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辣椒种植规程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4ec7e1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c.png)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一、总则为了提高辣椒生产的质量和安全,保护环境和消费者的健康,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辣椒的种植、加工和贮藏等生产环节。
所有参与辣椒生产的企业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规程。
二、种植1. 辣椒的种子应该选择经过认证的优良品种,并保证无病虫害。
2. 种植地选择应避免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因素的影响。
禁止在化工厂及污水处理厂附近种植辣椒。
3. 种植地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发霉。
4. 严格控制使用化肥和农药的量,确保不超过标准限度,避免农药残留。
三、施肥1. 选择有机肥料和有效微生物菌肥进行施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2. 遵循合理施肥的原则,根据土壤状况和辣椒生长的需要来施肥。
3. 施肥前,必须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合理确定施肥量。
四、病虫害防治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生物防治、其它非化学方法控制病虫害。
2. 如果必须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必须选择经过认证的安全可靠的产品,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五、采摘和加工1. 采摘辣椒时,必须按照成熟度进行,避免采摘不成熟或过熟的辣椒。
2. 采摘后,辣椒应立即进行初步清洗,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杂质。
3. 加工时,应采取洁净、卫生的操作环境和设施,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4. 加工过程中,必须遵循食品卫生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5. 加工后的辣椒应进行包装,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不得影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六、贮藏和运输1. 贮藏时,应保持温度、湿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对产品造成损害。
2. 贮藏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3. 运输时,应选择适当的车辆和容器,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4. 运输过程中,严禁混装混载,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七、质量控制1. 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 定期进行原材料和成品的质量检测。
3. 遵循相关食品质量检验标准,确保产品合格。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8d4a80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9.png)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是针对辣椒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为促进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保障消费者健康而制定的技术规范。
该规程包括辣椒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三个环节。
一、生产前1. 选址:辣椒生产应选在空气清新、水源清洁的地区。
避免种植在沿江等重污染地区。
2. 土壤改良:应根据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肥力调查,采取有机肥、无机肥、微生物肥、复合肥等多种施肥方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3. 种质选育:应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辣椒品种,进行适当选育和改良,提高品质和产量。
4. 防病防虫:应加强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病虫、杂草。
可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方法进行清除病虫,避免使用农药。
1. 良种育苗:应使用优质种子,选择育苗基质和管理方法。
2. 标准化种植:应按照标准化种植技术,进行土壤处理、整地、施肥、灌溉、配合良好的菌肥、微生物肥等,提高辣椒品质、增产减耗。
3. 生产管理:应实行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方法,遵守有关环保、卫生、农药使用等法律法规,加强生产记录,建立生产档案。
1. 采收与储存:应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摘,避免过早采摘和过度露天曝晒。
应采用通风、遮阴、保鲜等方法储存。
2. 包装与运输:应采用无毒环保材料包装,避免使用铅、汞等对人体有害的材料。
在运输中应注意保鲜、避光、防潮。
3. 农残检测:应在食品检测部门的监督下,对辣椒的农残含量进行检测,确保辣椒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在辣椒生产过程中,加强了对土壤、肥料、种子、农药的管理和控制,提高了辣椒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有助于促进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7d3eb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9.png)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一、引言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绿色食品辣椒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选种1. 绿色食品辣椒的选种是生产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产量和品质。
选用抗病性强、产量高、果实鲜艳、口感好的优质辣椒品种,如“川椒一号”、“四川红椒”等。
2. 选种过程中,应严格把关,保证种子的纯度和质量,避免杂质和病原体的污染。
三、土壤准备1. 辣椒喜欢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松土、施肥、平整土壤表面,为辣椒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 土壤肥力要求高,种植前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入有机肥和化肥,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四、栽培管理1. 控制密度:辣椒的密植密度是栽培管理的重要一环,密植可以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但也容易造成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
2. 节水灌溉:辣椒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也要注意避免积水,适当的节水灌溉可以提高辣椒的品质和口感。
3. 病虫害防治:绿色食品辣椒的生产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用生物防治、植物保护剂等绿色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五、采摘处理1. 采摘成熟度:绿色食品辣椒在采摘时要选取成熟度适中的果实,不能采摘过熟或未熟的果实,以保证口感和营养价值。
2. 采摘方式: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果实受损,影响品质。
3. 采摘后的处理:采摘后应尽快进行清洗、去蒂、去蒂、分选等处理,保证果实的鲜度和卫生。
六、包装运输1. 包装要求:绿色食品辣椒的包装要选择无公害环保材料,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不得使用含有毒的包装材料。
2. 运输要求: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暴晒、挤压和碰撞,确保辣椒的完整性和新鲜度。
七、质量检测1. 外观质量检测:主要检测辣椒的形状、颜色、表面光洁度等外观指标。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ef0a41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d.png)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前言】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合成肥料等有害物质,采用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从根本上保证食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符合人体健康和环境要求的食品。
其中,绿色辣椒生产技术规程是辣椒生产行业的标准,能够保证辣椒的品质和安全。
【一、选种】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品种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高产性和抗性,目前农业部门已经鉴定的品种有辣椒3号、贵州醒、辣魔王、高椒、辣度等。
2.覆盖措施:选择覆盖措施,保证出苗率,目前较常用的有地膜覆盖和草帘覆盖。
【二、育苗】1.基质:选用透气、保水性好的基质,如腐熟堆肥、腐熟沙土等,不选用病菌、虫卵含量高的基质。
2.温度控制:辣椒喜温,育苗温度应控制在20-25℃,一般采用温棚育苗。
3.用药措施:在育苗期不得使用化学农药和有机肥料,启用生物有机肥料代替。
1.土壤管理:辣椒生长喜欢肥沃、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要注意翻耕、中耕和松土等土壤管理。
2.控制温度:辣椒对温度要求较高,喜欢18℃以上的温度,一般建议种植在春秋两季。
3.施肥:种植期间要注重施肥,应根据地形和土壤类型合理选用肥料种类,尤其是生物有机肥料、复合肥料等。
4.用药措施:在种植期利用益生菌、生物农药等代替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
【四、病虫害防治】1.防治草害:在种植前和生长期要及时除草,同时可以利用覆盖措施,有效防止草害。
2.防治病害:在发现病害后,要及时处理,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少用化学农药”。
3.防治虫害:在发现虫害后,要对种植区域进行检查,对虫害程度较轻的地方可进行采收或进行手工捕捉,对虫害严重的地方可利用有机农药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五、采收处理】1.采收时间:辣椒成熟期一般在8月底至9月初,采摘时间一般在上午或傍晚。
2.采收方式:采用手摘的方式采摘辣椒,避免损伤。
3.贮藏处理:采后应及时清洗、晾干,并进行分类、包装,然后存放在整洁、干燥、通风的地方。
【六、结语】以上就是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从选种、育苗、种植、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北方地区绿色食品设施辣椒生产操作规程【2018年发布实施】
![北方地区绿色食品设施辣椒生产操作规程【2018年发布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77c54a233b3567ec112d8a0a.png)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042-2018北方地区绿色食品设施辣椒生产操作规程2018-04-03发布2018-04-03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陕西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陕西省园艺蚕桑工作站、青海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宁夏回族自治区绿色食品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杨毅哲、张宪、林静雅、李文祥、王周平、倪莉莉、蔡全军、鲍小明、于培杰、王林。
1北方地区绿色食品设施辣椒生产操作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北方地区绿色食品设施辣椒的产地环境、设施类型、栽培季节、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贮藏、生产废弃物的处理及生产档案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赤峰、辽宁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的绿色食品设施辣椒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5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产地环境生产基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选择连续三年未种植过茄果类作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pH为6.5~7.0的壤土或沙壤土,田间排灌方便;基地应相对集中成片,且距离公路主干线100m以上,交通方便。
4设施类型北方地区常见的设施类型包括: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智能温室、小拱棚(遮阳棚)等。
5栽培季节温室栽培:早春茬播期在先年12月中旬~翌年1月上旬;秋冬茬播期在7月中旬~8月上旬;冬春茬播期9月上旬~10月上旬。
绿色食品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ae40cced630b1c58eeb522.png)
绿色食品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操作规程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达到绿色辣椒产品质量要求的的术语、定义、生产技术和产地环境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和县绿色食品标志辣椒日光温室的生产、栽培及田间管理。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5-2002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NY/T1054-2006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导则NY/T1055-2006 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规则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3.1 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13.2 A级绿色食品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13.3 日光温室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东西向延长,在寒冷季节主要依靠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蔬菜生产的单栋温室。
13.4 茬口茬口是作物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14 产地环境绿色食品番茄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2000的规定。
15 栽培管理技术15.1 栽培季节与茬口秋冬茬(秋延迟):8月中旬育苗,9月中旬定植,12月底到次年1月中旬收获结束。
AA级绿色食品早春大棚辣椒栽培技术
![AA级绿色食品早春大棚辣椒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7a95aacb0717fd5360cdc60.png)
产地环境质量须符合 N Y / T 3 9 1 — 2 0 0 0《 绿 色 食 品产 地 环 境 质 量标 准 》 。选 择 有 清 洁 灌 溉 水 源 和 良
好 滴 灌 条 件 的 新 开 垦荒 地 , 或 2年 以 上 未用 过 任何 化肥和农药 , 3年 以上 未种 过 茄 果 类 作 物 的耕 地 。
2 品 种选 择
选 择耐 弱 光 、 耐低温 、 耐肥水 、 产量高 、 品 质好 、 不易 徒 长 的 品 种 , 如苏 椒 5号 。 3 Nhomakorabea 育 苗
3 . 2 育苗 设 施
利 用 育 苗 专 用 大棚 ,苗 床 高 度 2 5
c m, 春 提 前 栽 培 采 用 电 热 温床 穴 盘 育 苗 ( 电热 线 功 率 1 2 0 W/ m ) 。
雾, 每 隔 7天 喷 1 次, 连续 2 ~ 3 次。
6 采 收
应 根 据 果 实 生 长 情 况 适 时采 收 ,保 证 商 品 质
量, 根瓜 2 0 0 g左 右 采 收 , 以 防止 坠 秧 影 响 上 部 雌 花开 放 和 坐 果 。 以后 坐 的瓜 应 根 据植 株 长 势 和 市 场 情况灵活采收, 以获 得较 好 的经 济效 益 。
肥, 每 亩 随水 施 用复 合 肥 2 0 ~ 3 0 。 随 着植 株 的生 长, 瓜下 部 留 6 ~ 7片 功 能 叶 , 去 除老化 叶 , 留2  ̄ 3
4 . 2 缓 苗到 结瓜 前
缓 苗后 到 根 瓜 采 收 前 要 促 根
e m 叶柄 。 早 春 棚 内没 有 蜜 蜂 等 昆 虫授 粉 , 用植 株生
长调节剂处理 , 防止 落 花 落 果 。每 天 7 : 0 0  ̄ 9 : 0 0 , 用
绿色食品辣椒种植规程
![绿色食品辣椒种植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7becb5c90c69ec3d5bb7559.png)
精心整理周口市李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绿色食品辣椒种植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辣椒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绿色辣椒的塑料大棚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应于本标准。
33.1优质食3.2左右,4产地环境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污染源,不对环境或周边其他生物产生污染,并保证基地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
产地选择执行NY/T391-2013的规定。
5生产技术管理5.1栽培茬口5.1.1塑料大棚栽培2月下旬播种育苗,定植,5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采收。
选择耐低温弱光的早、中熟品种。
6月上旬至7月上旬播种育苗,7月上旬到8月上旬定植,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开始采收。
选择抗毒病的早、中熟品种。
5.2品种选择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春季早熟栽培应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虫害多抗的品种;如迅驰等,秋季延后栽培应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
5.3?定植前准备2施用完5.4?8℃5.5?在深冬季节进行加热提温,预防低温危害及冻害。
5.5.2?光照采用透光性好的耐候多功能膜,冬春季节要始终保持膜面清洁,白天及时揭开外保温覆盖物,特别是阴雨雪天气,在棚内温度不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见光时间。
塑料拱棚秋延后茬,定植后预防强光高温灼伤,适当遮荫。
日光温室越冬茬、冬春茬在深冬季节,可在温室后墙或地面张挂、铺设反光幕,安装生物效应灯、农用荧光灯补充光照,尽量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
5.5.3?空气湿度最佳空气相对湿度的调控指标是缓苗期70%~80%,开花坐果期50%~60%,结果期50%~60%。
在生产上应根据辣椒不同生育阶段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通过地膜覆盖、滴灌、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尽可能把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最佳指标范围。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1451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b.png)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一、前言辣椒是我国常见的调味料和蔬菜之一,其种植技术的规范化和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辣椒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辣椒生产技术规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旨在对绿色食品辣椒的生产技术进行规范,以期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
二、辣椒品种选择(一)根据种植区域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辣椒品种。
不同品种的辣椒对气温、土壤要求不同。
(二)根据辣椒产品的市场需求选择适当的辣椒品种。
如鲜食辣椒、干辣椒、加工辣椒等,均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
三、土壤准备(一)选择土质疏松,肥力适中的土地进行种植。
(二)进行土壤翻耕、松土和施肥等基础工作。
(三)避免连作地块,对土壤进行轮作。
四、种子处理和播种(一)选用质量优良的辣椒种子,避免使用变异种或携带病虫害的种子。
(二)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菌、虫害对作物的影响。
(三)根据播种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并进行规范的播种工作。
五、施肥(一)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植物生长需要,进行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
(二)适时进行追肥,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六、灌溉(一)根据气温、降雨情况和土壤湿度确定灌溉的时机和量。
(二)避免或减少因灌溉不当导致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
七、病虫害防治(一)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二)定期对辣椒进行病虫害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八、采收和存储(一)选择辣椒成熟期进行采收,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收导致品质下降。
(二)按照规范进行辣椒的包装、运输和贮存,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九、质量安全管理(一)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辣椒生产的全程可追溯。
(二)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和检查,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十、示范推广(一)加强对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和意识。
(二)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示范推广活动,推动绿色食品辣椒生产的发展。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d861d0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a.png)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一、概述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生产高质量的绿色食品辣椒,制定本技术规程。
二、生产环境1.选择适宜的地块进行种植,土壤 pH 值适宜为 5.5-6.8;2.选择较好的气候条件种植辣椒,温度适宜为 15-30℃,日照充足,降雨适宜;3.避免污染源污染,远离化工厂、重工业区、污染河流和污水处理厂等。
三、良种选育1.选择具有较高产量、病虫害抗性和品质优良的良种进行繁育和种植;2.选取有生产保健证书的供应商购买良种;3.定期收集并保存辣椒种子,确保良种的保存和繁育。
四、施肥管理1.根据土壤专业部门的检测结果,科学调整土壤肥力,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有机废弃物和化学肥料;2.遵循植物生理和生化规律,合理定量施肥,避免施肥浪费和肥料残留;3.施用肥料时,避免靠近植株的茎叶和果实,避免叶面施肥。
五、病虫害防治1.使用有机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避免使用有毒物质;2.对病虫害进行定期观察和监测,轻微病虫害采取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如手工捕虫、拔除病叶等;3.对严重病虫害采取有机农药进行喷洒,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超限使用。
六、灌溉管理1.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频次,避免过多或不足的灌溉;2.采用滴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3.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灌溉,以免造成植株烫伤。
七、采摘和贮存1.根据辣椒不同品种的成熟度和市场需求,及时进行采摘;2.采摘时避免损伤果实,避免受到病虫害的污染;3.采摘后及时进行初步处理,并尽快将辣椒进行贮存,避免果实腐烂;4.贮存时使用适宜的包装材料和温度,保持辣椒的新鲜度和品质。
八、产品加工1.对辣椒进行加工时,使用绿色食品认证的设备和工艺;3.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持辣椒的纯净度和营养价值;4.加工过程中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九、质量控制1.建立完善的生产记录和质量追溯体系;2.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程;3.定期进行质量检测,保证辣椒的品质安全;4.不合格产品要及时处理,防止流入市场。
绿色食品种植规程
![绿色食品种植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c6baf10a6c30c2259019e82.png)
XXXX县XXXX专业合作社黄皮辣椒种植技术规程1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2 育苗2.1 种子选择根据种植季节和方式,选择使用未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
杜绝使用转基因作物品种。
2.2催芽浸水种后将洗净的种子,晾去表面水分,用干净的湿布包好,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3~5天出芽。
2.3 播种营养土按草炭:蛭石3:1的比例配制,每方营养土中加生物鸡粪10kg,将催好芽的种子点入装满营养土的穴盘(50孔),每穴一粒,上覆1.5cm厚营养土,浇透水,放入苗床。
2.4 苗期管理出苗前保持温度白天25~30℃,夜间17~20℃,出苗后降低3~5℃。
根据湿度及时浇水。
防病用1000倍50%加瑞农(春雷霉素)溶液喷雾,防虫可用5%天然除虫菊酯1000~1500喷雾。
二叶一心时可用双和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500倍喷施叶面。
定植前降温练苗。
一般苗龄35~45天。
3 定植3.1 整地施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吨,饼肥0.8吨。
3.2 定植与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确定适宜的密度,温室大行距70cm、小行距60cm、株距35cm,亩定植2880~3000株。
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密闭温室提高地温,白天温度25~30℃,夜间18~20℃,缓苗后,昼夜温度降低5℃,加大通风。
4 田间管理4.1 采收前管理缓苗后10天左右,每亩穴施农家肥100kg,并浇小水。
然后松土促根控秧。
白天温度22~27℃,夜间13~18℃。
株高50cm时吊绳、盘头、打杈、疏枝。
4.2 收获期管理温度白天25~30℃,夜间15~20℃,加强通风换气。
门椒收获后,冬季每隔5~7天浇清水一次,夏季每隔3~4天浇清水一次。
每隔10~15天,每亩用100kg农家肥加200kg水浸泡二天后的过滤液滴灌一次。
或每亩穴施农家肥100kg,硫酸钾3~5kg。
叶面喷符合《含氨基酸叶面肥料》和《含微量元素叶面肥料》技术要求的叶面肥。
5 病虫草害管理遵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抗病品种,应用生物技术,实行倒茬轮作,加强肥水管理,保护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环境,保持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3ecf9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d.png)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摘要】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对食品质量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的重要性以及绿色食品的定义和标准。
接着详细讨论了绿色食品辣椒的生产要求,包括无公害种植技术、无公害农药使用规范、无公害施肥技术等。
还涉及了绿色食品辣椒的质量控制要点。
结尾强调了遵循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并指出了这一规程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对绿色食品辣椒的生产技术规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确保食品质量和保护环境。
【关键词】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重要性、定义、标准、生产要求、无公害种植技术、农药使用规范、施肥技术、质量控制、食品安全、环境保护、遵循、积极作用。
1. 引言1.1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的重要性通过遵循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规范化的生产流程也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开拓市场和增加农民的收入。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只有积极推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化,才能在保障食品安全的为可持续农业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1.2 绿色食品的定义和标准绿色食品是指在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合成肥料、生长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生态农业技术和方法生产的安全、健康、具有营养价值的食品。
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无公害:绿色食品应当不含有任何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不含有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
2. 原料质量优良:绿色食品应当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生产标准的农产品原料,确保其质量安全、无污染。
3. 生产过程环保:绿色食品生产过程应当符合环保要求,不污染环境,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 标签明示:绿色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明示产品的生产地点、生产日期、生产者信息等相关信息,确保消费者能够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1d5643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4.png)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1、适宜环境适宜栽植生长的辣椒需要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合温度为18℃~30℃,最适温度为22℃~27℃。
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它特别需要水分。
在种植辣椒的区域,必须具备足够的降水、灌溉和排水的设施。
辣椒优先考虑平坦的土地,土壤要富含有机物、养分丰富、湿润。
需要针对土地性质做出调整性施肥,保证植株与叶子的健康状况。
2、品种选择辣椒有着非常多的品种,包括了精品辣、永坤辣、皮厚辣、新月辣、玉米耳等等。
辣椒的味道有着差别,选择品种上也需要结合当地偏好、市场意向等方面。
选择种植区域的品种,需要考虑生长习惯、果实大小、菜花数量等方面。
3、种植方式辣椒种植主要分为育苗和直接播种两种方式。
如果是选择育苗,首先需要选取最优质的种子。
将种子在安全、清洁的环境下,用温水浸泡半天,然后放在一层干净的纸巾上,再在上面覆盖一层纸巾,让种子在湿纸巾中泡24小时,然后种入育苗盘中,4-5天即可出芽。
需要注意的是,在育苗盘中时,需要保证良好的日照和空气流通环境。
如果是采用直接播种的方式,需要在适宜的土壤中,直接将种子散播于土壤中,稍做压实,然后过一段时间进行梳理。
4、植株间距和深度根据不同的品种,需要选择不同的植株间距和深度。
大多数种类在枝叶茂密的情况下,间距为40cm*40cm,深度以地面略高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种植时,应该保持土壤湿度,使用灌溉、施肥等方式加速植物的生长。
5、施肥管理辣椒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的施肥,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也可以增加产量。
建议采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的混合施用方式。
机肥和腐熟的沼泽熟食都是很好的肥料选择。
化学肥料的选择需结合每个时期的生长阶段和生理特性调整,建议适量分次追肥,避免喷施。
6、病虫害防御在辣椒生长中,病虫害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夜蛾、白粉病、叶斑病等等。
在实际种植时,应该定期巡查、防治,建议选择有机、生物性的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7、采收和加工一般来说,辣椒的采摘时间因品种而异。
设施辣椒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设施辣椒绿色栽培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0566a3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7.png)
设施辣椒绿色栽培技术规程l.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辣椒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措施、收获及后续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辣椒生产。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1 GBl6715.3―1999 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2.2绿色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15618规定的Ⅱ类标准的要求。
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 GB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的要求。
2.3 绿色蔬菜产品质量标准2.4 GB4285《农yao安全使用标准》2.5 GB8321.1一GB8321.5《农yao合理使用准则1―5》2.6NY5005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3.绿色栽培措施3.1栽培季节3.1.1早春茬栽培: 1月中下旬~2月上旬定植,3月中下旬上市的茬口。
3.1.2秋冬栽培: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定植,11月~1月上市的茬口。
3.1.3冬春一大茬栽培:9月中下旬~10月上旬定植, 11月上中旬上市的茬3.1种子3.1.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bing、抗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辣椒品种。
近年永宁县栽培的品种有:长剑、亨椒1号、陇椒5号、银川羊角椒。
3.1.2种子质量:符合GB16715.3—1999中2级以上要求。
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8%。
3.2种子处理:有如下3种方法,可根据binghai任选其一:3.2.1将种子用70度恒温处理72h,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或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分钟,捞出冲洗干净后催芽(防bingdubing)。
3.2.2用55度温水浸种30分钟,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催芽播种;或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10×20h,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h;或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浸种0.5h,洗净后晒干催芽(防疫bing及炭疽bing)。
辣椒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
![辣椒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16414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c.png)
辣椒春提早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辣椒春提早栽培的产地及设施、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贮运、废弃物处理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大棚辣椒春提早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DB 52/T 962 辣椒漂浮育苗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辣椒春提早栽培 early-spring cultivation of pepper将辣椒提前到秋冬季育苗,达到春季提早上市的一种设施栽培方式。
4 产地及设施环境选择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的地块,应符合NY/T 391规定。
地块灌溉用水应符合GB/T 5084规定。
地块宜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或壤土。
设施宜选择肩高1.8米,顶高不低于3.0米,宽度为6~8米的钢架大棚或简易大棚。
苗床用于育苗的苗床区域,应耙平、压实,四周筑围,围高10厘米;黑膜铺底,再铺设0.8厘米厚膜防渗。
5 育苗品种选择宜选择早熟耐低温弱光、抗病抗逆性强且满足市场需求的辣椒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中的规定。
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小时~2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分钟,清水洗净后沥干播种。
播种时间9月底至10月上旬。
漂浮育苗采用漂浮盘播种育苗。
育苗基质应符合NY/T 2118的规定,育苗管理方式参考DB 52/T 962 的规定。
假植选择漂浮盘中长出6片~8片真叶、大小均匀的壮苗移植于规格为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中,并将营养钵紧凑、整齐地摆放在苗床上。
华南地区 绿色食品露地辣椒生产操作规程
![华南地区 绿色食品露地辣椒生产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a060b0da45177232f60a294.png)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 138—2020华南地区绿色食品露地辣椒生产操作规程2020 - 08 - 20发布2020 - 11- 01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LB/T XXX—20XX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站、海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欧阳英、何强、王旭、耿安静、李仕强、王绥大、蓝怀勇、云天海、郭碧瑜。
I华南地区绿色食品露地辣椒生产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华南地区绿色食品露地辣椒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生产废弃物的处理、包装、标识、贮藏、运输和生产档案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广东、广西和海南的绿色食品露地辣椒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655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944 辣椒等级规格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3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
选择地势高燥,光照好,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方便,山地坡度≤20°的沙壤土或壤土。
年日照时数≥1200 h、无霜期>300 d、≥10℃活动积温≥4000℃。
前茬避免与茄果类、马铃薯等茄科作物连作,宜与水稻轮作,重茬必须作土壤无害化处理。
4 品种选择4.1 选择原则根据栽培目的和栽培季节,结合区域生产条件和目标市场要求选择经审(认)定适宜本区域栽培的优质、抗害、抗逆性、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市场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口市李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绿色食品辣椒种植规程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辣椒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绿色辣椒的塑料大棚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应于本标准。
GBl6715.3—2010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
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55—2012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食品
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3.2 塑料大棚
利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成,并覆盖塑料薄膜,搭成拱形棚,一般矢高在3.2 m以上,跨度在7.5m左右,能够提早或延长蔬菜供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于防御自然灾害。
4 产地环境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污染源,不对环境或周边其他生物产生污染,并保证基地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
产地选择执行NY/T
391-2013的规定。
5 生产技术管理
5.1 栽培茬口
5.1.1 塑料大棚栽培
5.1.1.1 春提早栽培
2月下旬播种育苗,定植,5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采收。
选择耐低温弱光的早、中熟品种。
5.1.1.2 秋延后栽培
6月上旬至7月上旬播种育苗,7月上旬到8月上旬定植,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开始采收。
选择抗毒病的早、中熟品种。
5.2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春季早熟栽培应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虫害多抗的品种;如迅驰等,秋季延后栽培应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
5.3 定植前准备
5.3.1 整地施基肥
定植前提前20天及早扣棚,并深开定植沟提高地温。
基肥以撒施为主,深翻25cm~30cm。
每667m2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6000kg,三元复合肥25kg。
5.4 定植
5.4.1 定植时期
根据茬口安排确定最佳定植时间。
塑料拱棚春提早茬10cm地温稳定通过12℃以上、设施夜间最低气温8℃以上时即可定植。
5.4.2 定植方法及密度
起垄栽培,使用滴灌设备进行节水灌溉。
先按株距45-50cm挖好定植穴,将健壮的苗子放入定植穴,深度以苗子土坨上面与垄面相平为宜,定植后立即浇定植水,根据品种特性、整枝方式、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确定定植密度,每亩定植1800株~2200株。
5.5 定植后棚室内管理
5.5.1 温度管理
定植后高温缓苗,密闭大棚 3~5d,提高棚内的温度,加速缓苗,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5℃;坐果之前,白天棚温上升至28℃以上时要及时通风,下午棚温降至28℃时闭棚。
结果期以30℃作为通风及闭棚的临界温度,夜间最低温度应控制在16℃以上。
塑料拱棚早春茬、日光
温室越冬茬、早春茬可安装热风炉,采用空气加温线等,在深冬季节进行加热提温,预防低温危害及冻害。
5.5.2 光照
采用透光性好的耐候多功能膜,冬春季节要始终保持膜面清洁,白天及时揭开外保温覆盖物,特别是阴雨雪天气,在棚内温度不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见光时间。
塑料拱棚秋延后茬,定植后预防强光高温灼伤,适当遮荫。
日光温室越冬茬、冬春茬在深冬季节,可在温室后墙或地面张挂、铺设反光幕,安装生物效应灯、农用荧光灯补充光照,尽量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
5.5.3 空气湿度
最佳空气相对湿度的调控指标是缓苗期70%~80%,开花坐果期50%~60%,结果期50%~60%。
在生产上应根据辣椒不同生育阶段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通过地膜覆盖、滴灌、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尽可能把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最佳指标范围。
5.5.4 二氧化碳
冬春季节应适当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使棚室内的CO2浓度达到1000mg/kg~1500mg/kg。
5.5.5 肥水管理
采用膜下滴灌。
定植时浇透底水,定植后7d左右浇缓苗水1次。
当80%门椒开始膨大时选晴天上午浇水1次;以后根据天气及土壤湿度情况,每隔10~15d浇水1次。
5.5.6 植株调整
第1分枝下的侧芽及早抹除,中后期摘除下部老叶、病叶、黄叶,同时剪除下部的徒长枝。
当植株高度达到50cm以上时及时吊蔓。
也可进行剪枝再生,降低结果部位,及时浇水追肥,促发新枝结果,延长结果期,提高产量。
5.6. 病虫害防治
5.6.8.1 防治原则
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蚜虫、蝼蛄;结果期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病毒病、蚜虫、白粉虱、斑潜蝇。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
5.6.8.2 农业防治
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控制好温度和空气湿度,适宜的肥水,充足的光照和CO2气肥,通过放风和辅助加温,多层覆盖,
调节不同生育时期适宜温度,避免低温和高温危害;实行严格轮作制度,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深耕土壤,“翻土晒白”,灭菌灭虫;及时清洁田园;严防积水;采用嫁接育苗防治土传病害和低温冷害,增强植株活力和抗性;科学施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富营养化;采用地面覆盖、节水灌溉等措施降湿,利用遮阳网、防虫网进行避雨、遮阳、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5.6.8.3 物理防治
设施放风口用20~40目的防虫网封闭,安装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5.6.8.4 生物防治
天敌: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生物药剂:采用病毒、线虫等防治害虫及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防治病虫害。
5.6.9 主要病虫害防治
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NY/T393-2013的要求,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
苗期猝倒病、立枯病以苗床撒药土为主,15%恶霉灵水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灌根防治。
疫病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白粉病可选用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蚜虫、白粉虱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7500倍液,或1%苦参素乳油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5.6.10 不允许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生产上不允许使用杀虫脒、氰化物、磷化锌、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甲胺磷、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内吸磷、杀螟磷、磷胺、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克百威、久效磷、有机汞制剂、砷制剂和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
5.6.10 及时采收
及时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以确保商品果品质,促进后期果实膨大。
特别是门椒要提前采收。
生长期施过化学合成农药的辣椒,采收前1~2d 应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后及时分级包装上市。
产品质量标准按NY/T655—2012执行。
5.6.11 清洁田园
果实全部采收后,将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
建立生产档案记录记录生产方式、农药使用情况和化学肥料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