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三相逆变电路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合集下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控制集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控制集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科研热词 经济预测 第三产业 演化建模 全控制数 运筹学 网络化控制机制 网络 点临界 控制集合 控制数 技术创新风险 多项式时间算法 基因表达武编程 基因表达式编程 区域创新平台 冠图 全控制集合 全控制集 产业组织形态 r-控制集 k-中心 cayley图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11年 科研热词 集控制数 近似算法 联图 竞争系统 概率算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 控制集 拓扑控制 年龄结构 图 博弈论 单位圆盘图 允许控制集 乘积图 不动点定理 k重控制集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科研热词 连通控制集 无线ad hoc网络 连通控制数 边删除 虚拟骨干网 类xtc方法 立方图 移动ad hoc网络 电力控制数 模型预测控制 极大独立集 有限控制集 最小k-连通m-控制集 无线传感器网络 拓扑管理 干扰 局部算法 定向连通控制集 定向虚拟骨干网 定向天线模型 多步预测 外连通控制集 外连通控制数 块图 双向圆盘图 分簇 保守 仙人掌图 中继区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 ~γ c-稳定图 ~γ c-严格图

三相并网逆变器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仿真实验方法[发明专利]

三相并网逆变器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仿真实验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三相并网逆变器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仿真实验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任志玲,董云,毛奕栋,叶俊
申请号:CN202010809692.X
申请日:20200813
公开号:CN111865131A
公开日:
2020103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三相并网逆变器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仿真实验方法,属于仿真实验方法研究领域;本发明所提出三相并网逆变器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仿真实验方法能够很好的验证,三相并网逆变器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与传统三相并网逆变器单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相比,既起到了恒定开关频率的作用,降低了输出电流谐波含量,又减小了逆变器的开关损耗,是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有效控制方式,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申请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地址:123000 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郭楚媛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三相并网逆变器事件触发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三相并网逆变器事件触发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三相并网逆变器事件触发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刘春喜;郑文帅;乔宇;赵昱诚
【期刊名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年(卷),期】2022(34)2
【摘要】针对三相并网逆变器采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时计算量大的问题,研究了一种事件触发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ET-FCS-MPC(event-triggered 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方法。

在FCS-MPC中,采用两步预测控制,在当前时刻预测估算下一时刻的变量值,并以该值为起点再进行一次预测,实现对延时的补偿。

采用矢量角补偿法对未来2个周期的参考值进行修正,以减小参考值不变引入的误差。

通过事件触发控制,系统仅在误差超过预定阈值时才触发FCS-MPC,去掉多余的优化操作,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

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三相全桥逆变器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总页数】7页(P137-143)
【作者】刘春喜;郑文帅;乔宇;赵昱诚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464
【相关文献】
1.三电平三相逆变器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2.三相T型逆变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3.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快速寻优方法
4.三相LCL并网逆变器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5.一种基于节点比较法的三相四桥臂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电平三相逆变器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三电平三相逆变器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三电平三相逆变器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杨勇;樊明迪;谢门喜;汪义旺【摘要】针对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多电平多相逆变器中预测模型和目标函数在线计算量大的不足,提出一种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该方法根据参考矢量的空间位置,让远离参考矢量的电压矢量不参与预测模型在线计算和目标函数在线评估。

对于三电平三相逆变器,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使参与计算的电压矢量由27个减少到12个,大大提高计算效率。

最后,建立起5 kW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三相逆变器实验平台。

对于传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和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进行对比稳态和动态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Due to large online calculation of predictive model and cost function when using 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 FCS-MPC) in a multi-level multi-phase inverter, a fast FCS-MPC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voltage vectors far away from the reference vector did not participate in online calculation of predictive model and cost function for the FCS-MPC method, which made the calculated voltages decrease from 27 to 12 and improve the calculation efficiency.At last, a diode-clamped three-level three-phase inverter experimental platform rated at 5 kW was established.The comparative steady-state and dynamic experimental waveforms for the conventional FCS-MPC method and the fast FCS-MPC method were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fast FCS-MPC algorithm has good steady-state and dynamic performance.【期刊名称】《电机与控制学报》【年(卷),期】2016(020)008【总页数】9页(P83-91)【关键词】预测模型;目标函数;快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三相逆变器【作者】杨勇;樊明迪;谢门喜;汪义旺【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江苏苏州215137;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江苏苏州215137;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江苏苏州215137;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2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逐年增加,常规能源日益枯竭,迫切需要可再生清洁能源。

基于优化SVPWM控制算法的三相电压型逆变器

基于优化SVPWM控制算法的三相电压型逆变器

基于优化SVPWM控制算法的三相电压型逆变器①李瑾1② 李可迪2(1:南昌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江西南昌330099;2: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天津300071)摘 要 针对传统的基于αβ坐标系的SVPWM控制算法需要进行坐标变换,算法繁琐、计算量大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基于三相静止abc坐标系的SVPWM控制算法,通过直接比较矢量沿abc坐标轴的各个分量的大小就可判断出矢量所在扇区及各个矢量的作用时间,大大简化了SVPWM控制算法的运算过程。

将其用在三相电压型PWM逆变器中,对该SVPWM逆变器进行Matlab仿真实验的结果证明了此新型SVPWM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电压型逆变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仿真中图法分类号 TM461 文献标识码 ADoi:10 3969/j issn 1001-1269 2023 02 002Three phaseVoltageSourceInverterbasedonOptimizedSVPWMControlAlgorithmLiJin1 LiKedi2(1:SchoolofElectricalEngineering,Nancha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chang330099;2:SchoolofMathematicalSciences,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ABSTRACT AimingatthedisadvantagesofcomplexcoordinatetransformationalgorithmandlargecomputationamountoftraditionalSVPWMcontrolalgorithmbasedonαβcoordinatesystem,anoptimizedSVPWMcontrolalgorithmbasedonthree phasestationaryabccoordinatesystemwasproposedinthispaper.Bydirectlycomparingthesizeofeachcomponentofthevectoralongtheabccoordinateaxis,wecanjudgethesectorandactiontimeofeachvector,whichgreatlysimplifiestheoperationprocessoftheSVPWMcontrolalgorithm.TheresultsofMatlabsimulationexperimentonthethree phasevoltagesourcePWMinverterusedtheoptimizedSVPWMcontrolalgorithmprovethecorrectnessandfeasibilityofthenewSVPWMcontrolalgorithm.KEYWORDS Voltagesourceinverter Spacevectorpulsewidthmodulation Simulation1 前言变频调速已成为目前极为重要的节能措施。

三开关三相逆变器及其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三开关三相逆变器及其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靠性提高[10-11]等。 然而,四开关三相逆变器仍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与传统六开关三相逆变器相比,其电压利 用率降低 50%,当输入电压低于电机额定电压时 (逆 变 器 用 于 电 机 驱 动),会 限 制 负 载 和 转 速 范 围 。 其 次 ,存 在 直 流 侧 中 点 电 位 波 动 问 题 。 对 此,有较多文献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以改善四开 关 三 相 逆 变 器 的 性 能[12-14],文 献 [15-16] 通 过 将 空
(1.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Zhongshan Polytechnic,Zhongshan 528404, Guangdong,China;2.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Guizhou,China)
电气传动 2020 年 第 50 卷 第 12 期
ELECTRIC DRIVE 2020 Vol.50 No.12
三开关三相逆变器及其模型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控制器设计
李海 1,吴楠 2,徐平凡 1,欧冰 1 (1.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4;2. 贵州师
范大学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基金项目:广东省青年创新人才项目(2017GKQNCX086) 作者简介:李海(1982—),男,硕士,讲师,Email:lihaihli2020@
6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Abstract: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low-cost,low-power,high-frequency three-phase inverter,a novel threeswitch three-phase inverter and its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 were design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hreephase two-level inverter,the new three-switch three-phase inverter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umber of power switching devices,and the system integration was higher and no special output filter design was required. It ha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DC voltage utilization,that is,a wide range of DC voltage access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duty cycle adjustment. At the same time,th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 of the new three-switch three-phase inverter was further designed,which could achieve a good compromise between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a small-power three-switch three-phase inverter prototyp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iy that the designed new three-phase inverter topolo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DC utilization and the controller has good control performance.

三相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研究

三相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研究

g e n e r a t e d b y P V i n v e r s i o n i n t o l i n e w i t h s i n u s o i d a l AC p o w e r g r i d r e q u i r e me n t s f o r AC l o a d u s e d o r
g id r v o h a g e p h a s e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 o f S VPW M a n d t h e d e s i g n o f t he v o l t a g e a nd c u r r e n t d u a l l o o p c o n t r o l l e r a n d p h a s e — l o c k e d l o o p b a s e d o n t h e i n s t a n t a n e o u s r e a c t i v e po we r t h e o r y, t h r o u g h t h e P LL s i mu l a t i o n wa v e f o r m t o v e if r y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t h e s i mp l i f i e d d e s i g n . Ke y wo r ds:g r i d c o n n e c t e d i n v e r t e r ;S VPW M c o n t r o l ;p h a s e l o c k e d l o o p
c o n n e c t e d i n v e r t e r s d q r o t a t i n g c o o r d i n a t e s ,p r e s e n t s a n e w S VP W M c o n t r o l a l g o i r t h m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三相Z源逆变器的模型预测控制

三相Z源逆变器的模型预测控制

三相Z源逆变器的模型预测控制黄守道;王连芳;荣飞;罗德荣;张阳【摘要】模型预测控制因其本身具有快速跟踪响应能力而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三相Z源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并网控制方法.针对三相Z源逆变器的特点,在每个采样周期内,使用预测模型对Z源逆变器的9种开关状态进行滚动计算,根据最小化代价函数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开关状态,无须经过调制器直接将驱动脉冲输送到逆变桥,成功控制Z源网络电容电压和并网有功功率,实现系统单位功率因数并网.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的三相Z源逆变器可直接调控并网有功功率,且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期刊名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年(卷),期】2018(030)012【总页数】8页(P19-26)【关键词】模型预测控制;三相Z源逆变器;单位功率因数;代价函数【作者】黄守道;王连芳;荣飞;罗德荣;张阳【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 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 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 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 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 41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14在环境污染和世界能源紧缺的今天,风力发电迅速发展,已成为电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全球风电统计数据2016》显示,2016年全球市场新增容量超过5.46×108kW,到2016年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87×109kW[1-3]。

三相Z源逆变器[4-6]相比于传统逆变器拥有诸如升降压灵活控制、单级式拓扑升压、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三相Z源逆变器的出现为功率变换提供了一种新的逆变器拓扑结构和方法,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7-9]。

将Z源逆变器应用到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利用其独特升降压特性,可以实现系统宽范围变速运行,而且能够保持单级式升压结构以及高效率运行。

混杂系统理论及其在三相逆变电路开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混杂系统理论及其在三相逆变电路开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混杂系统理论及其在三相逆变电路开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李宁;李颖晖;朱喜华;雷洪利;俞佳【摘要】针对基于事件辨识的故障诊断方法难以用于离散事件较多的电力电子电路这一问题,文章建立了电力电子电路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将电路运行抽象为离散事件的变迁,并根据电路的故障模式确定电路的故障事件集和故障模型.文章应用了故障事件识别向量的概念,基于电路的故障模型仅通过对电路故障事件的辨识实现故障诊断,具有实现简单、通用性好、诊断效果可靠的优点,以逆变电路故障诊断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期刊名称】《电工技术学报》【年(卷),期】2014(029)006【总页数】6页(P114-119)【关键词】逆变器;混合逻辑动态建模;故障事件识别向量;故障诊断【作者】李宁;李颖晖;朱喜华;雷洪利;俞佳【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西安 710038;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西安 710038;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西安 710038;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西安 710038;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 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4641 引言电力电子电路在工业、军事、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对系统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而,研究电力电子电路通用的、可靠的故障诊断方法用于准确监测电路的运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1,2]。

电力电子电路传统开关函数模型只考虑了电路的控制变迁,而忽略了与电路连续状态相关的条件变迁,可能导致重要故障信息的丢失,从而影响故障诊断的实时性[3],由于电力电子电路是一种典型的混杂系统,因而混杂系统理论为电力电子电路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混合逻辑动态建模作为混杂系统建模方法中的一种,是将系统整个当作一个微分方程组来处理,离散事件以条件的方式嵌入微分方程组中,可以兼顾电路的控制变迁和条件变迁[4,5]。

文章建立了电力电子电路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研究电路的故障诊断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模型预测控制器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模型预测控制器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线性凸联合预测 系统辨识 系统矩阵条件数 粒子群优化算法 粒子群优化 稳定性控制 稳定域 离散系统 神经网络 磨矿回路 直接广义预测控制 白泥回转窑 球磨机 状态观测器 热连轧机 灰色预测 满意模糊聚类 温度控制 混沌粒子群优化 混沌优化 混合逻辑动态 波变量 气动伺服弹性 次优控制 模糊预测控制 模糊遗传算法 模糊自适应控制 模糊线性模型 模型降阶 李亚普诺夫函数 机车制动控制系统 有界扰动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智能优化算法 时滞补偿 时滞 时延 时变系统 时变时滞 无源控制 数字双环控制 悬架系统 张力 延迟焦化 广域测量系统(wams) 干扰观测器 带约束的优化 局部模型 小型无人直升机 导盘 宽度控制 子空间辨识 子空间方法 多速率系统
科研热词 预测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广义预测控制 非线性预测控制 锅炉 自适应控制 网络拥塞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约束限制 稳定性 神经网络 模型预测控制(mpc) 多模型预测控制 变风量系统(vav) 动态矩阵控制 加权矩阵 全局动态模型 主汽温控制系统 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鲁棒性 高效鲁棒预测控制器 饱和执行器 预测函数控制 非线性系统 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非参数模型 零航速减摇鳍 铅锌烧结过程 遗传算法 通用控制器 递归最小二乘法 迟延与丢包 连续时间广义预测控制 过渡工况 输入约束 软约束 软件开发 轧机传动系统 跳变系统 负载扰动 贝叶斯概率加权 计算效率 衰减集结 蒸汽发生器 自适应mpc 网络模拟器 网络时延 网络控制系统(ncs) 网络控制系统 终端域 线性微分包含 纯碱
பைடு நூலகம்
约束非线性系统 约束 空燃比 稳定区域 神经网络预测 神经元网络模型 碳化塔 白适应预测控制 电伺服系统 状态观测器 状态约束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燃料热值优化控制 烧穿点 灰色系统模型 滚动时域 溶剂脱水塔 温度场 混合神经网络 涡轴发动机 流量控制 波形库 汽油机 永磁同步电机 水磁直线电机 水位控制 正半定规划 模糊预测控制 模糊理论 模糊控制器 模糊控制 模糊专家控制 模型融合 模块化 核学习 有限单元法 最优控制 智能预测控制 智能理论 时间序列 时滞对象 收敛性 控制规则 控制器的等价性 控制lyapunov函数 控制 扰动模型 性能监控 建模 大规模系统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多自由度 多模态控制器设计 多模型集

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统一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统一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统一控制策略研究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统一控制策略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

本文针对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中存在的交流电流谐波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统一控制策略。

通过建立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实现逆变器输出电流的谐波失真最小化。

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T 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谐波失真水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谐波失真;统一控制策略一、引言随着清洁能源的崛起和分布式电源的普及,光伏发电在能源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光伏发电系统装置,具有电压波形好、谐波含量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光伏系统。

然而,由于电网的不稳定性和负载的波动性,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在实际运行中容易出现谐波失真的问题,导致电网电压波形不规则、直流电电压波动等不良影响。

二、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建模1. 逆变器结构及原理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主要由两个H桥型逆变器组成,通过中间电容相连。

逆变器的输入电流通过电感和滤波电容进行滤波后送入电网,实现并网发电。

2. 逆变器数学模型基于电路分析和电压电流关系,可以建立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描述逆变器的输入输出关系。

三、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1.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原理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的控制策略,通过预测模型对系统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以实现最优控制目标。

2. 控制策略设计针对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控制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统一控制策略。

通过建立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并根据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状态量的选择,设计了逆变器的输出电流预测模型。

四、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1. 仿真建模根据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和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建模。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摘要: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基本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3种,对并联型和串联型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合了串联式和并联式两种结构的优点,使得能量流动的控制和能量消耗的优化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能性,并对混联式结构的几种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

指出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不十分完善,需要进一优化。

控制策略不仅仅要实现整车最佳的燃油经济性,而且还要兼顾发动机排放、蓄电池寿命、驾驶性能、各部件可靠性及整车成本等多方面要求,并针对混合动力汽车各部件的特性和汽车的运行工况,使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和传动系统实现最佳匹配。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结构控制策略优化1.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背景在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字眼越来越紧密地与汽车联系在一起。

研制开发更节能、更环保、使用替代能源的新型汽车,成为各大汽车公司的当务之急。

专家们估计,短时间内燃料电池技术难有重大突破,电动汽车暂时还无法完全取代燃油发动机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是兼顾了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优点的新一代汽车结构型式,因其具有低油耗、低排放的潜力,动力性接近于传统汽车,而生产成本低于纯电动汽车,最近几年来其研究开发成为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可以相信,在电动汽车的储能部件—电池没有根本性突破以前,使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解决排污和能源问题最具现实意义的途径之一。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不同,它一般至少有两种车载能量源,其中一种为具有高功率密度的能量源。

利用两种能量源的特性互补,实现整车系统性能的改善和提高。

要实现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工作,这就需要有良好的控制策略。

控制策略是混合动力汽车的灵魂,它根据汽车行驶过程中对动力系统的能量要求,动态分配发动机和电动机系统的输出功率。

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是为了达到最优的设计目标,其主要目标为:最佳的燃油经济性、最低的排放、最低的系统成本、最佳的驱动性能。

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逆变器和电机建模仿真

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逆变器和电机建模仿真

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逆变器和电机建模仿真
罗凯;崔博文
【期刊名称】《机电工程技术》
【年(卷),期】2015(000)010
【摘要】逆变电路是一个由离散的控制信号驱动连续状态变量随时间演化的典型
的混杂系统,传统的基于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要么只考虑了系统的离散控制变迁忽略了系统的连续状态变迁,要么只考虑系统的连续状态变迁忽略了系统的离散控制变迁,这非常容易造成重要故障信息的丢失,大大影响故障诊断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通过分析逆变器和电机系统的运行模式,建立逆变器和电机的混合逻辑动态模型,并运用MATLAB/SIMULINK对逆变器和电机的故障模式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描述了逆变器故障时系统的输出特性,为后续的故障诊断提供准确的故障信息。

【总页数】5页(P66-69,119)
【作者】罗凯;崔博文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福建厦门 361021;集美大学,福建厦门 361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464;TM346
【相关文献】
1.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变速风力机全工况运行的控制研究 [J], 张悦;王东风;徐大平
2.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 [J], 葛兴来;苟斌;蒲俊楷;王志远
3.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电机驱动系统仿真* [J], 罗凯;崔博文
4.基于分段线性电感混合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建模仿真 [J], 付光杰;李梦达
5.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混杂系统预测控制 [J], 李秀改;高东杰;王宇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智能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人工智能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知识点1.什么是人工智能?它的研究目标是什么?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远期目标揭示人类智能的根本机理,用智能机器去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的智能涉及到脑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等多种学科,并依赖于它们的共同发展近期目标研究如何使现有的计算机更聪明,即使它能够运用知识去处理问题,能够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

相互关系远期目标为近期目标指明了方向近期目标则为远期目标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2.人工智能有哪几个主要学派?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人工智能研究的三大学派: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的再度兴起和布鲁克(R.A.Brooks)的机器虫的出现,人工智能研究形成了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三大学派。

符号主义学派是指基于符号运算的人工智能学派,他们认为知识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认知可以通过符号运算来实现。

例如,专家系统等。

联结主义学派是指神经网络学派,在神经网络方面,继鲁梅尔哈特研制出BP网络之后,人工神经网络研究掀起了第二次高潮。

之后,随着模糊逻辑和进化计算的逐步成熟,又形成了“计算智能”这个统一的学科范畴。

行为主义学派是指进化主义学派,在行为模拟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布鲁克教授1991年研制成功了能在未知的动态环境中漫游的有6条腿的机器虫。

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研究的主要特征(1)由对人工智能的单一研究走向以自然智能、人工智能、集成智能为一体的协同研究;(2)由人工智能学科的独立研究走向重视与脑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3)由多个不同学派的独立研究走向多学派的综合研究;(4)由对个体、集中智能的研究走向对群体、分布智能的研究;(5)智能技术应用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知识表示的类型按知识的不同存储方式:陈述性知识:知识用某种数据结构来表示;知识本身和使用知识的过程相分离。

过程性知识: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过程结合在一起。

知识表示的基本方法非结构化方法:一阶谓词逻辑产生式规则结构化方法:语义网络框架知识表示的其它方法状态空间法和问题归约法。

混合动力公交车论文:基于MLD-MPC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能量管理策略

混合动力公交车论文:基于MLD-MPC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能量管理策略

混合动力公交车论文:基于MLD-MPC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能量管理策略【中文摘要】汽车作为现代文明的一大标志,给人们带来舒适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

为了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这两大问题,各国都在发展具有节能、清洁特点的新能源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世界上真正实现量产的新能源汽车,在今后长时间内仍将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

公交车作为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发展混合动力公交车不仅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然而目前的混合动力公交车多采用基于逻辑的能量管理策略,不能充分发挥混合动力公交车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潜力。

为进一步提高混合动力公交车的燃油经济性,降低污染物排放,本文提出了基于MLD-MPC (Mixed Logical Dynamical, MLD)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能量管理策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混合动力公交车各动力总成的参数匹配。

根据对公交车行驶工况分析,综合运用汽车理论知识和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对单轴并联混合动力公交车动力总成进行了合理的参数匹配,使之满足公交车的动力及经济性能指标,为进一步研究能量管理策略打好基础。

2.建立混合动力公交车动力传动系统的MLD模型。

通过数据拟合,将发动机燃油效率及电池荷电状态变化率的非线性模型转化为分段线性模型;将混合动力公交车在各工作模式下的物理规律、逻辑规则、操作约束以及启发式信息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不等式的形式。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建立混合动力公交车动力传动系统的MLD模型。

3.设计基于MLD-MPC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能量管理策略。

在混合动力公交车动力传动系统的MLD 模型上应用预测控制的思想,设计MPC控制器。

然后将MLD-MPC问题其转化为MILP问题进行求解,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本文提出的基于MLD-MPC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能量管理策略充分考虑了混合动力公交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混杂特性,并通过滚动优化来抑制随机扰动和模型失配。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混合动力汽车 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综述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混合动力汽车 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综述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 理论探讨时代汽车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综述崔高健 钟博浩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摘 要: 能量管理策略是混合动力汽车(HEV)的核心部分,对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典型控制策略进行了总结,并对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介绍及对比研究,最后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的新探索、新尝试。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MPC混合动力汽车(H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是国家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日益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竞争者。

混合动力汽车兼具了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二者的优点,采用至少两种车载动力源的设计模式,通过不同能源的优势互补,增加了系统控制的灵活性。

同时,在保证了汽车稳定操作的环境下,实现了其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的提高,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其独特的优越性因此也有着复杂的系统状态,为了提高其整体性能,对其控制策略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能量管理策略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部分,其好坏优劣直接影响着混合动力汽车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型和排放性能。

因此,能量管理策略一直是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世界各国的相关专家对此也有了丰富的研究。

本文首先总结国内外相关人员对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成果,介绍与分析不同控制策略的基本方法及意义,然后提出基于MPC控制策略的优越性及分析不同参考模型的独特之处,总结基于MPC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控制策略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未来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思路提出展望。

1 混合动力汽车典型的能量管理策略为了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在最佳效率区和排放区工作,同时综合考虑电池、电传动系统、发动机和发电机的总体效率,国内外专家做了不同控制策略的探索,总结起来,目前国内外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1 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是一种稳态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及逻辑模糊控制策略。

基于动态规划的全局最优控制

基于动态规划的全局最优控制

(6-1)
ωw
=
ωe R(i)
=
ωm ρ ⋅ R(i)
式中: Tw 为车轮轴输出扭矩 Te 为发动机轴输出扭矩 Tm 为电机轴输出扭矩 Tbh 为摩擦制动器在车轮上产生的制动力矩(负值) R(i)为变速器第 i 档速比与主减速比的乘积 ρ为电机轴与发动机轴的速比
(6-2)
ηT 为变速器与驱动桥的总传动效率
SOC0为初始SOC值,SOCf为行驶循环终端时刻的SOC值,均为预先给定值。为保证 整个循环的SOC平衡,一般令SOCf=SOC0。对于末态R(i(tf))没有约束。如果在性能 指标函数中包含进汽车的污染物排放,那么,所求得的最优控制解是对燃油经济性
和排放的综合最优。考虑排放的 L(x(t),u(t),t) 为如下形式:
ηe为电机轴到变速器输入轴的传动效率
ωw、ωe、ωm分别为车轮、发动机和电机的转速
各部件的机械约束如下:
发动机: Te_ min (ωe ) ≤ Te ≤ Te_ max (ωe )
ω e_min ≤ ω e ≤ ω e_max
电机:
Tm_ min (ω m ) ≤ Tm ≤ Tm_ max (ωm )
L(x(t), u(t),t) = Fuel(t) + α ⋅ Emis(t)
(6-7)
式中 Fuel(t) 表示发动机的瞬时燃油消耗率, Emis(t) 表示发动机的瞬时排放,
Emis(t) 可以只包含一项排放,如 NOx,也可以包含所有的排放指标,依需要取舍。
排放项前面的系数α=0,表示仅考虑燃油经济性;α >0,则表示综合考虑经济性和 排放。
博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 基于动态规划的全局最优控制
第六章 基于动态规划的全局最优控制

电力电子电路容错控制研究

电力电子电路容错控制研究

电力电子电路容错控制研究俞保平;俞佳【摘要】与电力电子电路的传统开关函数模型相比,由于混合逻辑动态(MLD)模型同时包含电路的控制变迁和条件变迁,因而MLD模型更能精确的反应电路的变化过程。

这里建立了电力电子电路的MLD模型,考虑到MLD模型中包含离散变量,传统控制方法不再适用,因而将辅助逻辑变量和辅助连续变量引入模型预测控制(MPC),研究了基于MLD模型和MPC的电力电子电路容错控制及其实现步骤。

该方法具有实现简单、容错性能良好、通用性较强的优点。

以三相四桥臂逆变电路的容错控制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witching function model of power electronic circuit,mixed logic dynamic (MLD) model can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circuit because the mixed logic dynamic model contains the control change and condition change of circuit. The MLD model of power electronic circuit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Considering that the MLD model contains the discrete variables,the traditional control method is no longer applicable. Therefore,the auxiliary logical variables and assisted continuous variable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 The fault tolerant control and realization steps of power electronic circuit based on MLD model and MPC were researched.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realization,good fault tolerance error performance,strong versatilit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 were verified by the example of fault-tolerant control of a three-phase four-leg inverter circuit.【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14(000)020【总页数】3页(P154-156)【关键词】电力电子电路;容错控制;混杂系统;模型预测控制【作者】俞保平;俞佳【作者单位】西安创联电气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5;中航工业西安富士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10-34;TM464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1],近年来,电力电子电路的应用遍布工业、军事、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主要用于电能的处理与变换,电路的可靠性关乎到整个系统的健康运行,而容错控制(Fault Tolerant Control,FTC)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容错控制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器的调节使故障系统仍能保持满意的性能或至少达到可以接受的性能指标[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2期电网技术V ol. 38 No. 2 2014年2月Power System Technology Feb. 2014 文章编号:1000-3673(2014)02-0375-06 中图分类号:TM 721 文献标志码:A 学科代码:470·4051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三相逆变电路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李宁,李颖晖,韩建定,朱喜华(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38)FCS-MPC Strategy for Inverters Based on MLD ModelLI Ning, LI Yinghui, HAN Jianding, ZHU Xihua(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ngineering Institute,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n 710038, Shaanxi Province, China)ABSTRACT: Since the conventional switch function model of inverters can only describe the controlled transition, while ignore the conditional transition of inverters, this study builds a mixed logical dynamical (MLD) model for inverters and treats it as a predictive model to work out a 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CS-MPC) strategy for inverters. The FCS-MPC strategy takes full account of the discreteness of inverters, and selects the switch state that minimize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s the control signal for inverters to control the output voltage, which simplifies the optimization of MPC without any modulators. In addition, a load current observer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full state observer, which enhances the robust of the controller. The simulation and test results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KEY WORDS:inverter; mixed logical dynamical model;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bserver; 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摘要:逆变电路传统开关函数模型只能描述电路的控制变迁而忽略了电路的条件变迁,为此,建立了三相逆变电路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al,MLD)模型。

在此基础上,将其作为预测模型,提出了电路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策略。

FCS-MPC充分考虑了电路的离散特性,选择有限控制集中使目标函数值最小的开关状态作为电路开关管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无需任何调制器,可简化MPC 的优化问题。

此外,基于全维状态观测器设计了电路负载电流观测器,增强了控制器的鲁棒性。

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逆变电路;混合逻辑动态模型;模型预测控制;状态观测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DOI:10.13335/j.1000-3673.pst.2014.02.0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074007);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JM8016)。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61074007). 0 引言带输出LC滤波器的逆变电路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及不间断电源,这些系统对电路输出电压及总谐波含量具有较高要求[1-3],电路准确的数学模型是实现精确控制的关键。

由于逆变电路是一种典型的混杂系统[4-5],而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al,MLD)建模作为混杂系统建模方法中的一种,是将系统整个当作一个微分方程组来处理,离散事件以条件的方式嵌入微分方程组中,兼顾了电路的控制变迁和条件变迁,因而可以用MLD建模来建立逆变电路精确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用于电路的控制。

近年来,MPC由于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特性而被大量用于电力电子电路的控制。

文献[6]建立了单相逆变电路的一种混杂模型,并基于此模型研究了电路的MPC,有效降低了输出电压的总谐波含量。

文献[7-8]研究了DC-DC变换器基于MLD模型的MPC,降低了混合整数二次规划(mixed integer quadratic programming,MIQP)问题的求解难度。

文献[9-10]在建立对象混杂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三相电机驱动系统MPC,提出了一种求解MIQP问题的改进方法。

MPC能够充分考虑系统的约束条件和非线性因素,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目标函数的形式、范数、权数和变量个数来达到控制要求[11]。

但为了提高控制精度,将MLD模型作为MPC的预测模型将面临MIQP的求解问题,目前已有大量文献[12-14]对MIQP 的求解算法进行了研究。

而对于电力电子电路,由于开关频率较大,要求系统具有很小的采样周期,要在极短的采样周期内求解MIQP问题具有很大的困难,这是电力电子电路基于MLD模型设计在线MPC所面临的最大障碍。

376 李宁等: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三相逆变电路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V ol. 38 No. 2本文以带输出LC 滤波器的三相逆变电路为例,研究了基于MLD 模型的FCS-MPC 策略,在每个采样时刻,通过预测下一时刻输出电压值,选择使目标函数值最小的开关状态作为电路输入,无需任何控制环和调制器,避免了求解MIQP 问题。

1 电路的数学模型1.1 MLD 预测模型图1为本文所要研究的带输出LC 滤波器的三相逆变电路拓扑结构,设定电路开关管S a1~S a6的控制信号为s 1~s 6(控制信号为1时表示开关管导通,0表示关断)。

图1中:U dc 为直流电源电压;L 为滤波电感;i f 为电感电流;C 为滤波电容;i c 为电容电流;i 0为输出电流。

图1 电路拓扑结构Fig. 1 Inverter topological structure引入逻辑运算符,“Ú表示析取”、“Ù表示合取”、“-表示取非”、“«表示等价”[15],以电路a臂(b 、c 两臂类似)为例,定义电流i a 流入滤波电感的方向为正,将离散事件i a >0和i a <0分别用逻辑变量s a =1和s a =0表示,有a a aa [1][0][0][0]i i s s =«>ìïí=«<ïî (1) 根据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电压u a0与开关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为14a 14a 14a a014a 14a 14a a0dc [0,1,1][0,0,1] [0,1,0][0][1,0,1][0,0,0] [1,0,0][]s s s s s s u s s s s s s u V s s s s s s ===Ú===Úìï===«=ïí===Ú===Úïï===«=î(2) 式中u a0为电路a 点与0点位点0之间的电压。

由上述逻辑关系得电压u a0的数学描述为a0dc 411a ()u U s s s s =+ (3)式中上标-表示对逻辑变量取非。

同理可以得到电压u b0、u c0的数学描述,结合式(3)表示为a0dc 411a b0dc 633b c0dc 255c ()()()u U s s s u U s s s u U s s s s s s =+ìï=+íï=+î (4) 考虑到电压u a0、u b0、u c0与u an 、u bn 、u cn (u an 、u bn 、u cn 分别表示电路a 、b 、c 三点与电路中性点n 点之间的电压)存在如下关系:an a0n0bn b0n0cnc0n0u u u u u u u u u=-ìï=-íï=-î (5) u n0表示电路中性点n 与零电位点0之间的电压。

n0a0b0c0(1/3)()u u u u =++ (6)结合式(5)(6)可得an a0b0c0bn a0b0c0cn a0b0c0(1/3)(2)(1/3)(2)(1/3)(2)u u u u u u u u u u u u =--ìï=-+-íï=--+î (7) 将式(7)转换为空间向量形式,得2n an bn cn (2/3)()u u u u a a =++ (8)式中()j 2/3=e a p 。

同理,利用向量概念,将电路三相的电感电流i af 、i bf 、i cf ,电容电压u ac 、u bc 、u cc ,输出电流i a0、i b0、i c0分别表示为空间向量的形式,即2f af bf cf 2c ac bc cc 20a0b0c0(2/3)()(2/3)()(2/3)()i i i i u u u u i i i i a a a a a a ì=++ï=++íï=++î (9) 从而,将电路的电感动态特性以向量形式表示为fn c d (1/)()d i L u u t=- (10) 电容动态特性的向量表达式为cf 0d (1/)()d u C i i t=- (11) 结合式(10)(11),可得电路的MLD 模型的向量表达式为1n 20u i =++ìí=î&xAx B B y Cx (12) 式中:f c i u éù=êúëûx ;1010L C éù-êú=êúêúêúëûA ;110L éùêú=êúëûB ;201C éùêú=êú-êúëûB ;[01]=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