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完整梳理
合集下载
全套课件-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_完整
5.应 用 软 件
1. 办公软件包(Word、Excel、PowerPoint) 2. 图形和图象处理软件 3. 数据库系统 4. Internet服务软件 5. 娱乐与学习软件
第17页
6.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 计算机工作原理:存储程序和控制程序。 • 程序:是计算机指令的有序集合。 • 指令: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二进制代码。 • 指令作用:完成某一具体的操作,如加1、减1、
取数据、存数据等。
程序和原始数据
计算结果
第18页
目录
1.3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提问1:假设让你设计,你会采用何种进制? 提问2:你所了解的二进制是怎样的? 提问3:在生活中,大家还知道哪些进制?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数值 十/二进制转换 西文 ASCII 码 汉字 输入码/机内码转换 声音、图像 模/数转换
几十万至百万次/秒
UNIVACⅡ IBM7094 CDC6600
第三代 1965-1970
集成电路
半导体存储器 磁芯、磁鼓 磁带、磁盘
实时处理 操作系统
科学计算 系统设计等 科技工程领域
百万至几百万次/秒
IBM360 PDP 11 NOVA1200
第四代 1971-现在 大规模集成电路 半导体存储器 磁带、磁盘
第3页
主要内容
1.1 概述 1.2 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1.3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4 多媒体技术基础
第4页
1.1 概述
• 学时:以自学为主
• 内容:计算机的发展
•
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
•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的应用
• 要求:常识性了解
• 考核:选择题
• 说明:讲解6个主要知识点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PPT
CPU的基本功能
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处理数据,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协调运行。
CPU的组成
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其中运算器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指挥整个 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寄存器则用于存储运算过程中的临时数据。
CPU的性能指标
主要包括主频、核心数、缓存大小等,这些指标决定了CPU的运行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
科学计算
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科 学计算。
数据处理
计算机可以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为商业、金融等 领域提供决策支持。
自动控制
计算机在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 的自动控制作用。
人工智能
计算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广泛应用于语音识 别、图像识别等领域。
02
计算机硬件系统
中央处理器(CPU)
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创建、重命名、移动、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任务管理器使用
查看系统进程、结束进程、管理启动项
系统设置
更改显示设置、声音设置、电源设置等
常用附件工具
使用记事本、计算器、截图工具等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文件操作
Linux操作系统中,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进 行文件的创建、删除、移动和复制等操作。
晶体管计算机
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计 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 体积缩小、功耗降低。
集成电路计算机
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 计算机的出现,进一步缩 小了计算机体积,提高了
运算速度。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 机
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集 成电路计算机的出现,使 得计算机性能大幅提升,
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处理数据,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协调运行。
CPU的组成
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其中运算器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指挥整个 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寄存器则用于存储运算过程中的临时数据。
CPU的性能指标
主要包括主频、核心数、缓存大小等,这些指标决定了CPU的运行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
科学计算
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科 学计算。
数据处理
计算机可以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为商业、金融等 领域提供决策支持。
自动控制
计算机在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 的自动控制作用。
人工智能
计算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广泛应用于语音识 别、图像识别等领域。
02
计算机硬件系统
中央处理器(CPU)
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创建、重命名、移动、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任务管理器使用
查看系统进程、结束进程、管理启动项
系统设置
更改显示设置、声音设置、电源设置等
常用附件工具
使用记事本、计算器、截图工具等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文件操作
Linux操作系统中,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进 行文件的创建、删除、移动和复制等操作。
晶体管计算机
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计 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 体积缩小、功耗降低。
集成电路计算机
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 计算机的出现,进一步缩 小了计算机体积,提高了
运算速度。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 机
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集 成电路计算机的出现,使 得计算机性能大幅提升,
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大学计算机基础ppt
01
互联网时代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计算机成为信息交流与获取的主要工 具。
05
03
小型化与普及化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晶体管和 集成电路技术使计算机小型化,广泛 应用于商业和家庭。
04
个人电脑时代
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兴起,PC成 为主流。
计算机的分类与特点
大型机
用于商业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 性能强大。
常见的加密算法
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如AES)、 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和 哈希算法(如SHA-256)。
密码学的应用
包括数据加密、数字签名、身 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
06 编程语言基础
编程语言概述
编程语言定义
编程语言是用于编写计算 机程序的特定语言,具有 语法规则和语义含义。
编程语言分类
根据其用途和特性,编程 语言可分为编译型、解释 型和脚本型等类型。
工作站
用于图形处理和多媒体应用, 性能较高。
巨型机
用于大规模科学计算和模拟, 性能高但价格昂贵。
小型机
适用于中小规模数据处理和特 定应用,如金融、医疗等。
个人电脑
普及率高,适用于日常办公、 学习和娱乐。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
涉及复杂数学模型和 数据处理,如气象预 报、航天工程等。
商业应用
包括财务管理、市场 营销、供应链管理等。
社交工程
物理威胁
防护措施包括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不轻 易泄露个人信息,谨慎点击未知链接等。
防护措施包括保护数据中心和关键信息基 础设施,加强物理访问控制等。
密码学基础与应用
01
02
03
04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4. ASCII码的表示方案及其特点: P42~44(2.4.1)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五讲 信息表示
5. ANSI码、Unicode码: P44~45(2.4.2/2.4.3)
6. 汉字编码方案 (交换码、区位码和内码的概念): P45~47(2.4.4)
7. 图形和图像的概念: P47
8. 矢量图形的表示原理 P47(2.5.1)
7.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P28(1.5.1) 8. 操作系统: P29(1.5.2)
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的功能模块: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9. 程序设计语言 P30~31(1.5.3)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的特点:
10. 数据库管理系统P32(1.5.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六讲 操作系统
5. 作业的概念、作业管理模块的功能、操作 系统为用户提供的接口
P89 (4.2.1)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的概念、进程的三种状态及其转换:
P89~90(4.2.2) 7. 存储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P91(4.2.3) 8. 文件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P92(4.2.4) 9. 设备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P93(4.2.5)
2. 10进制数转换为R进制数: P37~38(2.2.2)
3. 2、8、16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P38~40(2.2.3)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五讲 信息表示
1. 什么是定点数和浮点数: P40(2.3.1)
2. 定点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 P41(2.3.2)
3. 计算机中浮点数的表示: P42(2.3.3)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五讲 信息表示
5. ANSI码、Unicode码: P44~45(2.4.2/2.4.3)
6. 汉字编码方案 (交换码、区位码和内码的概念): P45~47(2.4.4)
7. 图形和图像的概念: P47
8. 矢量图形的表示原理 P47(2.5.1)
7.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P28(1.5.1) 8. 操作系统: P29(1.5.2)
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的功能模块: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二讲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9. 程序设计语言 P30~31(1.5.3)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的特点:
10. 数据库管理系统P32(1.5.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六讲 操作系统
5. 作业的概念、作业管理模块的功能、操作 系统为用户提供的接口
P89 (4.2.1)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的概念、进程的三种状态及其转换:
P89~90(4.2.2) 7. 存储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P91(4.2.3) 8. 文件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P92(4.2.4) 9. 设备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P93(4.2.5)
2. 10进制数转换为R进制数: P37~38(2.2.2)
3. 2、8、16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P38~40(2.2.3)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五讲 信息表示
1. 什么是定点数和浮点数: P40(2.3.1)
2. 定点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 P41(2.3.2)
3. 计算机中浮点数的表示: P42(2.3.3)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 多媒体化。
.
6
计算机发展的五个阶段
代次 时间 电子元件
软件
运算速度 应用领域
第一代 1946~ 1957
第二代 1958~ 1964
电子管 晶体管
汇编语言、 5千~3万次 国防及高
代码程序
/秒
科技
高级语言 数十万~几 工程设计、 多道程序设计 十万次/秒 数据处理
第一章 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
1
☆ 本章主要知识点: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 ☆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微型计算机简介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
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维护
多媒体计算机
.
2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自动、高速、 精确地处理信息的电子设备。
.
17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 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主机:CPU和内存。 计算机的外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
备、外存储器。 计算机的总线:
计算机各部件之间传递数据是由数据通 道即数据总线完成的;将数据传送到相应的 地址中去的通道,由地址通道完成;传递控 制信号的通道,由控制总线完成。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合称为 总线(BUS)。
➢ 高级语言的翻译方式: 解释程序:边翻译边运行。 翻译程序:翻译完后再运行。
每种高级语言都由一套与之相对应的翻译程序。
源程序
解释程序 编译程序
目标程序
源程序的两种翻译方式
.
25
AS DFGHJ K L;
小无
指小
.
6
计算机发展的五个阶段
代次 时间 电子元件
软件
运算速度 应用领域
第一代 1946~ 1957
第二代 1958~ 1964
电子管 晶体管
汇编语言、 5千~3万次 国防及高
代码程序
/秒
科技
高级语言 数十万~几 工程设计、 多道程序设计 十万次/秒 数据处理
第一章 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
1
☆ 本章主要知识点: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 ☆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微型计算机简介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
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维护
多媒体计算机
.
2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自动、高速、 精确地处理信息的电子设备。
.
17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 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主机:CPU和内存。 计算机的外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
备、外存储器。 计算机的总线:
计算机各部件之间传递数据是由数据通 道即数据总线完成的;将数据传送到相应的 地址中去的通道,由地址通道完成;传递控 制信号的通道,由控制总线完成。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合称为 总线(BUS)。
➢ 高级语言的翻译方式: 解释程序:边翻译边运行。 翻译程序:翻译完后再运行。
每种高级语言都由一套与之相对应的翻译程序。
源程序
解释程序 编译程序
目标程序
源程序的两种翻译方式
.
25
AS DFGHJ K L;
小无
指小
计算机基础知识完整(课件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
10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一代:电子管时代(1946-1957) 代表:ENIAC 运算速度:5千-4万(次/秒) 用途:科学计算和军事方面。
电子二极管
2024/11/6
电子三极管
11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二代:晶体管时代(1958-1964) 代表: IBM1403机 运算速度:几十万-百万(次/秒) 用途: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物管理。
13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四代:大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2-至今) 代表: IBM370系列 运算速度:几百万-几亿(次/秒) 用途:扩展到所有的行业和部门
进一步集成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2024/11/6
集成晶体管数目约 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500万个
14
1.1.4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024/11/6
2
课程考核
课程考试:闭卷考试,满分100分 共三大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
2024/11/6
3
内容提要: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 • 1、计算机的相关概念 • 2、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 3、计算机系统组成 • 4、数制与编码 • 5、微型机的组成与性能指标 • 6、多媒体技术 • 7、计算机病毒 • 8、键盘使用
不使用而又需长期 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CPU不能直接存、 取外部存储器中的
操作。
数据。
2024/11/6
4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 l 内部存储器
计算机应用基础
2024/11/6
授课人:
2024/11/6
1
1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二、Windows 7 的基本使用 1 三、Word 2010 的使用 1 四、Excel 2010 的使用 1 五、PowerPoint 2010 的使用 1 六、数据库及Access 2010 的使用 1 七、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10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一代:电子管时代(1946-1957) 代表:ENIAC 运算速度:5千-4万(次/秒) 用途:科学计算和军事方面。
电子二极管
2024/11/6
电子三极管
11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二代:晶体管时代(1958-1964) 代表: IBM1403机 运算速度:几十万-百万(次/秒) 用途: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物管理。
13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四代:大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2-至今) 代表: IBM370系列 运算速度:几百万-几亿(次/秒) 用途:扩展到所有的行业和部门
进一步集成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2024/11/6
集成晶体管数目约 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500万个
14
1.1.4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024/11/6
2
课程考核
课程考试:闭卷考试,满分100分 共三大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
2024/11/6
3
内容提要: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 • 1、计算机的相关概念 • 2、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 3、计算机系统组成 • 4、数制与编码 • 5、微型机的组成与性能指标 • 6、多媒体技术 • 7、计算机病毒 • 8、键盘使用
不使用而又需长期 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CPU不能直接存、 取外部存储器中的
操作。
数据。
2024/11/6
4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 l 内部存储器
计算机应用基础
2024/11/6
授课人:
2024/11/6
1
1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二、Windows 7 的基本使用 1 三、Word 2010 的使用 1 四、Excel 2010 的使用 1 五、PowerPoint 2010 的使用 1 六、数据库及Access 2010 的使用 1 七、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共61张PPT(2024)
文件传输服务 阐述文件传输服务的基本原理、 常见的文件传输协议(如FTP、 SFTP等)以及文件传输软件的使 用方法。
19
05 数据安全与防护 策略
2024/1/27
20
数据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
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同一 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 密。
混合加密
结合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优势, 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加密和解密 效率。
详细介绍TCP/IP协议族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 层协议的作用。
DNS域名系统
解释DNS域名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域名解 析过程。
2024/1/27
HTTP与HTTPS协议
阐述HTTP协议的工作原理、请求响应模型以及 HTTPS协议对HTTP的安全增强。
网络设备与网络拓扑
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以 及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网状等)。
图像处理软件
如Adobe Photoshop、GIMP等,用于编 辑、处理和合成图像。
多媒体播放软件
如VLC、Windows Media Player等,用于 播放音频和视频文件。
2024/1/27
网络应用软件
如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即时通讯软件 等,用于网络通信和信息获取。
14
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
18
常见的网络服务与应用
Web服务与应用 探讨Web服务的基本原理、常见 的Web应用以及Web开发技术。
远程登录与远程桌面服务 探讨远程登录(如Telnet、SSH 等)和远程桌面服务(如RDP、 VNC等)的原理、安全性以及使 用方法。
2024/1/27
电子邮件服务 介绍电子邮件服务的工作原理、 邮件传输协议(如SMTP、POP3 、IMAP等)以及常见的电子邮件 客户端软件。
19
05 数据安全与防护 策略
2024/1/27
20
数据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
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同一 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 密。
混合加密
结合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优势, 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加密和解密 效率。
详细介绍TCP/IP协议族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 层协议的作用。
DNS域名系统
解释DNS域名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域名解 析过程。
2024/1/27
HTTP与HTTPS协议
阐述HTTP协议的工作原理、请求响应模型以及 HTTPS协议对HTTP的安全增强。
网络设备与网络拓扑
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以 及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网状等)。
图像处理软件
如Adobe Photoshop、GIMP等,用于编 辑、处理和合成图像。
多媒体播放软件
如VLC、Windows Media Player等,用于 播放音频和视频文件。
2024/1/27
网络应用软件
如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即时通讯软件 等,用于网络通信和信息获取。
14
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
18
常见的网络服务与应用
Web服务与应用 探讨Web服务的基本原理、常见 的Web应用以及Web开发技术。
远程登录与远程桌面服务 探讨远程登录(如Telnet、SSH 等)和远程桌面服务(如RDP、 VNC等)的原理、安全性以及使 用方法。
2024/1/27
电子邮件服务 介绍电子邮件服务的工作原理、 邮件传输协议(如SMTP、POP3 、IMAP等)以及常见的电子邮件 客户端软件。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ppt完整版
文件管理
实现文件的存储、共享、保护和加密等功 能,方便用户使用。
处理机管理
分配和控制处理机资源,实现多道程序并 发执行。
设备管理
提供设备驱动程序和接口,实现设备分配 、缓冲管理和设备独立性等。
存储器管理
负责内存分配、回收、保护和扩充等,提 高内存利用率。
操作系统的分类与发展
批处理操作系统
按用户作业性质及资源情况,将作业分类后分批处理。
数据完整性
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 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数据库安全性
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使用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包括用 户标识和鉴别、存取控制、视图机制、审计和数据加密等。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支持分 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管理。
云计算数据库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库服务,提供弹性扩 展、按需付费和高可用性等特性。
对象数据库
以对象为单位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支持面 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大数据和NoSQL数据库
针对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技术 ,强调可扩展性、高性能和灵活性。
06
程序设计基础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
程序设计语言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编译型语言与解释型语言的比较
macOS
由苹果公司开发的专有操作系统,运行在Mac系 列计算机上。具有独特的界面设计和强大的多媒 体处理能力,深受创意工作者和设计师的喜爱。
Linux
一种自由和开放源代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具有 高度的可定制性和灵活性,广泛应用于服务器、 移动设备和个人计算机等领域。
iOS和Android
分别由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 ,运行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具有丰富的应 用生态系统和便捷的用户体验,改变了手机行业 的格局和用户的使用习惯。
《计算机基础知识》PPT课件
1.1.5 微型计算机
本节首页
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
字长:计算机一次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主频:微处理器运行的时钟频率 二级缓存 总线频率
1.1.5 微型计算机
本节首页
1.2 计算机中的数据
1.2.1 数制与进位计数制 1.2.2 二进制数的运算 1.2.3 数制转换 1.2.4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327)8
八进制数
(123)10
十进制数
(3B7)16
十六进制数
二进制数
1.2.1 数制与进位计数制
本节首页
常用进位计数制的对应关系
十进制
二进制 (B)
八进制 (Q)
十六进制(H)
十进制
二进制 (B)
八进制 (Q)
十六进制(H)
0
0000
0
0
8
1000
10
8
1
0001
1
1
9
1001
11
9
2
0010
转换方法:按权展开求和。 即:将非十进制数写成按位权展开的多项式之和的形式,然后以十进制的运算规则求和。
【例1.10】将十六进制数2FE.8H转换为十进制数。 解:2FE.8H =2×162+F×161+E×160+8×16-1 =512+240+14+0.5=766.5
1.2.1 数制与进位计数制
进位计数制: 是指按进位的规则进行计数的方法。 进位计数制三要素: ① 数位:指数码在一个数中所处的位置,用±n表示; ② 基数:指在某种计数制中,每个数位上所能使用的数码的个数,用R表示; ③ 位权:指在某种计数制中,每个数位上数码“1”所代表的数值的大小。
本节首页
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
字长:计算机一次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主频:微处理器运行的时钟频率 二级缓存 总线频率
1.1.5 微型计算机
本节首页
1.2 计算机中的数据
1.2.1 数制与进位计数制 1.2.2 二进制数的运算 1.2.3 数制转换 1.2.4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327)8
八进制数
(123)10
十进制数
(3B7)16
十六进制数
二进制数
1.2.1 数制与进位计数制
本节首页
常用进位计数制的对应关系
十进制
二进制 (B)
八进制 (Q)
十六进制(H)
十进制
二进制 (B)
八进制 (Q)
十六进制(H)
0
0000
0
0
8
1000
10
8
1
0001
1
1
9
1001
11
9
2
0010
转换方法:按权展开求和。 即:将非十进制数写成按位权展开的多项式之和的形式,然后以十进制的运算规则求和。
【例1.10】将十六进制数2FE.8H转换为十进制数。 解:2FE.8H =2×162+F×161+E×160+8×16-1 =512+240+14+0.5=766.5
1.2.1 数制与进位计数制
进位计数制: 是指按进位的规则进行计数的方法。 进位计数制三要素: ① 数位:指数码在一个数中所处的位置,用±n表示; ② 基数:指在某种计数制中,每个数位上所能使用的数码的个数,用R表示; ③ 位权:指在某种计数制中,每个数位上数码“1”所代表的数值的大小。
2024年度-《大学计算机基础》PPT课件(全)
02 程序执行过程
计算机按照程序中的指令顺序执行,包括取指、 译码、执行等操作,同时涉及到数据的读取和写 入。
03 中断与异常处理
计算机在执行程序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中断或异常 事件,此时需要相应的处理机制来保证系统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10
03
操作系统基础与应用
11
操作系统概念及功能
操作系统定义
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PPT课件(全)
1
目录
• 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 •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 操作系统基础与应用 • 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培养 •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互联网应用 • 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与防范措施
2
01
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
3
计算机定义及特点
计算机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电子计算机器 01 ,具备高速运算、存储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要点二
传输介质
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双绞线 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成本低廉且易于安 装;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组成,具 有较高的带宽和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光纤则是以光脉冲的 形式来传输信号,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抗干扰 能力强等优点。
23
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与防范措
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
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功能
02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以及用户接口
。
操作系统作用
03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作为用户和计算机硬件系统之
间的接口、作为扩充机器。
12
常见操作系统类型介绍
01
批处理操作系统
计算机按照程序中的指令顺序执行,包括取指、 译码、执行等操作,同时涉及到数据的读取和写 入。
03 中断与异常处理
计算机在执行程序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中断或异常 事件,此时需要相应的处理机制来保证系统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10
03
操作系统基础与应用
11
操作系统概念及功能
操作系统定义
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PPT课件(全)
1
目录
• 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 •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 操作系统基础与应用 • 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培养 •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互联网应用 • 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与防范措施
2
01
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
3
计算机定义及特点
计算机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电子计算机器 01 ,具备高速运算、存储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要点二
传输介质
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双绞线 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成本低廉且易于安 装;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组成,具 有较高的带宽和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光纤则是以光脉冲的 形式来传输信号,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抗干扰 能力强等优点。
23
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与防范措
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
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功能
02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以及用户接口
。
操作系统作用
03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作为用户和计算机硬件系统之
间的接口、作为扩充机器。
12
常见操作系统类型介绍
01
批处理操作系统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完整ppt课件
总结词
多媒体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整合多种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 ,以实现人机交互的技术。
详细描述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将多种媒体信息融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 、传输和展示的技术。它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 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和控制,实现人机交互和信息交流。
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有线接入
接入设备
通过光纤、同轴电缆等有线介质接入 互联网,常见的有线接入方式包括 ADSL、光纤宽带等。
用于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包括计算机、 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以及路 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网络设备。
无线接入
通过无线信号接入互联网,常见的无 线接入方式包括Wi-Fi、4G/5G移动 网络等。
加密等措施。
CHAPTER
07
编程语言基础
编程语言的分类与特点
静态类型语言
动态类型语言
在编译时确定变量类型,如C和Java。这类 语言具有类型安全性和可预测性,但灵活 性相对较低。
在运行时确定变量类型,如Python和 JavaScript。这类语言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但需要程序员在编写代码时更加小心。
作、广告设计、教育等领域。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场景
要点一
总结词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场景包括教育、娱乐、商业展示等领域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制作课件、教学视频和 在线课程等,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在娱乐领域 ,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制作电影、电视节目、游戏和虚拟 现实等,提供更加丰富和生动的娱乐体验。在商业展示领 域,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制作演示文稿、广告宣传和展览 展示等,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和企业环境。
多媒体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整合多种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 ,以实现人机交互的技术。
详细描述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将多种媒体信息融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 、传输和展示的技术。它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 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和控制,实现人机交互和信息交流。
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有线接入
接入设备
通过光纤、同轴电缆等有线介质接入 互联网,常见的有线接入方式包括 ADSL、光纤宽带等。
用于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包括计算机、 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以及路 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网络设备。
无线接入
通过无线信号接入互联网,常见的无 线接入方式包括Wi-Fi、4G/5G移动 网络等。
加密等措施。
CHAPTER
07
编程语言基础
编程语言的分类与特点
静态类型语言
动态类型语言
在编译时确定变量类型,如C和Java。这类 语言具有类型安全性和可预测性,但灵活 性相对较低。
在运行时确定变量类型,如Python和 JavaScript。这类语言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但需要程序员在编写代码时更加小心。
作、广告设计、教育等领域。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场景
要点一
总结词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场景包括教育、娱乐、商业展示等领域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制作课件、教学视频和 在线课程等,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在娱乐领域 ,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制作电影、电视节目、游戏和虚拟 现实等,提供更加丰富和生动的娱乐体验。在商业展示领 域,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制作演示文稿、广告宣传和展览 展示等,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和企业环境。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PPT
计算机病毒类型
包括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宏病毒等,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 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
计算机病毒防护
为了防范计算机病毒,需要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 软件的安全补丁、不随意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和下载不明软件等。
数据安全与加密技术
01 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数据安全是保护个人信息和企业机密的关键,必须高度 重视。
软件更新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以修复漏洞、提高性能 和安全性。
病毒防护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定期进行全面扫描,确保计算机免受病毒和 恶意软件的侵害。
数据备份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意外丢失或损坏,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常见硬件故障与排除
硬盘故障
硬盘故障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需定期检查并备份数据。
操作,提高处理效率。
音频与视频处理
音频处理
介绍音频处理的基本概 念、常见技术和应用场 景。
视频处理
介绍视频处理的基本概 念、常见技术和应用场 景。
多媒体技术应用
探讨音频和视频处理在 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重 要作用。
07
数据库技术基础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01
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 理数据的仓库。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20世纪40年代,电子管计算机出现,运算速度大幅提升,但体 积庞大、能耗高。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计算机取代电子管计算机,体积缩小、 能耗降低,性能提升。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出现,进一步缩小体积、提高 性能,开始普及。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用于展示计算机处理 结果和提供反馈。
包括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宏病毒等,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 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
计算机病毒防护
为了防范计算机病毒,需要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 软件的安全补丁、不随意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和下载不明软件等。
数据安全与加密技术
01 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数据安全是保护个人信息和企业机密的关键,必须高度 重视。
软件更新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以修复漏洞、提高性能 和安全性。
病毒防护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定期进行全面扫描,确保计算机免受病毒和 恶意软件的侵害。
数据备份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意外丢失或损坏,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常见硬件故障与排除
硬盘故障
硬盘故障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需定期检查并备份数据。
操作,提高处理效率。
音频与视频处理
音频处理
介绍音频处理的基本概 念、常见技术和应用场 景。
视频处理
介绍视频处理的基本概 念、常见技术和应用场 景。
多媒体技术应用
探讨音频和视频处理在 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重 要作用。
07
数据库技术基础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01
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 理数据的仓库。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20世纪40年代,电子管计算机出现,运算速度大幅提升,但体 积庞大、能耗高。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计算机取代电子管计算机,体积缩小、 能耗降低,性能提升。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出现,进一步缩小体积、提高 性能,开始普及。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用于展示计算机处理 结果和提供反馈。
计算机基础知识完整版课件
使得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存 使得计算机进入了第二代;
储容量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 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
的提高,同时实现了计算机 进入了第三代;互联网的普
的微型化和便携化。
及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更
加广泛。
未来趋势与挑战
未来趋势
计算机将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计算机的应用领 域也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和无线通信网络。
网络设备功能介绍
路由器
交换机
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 择,支持多种路由协议和接口类型。
连接同一网络内的设备,实现数据帧的转发 和过滤,支持VLAN划分和端口汇聚等功能。
集线器
调制解调器
将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信号的放大和 重新发送,但无法过滤数据帧,已逐渐被交 换机取代。
操作系统通过提供API和支持 多任务处理等方式,使得用户 可以更加高效地使用计算机。
03
数据表示与存储原理
数制转换方法论述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详细阐述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原理和步骤,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转换。
计算机内部数据表示
解释计算机内部如何使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以及二进制数的运算方法。
溢出和舍入误差
阐述在进行数制转换和计算机运算时可能出现的溢出和舍入误差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数据存储单位换算关系
基本存储单位
介绍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如 位(bit)、字节(Byte)等,并解释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存储容量与地址空间
阐述存储容量与地址空间的概念及其 关系,以及不同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容 量和地址空间的差异。
采用高强度密码,避免使用生日、电话号码 等容易被猜到的信息。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完整版
08 信息安全意识培 养与防范措施
信息安全概念及重要性
信息安全定义
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不受 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 破坏和篡改的能力,确保信息的 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信息安全重要性
信息安全对于个人、组织和国家 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涉及到个人 隐私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国家 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方面。
信息技术对社会影响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改变了 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信息技术也为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提供了更好的 服务。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 ,网络犯罪、信息泄露等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命财产 安全带来了威胁。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加速了信息的传 播和扩散,有时会造成不良信息的泛滥。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通过实例分析选择结构程序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包括 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使用。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通过实例分析循环结构程序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包括 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的使用。
数组与字符串处理
通过实例分析数组和字符串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 数组的声明、初始化和访问,字符串的输入、输出和操作询)、INSERT(插入)、UPDATE(更 新)和DELETE(删除)等操作,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 进行增删改查。
SQL高级操作
包括子查询、连接查询、聚合函数、视图、索引等高级功 能,用于实现更复杂的数据库操作。
Access数据库创建和管理
1 2
Access数据库概述
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
来越强大。
操作系统的功能
01
进程管理
操作系统负责分配CPU时间,实现 多任务处理。
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存储、检索和 管理功能。
03
02
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负责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以及内存的扩充。
设备管理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中的各种 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04
常见的操作系统
Windows
Mac OS
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件完整版最新
目录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操作系统基础 • 办公软件应用 • 网络基础与应用 • 多媒体技术基础 •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01
CATALOGUE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电子计算机时代
20世纪初,基于真空管和晶体 管的电子计算机出现。
互联网与个人计算机
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个人计算机成为信息处理的 主要工具。
工作站
高性能的计算机,主要用于专 业领域如科学计算、图形设计 等。
嵌入式计算机
嵌入到其他设备中,如智能家 居设备、汽车电子等。
计算机的组成结构
中央处理器(CPU)
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指令和 处理数据。
存储器(Memory)
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包括随机存取 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 ROM)。
详细描述
除了上述的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办公软件可以帮助用 户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例如,项目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规划和管理项目进度,笔记软件可以帮助用 户记录和整理信息。这些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
04
CATALOGU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的第五代计算机是智能计算机
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3 计算机类 型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
巨型机
大型机 小型机 微型机 工作站 服务器 嵌入式计算机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计算机是领一域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
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 智能电子设备。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 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 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 实现了乘除运算。据记载,莱布尼兹曾把自己的乘法 机复制品送给康熙皇帝。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 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 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 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
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代计算机
▪ 1946-1958年 ▪ 以电子管为主要元件 ▪ 代表机型:ENIAC
第二代计算机
▪ 1958-1964年 ▪ 以晶体管为主要元件
运算速度快
计
计算精度高
算 机
存储容量大
特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点
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科学计算
计
数据处理
算 机
过程与实时控制
应
人工智能
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领
远程通信与网络应用
域
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微机的发展(1975-1995)
• 1975年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 • 1981年第一台IBM-PC问世。 • 1985年386;1989年486;1993年奔腾出现。
数电子数字计算机,计算机改变了人们 传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1 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和思想
人类从远古时代就产生了计算的需要。钟表业, 特别是齿轮传动装置技术的发展,诞生了最早的机 械式计算机。
下面介绍几位在电子计算机诞生前后对计算机 发展有过突出贡献的几位早期历史人物。
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
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
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
价的。
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
控制器(含运算功能)
(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1912-1954)
姚期智:2000年 首位获奖图灵奖 的华裔学者
可在纸带上左右移动的读写头, 可无限延伸的纸带。用于
用于读写数据(输入输出设备)
采用晶体管的第二代 电子计算机IBM7090型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三代计算机
▪ 1964-1971年 ▪ 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
采用集成 电路的第 一台电子 计算机 IBM360型
第四代计算机
▪ 1971年至今 ▪ 以大规模/超大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 ▪ 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以及便携机
巴贝奇试图发明功能更好的通用计算机 ——分析机,但最终失败。
英国女数学家爱达 (1815-1852):巴贝奇 的合作伙伴。她用穿孔卡片设计了世界上 “第一件计算机程序”。她还建议分析机用 二进制存储。预言分析机能唱歌、绘画。
英国诗人拜伦的女儿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5 计算机发展趋 计算机正势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① 巨型化
存储容量大、运算速度达每秒百万亿、千万亿次的巨型 机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指标之一。
2009年,我国成功研制出每秒1206万亿次的“天河一号” 超级计算机,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 次计算机的国家。
冯·诺依曼: “如果不考虑巴贝奇、爱达和其他人早先提出 的有关思想,计算机基本概念只能属于阿兰·图灵”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2 电子计算机发展 历程
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 计算机,取名ENIAC。由此 诞生了“第一个电子的大脑”
重30吨,占地167m2,耗电150千瓦 主要元件为电子管、继电器,可保 存80个字节,每秒钟做5000次加减 法或400次乘法运算。
CPU进入32位时代。 • 1989年多媒体声卡问世。 • 1995年个人电脑出现CD-ROM光驱。 • 1995年Win 95问世,操作系统进入Windows
时代。多媒体和图形界面的出现使电脑真正进 入家庭。
微机的发展(1995- )
• 1995 年 以 来 , Intel 的 CPU 频 率 ( 2000 年 P4 , 2GHz;2004年P4,3.8GHz)。
超全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 知识课件完整梳理
第一章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 述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和特点、 类型及应用,以及计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构成;最后介 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这是一幅很著名的人类进化幽默图 20世纪以来人类最重大的科技发明当
• 2001年Windows XP,集成大量应用程序,例如 IE、Media Player、图像浏览等。
• 2005年4月,64位Windows XP操作系统问世。 • 2005年4月,CPU进入双核和多核时代。 • 2006年,Windows Vista 32位/64位操作系统发
布。 • 2009年, Windows7操作系统发布。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 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 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 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当时,19岁的帕斯卡为了帮 助父亲计算税款,开始研究机械 计算装置,最后制成了手摇驱动 的齿轮进位式计算器,可完成六 位数字的加减法。
存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
1.1 计算机基础知识
• 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 冯诺依曼
(计算机鼻祖)
•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 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 “冯·诺依曼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