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案5年级上册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f88a7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c.png)
【教案】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的高低、长短、快慢等;- 学习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线与间的名称和音符的位置;- 学习乐器的分类和基本演奏方法。
2.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观察、感受、表达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 音的高低、长短、快慢等内容;- 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线与间的名称和音符的位置;- 乐器的分类和基本演奏方法。
2. 音乐欣赏:- 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学习欣赏经典音乐作品的韵律、旋律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步骤1. 游戏引入(时间:10分钟)- 教师介绍音乐的魅力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声音辨认游戏,通过声音来认识音的高低和长短。
2. 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间:30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线与间的名称和音符的位置;- 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逐渐学会书写简单的音符和简单的乐谱;- 教师引导学生用发声器材(如手拍、口哨等)进行简单的节奏感训练,培养学生的乐感。
3. 乐器分类和基本演奏方法的学习(时间:30分钟)- 通过图片和简短的描述,向学生介绍各类常见乐器的分类和基本演奏方法;- 教师播放不同乐器的音频,让学生听出并辨认不同乐器的声音。
4. 音乐欣赏(时间:30分钟)- 教师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国的古筝曲等,向学生介绍其背景和特点;- 播放音乐作品的录音,让学生欣赏并描述音乐的韵律、旋律和表达方式;- 分享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激发他们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设计简单的乐理练习题,检查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个人作品展示: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用乐器演奏、歌唱或舞蹈的形式进行表演,以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创造能力。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歌声与微笑 (1)|花城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歌声与微笑 (1)|花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b2d3c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3.png)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歌声与微笑(1)|花城版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1教学目标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 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通过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感受歌曲轻松爽朗的音乐情绪。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感受、体验并表现歌曲中青年儿童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2学情分析[来源:ZXXK]3重点难点唱准后半拍起的节奏。
4教学过程1、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
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
![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d27ad89ec3d5bbfd0a74f3.png)
五年级音乐教案一、全册教学法内容(以课为单位)第1课:祖国像妈妈一样第2课:奇妙的太空第3课:多彩的乡音(五)第4课:动物世界(六)第5课:我们喜爱的影视歌曲第6课:环球音乐探宝(五)——漫游非洲第7课:走进音乐大师(一)第8课:冬日的遐想才艺表演联欢会二、全册教学要求将他们的生活置于活生生的音乐体验之中,这是激发孩子学习音乐全册教学要求。
三、全册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关键)第一课: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通过歌曲的学习与欣赏,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
第二课:巧妙地向学生介绍新的现代乐器——电子合成器,让学生能通过对太空的联想和声音的探索,来感受和表现想象中的太空景色与乐器音乐之间的联系。
第三课:通过学唱和欣赏民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第四课:体验回旋曲式的结构和二声部节奏练习的内容第五课:体会影视主题歌在电影电视传播中的作用第六课: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受第七课:了解音乐大师——海顿及其代表作品第八课:安排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音乐与“冬”季里自然界之间密切相关的内容四、全册教时安排每一课安排用二周时间五、教学方法措施1、唱一唱歌曲2、看画听音乐3、找一找唱名4、敲一敲小乐器5、演一演音乐小品6、打一打快板第1课祖国像妈妈一样教学内容:有情感地演唱《祖国像妈妈一样》《七子之歌》和《长在祖国的春天里》教学目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拍击《祖国像妈妈一样》《七子之歌》和《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三首歌曲不同的节奏型,能独立地视唱歌曲《七子之歌》的旋律。
教学重点:《祖国像妈妈一样》旋律分析教学过程:1、谈话交流。
让学生用语言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2、比较:《祖国像妈妈一样》《长在祖国的春天里》,让学生仔细看出歌曲表达的意思。
学生谈听后感,老师板书“祖国”,引导学生提示课题,3、分别学唱:《祖国像妈妈一样》从节奏入手,用听唱法,老师多用不带伴奏的范唱来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带唱、范唱、对唱、模唱。
《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从“1、3、5”三音入手,采取视唱为主听唱为辅的方法进行学唱。
花城版五上第8课第2课时《再唱山歌给党听》教案(教案)
![花城版五上第8课第2课时《再唱山歌给党听》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f8f85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c.png)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8节《多彩的乡音》——藏族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类:设计·应用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音乐是一种民族的文化。
本课选定我国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学习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多彩的乡音”中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对相关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本课设计使学生在了解西藏风土人情的同时对西藏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更好地学习表现西藏音乐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使学生在对西藏歌曲的学习过程中饱览了西藏风光、民俗风情。
教材分析:《多彩的乡音》是广东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五年级下册的第六课。
主要内容是介绍几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如朝鲜族、新疆维吾尔族以及藏族的音乐与舞蹈。
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
我选择的是这课的第三课时,欣赏藏族的歌曲《再唱山歌给党听》与音乐《弦子舞曲》。
西藏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歌舞以它独特的魅力被广大人民所传唱、喜爱。
学情分析:该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相信他们对藏族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课是着重让学生能了解藏族的音乐特点,并产生兴趣,能大胆地参与到舞蹈中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学生用具:课本音乐力度:强—弱。
9、弦子舞动作:是属于藏族里面的慢板。
节奏是向上的,身体慢起慢下。
10、了解藏族舞的律动要求。
度力度的变化。
9、了解弦子舞蹈的基本动作要领。
10、学生阅读了解。
析能力。
9、加深对弦子舞蹈的印象。
10、积累欺诈舞蹈知识。
拓展延伸1、教师播放藏族舞蹈视频2、学一学、跳一跳:老师教三个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1、欣赏藏族舞蹈,试着模仿。
2、每组派几位同学到前面来,其他同学在原位模仿学习。
1、加深藏族舞蹈特点的印象。
2、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欣赏藏族的歌曲和舞蹈,藏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西藏是中国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和藏族同胞团结一心,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花城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花城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6efc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d.png)
花城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音乐的魅力——花城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
2. 合奏和合唱的基本技巧。
3. 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音乐资料。
2. 音乐乐器和伴奏设备。
3. 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音乐概念和元素,例如节奏、旋律等。
2.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量和美妙。
二、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15分钟)1.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如节拍、音高、音符等,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引导学生分析一段简单音乐作品的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三、合奏和合唱的基本技巧(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合奏练习,指导他们如何协调演奏,注意节奏和和声。
2. 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他们体验合唱的美妙,并指导他们如何掌握合唱的技巧。
四、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15分钟)1. 播放一段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
2.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小结与延伸(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音乐概念和技巧。
2. 布置音乐作业,要求学生练习合奏或合唱,并鼓励他们多听音乐、多欣赏音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精神,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花城广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花城广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45c176e45c3b3567ec8b63.png)
五年级上册(第9册)音乐科教学计划(_______学年度第一学期)一、班级情况分析: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而且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上课纪律好,举手发言胆子比较大。
特别是在歌曲演唱这一块上,识谱能力较强,能够按照音乐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些女生,这一群力量比较庞大,很有实力去带动几个乐感较差的学生。
二、教学目的要求:1.以音乐的美感感染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预技能:从“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舞步到动作组合等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开发学生的形象能力、创造性思维潜质。
始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全册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关键)第一课: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通过歌曲的学习与欣赏,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
第二课:巧妙地向学生介绍新的现代乐器--电子合成器,让学生能通过对太空的联想和声音的探索,来感受和表现想象中的太空景色与乐器音乐之间的联系。
第三课:通过学唱和欣赏民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第四课:体验回旋曲式的结构和二声部节奏练习的内容第五课:体会影视主题歌在电影电视传播中的作用第六课: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受第七课:了解音乐大师--海顿及其代表作品第八课:安排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音乐与“冬”季里自然界之间密切相关的内容三、教材分析本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面对全体学生,也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全书共8课,教材配有相应的光盘磁带。
四、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和钻研《大纲》及教材,掌握乐理、听音、练唱之间的联系,使之相互密切配合。
教学方法:唱一唱歌曲,看画听音乐,找一找唱名,敲一敲小乐器,演一演音乐小品,打一打快板。
花城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花城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47970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a.png)
花城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XXX五年级(2)上册音乐教案第1课我们学校的合唱节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2、学唱歌曲(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讨论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
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不小。
(3)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讲授的重点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4)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XXX(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5)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小结4、课后作业: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学唱《在卡吉德洛森林》这首短小精悍的波兰民歌,具有三拍子音乐的舞蹈风格。
初听时,引领学生作第一拍跺脚、第二、第三拍拍手的动作感受三拍子音乐的风格。
前两个乐句要求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后两个乐句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
二声部第二乐句接第三乐句处,注意唱准五度音程。
结合教材中的练声曲,研究连音和跳音的唱法。
(二)观赏男声独唱《游击队歌》.《游击队歌》是我国老一辈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XXX的代表作。
它诞生在1937年的抗日烽火岁月。
全曲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特点,曲调轻快流利,节奏活跃,富于变化,充满旺盛的活力,生动地刻画了游击健儿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形象和乐观昂扬的精神面貌。
1独唱讲授的方法1“唱-奏”互动教学法在合唱教学中的运用独唱讲授是学校音乐讲授的重要内容,对造就学生的审美感和个人主义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案五上
![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案五上](https://img.taocdn.com/s3/m/bf85ab0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1.png)
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案五上教案标题: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案五上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的概念。
2. 学习并掌握音乐中的基本音符和节拍。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节奏和旋律的概念。
2. 基本音符和节拍的学习。
3. 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五上。
2. 音乐乐器或音频设备。
3. 音乐节拍器材。
4. 音乐欣赏素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 提问学生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了解。
2. 概念讲解(10分钟)- 解释节奏和旋律的概念,并通过示例音乐进行说明。
-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元素。
3. 音符和节拍学习(15分钟)- 介绍基本音符和节拍的概念,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等。
- 使用音乐节拍器材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不同音符和节拍的持续时间和强度。
4. 音乐欣赏和表达(15分钟)- 播放一段经典音乐,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
- 让学生自由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可以通过舞蹈、绘画或口头表达等方式。
5. 合作演奏(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简单的音乐进行合作演奏。
- 学生可以使用各种乐器或身体打击方式,展示他们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6.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继续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音乐,发展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2. 组织音乐比赛或演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合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乐器,拓宽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作演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自主创作作品,评估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回答,检查学生对音乐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五年级上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花城版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c33df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9.png)
五年级上册花城版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音乐对人类的重要性。
2.学习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和声。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
2.学会通过唱歌和演奏乐器表达音乐。
3.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音乐的基本要素a.节奏:学生通过学习和拍手、击打乐器等活动,感受节奏的重要性,并学会简单的乐曲节奏。
b.旋律:学生通过唱歌和模仿音乐演奏,发展旋律感和歌唱能力。
c.和声:学生学习和认识简单的和声,如和弦的构成和和声的种类。
2.音乐欣赏与创造a.音乐欣赏:学生通过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并发展音乐欣赏能力。
b.音乐创造:学生将学到的基本要素运用到创作中,通过编写简单的乐曲、歌曲或舞蹈,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些音乐活动,如合奏、合唱等。
2.示范引导:教师通过演奏、唱歌等形式示范给学生,引导他们学习和模仿。
3.音乐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使他们对各种音乐风格和文化有所了解。
五、教学步骤1.导入a.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b.讨论音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思考和理解。
2.学习音乐的基本要素a.节奏-教师进行拍手示范,让学生跟随拍手,并逐渐加快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身体和乐器发展自己的节奏感。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奏活动,锻炼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b.旋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唱歌和模仿演奏,发展自己的旋律感和歌唱能力。
-教师示范一些简单的乐曲,让学生听后模仿演奏。
c.和声-教师介绍和弦的概念和种类,并进行简单的示范。
-组织学生进行编写简单和声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音乐欣赏与创造a.音乐欣赏-教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讲解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
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 五彩缤纷的音色世界(三)第二课时 教案 教学设计
![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 五彩缤纷的音色世界(三)第二课时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1e88f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6.png)
3.知识与技能:能准确的听辨出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的音色,并能跟随音乐哼唱出主题音乐。
教学重点:
欣赏木管四重奏《生日歌》、《梁山伯与祝英台》,了解木管四重奏的演奏形式。
教学难点:
能在木管四重奏乐曲中,分别听辨出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的音色,并体会音乐情感。
《五彩缤纷的音色世界(三)》第二课时
执教:
教学内容:广东花城版五年级上册第10课
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
课 型:欣赏课(微课)
课 时:第2课时
教学理念:
“了解西洋管木管乐器音色的多样性,培养学生音色听辨和音乐审美能力。”是这节课的中心思想。让孩子了解世界音乐、激发自己热爱音乐的热情和了解多元音乐文化的兴趣是这节课的核心。聆听与欣赏时,侧重于让学生能根据音乐的特点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主动分辨音色的不同,增强对音乐的理解与欣赏。同时在本课欣赏中,感受木管乐器音色的变化,通过聆听不同的乐曲听辨感受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的音色魅力,给学生留下不同的音乐印象,让学生边聆听不同乐、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自我介绍。
2.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亲切问好,建立师生沟通桥梁,为教学做准备。】
二、复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认识的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相关知识。
2.引入“木管四重奏”,聆听音乐。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导入新知,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三、新授知识
1.简介木管四重奏
2.聆听木管四重奏《生日歌》,听辨四个声部分别是哪种木管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如何及乐曲的来源
3.聆听木管四重奏《梁山伯与祝英台》,听辨演奏乐曲主旋律的乐器及乐曲的情绪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2ae5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6.png)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音乐世界——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教学重点:1.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
2. 学习音乐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材。
2. 音乐播放设备。
3. 乐器和节拍器材。
4. 音乐绘本、图片等辅助教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素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的定义、音乐的作用等。
3.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声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元素。
第二课:音乐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1. 复习音乐的基本元素。
2. 学习音乐的基本技巧:唱歌、演奏乐器、舞蹈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技巧进行音乐表达。
3. 学习音乐的表达方式:音乐的情感表达、音乐的故事表达等。
通过听音乐、观看音乐视频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课:音乐的欣赏和创造1.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
2.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3. 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可以是编写简单的旋律、创作歌词等。
第四课:音乐与生活1.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喜欢的音乐,并解释喜欢的原因。
3. 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是唱歌、演奏乐器、舞蹈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音乐团队或合唱团等音乐活动,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 组织音乐比赛或表演,展示学生的音乐才艺和创造力。
3. 鼓励学生多听音乐、看音乐演出等,拓宽音乐视野,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891e9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4.png)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标题: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学生能够辨认和演奏简单的音乐节奏。
3. 学生能够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音乐节奏的辨认和演奏。
教学准备:1.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材。
2. 音乐乐器,如鼓、手铃等。
3. 音乐录音或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讨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知识讲解:1. 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如旋律、节奏、节拍等。
2. 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学生如何辨认和演奏简单的音乐节奏。
实践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乐器或打击乐器。
2. 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要求学生根据节奏演奏自己手中的乐器。
3.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尝试不同的节奏组合和音乐表达方式。
巩固练习:1. 给学生分发乐谱或节奏图表,让他们尝试根据图表演奏音乐。
2. 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分享自己的音乐表达和创意。
总结回顾: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他们对音乐的思考和探索。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音乐,可以参加音乐俱乐部或学习乐器。
2. 提供一些音乐资源和推荐,让学生有机会进一步发展音乐兴趣和才能。
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演奏能力。
2. 收集学生的乐谱或节奏图表,评估他们对音乐概念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问题,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c8256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6.png)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包括音高、音长、节奏等。
2. 学习并演奏简单的乐曲,培养音乐鉴赏和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音乐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学重点:1.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学习并演奏简单的乐曲。
教学准备:1.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2. 音乐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3. 音乐录音或音乐播放设备。
4.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2. 通过播放一段简短的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音高、音长和节奏的概念,并通过简单的示范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2. 利用投影仪或黑板,展示不同音符的符号和音长,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唱。
3. 利用教材中的相关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音高、音长和节奏的理解。
三、学习并演奏简单的乐曲(20分钟)1. 选择一首简单的乐曲,如《小星星》,向学生介绍乐曲的基本信息。
2. 指导学生分组,分配不同的乐器,并教授乐曲的演奏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排练,并逐步提高演奏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4. 进行小组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鼓励学生通过多听音乐、多参与音乐活动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3.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音乐概念和要素的理解。
2.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并尝试用乐器演奏或唱唱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并通过演奏简单的乐曲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表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在指导学生演奏乐曲时,注重个别辅导和整体协调,使学生的演奏水平得到提高。
花城广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花城广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20365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5.png)
花城广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五年级上册(第9册)音乐科教学计划(_______学年度第一学期)一、班级情况分析: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而且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上课纪律好,举手发言胆子比较大。
特别是在歌曲演唱这一块上,识谱能力较强,能够按照音乐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些女生,这一群力量比较庞大,很有实力去带动几个乐感较差的学生。
二、教学目的要求:1.以音乐的美感感染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预技能:从“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舞步到动作组合等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开发学生的形象能力、创造性思维潜质。
始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全册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关键)第一课: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通过歌曲的学习与欣赏,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
第二课:巧妙地向学生介绍新的现代乐器--电子合成器,让学生能通过对太空的联想和声音的探索,来感受和表现想象中的太空景色与乐器音乐之间的联系。
第三课:通过学唱和欣赏民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第四课:体验回旋曲式的结构和二声部节奏练习的内容第五课:体会影视主题歌在电影电视传播中的作用第六课: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受第七课:了解音乐大师--海顿及其代表作品第八课:安排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音乐与“冬”季里自然界之间密切相关的内容三、教材分析本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面对全体学生,也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全书共8课,教材配有相应的光盘磁带。
四、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和钻研《大纲》及教材,掌握乐理、听音、练唱之间的联系,使之相互密切配合。
教学方法:唱一唱歌曲,看画听音乐,找一找唱名,敲一敲小乐器,演一演音乐小品,打一打快板。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f18661a26925c52cc5bf6f.png)
第一单元《祖国像妈妈一样》●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本单元围绕‚爱祖国‛这一注意,设计了《祖国象妈妈一样》、《七子之歌》《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三首歌曲,及欣赏独唱与合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的欣赏内容。
通过歌曲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
★知识目标: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拍击三首爱国歌曲的节奏型,并能独立视唱〈七子之歌〉的旋律;在歌曲欣赏中学会分析比较独唱与合唱不同演唱形式的作用;从教材开设的”音乐网站”中,独立学会”休止符”的知识.★技能目标:用正确的歌唱方法富有感情的演唱本课的三首歌曲,并能独立背唱其中一首;能背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歌曲主题.《祖国像妈妈一样》《长在祖国的春天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祖国像妈妈一样》是一首两段体的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较慢,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第一乐段旋律重于抒情,第二乐段通过音型的变化,使情绪转向赞颂,曲调也变得更加热情和舒展,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旋律和亲切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妈妈的热爱及在祖国怀抱快乐成长的幸福感,情绪活泼欢乐。
两首歌曲都是表达爱国感情的歌曲。
●教学重难点:新节奏型o x x x |x. xx |x x x || 及歌曲旋律中7度和8度大跳的准确演唱;●教学设计:1.聆听、学唱。
★谈话交流。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妈妈‛、‚我‛两个词语后,提出问题:天底下每一个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有很多。
你的妈妈是怎么爱你的呢?学生自由表达,回顾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老师连线,加一个‚爱‛字。
★聆听歌曲。
无视频播放两首歌曲《祖国像妈妈一样》、《长在祖国的春天里》,旨在让学生仔细‚听出‛而不是‚看出‛歌曲表达的意思。
学生谈听后感,老师板书‚祖国‛引导学生揭示课题,完成以上板书设计。
★分别学唱。
《祖国像妈妈一样》这首歌里出现了新的节奏,这是歌曲难点,而且本首歌的每一句都是强拍弱位起或者弱拍起,这需要老师多带唱。
最新花城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教育部审定)
![最新花城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教育部审定)](https://img.taocdn.com/s3/m/96a7f0ca6bd97f192379e985.png)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课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2、学唱歌曲(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讨论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 的情景。
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应“ 3-#5”处#5 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教学的重点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小结4、课后作业: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一首三拍子的波兰民歌,表现了用煤的童话意境。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体会外国民歌的优美意境。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一首优美的波兰民歌,歌曲为三拍子,歌词十分的优美,旋律十分的动听,表现了一种近乎于童话的美感。
歌曲的节奏型比较简单,主要是三拍子的不停重复,好像是在给听歌的人婉婉道来优美的童话故事。
教具:多媒体、录音机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1、播放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学科教案教材版本:花城版年级:五年级上册时间:2007 — 2008 学年第1学期教学计划、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
、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
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
器乐训练以竖笛吹奏练习为主,能够准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的变化。
教学目标:、.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丁参与音乐活动。
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三、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五、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声练习曲及二声部练习曲来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强弱的变化,分辨并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通过节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
学生情况分析:本年级我所带的二个班学生,经过了四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音乐感受力,能较为准确的分析音乐作品,并能用竖笛或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在竖笛吹奏方面,少部分学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进度第一单元:《祖国像妈妈一样》第一课时课题:《祖国像妈妈一样》课时:第1课时课型:歌曲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拍击《祖国像妈妈一样》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丄二■-丄二■丨教材分析:《祖国像妈妈一样》是一首两段体的歌曲。
该曲旋律优美,抒发了当代少年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一乐段以的节奏型为主,波浪式的旋律,自然、流畅、抒情而优美,给人以亲切感。
第二乐段通过音型的变化,使情绪转向赞颂,曲调抒展而热情,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
这是五年级学生第一学期的第1课。
根据教材编写内容各模块的延续性,从第1册第4课安排《国旗飘飘》的内容开始,教材爱祖国”的主题一直延续到本册。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容量和难度也随之增大。
因此,本课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设计了《祖国像妈妈一样》、《七子之歌》和《长在祖国的春天里》等三首歌曲的学习。
同时还安排了领唱、合唱《七子之歌》和独唱、合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等欣赏内容。
通过这些主题鲜明的歌曲的学习与欣赏,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
并通过参与歌曲新节奏型的练习等综合素质培养的活动,使学生能正确掌握和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本课教学重点: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开展演唱、演奏等活动。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教具:多媒体、电子琴板书设计:《祖国像妈妈一样》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新学期导言:同学们,刚刚过完愉快的暑假,老师看到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想来大家这个暑假一定过得十分愉快!希望我们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更进一步!2、复习学过的几首歌曲二、新课学习:1、歌曲简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带有好听的歌曲-《祖国像妈妈一样》2、初听全曲3、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祖国妈妈对我们的爱。
4、说一说你听过的其他表现方法与本课相同的歌曲5、再次聆听歌曲,弓I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的旋律的不同特点。
6、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朗读歌词。
7、组织简单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跟着录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下课小结教学反思:十月一日的国庆节就要到来了,在这里学习一组歌唱祖国的歌曲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十分高兴的事情,歌曲优美的旋律非常上口,但是节奏型丄二丄二J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有难度的,但是由于我采用了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所以孩子们在学唱的时候还是比较轻松的课后拓展作业继续搜索歌唱祖国的歌曲资料检杳纪录教研组长签字:_______时间:2007年9月12日星期三第一单元:《祖国像妈妈一样》第二课时课题:音乐活动《七子之歌》课时:第2课时课型: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欣赏模仿的化方法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有表情,自然的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欣赏教学教学难点:歌曲中五,六度音程的把握。
教材分析:这是CCTV专题片《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
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
全曲分为三部分:1,天真可爱的童声独唱,倾诉“不忘生母” 的无限深情。
2,中间的高潮合唱声部重复演唱“三百年来•…•…”达到全曲高潮。
3,最后反复吟唱“我要回来”反映澳门同胞迫切回归的依恋之情和爱国心。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教具:多媒体、电子琴板书设计:《七子之歌》歌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入教室二、新课教学:1、导入新课:师:刚才同学们听的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啊?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生:表现了人民不畏压迫,起来反抗的精神。
师:很好,由这首歌曲可以看出他们的坚定信念,他们这样奋起抗战,为的是保护自己的家园,收复失地。
在历史上,我们国家有名的七个地方都曾被帝国主义侵略者占领,至今有的地方还未回归。
,闻一多先生在1925年还专门为这七个地方创作了《七子之歌》组诗。
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的歌词就出自组诗,歌曲的名字是〈七子之歌--澳门〉。
出示歌曲卡片。
2,欣赏歌曲,让学生欣赏后回答: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的?(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是用朴实深情的情感来唱)3,朗读歌词。
(结合刚刚说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并说明全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母亲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回归的爱国之心。
4,模唱。
(1),播放音乐〈七子之歌〉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轻声哼唱,熟悉其中的旋律。
(2),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用“拉”模唱。
5,学唱歌曲。
(1),师:同学们唱的很好,下面老师范唱一遍,大家感受以下其中的强弱关系。
(教师演唱)(2)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对,这是一首4/4拍的歌曲,那么它的强弱关系呢,也就是强、弱、次强、弱。
(教师板书强弱关系)师:全曲呢还有一个典型节奏,大家找一找看它在哪里?(生回答第五小结)师:对,它是一个切分节奏。
(讲解切分节奏的拍子几强弱关系(2)找出学生喜欢的歌曲(3)教唱全曲。
(4)带领学生完整的唱一遍。
三、复习巩固:1、分组接唱歌曲。
2、师:同学们唱的真好,下面把全班分开四组,你们根据自己对歌曲的不同理解,分别用多种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可以有演唱打击组、朗诵节奏组等)3、师:同学们表演的非常好,,下面呢大家带上歌曲的情绪情感把歌曲完整的唱—遍。
四、小结:这首歌曲在澳门回归的日子里,响遍了大江南北,那满怀深情的主旋律,几乎家喻户晓。
今天咱们学习这首歌曲,告戒大家在有一颗爱国心的同时,还要有爱国的能力。
怎样才有爱国的能力呢?这就要求大家立足现在,努力学习,增长知识、才能,将来用大家的能力报效祖国,建设祖国!教学反思:歌曲欣赏的过程是轻松愉快地,通过学习,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澳门回归的日子里,大家激动地心情溢于言表。
学习后基本上孩子们已经能够熟练的演唱歌曲,并且对于歌词能够背过,最重要的是学生已经对自己的祖国曾经遭受到的畏难感到难过!课后拓展作业继续搜索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资料检杳纪录教研组长签字:_______时间:2007年9月12日星期三第一单元:《祖国像妈妈一样》第三课时课题:《长在祖国的春天里》课时:第3课时课型: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正确的歌唱方法富有情感地演唱本课歌曲。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欣赏模仿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体会欢快的情绪,从小建立良好的爱国主义品质。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歌曲中大量使用的后十六节奏型教材分析:歌曲《长在祖国的春天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创作歌曲。
歌曲把孩子比作小花生活在祖国的大花园中。
曲中大量使用了“赛罗塞”作为衬词,使歌曲更富律动的感觉,非常适合载歌载舞的形式来表现。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唱结合的方法教学教具:多媒体、电子琴板书设计:《长在祖国的春天里》图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在开学的前几节课中,我们已经怀着激动地心情学习了几首好听的爱国歌曲,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聆听一首优美的歌曲。
2、板书课题: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二、歌曲教学:1、初听范唱。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的感受。
2、学生回答。
再问: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上分别有什么特点?3、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进行总结:这首歌曲中的后十六节奏型使用的非常多,大家一定注意不要和前十六节奏型混淆。
要唱出跳荡的感觉。
4、歌曲旋律学习:方法:视听模仿5、学生分别用各种母音进行模唱。
6、学习歌词:方法:朗读歌词,体会意境。
7、完整演唱歌曲三、复习巩固1、再听范唱2、分组比赛教学反思:长在祖国的春天里这首歌曲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歌曲优美的旋律让人过耳不忘,学习的过程还是比较轻松的,特别是歌曲中陈词的使用更是令孩子们十分喜爱,节奏型的把握也比较准确。
但是由于音域问题,孩子们的音准不够好,还需要再练习。
课后拓展作业继续搜索与汉城奥运会相关的资料检查纪录教研组长签字:_______时间:______第一单元《祖国像妈妈一样》第四课时课题:《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课时:第4课时课型: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音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认识旋律线。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体验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方式。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材分析:这首歌是女作曲家古建芬1989年的作品。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开始的引子旋律在中底音区徘徊,透露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引子中的钟声,宛如晨钟敲响,预示着举国欢庆的新的一天的来临。
第一段从开始到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为止,共四句,类似起、承、转、合的传统乐段,由于旋律在中、低音区跌宕起伏,情绪显得深邃、厚重而婉转抒情。
歌曲的高潮是第二段开始的地方,一般歌曲常常在高潮时拉开节奏,用衬词啊”来进行咏叹,而这首歌的高潮处歌词节奏却是紧密型,如激动的诉说和热切地祝愿,另有一种感人的力量。
高潮乐句变化重复了一次,然后慢下来,回复到歌曲开始的深情的表达,最后翻高八度结束全曲。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结合的方法教学教具: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板书设计:《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歌谱教学过程创设情景1、看图片,听音乐设问:结合图片,让我们一起来听《国歌》,这首歌在哪些场合下能听到?听到《国歌》有何感受?(A、天安门升国旗;B、学校升国旗:c、中国女排获得奥运会金牌颁奖时升国旗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