡大学接受的人文主义影响, 心中也充满了很多幻想,希望生活会像想象中完美。意大利是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源地。这个时期在文学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的 诗人,而在英国当然只属于戏剧之王——莎士比亚。
从《暴风雨》看莎士比亚人文主义局限
的和解妥协思想。论证了莎士比亚在后期剧创作中,充分表迭了那种以善化恶,以爱化仇的社会改良思想。
关键词:人文主 义;和解;社会 改 良: 暴风雨 中图分类号: I0 6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7 — 2 9( 0 6 3 0 7 — 2 63 2 1 2 0 )0 - 0 5 0
情讴歌了人的价值。 肯定了人的力量。他的对人的热情讴歌正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当时资产阶 级反对封建制度、反抗宗教神权的一种斗争形式。 新兴资产阶 级想借助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来对抗中世纪的文化 。 于是掀起
是对中 世纪教会统治的强烈抗议。
了发掘、整理、研究和宣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热潮。“ 拜占
VO .7 NO3 1 . 2 Ma .o 6 r2 o
从 《 暴风 雨》看莎士 比亚人文主义局 限
陈晓英
( 吉首大学 师范 学院 外语系,湖南 吉首 4 6 0 ) 1 0 0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 传奇剧 ( 《 雨》的主题 意义, 了莎士比亚人 文主义思 想的局 限性, 暴风 分析 即面对社会 罪恶 时所表现
老鼠一见也会 自 然而然地退缩开去。他们把我们推到这破船
上,……"I 不幸的父亲带着女儿乘破船漂流到一个荒凉 的海
义。他常常在剧中揭露宗教的伪善, 例如在 威尼斯商人 中
说;“ 在宗教上, 哪一桩罪大恶极的过失不可 以引经据典,文过 饰非, 证明它的确上合天心” ’ ? 他用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来反 对中世纪封建阶级 以神为中心 的世界观 。他 非常重视人的地
的辉煌的艺术成就, 人们 以复兴古典文化的方式重新审视着人
解脱, 又面临着社会罪恶的迫害。 莎士比亚通过对哈姆菜特等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作者:王静姝来源:《牡丹》2018年第29期作为16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廉·莎士比亚不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也是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莎士比亚对英国的文学与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至今被人诵读,广为流传。
鉴于此,本文主要根据《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来探讨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剧作家,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作品可以将人物性格鲜明地刻画出来,打破了传统的写作思维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在作品中得到深刻表现,这与他的生活密切相关。
一、人文主义概述作为一种普遍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尊重人的尊严以及对命运和价值的维护与关切,同时对人类精神文化给予高度重视,塑造理想人格。
人文学科则主要表现为知识教育层面,其所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与价值表现。
从本质上讲,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想,有独特的人文精神。
文艺复兴思潮下的核心思想在于,关心人,坚持以人为本,对人的价值非常重视,反对压制人性。
简单地说,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其人本性,即将人放在第一位,尊重人、维护人的权益。
从历史渊源来看,人文主义的理念和思想观念最早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
这一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在反教会、反封建斗争中创造出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开始创作进步文学,人文主义思想雏形逐渐形成。
在他们看来,一切都应当坚持人本主义,反对封建权威和宗教压制,将人从神学的思想枷锁中真正地解放出来,成为思想独立的人;同时,宣扬解放天性,追求和享受人生之幸福,讲究自由平等、崇尚理性。
文艺复兴的宗旨和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它不仅是新兴资产阶级反斗争的社会思潮,更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探索出的人道主义形式。
人文主义肯定人性以及人的价值,要求人享受欢乐,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所谓的“神”,要求人必须解放个性和追求自由平等,将感性认知与理性思维结合起来。
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在_哈姆雷特_中的体现
31
青年文学家
的人物。哈姆雷特的复仇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 错过了很多时机, 因此我们从另一方面也看出了哈姆雷特的人文精神,在遇到事 情的时候总是果断并缺乏勇气,正是因为他所受到人文主义的 侵蚀,才会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我们不难看出, 《哈姆雷特》 中的人文主义首先体现在哈姆雷特对人们的态度上,还体现在 对事物和人的平等上, 更体现在对他整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上。 《哈 姆雷特》是一部人文主义悲剧,在这部悲剧中,哈姆雷特是人 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现 实社会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矛盾斗争,反映了伊丽莎白女王统治 末期的英国现实。 此外,在作品中,莎士比亚还利用了语言的高度个性化来 诠释人文主义者的性格特征。哈姆雷特在剧中不同场合下说的 话,时而高雅、时而粗暴,有时有些哲理、有时又是讥讽,这 样丰富的语言将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莎 士比亚借助《哈姆雷特》还表达了他对社会劳苦大众的怜悯以 及同情,同时尖锐地抨击了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残暴与贪婪。 反映了人文主义平等、自由的思想。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剧作 要:
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在西方的戏剧乃至世纪文学是都 享有相当崇高的地位。他的作品深刻的反映了 16 至 17 世纪的 英国社会的现状,他的戏剧为世界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丹麦 王子哈姆雷特的形象真实的概括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者的特 点。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的创作背景与内容的分析来揭示 出人文主义者悲剧的原因。 莎士比亚 ; 哈姆雷特 ; 人文主义思想 关键词 : 魏嘉利,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2008 级英语合作 作者简介 : 办学二班。 [ 中图分类号 ]:I1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1)-19-0031-02 一、 《哈姆雷特》的创作背景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之一。故事讲述的是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人文主义思想中心威登堡大学读书, 他得到父亲突然暴死的噩耗后,就立即回国奔丧。那时,他的 叔叔克劳迪斯正要登上皇位而且母亲又匆匆改嫁给新王。这些 不幸的消息使得哈姆雷特痛心不已,厌世的情绪就在这时悄悄 产生了。在母后和新王的新婚之夜,父亲的魂魄突然出现在城 堡上空,想告诉自己的儿子自己真正死亡的原因 :父亲是被 克劳迪斯谋杀死的。所以哈姆雷特为了证实这一点,在众人面 前装出一副精神失常的样子。可是诡计多端、奸诈狡猾的克劳 迪斯开始怀疑哈姆雷特,曾多次派遣哈姆雷特的老同学去试探 他,可最终被哈姆雷特识破。一次,哈姆雷特趁着戏剧班子演 出,让演员们上演了一场《捕鼠机》 ,并邀请新王与王后一起来 观看。这场戏讲的是一个维也纳的公爵被他的亲戚毒死在花园 里,不久凶手还将公爵夫人骗到手。哈姆雷特想通过这场戏来 映射克劳迪斯的行为并验证父亲话的真伪。果不其然,新王在 看完演出后脸色苍白、仓促离开。父亲的话得到证实,叔叔就 是那个杀父篡位的人。克劳迪斯怕他会伤害自己便叫人将哈姆 雷特派遣到英国, 并且暗中给英国国王写信, 让他除掉哈姆雷特。 可就在去英国的途中,哈姆雷特无意中发现了克劳迪斯给英国 国王写的信,于是将计就计,改了里面的话,让遣送他的人到 英国替他送死,自己则通过海盗的帮助顺利的返回丹麦。这时 奥菲利亚因父亲被爱人杀死、爱人哈姆雷特被遣送他国伤心过 度最后溺水身亡。波洛涅斯的儿子集结了一伙人要为父亲报仇。 不久之后他们就在奥菲利亚的葬礼上相遇了。雷欧迪斯向哈姆 雷特提出挑战。卑鄙的克劳迪斯则让他与哈姆雷特通过比剑来 决斗,最后终于为父报仇的同时自己也因中毒身亡了。丹麦王 子为父报仇的故事早在 12 世纪就有人写过。也有些作家认为 《哈 姆雷特》是根据托马斯基德的同名剧本《西班牙悲剧》改编而 来的。哈姆雷特的故事发生在欧洲的中叶,当时欧洲正处在封 建教会势力和建王权势力的统治之下。虽然如此,莎士比亚并 没有局限于两者,而是通过人文主义的观点来编写现在的故事,
《哈姆雷特》——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哈姆雷特》——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思潮下,戏剧《哈姆雷特.》以其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感人至深的悲剧形象赢得了广大观众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哈姆雷特以其忧郁寡欢、内心世界充满矛盾著称于世。
因其在复仇行动上的忧郁,使得他的形象复杂而深刻。
对他的犹豫解说众说纷纭。
《哈姆雷特》在艺术上也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
主要表现为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和创作方法上。
哈姆雷特;悲剧;人文主义;延宕1 前言《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是最为人熟悉的莎士比亚作品,并被公认为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之一。
它取材于12世纪初丹麦历史学家“博学者萨克叟”所著《丹麦史》中的一段传说,在写法上具有复仇悲剧的特点。
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莎士比亚在戏剧上取得的艺术成就。
2 《哈姆雷特》内容简介剧中哈姆雷特王子是突然驾崩的丹麦国王哈姆雷特与王后乔特鲁德的儿子。
乔特鲁德在丈夫死后不久就与叔叔、继承王位的克劳狄斯结婚,而这对哈姆雷特来说比父亲去世更难以忍受。
后来父亲的幽灵告诉他,他并非像传闻所言,是在花园睡觉时被毒蛇咬死,而是遭到了弟弟克劳迪斯的暗害。
他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报仇。
哈姆雷特一时犹豫不决,他并不确定是不是他父亲的魂魄真的来告诫,或者说他是被魔鬼蛊惑。
为了避免叔叔对他的怀疑,他开始装疯卖傻,并且连他最心爱的奥菲莉亚都隐瞒过去。
为了测试他父亲托言的真实性,哈姆雷特在一次戏剧表演中着手写出了他父亲遇害的过程的剧本,并让戏剧表演者演出给新国王克劳狄斯和他母亲看,他暗中观察叔叔的反应,从国王失态的神色中证实了幽灵说出的真相。
王后奉国王命与哈姆雷特谈话,哈姆雷特斥责他母亲并用剑误伤刺死了奉国王命暗中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
而他正是奥利菲亚的父亲。
克劳狄斯意图把知道真相的哈姆雷特送往英国并写信告诉英王杀死哈姆雷特,这一陷阱被哈姆雷特发现,他成功逃离。
奥利菲亚因失去恋人和父亲最终精神崩溃失事落入水中去世。
《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解读
甘愿忍受世人的鞭挞和嘲弄,让恶霸欺 凌, 受豪门白眼。 ”他颂扬人的伟大, 强
调个人修养。 他认为应该把理智和情感
高度结合 , 控制 自己的欲望才是幸福的
人。因此 ,他对人性的堕落极端愤恨 , 面对极端个人主义的野心家,为权势谋
陈瑶,教师 ,现居湖北安 陆。
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
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
的一种心理冲突,即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三. 由故事内容看人文主义
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他呼吁 “ 谁
哈姆雷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时期欧 洲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 是时代的悲 剧,即他的失败带有时代特点 、人义主 义特点。作为人文主义者, 他的强弱两 方面都很突出。王子勇于探索 , 善于分
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体系,就是以人为重,
艰巨,却又不相信、不依靠广大人民群 众的力量,只能靠单打独斗,于足他苦
闷、焦虑、顾虑重重 ,徘徊于苦闷与退
反映¨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莎士 r
比亚本人的人文主义思想。他是当时英
肯 定人有享受现1幸福的权利 , 廿 反对神
作之 一,通过写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
文艺复兴的后期 ,中央政权稳定了, 转 而形成君主专制的政体。国王甩开资产 阶级 , 独裁独断 , 独吞利益,在政治上 舒弃了进步的措施,让旧封建势力卷土 重来,搞得国内乌烟瘴气。在这种颠倒 混乱的时代里,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看 在眼里 , 恨在心里。在这样山雨欲来风
论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观念
外国文学论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观念● 郝佳荣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体现着热烈奔放的人道主义情怀。
《哈姆雷特》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中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思想值得我们深思。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也是最著名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作家。
他的作品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16世纪至17世纪的英国现实,集中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为世界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代表了他最高的艺术成就,也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
一、《哈姆雷特》主人公的性格塑造哈姆雷特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物,他对社会现实善于观察和思考,并曾经怀有美好的理想和善良的愿望。
但是,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却与丑恶的现实发生了巨大矛盾。
他从威登堡回国后所看到的一切使他非常失望,国内展现在他面前的是“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
同时,他对人类的信念突然被他母亲和叔父的伪善所粉碎,他感到他所生活的空间原来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
他对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和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使得他喊出“To be or not to be”这一震撼了数代人灵魂的人性问题。
正是由于无法对这一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哈姆雷特才长期踌躇和拖延着他早应采取的复仇行动。
俄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则认为:“哈姆雷特天生纯粹是内在的、冥想的、主观的、生来富于感情和思想的;而可怕的事变要求他的,却不是感情和思想,而是行动;召唤他从空想的世界中走出来,到现实世界中去,到和他的精神气质完全不同的行动的世界中去。
”但是与此同时,哈姆雷特又是理性的,他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先进人物一样崇尚科学,重视理智,不轻信,不盲从。
父亲鬼魂出现之后,他仍然仔细观察,冷静思考,提醒自己“要先得一些比这更切实的证据”。
他说“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命运不能把他玩弄于指掌之间”。
读书心得——浅析《哈姆雷特》中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读书心得——浅析《哈姆雷特》中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莎士比亚在戏剧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作为其戏剧作品中的悲剧代表作,《哈姆雷特》深刻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观念,引发读者对人文主义内涵的不断思索。
正如他本人评价自己的作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一、哈姆雷特及人文主义精神(一)《哈姆雷特》的创作背景《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辉煌灿烂的创作生涯第二时期(全盛时期)中最成功的悲剧。
《哈姆雷特》的创作时间位于十六世纪与十七世纪的转接点,那时的欧洲正处于封建制度逐渐削弱、资本主义冉冉升起的交替时期,英国社会也正处于历史的转折期,莎士比亚别出心裁地将丹麦设置为故事的发生地,展现其所在的英国社会面貌,以跨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雷特的故事带入伊丽莎白末期的英国社会。
因此,《哈姆雷特》是英国社会秩序混乱、群众精神模糊的缩写,英国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呈现政局稳定且生产力发展迅速的状态,而自詹姆士一世继位后,英国社会泛滥起专制集权主义,挥霍浪费的宫廷生活与官僚主义作风压榨着资产阶级及劳动人民的生活,社会矛盾不断被激化,整个社会动荡不堪。
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创作《哈姆雷特》来讽刺黑暗腐败的英国社会,揭示了以王室为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揭发了王权与封建势力的丑恶罪行。
(二)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主义精神是体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社会主流思潮的世界观,最早出现于意大利。
人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反对神学论中神的绝对权威和教会的来世观及禁欲苦行,旨在将人的尊严、思想、情感、智慧都从神学的枷锁之中解放出来。
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内容是肯定现世生活、主张人的个性解放,并歌颂爱情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并崇尚科学和理性的思想,反对封建等级的压迫和愚昧腐朽的观念。
人文主义符合新时代的精神追求,展现朝气勃发和积极向上的人文内涵,打击落后迂腐的封建思想文化,引领社会群众开辟崭新的精神世界。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摘要:莎士比亚在十六世纪的英国文史上十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对英国的文学与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并且他的作品给后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他的作品到现在还能够被人所知,广为流传,可见莎士比亚的作品具有重要的人文内涵。
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根据《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来探讨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人文精神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特别著名的戏剧人才,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它的作品可以将剧中的人物与性格鲜明的体现出来,打破了传统的写作思维模式。
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在他的作品中都能够深刻的表现出了,其中这也与他的生活离不开。
一.人文主义概述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
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二.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一)人文主义的闪光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
本剧是前身为莎士比亚纪念剧院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演出频度最高的剧目。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小作文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小作文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超级有趣的话题: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你们知道哈姆雷特吗?那可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一个王子为了复仇而陷入了痛苦的思考和挣扎。
那么,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又是什么呢?我们得明白什么是人文主义。
简单来说,人文主义就是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和创造力。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到处都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注和探索。
比如在《哈姆雷特》里,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
他既想为父亲复仇,又担心这样做会破坏整个王国的和平;他既想揭露国王的阴谋,又害怕自己会因此而丧命。
这些复杂的情感和思考正是莎士比亚对人性的真实写照。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友情、爱情和家庭的主题。
这些主题都是人文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个年轻人为了追求真爱,不惜冒着生命危险。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无价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而在《李尔王》中,李尔王和他的三个女儿之间的故事则展示了家庭的重要性。
虽然这个故事最后以悲剧收场,但它却让我们明白了亲情的可贵。
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仅是关于人性和情感的探讨。
他的作品还涉及到政治、权力、道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在《麦克白》中,莎士比亚通过讲述一个贪婪的将军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揭示了权力腐化人性的本质。
而在《威尼斯商人》中,则通过描述一个商人如何因为贪图金钱而背叛了自己的朋友,表达了道德观念对于人们行为的重要影响。
莎士比亚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瑰宝。
他通过对人性、情感、家庭、政治等方面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丰富、多元的世界。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与莎士比亚时代有很大不同的时代,但他的作品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们提醒我们要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珍惜友情、爱情和家庭,同时也要警惕权力和金钱对我们心灵的腐蚀。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小作文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小作文哎呀,这题目可真难搞啊!不过,既然是人文主义思想,那我们就从哈姆雷特这个经典角色入手吧。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物。
他既想要为父亲复仇,又担心这样做会带来更多的痛苦;他既想要揭露真相,又害怕自己的行为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这种内心的纠结和挣扎,正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所在。
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人应该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
而哈姆雷特正是这样一个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
他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
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正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
当然啦,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
他有时候会做出一些冲动的决定,甚至会伤害到自己身边的人。
但是,正是因为他的这些缺点,才让我们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毕竟,谁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呢?
除了哈姆雷特之外,莎士比亚还有很多其他的角色也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比如罗密欧和朱丽叶,他们为了爱情不惜冒险,最终却以悲剧收场。
这种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一部分。
总之呢,哈姆雷特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文主义者形象。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哈姆雷特》和《暴风雨》节选台词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摘要:《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经典的悲剧作品,而《暴风雨》只是一个带有想象色彩的悲喜剧。
两部作品放到一起来体现莎士比亚,是由于其完全不同的结局令人深思。
《哈姆雷特》带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的悲剧性结局,使得这部作品具有迷人的魅力和深刻的意义。
而《暴风雨》以其“乌托邦”似的理想主义仅仅只是表现剧作家美好的憧憬。
明明是相同的残酷现实,但两者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一悲一喜,惨烈而壮美,和谐而温馨,莎士比亚在两部作品中设定的不同结果也是其人文主义思想由揭露残酷现实到希冀美好理想的转变,由愤世悲情到追求幸福团圆。
从本质上看,两部作品都在揭示现实黑暗和追求人性美好,体现了莎士比亚无限的人文情怀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哈姆雷特》《暴风雨》人文主义精神一、关于选择《哈姆雷特》和《暴风雨》的台词来表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
从《哈姆雷特》到《暴风雨》的作品的阅读,带给人无限的唏嘘和对人生的感慨,有种哲理意味,一悲一喜,惨烈而壮美,和谐而温馨,莎士比亚在两部作品中设定的不同结果也是其人文主义思想由揭露残酷现实到希冀美好理想的转变,由愤世悲情到追求幸福团圆。
作品中人的观念差别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的走向,而人性更是令人难以琢磨,但与其用怀疑、忧郁的态度去度过宝贵的人生,不如心怀希望,即使现实无情,也可活的无愧于心。
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
在“个性解放”的旗帜下“为所欲为”,这是当时的一种时代风尚。
这一方面是思想的大解放,从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的晚期,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
面对这样一个热情而又混乱的时代,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哈姆莱特》正是他对充满隐患而又混乱的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
二、《哈姆雷特》的台词节选与人文主义精神的关照。
The time is out of joint; O cursed spite, that ever I was born to set it right!(原句译文:“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引自《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
此时的哈姆雷特感受到自身的所背负的使命,在这个让他人文理想破灭的现实世界中要去追求他存在的意义,为了找出真相而重整乾坤。
这个世界已经脱节了,这是怎样一个被诅咒的因果啊,哈姆雷特竟是因为纠正它而生!莎士比亚关注着哈姆雷特的的寄托和抱负,看着他笔下的哈姆雷特如何由快乐单纯的王子变成忧郁的王子,一步步走向复仇的道路。
正如关注满怀人文主义精神的人们一样,于人文的关照中体现人文主义者们整顿乾坤的重担。
There are more things in heaven and earth, Horatio, than are dreamt of in your philosophy.原句译文:“霍拉旭,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你们的哲学里所没有梦想到的呢。
”——引自《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此时的哈姆雷特是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在他的世界里充满了太多可以值得追寻的美好,那宇宙天地之大,比你能够梦想到的多出更多。
“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覆盖众生的苍穹”是“一顶壮丽的帐幕”,而人,更是一件“了不起的杰作”、“万物的灵长”。
I lov'd Ophelia:Forty thousand brothers could not, with all their quantity of love,make up my sum.(原句译文:“我爱奥菲莉娅,四万个兄弟的爱合起来,还抵不过我对她的爱。
”)——引自《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一场)》哈姆雷特深爱着奥菲莉娅却又痛惜她的脆弱,在整部戏剧中她们的爱情也牵动着人心,复仇与爱情总是能奏出动人的乐章,尤其实在壮美的悲剧之中。
莎士比亚将奥菲莉娅赋予美好、柔弱,仿佛在告诉人们,在即使是面对残酷的现实还是需要人们去追求和守护那一点点的美好与柔弱,但现实过于惨烈,将那一点纯真都埋葬了。
奥菲莉娅的死也深深触动了哈姆雷特,使其更加悲剧色彩。
Of violent birth but poor validity.(原句译文是:“志愿不过是记忆的奴隶。
”)——引自《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二场)》。
当哈姆雷特安排一个戏班去为国王表演时,特地给他们设计好了台词用来刺激国王。
当扮演皇后的人说她会一直忠贞不二时,扮演国王的人回答:“Purpose is but the slave to memory.”(后面一句:Of violent birth but poor validity)意思是,你的决心是不可靠的,一定将被时间摧毁。
曾经被哈姆雷特认为是纯洁圣女的母亲却在父亲死后嫁给叔父,决心不过是记忆的奴隶,她的忠贞也只在记忆之中。
哈姆雷特记忆中的美好向往破灭,内心的愤怒促使复仇的种子生长,重任在肩便要下定决心,复仇还是忍辱偷生。
But look, the morn in russet mantle clad,Walks o'er the dew of your high eastward hill. (原句译文是:“可是瞧,清晨披着赤褐色的外衣,已经踏着那边东方高山上的露水走过来了。
”)——引自《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一场)》这似乎象征着哈姆雷特的复仇之路的开始。
看,黎明之神披着嫣红的衣裳,已踏上了东边的山麓。
早晨是充满希望的,但是在这充满希望的早晨确实毁灭的开始,是哈姆雷特走向死亡的开端。
现实中前代人文主义者们前赴后继地在追求追求个性、理性、真理的道路上献出鲜血,人文主义太阳的高升是用勇士们生命的死亡去铺就的。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引自《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这个是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名句。
对于“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样的翻译更符合悲剧的美感和哲理的意义,但是也有这样的译本:“要抓住什么,将失去什么,问一问你们吧。
”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于对哈姆雷特而言的,而要抓住什么,将要失去什么,则是莎士比亚对于人文主义者所要传达的。
问问你们的内心,人是有尊严的个体,具有理性和力量,能够追求我自的幸福和快乐,发展人的天性就要与神的绝对权威相抗衡,要面对教会的指责非议,要面对艰难的现实去追寻幸福和快乐。
抓住的是什么,将要失去的是什么,正是莎士比亚对于人性觉醒提出的思考。
三、《暴风雨》的台词节选与人文主义精神的发散。
如果说《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用来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同英国黑暗的封建现实之间的矛盾,批判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行径的伟大作品,那么《暴风雨》(the Tempest)是莎士比亚用来歌颂了纯真的爱情、友谊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的一部杰作。
You fools! I and my fellows are ministers of fate.(你们这辈愚人!我和我的同伴们,都是命运的使者。
)——引自《暴风雨(第三幕第三场)》这是《暴风雨》最后一场普洛斯彼罗说的,之后就是所有人都不在斗争的团圆结局。
他认为“道德的行为较之复仇的行动是可贵得多的”,他希望安东尼奥和阿隆索为自己所干的坏事悔悟。
他的善良心愿最后获得实现,他的教化作用充满了人文主义的色彩,而安东尼奥和阿隆索乐意接受这样的依靠道德感化收获的教育,下定决心改过自新,将公爵宝座还给普洛斯彼罗,这是其实是自由人性的理想化,人文主义的关怀下可以让世界趋向和平美好。
Let us not burden our remembrances with a heaviness that's gone.(让我们不要把过去的不幸重压在我们的记忆上。
)——引自《暴风雨(第五幕第一场)》反映了莎士比亚晚年的思想活动:厌弃丑恶的社会现实,而转向探索和谐世界,提倡以道德净化人性,追求和谐美好的未来理想世界,其实这也是一种对纷乱丑恶的现存的社会的浪漫式的鞭笞。
At pick'd leisure, Which shall be shortly, single I'll resolve you, Which to you shall seem probable, of every These happen'd accidents; till when, be cheerful And think of each thing well.(不久我们有了空暇,我便可以向您解答这种种奇迹,是你理解这一切的发生未尝不是可能的事。
现在请高兴起来,把什么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吧。
)——引自《暴风雨(第五幕第一场)》。
这部戏剧中借助幻化无穷的超自然力量解决一切社会问题,他采用神话传奇性人物故事,去再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提倡人文主义的人性教化、“恕道”精神和道德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断地描绘“舍己为人”、“化敌为友”、“改恶从善”的形象,从而创造出人与人亲善和美的如幻想般的世界。
在普洛斯彼罗所创造的梦幻世界里长大成人的米兰达可以说是美好而纯真善良的,她心目中的人类和环境都同她一样,美好而纯真: 兰达对人类的欢呼:How beauteous mankindis! (人类多么美丽!啊,新奇的世界有这么多出色的人物!)表现了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世界的美好未来的憧憬。
四、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情怀影响之巨大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他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
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
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17世纪,同时代人执剧坛牛耳的本·琼生称誉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17、18世纪的英国古典主义者德莱登认为“莎士比亚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
”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后,莎士比亚风靡欧洲。
雨果、司汤达等人在和古典主义斗争中,都是高举莎士比亚这面旗帜,鼓吹莎士比亚精神。
雨果说“莎士比亚这种天才的降临,使得艺术、科学、哲学或者整个社会焕然一新。
他的光辉照耀着全人类,从时代的这一个尽头到那一个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