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24年考研攻略
一、报考情况分析1.招生目录招生年份:2023年招生专业:08180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研究方向:01 盆地分析与资源评价02 油气资源形成、分布与勘查03 油气田开发地质04 地球信息技术07 非常规油气地质工程08 油气资源大数据与智能工程09 新能源地质与勘探招生人数(含拟接收推免数):88(30)考试科目: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2 石油地质综合2.复试分数线2023年260 35 532022年 260 35 532021年 281 34 51二、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802 石油地质综合"《石油地质学》(第五版),柳广弟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8《油矿地质学》(第五版),吴胜和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21"三、新祥旭全科定制化流程1、整体流程: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对接各科辅导老师(随报随学、全程辅导)—各科老师了解基础,制定计划—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1V1)。
2、全科一对一老师安排公共课老师(政治、英语):机构专职老师,毕业于名校,长期从事于考研政治、英语课程。
专业课老师:对口目标院校专业高分有经验的学长学姐。
3、课程内容包含:线上辅导:随报随学,定制化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各科基础等合理分配课时。
线下答疑:课上、课后直接和学长学姐(各科老师)进行沟通、答疑,全程免费,不限次数。
考研资料: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的知识点笔记梳理及公共课的讲义。
其他资料:相关导师的期刊文章及发表论文、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
教务老师全程一对一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各科复习规划1、基础阶段(3—6月)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
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
石油工程专业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
石油工程专业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摘要:《普通地质学》是石油工程专业主干课程。
为使课程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发展和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需要,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改革。
教学内容方面,对19章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级优化,将与石油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9章作为精讲内容,并以案例库的形式设置了5个教学专题,将理论化的教学内容融入实际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石油工程专业知识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从事油田实际生产科研的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教学方法方面,课堂研讨式教学、课下自学和调研结合,建立习题库,考核中加强案例分析,更加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石油工程专业;《普通地质学》;分级优化;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6-0088-03收稿日期:2018-08-24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作者简介:周晓峰(1973-),男,甘肃甘谷人,博士后,讲师,从事油气田开发教学和科研工作。
随着油气需求和勘探开发的持续高速发展,石油工程专业面对的工作对象已从常规油气藏转向了非常规能源(包括致密油气、页岩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地热、干热岩等),非常规能源是深埋地下某些特定地质体中而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固体或流体矿产,而勘探开发一体化是非常规能源经济高效开采的必由之路。
因此,培养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油气地质科学思维和工程方法迫在眉睫。
《普通地质学》作为专业启蒙课程,它的任务是启发学生运用石油地质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兴趣。
不断完善和持续提升《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是适应石油工程专业发展和满足学生就业的重要环节。
本文针对目前课程内容重点不突出,理论性过强、定义和名词解释过多、针对性较弱、教学方式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等问题,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筛选出重点内容进行精讲,引入案例分析,加强研讨式教学,突出精讲内容与现场案例的结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辩论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石油地质思维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3选课须知及选课手册
2周
230
地质11-10转专业班,地质121班,地质12-2班,地质12-3班, 地质12-4班 学院统一安排 ,地质12-5班转专业,地质12创 新班,地质12卓越班 勘查12-1班,勘查12-2班,勘查 12-3班,勘查12-4班 勘查12-5班留学生班
7月1日-10日
6 地学院
100101P002 02 普通地质实习
40化工学院 100306P005 01 企业生产实习(轮岗) 必修
3
30
学院统一安排
过程10-4班卓越班
41化工学院 100306P006 01 企业生产实习(定岗) 必修 42化工学院 100307P001 01 43化工学院 100307P002 01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水 必修 泵和泵站的设计
50机械学院 100408P005 01 计算机辅助绘图
必修
李
杰
1
20
126
6月30日至7月4日
第4页;共8页
教务处
2013年6月9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2至2013学年短学期(夏季)本科生开课一览
序 开课院系 课程号 号 课序号 课程名 课程 属性 上课 教师 学分 学时 课容量 上课地点 主修班级 备注 选课限制 说明
8.13-8.23
30化工学院 100305P005 01 炼厂认识实习
朱建华、曹 睿 必修 徐 建、刘梦溪
2
20
179
8.23-8.30
31化工学院 100305P006 01 化工厂生产实习
必修 谭华平、孙学文
4
4周
151
8.16-8.27
32化工学院 100305P009 0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33化工学院 100305P009 02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34化工学院 100305P009 0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35化工学院 100305P009 04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36化工学院 100305P009 05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靠思政课程来完成,还应充分挖掘和运用相关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
文章在提出普通地质学思政教学环节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设计和增加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建立适应思政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在专业课实践教学中落实思政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包含思政元素教材的编写、思政教育教学队伍的培养等相关建议。
研究成果对利用现有专业课资源,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专业课的价值导向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普通地质学;专业教学;思政教育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the General Geology Course //ZHANG Yongwang,YU Fusheng,ZHU Chuanqing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only rely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but should also fully tap and us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of relevant professional courses.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General Geolog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sign and increase of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ontent,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rofessional teacher team suitabl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the compilation of textbooks contai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and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sing existing professional course resources,organi‐cally combi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stimulating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and giving play to the value-orientation role of professional courses.Key words General Geology;professional teach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育人的必然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考研参考书
加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浙江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基础》(第二版),复旦大学李贤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应用数理统计》,吴翊等,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006
加试
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李信真等编著,西北工业大学大学出版社,2000
006
加试
固体物理学
《固体物理学》(第一版),黄昆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005
855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C语言版)》,陈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005
856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实用教程》,陈明,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005
加试
测井资料解释
《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雍世和、张超谟,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005
加试
地震资料解释
《地震勘探原理》(第三版)(5-9章),陆基孟,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
005
加试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网络版),白中英,科学出版社,
006
860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赵品,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006
860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刘智恩,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006
86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高廷耀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003
834
环境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004
838
油气储运工程综合(I)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学第六章油气藏流体PPT课件
2.边水层状油(气)藏
•单油层厚度小, 由多层油层组合而成, 油层之间有连续性隔层 •水体位于油层的边部 •含油气高度大于油气层厚度
多油层统一油(气)水系统
各油层独立油(气)水系统
两种类型的边水油(气)藏
3.透镜状油(气)藏
•多以岩性圈闭为主; 储层分布不连续,呈透镜状或条带状; •单个储集体分布面积较小; •各透镜体形成各自的油气系统。
MG1
GS14-15
3 45 0
GS16-14 GS16G-S1964
GSG1S41-41-71GGM8SSG11146-G--1S211084-2G2S135450-24 GS11
3 50 0
GS18-16 3 55G0 S20-18
GS18-18
GS18-20
3 60 0
3 65 0
GS39K
GS23
井名
2500
等深线
含油区
推测含油区
油水同层区
水层
干层
552000
未知区
282000
284000
286000
3. 断层边界
二、含油饱和度
含油饱和度高
油底
含油饱和度 向上快速增大
水顶
含油饱和度低
影响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因素
水湿
浮力克服毛管阻力进入油藏
pb0.0(1 wo)H
pc
2103cos
r
影响因素
陈堡油田陈3断块K2t1-K2c油藏剖面图
第一节 油气藏流体系统
一、含油边界
----理论分析
----限定工业性油流分布的界线。
构造油藏 地层-岩性油藏 复合油藏
油水边界 岩性边界 断层边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年考博初试参考书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年考博初试参考书目院系代码考试科目及参考书0012101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①《沉积学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赵澄林;②《层序地层学》,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朱筱敏著0012102油区构造解析及构造物理学:①《油区构造解析》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漆家福等②《构造物理学概论》北京:地震出版社,1987,马瑾0012103有机地球化学:①《生物标志物应用指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姜乃煌等译;②《石油形成与分布》(第二版),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徐永元等译;③《石油地球化学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钟宁宁等0013101油气地质学进展①《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柳广弟等;②《石油地质理论与方法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赵文智;③反映石油地质学及油气资源评价进展的有关专著和文献0013102油气田开发地质学:①《储层表征与建模》,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吴胜和;②《现代油藏地质学》,科学出版社,2010,熊琦华等(理论篇第1~6章)0013103含油气盆地分析:《含油气盆地分析》,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陆克政等0013104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戴树桂001加试4101地质学综合:①《普通地质学》(第二版),夏邦栋,地质出版社,1995②《沉积岩石学》(第四版),朱筱敏,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③《构造地质学》(第二版),徐开礼、朱志澄主编,地质出版社,1989(2006重印)001加试4102油区岩相古地理:任何版本的岩相古地理教材001加试4103地球化学:①Tissot B.,Welte D.H.,《石油形成与分布》.(胡伯良、郝石生译),石油工业出版社②卢双舫等,《油气地球化学》,石油工业出版社001加试4104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第二版),徐开礼、朱志澄主编,地质出版社,1989(2006重印)001加试4105天然气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学》陈荣书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001加试4106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①《石油地质学》(第四版),柳广弟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PS:The way to contact yumingkaobo TEL:si ling ling-liu liu ba-liu jiu qi ba QQ:77267853 7)②《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第3版)》,李明诚,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③《油气地球化学》,卢双舫,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0022201力学综合(I)连续介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第二卷)(第6版),俄罗斯)谢多夫著,李植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弹塑性力学:《弹塑性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杨桂通0022202现代油气井工程综合:①《油气井工程》,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胡湘炯,高德利;②《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高德利;③《油气钻探新技术》(第九分册),石油工业出版社,高德利0022203油气田开发综合:高等油藏工程:①现代油藏工程,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陈元千;②油藏工程实践(修订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P.达克;提高采收率原理:《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岳湘安;气液两相流理论:气液两相流理论:《两相流与沸腾传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鲁钟琪0023201力学综合(II)高等流体力学:《高等工程流体力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张鸣远,景思睿,李国君0023202高等工程力学综合:高等流体力学(适用钻井、开发、储运):《流体力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汪志明连续介质力学:①《连续介质力学引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戴天民刘风丽陈勉编著;②《连续介质力学讲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阳光书店有售,2001.9,陈勉0023203高等渗流力学:《高等渗流力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程林松0023204人工举升理论:①《石油开采系统》,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M.J.埃克诺米德斯;②《有杆抽油系统》,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③《人工升举法采油工艺》(第一卷),石油工业出版社,K.E.布朗等002加试:4201断裂力学:《断裂力学与断裂物理》,赵建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002加试:4202塑性力学:《塑性力学引论》,王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02加试:4303现代完井工程:《现代完井工程》,万仁溥,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002加试:4204油藏数值模拟:《油藏数值模拟基础》,石油工业版社,1995,韩大匡等002加试:4205现代钻井液技术:《钻井液工艺学》,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2年0032301催化原理:《①催化作用基础》(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5,甄开吉等;②《应用催化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吴越;③《催化化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韩维屏等;④《催化化学》,科学出版社,1998,吴越;0032302化学反应工程:①《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李术元等;②《Reaction kinetics and reactor design》Prentice-Hall,1980,John B.Butt③《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ering”Prentice Hall PTR,H.Scott Fogler0032303高等有机化学:①《有机化学》(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王积涛等;②《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邢其毅等0033300物理化学(I):《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天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033301石油化学:①《石油化学》(第二版),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梁文杰;②《重质油化学》,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梁文杰0033302化工原理:《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三版),谭天恩,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石油化学工程原理》(上、下册),李阳初,石化出版社,20080042401弹塑性力学:《弹塑性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杨桂通0042402高等工程热力学:《高等工程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苏长荪0042403机械参数测试技术:《测试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贾民平0042404信号分析与处理:《信号与系统》(第三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吴湘淇0043401机械振动:①《机械振动》,张义民,清华大学出版社;②《振动理论及应用》方同,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0043402高等流体力学(适用钻井、开发、储运):《流体力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汪志明0043403机械综合:①《机械原理》(第7版),孙桓,陈作模,葛文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②《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③《系统分析与控制》,孙增圻,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0043404安全综合:①《安全工程概论》,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②《油田生产安全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王登文等0043405多相流动:《石油气液两相管流》,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陈家琅004加试4402安全检测与监测:①《安全检测原理与技术》,海洋出版社,董文庚等;②《过程设备安全管理与检测》,化学工业出版社,戴光等004加试4403事故调查与失效分析:《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蒋军成0052501地震勘探原理:《地震勘探原理》(第三版),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陆基孟0052502地球物理测井原理:《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与原理》楚泽涵、高杰、黄隆基、肖立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0052503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052504最优控制:《最优控制理论与应用》,张洪钺,王青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053501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地震资料分析》(上、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美]伊尔马滋著,刘怀山等译0053502测井资料解释:《测井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雍世和等0053503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马少平,朱小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0053504线性系统理论:《线性系统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郑大钟0053505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3,胡广书005加试450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高等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机制、算法设计与路由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徐恪005加试4502面向对象方法:①《面向对象的方法学与C++语言》(第二版),西北大学出版社,王斌君等;②《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网络版),科学出版社,白中英主编005加试4503系统辨识:方崇智等《过程辨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005加试4504图像处理与识别冈萨雷斯《数字图像处理》第三版。
“普通地质学”岩石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收稿日期:2018—12—26 作者简介:魏立春(1971—),女,山东潍坊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普通地质学和油气成藏机理方面的的教学和
科研工作。 于福生(1969—),男,辽宁大连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普通地质学构造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目前,我国高校“普通地质学”的教学一般是由 课 堂 教 学 、实 验 室 教 学 以 及 野 外 实 习 三 个 部 分 构 成。由于课程涉及到的专业基础概念较多,对于大 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课程设 计中的实验室教学和野外实习这两部分可以加深 概念的理解,将理性认识转变成感性认识,上升成 为自己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就显得尤其重要。
室内实验课是同学们第一次的实践课,对地质 概念的理解非常重要,是第二年野外实习的基础, 室内实验课如果效果不理想,那么野外实习时对地 质现象的认知和理解的难度就会加大。作为研究地 球物质组成的岩石学实验课程,其内容主要是熟悉 和掌握常见造岩矿物以及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 岩和变质岩)的肉眼鉴定特征及基本鉴定方法。能 够肉眼识别常见岩石,对于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物 质组成至关重要,是实验室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9 年第 4 期 第 35 卷
(总第 460 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No.4,2019 Vol.35
Total No.460
“普通地质学”岩石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魏立春,于福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本文以岩石学实验教学为例,阐述对实验课程教学 方法改革的心得体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质综合考试大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质学(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普通高校基础地质学课程基本教学内容,涉及到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等3门课程。
原则上要求考生曾系统学习(或自学)过上述主要课程,但是考试内容则根据我校地质类学科特点有所偏重。
试题总分150分,其中:普通地质学(30分),构造地质学(60分),沉积岩石学(60分)。
各科考试大纲包括以下详细内容:1. 普通地质学(1)地质作用概论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内力地质作用:地震、岩浆作用、构造运动等(2)海洋地质作用基本特征了解和掌握海岸带的改造与建造的地质作用全过程,重点是海岸带的海蚀作用和海积作用的地质过程、及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的类型和特点。
海蚀作用的概念及海蚀地貌特征,基岩海岸与砂质海岸的海蚀作用特点海岸沉积作用与海积地貌基本类型及特点海岸带的演化特征,了解海岸带由改造向建造转化的地质作用全过程。
重点是三角洲的变化,及在地质历史中造成海岸带演化的主要因素。
(3)流水(河流与洪水)地质作用基本特征理解河流这一在陆地上、在固定的流槽里常年流动水体的地质作用全过程。
特别是要认识到河流是以机械侵蚀作用为主的、是塑造陆地表面的主要地质营力。
重点是理解河流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的过程、及改造与建造所形成的地貌类型和特点。
河流的地质作用及河流地貌特征,包括:河流的侵蚀方式(冲蚀作用、磨蚀作用、溶蚀作用)、常见的河流侵蚀现象及特点、河流的机械搬运方式及搬运能力、河流的机械沉积作用及主要的沉积地貌类型及特点等等。
(4)地震及地球的内部构造主要理解和掌握地震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并了解地震波在推断地球内部具有圈层结构及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物理状态等方面所作的贡献。
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及地壳结构的特点。
地震的基本概念:震源、震中、震级、烈度地球的内部构造:莫霍面(M)、古登堡面(G)、岩石圈、软流圈(低速层)等,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点。
普通地质学野外实训“小班研讨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19, 7(5), 623-627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9 in Hans. /journal/ceshttps:///10.12677/ces.2019.75106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Small-Class Discussion” TeachingMode in the Field Practice Teachingof General GeologyTing Liang, Fusheng YuCollege of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BeijingReceived: Sep. 26th, 2019; accepted: Oct. 9th, 2019; published: Oct. 16th, 2019AbstractThe general geological field practice course is an “introduction” cours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geos-cience talents. It emphasizes the training of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geological skills, as well as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ability. In order to fully play its role in capa-bility training,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pply the “small class discussion” teaching model to the field practice teaching of general geology, and builds a “small class teaching seminar”, such as the Xiaweidian route in the field practice course. The teaching procedures are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including “pre-study research task”, “opening guide”, “observation point discussion”, and “review and summary”, with the purpose to fully mobiliz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lay the foundation of continuity of learning.KeywordsSmall-Class Discussion, Field Practice, General Geology, Practice Teaching普通地质学野外实训“小班研讨式”教学探索与实践梁婷,于福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收稿日期:2019年9月26日;录用日期:2019年10月9日;发布日期:2019年10月16日梁婷,于福生摘要普通地质学野外实践课程是地学人才培养的“入门”课程,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地质技能的训练,又要重视科学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至2018 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_普通地质学(100101G001)__性质_必修课
总学时48_讲课38 实验10 其他
授课班级海工17-1,2班;石工17-4,5班学生人数140
任课教师__张永旺__职称_讲师_
所在院(系、部)____地球科学学院____ __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教材名称:普通地质学作者:舒良树
出版单位:地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9
上课地点:3教30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制
填写说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填写2。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sjk@
注:实验(一)(二)(三)(四)教学地点在地质楼普通地质学实验室,分班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