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经验点滴谈:功到自然成,时到花自开8页word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到花自开功到自然成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经验点滴谈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在教育工作中,没有一种结果是单靠某一项措施就能取得的——只要如此这般去做,就一定会得到这样或那样的结果,每一种结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于上十种、上百种乍看起来跟所研究、观察、探索的对象距离很远的,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决定的。”对于我们的写作教学,尤其是这样,不要单纯的以为只靠每周两节的作文课,就能让学生“妙笔生花”,如果我们把写作教学比喻成一朵艳丽的花,那么只有当它拥有合适的水分、牢固的根基、清新的空气、不竭的养料时,它才会萌发出茁壮的嫩芽,开出艳丽的花朵。
一、开展扎实有效的课外阅读——引写作的“源头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写好作文,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我们早在几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大力提倡教师学生开展课外阅读,2005年,临沂市“小学生蓓蕾读书工程”活动的开展,更是为我们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攻心为先,让“思想工作”成为活动开展的“先导”
“态度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没有到位的思想认识,没有端正的工作态度,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就很难保证。我们的做法是:活动未动,思想先行。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做好老师的思想工作。当了解到很多老师都认为“活动开展确实好,但确实没有时间时”这一思想状况时,我们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给老师们做了专题讲座,给老师们详细剖析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使老师们认识到:“学生作文无话可写是因为大脑‘素材库’中的素材太少,充实‘素材库’的方法就是课外阅读;课堂上之所以讲不动是因为学生阅读能力太差,学生阅读能力太差是因为读得书太少(就象打字必须达到一定的练习量才能得心应手一样,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限度时,他才能进行流利的阅读);学困生之所以学习有障碍,也是因为阅读能力差,只有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堂以外的书籍,才能解决在课堂内遇到的障碍。”也就是宋代大诗人陆游所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2.找准主线,让“主题阅读”成为活动开展的“依托”
思想到位了,怎么读,是老师们极为关注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班内现有的书籍资料,让学生自由阅读,但这种方式目标性差,不易管理,效果不好。我们全体教师经过讨论后,确立了“半开放式主题阅读”的活动方式:每学期围绕四至五个主题来阅读,这几个主题一半由教研室根据《市中区第三实验小学小学生必读书目》统一规定,另一半由教师根据本班拥有书籍情况、本年级语文教学需要自行确定。如四
年级学《珍贵的教科书》、《黄继光》、《壮丽的青春》一单元时,便可确立本月的课外阅读主题为“英雄”,组织学生大量搜集讲述英雄人物事迹的书籍或文章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阅读后进行汇报,并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与心得运用到写作教学中、记录到读书成长册中,形成“语文学习的‘读说写’一条龙”。为了让读书成长册真正地促进学生的读书活动,我们根据年龄特点进行了分别要求:一年级孩子识字少,会写的字更少,只做环境识字卡就可以了;中年级学生根据阅读的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高年级则完全独立设计。为了更好地将“主题阅读”落到实入,今年教研室在每学期初两次组织语文教师进行了阅读备课的编写活动,并将每位教师的阅读备课编写质量纳入评估范围。
3.及时评价,让表扬鼓励成为活动开展的“保鲜剂”
每次“主题阅读”后,教师都要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评议与阅读交流。具体做法是:在阅读课上,学生先在组内汇报自己在本主题阅读中的收获,谈自己的感想与体会,然后在全班内交流,教师作为引导与点拨,最后由阅读小组对每个成员在本主题阅读中的收获、态度、交流情况等给出评议等级,记入读书成长册。各校对各班读书活动开展情况每月评议一次。教研室对各校读书活动开展情况检查一至两次,检查形式不拘一格,有随机查、问卷调查、座谈等,并将检查情况纳入各单位积分。
二、挖掘语文教材的写作因素——植写作的“固本之根”
如果说读书工程为写作提供了“源头活水”,那么教材则是培育写作之花的肥沃土壤,课堂教学则是写作的“固本之根”,没有课堂教学中的感悟与学习,只凭借每周两节作文课,学生的作文就会象根基不稳的幼苗,随时都有夭折的可能。
1.挖掘写作因素,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作文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地方都隐含着大量的写作因素,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为学生的写作扎下坚实的基础。仿说仿写。对于写作顺序较有特点的课文,可仿写整篇,如《颐和园》、《翠鸟》等;对于描写优美精彩的地方,可仿写段落,如《五彩池》的第二段,《桂林山水》的第二段。续说续写。如学完《田忌赛马》后,写《第二次田忌赛马》,学完《乌鸦喝水》后写《第二次乌鸦喝水》,学完《一片树叶》后,续写“小猴子回来看见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会说什么?”等。补说补写。对于文章中省略之处,可让学生补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补白省略号部分。
2.以《仿写本》为依托,将仿说落到实处
为了更好地利用好教材中的写作因素,给广大教师一个借鉴,我们于2004年起编写了《小学生仿写本》,将每个年级每篇课文中能仿说仿写、续说续写、补说补写的所
有因素都挖掘出来,汇编成册,发至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手中。这样,老师们在上课时有了“拐杖”,学生在写时也有了“练兵场”,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平时练笔问题。
三、营造生动自主的写作课堂——育写作的“茁壮幼苗”
为了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作文,喜欢上作文课,我们对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任务及要求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按学生年龄特点对每学年的作文训练进行了详细要求,在大范围的写作要求之内,鼓励学生自主命题,并将写作与玩联系起来,力求写作教学的科学化、自主化和生动化。
1.遵循序,阶梯推进作文教学
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我们对各年级段的作文提出了不同要求。如低年级的写作任务及要求是:
2.重自主,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材中安排的题目学生不愿意写,也没有内容写。但教材中没安排到的内容,学生却很愿意写,也会写。针对这一点,我们提出:只要每学期能达到规定的篇数,可以不按教材中的题目来写。这样以来,教师和学生有了自主选择写作内容的权力,学生言之有物,写起来积极性特别高。如三年级上册第11单元作文要求是“从本单元的活动中选一项,写一写”,对于此作文要求,很多老师不解其意,不明白活动指什么,学生也不感兴趣,恰好进行到这一单元时,我们刚过完艺术节,我们就让学生以“艺术节”为主题自已选材写一篇文章,结果学生有的写了自己观看绘画展的收获,有的写了自己参加艺术节演出的感受,效果极佳。我们还大力提倡“写作课堂游戏化”,即在写作前以玩为主,写前要么说,要么演,要么辩,要么看,总之,把写作的内容形象化、充实化,让学生在充分体验感知的基础上再写,学生便有内容可写了,同时,也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如三年级上册有一单元要求学生写“一次购物的经历”,根据我校所处地集市较多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时把本次作文的要求定为“写一写自己在集市上的所见所闻”,在学生写前,我们布置学生认真观察了集市上的场景以及人们买卖的细节,在写作课上,我们先引导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说、生动地演,学生在说时,引用了许多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在演时,又将人们买卖的场景加入了儿童特有的童真和童趣,这样,将平时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形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