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与翻译赏析详解汇编详解
2014年高考诗歌阅读真题与赏析资料汇编一、(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
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
【《阮郎归》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与翻译赏析详解汇编详解
2014年高考诗歌阅读真题与赏析资料汇编一、(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
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
【《阮郎归》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D2345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1.这两首诗都以______来写愁。
(2分)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5分)参考答案21.猿声22.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诗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然”,愁在人心。
(重庆卷)12.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商调·黄莺儿赠燕[清]张漸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
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
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
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4分)6参考答案(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
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
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②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
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4分)答案示例8.“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7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9.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
2014年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
2014年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南安市诗山中学洪培欣(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8.答: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答: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迴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接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
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调。
盖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
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被抹上了一层暮色。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
“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
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
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
燕双人独。
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一个警句。
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
“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
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含详细解答)
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岂料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诗歌赏析】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
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
伤情绪。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按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调。
盖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
,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
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2·1·c·n·j·y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
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试题解析】下阕写当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
愁绪。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
树枝上。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
201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天津卷(含解析)
2014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天津卷(含解析)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
(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答案】
(1)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上。
(2)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
②动静结合。
2014年高考语文试诗词鉴赏题(江苏卷)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诗词鉴赏题汇编(江苏卷)三、古诗词鉴赏(11分)⑴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3分)【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解析】“九日驱驰”是欣然前往的,“寻君不遇又空还”是怅恼的,友人“诗思清人骨”是值得欣赏的。
认真把握、解读每句诗,情感的体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评点】关于情感变化的题型,江苏已经命制几次了,最为典型的是2009年命制的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的一题: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如此题型,应给予学生好好地训练。
⑵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3分)【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解析】“城郭休过识者稀”,是言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猿啼”;(此句有点深)“柴扉”,是言他家居简陋;“渔樵路”,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也,亦隐也。
【评点】此题亦是好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信息的捕捉能力,如果连这点能力尚且缺乏,那就无甚言语了。
⑶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5分)【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友人的家门前寒风阵阵,正对家门的山满覆白雪,从触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友人住处清冷的环境,一是揭示前句友人诗风的成因,二是象征友人清廉高洁的品性;第二首诗的结句,傍晚回来,山雨打湿了所有的衣衫,想像(或虚写)友人整天与山为伍、与自然相融的隐逸情趣,(或者从作者角度作答亦可)表达作者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评点】此题亦好,不刁钻,应适合考生的口味。
2014-2020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2014-2020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诗歌鉴赏试题一、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参考答案】1.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次一开始就给人以压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以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派遣的情绪。
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可又因心事重重,意志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二、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韦庄在诗中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死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2.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
韦诗的“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
郭诗的“灯前笑说”表现了诗人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三、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2014年语文试卷古诗试题解析汇编
2014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题汇编(新课标卷Ⅰ)阅读下边这首宋词,达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
翻身整改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 注] 作者一作秦观。
讳愁:隐瞒心里的难过。
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光景描绘对全词的感情抒倡始什么作用?请联合内容剖析。
(5分)【试题答案】确立了词的感情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悲凉的气氛不但没有排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黯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构造作用【试题分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绘的是悲凉的情形场面:丝丝小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轻轻的涟漪。
雨晴了,一轮夕阳依旧出此刻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光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确立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末端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论述。
(6分)【试题答案】末端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路纷杂、没法排解的愁情。
是经过人物自己的动作来表现的。
转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致使举棋不定,落子缓慢。
【试题考点】剖析议论诗歌的思想内容【试题分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好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为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类愁绪实在难以排解,满心想加以掩盖,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现出来。
于是只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居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解的愁情。
【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落,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悲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情形更为暗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质上浸透着伤心情绪。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1古诗鉴赏深度解析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1古诗鉴赏深度解析一、原题回放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二、原词赏析:1、关于词牌:“阮郎归”来历是一个香艳穿越离奇的故事,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如果入了哪位大导演的法眼,拍摄成的影片肯定比时下的《大闹天宫》票房好多了。
“阮郎归”的故事见于《太平广记》,讲述了叫刘晨和阮肇的两个人,进入天台山去采药,因为路远不能回家,已经饿了十三天了。
远远地望见山上有桃树,树上的桃子熟了,就跻身险境抓着葛藤到了桃树底下。
他们吃了几个桃子,觉得不饿了,身体充实了,想要下山。
突然发现身边溪流漂来一只杯子,便顺手拿来杯子取水时,看见有芜菁叶流下来,很鲜艳。
又有一个杯子流下来,里面还有胡麻饭。
于是两人互相安慰说:“这里离人家近了。
”就越过山,出现一条大溪,溪边有两个女子,姿色很美。
她们看见二人拿着杯子,就笑着说:“刘、阮二位郎君拿回刚才的杯子来了。
”刘晨、阮肇都很惊讶。
两个女郎就高高兴兴地如旧相识一般,跟他们说:“怎么来晚了呢?”便邀请刘晨、阮肇跟她们回家。
南边东边两壁各有大红色的罗织床帐,帐角上悬着金铃。
上面有用金银雕嵌的综横交错的花纹图案交错。
两个女郎各有几个侍奉的婢女使唤。
吃的东西有胡麻饭、羊脯、牛肉,味道很美。
吃完饭又喝酒。
忽然有一群女子拿着桃子,笑着说:“祝贺你们女婿到来!”酒喝到尽兴时就奏乐。
晚上,刘晨与阮肇各到一个女郎的床帐里去睡觉,女郎娇婉的情态特别美妙。
住了十天,两人请求回家,二女又苦苦留住了半年。
从气候、草木情形看,当是春天的时节,百鸟啼鸣,使他们更怀乡思,思归更苦。
女郎就送他们,指点回去的道路让他们看清。
他们回乡以后,看到乡邑已经零落,才知道已经过了十代了。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详解,爱心奉献不要下载券)
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杜甫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 郎 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
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
一个警句。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
“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
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
【答案】①行为洒脱 “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
洒脱的性格特点。②情趣高雅 “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
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解析】此题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注意诗下的注释这两首诗下面有对“居士指文人雅
意境清幽。
【解析】此题分析“景物形象”。分析两句诗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园花”
“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
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2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注释】
①楚酒楚地产的酒。唐皇甫冉《送从弟豫贬远州》“忧来沽楚酒玄鬓莫凝霜。”困人
使人倦怠。
②陈居士陈与义自称。古有德才而不仕者称居士。
③亭角句谓苦寻诗句却无所获。觅得佳句便写下来放在衣袖中既然“满袖风”自然没
2014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翻译学生版含答案
六、1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江边送别图。词人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离去,一叶扁舟,渐行渐远,小舟越过树梢,帆船越来越远,比沙鸥还要小,直到看不见,仍久久不愿离去。词人心中感到愁云惨淡,整个送别的画面悲凉寂寥。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翻译:
十一、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3)。之子于归,宜(4)其家人。
(1)于归: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2)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肥大的样子。
(3)蓁蓁(zhēn):繁茂的样子。
(4)宜:和顺、亲善。
1、请从比兴运用的角度鉴赏全诗。
翻译
五、阮郎归西湖春暮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新雨过后松色青翠,
循着山路来到水源。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四、《诗经》章法结构。
章法结构:指诗歌谋篇布局的技巧。一般律诗、绝句讲究起承转合;词分上下阙(上景下情、上实下虚、上叙下议)。
重章叠唱(复沓):在不同段落的同一位置,相同或相近的语句重复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法。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汇编解析
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示例】“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 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 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 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
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
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
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③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 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 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 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 • 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双调· 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 惊散林鸦。山色 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 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②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 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 (唐· 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 川。(宋· 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 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 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 (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 王象巽 《游曲江》) 【答案】 B、E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 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答: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 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 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 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 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2014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2014年高考试题汇编: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2014-06-17 19:47:26)转载▼标签:2014年高考高考真题试题汇编古典诗歌鉴赏试题高考备考分类:高考研究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诗词鉴赏题汇编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
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②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
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对诗歌人物形象的情感进行分析,是这道题的答题方向,然而题干还指明了分析的切入口,那就是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因此,考生解答这道题,首先必须从词作中找到词人对西湖游人描写的文字,然后去揣摩不同动作神态的人所具有的不同情感。
【示例】“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中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
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度“点面结合”,赏析的内容“暮春之景”。
因此,考生应从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中去分析词人的写景之句。
“面”即是对晚春季节西湖景色的整体描绘,“点”又是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
【示例】“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
2014年新课标卷全国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甲卷
2014年新课标卷全国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甲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②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本题选用唐代韦庄一首题为《含山店梦觉作》的诗和宋代郭震一首题为《宿渔家》的诗为鉴赏材料。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晚唐著名诗人。
乾宁进士。
黄巢率军破长安,韦庄困于长安,及黄巢兵败,长安解困,始得脱身东行,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之间。
后仕前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工诗,所作《秦妇吟》甚有名,人称“秦妇吟秀才”。
有《浣花集》。
他也是著名词人,他的词在文学史上与温庭筠齐名,合称“温韦”。
郭震,字希声,号渔舟先生,又号汾阳山人,成都人。
生卒年不详。
太宗淳化四年曾诣阙上书,后隐居。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
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级。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该诗抓住自以为洒脱的客中游子中夜梦中醒来时心头突然涌起思乡之情这一瞬间的心理变化,细腻而生动地刻画出了主人公被乡关之思、亲爱离别之情所困扰的复杂心绪。
诗的第一句首先点出“惯”字,谓自己浪迹天涯、壮游四海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远离家乡的漂泊根本不以为意。
正如作者在其他作品中表白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菩萨蛮》)不仅看不出离乡的愁苦,相反却感觉到逸兴遄飞。
2014年各省高考语文真题 古诗文阅读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古诗阅读题(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
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
【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参考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新课标卷II)(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参考答案8.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
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
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
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9.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
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浙江卷)(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
(7分)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宋)徐照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1.这两首诗都以______来写愁。
(2分)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5分)参考答案21.猿声22.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诗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然”,愁在人心。
(重庆卷)12.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商调·黄莺儿赠燕[清]张漸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
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
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
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4分)参考答案(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
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
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②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
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4分)答案示例8.“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9.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
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
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
(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②禁:消瘦。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2.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
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
(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
(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3.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1.C。
2.BE。
3.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
(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福建卷)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草团标①正对山凹。
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注]①草团标:茅屋。
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
溜,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答:(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分析。
(3分)答:参考答案(1)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意思对即可。
)(2)(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
(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
(意思对即可。
)(广东卷)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
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作者简介万树(1630-1688),字红友,一字花农,号山翁、山农,明常州府宜兴(今江苏宜兴县)人。
他才思敏捷,学识明达,工词善曲,不仅是词学家,而且是著名戏曲文学作家。
万树少年时即遭变乱,嗣后家境清寒,长期飘泊四方,历在山西、陕西一带游历。
清顺治年间以监生游学北京,未得官而归。
康熙年间入两广总督吴兴祚幕府作幕僚,一切奏议皆由其执笔,闲暇时作剧供吴家伶人演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终以怀才不遇,忧郁积劳成疾,拜辞吴兴祚回乡,不幸病死于广西江舟旅途中,终年仅58岁。
万树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词曲家,词曲风创新,硕果累累,其新编的《词律》对中国词坛的贡献尤为巨大,影响深远。
万树送别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淡雅含蓄、情景交融。
《望江怨•送别》这首词运用比兴手法,以景衬情、含蓄蕴藉的表达效果更加明显。
全词虽没有一句言离别,但所描绘的景致,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得缠绵婉恻,韵味十足。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4分)参考答案(1)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友人乘舟远行,词人伫立江边,春水渺茫,行舟远去,愁云惨淡,小舟渐行渐远,最后惟见比沙鸥还小的点点白帆。
(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天边浓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淡。
)作者以景衬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十足。
(2)词人目送友人扁舟渐行渐远,不忍离开;天边愁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
而此时夕阳还有“一竿红”,词人不禁心中生恨,怪催促者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
全词没一句言离别,一“怪”已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反常心理正好表达了(反衬)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足见两人友情之深。
(湖南卷)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8分)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
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
(2分)(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6分)参考答案(1)重章叠句。
(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解析】(1)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这一章法叫做重章叠句(也叫“重章复唱“)。
(2)这是一首贺婚诗。
诗的三章都以桃树起兴,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人丁兴旺,表达对女子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好祝福。
试题分析: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
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