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连加、连减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连加、连减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通过对连加、连减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其责任感。
4.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学会合作与分享,使其在团队协作中培养良好的品质。
5.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使其在现实生活中注重资源节约,关爱自然。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教师以“购物天堂”为教学情境,模拟真实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连加、连减知识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购物活动中的表现,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语言。
3.小组合作培养能力:教师设计各种有趣的购物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反思与评价促进成长: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连加、连减知识的运用方法和技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购物活动中的表现,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语言。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具有实际意义的作业,让学生运用连加、连减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3.学生对作业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4.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贴近生活:本案例以“购物天堂”为教学情境,将连加、连减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案例与反思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案例与反思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案例与反思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内容:教材第39~40页的例4、例5、“试一试”、练习七5~8题教学目标:1.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体会分数的实际应用价值,拓展对分数的认识。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回忆分数的意义提问:什么是分数?2.出示:3/44/7这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指名回答。

你能用你喜欢的图形表示出来吗?3.贴出例4红彩带、黄彩带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结合学生回答,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4明确问题: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学生思考:这里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与黄彩带一样长?交流。

2.教学“试一试”贴出红彩带、蓝彩带图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相机板书: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红彩带的长是蓝彩带的几分之几?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说说想的过程。

3.教学例5出示例5: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5/4你能画出绿彩带吗?学生画在书上交流:说说想的过程。

4.教学“试一试”出示图,提问: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三.巩固反馈1.完成“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2.完成“练习七”第7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梨的个数是苹果的1/5”、“鸭的只数是鸡的3/4”的?学生填空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四.作业练习七5、6、8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后反思: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教师的任务是引领学生共同开发资源,恰当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趣味化。

本堂课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发言捕捉有针对性的问题,而不是生硬地把教学内容塞给学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找准单位“1”的量,教师适时地出示图片,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图,理解单位“1”的量,让学生在熟悉而又轻松的环境里,学习新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年级数学《几和几》教学案例反思

一年级数学《几和几》教学案例反思

一年级数学《几和几》教学案例反思(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年级数学《几和几》教学案例反思一年级数学《几和几》教学案例反思范文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一册教材第19-20页教学内容:5以内内的组成及两个做一做。

教学1:师:今天楚老师给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

(学生热烈鼓掌)师: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但动作比较快)师: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儿快。

谁再来示范一次,要越慢越好!(又有一个学生主动示范,样子有点滑稽,引得一些小朋友笑了起来)师:大家为什么笑了?生1:他拍得太慢了,不像鼓掌。

生2:他拍得太慢,都听不到掌声了。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点头认可)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组成。

(板书课题:几和几)[反思:让学生鼓掌欢迎老师上课,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营造出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再通过"慢镜头"式的拍手动作,巧妙地将"分"与¨合"这两种互逆的动作分解、凸现出来,为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供了通俗、形象的原型启发,也为下一环节学习数的分与合作了很好的准备。

]教学2:师:(将左手的大拇指弯曲,伸直其余四指,手背对着自己)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竖起你的左手,现在有几个手指竖着?生:4个。

师:你能把自己竖着的4个手指分成两部分吗(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生1:(举起左手)我把4个手指分成1和3。

(教师画出手势图1) 生2:(举起左手)我把4个手指分成2和2。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数学概念。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分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一:加法与减法的理解小明是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但他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楚。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和减法。

案例描述: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了3个,那么小明现在还有几个苹果?解决方法: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小明起初有5个苹果,吃了3个之后还剩下2个。

这样,学生可以将减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即5-3=2,同时也理解了减法就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

通过给予实际物品的概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案例二:认识基本形状小红是一年级的学生,她在认识基本形状的学习中遇到了困难。

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她更好地理解基本形状。

案例描述:小红在公园里看到了许多形状各异的物体,她用手指着一个四边形的草坪问:“老师,这是什么形状?”解决方法: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不同物体形状,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描述不同形状。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可以告诉小红,“这是一个四边形,因为它有四个边和四个角”。

通过实际观察和描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基本形状。

案例三:认识数字和数量小刚在一年级的数学课上,对数字和数量的概念感到困惑,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帮助他理解。

案例描述:小刚在课上问:“老师,什么是数字?什么是数量?”解决方法:老师可以给小刚举一个简单的案例,比如让小刚从1数到10,并让他用手指或者其他物品来表示数量。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1到10的数字,同时也明白了每个数字代表一种数量。

此外,老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结合进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和数量的概念。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案例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一年级数学教案我多次设计并执教《11~20各数的认识》,似乎一次比一次“成功”,可我越来越迷惑,学生需要“10根扎成一捆”的方法吗?学生理解十进制的概念了吗?课堂上,学生围绕问题“小棒怎样摆放让别人很快看出根数”时,摆小棒的方法较多,但把“10根扎成一捆”的同学极少。

因此,学生通过比较没有达成共识,只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接受”了十进制。

当然,通过精心设计的习题训练,学生也学会了解题答题。

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训练“记住”了知识,“记住”了数的组成,但不理解位值制原理,也没有建立数的概念。

____年10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培养数感”为主题,我又一次重新设计并执教了《11~20各数的认识》的研讨课,感受颇深。

案例描述:一、课前谈话促使一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教师制订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如:表现好的奖红花,10朵红花换一个金苹果。

我根据班级的实际,轻松地与学生聊了起来。

“今天发言积极,声音响亮的小朋友,希望老师奖什么?”“红花和金苹果,你更喜欢什么?为什么?”学生兴奋地说:“我喜欢金苹果,因为一个金苹果相当于10朵红花。

”[从现实材料入手,几句谈话既组织了教学,又渗透了以一当十的数学思想,为下面学习新知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二、创设情境“小朋友,你们成为小学生后,爸爸妈妈非常关心你们的学习,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学习用品。

”教师边说边拿出一个放了许多铅笔的笔筒,“这里有几枝铅笔?”“10枝”、“14枝”、“19枝”等,他们猜得兴趣盎然,神采飞扬。

然后运用数数来验证,结果是12枝。

再次猜另一个笔筒的铅笔枝数,又一次数铅笔枝数,结果是20枝。

[从猜测到验证,让学生感到数数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这样既了解学生的起点,初步感知数的相对大小,又体验到1枝1枝地数,数得速度慢、麻烦,引发学主动探究的欲望。

]●三、自主探究1.摆小棒,感知“十”。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案例解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案例解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案例解析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则是初步接触数学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学师生需把握好教学方法,培养孩子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与掌握能力。

故本文将对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进行案例解析,旨在启发教学师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的基本概念和数量关系,掌握数字0~10的名称及大小顺序。

2.加深对加法的理解,掌握0~10的分法及其加法和分法之间的关系。

3.锻炼孩子的推理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孩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建立对数学的初步认知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重点包括数的认识、数字0~10、加减法、简单的几何形状等内容。

1.数的认识在数的认识方面,需要让孩子们了解数的基本概念及其大小关系,例如"比大小"、"一对一"等概念。

可以通过举例、展示图片等方式来加深孩子们对数的认知。

2.数字0~10在数字认识方面,需让孩子们掌握数字0~10的名称及大小顺序。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可通过数字拼图、数字排列、大小比较等方式来进行。

3.加减法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的核心内容,故需要花费较多的教学时间来进行。

在教学加减法时,应首先让孩子们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如“加数”、“被加数”、“和”等概念。

再通过实际操作,例如使用物体、数字搭积木等方式进行模拟计算,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本质。

4.简单的几何形状简单的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也是小学数学重要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让孩子们建立起对不同形状的认知,再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例如剪纸、搭积木等方式来加深对几何形状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方法应以互动为主,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问答等方式来学习与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中,教学师生应依据孩子们的学情、认知能力、兴趣等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大全五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大全五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大全五篇)第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都格小学兰冬梅师:小猴摆了个水果摊,生意可好了,你看他又只剩一盒桃和3 个桃了。

这时,小兔走了过来,看见又大又红的桃,就想买几个尝尝,就对小猴说:“小猴先生,我想买9个桃”。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小猴一共有几个桃?生:一共有13个桃。

师:小猴有13个桃,小兔买了9个,还剩多少个桃?怎样列式呢?生:还剩4个桃,13-9=4。

师:13-9=4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师:如果你是小猴,你怎样把9个桃给小兔呢?请小朋友拿出学具桃,摆一摆。

学生操作:先摆10个桃,再摆3个桃。

师:在13个桃中去掉9个桃,该怎么拿呢?你能为小猴想想办法吗?同桌小朋友合作,先拿一拿,再说一说。

……交流。

师:你为小猴想了个什么好办法呢?生:从盒子中拿掉9个桃,盒子中还剩1个,外面还有3个,一共还剩4个桃。

生:我是这样想的,小兔要买9个桃,小猴先把10个桃给他,让小兔还1给小猴,跟盒子外面的3个桃合起来,就是小猴还剩4个桃。

生:先拿掉外面的3个桃,还缺6个,就从盒子里拿走6个,还剩4个桃。

生:我是一个一个地拿,拿走9个,小猴就还剩4个。

生:我是二个二个地拿,拿了8个,再拿1个,小猴就还剩4个桃。

师:小朋友有这么多的方法,那么你能按照你的拿桃子的方法来计算13-9吗?……师:鲸大哥听到小朋友学得这么热闹,带着题目来到我们班级来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做出鲸大哥的题目吗?生:有。

媒体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教师把题目按顺序板书:11-9=212-9=3……19-9=10师:鲸大哥带来的题目中还藏着一些小秘密,你们能把这些秘密找出来吗?小朋友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商量。

学生合作说一说。

生:我发现前面是11、12、13、……19排下来的。

生:我发现得数也是按照2、3、4、……10排好的。

生:我发现都是-9。

(师揭示课题:十几减9)……金合欢:我发现得数比个位上的数多1。

(完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完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快大茂镇中心小学:张玉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左右》时,我设计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建构知识。

案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头饰),你们想不想得到这些小动物的头饰?但是这些小动物们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它们说只要你能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大胆地提出问题或者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它们就跟你们做好朋友。

这一节课咱们就看看哪些同学能成为它们的好朋友。

2、对口令:大(小)前(后)大(小)、长(短)、高(矮)、胖(瘦)、前(后)、左(右)。

3、板书课题:左右4、你常用你的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左右手能帮助我们做许多的事儿,它们俩个呀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

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二、感知自身的“左右”。

游戏一:听口令,做动作。

(1)每一桌右面的同学起立,坐着的同学来都监督、检查、判断他们做的动作是不是准确的,如果错了请你马上帮他改正过来。

举起右手来,用右手摸右耳。

举起左手来,用左手摸左腿。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2)请每一桌左面的同学起立,向右转,向左转。

游戏二:找邻居。

(1)介绍你座位的前面是哪个同学?后面是哪个同学?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是哪个同学?(2)摆一摆,说一说。

(在桌子上摆尺子,书、橡皮、文具盒,并向同学介绍)游戏三:我做遥控器,孩子们当机器人,师生同台表演“机器人游戏”(感知左右)游戏四:(1)“握握手跟你做好朋友”(感知左右的相对性)(2)走楼梯。

反思以上的教例,我觉得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优秀案例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优秀案例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优秀案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优秀案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字1-20的读法、写法、大小关系、数字的组成方式等知识。

2. 能够掌握1-20的基本运算,如加减法,并能灵活地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字1-20的读法、写法、大小关系等知识的认知和掌握。

2. 加减法的操作规则和应用。

【教学难点】1. 数字1-20的大小关系和组成方式,加减法的灵活应用。

2.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 活动教学法:通过游戏、操作等互动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体验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手操作,从而深入地理解知识,并调动其各种感官,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发现和探索。

3. 合作学习法: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互相支持、互相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环节一】热身活动1. 课前导入:播放数字歌曲(1-20),让学生通过歌曲了解数字1-20的大小关系和读写方法。

2. 数字接龙游戏:教师提出一个数字,由第一个学生接住,第二个学生继续接上一个比上一个大1的数字,直到所有学生都参与完为止。

【教学环节二】数字1-20的认知1. 数字1-20的写法与读法:学生通过游戏、练习来达到正确读写数字的目的,如“找相对应的数字”。

2. 数字大小排列:在黑板上画出数字的大小关系表格,让学生依次贴上数字卡片,从而深入体验数字大小关系。

【教学环节三】数字的组成方式1. 数字和数字卡片相匹配:教师设计数字拼图游戏,让学生了解数字的组成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初步认知。

2. 数字的分解合成:通过具体的操作,让学生了解数字的分解合成,如“小象喜欢吃蛋糕”,让学生按照要求分解出不同数量的蛋糕。

【教学环节四】加减法的运算1.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操作“加减法计算器”,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记录

一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记录

一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案例记录一、引言本案例记录了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过程、效果等方面。

通过本案例的记录,可以总结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等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包括数的概念、数的读写、数的比较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首先通过讲授法介绍数的概念,然后通过讨论法让学生思考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最后通过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同时,还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四、教学过程与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通过讲解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大小比较等知识,让学生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

3. 课堂练习: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五、教学效果与评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等基本知识。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等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从学生的作业和表现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学生在数的比较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七、学生作业与表现本节课的作业包括数的读写练习、大小比较练习等。

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完成作业,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在课堂表现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优秀案例(集锦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优秀案例(集锦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优秀案例(集锦6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优秀案例第1篇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已有的知识与做法解决新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主动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每一步的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一定去过游乐场吧,你都玩过哪些项目今天淘气和笑笑他们高兴地来到了游乐场,咱们一起走进游乐场,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吧。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我们先来计算5人做太空船,需要多少无。

引导学生审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能解决这道题吗3、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交流中。

(4)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说一说,并把方法进行归纲整合。

(5)小组汇报中。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竖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无论是12X5还是5X12,用竖式计算时,通常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较大数作为第一个乘数。

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5先与2相乘,二五一十,满十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0,注意要把进位的1写在十位的下面,要写得小一些。

2、13个人要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呢(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6X13(2)拿出练习本试着来独立尝试笔算,算好了吗(3)要是有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要花多少钱呢请你在练习本上列一个算式,自己算一算吧。

汇报时还是让学生说一说算法,老师问算理,这次你算对了吗同桌之间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算一算,完成书55页第1题。

学生完成后要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完成书55页每2题竖式计算,一边做一边在心里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做完后教师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提醒学生注意,这样更有针对性。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大家一起来总结。

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 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

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研究“0”的活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3.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数学卡片、苹果树图教学过程:一、教学0的含义(一)在故事中体验0的含义一:什么都没有。

1、师:四只小兔去拔萝卜,你们想去看看吗?瞧,(课件演示)一只小白兔拔了3个,用几来表示?(3)第二只拔了2个,用几表示?(2)第三只拔了1个,用几来表示?(1)第四只小兔一个也拔不到,真可怜!小朋友,你用什么数来表示一个萝卜也没有呢?生:用0来表示。

2、师:猴妈妈出门办事,留了两个桃子给小猴子做午餐和晚餐,可是小猴子太贪吃了,(课件演示)小猴先吃了一个,盘里还剩几个?用几表示?生:还剩1个,用“1”来表示。

师: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一个,现在盘里还有几个桃子?用几表示?生: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用“0”来表示。

师:这真是一只贪吃的小猴,它午餐和晚餐只好饿肚子了。

3、师:请同学们猜一猜,我们这节课要学什么?生回答后师板书课题: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

4、师小结:小兔一个萝卜也没有,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从学生喜爱的童话世界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的故事情节中体会从有到无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更好地理解没有可以用“0”表示】(二)出示直尺,揭示“0”的第二种含义:起点。

1、师: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直尺,认真地看一看,然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两只很可爱地小狗。

数学一年级教案反思8篇

数学一年级教案反思8篇

数学一年级教案反思8篇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学一年级教案反思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一年级教案反思篇1数一数》教学反思虽说昨天是孩子们上课的第一天,但是因为学校授牌仪式,我的数学课都被冲掉了,于是,今天才开始上第一堂课《数一数》。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节非常简单的课,大部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候都已经会数数了,难不倒他们。

的确,大部分孩子都没什么问题,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孩子会因为粗心而导致错误。

第一节课是5班的。

由于刚开学,孩子们的课堂常规不是很熟悉,花了近5分钟时间教了如何问好及一些课堂常规。

上课时,想尽量拓展孩子的思维,在你还能找到数量是x的物品吗?这一环节中耗费了不少时间,结果课堂作业本都没有时间去完成。

6班是第三节课。

利用第二节空课,好好思考了一下,该如何紧凑利用这些时间,最后决定如下:1、主题中的各种数量分别有多少,由学生自己找,找到什么就说什么,但要求一定要表述完整,比如:我发现有1面国旗。

(这里又发现一个问题,孩子数倒是没问题,但是量词不会用,都乱用的,比如一个国旗、5个房子等都会说,虽然一一纠正了,但是还是担心,因为这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平时在家半土半洋的和孩子交流,孩子的普通话也就这么半土半洋,而且经常有方言的谐音。

)2、在数生活中的物品数量时,可以适时点拨。

事实上,6班的孩子还是很会选择的,而且自己延伸地也比较好。

比如我请孩子们数一数自己小组有几个女孩,有几个男孩。

当学生汇报完毕后,马上有孩子(严郡涵)补充:老师,我还知道我们班有15个女生和15个男生。

调皮蛋汪杭波马上补充道:我们教室有张凳子。

我还知道我们教室有张椅子。

又有孩子说道。

虽然这和数一数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他们用到了数学知识一一对应。

课堂上完成相应的任务是我们的职责,但是我们决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应该为了拓展孩子的思维而教。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5以内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5以内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5以内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算法有其多样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明白得和把握的方法,尊重学生在运算方法上的差异性。

学生从不同的摸索角度和生活体会动身,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的方法,这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执教了5以内减法的教学,有了一些体会和感受,现介绍如下:一、背景5以内减法是学生学习减法意义的开始,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省编义务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如此的:当学生看图列出算式5-2后,老师问:5-2=?如何样算?然后师生依照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5能够分成2和3,得出5-2=3。

相对来说,由于省却了课堂讨论和多次指名的时刻,因此课堂练习的时刻多了,再通过不同层次的口算练习,达到正确口算的教学目的。

但学生在运算时是按老师的方法完成运算,老师向学生提供只有一种可能或一种答案,一题一解,拉着学生按单一的思路进行算法的探究,长期如此训练则容易导致思维僵化,严峻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教材关于5以内减法的教学是另一种形式,当学生列出算式5-2后,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倒数法,5的组成知识和数数法,虽比省编的教学思路有所发散,但我觉得依旧没有完全放开。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建构主义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的新编数学教材,教材重视问题的探干脆,题材的丰富性和信息出现形式的多样性,重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答案的不唯独性,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二、案例5以内减法是第一册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初步明白得减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5以内减法运算。

从整体上说,课文没有给出具体详细的算法,教师能够引入自己喜爱的方法,学生也能够进展他们自己的方法,教材如此编排的意图是为了提倡算法的多样化,留给学生选择的自由。

因此我是如此进行例题教学的:当学生看图列出算式5-2后,我问5-2等于几?学生齐说:5-2等于3我又问:你是如何样算的?让学生先独立摸索,尝试解决问题,学生预备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认识1 - 1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 - 10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 - 10各数。

2. 使学生掌握1 - 10数的顺序,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3.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1 - 10各数的认识和读写。

2. 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二)教学难点。

1. 数的书写规范,特别是数字3、5、8等的书写。

2. 比较数的大小中,理解“>”“<”“=”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游戏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装有5个苹果的果盘。

- 教师:小朋友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果盘里的苹果)-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数的认识。

(二)新授(20分钟)1. 认识1 - 5各数。

- 教师指着果盘里的苹果一个一个地数:1个、2个、3个、4个、5个。

边数边在黑板上贴出相应数量的苹果图片。

- 教师:像这样1个、2个、3个、4个、5个,我们就可以用数字1、2、3、4、5来表示。

(在苹果图片下面写出对应的数字)- 教师带领学生认读1 - 5各数,采用多种方式读,如开火车读、个别读等。

- 让学生伸出手指表示1 - 5各数,加强数与形的联系。

2. 数的书写。

-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写1 - 5各数,边写边强调书写的要点。

- 写“1”时,要从上到下,稍斜一点。

- 写“2”时,要弯弯像个小鸭子。

- 写“3”时,两个半圆要写得圆润些。

- 写“4”时,要注意第二笔的横要长一点。

- 写“5”时,横要平,竖要直。

- 学生拿出练习本,在田字格中练习写1 - 5各数,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写法。

3. 认识6 - 10各数。

- 教师再拿出一些小棒,先拿出6根小棒,问学生:这是几根小棒呀?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引导学生说出6。

- 按照同样的方法,依次认识7、8、9、10各数,在黑板上贴出相应数量的小棒图片,并写出数字。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简单应用题》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简单应用题》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一方面,通过新教材这一载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 知材料,首先让他们凭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策略解决 问题,真正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其结构。另一方面, 教学策略选 在简单应用题教学中要充分活用教材,从反映生活实际 择与设计 的画面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并且做到每一类应用题的基本机构及其数量关系分析 清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品质,并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
1.巩固 7 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使学生知道括号和问号在图中表示的意义,正确
教学目标 理解题意和图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列式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数 学学习中养成主动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
一方面一年级学生识字少,部分学生读题困难,很 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老师读题和解释题目意思,学生才能 理解题意。另一方面,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也相对较少, 需要教师正确引导,通过图文并茂的导入,学生才能真 正理解应用题是在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在做作业。同 学生学习能 时,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注意力方面略有欠缺,容易被 力分析 其他事物分心,因此在课堂中要有意的对学生的注意力 加以引导,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另外,学生对题目 中的部分干扰条件常常无法排除,导致使用错误的数字 进行列式计算,也是由于学生对题目意思没有清楚,因 此一年级学生主要问题还是对于题目的理解,在最后的 计算上一般都没有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简单应用 题》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数学
教学课例名
《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简单应用题》

本节课主要学习一年级数学——简单应用题,新教
材上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变得多样了,过去课本中的应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案例8、7加几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案例8、7加几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案例 8 、7 加几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学 8 加几和 7 加几,进一步掌握“凑10”法,并鼓励学生应用其他经验计算。

8 加几和 7 加几的题共 13 道,分别在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 4题里陆续教学。

( 1 ) 例题先摆小棒再计算,把 9 加几的“凑10”策略迁移过来。

由于两个加数分别是 8 和 7,比较接近,有些学生会把8“凑10”,也有学生会把7“凑10”。

在交流中浮现两种“凑10”的方法,既教学了 8 加几,也教学了 7 加几,而且提升了“凑10”的水平。

教材突出“怎样想的”,让学生先在算式下的方框里填数,整理计算思路,然后交流。

要让学生看清晰, 8 和 2 凑成 10,应把 7 拆成“2”和 5;7 和 3 凑成 10,应把 8拆成 5 和“3”。

( 2 ) “试一试”里有两个教学内容,一是巩固“凑10”法,体味“凑10”的技巧是灵便、多样的。

二是引导学生从9+7= 1 6得出 7+9= 1 6 。

从相关的算式推理也是一种计算策略,它的特点是利用已知得出未知。

教材安排有三点理由:第一,推理过程简单,速度快,学生喜欢。

第二,9 加几是进位加法第一段教学内容,学生已经掌握,是可利用的资源。

第三,按9+7与7+9这样的关系,36 道进位加法可以编成 20 组,其中 16 组各 2 道,还有 4 组各 1 道,编组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在 10 以内加法“一图两式”中,学生已有“交换加号先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相同”的感性经验。

那时,两道算式是并列关系,都是根据图意写的。

现在要把两道算式变成因果关系,才干组织起推理过程。

这是教学中要注意的一点。

“想想做做”第 4 题是为学生体味因果联系,进行演绎推理而设计的。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加法时,掌握得比较好。

教学目标1. 1.使学生经历探索 8、7 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索、思量的意识和习惯。

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基本的一位数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际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初步的数学观念。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包括一位数的加法法则、实际应用以及简单的一位数加法计算。

三、学生情况
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数学,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主要通过直观的方式来理解数学概念。

四、教学方法
1. 实物演示法:利用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和一位数的加法运算。

2.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知识讲解:讲解一位数的加法法则和简单计算方法。

3. 练习:学生完成练习,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4. 归纳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在讲解新知识时,需要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练习环节,应设计更多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题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七、作业布置
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简单的购物游戏,计算找零。

小学1年级数学教案和反思

小学1年级数学教案和反思

小学1年级数学教案和反思
学科:数学
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题:认识数字1-10
教材:教科书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1-10,掌握数字的书写和读法;
2. 能够用实物和图形表示数字1-10;
3. 能够简单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数字1-10,掌握数字的书写和读法。

难点: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1.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数字1-10的卡片,并让学生跟读数字。

2.学习数字1-10的书写和读法。

3.教师用实物和图形表示数字1-10,并让学生进行配对练习。

4.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

5.总结:复习数字1-10,并进行小结讲解。

反思范本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数字1-10有一定的认识,但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进行相关练习,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
用数字进行简单的计算。

同时,我也要多使用实物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让他
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字之间的关系。

此外,我还要注意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
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帮助学
生更好地掌握数字1-10的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
快大茂镇中心小学:张玉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左右》时,我设计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建构知识。

案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头饰),你们想不想得到这些小动物的头饰?但是这些小动物们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它们说只要你能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大胆地提出问题或者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它们就跟你们做好朋友。

这一节课咱们就看看哪些同学能成为它们的好朋友。

2、对口令:大(小)前(后)大(小)、长(短)、高(矮)、胖(瘦)、前(后)、左(右)。

3、板书课题:左右
4、你常用你的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
左右手能帮助我们做许多的事儿,它们俩个呀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

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二、感知自身的“左右”。

游戏一:听口令,做动作。

(1)每一桌右面的同学起立,坐着的同学来都监督、检查、判断他们做的动作是不是准确的,如果错了请你马上帮他改正过来。

举起右手来,用右手摸右耳。

举起左手来,用左手摸左腿。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2)请每一桌左面的同学起立,向右转,向左转。

游戏二:找邻居。

(1)介绍你座位的前面是哪个同学?后面是哪个同学?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是哪个同学?
(2)摆一摆,说一说。

(在桌子上摆尺子,书、橡皮、文具盒,并向同学介绍)
游戏三:
我做遥控器,孩子们当机器人,师生同台表演“机器人游戏”(感知左右)
游戏四:(1)“握握手跟你做好朋友”(感知左右的相对性)(2)走楼梯。

反思以上的教例,我觉得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
体中的左和右,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初步确定左、右观念。

接着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创造性地设计了“找邻居”“握握手跟你做好朋友”“走楼梯”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左右的相对性、记住左右,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进一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并训练学生左、右的方向感,及其学生的反应能力。

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精神。

既巩固了知识,又指导了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文明规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