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一

合集下载

青海2023年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

青海2023年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

青海2023年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 历史1.据图4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C.反映了南北方联络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2.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表达。

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可以突出表达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3.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假设武官任知州,那么必置。

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那么专任钱粮之责”。

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标准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才能D.削弱州府权利4.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____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

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兴趣的初现C.士农工商社会构造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5.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

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权力的合流B.试图打破“中体西用”束缚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D.意在彻底否认变法理论根底6.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可以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认或肯定。

这一转变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场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7.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____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顿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精校word版)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精校word版)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一卷答案及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衡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走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2024年高考真题——历史(安徽卷) Word版含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历史(安徽卷) 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前期,青铜器高古凝重,无取巧用意,纹饰原始,颇有图腾意味;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器制多轻便适用,每每以现实性的动物为附饰物,追求精巧玲珑,标新立异。

这一变化说明()A. 宗法观念已经名存实亡B. 青铜铸造进入鼎盛时期C. 青铜器的礼乐功能弱化D. 农耕工具发生显著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本为礼器,到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礼崩乐坏,青铜器走向轻便适用,由图腾意味的纹饰走向现实性的动物性纹饰,说明青铜器作为礼器的功能在弱化,C项正确;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崩溃,但宗法观念依然存在,排除A项;青铜铸造鼎盛时期在商周时期,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青铜器作为农具使用,且根据所学可知,青铜农具大多作为礼器用于祭祀,很少作为农具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农耕工具发生显著变化是指铁农具使用,排除D项。

故选C项。

2. 《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为武昌太守时“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

《梁书·张稷传》亦载:“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

”此类记载所反映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A. 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B. 市镇兴起维护了时局稳定C. 互市交易促进民族交往D. 榷场的设立带动民间交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

”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互市交易,这有利于民族之间交往交流,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国内贸易,不涉及海外贸易,排除A项;市镇兴起主要在明清时期,排除B 项;榷场的设立是在宋朝时期,排除D项。

高考历史试题201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试卷汇编精校Word版真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201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试卷汇编精校Word版真题含答案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精校Word版目录本文档为自主命题省份试卷部分,全国各省市高考历史试卷使用情况如下。

全国Ⅰ卷省份: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全国Ⅱ卷省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海南、山东;全国Ⅲ卷省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自主命题省份:北京、天津、江苏、浙江。

-2017年北京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精校版···················-2017年北京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答案·····················-2017年天津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精校版···················-2017年天津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答案·····················-2017年江苏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精校版···················-2017年江苏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答案·····················-2017年海南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精校版···················-2017年海南卷历史试题Word版高考真题试卷答案·····················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18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018年高考试题真题——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Ⅰ(1)) Word版含详细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试题真题——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Ⅰ(1)) Word版含详细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试题真题——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Ⅰ(1)) Word版含详细答案解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请考生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2.选择题请用铅笔将正确答案涂黑,如需更改,请先用橡皮擦干净。

3.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涌现出一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形成了思想史上的奇观。

狭义上,诸子之学仅限于先秦时代;广义上,诸子之学则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历程,至今仍未结束。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作为现代诸子之学,也应该具备这些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经典作品进行实证性研究,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

这方面的研究不仅需要回顾、反思历史上的思想家所说的内容,还需要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为当今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和诸子之学的关系来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

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中西思想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思想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思想的交融,从更深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现为世界文化的建构和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和西方思想传统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世界文化的发展以这两者的互动为前提。

这种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创造性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获得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形态。

___女士是一位瘦秀成熟的女性,身上散发着文人气质和军人风度。

她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进行,那里的钟声传得很远,给她留下了清晰的回忆。

(完整版)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Word版(含答案和解析)

(完整版)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Word版(含答案和解析)

绝密★启封前试卷类型A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英语(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APacific Science Center Guide◆Visit Pacific Science Center's StoreDon’t forget to stop by Pacific Science Center's Store while you are here to pick up a wonderful science activity or remember your visit. The store is located(位于) upstairs in Building 3 right next to the Laster Dome.◆HungryOur exhibits will feed your mind but what about your body? Our café offers a complete menu of lunch and snack options, in addition to seasonal specials. The caféis located upstairs in Building 1 and is open daily until one hour before Pacific Science Center closes.◆Rental InformationLockers are available to store any belongings during your visit。

The lockers are located in Building 1 near the Information Desk and in Building 3. Pushchairs and wheelchairs are available to rent at the Information Desk and Denny Way entrance。

2017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全国3卷历史高考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7年全国卷历史试题全国3卷历史高考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26.表1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28.198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近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办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2023年新高考山东卷历史高考真题及答案(word版)

2023年新高考山东卷历史高考真题及答案(word版)

2023年新高考山东卷历史高考真题及答案(word版)A. 减少制度变革阻力B. 拓宽财政收入来源C. 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D. 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4.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

……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A. 扩大地方权力B. 恢复郡国并行制度C. 健全中央机构D. 简化官员选任程序5. 下表为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钢铁、米等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

其中甲是( )比重年份货物甲乙丙丁1871~18732.830.20.90.91881~18835.822.80.31.11891~1893 14.620.55.91.81901~190318.619.74.21.71909~1911 12.816.74.83.01919~1921 9.618.42.45.0A. 钢铁B. 棉纱C. 米D. 棉布6. 下面为1919年12月《少年社会》的创刊宣言。

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 )少年社会有两个意思:(一)少年的社会。

(二)社会的少年。

少年的社会,是有少年精神气象的社会——进步的社会。

社会的少年,是有社会生活情感的少年——协助的少年。

……怎样使现在少年变成社会的少年,现在社会变成少年的社会,这就是我们的宗旨A. 互助协作是挽救危亡的主要手段B. 人的解放和社会改造是时代使命C. 青年学生是宣传社会主义的主力军D. 理性觉醒和教育革新是革命的前提7. 1938年7月,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正式成立。

剧团演出时,会在戏台两边挂起“中国气派,民族形式,工农大众,喜闻乐见;明白世理,尽情尽理,有说有笑、红火热闹”的对联民众剧团常年在边区巡回演出,深受欢迎。

该剧团的主要任务是( )A. 创新民族文化宣传方式B. 团结工农建设边区政权C. 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D. 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8. 1956年,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

2017年高考文综真题试题(政治部分)(北京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文综真题试题(政治部分)(北京卷)(Word版+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政治部分)(北京卷)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 中学生庙会练摊创意萌鸡热销所有收入将作为奖学金提供给西部贫困地区某中学本报讯:蜂蜜鸡、民族、粉萌鸡、项链鸡……50余钟,近2000只造型各异的超萌玩偶在鸡年庙会上格外受欢迎,买到火热,而卖这些玩偶的庙会摊主是一群中学生,原来这是某校学生的公益集市,搬进了庙会,学生们在北京传统庙会上玩创意,做公益,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上面为某报刊登的一则新闻,对该新闻理解正确的有()①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产品体现了同学们对市场动态的把握②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③同学们的成功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首要作用④同学们在奉献社会中锻炼了能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使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墨分五色在墨色运用上丰富多变,是思辨思维的体现②墨色浓淡的变化,变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④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A. 经济全球化与人们对它的认识是同步发展的,B. 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的联系C. 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需要人们从一开始就揭示它的本质D.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4.熊猫光伏电站(图12)属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推广项目,是根据一位中学生的独特创意设计的。

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word版,含答案)

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

”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2.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

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

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

这些规定旨在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5.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

——今美利坚教师丁匙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

近3年(2017,2018,2019)山东省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

近3年(2017,2018,2019)山东省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

山东省2017年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4分)读表: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3.(4分)读表:记述出处《旧唐书•高祖本纪》“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太宗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新唐书•高祖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新唐书•太宗本纪》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4.(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5.(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

(完整word版)2017年全国新课标II卷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完整word版)2017年全国新课标II卷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Ⅲ卷历史真题试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Ⅲ卷历史真题试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全国Ⅲ卷)原卷+解析一、选择题(共12题;共48分)1.(2019·全国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 宗法制B. 禅让制C. 郡县制D. 察举制【答案】 A【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可知强调的是血缘关系,A选项符合题意。

禅让制强调的是选贤任能,与血缘关系无关,B选项排除。

郡县制的出现是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加强的产物,C选项排除。

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孝廉,与血缘关系无关,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宗法制的准确把握,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

2.(2019·全国Ⅲ)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经济发展水平B. 绘画技术进步C. 政治权力干预D. 儒家思想影响【答案】 D【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分析】儒家思想强调的是礼义廉耻,端庄娴雅。

材料中注重对佛像服饰的修饰体现的是佛教在传入过程中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D选项符合题意。

经济发展水平与佛像服饰变化无关,A选项排除。

绘画技术与佛像造型和服饰变化无关,B选项排除。

政治权力干预佛教发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汉代儒学发展的准确把握,由材料中佛像的裸体到服饰整齐可知体现佛教受到中国的儒家思想影响。

3.(2019·全国Ⅲ)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答案】 A【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可知宋朝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

(完整word版)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英语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英语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前试卷类型A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英语(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节为选择题。

第三部分的第二节和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 19. 15.B. £ 9. 18.C. £ 9. 15.答案是C。

1.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ovie?A.It’s amusing B.It’s exciting C.It’s disappointing 2.How will Susan spend most of her time in France?A.Traveling around B.Studying at a school C.Looking after her aunt 3.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Going out B.Ordering drinks C.Preparing for a party4.Where are the speakers?A.In a classroom B.In a library C.In a bookstore5.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A.Go on the Internet B.Make a phone call C.Take a train trip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完整word版)2016年全国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解析版)

(完整word版)2016年全国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解析版)

范围是
(A) 1,3 (B) 1, 3 (C) 0,3 (D) 0, 3
【答案】A
考点:双曲线的性质 【名师点睛】双曲线知识一般作为客观题学生出现,主要考查双曲线几何性质,属于基础题.注意 双曲线的焦距是 2c 不是 c,这一点易出错. (6)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设集合 A x x2 4x 3 0 , x 2x 3 0 ,则 A B
(A)
3,
3 2
【答案】D
(B)
3,
3 2
(C)
1,
3 2
(D)
3 2
,
3
考点:集合的交集运算 【名师点睛】集合是每年高考中的必考题,一般以基础题形式出现,属得分题.解决此类问题一般 要把参与运算的集合化为最简形式再进行运算,如果是不等式解集、函数定义域及值域有关数 集之间的运算,常借助数轴进行运算.
(8)若 a b 1,0 c 1,则 (A) ac bc (B) abc bac (C) a logb c b loga c (D) loga c logb c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用特殊值法,令 a 3, b
2,c
1
1
得 32
1
22 ,选项
A
1
错误, 3 22
1
2 32 ,选项
2016 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全国 1 卷)
绝密 ★ 启用前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 1 卷)
数学(理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3 页,第Ⅱ卷 3 至 5 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完整版)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 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精品】陕西省近两年(2018,2019)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

【精品】陕西省近两年(2018,2019)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陕西省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河南省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1)(适用于湖南、湖北、山西、安徽、河南、河北、江西、广东)24.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

分封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5. 表 1表 1 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 朝廷决绝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26. 表2表 2 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 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是,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 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 1 钱。

这一举措A.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息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 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 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30.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 ,, 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

”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装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32.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 理性占据主导低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33.表 3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 1770约 1790~1793约 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 年为 100。

)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综合表 3 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C.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B.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34.图 4 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A. 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C. 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图 4。

该漫画表明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

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25 分)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 ,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

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4 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17 分)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2 分)材料表 4时间中国外国14— 15 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罗等 30 余国进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行官方贸易。

机。

废除丞相制度。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佛罗伦萨 200 余家纺织工场雇佣 3往史上的壮举。

万余名工人。

16 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

意大改革。

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方自然科学知识。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特》。

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17 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推崇,成为显学。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 到达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北美。

郑成功收复台湾。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表 4 为 14— 17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4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15 分)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 年改革以后,在近30 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 年 9 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

1982 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

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 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 7 分)46.[ 历史——选修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15 分)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

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

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国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住持,中国派兵协助。

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称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

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

此外,顺丰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

( 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

(8分)47.[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 15 分)材料公元前 544 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8 分)2017 年河南省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1)答案24A 项中文化的交流和认同材料没有体现; B 项错误,西周时期尚未实现君主的专权,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朝建立的; C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有很大的自主权,周王室并不能直接对地方进行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同姓亲族、姻亲等被分封到各地作为诸侯,也建立了世卿世禄的特权,故 D 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