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 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楷书

楷书的起源

我们今天所写的楷书,又叫正书、真书。由王次仲首创。王次仲,名王仲,字次仲。东汉书法家。(一说秦书法家。)东汉上谷郡沮阳县(今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附近)人。

东汉末年蔡瑁《劝学篇》中说:“上谷次仲,初变古形”。《晋书〃卫恒传》:“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王愔《文字志》说:“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宋《宣和书谱》:“字法之变,至隶极矣。然犹有古焉,至楷法则无古矣,东汉章帝建初(76-84年),有王次仲者,始以隶书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日之正书是也。”

现代没有谁的临摹版比较出名或是自成一派的。

现在出版的楷书字帖绝大多数都是唐人的,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楷体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是:唐欧阳询(欧体)、唐颜真卿(颜体)、唐柳公权(柳体)、元赵孟頫(赵体)。

楷书的发展

历史上任何一种字体从萌生到成熟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

过程。楷书也如是经过了几个历程:萌生期的东汉楷书、发展期的魏晋南北朝楷书、成熟期的隋唐楷书、以后的楷书。

萌生期的东汉楷书

东汉是隶书大兴的时代,就在隶书普遍使用的时候,在一些存世的竹简上,已经可以看到楷书的折笔。东汉熹平元年,陶瓮上的文字用我们今天的眼光可以看作行楷,另外出土的大量的简牍和文书墨迹中,皆可证明楷书在东汉末年已经萌生了。

发展期的魏晋南北朝楷书

传世的三国魏钟繇的楷书字迹如《宣示表》、《荐季直表》、《贺克捷表》等字中,皆出现了楷书的雏形。(虽然隶意很浓,带有隶书的波磔。)后来又经过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发展。这种所谓的“八分楷法”才逐渐成熟。楷书的基本点画也大体确立了它的体势。二王的代表书作如《乐毅论》、《黄庭经》、《洛神赋十三行》等,成为后人效法、效仿的小楷杰出代表作。东晋时代楷书法度的基本完备,使得这种年轻的字体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变钟繇的“古质”楷书为更加“流媚”的楷书。至南北朝,以魏碑为代表的北朝书法,以劲悍险峻见长。这个时期所留下的碑版、造像题记、摩崖、墓志、写经等载体上的楷书,风貌各具、姿态万千,值得后人关注研究。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十六字》中就称赞南北碑的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可见南北朝(尤其是北朝)时期的

楷书刻石书法遗迹的丰富多样,给后世书法的发展以极大的影响。南北朝的楷书刻石名品众多,如《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郑文公碑》、《张猛龙碑》、《张玄墓志》、《爨宝子碑》等,皆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了那一时期楷书成就及面貌。

成熟期的隋唐楷书

楷书经过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发展演变,至隋唐时期,其体制已逐渐达到成熟完备。隋朝虽然国势短祚,但其国家统一、文化融合的局面,使南北书风在隋代有机交融,将北碑的粗犷豪放熔铸南方的温润华美,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精神风貌,并且为唐代楷书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隋朝楷书代表作,如僧智永《楷书千字文》及《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启法寺碑》等,风神各具,实是开初唐楷书之先河。唐代楷书,可以说是体严法备、气度雍容,代表了楷书的最高成就。唐代选拔官吏提出“身、言、书、判”,其中“书”要求“楷法遒美”,也促进了楷书的成熟。唐代的楷书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初唐楷书,继承六朝遗风,点画、结字讲求骨力清健,崇尚瘦硬书风。杰出的代表人物及书作,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等,将刚劲与平和、端稳与险峭达到了和谐统一。盛唐时期的楷书,以颜真卿的楷书为代表,他的楷书朴厚雄伟、端庄浑穆,呈现外拓体势,书迹有《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颜体书风有别于初唐的方严清瘦,呈现出气势磅礴、豪放饱满之感。晚唐楷书以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为代表,点画骨气刚,用笔斩钉截铁,其书法风貌以清劲豪健取胜,后世常将其与颜真卿并提,称为“颜筋柳骨”。

五代以后的楷书

楷书在唐代发展完备,各种体势皆已具备,故唐有尚法之说。五代以后的楷书,虽然也代不乏人,但毕竟已是楷书字体成熟、完备之后的阶段,其成就大都不出此前。五代时,楷书有杨凝式《韭花帖》,略带行体,显得萧散有致。宋代书法尚意,崇尚帖学,善楷书。宋代善楷书的书家有北宋的蔡襄、苏轼、宋徽宗赵佶,南宋的张即之等。元代楷书成就最高的是赵孟。他用笔、结字颇得古法,又兼精熟,大楷、小楷皆有名迹存世,使得他的楷书与唐代的三位书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颜、柳、欧、赵”四家。赵孟楷书存世有《三门记》、《胆巴碑》,小楷《汲黯传》等,皆是非常着名的佳作。明代书法仍然崇尚帖学,楷书方面的成就集中体现在小楷上。明初有宋克,小楷有魏晋人遗风,劲健古朴。明中期的文徵明、祝允明、王宠等书家的小楷各得晋书神韵,颇具影响。清代楷书,前期帖学代表有刘墉的小楷书,用笔如棉里裹针,后期碑学代表有何绍基、赵之谦、张裕钊等书家,取法唐碑、魏碑等,字多变态,韵味独具。

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出身名门,是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孙。颜真卿为人笃实耿直,向来以义烈闻名于官场,曾为四朝元老,宦海浮沉,不以为意,后奉命招抚谋反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被李所杀。

颜真卿的书法渊自家学,但其得以变革的启迪者,乃吴郡张旭。由于他能兼取百家,自如取舍,留下大量书帖,足可见其功力。史学家范文澜在著述中每提及唐书,皆称“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颜的楷书,反映出一种盛世风貌,气宇轩昂;而他的行草,使宋代米芾也心仪斯书,原因是那些书帖往往是在极度悲愤的心境中走笔疾书的,读者可从本文中领略个中滋味。情溶于艺,艺才生魂,历史上大凡优秀的艺术,均不违背此一准则。

遗传事迹

颜真卿多宝塔碑:

颜真卿,一位书坛的巨灵。千百年来,唯颜鲁公能比肩书圣王羲之,雄视阔步于书坛。唐代书坛固然以颜真卿为冠冕,而宋代也以颜书为大纛。自兹以往,颜真卿的书魂形成了巨大的向力,而又积淀成中华民族书魂的重要部分。《新唐书〃颜真卿传》赞曰:“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英烈的日月人生,便是浇灌其书艺奇葩的不竭泉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