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4.文意理解与概括
中考语文面对面 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文体知识 考点讲解)课件 新人教版
【题型示例】
(2020金华、丽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 是( A )
A.大可数围
果得于数里外
B.又西岩之半
2.课内迁移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文言文阅读所考 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一般在课内都有学过。因此,我们要 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实词释义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 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如2020年温州卷第12(3)题中就 以课内的“亭亭净植(《爱莲说》)”为示例考查“则蕉亦默默静植” 中“植”的释义。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2/22022/2/22022/2/22022/2/2
①介词,在 ②介词,到 ③介词,从
④介词,在 于
⑤介词,向 ⑥介词,给 ⑦介词,对、对于 ⑧介词,表比较,比 ⑨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①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⑤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⑥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⑦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⑧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⑨至于夏水襄陵(《三峡》)
3.虚词还能提示文章思路:比如《岳阳楼记》中“然则”,该 虚词使得文章的思路从“岳阳楼之大观”转入对“迁客骚人”“览 物之情”的描写。
4.积累常见的虚词释义及用法,可以更快地应答试题。
虚 用法
词
①介词,用,拿
②介词,凭、靠
③介词,按照
④介词,把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与概括(20张PPT)
原文信息
分析
锁定具体信息区间:于是襄王赏以南阳之地,文公辞南阳,即死得以隧下,襄王弗听,曰:“周国虽微,未之或代也。天子用隧,伯父用隧,是二天子也。以地为少,余请益之。”文公乃退。
晋文公的请求超越上下的名分,不合礼制。
结合材料一核心观点: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
文本二
文言文阅读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节选自《王安石文集·伯夷论》)
1.带题阅读。始终针对题目指定的角度和范围,找准找全相关文字,细抠深挖文中能显示答案要点的关键词句,把握题中规定的人、事、物的特点,排除非题目指定的信息。2.借题读文。要充分利用选择题整体把握全文,打开答题思路,有时还可以直接引述选项中的文字作答。3.联系语境。在遇到阅读障碍时,要注意根据前后内容加以推断分析。可以从逻辑上推理,从情节上推断,从事理上分析,从侧面人物的表现上揣测,多方面理解,不能只盯一点,不顾全篇。4. 转换语言。文意理解题考查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意的梳理与概括。答题时既要忠于原文,又不能照搬原文,也不能只是简单地翻译原句,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
文言文文意理解考点
关于文言文文意理解考点整理
文言文文意理解考点整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实词解释和虚词辨析。
实词解释和虚词辨析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实词解释题
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选取恰当的解释;虚词辨析题则要求考生识别虚词在句中的正确用法。
2. 句子翻译。
句子翻译是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的重要方式,要求考生将文言语句翻译成
准确、通顺的现代汉语。
3. 内容理解。
内容理解包括对文言文整体文意的理解,以及根据上下文对具体句子的理
解。
4. 内容概括和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概括要求考生对文言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而人物
形象分析则要求考生对文中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在理解文言文的文意时,考生应掌握以下技巧:
1. 划分句子节奏。
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
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2. 直接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知识讲解与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知识讲解与练习一、考查类型1.概括内容要点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括,整合成新的语句,体现新的思维成果。
对于史传类文言文而言,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主要人物来展开事件叙述,并作简要的观点阐发。
因而能否分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命题者检验考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
2.概括人物特点此类题目一般是据事求理,根据人物具体言行概括其行为特征或思想性格。
这些“特点”词有的可以从原文中摘取,更多的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其中对人物的言行的理解不可断章取义、孤立片面,要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在具体的事件情境下理解,只有这样,概括才能准确。
人物形象特点具有多重性,在准确使用“特点”词的前提下多方位概括,力求立体丰满。
3.探寻事件原因这类题要求考生读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重点是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在此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进行回答。
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
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
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
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选文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考生备考时应加以重视。
4.概括观点态度“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最高层次。
在一般的传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不会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等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还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
在论说文中,要通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5.分析评价内容这类题要求考生能够对文中的某个人物、某件事情、某种做法、某关键句的意义或文章的语言特点等内容进行分析评价。
要答好此类题就必须依据原文,从实际出发,对原文内容进行辩证的思考和客观的评价。
文言文概括分析内容(文意理解)ppt
文言文概括分析内容(文意理解)ppt
二、考查题型及命题特点
(一)选项内容构成:对传主形象的评价(概括)+具体行为事例(分析)
• 2017年(全国新课标乙)
1. 人物行为举止特点;
• 1峻2将.他A下.作列弘为对微后原出嗣文继。有从新关叔家内,比容一原的心来概只家括爱庭和读富分23书有析.. 。人人,,他物物但不是道志他正陈德向只确郡是品和的阳接一行思夏受项和想人数是聪主,千(明张从卷3才;分叔书智)谢;
文言文概括分析内容(文意理解)ppt
文言文概括分析内容(文意理解)ppt
【现场练兵】
• 2015年(新课标乙)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
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 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 原文: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 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 之。
“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 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
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 他一无所取。
赠(太三常。)(四节选个自选《宋项书顺·谢序弘微一传般》)与选文内容先后顺序一致
文言文概括分析内容(文意理解)ppt
文言文概括分析内容(文意理解)ppt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 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更变,否则必将失败,可 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 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祟、观年间 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专题04 课外文言文(四)-2021年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专题04 课外文言文(四)一、(2020·江苏南京)文言文阅读(8分)闽有带鱼(明)谢肇淛闽有带鱼,长丈余,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①。
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
尝有一监司,因公事过午归,馁甚,道傍闻香气甚烈,问何物,左右以带鱼对,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②之,大称善,且怒往者之不市也。
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
人之嗜好无常如此。
吴江顾道行先生亦嗜所作带鱼鲊,通间人辄索,而闽人贱视此味,常无以应之也。
(选自《五杂组》,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版,题另加)(注)①不以登俎(zǔ):意为上不了台面。
②啖(dàn):吃。
7.米豆念上文,对画直线句的停顿总拿不准,念了四遍,你告诉她()是正确的。
(2分)A.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B.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C.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D.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句子大意,然后再可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作进一步的确定。
画直线句的意思是:监司立刻让人前往百姓家取来已煎带鱼,送到家里来吃。
“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和“至宅啖之”是两个连动成分,中间应该有停顿。
故根据语意和语法,正确停顿为: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
答案选A。
8.米豆用波浪线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帮助她理解。
(3分)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
【答案】示例:从此每顿饭必想着吃煎带鱼,离开闽地许多年,仍然想着煎带鱼(心中)放不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自是(从此),去(古今异义,离开),犹(还,仍然),置(放)”是句中重点词,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9.小轩向你提了个问题:“闽人轻贱的带鱼,监司却念念不忘,这说明什么道理啊?”你谈了自己的思考。
(4)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
(4)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灵王即位,欲为霸,会诸侯,使椒举如晋求诸侯。
晋君欲勿许。
司马侯曰:“不可。
楚王方侈,天其或者欲盈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未可知也。
其使能终,亦未可知也。
唯天所相,不可与争,君其许之,修德以待其归!若归于德,吾犹将事之,况诸侯乎?若适淫虐,楚将弃之,吾谁与争?”公曰:“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能济?纣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陨,周是以兴,夫岂争诸侯哉?君其许之。
”乃许楚灵王,遂为申之会,与诸侯伐吴,起章华之台,为干溪之役,百姓罢劳怨怼于下,群臣倍畔于上,公子弃疾作乱,灵王亡逃,卒死于野。
故曰:“晋不顿一戟,而楚人自亡。
”司马侯之谋也。
楚平王杀伍子胥之父,子胥出亡,挟弓而干阖闾,为是而欲兴师伐楚。
子胥谏曰:“不可,臣闻之,君子不为匹夫兴师,且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雠,臣不为也。
”于是止。
蔡昭公朝于楚,有美裘,楚令尹囊瓦求之,昭公不予,于是拘道也,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
”于是兴兵伐楚,遂败楚人于柏举而成霸道,子胥之谋也。
故春秋美而褒之。
(节选自《新序•善谋》)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B.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C.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D.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灵王,是楚国国君熊围的谥号,从这个谥号可以看出后人对他的同情。
B.其,表祈使语气,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吾其还也”的“其”含义相同。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古诗文阅读专题5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4概述原文内容课件
【参考译文】 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纳,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 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 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 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 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 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 又拿出自己囊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逐步积贮钱粮来防备疫 病。
二、考查形式 高考题对于设置文本信息的陷阱主要有七种方式。 考向(一) 张冠李戴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的选文都为人物传记,这类选文往往涉 及到几个人物、几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错例时,时常采取“张冠 李戴”的方法,即把次要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要求表现的主要 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学案
上编 高考知识点习 复习任务群三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分点突破四 概述原文内容
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
导图指引
考向分析
一、阅读方法 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和 概括。这些“信息”在文中具体表现为具有某些特定含义的文言词语和 句子,因此,必须在理解选文的句意、文意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主要意 思,系统梳理、归纳给出的材料,并从中整理、筛选出与某一主题有关 的文句。
【我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的不是谢 弘微,而是谢混。
【参考译文】 谢混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同他的族内子侄谢灵运、谢 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同游宴歇息,居住在 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 畅,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使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称 他为微子。
2024北京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4北京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024北京海淀高三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
’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
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
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
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
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
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
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1]...,曰,‘吾君之子也。
’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
’丹朱[2]...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
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
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
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取材于《孟子·万章上》)(二)或问曰:“尧舜传诸贤,禹传诸.子,信乎?”曰:“然。
”“然则禹之贤不及于尧与舜也欤?”曰:“不然。
尧舜之.传贤也,欲天下之得其所也;禹之传子也,忧后世争之之乱也。
尧舜之利民也大,禹之虑民也深。
”曰:“然则尧舜何以不忧后世?”曰:“舜如尧,尧传之;禹如舜,舜传之。
得其人而传之,尧舜也;无其人,虑其患而不传者.,禹也。
舜不能以传禹,尧为不知人;禹不能以传子,舜为不知人。
尧以传舜,为忧后世;禹以传子,为虑后世。
”曰:“禹之虑也则深矣,传之子而当不淑.,则奈何?”曰:“时益以难理,传之人则争,未前定也;传之子则不争,前定也。
前定虽不当贤,犹可以守法;不前定而不遇贤,则争且乱。
天之生大圣也不数,其生大恶也亦不数。
传诸人,得大圣,然后人莫敢争;传诸子,得大恶,然后人受其乱。
禹之后四百年,然后得桀;亦四百年,然后得汤与伊尹。
汤与伊尹不可待而传也。
与其传不得圣人而争且乱,孰若传诸子,虽不得贤,犹可守法。
”曰:“孟子之所谓‘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者,何也?”曰:“孟子之心,以为圣人不苟私于其子以害天下。
文言文翻译与概括专题训练(解析版)
文言文翻译与概括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世力农。
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
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
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善以少击众。
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猝遇敌不动。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节)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
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其财者不责偿。
(2)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2.岳家军攻无不克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3分)【解析】1..(1)其父岳和,常节省粮食周济穷人。
乡人耕种侵占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让给人家;向他借钱的人,他从不去强迫人家还债。
(“济”“侵”“与”“责”,每点1分,句意1分)(2)这是(因为)它们肚量大却不随便贪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
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马啊!(“受大”“苟取”“裕”、判断句式,每点1分,句意1分)2.①注重日常训练(让士兵着厚重铠甲训练)。
②军纪严明(儿子违反军纪照样处罚)。
③善于谋定后动。
(招集将领谋划后再战斗)(简要概括即可。
1点1分)【译文】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代务农。
其父岳和,常节省粮食周济穷人。
乡人耕种侵占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让给人家;邻居向他借钱,他从不去强迫人家还债。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专题四:文言文阅读(北京卷2019—2023年真题)
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五年高考北京卷2019—2023真题一、(2023北京,6—10,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贵廉汉元帝时,贡禹上书言:“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
赏善罚恶,不阿亲戚,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无赎罪之法。
故令行禁止,海内大化,天下断狱仅四百,与刑措亡异。
“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辟地广.境数千里。
自见功大威行,遂从.嗜欲。
用度不足,乃行一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者补吏。
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
郡国恐伏其诛,则.择便巧史书①、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奸宄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
故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
故俗皆曰:‘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
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
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
’故黥劓而髡钳者,犹复攘臂为政于世,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
故谓居官而置富者为雄杰,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
兄劝其弟,父勉其子,俗之败坏,乃至于是!察其所以然者,皆以犯法得赎罪,求士不得真贤,相守②崇财利而诛不行之所致也。
“今欲兴至治,致太平,宜除赎罪之法。
相守选举不以实及有赃者,辄行其诛,亡但免官,则.争尽力为善,贵孝弟,贱贾人,进真贤,举实廉,而天下治矣。
”呜呼,今日之变,有甚于.此!自神宗③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
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
《书》曰:“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
”④必如是而后可以立太平之本。
贡禹又言:“欲令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亡得私贩卖,与民争利。
犯者辄免官削爵,不得仕宦。
”此议今亦可行。
自万历以后,天下水利碾硙,场渡市集,无不属之.豪绅,相沿以.为常事矣。
(取材于顾炎武⑤《日知录》)[注] ①便巧史书:这里指善于舞文弄墨。
②相守:诸侯国相、郡守。
③神宗:明朝皇帝,年号万历。
高中文言文文意理解及主观概括题
高中文言文文意理解及主观概括题一、文意理解“文意理解”题命题涵盖广泛,要求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
“筛选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的重点考查内容。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紧抓关键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我们要树立整体意识,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首先从内容上分辨是记人,还是叙事,抑或议论;然后由整体到局部分析文章所写的内容,比如议论的文章,主要弄清记叙的事件,导致的后果和追溯其原因,通过概括筛选信息,浓缩全文,化繁为简,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时,湖南近几年考的都是人文类古文,文中大多有对人物的评价语、对人物行事的归结语以及一些点到为止抒情议论语等。
通读全文时,应敏感的抓住这些围绕中心分散在各处的关键语句,归纳文章要点,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2.审视题干,浏览选项,圈定区域通读材料以后,对内容虽有整体感知,但必然留下许多疑点和难点。
这时,不要去钻牛角尖,最巧妙的办法,就是浏览考题,从题干和选项中获取信息,解决疑难。
题干所给往往是很概括的观点,或对观点起到导向和提示作用。
我们应先审读题干确定导向,再细读选项表述,快速圈定四个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区域,比照两者之间有无异同。
尤其要注意细节,注意选项对原文的转述是否等值,发现有出入时一定要对关键语句反复推敲,直至确认无误。
3.再读材料,据文正义,推敲辨析从考题选项中得到的信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
要辩清正误,还得返回材料,据文正义。
所谓“据文证义”,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考察揣摩字义、词义、文意。
“具体的语言环境”,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
“考察揣摩”,指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推导,以达到准确把握语义乃至文意的目的。
考生应具备这种强烈的文本意识,对照文本反复推敲、仔细辨析,切忌乱猜瞎想。
高三语文第14讲:文言文文意理解及主观概括题(学生版)——王何玛珏
第14讲文言文文意理解及主观概括题一、文意理解“文意理解”题命题涵盖广泛,要求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
“筛选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的重点考查内容。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紧抓关键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我们要树立整体意识,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首先从内容上分辨是记人,还是叙事,抑或议论;然后由整体到局部分析文章所写的内容,比如议论的文章,主要弄清记叙的事件,导致的后果和追溯其原因,通过概括筛选信息,浓缩全文,化繁为简,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时,湖南近几年考的都是人文类古文,文中大多有对人物的评价语、对人物行事的归结语以及一些点到为止抒情议论语等。
通读全文时,应敏感的抓住这些围绕中心分散在各处的关键语句,归纳文章要点,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2.审视题干,浏览选项,圈定区域通读材料以后,对内容虽有整体感知,但必然留下许多疑点和难点。
这时,不要去钻牛角尖,最巧妙的办法,就是浏览考题,从题干和选项中获取信息,解决疑难。
题干所给往往是很概括的观点,或对观点起到导向和提示作用。
我们应先审读题干确定导向,再细读选项表述,快速圈定四个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区域,比照两者之间有无异同。
尤其要注意细节,注意选项对原文的转述是否等值,发现有出入时一定要对关键语句反复推敲,直至确认无误。
3.再读材料,据文正义,推敲辨析从考题选项中得到的信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
要辩清正误,还得返回材料,据文正义。
所谓“据文证义”,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考察揣摩字义、词义、文意。
“具体的语言环境”,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
“考察揣摩”,指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推导,以达到准确把握语义乃至文意的目的。
考生应具备这种强烈的文本意识,对照文本反复推敲、仔细辨析,切忌乱猜瞎想。
专题四之文意理解
2013高考语文理解文言文文意“擒贼先擒王”、“打蛇要打七寸”这些俗语告诉我们一个很明显的道理,看问题要看主要部分,抓重点。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该如何很好的理解它的文意呢?一、抓住信息语境,理解信息含意1.考点指要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所谓“信息”,在传记文(或记人小说)中,指传记对象(人物)的言谈举止;所谓“筛选”,即找出所列信息符合题干要求(传记文中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的选项。
一般题型是从下列组合之中找出符合题千要求的一项:1)给出6条“信息,,(文中原句),各选3条分为4组,每组表现人物某一特点;2.方法指要1)要具备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能读懂原文,了解全文大体意思。
2)要找准信息的语境(上下文),语境要完整。
3)根据语境判断信息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有的语境已经明示信息的含意,抓住这类语句,判断就更容易。
二、归纳概括要找准语段1.考点指要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其考试形式多是由试题设计者对文中所记事实或所论道理进行分析和概括,分列4项,让考生找出其中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
错误选项(一般指不符合文意)的设计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曲解词义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对文言材料中某一词语错误地加以解释,从而导致叙述出错。
1.全国卷Ⅱ第10题C项(选文出自《宋书郭原平传》):郭原平以种瓜为业,曾遇大旱,运瓜的沟渠不能通船。
县官刘僧秀要引农田中水注入瓜渠让他运瓜,他不肯接受。
运瓜时他见有人遇到困难,却能迅速相助。
本项错在“要引农田中水注入瓜渠让他运瓜”的“农田中水”,应该是“下渎水与之”--“渎水”即瓜渎中的水。
2.全国卷Ⅲ第6题D项(选文出自《宋史朱昭传》):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
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
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原文写“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以利啖守兵”说的是以利益收买了守兵,而非“敌人害死守兵”。
(二)、夸大其辞命题者在构拟这类选项时,常常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之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教学设计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节课可能不需要实验器材,但如果有实验环节,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器材,并进行安全检查。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可以将教室座位重新安排,形成小组讨论的区域,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4. 设计一个关于文言文阅读的小游戏,可以是与同学之间互动的游戏,也可以是个人挑战的游戏。游戏需体现文言文阅读的元素,如词汇猜谜、句子翻译等。
5. 制作一个关于《诗经》的简易海报,内容包括《诗经》的简介、主要篇目的介绍以及你对《诗经》的理解和感悟。
板书设计
标题:文言文阅读之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
1. 文言文的基本概念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文言文阅读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诗经》其他篇目的阅读:《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除了《关雎》和《卫风·淇奥》,还有许多其他脍炙人口的篇目,如《伐檀》、《硕鼠》等。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这些篇目,进一步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生活。
(3)修辞手法的理解:文言文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手法的理解感到困难。例如,《卫风·淇奥》中的“维鸟之萃,于彼淇奥。”中的“维鸟之萃”就是一种比喻手法,学生需要理解其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实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修辞手法的理解方法。
(4)文本内容的深入分析:对于《关雎》和《卫风·淇奥》两篇诗歌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脉络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可能会成为学生的难点。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试题是命题人精心设置的考点, 有的题目 提示了文言文的关键词、中心句、主要人物、主要内容等 等。(如2019陕西题:请写出选文中能突出表现张骞对国 忠诚的两个语句。)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 致意思。
遂川思源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有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本会给出标题。大部 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如 《咏雪》《孙权劝学》《唐雎不辱使命》《邹忌 讽齐王纳谏》《游大林寺》《马人望一心为民》 等)
②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
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
己巳之难②,英宗既北狩③,达虏④将犯京城,声言欲
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虏。 ④达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
据通州仓⑤,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焚之,恐敌
遂川思源
牛 刀 小 试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2017江西)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4题。(12分) 清官周忱 [明]焦竑
周文襄公①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
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
“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 第一件事,周文襄公判案救活一死刑犯;
判案
遂川思源
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 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⑤
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等到
遂川思源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选自《全唐文》,有删减)
【注】①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营建 的草堂。②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的“化城”指化城 寺。③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④聚落:村庄。 ⑤迨(dài):等到。
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
因粮于我⑥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⑦预
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
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
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
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
顿实,而通仓为之一空。
第二件事,周文襄公建议让官兵自己搬运提前发放的 粮饷,避免通州粮食落入敌手;
遂川思源
指九东年林级寺语文、网西课系列
白居易贬江州
林(寺20。1后5江文西的)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10后分,)在庐山遗
“化城”指化 城寺。
游大林寺
爱寺自己营建 的草堂。
白居易(唐)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①,
历东西二林②,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
遂川思源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遂川思源
己巳之难②,英宗既北狩③,达虏④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⑤ ,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焚之,恐敌因粮于我⑥也。时周 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⑦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 负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⑧。五保 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 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遂川思源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2.审读题目,明确题意。分析题干,确定答题方向和答 题要点。看是要概括内容(事件、或过程等),还是概括人 物(做某事的原因)。看题干要求概括的是某一段还是整个 选文内容,看题目要求是用原文还是用自己的话作答,是否 有字数要求等。然后看分值,根据分值判断应该答几点。
3.圈读范围,锁定区域。确定答题范围,整体概括。找 出与事件或人物相关的上下文语句,仔细阅读分析。
[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4题。(12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①币于途者,
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 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 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 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 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③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 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救粮
遂川思源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 民瘼⑧。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
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 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第三件事,周忱询访民情,与农民聊农事。
私访
遂川思源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
皆海东人③。
村庄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 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④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 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
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
“读懂”是理解的基础 “课外”是课内的延伸
文言文阅读(四) ----文意理解与概括
遂川思源实验学校 石春平
遂川思源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复习目标
(1)了解中考文言文简答题的常考题型。 (2)总结并掌握文意理解和概括的方法技 巧,通过训练加以强化。
遂川思源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文意理解与概括(10年9考)
•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遂川思源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注释】①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 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②己巳之难:英宗 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 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 难”。③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虏。④达虏:对蒙古贵族 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⑤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 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⑥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 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⑦卫军:为明朝初期和 中期的军制。⑧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 4.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3分)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 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偷窃前科的人每月
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戾:凶狠。
4.文中主要写了张养浩的哪几件事?(3分)
遂川思源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4.文中主要写了张养浩的哪几件事?(3分) ①幼年时归还所拾钱财;②年少时勤奋苦读;③当 县尹时免除有偷窃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 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给他们自新的机会; ④将危害百姓的李虎及同伙全部绳之以法。
文意把握,就是在理解词义、句意后,着眼于全 局,综合运用学过的文言知识,对文言文进行全面的 通读、理解,能够初步概括语段内容,体味感情基调, 捕捉筛选信息等,从而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读懂原文都是正确 理解和概括文意的关键。
遂川思源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一、如何快速整体把握全文? 解题四小步:
4.选读词句,组织答案。将文中筛选出的信息整合串联 ,再根据分值,检验答案是否全面。
遂川思源
牛 刀 小 试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2017江西)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4题。(12分) 清官周忱 [明]焦竑
周文襄公①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 读之 ,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 遂出其人。
4.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2分) 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西林二寺,到达化城 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便登上了香炉峰,住在大林寺。
5.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 答。(2分)
①大林穷远;②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遂川思源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原创】本文与课本中所学的《桃花源记》描述的景致有何不 同?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4 分) 本文主要描述大林寺不同于山下的季节气候和幽美的景色; 《桃花源记》主要描述桃花源景色的优美,以及桃花源中人 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本文是为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一方面抒发自己见到美景的喜悦,另一方面感叹世风;《桃 花源记》是表达作者对清静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 民生活安定幸福的美好愿望。
过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
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对答题有障碍
的词句,回过头再精读。
遂川思源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比如,内容理解题。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 种方法: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二、摘录原文关 键词语回答;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 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4.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请概括。(3分)
判案,救粮,私访。
第一件事,周忱判案救活一死刑犯; 第二件事,周忱建议让官兵自己搬运提前发放的粮饷,避免通州粮食落入敌手; 第三件事,周忱询访民情,与农民聊农事。
[原创] 结合选文,说说周文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遂川思源
牛 刀 小 试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总之,仔细分析文本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 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遂川思源
九年级语文网课系列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本,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 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 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 这些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