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它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
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缸体和活塞:发动机通常由多个缸体和活塞组成。
每个缸体内有一个活塞,活塞可在缸体内上下移动。
2. 燃烧室和气门:每个缸体上有进气阀和排气阀,它们控制气体的进出。
缸体上有一个燃烧室,燃料在燃烧室内被点燃。
3. 点火系统:发动机通过点火系统引燃混合气体。
点火系统包括火花塞和点火线圈,火花塞用于在燃烧室内产生火花以点燃混合气体,点火线圈用于提供高压电流。
4. 混合气体供应系统:发动机需要与燃烧所需的空气混合的燃料。
混合气体供应系统包括燃油喷射装置或化油器,可以将燃料喷射到进气阀之前与空气混合。
5. 状态转换和循环: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活塞通过连杆与曲柄轴连接,由曲柄轴驱动旋转。
活塞在缸体内上下往复运动,产生能量。
6. 排气系统:发动机在燃烧燃料的过程中产生废气,排气系统将排出废气。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循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一般而言,有四个传统循环类型,分别是:四冲程循环、二冲程循环、循环和循环。
在四冲程循环中,将汽缸内的空气燃料混合物压缩到较高压力。
接下来,进气阀关闭,活塞上升,将燃料混合物压缩。
在活塞上升到最高点时,点火线圈产生一个火花,点燃压缩的燃料混合物。
燃烧产生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推动曲柄轴旋转。
在活塞下降到最低点时,排气阀打开,废气排出。
通过这个过程,连续循环的进行,发动机就能够持续产生机械能,驱动交通工具前进。
此外,现代发动机还会采用一些额外的技术,如涡轮增压、可变气门正时等,来提高燃料利用率或增加动力输出。
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被广泛应用在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上。
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相对复杂的,下面将详细介绍。
1.缸体和活塞:发动机的缸体是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的,用来容纳活塞和气缸盖。
活塞是一个圆柱形的零件,可以在气缸内来回运动。
2.气缸盖:气缸盖是安装在缸体上部的零件,用于密封气缸,同时提供进气门和排气门的位置。
3.进气系统:进气系统用于将空气和燃料混合物引入到发动机中。
它包括进气道、空气滤清器、节气门、油门阀等部件。
4.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用于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发动机。
它包括排气管、排气阀门等零部件。
5.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在气缸中的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后,通过火花塞点火产生燃烧。
它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分配器等。
6.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控制发动机温度,防止过热。
它包括水泵、散热器、风扇等。
7.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用于减少发动机各零部件的摩擦和磨损,提供润滑油来保持运转的顺畅。
它包括油泵、油箱、滤清器等。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如下:1.进气冲程:当活塞向下运动时,进气门打开,进气道中的混合气被吸入气缸中。
同时,活塞也会将气缸内的废气排出。
2.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气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提高了其温度和压力。
3.燃烧冲程:当活塞达到最高位置时,点火系统触发火花塞点火,点燃混合气,产生爆炸。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排气冲程:当活塞再次向上运动时,排气门打开,排出废气。
这样,活塞在缸体内的移动就会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通过连杆和曲轴传递到汽车的轮胎或者其他部件上,实现车辆的运动。
总结起来,发动机是由缸体、活塞、气缸盖、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等部分组成的。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冲程完成燃料的燃烧,并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连续的旋转运动,以产生机械能。
这些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对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者缺的关键部件,它负责将燃料转化为动力,驱动车辆运行。
本文将对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发动机的运行机制。
正文内容:1. 发动机的组成1.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用于容纳活塞、气门和其他关键部件。
1.2 活塞和连杆: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通过连杆将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1.3 曲轴和凸轮轴:曲轴将连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旋转运动,凸轮轴控制气门的开闭。
1.4 气门温和门机构:气门控制进出气体的流动,气门机构负责使气门按照规定的时序工作。
1.5 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燃油系统负责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室,点火系统提供火花点燃混合气。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 进气冲程:活塞下行,气门开启,汽缸内产生负压,进气门打开,混合气进入燃烧室。
2.2 压缩冲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气被压缩,增加燃烧效率。
2.3 燃烧冲程:活塞上行至顶点时,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产生爆炸,推动活塞下行。
2.4 排气冲程:活塞下行,气门开启,废气从排气门排出,为下一个工作循环做准备。
2.5 循环重复:上述四个冲程循环进行,驱动曲轴旋转,输出动力。
总结:从组成和工作原理来看,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部件协同工作实现动力输出。
发动机的组成包括缸体、活塞、曲轴等关键部件,而工作原理则涉及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冲程。
通过深入理解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运行机制,为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提供指导。
同时,对于汽车创造商和工程师而言,深入研究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也是提升发动机性能和燃油效率的关键。
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燃料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它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之一。
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气缸:发动机通常由多个气缸组成,每个气缸都有一个活塞。
气缸是放置燃烧过程发生的地方,它是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单元。
2. 活塞和连杆:活塞与气缸内壁相贴合,并可以往复运动。
连杆将活塞与曲轴连接起来,当活塞上下运动时,连杆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轴,它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曲轴上的凸轮将连杆的运动转化为发动机的输出轴的旋转运动。
4. 气门:气门位于气缸上方的气门座中,通过开启和关闭气门来控制气缸内气体的进出。
气门的开闭由凸轮轴上的凸轮来驱动。
5. 点火系统: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用于在适当的时机点燃燃料和空气混合物,引发燃烧过程。
点火系统通常包括点火塞、高压线圈和电控模块等组件。
工作原理:1. 进气冲程:活塞从上死点向下运动,气门开启,使气缸内的燃料和空气混合物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
2. 压缩冲程:活塞从下死点向上运动,同时气门关闭,压缩气缸内的燃料和空气混合物。
压缩过程使混合物的压力和温度升高。
3. 燃烧冲程:当活塞接近上死点时,点火系统点燃混合物,产生爆炸,使气缸内的压力急剧增加。
爆炸产生的能量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和曲轴转化为旋转运动。
4. 排气冲程: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同时排气门打开,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然后活塞再次向下运动,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通过不断重复上述工作循环,发动机不断地将燃料转化为机械能,提供动力驱动车辆的运行。
部分现代发动机还通过涡轮增压、直接喷射等技术来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发动机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一、总体概述⑴发动机的定义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用于驱动机械设备或载具。
⑵发动机的分类发动机可以按照不同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内燃机、外燃机和蒸汽机等。
二、内燃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⑴发动机的构成部分内燃机主要由缸体、活塞、连杆、曲轴、气门机构、点火装置和燃油系统等组成。
⑵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内燃机通过完成四个冲程(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排气冲程)来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⑶发动机的点火方式发动机的点火方式包括电火花点火和压燃点火两种方式。
⑷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发动机的供油系统主要由燃油泵、喷油嘴和燃油滤清器等组成,用于向发动机提供燃油。
⑸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剂来控制发动机的温度,防止过热。
三、外燃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⑴外燃机的构成部分外燃机主要由燃烧室、锅炉、蒸汽涡轮机和冷凝器等组成。
⑵外燃机的工作原理外燃机通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如水蒸气),并利用工作介质的热能驱动蒸汽涡轮机产生机械能。
四、蒸汽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⑴蒸汽机的构成部分蒸汽机主要由蒸汽汽缸、活塞、连杆、曲轴和阀门等组成。
⑵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蒸汽机通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蒸汽驱动活塞运动,从而产生机械能。
五、本文所涉及的附件⑴发动机总体结构图附件1为发动机总体结构图,请参考。
⑵发动机工作示意图附件2为发动机工作示意图,请参考。
六、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⑴发动机法律名词解释- 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对车辆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进行限制的标准。
- 燃油消耗量:单位时间内发动机消耗燃油的量。
⑵发动机法律名词解释- 结构耐久性: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受振动、温度、压力等因素的耐久性。
- 故障诊断系统:用于检测发动机运行时可能出现的故障,并进行诊断的系统。
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一、发动机的基本结构:1.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主体部分,用于容纳气缸和活塞,并封闭燃烧室。
2.活塞和连杆: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将动力传递给曲轴。
3.曲轴和飞轮:曲轴通过连杆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并传递给传动系统。
4.气门和气门机构:控制气缸进出气体的开关装置,包括进气门和排气门。
5.火花塞和点火系统:火花塞在燃烧室内产生火花,点火系统提供火花塞所需的电力。
6.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进气系统将空气和燃料混合物送入燃烧室,排气系统将排出废气。
7.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液来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进气过程:在进气过程中,进气门打开,活塞下行,汽缸内形成负压,汽缸内的混合气体进入燃烧室。
同时,燃料喷射器喷射燃油进入混合气体中,形成可燃混合气体。
2.压缩过程:在压缩过程中,进气门关闭,活塞上行,将可燃混合气体压缩至极限,并使燃料和空气更加充分混合,形成易燃混合气体。
此时,活塞上行所需动力由曲轴提供。
3.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点火系统产生火花,点燃易燃混合气体,燃烧过程产生剧烈的高温和高压气体。
这些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将动力传递给曲轴。
曲轴的旋转运动将线性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并传递给传动系统,从而驱动车辆行驶。
4.排气过程:在排气过程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将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排出燃烧室,并送入排气系统。
排气过程完成后,进入下一次循环。
总结: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决定了它的工作特点和性能。
不同形式的发动机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会有所不同,但都遵循了同样的基本工作原理。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维修、保养和改进汽车都非常重要,也有助于提高对汽车的理解和欣赏。
发动机工作原理及结构

发动机工作原理及结构引言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和结构是了解、推动交通工具技术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
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燃烧过程发动机是通过内燃机的方式将燃料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其燃烧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空气进气:发动机通过进气道吸入空气,将其引入燃烧室。
2.燃料喷射:燃料被喷射进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
3.压缩:活塞在上行过程中将燃气进行压缩,增加其温度和压力。
4.爆发燃烧:当燃气达到一定温度和压力时,点火系统将触发点火,引发混合物的爆发燃烧。
5.膨胀: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6.排气:活塞下行过程中将燃烧产物排出发动机,准备进行下一个循环。
循环方式根据燃烧过程的方式,发动机可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两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冲程。
1. 进气冲程:活塞向下运动,吸入空气和燃料混合物。
2. 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将进气的空气和燃料混合物压缩。
3. 燃烧冲程:点火系统触发点火,燃料燃烧,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 排气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将燃烧产物排出发动机。
两冲程发动机两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只有进气和压缩的冲程和燃烧和排气的冲程。
1. 进气/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将空气和燃料混合物压缩。
2. 燃烧/排气冲程:点火系统触发点火,燃料燃烧,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在下行过程中将燃烧产物排出发动机。
热力循环发动机的工作循环一般采用热力循环来描述。
常见的热力循环包括: 1. Otto循环:适用于汽油机,包括压缩、燃烧和膨胀三个过程。
2. Diesel循环:适用于柴油机,包括压缩、燃烧和膨胀三个过程。
3. Brayton循环:适用于燃气轮机,包括压缩、燃烧和膨胀三个过程。
结构组成发动机的结构组成有以下几个方面:活塞活塞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将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是现代机械设备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转换化学能为机械能的设备。
发动机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主要包括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气阀、进气道、排气道、喷油器等多个部件。
气缸是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单元,一台发动机通常具有多个气缸。
活塞则是气缸内上下运动的零件,其运动由连杆与曲轴传递。
连杆连接着活塞和曲轴,它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曲轴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它通过转动使得发动机工作。
气阀控制着气缸内气体的进出,进气道负责将气体引入气缸,而排气道则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喷油器通过喷射燃油进入气缸内,以参与燃烧过程。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内燃作用实现的。
工作循环通常包括四个基本阶段: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在进气阶段,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移动,气缸内形成负压,将外部空气引入。
然后,在压缩阶段,气缸的上升活塞将进气气体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接下来,喷油器会喷射燃油到压缩气体中,引发燃烧反应。
燃烧产生的高温和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移动,从而完成了发动机的工作。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还与燃烧室类型有关。
常见的燃烧室类型包括汽油发动机的点火式燃烧室和柴油发动机的压燃式燃烧室。
点火式燃烧室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后被火花塞点燃;而压燃式燃烧室中,燃油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自燃。
不同类型的燃烧室对应着不同的燃烧方式和燃烧产物。
此外,发动机还有不同的循环类型,如四冲程发动机和两冲程发动机,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循环过程有所区别。
发动机的性能取决于多个因素,如功率、扭矩、燃油效率等。
提高发动机效率的方法包括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热损失、优化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等。
通过改变压缩比、调整进气量和燃油喷射时机,可以实现发动机性能的调节。
总之,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是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
了解发动机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对于对于日常使用和维护非常重要。
对于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使用者来说,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能够更好地理解其性能和操作要点,提高行驶和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
发动机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五大系统之--点火系
作用:按规定时刻及时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 组成:由蓄电池、分电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组成。
五大系统之--起动系
作用: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 组成:由起动机及附属装置组成。
三、发动机基本术语
工作循环:每完成一次热功转换的工作过程。 上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 下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处。 曲柄半径R :连杆与曲轴连接中心至曲轴旋转中心的距离。 活塞行程S: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mm),S=2R;
五大系统之--润滑系
作用:润滑、冷却、清洗、防腐、密封等。 组成:由机油泵、滤清器、限压阀、油道等组成。
五大系统之--燃料系(汽油车)
作用:按需要向气缸内供应已配制好的可燃混合气,燃烧后排出废气。 组成:化油器式由燃油箱、汽油泵、化油器、进排气管、滤清器等组成。
五大系统之--燃料系(柴油车)
作用:向气缸内供应纯空气并在规定时刻向 气缸内喷入柴油,燃烧后排出废气。
发动机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分类
发动机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为机 械能的机器。
分类: 按使用燃料分:汽油机、柴油机等。
按工作循环分:四冲程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
按冷却方式分:水冷式、风冷式
按气门装置位置分:侧置式、顶置式
按气缸排列分:直列式发动机、V型发动机。
按气缸数分: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柴油机 165F:表示单缸,四行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 495Q: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95mm,水冷车用 X4105: 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5mm,水冷通用型,X表示系列代号
结语
谢谢大家!
冲程:活塞由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运动一次的过程; 气缸工作容积(Vh):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容积。 发动机工作容积(Vl):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也叫发动机的排量。
发动机组成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组成与工作原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动力系统中的核心部件。
作为汽车驱动的动力来源,发动机由众多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涉及燃烧、压缩、节气等多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1. 缸体与活塞发动机的基本组成是由缸体和活塞组成的。
缸体是发动机内部的容器,用于盛放活塞。
活塞上下运动,并通过连杆传动到曲轴,从而将燃气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2. 曲轴与连杆曲轴是发动机内部的旋转部件,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曲轴是发动机输出动力的关键部件之一。
3. 气门与气门传动系统气门是用于控制气缸内气体进出的阀门,气门传动系统则是指控制气门开闭的机构。
一般包括凸轮轴、气门弹簧等部件,通过凸轮轴的旋转来驱动气门的开闭动作。
4.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是将燃油输送到气缸内,并与空气混合进行燃烧的系统。
一般包括燃油泵、喷油嘴、燃油滤清器等部件。
5.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将高压电流引导到火花塞,从而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的系统。
包括点火线圈、点火线圈控制单元、火花塞等部件。
6.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散热,防止发动机过热。
主要包括水泵、散热器、风扇等部件。
7.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用于减少发动机零件之间的摩擦,减少损耗。
主要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等部件。
以上是发动机的基本组成部件,这些部件协同工作,使得发动机得以正常运转。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 压缩发动机工作的第一个阶段是压缩阶段。
在这个阶段,活塞向气缸内部移动,压缩气缸内的空气。
这个过程会使得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升高。
2. 燃烧当进气门打开时,混合气(燃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被吸入气缸。
然后,点火系统会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这会在瞬间引发爆炸。
这个爆炸能够使气缸内的压力急剧升高,从而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3. 排气当活塞到达底部时,废气会被推出气缸,这个过程是由排气门打开引起的。
随后,活塞就会再次向上运动,开始循环的下一个工作周期。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一、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吸气:发动机的活塞下行时,活塞腔内的气门打开,通过气门进入
汽缸的混合气。
2.压缩:活塞上行时,活塞腔内的气门关闭,活塞将混合气压缩成高
压气体。
3.爆燃:在活塞接近顶死点时,火花塞产生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炸,释放出能量。
4.排气:活塞下行时,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汽缸,为新的混合气提供
空间。
通过这四个基本过程循环运作,汽车发动机可以持续地产生动力,驱
动汽车运行。
二、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气缸体系:汽缸是发动机燃烧的主要部分,通常由铁合金或铝合金
制成。
汽缸体内设置有活塞和气门,通过这些部件的运动来实现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的过程。
2.曲轴与连杆机构:曲轴是将活塞运动转化为有用功的装置,具有一
定的几何结构,可以将来自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连杆连接活
塞与曲轴,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气门机构:气门控制气缸内的进气和排气。
气门通过气门杆与凸轮
轴相连接,由凸轮轴的转动带动气门的开闭。
4.燃油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
燃油从燃油箱经过燃油泵被送入汽缸,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燃气体。
此外,还有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等辅助系统,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
总之,汽车发动机通过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这四个基本过程,不断地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运行。
其总体构造包括气缸体系、曲轴与连杆机构、气门机构和燃油供给系统等。
这些构造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发动机的工作。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四)飞轮的作用: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四个活塞行程中,只有一个行程是作功的,其余三个行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
(b)表面点火: 在火花塞点火之前,由于燃烧室内灼热表面(如排气门头部、火花塞电极处、积碳处)点燃可燃混合气
而产生的另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称为表面点火。 表面点火现象:
表面点火发生时,也伴有强烈的敲缸声(较沉闷),产生的高压会使发动机机件机械负荷增加,寿命降 低。
(c)汽油机压缩比的选择: 应在避免引起爆燃和表面点火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压缩比,以提高发动机功率,改善燃油经济性。
冷却系—水泵9由曲轴14上的皮带轮带动,将来自散 热器冷却后的冷却水泵入气缸7燃烧室周围的冷却水 套,经过气缸盖6中的冷却水套,热水由气缸盖上部 的出水口流往散热器。
(三)发动机基本术语
上止点(T.D.C.):
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远处。
下止点(B.D.C.): 活塞行程 S :
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近处。
(b)压缩行程
(a)爆燃: 由于压缩比过高导致压缩终了时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火花塞点火之后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
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燃而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称为爆燃。 爆燃现象:
爆燃时,火焰以极高的速率传播,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形成压力波,以声速推进,当这种压力波撞击 燃烧室壁时就发出尖锐的敲缸声。同时还会引起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燃油消耗率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严重爆燃时甚至造成排气门烧废、轴瓦破裂、活塞顶熔穿、火花塞绝缘体被击穿等机件损坏现象。
发动机构造及工作原理

·组成:活塞、连杆、曲 轴三部分
·作用:将活塞的往复直线 运动—曲轴的旋转运动 对外输出动力
3.供给系统
·组成:燃油供给系统和进、排气系统组成 ·作用:将燃油系统和空气及时地供给气缸, 并将燃烧后的废气及时排除 ·主要部件:化油器(汽)、喷油泵和喷油
器 (柴)、空气滤清器、进气管、排气管、声
be=(B/Pe)×10-3 (g/(KWh)) •B—每小时的燃油消耗量,kg/h •Pe—有效功率,kW 显然燃油消耗率越低,燃油经济性越好
§1.5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三、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指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 油消耗率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 的规律。
发动机外特性:
当节气门开度达到最 大时,所得到的速度 特性称为发动机外特 性
状态 行程
进气行程
压缩行程
作功行程
排气行程
温度(K)
压力
370~440
75~90 kPa
600~800
600~1500 kPa
2200~2800(瞬时最高) 1500~1700(作功终了)
3~5MPa (瞬时最高) 300~500 kPa (作功终了)
900~1200
105~125 kPa
§1.3.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活塞行程(S)
曲柄半径(R)
气缸工作容积(V s )
发动机排量(VL)
燃烧室容积(Vc ) 气缸总容积(Va ) 压缩比ε
Vs= πD2·S ×10-6/4 (L)
D——气缸直径mm S——活塞行程mm
VL= Vs × I
工工况作(循P环、n) 负荷率(%)
ε= Va / Vc
压缩比
定义: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 之比称为压缩比。用ε表示。
发动机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1. 概述发动机是指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动机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根据燃料种类又可以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2. 发动机结构发动机主要由缸体、缸盖、曲轴、连杆、气门、油泵、燃油喷嘴等组成。
2.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是发动机的关键部分。
发动机的缸体包裹着活塞和气缸,形成气缸体,当汽油燃烧时,活塞在气缸中上下移动,产生了机械能。
缸盖上有气门和火花塞孔,气门用于控制气缸内的进出气,火花塞则用于产生火花点火。
2.2 曲轴和连杆曲轴是发动机的“心脏”,是一个主轴,承载着连杆和活塞进行往复运动,并通过曲轴轴承与主轴轴承固定在发动机的缸体上。
连杆由两颗轴承和一根连杆连接而成,是连接曲轴和活塞的零件之一。
曲轴和连杆工作起来,实际上就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成了曲轴的旋转运动。
2.3 气门发动机的气门是控制气缸内进出气的开关,分为进气门和排气门。
气门的开启和关闭实际上就是通过凸轮轴“指使”的。
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会把废气排出汽车,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而进气系统则会将空气和油混合,然后进入气缸进行燃烧。
2.4 油泵和燃油喷嘴油泵是用来将油从油箱中吸出并送到发动机油路的一个装置,将汽油和空气混合后送入气缸。
燃油喷嘴则是控制油量和油的雾化细度的,将燃油雾化后,与空气混合,进入气缸被点燃。
3. 发动机工作原理在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循环过程大约可以分为4个过程:吸气、压缩、爆炸、排放。
3.1 吸气发动机工作开始后,活塞会向下移动形成的吸气冲程,气门打开,活塞从气缸内吸入新鲜空气和油的混合物。
3.2 压缩活塞完成吸气冲程后,向上移动形成压缩冲程,同时气门关闭,将油气混合物压缩至极限;随着气压的上升,温度会随之上升,直至油气混合物点火自爆。
3.3 爆炸此刻,点火塞点火喷出高温、高压的火花,将油气混合物点燃,燃烧产生的高温和高压试图将曲轴向前推入,机械能即将产生。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的动力源。
它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共同协作来实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1.1 缸体:发动机的主体部分,用来容纳活塞和气缸套。
1.2 活塞:位于气缸内,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实现往复运动。
1.3 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驱动汽车前进。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 进气过程:气缸内活塞下行,气门打开,进入混合气体。
2.2 压缩过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气体被压缩。
2.3 燃烧过程: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三、发动机的冷却系统3.1 散热器:通过水冷或风冷方式,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3.2 水泵:循环冷却液,保持发动机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3.3 散热风扇:在低速行驶时,辅助散热器散发热量。
四、发动机的润滑系统4.1 机油泵:将机油从油底壳抽送到各个润滑点。
4.2 机油滤清器:过滤机油中的杂质,保持机油清洁。
4.3 油底壳:储存机油,保持发动机内部润滑。
五、发动机的点火系统5.1 点火线圈:将12伏电压转换为数千伏高压电流,点燃混合气体。
5.2 火花塞:通过高压电流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体。
5.3 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点火时机,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总结: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由多个部件组成,各部件协作完成进气、压缩、燃烧、排气等过程。
同时,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点火系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深入了解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养和维护汽车,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发动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
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可能因不同的发动机类型而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发动机都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 燃烧室:这是发动机的核心部分,其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并被点燃,产生能量。
2. 气缸:这是燃烧室中活塞运动的场所,它包含一个或多个活塞,这些活塞在气缸内上下移动,推动发动机运转。
3. 活塞:活塞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连接着连杆和曲轴,使曲轴能够转动,从而产生动力。
4. 连杆:连杆将活塞与曲轴连接在一起,使活塞的上下移动能够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5.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要输出轴,它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能够驱动发动机外部的设备。
6. 气门:气门是控制空气进入和离开气缸的阀门,它们的工作周期与活塞的运动相配合,以确保在正确的时机吸入空气和排出废气。
7. 冷却系统:发动机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一个冷却系统来保持其正常工作温度。
8. 润滑系统:发动机中的各个部件需要润滑油来减小摩擦和磨损。
9. 点火系统:对于点燃式发动机来说,点火系统负责在正确的时机点燃混合气体。
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和机械运动。
当燃料和空气在燃烧室中混合并被点燃时,产生的能量推动活塞向下移动,从而转动曲轴。
通过一系列的机械传动,曲轴的旋转运动最终转化为汽车的行驶运动。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产生持续的动力输出。
以上就是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不同种类的发动机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组件或不同的工作方式。
发动机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动力装置之一、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深入了解其工作机制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动机总体结构: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可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两类。
内燃机根据工作循环的不同又分为四冲程和两冲程两种类型。
1.四冲程内燃机结构:四冲程内燃机由气缸、活塞、曲轴连杆机构、气门机构、点火系统、燃油系统等组成。
其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排气冲程。
2.两冲程内燃机结构:两冲程内燃机由气缸、活塞、曲轴连杆机构、气门机构、燃油系统等组成。
其工作循环只有火花塞冲程和工作缸冲程两个过程。
3.外燃机结构:外燃机一般由燃烧室、燃油喷嘴、空气压缩机、燃气轮机和燃气涡轮机组等组成。
其工作过程是通过外部燃烧器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再通过涡轮运动装置传递动力。
二、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是通过循环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可以通过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原理来分析。
1.燃烧过程: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烧是最关键的环节。
内燃机的燃烧过程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燃料与空气混合后,在火花塞的电弧点火下发生猛烈燃烧。
此时,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驱动曲轴旋转,从而转化为机械能输出。
2.循环过程:内燃机的循环过程一般包括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冲程。
其中,活塞在压缩冲程将进气进行压缩,使燃烧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升高;在燃烧冲程,点火后燃料燃烧,使气体的温度和压力进一步增加;在排气冲程,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为下一个循环做准备。
这种循环过程通过连续的变化使得活塞的运动被转化为连续的曲轴旋转运动。
3.热力循环:发动机的工作循环一般根据热力学循环进行描述。
最常见的是奥托循环(用于汽油发动机)和德尔循环(用于柴油发动机)。
奥托循环在压缩过程中包括燃烧前期,燃烧过程是等体过程;而德尔循环将燃烧过程看作是恒压过程,可近似看做等容过程。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结构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结构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能量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其作用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或设备的工作。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对于理解其运行过程和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内燃机理论。
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和氧气在燃烧室内通过燃烧反应进行强烈爆发的装置,使活塞做往复运动,最终由连杆和曲轴将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基本工作过程如下:1.进气过程:活塞下行时,工作缸内形成一个负压区域,进气门打开,新鲜空气和混合气通过进气歧管进入缸内。
2.压缩过程:进气门关闭,活塞由下往上运动,将进入缸内的气体压缩,使其密度增大,压力升高。
3.点火和燃烧过程: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高压电信号引燃点火塞,点燃混合气。
燃烧时,混合气体释放热能,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做功。
4.排气过程:排气门打开,活塞从上往下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缸外。
这样,发动机实现了在连续进行的工作循环中,将燃料能量转化为有用的机械能。
二、结构发动机的结构因其用途和类型不同而各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件:1.汽缸和活塞:发动机通常包含多个汽缸,每个汽缸内安装一个活塞来进行往复运动。
活塞与曲轴通过连杆相连,将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2.燃烧室:燃烧室是燃料与氧气进行燃烧反应的地方,它位于发动机的顶部。
燃料气体在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并通过点火来引燃。
3.进气和排气系统:进气系统负责将新鲜空气送入燃烧室,而排气系统则将已经燃烧过的废气排出。
这些系统通常包括进气歧管、气缸盖和排气管道等组件。
4.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提供高能电火花,引燃燃料和空气混合物。
它通常由点火塞、点火线圈和电子控制单元组成。
5.冷却系统:由于燃燒過程會使发动机温度升高,导致部件损坏,需要通过冷却系统将热量散发出去。
主要组成部分是水泵、散热管和散热器。
6.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用来降低发动机部件的摩擦,减少磨损,并冷却活动部件。
润滑系统包括油泵、滤清器、油底壳等。
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活塞下部的活塞裙用于在气缸内引 导活塞
• 活塞主要尺寸包括直径、总长度和 压缩高度&压缩高度是指活塞销轴 线与活塞顶上沿之间的距离
• 一套活塞环通常包括两个气环和一 个刮油环
活塞的主要部分包括活塞顶、活塞 环部分、活塞销座和活塞裙
1.活塞顶 2.气环 3.活塞销 4.活塞裙 5.刮油环 6.气环
第四冲程:排气
• 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 • 燃烧室容积减小&通过打开的排
气门排出燃烧空气&燃烧室内的 压力短时稍稍增大;最后重新降 至环境压力
• 第四冲程结束且活塞到达上止 点时;排气门关闭&
• 四冲程过程重新开始
基准参数
• 每进行一个冲程;曲轴旋转 180°;活塞由一个止点移动到 另一个止点&因此四冲程发动机 完成整个一个循环时曲轴旋转 720° 即转动两圈&
发动机机械结构
1.发动机的壳体
1 气缸盖罩 2气缸盖 3气缸盖密封垫 4曲轴箱 5油底壳密封垫 6油底壳
2.气门机构
气门机构由下列部件共同构成: • 凸轮轴 • 传动元件压杆、挺杆 • 气门整个总成 • 可能包括液压气门间隙补偿器HVA
1 进气门 2 底部气门弹簧座;带有气门杆密封件 3 上部气门弹簧座 4 HVA 元件 5 进气凸轮轴 6 排气门 7 气门弹簧 8 滚子式气门摇臂 9 排气凸轮轴
• 曲轴箱可以说是所有发动机的 核心组件;因此又称为发动机缸 体
曲轴箱的结构
• V 型发动机的“V”型角也必须 大小相等;以确保两个气缸列能 够具有相同的点火间隔&因 此;BMW 八缸的气缸列夹角为 90°;十二缸为60°
• 但在特殊情况下;点火间隔不均 匀时可产生独特的发动机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冲程:进气行程
• 第一冲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 止点,向下止点方向移动。进 气门打开。 • 活塞向下移动时,燃烧室容积 增大。此时产生轻微真空压力, 从而使新鲜汽油空气混合气通 过打开的进气门吸入燃烧室内 • 活塞到达下止点时,燃烧室内 充满汽油空气混合气。进气门 关闭
第二冲程:压缩
• 气门都关闭时,活塞从下止点 向上止点移动由于燃烧室容积 减小且汽油空气混合气无法排 出,因此混合气经过高度压缩。 燃烧室内的压力明显增大 • 进行快速压缩时,燃烧室内的 温度也随之升高。活塞即将到 达上止点前,混合气被火花塞 的火花点燃。此时称为点火时 刻。汽油空气混合气开始燃烧 并释放出热能。温度升高时气 体迅速膨胀。但燃烧室是一个 封闭空间,气体无法快速膨胀。 因此燃烧室内的压力急剧增大
汽缸盖的结构
• 气缸盖作为气缸的顶部构成了燃烧室顶。它与活塞几何因素一起决定 了燃烧室的形状。燃烧室是由活塞、气缸盖和气缸壁围成的空间 • 图 C 中的布置方式非常有利,因为油气混合气可以非常有效地环绕火 花塞流动,相对于燃烧室体积而言燃烧室表面较小,因此热力学损耗 较少。气门倾斜角度最大可达25°。
曲轴传动机构
• 确定旋转方向时,在发动机动 力输出端(离合器或飞轮一侧) 相对侧进行观察
• 站在确定发动机旋转方向时的 相同位置,距离最近的是气缸1 随后各气缸向动力输出端依次 编号
曲轴传动机构
• 如果是V形的发动机,确 定气缸的顺序与直列的发 动机相似,在发动机动力 输出端(离合器或飞轮一 侧)相对侧进行观察 • 左手边的气缸列为1气缸 列,气缸顺序依次编号。 右手边的是2气缸列,气 缸顺序依次编号,如图所 示
基准参数
• 活塞即将开始向下移动前进气 门打开,活塞重新开始向上移 动后进气门关闭 • 排气门的运行方式相似。活塞 开始向上移动前排气门打开, 活塞重新开始向下移动后排气 门关闭 • 正时时间的质量即与发动机准 确同步,以及准确保持正时时 间对以下方面有重要影响: 1.最大功率 2.最大扭矩 3.排气质量 4.耗油量 5.运行特性。
A 进气 B 压缩 C 作功 D 排气 1 上止点 (TDC) 2 下止点(BDC) 3 进气门 打开 4 进气门关闭 5 点火时刻 6 排气 门打开 7 排气门关闭 8 气门重叠
燃烧室充气
• 燃烧室充气指的是进气行程中进入气缸内的新鲜空气量(汽油空气混 合气或空气)。燃烧室充气量越大,发动机输出功率就越高。 • 因此发动机设计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尽可能达到最高燃烧室充气效 率。尽可能减小用于换气过程的能量也非常重要 提高充气效率:使进气门开启时间超过曲轴转角 180° 可提高燃烧室 充气效率和发动机功率。进气门在活塞到达 TDC 前打开并在活塞到 达 BDC 后关闭。在活塞到达 TDC 前打开表示进气门在排气行程期间 打开。排气行程结束时,高速排出的气体产生吸力。如果进气门在活 塞到达上止点前打开,即使活塞正在向上移动,也可通过燃烧室内的 真空压力吸入新鲜空气。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打开的这种状态称为气 门重叠。设计为活塞到达 BDC 后关闭可确保开始压缩行程时进气门 仍处于打开状态。这样可使进气过程中加速的新鲜空气在其惯性作用 下继续流入燃烧室内。活塞向上移动所产生的压力阻止新鲜空气流入 时,该作用结束。最迟在该时刻,进气门必须关闭。但是延长进气时 间也只能使充气效果最多达到理论最大充气量的 80 %,因为进气时 存在真空压力
第三冲程:作功
• 燃烧室内的高压向其边界面 (燃烧室壁、燃烧室顶和活塞) 施加作用力。活塞在作用力下 向下止点方向移动。此时容积 增大,气体能够膨胀,燃烧室 内的压力减小。 • 因此进行作功。燃油内存储的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功。气体膨 胀还导致燃烧室内的温度下降 • 活塞到达下止点时排气门打开, 压力值降至环境压力
活塞的主要部分包括活塞顶、活塞 环部分、活塞销座和活塞裙 1.活塞顶 2.气环 3.活塞销 4.活塞裙 5.刮油环传动机构(连杆)
1.油孔 2.滑动轴承 3.连杆 4.轴瓦 5.轴瓦 6.连杆轴承盖 7.连杆螺栓 在曲轴传动机构中,连杆负责连接 活塞和曲轴。活塞的直线运动 通过连杆转化为曲轴的转动。 此外,连杆还要将燃烧压力产 生的作用力由活塞传至曲轴上
第四冲程:排气
• 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 • 燃烧室容积减小。通过打开的 排气门排出燃烧空气。燃烧室 内的压力短时稍稍增大,最后 重新降至环境压力 • 第四冲程结束且活塞到达上止 点时,排气门关闭。 • 四冲程过程重新开始
基准参数
• 每进行一个冲程,曲轴旋转 180°,活塞由一个止点移动到 另一个止点。因此四冲程发动 机完成整个一个循环时曲轴旋 转 720° 即转动两圈。 • 正时时间:吸入新鲜汽油空气 混合气和排出废气称为换气。 通过进气门和排气门控制换气。 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刻也取决 于曲轴转角。这些时刻又称为 正时时间,因为通过它们决定 发动机的换气控制
汽缸盖的结构
• 采用横流冷却方式时,气缸盖 内的冷却液由较热的排气侧流 向较凉的进气侧。这种方式的 优点是整个气缸盖内热量分布 比较均匀 • 与之相反,采用纵流冷却方式 时,冷却液沿气缸盖纵轴流动, 即由端面一侧流向动力输出端 或相反。冷却液在流经各个气 缸的过程中逐渐加热,因此热 量分布非常不均衡。此外还会 造成冷却循环回路内压力降低。 • 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冷却方式 A.横流冷却方式 B.纵流冷却方式
发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 • • • • • • • • • • • • 1 进气门 2 火花塞 3 排气门 4 排气通道 5 活塞 6 连杆 7 曲轴 8 油底壳 9 曲轴箱 10 水套 11 燃烧室 12 排气通道 13 气缸盖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四冲程发动机 1.进气行程 新鲜空气或汽油空气混合气被 吸入燃烧室内。 2.压缩行程 吸入的新鲜空气或汽油空气混 合气被活塞压缩。 3.作功行程 燃油空气混合气开始燃烧。产 生的压力促使活塞向下移动 4.排气行程 排出燃烧室内的废气。 • 为了完成进气和排气行程在燃 烧室顶装有气门,这些气门根 据需要打开或关闭。不同气门 的功能不同。进气门负责吸入 新鲜空气或汽油空气混合气。 排气门负责排出废气
• •
下图展示了点火间隔为 120° 六缸直列 发动机的曲轴 图中编号表示各气缸的点火顺序。从编 号一数到编号六需转动曲轴两圈即 720°。各编号之间的距离相等,即 120°
4.气缸盖罩
气缸盖罩执行以下任务: 1.使气缸盖顶端与外部隔离 2.隔音 3.固定曲轴箱通风系统 4.固定安装件 为了达到较好的减振效果,气缸 盖罩与气缸盖以非刚性方式连 接。使用螺栓连接时,通过弹 性密封垫和去耦元件达到上述 目的 气缸盖罩可由铝合金、塑料或镁 合金制成 • 气缸盖罩通常也称作气缸盖盖 板或气门盖。它构成了发动机 壳体的顶部
• •
•
此外还能通过减小新鲜空气进气阻 力和降低燃烧室温度提高充气效率 通过气门开启时间提高充气效率的 问题在于,这种方法只有在特定转 速范围内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转速 变化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排出废气 的动力性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无法 随时根据需要准确控制气门打开或 关闭的时刻。由于在传统发动机中 这些时刻固定不变,因此可以接受 在特定转速范围内进行准确控制而 在其它转速范围内无法确保最佳充 气效果的折衷方案。但现代发动机 提供了改革正时时间的可能。 提前排气:进行排气行程时,排气 门在活塞到达 TDC 前打开。这样 有助于排出废气并减轻曲轴传动机 构负荷。提前打开排气门可使燃烧 室内的压力降至环境压力。反正此 时的压力也不足以继续进行有效功。 反之排气过程更加轻松,因为发动 机无需克服高压作功。此外还能进 一步降低燃烧室内的温度,从而有 利于下一个充气过程
• 气门重叠角
基本概念
1 上止点(TDC) 2 行程 3 下止点(BDC) 4 连杆长度 5 曲轴半径 6 缸径 7 压缩室 8 排量
曲轴传动机构
• 点火顺序
曲轴传动机构
点火间隔 = 720° : 气缸数 • 四缸:180° 曲轴转角 • 六缸:120° 曲轴转角 • 八缸:90° 曲轴转角 • 十二缸:60° 曲轴转角 气缸数越多,点火间隔越小。点火 间隔越小,发动机运行越平稳。 至少从理论上来讲,质量平衡 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该因 素取决于发动机结构形式和点 火顺序
3.曲轴传动机构
• 曲轴传动机构,是一个将燃烧 室压力转化为动能的功能分组 • 在此过程中,活塞的往复运动 转化为曲轴的转动 • 此外曲轴传动机构还包括一些 外围设备,这些设备并不执行 主要功能而是提供相关辅助。 辅助设备基本包括飞轮、皮带 轮(带有扭转减振器)和正时 链 曲轴传动机构主要包括以下部件: • 1活塞 • 2连杆 • 3曲轴
5.发动机油底壳
油底壳是发动机壳体的底部。油底 壳用于存储发动机油 油底壳执行以下任务: • 发动机油的收集容器 • 回流发动机油的收集容器 • 曲轴箱的底部 • 固定安装件 1 .油底壳 2 .导流板
6.曲轴箱
曲轴箱的任务是: • 构成燃烧室 • 固定曲轴传动机构 • 吸收燃烧产生的作用力 • 固定冷却液和润滑油输送通道以 及曲轴箱通风通道 • 固定安装件 • 使曲轴空间与外界隔离密封 所有气缸都组装在曲轴箱内。曲 轴箱采用双层钢板结构,以便 安装冷却水套。曲轴箱下部区 域称为曲轴传动机构壳体,因 为包含曲轴传动机构。曲轴箱 内有很多开孔和通道于不同系 统,例如供油系统 • 曲轴箱可以说是所有发动机的 核心组件,因此又称为发动机 缸体
发动机机械结构
1.发动机的壳体
(1) 气缸盖罩 (2)气缸盖 (3)气缸盖密封垫 (4)曲轴箱 (5)油底壳密封垫 (6)油底壳
2.气门机构
气门机构由下列部件共同构成: • 凸轮轴 • 传动元件(压杆、挺杆) • 气门(整个总成) • 可能包括液压气门间隙补偿器(HVA)
1 进气门 2 底部气门弹簧座,带有气门杆密封件 3 上部气门弹簧座 4 HVA 元件 5 进气凸轮轴 6 排气门 7 气门弹簧 8 滚子式气门摇臂 9 排气凸轮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