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恐龙名字以及图片
十大最著名恐龙
十大最著名恐龙恐龙是地球上生活过的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在地球上存在了约1.6亿年,统治着地球的陆地。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恐龙世界里涌现出了许多种类繁多的恐龙。
今天我们将介绍十大最著名的恐龙。
1. 提坦巨龙(Titanosaurus):提坦巨龙是最大的陆地生物,估计体长可达30到40米,体重约为60到90吨。
它有长脖子和长尾巴,四肢粗壮,行动笨拙。
提坦巨龙主要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一个真正的巨人。
2. 暴龙(Tyrannosaurus rex):暴龙是最著名的肉食恐龙之一,生活在白垩纪晚期。
它具有巨大的头骨和锋利的牙齿,体长可达12到15米,体重超过8吨。
暴龙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的陆地捕食者之一,速度和力量令人印象深刻。
3. 剑龙(Stegosaurus):剑龙是一种具有独特外形的恐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
它以特殊的背甲和坚硬的尾巴刺激人们的好奇心。
剑龙有四根长长的腿,身体呈扁平形状,善于用后驱动后肢迅速奔跑。
4. 绵羊恐龙(Triceratops):绵羊恐龙是著名的角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
它有一个巨大的头骨,上面长着三个角和一副弯曲的喙状嘴。
绵羊恐龙非常善于防御,角和厚重的头骨可以保护它们不受其他恐龙的攻击。
5. 悉尼长颈龙(Apatosaurus):悉尼长颈龙是巨大的植食性恐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
它们以长长的脖子和尾巴而闻名,体长可达20到27米。
悉尼长颈龙以吞食森林中高耸的树木而闻名,身材威武,令人惊叹。
6. 维罗彭克龙(Velociraptor):维罗彭克龙是最著名的掠食者之一,生活在白垩纪晚期。
它以敏捷的身体和锋利的爪子而闻名,体长约为1.8米。
维罗彭克龙通常群居生活,以合作狩猎为生。
7. 帝王龙(Spinosaurus):帝王龙是一种巨大的肉食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
它以其巨大的背鳍和长长的嘴巴而闻名,体长可达15到18米。
帝王龙通常居住在水中,并以鱼为食。
8. 三角龙(Triceratops):三角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植食性恐龙。
恐龙档案
恐龙档案已丰满1超龙2腕龙3马门溪龙4圆顶龙5巨龙6禄丰龙7安琪龙8异龙9腿龙10沱江龙11钉状龙12剑龙未填充13梁龙14三角龙15霸王龙161超龙身高: 15公尺身长: 30公尺体重: 66公吨生存时期: 侏罗纪晚期距今约2亿年前~1亿4千万年前发现地点: 美国科罗拉多州扑朔迷离的身份说超龙的身份扑朔迷离一点也不错, 其实,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 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已经开始找到一些身份不明的、零碎的恐龙化石。
本来, 这些零碎的化石应该一点也不起眼, 不过它庞大的体积却引起了很多人的的独特的注意。
由于只有零碎的化石, 古生物学家不能够倚靠正常的途径替超龙命名, 所以,“超龙”这个名字并不是正式的名字。
超龙的确曾经被视为可能是地球史上最庞大的生物, 直至阿根廷龙被发现。
超龙可以说是特巨型的恐龙, 和大部分长颈素食恐龙一样属于蜥脚类。
在超龙的分类上古生物学家一直存在分歧: 有理论指出超龙并不是一种新品种的恐龙, 而是体型过大的腕龙; 还有古生物学专家指出超龙属于独立的品种, 和现已发现的恐龙并不相同。
但由于证据不足,一切争论至今仍未有定案, 所以我们并不能百分百确认超龙的真正身份。
编辑本段巨型的恐龙虽然只发现过零碎的恐龙化石, 但这些“零碎的化石”却令专家也吓了一跳。
发现过的化石有肩胛骨(2.5公尺长), 骨盆(1.8公尺长), 肋骨也长达3.1公尺。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超龙跟梁龙、腕龙属于同类型的蜥脚类恐龙。
古生物学家依照现有的化石推测, 超龙至少长27~30公尺。
由于化石类似腕龙而非梁龙, 我们估计超龙跟腕龙一样是把头抬高的, 而且会比较重。
推测体重大概达到了66公吨, 甚至有人推测它重达88公吨, 这几乎可以说是在陆地上生存动物的最大极限了。
而超龙把头抬高高度可以达到五层楼(15公尺)。
2腕龙恐龙名称:腕龙(大陆)、巨臂龙(港台)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有武装的蜥蜴」。
恐龙的种类名称和图片
恐龙种类名称大全及图片赏析恐龙大家都应该清楚,恐龙是在2亿3千万年前三叠纪出现的,现如今虽然恐龙已经灭绝了,但对恐龙还是有很多人比较好奇,也想知道恐龙的种类大全以及它的名字。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恐龙的种类图片以及名字。
恐龙真正分类包含了霸王龙(暴龙)、上龙、棘龙、梁龙、雷龙、翼龙、鲨齿龙、三角龙、剑龙。
1、剑龙
2、腔骨龙
3、黑瑞龙
4、霸王龙
5、伤齿龙
6、易碎双腔龙
7、美颌龙
8、恐爪龙
9、超龙
10、地震龙
11、腕龙
13、雷龙
14、上龙
16、甲龙
17、板龙
19、微角龙
20、真腔骨龙
22、食肉牛龙
23、冠龙
25、鲨齿龙
26、三角龙。
侏罗纪恐龙名称
侏罗纪恐龙名称
侏罗纪时期是恐龙的鼎盛时期,有许多种类的恐龙生活在地球上。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侏罗纪恐龙及其名称:
1. 霸王龙 (Tyrannosaurus Rex)
霸王龙是侏罗纪晚期最著名的肉食恐龙之一,它是一种大型、强壮的恐龙,能够达到12米长,体重超过8吨。
霸王龙拥有强大的下颌和锋利的牙齿,能够轻松地咬断其他动物的骨头和肉。
2. 长颈龙 (Brachiosaurus)
长颈龙是侏罗纪时期最巨大的恐龙之一,它们的身长可达30米,高度可达16米。
长颈龙拥有非常长的脖子和前肢,这使得它们能够吃到其他恐龙无法到达的植物。
3. 剑龙 (Stegosaurus)
剑龙是一种具有骨板和尖刺的草食恐龙,它们的身长可达9米,重达2.5吨。
剑龙的骨板和尖刺可能被用来吓退掠食者或进行性展示。
4. 细颈龙 (Diplodocus)
细颈龙是一种具有长脖子和长尾巴的草食恐龙,它们的身长可达30米。
细颈龙的长脖子可以帮助它们够到高处的植物,而长尾巴可以用来进行平衡。
5. 阿巴喀龙 (Allosaurus)
阿巴喀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恐龙,它们的身长可达12米,重达1.5吨。
阿巴喀龙拥有强大的颌骨和锋利的牙齿,能够追逐并捕捉
其他恐龙。
这些恐龙的名称都来源于古希腊语或拉丁语,反映了当时对恐龙的各种特征的理解。
在当今的科学研究中,恐龙的名称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因为它们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有关恐龙性质和生活方式的有价值的信息。
恐龙的资料与图片
一些常见的恐龙1、霸王龙暴龙,又名霸王龙,名字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
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恐龙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种类之一,平均体长11.5米,最可达长达15米。
平均臀部高度3.6米,最高4.1米。
平均个体头距离地面5.1米,最高6米平均体重8-12吨,最重14.75吨。
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生存于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恐龙种类之一。
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以及墨西哥。
2、蛇颈龙蛇颈龙是海中爬行类的一种,海中爬行类包括了海洋鳄鱼和鱼龙以及沧龙。
它们由陆上生物演化而来,再回到海洋中生活。
这些中形的爬行类活在三叠纪到白垩纪晚期。
它们必须生活在乾净的水域中,主要以食用鱼类为生。
化石证实它们较常出现在海洋环境中,除了鹦鹉螺之外也吃鱼类。
从三叠纪开始它就是海洋中的霸王,体型硕大无比,其身体长度也随之变化,属于爬行纲的调孔亚纲,是一类适应浅水环境中生活的类群,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是白垩纪末灭绝的。
3、鱼龙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
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
在三叠纪中期今天还未能确定的陆栖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这个过程类似海豚和鲸的演化过程。
在侏罗纪它们分布尤其广泛。
在白垩纪它们作为最高的水生食肉动物被蛇颈龙取代。
4、翼龙翼龙又名翼手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它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
,生存于晚三迭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2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
较早的物种有长而布满牙齿的颚部,以及长尾巴;较晚的物种有大幅缩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齿。
恐龙有哪些种类和名字
恐龙有哪些种类和名字
恐龙种类有非鸟恐龙和鸟型恐龙
1、剑龙(非鸟恐龙)
为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7-9米长,2.35米至3.5米高,2至4吨重。
2、翼龙(鸟型恐龙)
翼龙又名翼手龙(Pterosauria),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
尽管与恐龙生存的时代相同,但翼龙并不是恐龙。
3、三角龙(非鸟恐龙)
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4、异齿龙(非鸟恐龙)
又名异齿兽、长棘龙,它是类似哺乳动物的盘龙类肉食动物,生活在二叠纪。
异齿龙与哺乳动物关系较近,与恐龙、蜥蜴、鸟类等的关系较远,它的化石在北美与欧洲等。
5、霸王龙(非鸟恐龙)
霸王龙又名暴龙,是已知的肉食性恐龙和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它们是肉食恐龙中出现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孔武有力的品种,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强的食肉动物。
6、棘龙-棘背龙(非鸟恐龙)
棘龙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阿尔比阶到早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9500万年前到9300万年前。
目前仍不确定棘龙属有一个种还是两个种。
7、雷龙(非鸟恐龙)
雷龙是一种大型是素食恐龙。
最早在1879年被发现并命名。
尽管是很早就被人所熟知的恐龙,雷龙长时间以来都与迷惑龙混为一谈。
直到2010年才终于被正名,成为了不同于迷惑龙的另外一种恐龙。
有哪些恐龙的名字
有哪些恐龙的名字有哪些恐龙的名字,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恐龙的灭绝至今是个无人能解的谜。
一起看看有哪些恐龙的名字。
有哪些恐龙的名字1始初龙美丽龙异特龙西风龙棱齿龙禽龙穆塔布拉龙无畏龙马鬃龙高吻龙南阳龙沉龙康纳龙荒漠龙福井龙锦州龙腱龙原巴克龙迄今全世界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包括骨、牙齿、皮肤、卵、粪便、足迹等)有2023多个,经鉴定,恐龙共计2目7亚目57科350余属800余种。
一、蜥臀目(蜥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骼骨、坐骨和耻骨三者间的结构形式与其它爬行动物相似,即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带。
下分两个亚目:(一)兽脚亚目:霸王龙、恐爪龙、跃龙、细颈龙等。
(二)蜥脚亚目:梁龙、雷龙、禄丰龙、马门溪龙等。
二、鸟臀目(鸟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骨骼结构形式与鸟类相似,耻骨指向后方,即为四射型或四放型腰带,另外还具有前齿骨和颊肌。
下分五个亚目:(一)鸟脚亚目:禽龙、鸭嘴龙等。
(二)角龙亚目:原角龙、角龙、鹦鹉嘴龙等。
(三)甲龙亚目:结节龙、棘龙、甲龙等。
(四)剑龙亚目:剑龙等(五)钟头龙亚目:肿头龙等比较平常的恐龙有:,肿角龙,帕克索龙,狭爪龙,剑角龙,似鸟龙,优椎龙,无齿翼龙,盔头龙,胄甲龙,阿检莫龙,鸭嘴龙,厚鼻龙,戟龙,达氏吐龙,三角龙,原角龙,二形齿翼龙,翼手龙,巴拉帕龙,板龙,安琪龙,菜索托龙,双冠龙,踝龙,小盾片龙,鱼龙,沙尼龙,蛇颈龙,离片齿龙,异特龙,特暴龙,弯龙,梁龙,细颚龙,奥思尼尔龙。
磔龙,索德斯龙,巨椎龙,畸齿龙,合跗龙,暴龙,跃龙,背龙,背棘龙,恐爪龙,窄爪龙,迅猛龙,雷龙,马门溪龙,腕龙,沦龙,南方巨兽龙,犹他盗龙,玛君龙,伤齿龙,极龙,剑龙,鲸龙,气龙,蜀龙,大地龙,钉状龙,蛇发女怪龙,金刚口龙。
都是大部分,比较平常的恐龙。
霸王龙,阿利奥拉龙,肿角龙,帕克索龙,狭爪龙,剑角龙,似鸟龙,优椎龙,无齿翼龙,盔头龙,胄甲龙,阿检莫龙,鸭嘴龙,厚鼻龙,戟龙,达氏吐龙,三角龙,原角龙,二形齿翼龙,翼手龙。
恐龙名称大全
恐龙名称大全恐龙无疑是地球上最令人着迷的生物之一。
自从最早的化石发现以来,人们对恐龙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许多种类的恐龙,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名称和特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恐龙名称大全,带您一览这些令人惊叹的史前生物。
1. 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霸王龙是目前最著名、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龙之一。
它拥有巨大的体型和锋利的牙齿,据信是白垩纪时期地球上最顶尖的掠食者之一。
2. 长颈鸵龙(Brachiosaurus)长颈鸵龙是最大的陆地动物之一,拥有长长的颈部和细小的头部。
它们生活在侏罗纪时期,以树叶和植物为食。
3. 智者龙(Troodon)智者龙是一种智商非常高的恐龙,拥有发达的大脑和锋利的爪子。
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晚期,以小型动物为食,被认为是恐龙中最聪明的一种。
4. 领主龙(Spinosaurus)领主龙是一种拥有特别形状的骨骼,以及巨大帆状背部的食肉恐龙。
它们生活在白垩纪,以鱼类为主食,被认为是陆地上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
5. 翼手龙(Pteranodon)翼手龙是一种拥有巨大翅膀的翼龙类恐龙,它们不会飞行,而是利用翅膀进行滑翔。
它们生活在白垩纪,以鱼类和其他小型动物为食。
6. 暴龙(Velociraptor)暴龙是一种小型但极具攻击性的肉食性恐龙,拥有锋利的牙齿和锥形爪子。
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晚期,以迅捷的速度和敏捷的动作捕猎其他小型恐龙。
7. 远古鸟龙(Archaeopteryx)远古鸟龙是一种具有鸟类和恐龙特征的过渡物种。
它们生活在侏罗纪时期,拥有羽毛并能够飞行,被认为是鸟类起源的重要证据之一。
8. 钩爪龙(Deinonychus)钩爪龙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恐龙,以其弯曲的锋利爪子而闻名。
它们生活在白垩纪,以捕猎其他小型恐龙为食。
9. 雷龙(Stegosaurus)雷龙是一种拥有大型骨板和尖刺的草食性恐龙,其背部和尾部有着鲜艳的颜色。
它们生活在侏罗纪,以植物和树叶为主食。
恐龙及种类--地球中第一科星星里面
关键字:翼手龙:翼龙在分类上并不真正属于恐龙,而只是恐龙的近亲。
翼手龙是翼龙中的晚辈,它们的个子一般较大,最大的一种翼达15米。
与它们的先辈喙嘴龙类不同,它们基本上没有尾巴,颈较长而灵活。
喜马拉雅鱼龙:一种大型海生鱼龙,全长约10米。
颈部消失,长而尖的头部与身体连成了一条线。
鱼龙是当时凶猛的海洋生物。
谁也不知道鱼龙是怎样从陆地返回大海的。
隙龙样子像犀牛,却能跑得和马一样快。
三角龙活到最后的恐龙之一。
马门溪龙:脖子最长的恐龙。
梁龙:尾巴最长的恐龙。
关键字:原角龙:角龙类中的原始种类。
无齿翼龙:翼手龙的一种。
它不能长时间的振翅飞行,要借助高空气流的滑行飞越海洋。
休息时,可能像蝙蝠那样用后肢倒挂在树枝上,也能收拢翅膀用四肢在地面作短距离爬行。
肯龙:剑龙的一种,全长4.5米,身高1.5米。
论个子,只跟现在的水牛差不多,与“标准”的剑龙相比,它不光是个子小,背上的骨板也显得狭窄尖长,从腰部到尾端变为尖细的骨刺。
在臀部的两边,还有一对横向伸出的大角。
圆顶龙:长18米,体重18吨。
以植物树叶为食。
盔头龙:冠顶甲炝啵?米。
(长的很搞笑.....)副龙栉龙:的头冠长在鼻骨上,充满了通道,空气从鼻孔吸入,经过这些通道才能到达肺部禄丰龙:身长5米,站立时高2米多,比今天的马大不了多少。
它的某些行为与今天的蜥蜴很像。
关键字:腔骨龙:长不过3米,臀高约55厘米,是一种中小型食肉恐龙。
它的主食是些小型哺乳动物,也可能会袭击那些大型的食草恐龙。
恐爪龙:一种极具杀伤力的中小型恐龙,全长约4米。
棱齿龙:种善于奔跑的食素恐龙。
鸭嘴龙:一种食草恐龙。
包头龙:包头龙连眼睑上都披有甲板,真正地将整个头部都包裹起来。
霸王龙:全长12米,站立时头部高约5.5米。
整个身体好像是专为袭击其它恐龙而设计的。
贵州龙:它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很像后来出现的蛇爪,能像鳄鱼一样匍匐前行。
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里,宽大的脚掌及细长的尾巴很适于在水中游泳。
恐龙百科
恐龙类别蜥臀目蜥脚类:原蜥脚类|蜥脚形类兽脚类:霸王龙|异特龙|南方巨兽龙鸟臀目鸟脚类(Ornthopoda):鸭嘴龙|禽龙剑龙类(Stegosauria):肯龙甲龙类(Ankylosauria):海拉尔龙|多刺甲龙|棱背龙|林龙|棘甲龙|加斯顿龙|顶盾龙| 轮状龙| 雕齿甲龙|装甲龙|多刺甲龙|重装甲龙|敏迷龙|天池龙|雪松甲龙|甲龙|黑山龙|北山龙|孔牙龙|纤龙|剑节龙|古伊犁龙|爪爪龙|窃肉龙|弃械龙|结节龙|海拉尔龙|厚甲龙|尼奥布拉拉龙|德克萨斯龙|活堡龙|埃德蒙顿甲龙|林木龙|胄甲龙|楯甲龙|白山龙|马里龙|山西龙|蓝尾龙|徐龙|安吐龙|结节头龙|钉背龙|多智龙|美甲龙|包头龙|绘龙|克氏龙角龙类(Ceratopsia):鹦鹉嘴龙|原角龙|三角龙|糙牙龙|图兰角龙|纤角龙|倾角龙|亚洲角龙|小角龙|湖角龙|角龙|开角龙|大师龙| 陋龙|五角龙|准角龙|无鼻角龙|牛角龙|双角龙|三角龙|厚鼻龙|河神龙|独角龙|短角龙|野牛龙|戟龙|尖角龙|爱氏角龙|奇迹龙|弱角龙|喇嘛角龙|巨嘴龙|蒙大拿角龙棘龙——Spinosaurus棘龙(拉丁文学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种大型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阿尔比阶到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11200万年前到9300万年前。
目前仍不确定棘龙属有一个种还是两个种,其中最著名的种是发现于埃及的埃及棘龙(S. aegyptiacus),而第二个种摩洛哥棘龙(S. marocannus)发现于摩洛哥。
棘龙是在1912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加以叙述。
最初的标本在二战期间被摧毁,但近几年发现了其他的头颅骨。
棘龙长18米、体重14吨,是已知最重的兽脚亚目恐龙和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
简介棘龙(属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阿尔比阶到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1亿1000万年到9500万年前。
最全恐龙名字以及图片
恐龙
犬颌兽
股薄鳄
腔骨龙
艾雷拉龙
波斯特鳄
水龙兽
冰脊龙双脊龙
双型齿翼龙
斑龙
大眼鱼龙
腿龙
蜀龙
异特龙
始祖鸟
角鼻龙
美颌龙
迷惑龙
腕龙
高棘龙
鲨齿龙
似鳄龙
阿玛加龙
棱齿龙
禽龙
豪勇龙
里奥哈龙
南翼龙
食肉牛龙
恐鳄
沧龙
风神翼龙
暴龙
伤齿龙
迅猛龙
单爪龙
赖氏龙
慈母龙
厚头龙
副栉龙
戟龙(角龙)
阿根廷龙
巨兽龙
马普龙
沧龙
蛮龙
霸王龙(1)
原角龙
上龙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恐龙的资料及图片
梁龙
• 梁龙(学名:Diplodocus),是梁龙科下 的一属恐龙,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缪 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的 北美洲西部,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万至1 亿4700万年前。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 重约10吨左右。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当遇 上敌害攻击时,它就逃入水中躲藏,头顶 上的鼻孔不会被水淹没,便于呼吸。
霸王龙
• 霸王龙: 暴龙,又名霸王龙,名字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 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 是恐龙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种类之一,平均体长11.5米,最 长达14.6米。平均臀部高度3.95米,头距离地面4.35米, 最高臀高5.2米。平均体重9吨,最重14.85吨。咬合力居 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 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距今约6850万 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 件前最后的非鸟类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 国与加拿大以及墨西哥,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加广泛, 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最晚灭绝的食肉恐龙还有牛龙、 特暴龙、虔州龙、玛君龙、分支龙等。
恐龙的资料及图片
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胳 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 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根据它们的 牙齿化石,还可以推断出是食肉类还是食 草类。这只是大概的分类,根据恐龙骨胳 化石的复原情况,我们发现,其实恐龙不 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状更是无奇不有。 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 有在陆地上的。下面我们就来大概认识一 下它们吧。 济南市昆仑小学 四年级三班 周依瑶 25号
长颈龙
• 长颈龙(Tanystropheus)是种生 存於中三叠纪的爬行动物,身长约 6公尺(20呎)。主要的特徵是极 长的颈部,颈部长3公尺(10呎), 比身体与尾巴相加还长。尽管颈部 如此长,但颈部只有12个脊椎骨, 每个脊椎骨都相当长。长颈龙的化 石发现於欧洲与中东。
各种恐龙简介
各种恐龙简介剑龙(剑龙科动物的统称)巨大的草食性恐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7-9米长,2.35米至3.5米高,2至4吨重。
棘龙(兽脚亚目棘龙科棘龙属恐龙代称)巨型肉食性兽脚类恐龙,生活在白垩纪,半水生恐龙。
体长11-15米,体重4-10吨,长有吊桥状或圆帆状背脊、拥有一系列适应水栖环境特征。
霸王龙(已灭绝的白垩纪晚期爬行动物)即雷克斯暴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体长约11.5-14.7米。
平均体重约9吨。
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肿头龙(肿头龙科)头上有穹顶状头盖的肿头龙类。
圆盖厚、高,是为争夺配偶而保护大脑的。
肿头龙已知最古老的肿头龙科。
长90厘米至4.6米。
生活于晚白垩世纪。
三角龙(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草食性恐龙,生活于白垩纪晚期,是非常受欢迎的恐龙,全长7—9米、高2.4-2.8米、重5.5—10吨。
他们有非常大的头盾和三根角状物。
窃蛋龙(小型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身长1.8到2.5米。
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行动敏捷,有坚韧的尾巴,以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速度很快。
慈母龙(善于哺育子女成长)食草恐龙,具有群体生活的习惯,习惯群体筑巢,善于哺育子女成长。
蛇颈龙(蛇颈龙科蛇颈龙属动物)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白垩纪末灭绝,蛇颈龙体型硕大无比,且长颈,因以得名是海洋中的霸王。
尼斯湖传说据说就是蛇颈龙。
甲龙(白垩纪晚期的恐龙)头宽而平,全身有突棘似护甲,使得它的头部就像带上了一个钢铁般的头盔,尾巴直如铁棒,有尾锤。
恐龙的资料与图片
一些常见的恐龙1、霸王龙暴龙,又名霸王龙,名字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
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恐龙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种类之一,平均体长11.5米,最可达长达15米。
平均臀部高度3.6米,最高4.1米。
平均个体头距离地面5.1米,最高6米平均体重8-12吨,最重14.75吨。
咬合力居陆地生物和食肉恐龙第一,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生存于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恐龙种类之一。
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以及墨西哥。
2、蛇颈龙蛇颈龙是海中爬行类的一种,海中爬行类包括了海洋鳄鱼和鱼龙以及沧龙。
它们由陆上生物演化而来,再回到海洋中生活。
这些中形的爬行类活在三叠纪到白垩纪晚期。
它们必须生活在乾净的水域中,主要以食用鱼类为生。
化石证实它们较常出现在海洋环境中,除了鹦鹉螺之外也吃鱼类。
从三叠纪开始它就是海洋中的霸王,体型硕大无比,其身体长度也随之变化,属于爬行纲的调孔亚纲,是一类适应浅水环境中生活的类群,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是白垩纪末灭绝的。
3、鱼龙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
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
在三叠纪中期今天还未能确定的陆栖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这个过程类似海豚和鲸的演化过程。
在侏罗纪它们分布尤其广泛。
在白垩纪它们作为最高的水生食肉动物被蛇颈龙取代。
4、翼龙翼龙又名翼手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它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
,生存于晚三迭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2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
较早的物种有长而布满牙齿的颚部,以及长尾巴;较晚的物种有大幅缩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齿。
恐龙
1.霸王龙暴龙暴龙也叫霸王龙,是食肉恐龙中最强健的一种,脾气暴躁,喜欢进攻捕食其它动物以及比自己弱小的其它恐龙。
因而它也被人们称为暴龙雷克斯,也就是暴龙王当两足动物暴龙雷克斯闲庭漫步搜寻猎物时,它用长尾巴来平衡其巨大脑袋。
科学家不知道暴龙雷克斯否快速行走,或它的体重是否限制了它的行走活动。
2.原始中华龙鸟这只世界上所发现的第一只长有绒状细毛的恐龙,被命名为原始中华龙鸟,是一种介于恐龙与鸟类之间的过渡型生物,可能代表了鸟类起源和演化的祖先类型。
它拥有一个大头颅,样子与鸡相近,前肢短小,后肢长而粗壮;嘴里的锐利牙齿,说明它是一只活跃的掠食者。
除了长毛以外,它那条由多达58节尾椎骨所组成的特长尾巴,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它生活在中国的白垩纪早期,以蜥蜴为生。
3.似鸸鹋龙似鸸鹋龙有一个长长的脖子和翅膀,大大的眼睛,没有牙齿的鸟嘴似的嘴巴。
它生活在加拿大的白垩纪晚期,由于它跑得特别快,很难成为别人的猎物。
4.野牛龙(爱氏角龙)野牛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大约6 米长、1米高,头部有三只大角,脖子上有一个大颈盾,边缘有齿状骨质突起。
它是由山普森(Sampson)在1994年发现的三个头骨化石命名的。
像其它角龙一样,它在兽群中穿行,有牙齿,能咀嚼最硬的植物。
5.怀俄明肿头龙怀俄明肿头龙在其脑袋上有一个大大的厚头盖骨,出奇地肿厚,形似圆屋顶,头骨的高度可达25厘米,而且突出部分是实心的。
科学家没有确定此圆屋顶是否用于用头撞(人),或是否有什么撞击能伤害到恐龙。
6.双型齿翼龙顾名思义,双型齿翼龙有两种类型的牙齿:颌骨前部用于穿刺的长牙和后部更小的尖牙。
其生活在1.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的英国。
它是一类喙嘴龙类翼龙,具有长长的尾巴。
长尾巴是这类会飞的爬行动物的典型特征。
双型齿翼龙头大,具有尖利的牙齿,翼展1.5米宽。
.白垩刺甲鲨攻击硬椎龙白垩刺甲鲨是顶级海洋掠食动物,被称为“白垩纪的咽喉”,大小与现在的大白鲨相当。
它长达7.6米以上,尾巴占身体的一半长,它同时用起伏的身躯和像鳍一样的脚游泳,敢于攻击小型沧龙,跟现生大白鲨敢于攻击小型海狮或海豹的情况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