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新文化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2:今天我们在现 场请来了四位赫赫有名的 学者,请大家猜猜他们是 谁:
展示暗示学者身份的 四句话,学生猜测后再公 布学者的照片。
展示学者对上述现象的 评说,揭示新文化运动的 重要背景:辛亥革命后民 主共和深入人心,袁世凯 倒行逆施、尊孔复古和帝 国主义妄图进一步控制中 国。
教师总结:我们要刷新 国民的旧观念。我们要在 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革 命,与封建思想文化进行 斗争,,引发“民主共和 与封建专制”新旧思想的 强烈冲撞。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与方法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兰花
草》,展示孙中山、袁世
通过上课前 播放的《兰花
凯的图片。 教师讲述:孙中山领
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 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 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 凯窃取了。袁世凯窃取了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 又是如何做的呢?分明挂 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 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 孔教。……这腐旧思想布 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 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 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 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 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 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招 牌也是挂不住的。
2、展示材料:钱玄 同对中国文化的否定
展示图片:近年来各 地大兴祭孔活动
问题探究:上述两则 材料中的现象,你是否赞 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 统文化?
小组讨论,选派 代表发言: 1、俄国十月革 命的胜利。 2、1918年李大钊 在《新青年》上 连续发表了《庶 民的胜利》和 《布尔什维克主 义的胜利》,颂 扬十月革命。为 了扩大宣传马克 思主义,李大钊 在北京创办了 《每周评论》。
4)结合当时中国历史情况,谈一谈这"两先生"是怎样"救治中国政治 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的? 思考:新文化运动健将一直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吗?它到底能不能
救中国呢?
于是就有了这场轰轰烈
革命影响的回 顾,引起学生视 频的内容与社会 潮流作对比,引 发对不协调的现 象的关注。
通过对文字 的推测,引起学 生的兴趣,同时 感受四位学者的 精神气概。
学生对袁世凯自 尊孔复古、倒行 逆施的质问。
设置悬念,调动 学生主动思考的 积极性,感悟一 代哲人的人生价 值观。
明确归纳新文化 运动前夕历史进 步的潮流和暗中 涌动的逆流,帮 助学生理解运动 的历史背景。
欣赏歌曲《兰花 草》,观看图片
草》,激发学生 对本课的兴趣。 通过两幅图片, 将学生的思维从 辛亥革命带入本 节课的教学。
——陈独秀
讲授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 背景
1、(播放视频)袁世凯祭 孔、祭天以及将总统的任
通过对辛亥 制造矛盾,激起
期改为十年,可以无限期 连任,而且可以指定继承 人。
问题1:看完视频,你 有什么感想? 2、学者评说:
通过座谈会的形 式让学生亲历历 史,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调 动他们参与课堂 的积极性,同时 突出重点。
通过分析材料, 使学生加深对新 文化运动内容的 理解
世的黑暗’。 ——陈独秀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 书》
(1)“德先 生”和“赛先生”指什 么?陈独秀提出“德先 生”和“赛先生”是针 对当时怎样的社会现 象?
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 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 志、代表人物以及贡献。
2、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 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讨论:使学 生对如何传统文 化和西方文化有 了正确认识。
能力提升:
1、“无论政治学术道
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
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
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的”。“若是决计革
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
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
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
乱”

——陈独秀 2、孔子为圣之时,
时乎井田封建, 则孔子 必能使井田封建一无流 弊; 时乎潜艇飞机, 则 孔子必能使潜艇飞机不 妄杀人。所以名为时中 之圣, 时看, 与时不悖 也。
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他们对儒家 的“纲常伦理”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让 学生体会,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 结合的能力。
学情预测: 1、 对于新文化运动在近代化探索中的地位学生不能把握, 不能认识其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本质。 2、 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学生不够理解。
——林纾
小组讨论:你怎样看待 这两种观点?你认为我 们今天应该如何对待传 统文化或西方文化?
附板书设计:
西方民主、自由 思想传入中国
新文化运动
袁世凯推行
独裁、专制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冲突
提倡科学民,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
当堂检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现象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情景教学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 论的能力。
3、通过表达学生自己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培养学生通过反思交 流,形成价值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爱国知识分子身上强烈的 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精神。
【自我检测】 1、____年_____在____创办《____》。从第___卷起改称《____》杂 志,从第____卷起,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体诗。_____ 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从____年____,___、____、高举____,____的旗帜,以《____》为 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性质、意义: 4、1918年___发表了《____》和《_____》,颂扬十月革命,“试看将来 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北京创办《____》,从此中国的先进分 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 三、材料“二十世纪的群众运动……集中而成一种伟大不可抗的社会 力。……凡可以阻碍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 们。……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先兆,…‘布尔什 维克主义’这个字,…” 〈1〉此引文出自谁的什么文章?〈2〉作者在文中歌颂的是什么? 〈3〉引文表现了作者的什么信念?〈4〉概括作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 要贡献。 四、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 才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中国” 1)这段文字首先发表于哪一年的什么刊物上?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正 兴起什么运动? 2)"德先生"和"赛先生"实际指什么?此口号是谁首先提出的?有何意 义? 3)"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流了多少血……引到光明世界这段 话是针对什么而言的?试举例说明。
三、新文化运动的新发 展
讨论热烈,突出
1、什么事件的发生,使中 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 了“新世纪的曙光”? 2、李大钊是最先把马克思 主义传播到中国来的。那 么李大钊是怎样传播马克 思主义的呢?
四、新文化运动的 影响
1、归纳总结新文化 运动的意义。
过渡提问:那么,这 是不是意味着新文化动就 没有缺陷呢?
知识拓展: 西洋人因为拥护 德、赛两先生,闹了多 少事,流了多少血,德 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 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 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 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 上、学术上、思想上一
学生畅谈介绍新 文化运动兴起的 标志、口号、代 表人物、活动中 心、主要内容 等。
德先生”和“赛 先生”指民主和 科学; 社会现象:针对 民众封建专制、
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
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变成了一种动态、生长的环境,是教 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因素相互之间的持续互动的动态过 程。突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他们参与历史学科学习与探究的热 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评价论证能力。有利于对自主学习的体验和问题意识的 提升。
2、感悟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和科学”的时代价值。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解放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比较分析法。 学法指导:教会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用辩证的方法来看问题,
用冷静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2)什么是旧道 德? 批判封建道德的目的在 哪?新道德又是指什 么?
愚昧的旧思想, 而民主共和名存 实亡的现状。 旧道德:三纲五 常、存天理,灭 人欲等传统道 德。 封建道德服务于 复辟帝制。 新道德:指自 由、平等、独立 的思想。
过渡:新文化运动发
展到后来,时代又赋予了 她新的内容。李大钊等人 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 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时 期。
现实链接:新文化运动所 提倡的民主和科学在今天 还有没有意义?
生得出对传统文 化不应全盘否 定,要传承优秀 文化的结论,同 时对当今祭孔活 动中行跪拜之 礼,仿效古代祭 天等不和谐的现 象进行批判。
联系现实,加深 学生对新文化运 动伟大意义的认 识和体会,拓展 课堂所学知识。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烈的新文化运动。
过渡:新文化运动如
何兴起的呢?据我所知, 大家查找了很多资料,下 面我们召开一个座谈会, 来谈谈新文化运动的概 况!有谁愿意第一个先来 呢?
2、 新文化运动的兴 起:
1、召开座谈会:学生 表演(介绍新文化运动兴 起的标志,人物,内容 等)
教师在学生介绍完后 展示图片、表格:《新文 化运动概况》,做进一步 的归纳与讲述。
1、新文化运动 是我国历史上一 次空前的思想大 解放运动。它启 发着人们追求民 主和科学,探索 救国救民的真 理,为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条件。 2、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学
重点,提高分 析、归纳问题的 能力。
主动探究, 加深对新文化运 动进步性与局限 性的理解,并引 起学生对当今社 会现象的思考, 从而树立正确的 对待传统文化的 态度——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