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结课论文-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学术立身之本
摘要: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频发,严重的扰乱了学术环境。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学教授钱思进揭露其研究生胡震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造假案例分析,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的方案;除了外界的学术道德教育和道德监督体制的约束外,也需要从自身出发,做到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自律。
关键词:学术道德,研究生,对策,自我要求
1.背景介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做学术也如此。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学术不端的行为, 不仅使科研人员的学术诚信受到挑战,也违背了学术道德规范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秩序。学术不端,是指从事学术与科研人员的不良学术行为。2007年,中国科协正式发布《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对7类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提出具体标准,包括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故意做出错误的陈述,捏造数据或结果,破坏原始数据的完整性,篡改实验记录和图片;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故意省略参考他人出版物,抄袭他人作品,篡改他人作品的内容;成果发表时一稿多投;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参与或与他人合谋隐匿学术劣迹;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以及以学术团体、专家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等。
[1]这些行为的本质是相关学术人员缺乏学术诚信,没有诚信意识,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当一个人在学术上都没有诚信可言,一个人的自身品质也应该受到怀疑。
2.案例分析
2.1案例介绍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钱思进2011年7月30日在博客上,发表了《教育界剽窃造假的另一恶劣案例,中国教育界学术打假和惩治腐败的艰难》的文章,文章长达6500余字,详细记叙了对其学生胡震本科毕业论文打假的过程,打假历时一年多,至今未有结果。钱思进称:“他用承诺删除他的毕业论文中剽窃抄袭的部分,骗取了我的签字,然后又用我的签字,向四川大学骗取了毕业论文的通过和学士学位。”按北京大学的规定,凡是在入学过程中有欺骗造假的确实证据,应将涉嫌学生辞退。2010年上半年,钱思进向北京大学报告了该学生的抄袭造假记录,请他们给予核查。后被告知,该毕业论文是四川大学的论文,核查
应由四川大学进行。2010年6月7日,钱思进正式向四川大学提交了《关于胡震2007年做的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出现的严重抄袭造假问题的报告》。随后,两所学校开始了多轮交涉。钱思进说,经过自己反复多次交涉,四川大学至今也没有向北京大学发函商讨委托核查事宜。2010年10月,钱思进按照四川大学关于毕业生论文是否算抄袭方面的条例核查,给四川大学发了第二篇报告关于胡震的本科毕业论文抄袭,但仍然没有实质回复。2010年10月16日,钱思进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求助。12月6日,四川大学已给教育部就此案例回复了公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将四川大学的回复说明转给了教育部有关部门,但钱思进说,至今未能向教育部和四川大学查看到该复函。钱思进举报一年多仍无结果声称将继续坚持下去。[2]该学术不端案件反应出来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由于涉案的研究生个体缺乏学术道德、学术修养和科研诚信,同时也说明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管理和处罚制度不健全,使一部分人出现学术不端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地惩戒。
2.2原因分析
在该事件是典型的缺乏科研诚信,违背学术道德的案例,在哀叹学术环境受到污染的同时,对该案件所反映出来的学术不端等行为背后的原因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造成该案件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两方面:(1)案例中胡震在写论文中存在抄袭他人研究成果、论文署名中的学术不端问题等问题,忽视学术道德,不尊重他人成果。这是典型的缺乏学术素养的表现,这也是现在很多研究生普遍存在的问题。(2)钱思进教授在博客中揭露,“打假”历时一年多,仍未得到满意的回复,说明在高校中学术制度环境存在问题,例如:缺乏学术道德监督机制,当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事件。
2.2.1研究生缺乏学术修养
(1)高校关于科研诚信的教育缺乏,由于很多高校只重视学术道德教育的实施,以致研究生缺乏学术道德观念的自我约束力,更不能以正确的学术道德规范自己的学术行为面对研究生个体的这种问题,使得高校研究生存在多种多样的学术不端行为:侵占、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伪造研究数据;请他人代写文章或代他人写文章;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为了名利在研究成果鉴定、奖学金评定等方面以不正当手段影响结果等;一稿两投或多投;在考试中作弊等[3]。
(2)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于社会的影响。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首先社会中激烈的工作竞争压力和名利吸引使得研究生的学习目的趋于功利化,在校期间不能潜心修读、钻研学问。部分研究生为了达到毕业论文的实验结果而篡改实验数据,为了奖学金评定或者其他荣誉评定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论文评定等[4]。
(3)受到整个学术环境浮躁的影响,近几年来频频爆出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的案例, 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存在,一方面破坏了科学工作的正常秩序,干扰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不良影响。学术工作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扰,使研究生不能集中精神认真做学术,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下,容易效仿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2.2.2对于学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学术道德监督机制。在许多科研管理机构和单位,缺乏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机制和处罚制度,使一部分人的学术不端行为不
但没有受到应有处罚,反而还从中得到了不该得的利益。对这种行为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会使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
(2)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评价体系过于强调对论文的要求,使学生在发表论文上有很大的压力,会想尽方法去发表论文,会滋生篡改数据、剽窃等行为,这种不合理的评价制度,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因素。
3.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对策
对钱思进教授举报其研究生学术造假案件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做出深入分析后,针对每个问题反映出来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为净化学术环境,提高学生学术道德修养,需要各方共同作出努力。作为研究生个体来说处于学术生涯的初始阶段,同时也是国家未来的科学研究储备人才,是国家科学研究的未来,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规范观念,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极其重要。这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和制度监管共同作用才能实现。
3.1完善教育体系
3.1.1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
对研究生的道德教育不仅仅局限在新生教育上,应该渗透在研究生整个教育过程中。高校可通过学术诚信教育融入学生专业课的方式,以学术道德教育作为本学科的第一课,把本学科历史上发生的学术道德失范事件向学生介绍,并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树立学生学术道德观,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深入而持久的影响。与此同时,可将学术道德及学术规范内容渗透于各学科教育之中,以本学科内影响巨大的学者的厚德感染学生,使研究生们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规范观念,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责任感,坚持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严守学术道德,坚决抵制不良学术风气蔓延。任课教师要督促研究生加强学术和道德规范知识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