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八月桂花遍地开》|苏少版
八月桂花遍地开教案

八月桂花遍地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诗歌《八月桂花遍地开》;(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3)了解诗歌背景,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2)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感受诗歌的美;(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背诵与理解;2.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3. 诗歌背景的了解和意境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书写;2. 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和感受;3.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课件和相关图片;2. 准备生字词的卡片和相关练习题;3. 准备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时间和空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诗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背诵情况;(2)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感受诗歌的美。
2. 新课内容:(1)讲解诗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背景和作者;(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3)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正确书写。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生字词的默写练习;(2)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和默写练习。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理解;(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5. 小结与作业:(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诗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意境和情感,并背诵给家长听。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和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八月桂花遍地开》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八月桂花遍地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八月桂花的特点和意义。
2. 学习儿童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与旋律。
3. 提高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本《音乐欢乐课堂》。
2. CD或电子设备,播放儿歌《八月桂花遍地开》。
3. 桂花图示或实物。
三、教学过程【导入】1.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八月桂花盛开的场景,引导学生用感官描述桂花的特点(如芳香、黄色、盛开等)。
2. 展示桂花图示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桂花的形象、花期和地理分布。
【学习歌曲】1. 学生听教师播放儿歌《八月桂花遍地开》。
2. 教师分段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词。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大声唱歌,并配以动作,如摇摆、拍手等。
【歌曲分析】1. 引导学生回忆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义。
2. 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歌曲的含义,强调八月桂花的美丽和象征性。
【创作活动】1. 分组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展开创作活动,要求学生用画笔和颜料绘制八月桂花的画作,并附上简短的描述。
2. 学生完成画作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
【音乐欣赏】1. 教师播放一段经典音乐《桂花又开》,让学生用想象力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情感。
2. 让学生自由发表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合作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合唱表演,以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为素材。
2.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设计舞蹈动作和节奏。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当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桂花的美丽和象征意义。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桂花的情感和对音乐的感受。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和学习收获。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回收学生的画作和创作描述,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估。
3. 收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进行教学反馈。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自己的桂花歌曲。
2. 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和欣赏桂花,进行生态教育。
苏教小学音乐三上《4八月桂花遍地开》PPT课件

汝亦知射乎 语言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动作 笑而遣之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性格: 自矜(骄傲)
取置覆酌沥
对比
谦虚
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
课外延伸
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 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 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 1、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 2、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 3谦虚使人进步, • 4、人应有一技之长, • 5、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 6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 获,取得成效。 • 9、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 • 10、智者超然物外
八月桂花遍地开
江西民歌 王志伟编曲
齐唱的特点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时演唱相同的曲调 叫“齐唱”。
听歌曲,思考
• 歌曲分为几句,你听出来了吗?请找出旋 律相同的句子。
五彩缤纷的桂花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 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 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 理。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 清楚。
自学指导(二)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 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 两个人物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陈尧咨(善射)
神态 忿然 笑而遣之
卖油翁(善酌)
课堂练习:
射箭酌油
苏少版音乐三上第四单元八月桂花遍地开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三上第四单元八月桂花遍地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苏少版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歌曲以美丽的桂花为题材,描绘了八月桂花遍地开放的景象,歌词优美,旋律简洁,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中国的民间音乐风格,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对中国的民间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学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八月桂花遍地开》。
2.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中国民间音乐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可能对一些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
2.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配合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感受。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节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PPT,包括歌曲的歌词、旋律图、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介绍等。
2.准备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进行教学示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对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节奏的辅导,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进行演唱,对演唱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小结,强调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节奏的掌握。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进行歌曲的练习,准备下一次的教学。
三年级上册音乐第四单元《采花谣》教案

第四单元采花谣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欣赏《八月桂花遍地开》二、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感受当年革命根据地人民欢庆胜利的热烈气氛,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2.了解本课歌曲的演唱形式,在歌曲轮唱中,要求学生既保持声部间音量的平衡、协调,也注意各声部的独立和清晰。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歌曲轮唱的理解和表现。
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乐理知识和节奏练习1.回忆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其中齐唱指两个人以上同时演唱同一旋律。
合唱指多声部歌曲的每个声部各由一组人演唱。
单声部歌曲由两组人演唱,在第一组唱几拍或几小节后,第二组加入唱同一旋律称为轮唱,这也是合唱的一种形式。
板书:演唱形式齐唱合唱(轮唱)2.出示节奏练习一声部:加—|油 0|加—|油 0|加油|加油|加油|加油||二声部:0 0 |加—|油 0|加—|油 0|加油|加油|加油||(1)在什么时候听过这样的声音?如果这是一首歌,它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板书:二声部轮唱(2)读一声部(3)用二声部轮唱的方式为运动员加油(讲解、指挥)将节奏连起来读(三)学习歌曲1.学一首白头发的老爷爷、老奶奶都能哼会唱的歌。
解放区人民对革命政权热情拥护,乐观向上的精神,踊跃报名参军,小“潘东子”也要求参军;人民是红军取得胜利的有力保障,群众欢呼红军胜利归来,唱起《八月桂花遍地开》。
(多媒体出示课题:《八月桂花遍地开》江西民歌多媒体展示时代背景图象资料)2.看书听范唱。
(多媒体课件:歌曲范唱)3.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场面?(革命根据地人民欢庆胜利)歌曲由几部分人演唱,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4.学唱谱:(1)齐唱部分(2)轮唱部分a.看大歌谱分析,学唱;b.用二声部轮唱的方式节奏读歌词。
5.学唱歌(1)齐唱部分(2)轮唱部分(相互配合,注意看老师指挥)6.合起来演唱(配合,看指挥)7.歌曲处理:学生议一议,论一论)(1)情绪:热烈、高昂(2)二声部轮唱要注意节拍整齐,音量均衡,相互倾听,不喊唱,看老师指挥……8.完整地连唱。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王心畅)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单元第四单元采山谣计划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唱:《树叶儿飘飘》《溜溜山歌》听:《八月桂花遍地开》《打枣》动:我的编创:溜溜山歌;综合表演:夸秋天奏:竖笛练习(四)教学目标1.在“视、唱、听、动”的活动中体验秋天欢庆丰收的喜悦。
2.感受不同地区民间音乐的表现特点。
通过演唱《树叶飘飘》和《溜溜山歌》,体验柔情与粗犷的不同风格;通过聆听《打枣》《八月桂花遍地开》体会南柔北壮的地区风格以及表现不同题材的差异;在综合性表演“夸秋天”中能以唱、念、奏的方式激扬“夸”的情绪。
3.在《溜溜山歌》的填词编创活动中,巩固对“一领众和”演唱方式的认识,能在演唱《溜溜山歌》时有意识的运用这种形式表演。
4.在歌词创作和综合性表演活动中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5.学习高音八孔竖笛的连音吹奏方法,能教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吹奏sol、la、ti 三音组成的短小乐曲《小宝宝要睡觉》。
单元第四单元采山谣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1.听《八月桂花遍地开》2.唱《树叶儿飘飘》教学目标1.学唱《树叶儿飘飘》,引导学生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让学生参与对歌曲的创造、表现和体验,在“视、听、想、唱、动”等综合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
2.听赏不同版本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感受歌曲清新、明快的情绪、情感,体会江西革命老区民歌音乐。
3.在聆听中感受、生活中表现、创编中发展。
重难点重点:能用连贯、柔美的声音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并能积极参与到综合音乐活动中。
难点: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秋天的理解。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动物头饰教学过程主备复备一、组织教学1.学生在乐曲《八月桂花遍地开》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1.听赏乐曲、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简介二胡的构造、性能)初听师:谁来说说这段音乐情绪是怎么样的?你能模仿二胡演奏姿势吗?生:欢快、喜悦的复听师: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有相似的部分吗?请跟着着音乐,轻声哼唱旋律。
三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八月桂花遍地开PPT课件1苏少版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时演唱相同的曲调 叫“齐唱”。
听歌曲,思考
• 歌曲分为几句,你听出来了吗?请找出旋 律相同的句子。
五彩缤纷的桂花
•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益。──高尔基 •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 宁 •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 ●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 ●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八月桂花遍地开教案

八月桂花遍地开教案教案名称:八月桂花遍地开教案类型:文学适用对象:小学低年级学生教案时长:45分钟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和欣赏诗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丽与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于桂花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诗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复制件。
2. 桂花的图片或实物。
3. 提前播放一段桂花的视频。
教学流程:Step 1:引入(5分钟)1. 教师展示桂花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
2. 教师简单介绍桂花的特点和味道,引发学生对桂花的兴趣和好奇。
3. 提问:“桂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桂花有什么特点?你们有没有闻过桂花的味道?”激发学生思考和回忆。
Step 2:朗读诗歌(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诗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复制件。
2. 教师先朗读诗歌,然后鼓励学生跟读。
3.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丽与韵律感。
4. 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Step 3:欣赏诗歌,讨论和发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丽意象和语言表达。
2. 教师提问:“诗中的桂花是什么样子的?诗中的桂花有什么味道?你们读诗的时候有什么感受?”3. 学生自由发表对桂花的感受和想象。
Step 4:小组合作制作桂花画卡片(1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画纸和彩笔。
2. 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想象,合作制作桂花画卡片。
3.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水彩、颜料、彩色笔等用于涂色或描绘桂花的形象。
Step 5:分享和展示(5分钟)1.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制作的桂花画卡片。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桂花的感受和想象。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己创作一首关于桂花的小诗歌,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可以参观学校附近的公园或者花坛,观察和感受桂花的美丽与香气。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欣赏诗歌《八月桂花遍地开》来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
小学音乐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听:八月桂花遍地开 打枣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音乐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听:八月桂花遍地开打枣
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比赛获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歌曲学唱,使学生感受当年革命根据地人民欢庆胜利的热烈气氛。
2.了解歌曲片段的演唱形式,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3.尝试通过歌表演的手段进一步表现秋天火红的色彩和活泼的情绪,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态度。
4.通过拓展欣赏,感受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不同版本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教学重难点:
1. 指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绪,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唱好歌曲中的一字多音、锣鼓节奏以及附点节奏,唱出歌曲欢腾的气氛。
三、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课件、绸带、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赏“桂花”:。
苏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第1课时主备人:田波【学习内容】唱歌:《树叶儿飘飘》欣赏:《八月桂花遍地开》动:露一手绘画制作【文本分析】《树叶儿飘飘》这首歌曲调优美,具有描述性,拟人化的歌词充满童趣。
曲调以切分节奏描绘“飘飘”的动态,用模进表现树叶荡高后飘落,然后节奏均匀地盘旋运动,归于主音,歌曲洋溢着人与自然的友情与关怀,感人至深。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根据同名民歌改编的二胡独奏曲。
原歌曲以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和生活为题材,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工农政府的热情拥戴,对革命前途的无比乐观。
【学习目标】1、学唱《树叶儿飘飘》,学生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让学生参与对歌曲的创造、表现和体验,在“视、听、想、唱、动”等综合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
2、在聆听中感受、生活中表现、创编中发展。
3、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认识全音符时值。
【导学过程】一、感受音乐激发兴趣1、导语师:请一位同学用二胡演奏一段乐曲,放一段二胡乐曲,谁知道他演奏的是什么乐曲?生答。
师:简介二胡的构造、性能,并模仿二胡演奏姿势。
2、听录音:播放二胡独奏《八月桂花遍地开》师:谁能告诉大家,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什么情绪?生答。
3、再次播放乐曲,请同学听着音乐,哼唱旋律,模仿二胡的姿势演奏。
4、第三次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学生扭秧歌步,用动作来感受乐曲所表达情绪。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练习1、师: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生答。
2、(出示画面,树叶飘动的情景)师:树叶儿飘呀飘,荡到了天空。
你们猜猜,谁会看它?3、聆听鸟儿飞翔的音乐,随音乐律动。
4、请几位同学上台模仿燕子飞舞的动作,教师弹奏,并朗读歌词,其他学生模仿蚂蚁和小鱼的动作。
5、师:你们能不能设想一下,它们看见飘落的树叶后会做些什么?生答。
三、参与学习寓教于乐1、教师范唱歌曲。
(出示多媒体课件歌曲词谱)2、练习重、难点:切分音“5 3 ·”“3 2 ·”跳进“3- 5”“1-5 ”及结合歌曲结束部分,认识全音符。
听:八月桂花遍地开 打枣-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听:八月桂花遍地开打枣-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八月桂花以及打枣的知识。
2.学生能够听懂并模仿《八月桂花遍地开打枣》歌曲。
3.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了解民间文化。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八月桂花遍地开打枣》歌曲的录音。
2.教师准备幼儿园打枣的图片或实物。
3.教师准备学生绘画所需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八月是一年中的丰收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很多美好的事情都会发生。
比如,桂花开,人们会互相赠送桂花,表达情感;还有就是打枣,这是一种民间文化,也是很多家庭的传统活动。
2. 直观教学(10分钟)展示一些桂花和打枣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对八月桂花以及打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听歌学唱(30分钟)1.教师播放《八月桂花遍地开打枣》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
2.教师逐句教唱歌词,让学生跟着唱。
3.教师反复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唱,直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唱上来。
4. 创作绘画(30分钟)1.教师给学生讲解如何用图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八月桂花和打枣的感受。
2.学生动手绘画,老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
5.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四、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用眼看、手摸的方式对八月桂花和打枣有初步的了解。
2.帮助学生通过听歌学唱的方式认识歌词和节奏。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在学唱时的错误。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安排合理,过程流畅,达到了预期目标。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对《八月桂花遍地开打枣》歌曲听歌和学唱的难度较大,还需要适当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应该注重在活动中融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年级音乐教案

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教案目标:通过学唱《八月桂花遍地开》,了解八月桂花盛开的景色,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年级:小学三年级学科:音乐时长: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悉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和旋律。
2. 通过歌曲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播放器和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音频。
2.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桂花盛开的美景。
3. 歌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向学生介绍八月桂花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2. 播放幻灯片或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八月桂花盛开的美景。
二、学习歌曲1. 播放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跟随音乐韵律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
3. 发放歌词卡片给学生,让学生有节奏地跟唱歌曲。
三、分组练唱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练习唱歌。
2. 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鼓励,帮助优化唱歌的发音和节奏。
四、合唱表演1. 整合学生分组练唱的成果,进行全班合唱。
2. 老师可以担任指挥或演奏器乐伴奏。
五、反思与欣赏1. 让学生回顾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学习过程。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八月桂花的感受和对歌曲的喜爱之处。
六、评价与总结1. 老师观察学生在学唱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对于参与积极、发音准确、节奏感强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在课堂结束时,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展示班级的合唱效果。
七、拓展活动1. 学生绘制与歌曲相关的画作,展示在教室或学校的艺术墙上。
2. 邀请学生探访校园或社区内盛开的桂花树,亲身感受桂花的香气和美丽。
八、注意事项1. 确保音乐音量适宜,不要过大或过小。
2.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九、期望效果通过本节音乐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八月桂花的美景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知,培养其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合唱歌曲,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合作精神。
通过参与歌曲的学唱以及欣赏八月桂花的美景,学生将培养对音乐和自然美的敏感性,并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019-2020年苏少版音乐三上《树叶儿飘飘》教案

2019-2020年苏少版音乐三上《树叶儿飘飘》教案附送:2019-2020年苏少版音乐三上《爷爷为我打月饼》教案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2、指导学生正确运用附点音符、切分音及休止符演唱歌曲,并明确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
(作用:使歌曲更加明快,富有跳跃性。
)3、能为歌曲配上简单的动作并进行表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在活动中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的的演唱歌曲并表演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附点音符、切分音节奏的掌握和运用。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电钢琴、歌曲挂图、月饼道具、红五角星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学生听歌曲录音《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按节奏进教室。
2、师生互唱问好歌。
3、谜语:教师:同学们,相处这么多日子,我感受到咱班同学都可聪明了,今天我想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猜出来?请听好:有圆有方,又甜又香; 平时少见,中秋能吃上。
(教师出示月饼道具)二、新授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是什么呀?X x x月饼(eng),瞧,他是什么形状的呀?x x圆圆的他又是什么味道的呀?X x x x甜又香啊看,老师把月饼的特点都加上节奏了,大家一起按节奏读一读x x x x x ︳ X x x x ‖月饼 (eng) 圆圆甜又香啊大家喜欢这个大月饼么?嗯。
下面咱们一起玩个游戏,听着音乐按节奏传递这个大月饼,老师相信每位同学的表现一定都很棒,开始!2、范唱歌曲。
教师:同学们,你们今天的表现真是太精彩了,今天梅子老师带来了一首和月饼有关的歌曲,大家想不想听呀?(想)歌曲的名字叫《爷爷为我打月饼》下面,请同学们坐姿端正,看谁能够独自认真聆听这首歌曲,并能说出这首歌曲中还唱出了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事情?(1)教师范唱歌曲提问:歌曲中唱到了谁?(爷爷)爷爷在干什么?(爷爷为我打月饼)爷爷是做什么的呀?(爷爷是个老红军啊)爷爷对我怎么样?(爷爷对我亲又亲啊)我又是怎么对待爷爷的呢?(我为爷爷唱歌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献给爷爷一片心呀)(2)读歌词同学们,让我们用节奏的形式,把这首歌曲的歌词试着读一遍好么?出示节奏歌片(带歌词:引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3、试着随琴唱旋律(及时纠错)教师:下面大家一起看大歌片中的歌曲旋律,听老师完整弹唱一遍歌曲旋律,请同学们跟着我的弹唱对口型认真看谱子,并伸出右手的食指,为老师的演唱划拍子好吗?一拍一个小对勾。
苏教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 《八月桂花遍地开》、《打枣》

2、学生听录音《八月桂花遍地开》
歌曲分为几句?
4、再次聆听《八月桂花遍地开》学生跟着哼唱。
6、介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月桂花遍地开》
7、观看《八月桂花遍地开》二胡独奏录像
3、学生回答
5、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8、学生模仿拉二胡的的姿势感受乐曲的情绪。
9、学生谈谈乐曲分段的情绪。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课题
采山谣
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欣赏:《八月桂花遍地开》、《打枣》
主备人
教
学
目
标
1、欣赏《八月桂花遍地开》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和对革命前途的无比乐观。
2、通过欣赏《打枣》感受农民丰收的喜悦。
重点难点
乐曲情绪的表达
教具学具
电子琴,多媒体
板
书
设
计
预习
要求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备注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八月桂花遍地开》
备注
三、欣赏《打枣》
1、谈话导入
2、出示《打枣》的绕口令
6、欣赏《打枣》你能听出是什么乐器独奏和小乐队模仿人们说话的情景吗?
9、介绍《打枣》和唢呐
10、再次聆听《打枣》感受情绪
四、小结下课
3、学生自由练习
4、指名学生念
5、分速度来念
7、学生相互讨论
8、学生回答
教
后
记
八月桂花遍地开教案

《八月桂花遍地开》教案活动目标:感知理解歌曲的内容,能跟着音乐有表情地演唱。
感受歌曲欢乐优美的情绪,体验参与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音乐、电子琴活动过程:练声导入,激发兴趣。
(1)练声:教师弹奏电子琴,幼儿唱歌。
(2)导入:刚才我们唱了一首有关桂花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面唱了些什么?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旋律。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两遍。
(2)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什么意思?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教师再次有表情地范唱两遍。
(4)请幼儿跟老师一起按节奏念歌词。
(5)请幼儿跟老师一起轻声地学唱歌曲。
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1)感受音乐:请幼儿听赏音乐,并用自己的话讲述音乐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表演音乐: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幼儿跟学。
教师用电子琴伴奏,幼儿表演舞蹈。
教师指导幼儿的动作,鼓励幼儿表演时要有表情。
(3)再次感受音乐: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舞蹈。
教师指导幼儿的动作,鼓励幼儿表演时要有表情。
(4)请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自由表演歌曲的动作,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完整表演歌曲(1)教师弹奏电子琴,幼儿完整地表演歌曲。
(2)教师指导幼儿的动作,鼓励幼儿表演时要有表情。
(3)请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歌曲的动作,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结束活动教师总结活动过程,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结束活动。
第二篇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音乐、电子琴活动过程:(1)练声导入,激发兴趣。
练声:教师弹奏电子琴,幼儿唱歌。
导入:刚才我们唱了一首有关桂花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面唱了些什么?(2)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旋律。
教师有表情地范唱两遍。
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什么意思?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教师再次有表情地范唱两遍。
请幼儿跟老师一起按节奏念歌词。
请幼儿跟老师一起轻声地学唱歌曲。
(3)初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听赏音乐,并用自己的话讲述音乐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秋)三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八月桂花遍地开》教案 苏少版

多媒体课件
集体智慧
个性设计
教学后记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律动。
2、唱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三、歌曲
1、简介:此曲是一首江西民歌,反映了人们群众对工农政府的热情拥戴,对革命前途的无比乐观,使人们从歌中感受到他们那如火如荼的革命热情。
2、教师范唱:
3、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模唱。注意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待熟练后,逐步回到本歌应用的速度。
八月,使学生感受当年革命根据地人民欢庆胜利的热烈气氛,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
2、在歌曲轮唱中,要求学生既保持声部间音量的平衡、协调,也注意各声部的独立和清晰。
教学
要点
教学
重点
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的语气。
教学
难点
唱一唱、认一认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教学法指导
情境体验法、听唱法。
四、节奏写作练习
通过前几节课的节奏写作练习,学生对乐段或乐句中在前后节奏上的相互关系已有了初步的了解。练习(一)就是让学生运用这些感性知识来为乐段中的前乐句接续后乐句的节奏。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有这样一个认识:乐段中的前后乐句除了音调之外,在节奏上也往往有一定的联系,表现为节奏的全部重复或部分重复。
练习(二)是在指定的音高上进行节奏创作练习,应注意以下方面:
①乐句结束音要求时值较长;
②节奏类型不宜过多,要以一个主要的节奏型贯串乐段,以取得统一;
③长短相间始终是节奏连接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审查结论
集体智慧:个性设计:审查人:审查日期:年月日
4、练唱歌曲
5、歌曲分析:歌曲为宫调式,基本上由四个具有起、承、转、合关系的乐句构成,第五、第六乐句是第三、第四乐句的重复,第七个乐句则是第四乐句的变化、发展,也是全曲高潮所在。歌曲表现了高昂的情绪和热烈的气氛。尤其是轮唱部分更是呈现出人民群众争先恐后、踊跃参军的动人情景和对革命的炽热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八月桂 花教班级
预设1课时
本课为第1课时
课 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感受 当年革命根据地人民欢庆胜利的热烈气氛,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
2、在歌曲轮唱中,要求学生既保持声部间音量的平衡、协调,也注意各声部的独立和清晰。
教学
要点
教学
练习(二)是在指定的音高上进行节奏创作练习,应注意以下方面:
①乐句结束音要求时值较长;
②节奏类型不宜过多,要以一个主要的节奏型贯串乐段,以取得统一;
③长短相间始终是节奏连接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审查结论
集体智慧:个性设计: 审查人:审查日期:年 月日
重点
学唱歌曲,体会歌曲 的语气。
教学
难点
唱一唱、认一认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教学法指导
情境体 验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集体智慧
个性设计
教学后记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律动。
2、唱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三、歌曲
1、简介:此曲是一首 江西民歌 ,反映了人们群众对工农政府的热情拥戴,对革命前途的无比乐观,使人们从歌中感受到他们那如火如荼的革命热 情。
6、学生自己遍配简易的舞蹈动作,载歌载舞。
四、节奏 写作练习
通过前几节课的节奏写作练习,学生对乐段或乐句中在前后节奏上的相互关系 已有了初步的了解。练习(一)就是让学生运用这些感性知识来为乐段中的前乐句接续后乐 句的节奏。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有这样一个认识:乐段中的前后乐句除了音调之外,在节奏上也往往有一 定的联系,表现为节奏的全部重复或部分重复。
2、教师范唱:
3、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模唱。注意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待熟练后,逐步回到本歌应用的速度。
4、练唱歌曲
5、歌曲分析:歌曲为宫调式,基本上由四个具有起、承、转、合关系的乐句构成,第五、第六乐句是第三、第四乐句的重复,第七个乐句则是第四乐句的变化、发展,也是全曲高潮所在。歌曲表现了高昂的情绪和 热烈的气氛。尤其是轮唱部分更是呈现出人民群众争先恐后、踊跃参军的动人情景和对革命的炽热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