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合唱队的入门训练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合唱队的入门训练方法
一、声音训练是合唱教学的基本条件
每个孩子的个性音质不同,每个未经过声音训练的学生都习惯于大白嗓子歌唱状态,而合唱最基本的要求是大家歌唱音色相对统一,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声音训练,将不同的个性音质融入发声状态相对统一的合唱之中,彻底改变学生喊唱的不良歌唱习惯。
1.低段学生从轻声开始训练。坚定积极地用轻声歌唱,就能使儿童去体会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是如何协调活动的,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声音观念。同时还能保护儿童的嗓音,获得轻松流畅的歌唱效果。
2.对中高段学生采用“u”练声和哼唱练习,进行共鸣腔体的训练。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可先用“u”下行练习,同时坚持哼唱练习也是进行共鸣腔体训练的好方法。
二、先唱好齐唱
唱好齐唱是唱好合唱的基础。合唱训练中,分声部的训练与整体训练都是不可缺少的,在整体训练之前拿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声部训练――齐唱训练,这不仅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唱好齐唱是唱好合唱的基础。进行一些必要的齐唱训练,在达到了本声部成员间的统一后,才能有效为多个声部的合唱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唱好试唱再唱二声部合唱
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唱完整的多声部合唱歌曲。尽量从短小的二部视唱着手。并且应从轮唱开始。这是合唱教学的一个基本的过渡。在唱好齐唱的基础上唱轮唱,首先轮唱能培养学生唱二声部歌曲的兴趣,其次也是训练声部速度保持一致的重要手段。训练中可选择一些旋律差不多的轮唱歌曲,因为旋律相同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和声听觉能力比较有利,这是合唱教学中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听力能帮助学生听清楚自己声部与其他声部层次分明的歌声,并时刻注意使自己声部的速度与其他声部保持一致。
四、站姿与台风的训练
歌唱时正确的站立姿势说起来很简单,然而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站立,而是在歌唱站立时,脚要抓着“地”,头要顶着“天”,而内部肌肉的对抗,外表则是给人一种自然的放松。教师可以加入形体训练,刚开始学生可能会觉得害羞,不敢表演,甚至觉得老师做的很滑稽可笑。但是,当他们在舞台上演出时感受到观众对他们的赞许,以及同学们羡慕的眼神,渐渐的就改变了他们最初的概念,变的乐于去表演,展示。
五、学会看指挥
刚开始训练合唱的时候,学生是没有看老师“手语”的习惯。这一点是需要老师反复强调的,教师在引导的语言上不能过于生硬,可以对学生用比较吸引他注意力的语言,例如:“老师的手是有魔力的,谁能读懂我手里的话?”
合唱教学是一门具有相当难度的工作,任课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劳动,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钻研、积极学习科学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和声王国里接受熏陶,树立进取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不断的协调、磨合当中,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合唱指挥的基本训练方法
一、声部训练:循序渐进探索指挥规律
在《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练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就是从一个声部的齐唱开始,再进入简单的二部轮唱训练,以此为依据,让学生对三部轮唱自主探究、自我探索。
(1)齐唱指挥练习
第一步是起拍,练习预备、吸气及歌曲第一句的起唱。特别是要练习吸气时的动作幅度、速度和抓准起唱时的发音点(即拍点)
第二步是不同情绪指挥手势的练习。“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在演唱中突出了“风、马、咆哮、咆哮”,在指挥时,也要突出这几个地方要强烈一些,这时要把这几个地方的拍点调高以调动感情;“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是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及对丰收的喜悦,是用轻快跳跃的方法轻声演唱,指挥时把拍点调整到与胸同高,运用手腕有弹性地小幅度运动;“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展现了无数的抗战英雄们在广阔的丛林和青纱帐里的神出鬼没地进行游击战的情景,演唱“万山”和“轻纱”时体现开阔、广阔的情景,用连贯的演唱方法,指挥时幅度可大一点,这两句的其余部分还是用手腕小幅度有弹性地指挥;“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突出了“洋枪、长矛”,所以指挥“洋枪、长矛”时调高拍点;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情绪是逐层推进的,音乐旋律也是逐层提高,所以指挥时也要逐句提高拍点,把情绪调动起来,到“保卫全中国”把整首歌曲的情绪推到最高潮结束。
二、三“点”训练:体验感悟指挥技巧
第一点:2/4拍子的指挥练习
在实际指挥练习时,我把《黄河大合唱》中二拍子的“保卫黄河”引进课堂,并把指挥分为指挥线、拍点和反射线(以右手为例,左手为相反,往外为往身体的外侧)的结合。如图:指挥图式
自上往下往外打,把胸腹间横膈膜高度作一个假设平面,手掌打下至假设平面的运动轨迹为指挥线,手碰到假设平面形成的点为拍点,打到此平面手往上往外反弹至眉眼高度,手反弹的运动轨迹为指挥的反射线,到此完成了2拍子中第一拍;第二拍按照第一拍的线路返回,但是第一拍的反射线为第二拍的指挥线,第一拍的指挥线为第二拍的反射线。注意练习时手的松紧结合,指挥线稍用力速度也稍慢点,而反射线放松让手臂形成自然的反弹,让手有放松的机会,而不至于疲劳。
第二点:起拍练习
起拍练习,我认为应包含预备、吸气、开始三部分。
预备:预备即做好指挥歌唱的准备,即做好指挥的准备动作。
吸气:吸气的位置是在反射线上。这部分的指挥非常关键,因为反射线的长短决定了吸气的多寡,反射的速度决定吸气以及整个音乐的速度。所以指挥时手形与面部表情要给人以肯定明确的提示,切记指挥要与合唱队员同时吸气。
开始:即发音点在拍点上,要求拍点非常准确、果断、清楚。拍点的高度可以调动音乐情绪的变化。
第三点:收拍练习
收拍也可称为收煞拍,我把它分为两个部分,即预备和收点。
预备:在收拍的前一拍的反射线上做好收拍的准备,即双手反射动作加快、幅度延长,向上提高到一个明显的足以引起队员的注意的位置。
收点:由里向外做一个(绕圈、抓拳点)动作明确指出点的位置,在《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指挥中,因为作品音乐富于激情,具有战斗号角,所以收拍动作宜快速、干净。
这几个步骤,我在教学过程中用《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中几个相应的乐句边讲解边让学生练习,并及时给予评价。
三、朗诵歌词:捕捉体味作品情感
作曲家创作旋律都不是凭空想象的,旋律的起伏是根据歌词的抑扬顿挫来进行谱写的。因此,首先也就要捕捉与体味作品的潜隐的情感,让学生能在指挥中充满激情而准确的演绎情感。就此,我首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再根据朗诵的语调来处理强弱。
例如:“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朗诵中,突出了“风、马、咆哮、咆哮”,演唱这几个字词时要强烈、铿锵有力些。“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是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及对丰收的喜悦,因此要唱出欢快喜悦的心情,用轻快跳跃的方法轻声演唱。“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展现了无数的抗战英雄们在广阔的丛林和青纱帐里神出鬼没地进行游击战的情景。演唱“万山”和“轻纱”时要体现开阔、广阔的情景,可以用连贯的演唱方法。这两句的其余部分可用铿锵有力的的方法轻声演唱来体现。“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朗诵中突出了“洋枪、长矛”,旋律中的表情术语也有特强音记号,因此这两处要用短促跳跃的方法加大音量演唱。“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朗诵时情绪是逐层推进的,音乐旋律也是逐层提高,所以演唱时也要逐句渐强,到“保卫全中国”推到最大音量,把整首歌曲的情绪推到最高潮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