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试卷语文试卷
2018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
绝密★启用前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2~4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图1是某一河流的某一测站在2018年7月18日至20日的水文流量变化图。
回答1-2题:1. 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测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泛滥A.9 B. 18 C.27 D.362. 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状态下,该地水文流量的‚洪峰‛点却呈现向左偏移的情形,最可能反映下列哪种现象A. 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B. 测站上游兴筑大型水库C. 测站下游开始兴筑堤防D. 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初级产品的外销是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但近年来由于降水极少,已面临‚百年大旱‛。
有人警告说:‚若近期内没有足够的雨水,即将停止大部分农业用地的灌溉!‛回答3-5题:3. 假如停止农业用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对图 2 中澳大利亚的哪个地区的影响最大A.甲 B.乙 C.丙 D.丁4. 澳大利亚农业用地假如因‚停止灌溉‛使农产品大量减产,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A.乳制品原料价格上涨 B. 航空货运量降低C. 热带天然橡胶交易量减少D. 蔬果产业急剧衰退5. 关于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的条件,正确的是:①位于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较干燥,形成畜牧业为主的农业②降水的分布受到山脉和东北信风的影响明显③冷冻保鲜技术的革新,促成畜牧产品的大量输出④南北半球的农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具有季节互补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多受就业机会、治安、文化生活及自然环境等影响。
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试卷语文答案
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答案1.D(“不应把春节当作传统文化遗产”错。
应是“不应把春节只当作传统文化遗产”。
)2.C(文章将春节文化与“一带一路”相提并论,意在体现弘扬春节文化对中国走向世界的重大意义。
)3.D(A项推断过于乐观。
只靠文化基因还不够,如果各种“忽略”的现象不能得到纠正,中国文化的根基就未必牢固。
B项夸大了春节文化的作用,只靠春节文化还不足以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另外“重新认识、精心打造春节文化”还不够,还要积极向世界推广。
C项原文是文化、经济并重,甚至更强调春节的文化意义。
)4.A(B、“人都”“古树养老院主人也这样功利”错误。
C、用这种树做车梁”,表明做过车梁的是毛梾这种树而非园中的这棵毛梾古树。
D、文章没有警醒园主人。
)5.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2分)。
把“粗壮的老根”比成“老人青筋暴突的手指”写出了古树的苍老,暗示了古树的树龄大。
“顽强”“抓”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老树生命力的顽强,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3分)(要点:指出手法,分析内容,品味情感等)6.①敬畏自然。
收养古树,做绿色慈善;收树有撒“三不规矩”。
②敬畏规律。
讲求科学的育树经,以了解树的习性和掌握移树的常识为前提,小心培土,悉心照料,敬畏规律,遵循规律。
③敬畏历史与文化。
每棵古树都是一本大书,是历史与文化的活记录,收养古树及普及树文化,是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敬畏。
(每点2分,其他理解酌情给分)7.D(要补短板强供给,“不应只关注疾病本身”,应该从“预防、诊疗、康复、护理等”多个医疗环节入手。
)8.D.E(A项,难以定性的是用合法的方式销售合格的产品。
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老人自身的原因”与“社会原因”哪一个更重要。
C项颠倒因果,不是信息摄取的不全面导致与社会脱节。
)9.(4分)破解骗局需要:①加强医疗服务供给建设,完善针对老年人特点医疗服务体系;②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③注重对老年人的思想引导,子女要多关爱关心老人。
专题9.2 芳香烃(高效演练)(解析版)
高效演练1.(福建省厦门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5月第二次质量检查)我国科学家构建了一种有机框架物M,结构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molM可与足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1.5molCO2B.苯环上的一氯化物有3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1molM可与1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D【解析】A.根据物质结构可知:在该化合物中含有3个-COOH,由于每2个H+与CO32-反应产生1molCO2气体,所以1molM可与足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1.5molCO2,A正确;B.在中间的苯环上只有1种H原子,在与中间苯环连接的3个苯环上有2种不同的H原子,因此苯环上共有3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它们被取代,产生的一氯化物有3种,B正确;C.-COOH碳原子取代苯分子中H原子的位置在苯分子的平面上;与苯环连接的碳碳三键的C原子取代苯分子中H原子的位置在苯分子的平面上;乙炔分子是直线型分子,一条直线上2点在一个平面上,则直线上所有的原子都在这个平面上,所以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C正确;D.在M分子中含有4个苯环和3个碳碳三键,它们都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可以与1molM 发生加成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4+2×3=18mol,D错误。
2.(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三模)对甲基苯乙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下列对其结构与性质的推断错误的是()C HA.分子式为910B.能发生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C.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烃同分异构体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答案】D【解析】A项、对甲基苯乙烯()含有9个碳和10个氢,分子式为C9H10,故A正确;B项、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故B正确;C项、含有两个支链时,有邻间对三种结构,含有一个支链时:支链为-CH=CH-CH3、-CH2CH=CH2、-C(CH3)=CH2,除了本身,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项、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都为平面形结构,处于同一平面,分子中含有-CH3,甲基为四面体结构,所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D错误。
宁夏银川市三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银川地区三校联考(银川唐中、银川24中、灵武回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那些基于个体选择而累计得来的数字,衡量着品质优劣,透露着市场反馈,反映着用户认可。
然而造假掺水却令数据应有的标尺作用打了折扣,用户“用脚投票”的权利成为摆设,让烂俗内容和劣质产品服务以次充好有了可乘之机互联网上向来不乏怪事。
一些网播剧播放量过百亿却讨论者寥寥,一些网购平台上的“销量第一”却差评不断,一些所谓“今日热门”的文章却完全不知所云。
问题何在?互联网时代,网民选择相信数据背后代表的“公众眼睛”。
然而近年来,这些本应成为用户选择时重要参考的数据,却屡屡成为一些平台掺水造假的对象。
去年9月,不少平日里阅读量动辄“10万+”的微信大号迅速缩水,而起因竟是源于某些通过刷单来拉高阅读量的工具失效。
有监测数据显示,当晚有六成微信“大号”的阅读数下降,其中阅读量暴跌80%以上的公众号超过100个;同样在去年,国内某直播平台曾显示某热门直播间观看人数超过13亿,令人匪夷所思。
无据之数,难称数据。
那些基于个体选择而累计得来的数字,衡量着品质优劣,透露着市场反馈,反映着用户认可。
然而造假掺水却令数据应有的标尺作用打了折扣,用户“用脚投票”的权利成为摆设,造假者不仅令优质内容沉匿网海,更给了烂俗内容和劣质产品服务以次充好的可乘之机。
数据造假,受伤的不仅是手握“投票权”的网友和真正优质的内容,还可能在更广范围内威胁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
“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遗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费。
”世界著名广告大师约翰·沃纳梅克的这句论断产生于纸质媒体时代,而在如今新闻门户、视频网站、手机应用成为广告主眼中香饽饽的时代,却更多了几分无奈和讽刺。
“只有当大潮退去,你才能知道谁在裸泳。
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试卷.理科综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银川一中第三次模拟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出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据表中内容不能作出的判断是A.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B.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的元素比例不同有关C.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D.同质量时,脂肪贮存能量最多2.研究表明在利用抗癌剂杀死癌细胞的同时给实验鼠服用二甲双胍,可抑制实验鼠体内的乳腺癌细胞的扩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唯一手段B.二甲双胍可能导致实验鼠体内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C.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D.一只被切除胸腺的鼠与一只正常鼠患乳腺癌的几率不相等3.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可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若b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可使O2的消耗减少C.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可使ADP的消耗增加D.若d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可使丙酮酸增加4.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
2018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反腐败斗争上,有“零容忍”的态度,才会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才可能期望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局面出现。
②李白杜甫缘悭一面....,公元745年(天宝四年),李白在任城,杜甫来访,后二人同游任城,次年秋又会于曲阜。
③我跟他认识也有几年了,但除了见面点头,几句寒暄,就没有别的,因此至今还是白头如新....。
④今年暑假,我和几个小伙伴几经艰辛,终于登上了西岳华山绝顶。
立于巅峰,放目远眺,天无涯际,我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⑤泛舟在美丽的漓江上,只见江水浩浩荡荡,两岸重山叠峰,各具神态,令人目不交睫....,身在其中,倍感奇趣横生。
⑥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仍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是不易..之论..。
A. ①②⑤B. ③④⑥C. ①③⑥D. ②④⑤2.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且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日益完善的今天,任何逾越法律界限之外的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B. 叙利亚外交部14日发表声明说,叙政府强烈谴责美国、英国和法国对叙发动导弹袭击的做法,认为此举将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状况。
C. 虽然教育不断改革,但教育领域仍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媒体指责教师师德沦丧敷衍教学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201806080188
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出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春节是民俗,更是中华文化经久不息的情感盛宴,每个家庭的快乐与团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社会不约而同的互动与和谐,让寒冬因春节而有活力而有温度。
春节是对人生社会的美好礼赞,充满了真诚祝福,是体现人民幸福指数的直接标尺。
春节更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直接追求,是中国文化助推社会进步、助力民族凝聚的引擎。
长期以来,对春节的研究只在民俗学的范畴去把它当作传统文化遗产来研究和对待,而忽略了春节的文化基因价值和精神引领地位,忽略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活力的文化节点和经济抓手。
春节文化的弘扬,最核心的就是认识和总结春节形成的生态学意义、春节发展的社会学意义和春节充满活力的经济学意义。
对春节文化的研究,不该仅于民俗学意义上的事象总结与评价,而是要将春节文化当作民族文化的主流体系和撬动杠杆来认识,要站在文化自信的角度去理解和对待春节文化。
党的十九大把建设文化强国放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文化自信,就要找到我们的文化坐标,重新认识和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具有民族气质的文化战略,寻找文化走向国际的路径。
最新-2018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001 精品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银川一中第三次模拟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①风景,作为小说的重要因素,不仅仅是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还能孕育人的气质,培养人的精神,从而揭示出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同时,风景描写还能营造氛围,烘托气氛,既用来感染读者,也用来感染作品中的人物。
“红高粱”的世界作为独特的风景,兼具了以上的种种作用。
②如果说人物设计对情节线索和善恶意识的偏离导致了阅读活动的非道德化,那么景物对情节线索的背离和对人物活动的包语文试卷第1页(共12页) 容则将阅读活动引向对红高粱世界的诗情领悟和纯审美体验。
引起这一审美反应的景物主要是贯通全文的红高粱和血海。
它们都以红色的色彩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文本中宽广的覆盖能力使读者不得不将它们作为阅读与理解的重要窗口。
③“红高粱”给予读者更多的是有关生命的内容。
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移出背景”,二是“暴露真相”。
④“移出背景”是《红高粱》对现实日常语境的反叛。
日常生活总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以及历史文化为背景的,景物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构成背景。
2018年银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最新
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A 【解析】曲解文意。
原文是“对于‘大’的迷恋导致了现代问题的出现”,并非“大”这一特征导致的;不是“信息社会向我们展示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而是我们发现了其美好。
2.D【解析】偷换概念。
D项表述内容主语应该是“微技术”,而非“微文化”。
3.C【解析】原文“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微生活可能……,从而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责任、理想、视野和胸怀。
”这里将或然变为必然。
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A项“勉强同意”与情节内容和人物性格不符。
B项“产生”不对,是“需要”。
C机械联系,牵强附会5.①佳卫在业已复员的情况下依然参加了一场灭火战斗,而且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精神非常感人。
飞蛾只是本能地趋光扑火,死去没有价值;②而佳卫是自觉自愿且“多此一举”地去救火,直至牺牲,意义重大,就好比浴火凤凰,涅槃重生,精神永存。
③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佳卫这个为国为民无畏献身的英雄的深情赞美。
6.佳卫在工作、生活、交往中都是可亲可敬之人,英勇牺牲,感人至深,是当代社会需要的中坚力量和正能量。
①作为消防中队长,佳卫忠于职守,勇于牺牲。
忙于工作,总是没有时间去郊外旅行;职业性地恨火;复员了,仍然习惯性地投入救火战斗,以至英勇牺牲。
②生活中的佳卫,热爱诗歌,富有浪漫情怀。
复员后去了郊外土门岭,与好友一起吃农家饭,喝酒,点篝火,背诵外国名诗,激动得热泪盈眶。
③与人交往中,佳卫纯净朴质,淡泊。
在以赚钱为荣的社会里,丝毫不为所动;结交同样朴质的农民诗人老李;发表过很多美丽的诗章,醉心于美。
7.B【解析】A项“都充分肯定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说法绝对,材料三的看法有所保留。
C项材料三选取武亦姝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而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D项“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理解有误,三则材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测验题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温馨提示:请把1、2、3、10、11、12、17、18、19题的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
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
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
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
”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答案 (1)
银川一中高三年级三模语文参考答案1.B(A项“中国诗歌史上”错,文章第一段说“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没有的”;C项题画诗不是“根据一幅画写一首诗”,而是题在画上的诗;D项题画诗咏写的对象非常丰富,除了列举的种类外,还有其它种类,注意第一段中的“等等”。
)2.C(“生活中的实景”错,应该是画面实景。
)3.D(不能说是“真实写照”,只能说是象征统治阶级的党争)4. (3分)D(钞:劫掠之意。
)5. (3分)C(①为苏定方的事情。
⑤表明裴行俭的战绩。
⑥表明裴行俭的谨慎。
)6.(3分)B(“一举擒获....”的说法错误,应是将先擒获的阿史那都支和诸部酋长押送到碎叶城,等擒获李遮匐后,又一并押到京师。
)7.(10分)(1)他(故意)高声说:“天太热,不可以前进,应该在此驻军到秋天。
”阿史那都支侦察知道了这一情况,于是不加戒备。
(得分点:“扬言”,“觇”,“设备”各1分)(2)行俭率领孤军,深入万里之外,未交锋就取得了胜利,叛乱之徒被擒获平定,可以说文武双全,应该授予两个职位。
(“提”,“禽夷”译为被动式,各1分,语意通顺1分)(3)正从车中取粮食,车内壮士突然跃出,后面的伏兵也紧接着到来,,(抢粮的突厥兵)几乎全部被杀或被捉。
(“方”,“突出”及补出省略内容”各1分)8.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对两处得1分)9.运用了拟人、对比的手法。
(修辞手法各1分)拟人手法:作者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也即诗题中的秋风,当它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诗人“君“,也即诗人。
(2分)对比手法:秋风去年与诗人分别,而今听到秋蝉鸣叫又回到诗人身边,今昔对比形象而准确地点明秋风去而复还的特点。
(1分)10. 颈联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一展骥足,奔驰疆场和鸷雕展翅蓝天,搏击长空的形象。
(2分)它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从侧面显示出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
银川一中高三年级三模语文参考答案
银川一中高三年级三模语文参考答案1.B(A项“中国诗歌史上”错,文章第一段说“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没有的”;C 项题画诗不是“根据一幅画写一首诗”,而是题在画上的诗;D项题画诗咏写的对象非常丰富,除了列举的种类外,还有其它种类,注意第一段中的“等等”。
)2.C(“生活中的实景”错,应该是画面实景。
)3.D(不能说是“真实写照”,只能说是象征统治阶级的党争)4. (3分)D(钞:劫掠之意。
)5. (3分)C(①为苏定方的事情。
⑤表明裴行俭的战绩。
⑥表明裴行俭的谨慎。
)6.(3分)B(“一举擒获”的说法错误,应是将先擒获的阿史那都支和诸部酋长押送到碎叶城,等擒获李遮匐后,又一并押到京师。
)7.(10分)(1)他(故意)高声说:“天太热,不可以前进,应该在此驻军到秋天。
”阿史那都支侦察知道了这一情况,于是不加戒备。
(得分点:“扬言”,“觇”,“设备”各1分)(2)行俭率领孤军,深入万里之外,未交锋就取得了胜利,叛乱之徒被擒获平定,可以说文武双全,应该授予两个职位。
(“提”,“禽夷”译为被动式,各1分,语意通顺1分)(3)正从车中取粮食,车内壮士突然跃出,后面的伏兵也紧接着到来,,(抢粮的突厥兵)几乎全部被杀或被捉。
(“方”,“突出”及补出省略内容”各1分)8.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对两处得1分)9.运用了拟人、对比的手法。
(修辞手法各1分)拟人手法:作者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也即诗题中的秋风,当它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诗人“君“,也即诗人。
(2分)对比手法:秋风去年与诗人分别,而今听到秋蝉鸣叫又回到诗人身边,今昔对比形象而准确地点明秋风去而复还的特点。
(1分)10. 颈联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一展骥足,奔驰疆场和鸷雕展翅蓝天,搏击长空的形象。
(2分)它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从侧面显示出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
2018年银川一中--第三次模拟语文答案 最新
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B项扩大了范围,“图腾崇拜是原始的宗教形式”这一判断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图腾崇拜与原始文艺的关系很密切”这一判断不是弗洛伊德的观点,而是作者的观点。
2.【答案】C【解析】C项因果失当,“不知不觉地反映出宗教思想”的原因是“思想上受教义或经论影响太深”,若作家受宗教思想影响不深,则不会“潜移默化”地“反映到他们的创作中来”。
3.【答案】D【解析】D项观点与材料对应不当。
李白的游仙诗与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勿以暴力抗恶”观念都是文艺思想受宗教有形影响的表现,不是无形影响的表现。
4.【答案】C【解析】因果关系有些绝对,且“对健康并不在意”无中生有。
5.【答案】B,2分;D,2分。
【解析】A项“性格倔强”分析过当;家人的反对与她的选择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C项“村民思想狭隘”以偏概全,只有部分村民(如,重男轻女的)如此;“不理解支月英给学生垫付学费的做法”张冠李戴,不理解她此举的是家人。
E项“这件事表面看与支月英的事迹无关”,错,是支月英的事迹打动了他;“类比的写法”,错,是侧面烘托。
6.【答案】①她给孩子们精心的照顾。
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塑料薄膜等,把教室修好,让孩子们不挨冻;孩子们的课本儿,是她和其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
②她给了孩子们温暖的陪伴。
她留在大山里,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相伴,她下课照应学生玩耍,教孩子们唱歌跳舞……③她给7.了孩子们悉心的教育、美好的未来。
她上课教书,教他们读书识字,使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④她给了孩子们精神品德的感召。
她当年的学生们联名请她去任教,村民主动给学校捐助。
(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
)7.【答案】D,3分。
【解析】A项分析不当。
小安的淡然也只是表面的,小安作为一个15岁的少年“发现自家分外亮堂了,悠远宽敞了”,也许有一点儿对爷爷去世没人约束自己的庆幸,但主要应理解为屋子收拾干净整洁了,与爷爷生前相伴的旧的、衰败的生活氛围随之消失,这令小安心境暂获明朗。
2018年银川一中--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 最新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银川一中第三次模拟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出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外的历史上,宗教和文艺总是结下不解之缘。
原始文艺和原始宗教,可以说是同时形成,而且有着共同的认知根源,即对现实的主观幻想的认识。
当然,原始文艺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审美的需要,原始宗教的产生则是人类企图掌握自然的要求。
而原始宗教一旦产生,它就要利用原始文艺,同时也激发了原始文艺的发展。
在远古时代,初民将某种动植物当作神来崇拜,这叫图腾崇拜。
弗洛伊德将图腾崇拜看作原始的宗教形式,而图腾崇拜与原始文艺的关系就很密切。
在原始社会中,神的意识占主导地位,文艺与它相关是必然的。
后来,虽然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分离,但宗教为了自身的需要,仍旧离不开文艺。
基督教的《圣经》,本身就是文学性很强的神话历史故事,佛教经典除一部分经论之外,也有一些文学性很强的经传,如《六祖坛经》等是用佛祖的传记故事来宣扬佛法。
但经典无论怎样有文学性,也只能以知识分子为读者对象,还不可能普及到下层群众中去。
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数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文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数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文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其中第二卷第22~23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前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黑色线框)作答,写在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集合A{1,3},B{x|0x3,x N},那么A BA.{1}B.{1,2}C.{1,2,3}D.{1,3}2.复数z满足i(z i)1i〔其中i为虚数单位〕,那么z对应的点在第〔〕象限A.一 B.二C.三D.四3.设曲线y x12,3处的切线与直线ax y10平行,那么a x在点1A.2B.1C1D.2 2.24.向量a(3,2),b(x,y1)且a∥b,假设x,y均为正数,那么32x y的最小值是A.24B.8C.8D.5 335.各项均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满足a3a72a110,数列b n为等比数列,2且b7a7,那么b1b13A.16B.8C.4D.256.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1x,那么双曲线的离心率2A.3B.5C.5或5D.3或32222 7.以下选项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命题“p q为真〞“p q为真〞是命题的必要条件.B.假设向量a,b满足ab0,那么a与b的夹角为钝角.C.假设am2bm2,那么a b.D.命题“202x0Rx0x0〞的否认是“xR,xx0〞.,8.甲、乙、丙三人中,一人是工人,一人是农民,一人是知识分子.:丙的年龄比知识分子大;甲的年龄和农民不同;农民的年龄比乙小.根据以上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甲是工人,乙是知识分子,丙是农民B.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农民,丙是工人C.甲是知识分子,乙是工人,丙是农民D.甲是农民,乙是知识分子,丙是工人a x1b,x1(a0,a1),在其定义域上单调,那么ab的值不可9.函数fx1),xlog2(x1能的是A.1B.1C.2D.2x y110.x,y满足mx y0且z3x y的最大值为2,那么实数m的值为3x2y20A.1B.2C.1D.2 3311.在ABC中,D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一点,且AD 1AB1AC S,那么S 32A.2B.1C.1D.1ABD=ABC 323612.设函数f x是定义在,0上的可导函数,其导函数为f'x,且有2f x xf'x x2,那么不等式x202124f20的解集为fx2021A.2021,0B.,2021C.2021,0D.,2021第二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局部.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13.sin21 2π ,那么2cos__________.4414.假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 cm 〕如下图,其中左视图是一个边长为 2的正三角形,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14题图15.执行如右图所示的流程图,那么输出的 S 的值为_______.如右图是3世纪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阴影局部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在大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这一点落在小正方形内的概率为1,假设直角三角形的两 3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b(ab),那么b.a16题图15题图三、解答题:解容许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本小题总分值12分〕函数fxsinx0,的局部图像2如下图,将yf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4得到函数yg x 的图象.〔1〕求函数ygx 的解析式;〔2〕在ABC 中,角A,B,C 满足2sin2ABgC1,且其外接圆的半径 R=2,求23(1) 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 .18.〔本小题总分值 12分〕为了参加某数学竞赛,某高级中学对高二年级理科、文科两个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赛前模拟测试,成绩 (单位:分)记录如下.理科:79,81,81,79,94,92,85,89 文科:94,80,90,81,73,84,90,80画出理科、文科两组同学成绩的茎叶图;算理科、文科两同学成的平均数和方差,并从学的角度分析,哪同学在此次模中比好;(3)假设在成不低于90分的同学中随机抽出3人行培,求抽出的3人中既有理科同学又有文科同学的概率.(参考公式:本数据x 1,2,⋯,n的方差:x x1-2-2n-2-2+⋯+(xs=n[(x1-x)+(x2-x)-x)],其中x本平均数) 19.〔本小分12分〕在矩形ABCD 所在平面的同一取两点E、F,使DE且AF,假设AB AF3,AD4,DE1. 1〕求:ADBF2〕取BF的中点G,求DF//平面AGC3〕求多面体ABF-DCE的体.20.〔本小分12分〕点P〔0,-2〕,E:x2y21ab0的离心率2,F是E的右a2b22焦点,直PF的斜率2,O坐原点.〔1〕求E的方程;〔2〕直l被O:x2+y2=3截得的弦3,且与E交于A、B两点,求△AOB面的最大.21.〔本小分12分〕函数f(x)lnx,g(x)(2a)(x1)2f(x).〔1〕当a1,求函数g(x)的区和极;〔2〕F(x)f(x)b(b 0).任意x1,x2(0,2],x1x2,都有x1F(x1)F(x2)1,求数b的取范.x1x2考生在第22-23中任一作答,如果多做,按所做的第一分.22.(本小分10分)修4-4:坐系与参数方程xOy中,C1x1cost在直角坐系的参数方程〔t参数〕,C2与C1外y sint切于原点O,且两心的距离|C1C2|3,以坐原点极点,x正半极建立极坐系.〔1〕求圆C1和圆C2的极坐标方程;〔2〕过点O的直线l1、l2与圆C2异于点O的交点分别为点A和点D,与圆C1异于点O的交点分别为点C和点B,且l1l2.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23.〔本小题总分值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函数f xx3x1的最小值为m.〔1〕求m的值以及此时的x的取值范围;〔2〕假设实数p,q,r满足p22q2r2m,证明:qp r2.宁夏川一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数学(文科)参考答案一、: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 D D B A C A C D D B B 二、填空:13.514.3cm315.100816.35 420212三、解答:17.解〔Ⅰ〕由知,解得∵∴由于,因此,即⋯⋯⋯⋯⋯⋯⋯⋯3 分∴∴即函数〔Ⅱ〕∵的解析式⋯⋯⋯⋯⋯⋯6分∴∵,即,所以或1〔舍〕,⋯⋯8分由正弦定理得∴,,解得〔当且当由余弦定理得a=b等号成立〕∴∴的面最大⋯⋯⋯⋯12分(2)18.解(1)理科、文科两同学成的茎叶如下:(2 分)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看,理科同学在此次模中比好.理由如下:-1=8×(79+81+81+79+94+92+85+89)=85,x理-1=8×(94+80+90+81+73+84+90+80)=84.(4分)x文1s2理=8×[(79-85)2+(81-85)2+(81-85)2+(79-85)2+(94-85)2+(92-85)2+(85-85)2+(89-85)2]=,1s2文=8×[(94-84)2+(80-84)2+(90-84)2+(81-84)2+(73-84)2+(84-84)2+(90-84)2+(80-84)2]=41.75.由于-理>-文,22x x理<文,s s所以理科组同学在此次模拟测试中发挥比拟好.(8分)(3)设理科组同学中成绩不低于90分的2人分别为A,B,文科组同学中成绩不低于90分的3人分别为a,b,c,那么从他们中随机抽出3人有以下10种可能:ABa,ABb,ABc,Aab,Aac,Abc,Bab,Bac,Bbc,abc.其中全是文科组同学的情况只有abc一种,没有全是理科组同学的情况,3人中既有理科组同学又有文科组同学〞为事件()=1-19.(12分)记“抽出的,那么10=10M PM19.解:(Ⅰ)四边形ABCD是矩形,AD AB,又AF,AF AD,AF AB A,AD平面ABF,BF在平面ABF内,AD BF (4)分(Ⅱ)连结AC,BD交于点O,那么OG是BDF的中位线,OG//DF,OG在平面AGC 内,所以DF//平面AGC.............................8分〔Ⅲ〕V ABF V F VEFCDVFABCDVFECD14111414 (12)DCE ABCD333分33220.〔1〕x2y2221;〔2〕2(4分)〔2〕记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5分)①当直线l与y轴平行时,直线l的方程为,易求,∴,(7分)②当直线由得l与y轴不平行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A〔x1,y1〕,B〔x2,y2〕,由2222>0,得〔2k+1〕x+4kmx+2〔m-1〕=0,又△=10k+2∴,,(9分)∴,,,当且仅当k=±1时取等号,综上当k=±1时,△AOB面积的最大值为(12分)21.解:〔1〕当a1时,g(x)x12lnx,定义域为〔0,〕,g(x)12x2,x x 当x(0,2)时,g(x)0,g(x)单调递减,当x(2,)时,g(x)0,g(x)单调递增,(3分)综上,g(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单调递减区间为(0,2),所以y极小值g(2)12ln2.(5分)〔2〕由题意得F(x1)F(x2)10,即F(x1)x1F(x2)x20,x1x2x1x2假设设G(x〕F(x)x,那么G(x〕在(0,2]上单调递减,(7分)①当x[1,2]时,G(x〕lnxb x〕1b10,1,G(x-2x x〔x1〕b(x1)2(x1)2x23x13在[1,2]上恒成立,x x设G(x)x23x13,那么G(x)2x3-1,当x[1,2]时,G1(x)0,1x1x2G1(x)在[1,2]上单调递增,G1(x)27,∴b27.(9分) G〔12〕22②当x〔0,1]时,G(x〕lnx b x,G(x〕1-b210,x1x〔x1〕b(x1)2(x1)2x2x11在(0,1]上恒成立,x x设G 2(x)x 2x-1-1,那么G 2(x)2x11 0 ,xx 2即G 2 ( x )在(0,1] 上单调递增,〔〕 ,∴b 0.G 2(x)G 210综上,由①②可得 b27. (12分)222.解:〔Ⅰ〕由圆C1的参数方程x1 costysint〔t 为参数〕,得(x1)2 y 2 1,-----------1分所以C 1(1,0) ,r 1 1又因为圆C 2与圆C 1外切于原点O ,且两圆圆心的距离|C 1C 2| 3,可得C 1(2,0) ,r 2 2,那么圆C 2的方程为(x2)2 y 24---------3分所以由xcos 得圆C 1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y sin圆C 2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5分〔Ⅱ〕由设 A(1,),那么由l 1 l 2可得B(2,),C(3,),D(4,3)221 4cos22cos() 2sin由〔Ⅰ〕得2,3 2cos() 2cos44cos(3 ) 4sin2所以 四边形1 BD1 (13)(4)18sin cos9sin2------8分SABCDAC222所以当sin 2 1时,即时,S 四边形ABCD 有最大值 9-----------------10 分423.〔Ⅰ〕依题意,得 f xx3x1x 3 x 1 4,故m 的值为4.------3分当且仅当 x 3 x1 0 ,即3x 1时等号成立,即 x 的取值范围为3,1 .------5分〔Ⅱ〕因为p 2 2q 2 r 2 m ,故p 2 q 2q 2 r 24.因为p2q22pq ,当且仅当 pq 时等号成立,q2r22qr ,当且仅当qr 时等号成立,所以 p2q 2 q 2 r 242pq 2qr ,故q p r 2,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数学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文11 / 1111 当且仅当 p q r 时等号成立.-----10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教师:张诗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人们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载体,那就是吉祥组合图。
一些企业在院落里会有一个养满各色金鱼的池塘,实际上这不仅是因为金鱼作为观赏鱼美观,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利用汉语言的特征形成的美好祝愿:金玉满堂。
吉祥图案的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左传》记载了“铸鼎象物”,人们认为把一些妖魔鬼怪的形象或者名字铸造在青铜器上,“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让人们记住这些妖怪,并以此控制他们。
这一时期,人们对图的崇拜,往往是出于敬畏,是为了避免灾害。
先秦时期是一个从图到文字的过程,有学者研究,《山海经》其实就是一本巫师的工作手册,上面记载了许多妖怪的名字,并且详细描述了他们的形象,这就为人们如何避开危害,或者从“妖怪”那里获得帮助,或者祭祀他们以祈求保佑提供了使用说明书。
从汉代开始,吉祥文化又进入到一个从文字转换为图像的时代,人们根据各种神仙方术的传说,在砖瓦等载体上绘制了各种用于辟邪或者祈福的图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道二教的兴盛,龙虎、翔鹤、生肖及神人、神话传说成为了吉祥图案的素材。
唐代流行贴门神,也出现了连理枝、同心结等吉祥图案。
宋元时期,吉祥图案以珍花异草,祥禽瑞兽为主题。
到了明清时期,对吉祥图案的推崇达到了高潮,这一时期“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除了保有传统中对四灵、神仙、佛陀等图画的崇拜外,又生成了诸多脱离了宗教信仰、寄寓世俗美好祝愿的吉祥图案。
中国吉祥图案主要以动植物形象表示。
“马上封侯”:图像是猴子骑于马上,猴谐音“侯”,马上有“立刻”之意。
“功名富贵”:由牡丹与雄鸡构成,“雄”即是“公”,谐音“功”,公鸡打鸣,“鸣”又谐音“名”。
“寿居耄耋”:由寿石、菊、猫和蝴蝶构成,菊谐音“居”,猫谐音“耄”,蝴蝶谐音“耋”,指代长寿。
《说文》云“吉,善也”,“祥,福也”,吉祥通俗地说就是美好的预兆。
中国的传统吉祥文化图式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借助动植物等实物形象,如牡丹、菊花、鸳鸯、公鸡等,以借喻、双关、谐音等方式表示;二是以纹样形象表示,如龙纹、凤纹、祥云、中国结等;三是以文字来说明,如福、禄、寿、双喜等字。
吉祥图案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装饰样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传统吉祥图案作为我们文化的精髓,至今仍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摘编自赵运涛《画里有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图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一些企业院落中金玉满堂的组合图,不仅利用汉语言的特征,形成美好的祝愿,而且也利用观赏鱼的美观,起到美化环境作用。
B.“马上封侯”“功名富贵”“寿居耄耋”“金玉满堂”等吉祥图案,作为约定俗成的装饰样式,已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C.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吉祥图案,起初人们只是避免灾害,并且要记住这些妖魔鬼怪的形象,才将它们的形象或名字铸于青铜器上。
D.吉祥图案有三种表现形式:鸳鸯牡丹等动植物、龙纹祥云等纹样、福禄寿等文字。
三种表现形式中以动植物和文字最为普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通过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金玉满堂”,引出对人们不知道的文化载体吉祥图案问题的讨论。
B.文章论述了吉祥图案的起源及发展过程,并对先秦至明清几个时期吉祥图案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C.文中通过“马上封侯”等几个具体例子,分析了吉祥图案蕴含的吉祥含义,以及图像表现吉祥含义的方法。
D.文章最后解释了“吉祥”的含义,概括出吉祥图案的三种表现形式,以及吉祥图案的形成机制和重大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没有魏晋时期佛道二教的兴盛,龙虎、翔鹤和神话传说等就可能不会成为吉祥图案的素材,其发展可能就会是另外的样式。
B.吉祥图案至今仍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利用了汉语谐音等手法,具有鲜明的汉语特征,所以可能为其它民族所不具备。
C.吉祥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图案中的动植物、纹样、文字等表现出美好的预兆,这是它能够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D.各个时期吉祥图案的特色不同,明清时期宗教对吉祥图案的影响逐渐减弱,许多脱离宗教信仰的吉祥图案出现表现了这一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杜牧的江南余显斌(1)江南,是杜牧的。
(2)没有杜牧,江南,该是何等寂寞?就如淋沥的细雨中,没有油纸伞的古朴,从而缺乏一种古诗的典雅;就如长长的小巷里,没有一架紫藤萝,从而缺乏一种绿意荡漾的清新;就如断桥边,没有如烟的细柳,从而缺乏一种吴侬软语的娇媚。
(3)江南,是幸运的,在长久的沉寂之后,迎来了青衣飘飘的杜牧。
(4)江南女儿,也是幸运的,在长久的冷寂之后,又重现了青春的颜色。
(5)那时的江南,一定是寂寞得很久了,寂寞得连西湖的水也泛不起一点涟漪。
那时的江南,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浪漫,江南采莲的曲子,已经凋谢在寒冷的池塘里;吴越争霸的战鼓,已半入江风半入云,渺茫难寻了。
至于西施浣衣的样子,已经在传说中流向岁月的天尽头,白云的深影里。
当然,包括当年的丝竹,当年的歌舞,当年的风流潇洒,都已经如周郎的微笑,隐入历史的硝烟中。
(6)江南,太寂寞了,寂寞成一池浮萍,连红叶也舞不起一点声音。
(7)就在这时,杜牧来了,在清明时节前后,嫩草如诗的日子里,一匹马,一身长衫,外带一支笔,踢踢跶跶走过丝雨江南,走过杏花如雪的江南,走过四百八十寺的江南,举一举杏花村的佳酿,饮醉了清明时节,饮醉了自己,也饮醉了唐诗。
(8)醉后不知故乡远,错把江南做故乡。
(9)从此,江南,收容了一颗漂泊的诗魂,也收容下一片灵秀,一片浪漫。
(10)在江南行走,杜牧一定是风神潇洒志气昂扬的,因为,他终于寻到了自己心中美的极致,诗的栖息地。
在江南,杜牧一定是心情舒展眉宇青葱的,因为,长久的失落后,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安慰。
(11)二十四桥的夜晚,月光如昼,桂香如梦。
秋来的江南,依然山温水软,草木含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江南,就适宜于洒脱地生活,诗意地游走。
小杜,深得江南三味。
(12)春风十里,柳丝飘飘,有哪一缕春风,美得过江南?有哪一处女儿,轻浅一笑,婉约过江南?(13)多少人啊,走过江南?但匆匆的脚步,踏过满地红尘,能领略“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婉约?能体会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繁华?能领略“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的神妙?只有杜牧,一身长衫,飘飘地走过江南山水,把自己的欢笑,自己的歌吟,留给江南,留给江南的天空和湖面,还有山水楼台。
同时,也把江南留给岁月。
(14)在烟水渺茫的江岸,在细柳如眉的亭旁,总有风吹过,总是有诗人的脚步走过,这些,江南记得,竖行的方块文字也记得。
(15)当诗人漫步江南时,多少丝管,多少弦竹,在夜月下悠扬;多少忧伤,让一个沉沦历史的书生,怆然泪下。
(16)不是爱风流,似被红尘误。
(17)诗人并不想隐居入江南山水,诗人并不想在二十四桥的箫音中沉醉。
“江南好烟月,门系钓鱼船”“霜叶红如二月花”,这些美妙,也不能让诗人沉醉。
所有的音乐,所有的云烟风月,并没有遮住诗人的眼睛。
(18)诗人站在高山上,站在红楼上,日日凝目而视,翘首企盼,在等待着一个时代的到来,等待着万民欢乐的和谐盛世到来,“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诗人总是心有不甘,在晚唐的夕阳残照中,遥望着太宗所开创的盛世,万民同乐,百国来朝。
可是,诗人失望了,心冷了。
天边,夕阳西下,一片暗影茫然。
(19)在一声长叹中,诗人走入江南。
(20)所有的肮脏,所有的红尘,与江南山水,与江南儿女相比,是如此不堪,如此肮脏。
(21)“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诗人轻轻叹息一声,定格在江南的烟雨中,静静地观看着,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美丽;看“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轻歌曼舞;看江南儿女在月夜里一把凉扇,笑扑流萤的娇憨情态;看扬州烟水,秦淮月光。
(22)江南,安慰着诗人。
(23)诗人,沉醉于江南。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2期)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多用排比句和整句,语言风格典雅婉约,与江南美景和杜牧诗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
B.文章前六段多次写到江南的“寂寞”,然后笔锋一转,“就在这时,杜牧来了”,用反衬的手法写杜牧给江南美景带来了神韵。
“寂寞”指的是当时扬州的萧条。
C.文章第(12)(13)段用了多个问句,赞美只有杜牧才能写出这样美丽的描绘江南的诗句。
D.“在一声长叹中,诗人走入江南”,指的是杜牧虽有报国之心,但因为盼不到国家重振声威,他只能沉醉于江南美景,以此来慰藉痛苦失望的灵魂。
5.全文多处引用、化用杜牧的诗句,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5分)6.作者为什么说“江南,是杜牧的”?请结合自己读文的感受加以探究。
(6分)(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对话杨庆祥: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访谈嘉宾:杨庆祥(评论家、学者、诗人)凤凰文化:是怎么想要提出“新伤痕文学”这个概念的?杨庆祥:首先,我已经注意到了有大量的作品在书写“改革开放”这段历史,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涉及到伤痕的问题。
这些作品中包括前辈作家余华的《第七天》,阎连科的《炸裂志》和最新的作品《日熄》,还包括大量青年作家的作品。
另一方面我又发现整个批评界或者说整个文化界并没有对这种倾向做出一个非常准确的判断。
只是从非常简单的社会学角度——比如70后、80后等等——来划分的。
我恰恰认为中国当下所谓的“50后、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00后”其实都是同一代人,他们都在面临整个中国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伤痕或阵痛。
他们分享了共同的心理结构和情感结构,在他们的表达里面有共同的诉求。
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新伤痕文学”之所以出现的重要历史语境,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痕了。
凤凰文化:既然今天主要聊“新伤痕文学”,那我们先从“旧”的伤痕文学说起。
伤痕文学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文革”的历史创伤),它是一个比较短命的文学现象,当时比较重要的作品如《班主任》、《伤痕》,现在看起来是文学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的。
那么属于“新伤痕文学”范畴的文学作品,也会具有相似的局限或者说遗憾吗?杨庆祥:八十年代的旧伤痕文学有个很大的局限,对事件的描述大于对人的描述,这就导致了它变成一个非常短暂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