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炎症标志物临床应用介绍

合集下载

最新炎症标志物-CRP

最新炎症标志物-CRP
热:热是由于局部动脉性充血,代谢增强,血流加快,产热增多所致。
痛:局部代谢增强,钾、氢离子积累,尤其是炎症介质诸如前列腺素、5-羟色 胺、缓激肽等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炎症渗出引起组织肿胀,张力升高,压 迫或牵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功能障碍:细胞变性、坏死、代谢障碍、炎性渗出物的压迫或机械性阻塞,均 可引起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此外,疼痛也可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 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 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阻断细胞壁的合成,如糖肽类抗生素 2损伤细胞质膜影响通透性如多粘菌素 3阻断核糖体蛋白合成,如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氯霉素 4影响叶酸代谢如磺胺类 5阻断DNA,RNA的合成如甲硝唑,利福平, 喹诺酮类 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 产生的一种物质;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 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 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 但是 在临床使用中已经显现了许多副作用。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 出口3万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 用率高达74%。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
炎症标志物
C-反应蛋白(CRP)
C-reactionprotein(CRP)
POWEPOINT
适用于简约抽像及相关类别演示


炎症的概述 CRP的概念 CRP的生物学作用
CRP的临床价值
完整CRP与超敏CRP Hs-CRP的临床应用 总 结
炎症的概述
炎症( Inflammation)外源性和内源性损伤因子引起有血管的机体细胞和组织各种各样

临床分析中的生化标志物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意义

临床分析中的生化标志物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意义

临床分析中的生化标志物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意义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由复杂的免疫介导性炎症引起的慢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

在临床实践中,准确诊断IBD并确定其严重程度对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生化标志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在IBD的诊断、治疗和监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诊断意义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生化标志物,可以辅助医生判断炎症性肠病的发展情况,对于初步筛查、鉴别诊断和评估疾病活动度具有很大的帮助。

1.1 C反应蛋白(CRP)CRP是人体一种常见的急性反应蛋白,其水平与组织发炎程度密切相关。

血清CRP水平的升高往往提示炎性病变存在,对于判断IBD的活动程度和疾病的恶化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因此,CRP是诊断和评估炎症性肠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1.2 血小板计数IBD患者往往伴随有血小板增多的情况,特别是在疾病活动期。

血小板增多与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细胞内外的炎症反应相关,因此测定血小板计数对于判断炎症性肠病的活动程度和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3 粪便标志物通过分析粪便中的生化标志物,如白细胞、隐血、粪便血清蛋白等,可以更直接地了解炎症性肠病的状况。

特别是在UC的诊断中,粪便镜检是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手段之一,可发现潜在的炎症病变。

二、治疗意义生化标志物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监测这些标志物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疾病控制。

2.1 C反应蛋白(CRP)治疗后CRP水平的下降反映了疾病的好转,可作为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在治疗过程中,监测CRP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及早调整用药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2.2 白细胞计数随着治疗的进行,白细胞计数往往会逐渐恢复正常,说明炎症反应得到了控制。

因此,白细胞计数是治疗疾病活动性、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2.3 粪便标志物在IBD治疗中,随着病情的好转,粪便中的白细胞、隐血等治疗前明显升高的标志物会逐渐减少或消失。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最新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最新临床意义

机体组织在受到损伤、炎症感染时,体内一些血浆成分的浓度在短时间内可出现显著的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急性时相反应。

而血浆成分中出现最明显变化的是一些蛋白质,如C反应蛋白、血浆铜蓝蛋白等。

这些蛋白质就被称为急性时相蛋白。

C反应蛋白(CRP)就是这些急性时相蛋白的一种。

它在组织受到损伤、炎症、感染或肿瘤破坏时,可以在数小时内血浆中的浓度急剧上升,可增高数倍或数百倍。

2-3天达高峰,待病情改善时逐渐下降,恢复正常。

因此测量血清中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判断有无感染、疾病是否处于活动期的指标。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最新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简称CRP)。

早于1930年发现,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CRP的检测在八十年代以前作为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大量应用于临床。

但由于过去CRP的检测方法较为落后,假阳性和假阴性很高,影响了它在临床上的价值,而逐渐被临床所忽视。

近年来,由于检测技术的更新,测定CRP的快速、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已迅速建立。

使CRP在临床应用领域大大增加。

其在医学上的价值正得到广泛验正和承认。

现将其临床意义综述如下:⒈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

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⒉CRP与其它炎症因子的相关性:CRP与其它炎症因子如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和多形核白细胞等具有密切相关性。

CRP 与WBC存在正相关。

在炎症反应中起着积极作用,使人体具有非特异性抵抗力。

在患者疾病发作时,CRP可早于WBC而上升,回复正常也很快。

故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⒊ CR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一旦发生炎症,CRP水平即升高,而病毒性感染CRP大都正常。

脓毒血症CRP迅速升高,而依赖血培养则至少需要48小时,且其阳性率不高。

炎症标志物临床应用介绍

炎症标志物临床应用介绍
在儿科患者中,PCT区分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
PCT levels < 0.5 ng/ml indicate viral meningitis
与CRP相比, PCT有着更好的 浓度落差
Diagnosis Bacterial Meningitis (n=18) Viral Meningitis (n=41)
儿科ICU中脓毒症的诊断
175 Children (PICU)
PCT 0.96
AUC – PCT All Pat.
WBC 0.51
CRP 0.83
0.96 0.96 0.97 0.92
< 3 Months 3-36 Months > 36 Months
对各年龄段、处于危急状态的儿 科脓毒症患者,PCT比CRP、WBC 有着更好的诊断优势
感染
严重脓毒血症
全身炎症 反应综合征
ACUTE ORGAN DYSFUNCTION (Severe Sepsis)Fra bibliotekDEATH
ACCP: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美国胸科学会 SCCM: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危重症监护医学学会
CSF Cells (/µ l) CSF protein levels (g/l) 5156± 4336 2.3 ± 1.2 (0.4(250 – 17500) 4.74) 391± 648 (20 – 3200) 0.62± 0.47 (0.12-2.72)
CRP levels (g/l) 14.4± 69 (28-311) 14.8± 14.1 (0-48)
脓毒症是一种进行性的疾病!

炎性指标及临床药学应用总结

炎性指标及临床药学应用总结

炎性指标及临床药学应用总结在医学领域中,炎性指标是评估炎症程度的重要衡量工具。

它们可以作为检测炎症状态和评估治疗效果的依据,对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炎性指标及其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一、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炎症标志物,其浓度的升高通常意味着机体正处于炎症状态。

临床上,CRP常用于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监测感染的疗效。

此外,CRP还可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红藻胶囊是一种常用的抗炎药物,通过抑制组织细胞释放CRP等炎症介质来减轻炎症反应。

二、白细胞计数(WBC)WBC是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炎症状态下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

通过监测WBC可以评估炎症的活跃程度以及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临床上,WBC常用于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例如,肠炎患者常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利用氢氧化铝消炎止泻片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症状。

三、降钙素原(PCT)PCT是一种特殊的炎症指标,其水平的升高与严重感染相关。

临床上,PCT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PCT的测定可帮助医生辨别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的炎症疾病,从而指导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而抗感染胶囊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来治疗感染。

四、血小板计数(PLT)PLT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炎症反应时PLT计数通常会升高。

PLT可作为一个炎症指标,用于判断感染程度以及预测感染性疾病的转归。

临床上,PLT常用于监测炎症性疾病的发展趋势,并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

丙酸氟轻松胶囊是一种非处方药,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

总结起来,炎性指标在临床药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监测CRP、WBC、PCT和PLT等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炎症状态和感染的严重程度,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不同药物的应用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小板功能等途径来减轻炎症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炎性指标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福祉。

SAA、CRP作为炎症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前景

SAA、CRP作为炎症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前景

SAA、CRP作为炎症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前景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症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方法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集了100例患有不同类型炎症性疾病的患者的血液样本,同时收集了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样本。

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SAA和CRP的水平,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SAA和CRP水平在炎症性疾病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SAA和CRP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0.72和0.68,P<0.01)。

SAA和CRP与患者的预后有关,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结论 SAA和CRP是炎症标志物,能够反映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炎症反应,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关键词:炎症标志物;SAA;CRP;临床应用引言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旨在消除有害刺激和修复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化学介质和信号通路,导致局部和全身的病理生理变化。

炎症反应与许多常见的临床疾病有关。

目前已知的常用的炎症标志物有很多,其中,SAA和CRP是两种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急性期蛋白[1]。

优势在于能够快速、灵敏地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且在炎症消退后能够迅速恢复正常水平。

此外,SAA和CRP还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能够区分不同类型、阶段和部位的炎症反应,以及与其他临床指标(如WBC、NEUT%、ESR等)相互补充,提高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2]。

本文旨在探讨SAA、CRP作为炎症标志物在诊断、监测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了100例患有不同类型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SAA与CRP的水平,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集了100例患有不同类型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样本。

对照组为同期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n=50)。

本研究的纳入原则和排除原则如下:纳入原则:①符合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标准;②有明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年龄在18~65岁之间,男女不限。

炎性指标及临床应用总结

炎性指标及临床应用总结

炎性指标及临床应用总结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炎性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炎性指标是一种反映人体炎症状态的生物标记物,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炎症程度、确定疾病类型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常见的炎性指标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总结。

一、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

它的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并能够迅速降低。

临床上,CRP常被用于判断炎症的存在与程度,尤其在感染、炎症性肠病、风湿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计算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情况下,白细胞计数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

然而,在炎症或感染时,白细胞计数会显著增加。

因此,白细胞计数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判断炎症的存在与程度,并能够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

三、血沉血沉是指血浆中红细胞下沉的速度,通常用mm/h来表示。

血沉是一项常用的非特异性炎性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炎症或感染的存在与程度。

在体内发生炎症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都会增加,使红细胞凝聚成堆而下沉速度变慢,从而导致血沉增加。

四、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计算中性粒细胞的数量。

中性粒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白细胞类型,负责抵抗细菌和真菌感染。

在炎症或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计数会显著增加。

因此,中性粒细胞计数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判断炎症的存在和程度,在感染、白血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降钙素原降钙素原是一种早期生物标志物,其浓度在炎症或感染时往往会显著升高。

通过监测降钙素原水平,医生可以判断出炎症的存在与程度,并且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降钙素原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判断和监测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六、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计算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计数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

然而,在炎症或感染时,血小板计数可能升高或降低。

炎症标志物-PCT(w)

炎症标志物-PCT(w)
血清降钙素(CT)的
前肽物质
分子量:14.5 kDa 由116个氨基酸组成
的糖蛋白质
无激素活性
人体内半衰期为20-
24小时 稳定性好
PCT 的临床价值
PCT目前已成为临床全身性细菌感染诊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之一。临床 上通过与传统的指标,如WBC、ESR、CRP、细菌培养等比较,具有较高的灵 敏度和特异性。 PCT用于鉴别脓毒症(Sepsis)和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监测抗生素 的治疗效果,评估病人的预后,不同的PCT浓度提示感染的严重程度。 在不明原因的炎性疾病中,PCT可表明由细菌引起的可能。在非细菌性疾病中, 相对于临床的严重程度,PCT浓度是低的。在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中PCT浓度的升 高可能是细菌重复感染或脓毒症。 可以通过PCT监控对有感染危险的重症患者监护。由于PCT只是在全身细菌性感 染或脓毒症时合成,而不在局部炎症和轻微感染中合成,所以PCT在监控严重干 扰时是比体温、CRP、IL-6、WBC、ESR更好的工具。 此外,PCT还被用于儿科急诊和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治。
感 染
感染是指由其他物种在身为宿主的个体内进行有害的复制、繁殖过程。具传染 性的生物体会寻找并且利用宿主体内资源,以利自身生存,但这个过程一旦干 扰了宿主正常的生理运作,可能造成症状,器官及组织被吞噬、甚至死亡。 这类物种又称为病原体,通常是微生物事实上感染的定义可以更广,包括细菌、 病毒、寄生虫、真菌、类病毒,甚或是具有致病能力、但并非生物的传染性物 质,例如白蛋白。
第三重:二重感染 当利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会继续生长繁 殖,造成新的感染,即“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 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较高。 第四重:耐药性 频繁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 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 通病菌被灭杀的同时,原先并不占 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 了下来,并大量繁殖。而且由于药 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 变异,成为耐药菌株。一些“超级 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抗生药 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 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 感染时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

炎症标志物临床应用介绍--简单版

炎症标志物临床应用介绍--简单版

考虑使用PCT来追踪病程
如果开始使用抗生素: 在病程第3,5,7天重新测量PCT 停用抗生素,使用上述相同的临界值 如果PCT初始数值>10ng/mL,那么停用抗生素直到 PCT峰值下降到80-90% 如果初始PCT值仍然持续偏高,那么考虑治疗失败 (例如:抗药性株,积脓症,ARDS) 门诊患者:根据上次PCT结果决定抗生素使用时间: >0.25-0.5ng/mL:...3天 >0.5-1.0ng/mL:... ..5天 >1.0 ng/mL:......... ..7天
对各年龄段、处于危急状态的儿 科脓毒症患者,PCT比CRP、WBC 有着更好的诊断优势
M Hatherill et al. Arch Dis Child 1999; 81:417-21
连续的监测PCT血中浓度
可以更好的评估患者的预后
严重外伤导致脓毒血症患者,生存者
PCT呈快速下降趋势,预示着成功的治疗效果 (感染控制、存活)
脓毒症是一种进行性的疾病!
CNS
Respiratory Cardiovascu lar
体温 心率
> 38℃ or < 36 ℃ > 90/min
脓毒性休克
严重脓毒血症,纵 使给予了体液复苏 仍出现低血压
呼吸急促
> 20min or HRventilation (CO2 <32 Torr, 4.3kPa)
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
抗生素的有效管理
急诊部门中以PCT引导的抗生素治疗
<0.1ng/mL
细菌病因学 极不可能
0.1-0.25ng/mL
细菌病因学 不太可能
>0.25-0.5ng/mL

心血管及炎症标志物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心血管及炎症标志物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前心衰阶段
动脉粥样硬化
Cytokines、LP-PLA2、 Adiponectin、PAPP-A、CRP
心肌缺血
IMA、H-FABP、BNP/NT-proBNP
前临床心衰阶段
血栓形成/心肌梗死
D-Dimer、cTnI/cTnT、NT-proBNP CK-MB、H-FABP、 Myoglobins
临床心衰阶段
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建议隔6-8个月测定一次NT-proBNP,作为预后 判断的参考。对临床考虑病情有进展时,建议复查。
NT-pro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011;
12
2011年心脏病学实践;
Mortality risk at 30days after onse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ssessed by measurement of no, single and multiple cardiac biomarkers
26
影响CK-MB升高的因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脏炎 •心肌疾病 •循环衰竭和休克 •横纹肌溶解症 •恶性高热
•心脏手术 •骨骼肌创伤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肌肉萎缩症 •高强度运动 •慢性乙醇中毒
27
中华医学会心脏标志物临床检测应用建议
所有疑似ACS患者都应当检测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
5
AHF常规检查项目
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 INR CRP
D-二聚体 Na,K,尿素氮,血肌酐
CK-MB,cTnT/cTnI 动脉血气分析 转氨酶 血糖 BNP/NT-proBNP
检查选择
检查 在抗凝或严重的心力衰竭时检查
检查 检查(患者较长时间住院可能有假阳性)

MLR、NLR等炎症标志物在HBV-ACLF患者早期诊断及临床预警的应用演示稿件

MLR、NLR等炎症标志物在HBV-ACLF患者早期诊断及临床预警的应用演示稿件

MLR、NLR在HBV-ACLF患者中的变化
MLR升高
HBV-ACLF患者中,单核细胞数量增多, 导致MLR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加重。
VS
NLR升高
HBV-ACLF患者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 ,导致NLR升高,反映体内炎症反应和免 疫失衡。
02
MLR、NLR等炎症标志物在 HBV-ACLF患者早期诊断中
02
03
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的炎症标志物检测方法 和参考范围,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结果 可能存在差异,影响预警的准确性。
MLR、NLR等炎症标志物与其他预警方法的比较
与肝功能指标比较
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在HBV-ACLF诊断中常用,但它们主要反映肝脏损伤程度 ,而MLR、NLR等炎症标志物更侧重于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状态。
• MLR、NLR等炎症标志物在 HBV-ACLF患者早期诊断及临床 预警的未来展望
01
MLR、NLR等炎症标志物概 述
MLR、NLR的定义与特性
MLR(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指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 例,用于评估炎症反应程度。
NLR(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 比例,反映体内炎症和免疫状态。
MLR、NLR等炎症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中的局限性
特异性不足
由于多种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炎 症标志物的升高,因此其特异性 有限,可能存在误诊风险。
受个体差异影响
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 因素可能影响炎症标志物的水平 ,导致诊断结果的偏差。
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诊 断标准,不同实验室间的结果可 比性有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3年,法国学者(M Assicot)第一个发现PCT在严重细菌感染时显著 升高,而在不是细菌感染时不升高或轻微升高,从而可以在临床上鉴别细 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PCT是一种糖蛋白,基因 定位于人类第11号染色体 上的单拷贝基因。由降钙 素相关基因转录成mRNA 后,首先翻译成降钙素原 前体,后者经过几步修饰 改变成为PC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细菌感染时,产生白细胞介素IL-1及肿瘤凋亡 因子TNF,诱导PCT的高表达。并且,在细菌感 染/脓毒血症状态下,PCT在各个组织、器官大
量形成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病毒性感染则会产生干扰素,导致PCT的低表达。
>3.0mg/L >3.0mg/L <10mg/L
临床应用建议
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低危险性
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中危险性 间隔2周后再次检测一次,去平均值作为观察的基础 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高危险性,建议给予抗炎和抗栓同 时治疗 提示新生儿感染
病程大于6-12小时,可基本排除细菌感染或者细菌已被清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细菌感染发生后,血液中PCT浓 2-3h开始增加 , 6-8h快速升高; 12h-48到达峰值, 2-3d 恢复正常。 血浆浓度在<0.05ng/ml~1000ng/ml
10~30mg/L
提示病毒感染 在抗生素治疗时CRP应降至此水平以下 如病程尚短,不能排除细菌感染,应数小时后再复查
>30mg/L
细菌感染
提示可能病毒感染
10~20mg/L 在抗生素治疗时CRP应降至此水平以下
如病程尚短,不能排除细菌感染,应数小时后再复查
20~50mg/L 提示细菌或者病毒感染
50~100mg/L 通常是细菌感染
提示败血症或侵袭性感染等严重感染
>100mg/L
病毒感染基本可排除
>1_5_0__m_g__/__L____________第____一____个____7____2__小____时__,__C_R_P_>150mg/L提示可能为坏死性胰腺炎7
科室
呼吸科 儿科 消化科 泌尿科 妇科 口腔科
肿瘤科 心内科 其他科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
常规C反应蛋白
CRP作为一般感染的检测指标:
严重细菌感染 一般细菌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
CRP >50mg/L CRP 20-50mg/L CRP 10-20mg/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PCT在健康个体中的浓度非常 低( < 0.1ng/ml) ,并且在活体内外 都是非常稳定的蛋白,半衰期大约 20~24h。
PCT在内毒素等细胞因子诱导下, 2~3h开始增加, 6~8h体内浓度快速 升高, 12~48h到达峰值, 2~3d后恢 复正常。
随后有研究表明, PCT是由细菌内 毒素、TNF2α、IL2、IL6 等因素作用 于肝、脾、肾、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或特殊细胞而产生。
超敏CRP的临床应用:心血管炎症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 中心(CDC)
心血管炎
症疾病的 标志物
1 mg/L 3 mg/L
10 mg/L
>100 mg/L
建议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初级预防筛选指标
低度风险 中度风险
高度风险
存在常规炎症,治疗后一周内再次测量
美国心脏协会(AHA)
Adapted from Ridker PM. Circulation. 2003;107:363-369.
8
PC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降钙素原(PCT)(Procalcitonin)
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体,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可以由 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及肺和小肠中的神经分泌细胞产生。
作为降钙素的前体,PCT没有激素活性。
疾病应用
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细菌性)、肺肿瘤、肺结核、肺梗塞、肺脓 疡、脓胸等
儿童和婴幼儿的各种炎症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胆囊炎、肝脓疡、腹膜炎、恶性肿瘤等 肾盂肾炎、肾盂炎、膀胱炎、肾周围脓肿、癌等 多种常见妇科炎症及妇科手术前后的临床检测,治疗监测
牙周炎、颌面部的感染、颌面部损伤、种植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的院内感染监测以及拔牙手术前后检测
细胞内特殊
11号染色体上 转录
内源多肽酶
蛋白酶
降钙素原前体
降钙素原( PCT)
降钙素(CT)
的单拷贝基因 甲状腺滤泡细胞
肺,小肠神经分泌细胞
PCT基因的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正常情况
细菌感染
正常代谢时,甲状腺C细胞分泌 并产生有激素活性的降钙素。
5
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
监测疾病的治疗过程
CRP mg/L 200
150
100
再染
治愈
50
0
0
5
10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
项目名称 心血管疾病
高敏CRP 新生儿 儿童
常规CRP 成人
检测结果
<1.0mg/L 1.0~3.0mg/L
炎症标志物 临床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常选择的炎症相关指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U-CR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肿瘤患者化疗后的监测、肿瘤手术前后的临 床检测
心血管炎症病变检测,对心血管疾病预后作用的监测
胶原病、过敏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期(风湿SLE、类风湿等)、 传染病、败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