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施瓦布)——《课程论》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资料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一、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理论背景
二、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理论基础
三、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观点
四、对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评价
一、理论背景
• 施瓦布(1909—1988)是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他曾 经是泰勒的学生,参加过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但是结构主义课程 改革运动遭遇到挫折后,施瓦布针对以理论模式、目标模式为代表的 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传统课程的弊端: • 1、他认为过去的课程研究注重“理论的”,不切实际,太抽象, 概括化,而课程理论应当是实践的取向,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 2、传统的课程只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衡量课程的成败,关注学生 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课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忽略了对课程实践过程的评价。 • 3、传统模式在目标、理论的指导下,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具 有很强的一般性、普遍性,过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和创造 性的培养。
二、倡导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
• 1958年,施瓦布在他的报告《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 中,提倡通过“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学研 究的能力。这一倡导使得“探究”成了风靡全球的教学方 式。传统上将科学当作固定不变的知识结论进行讲授的方 式给学生造成“科学是不折不扣、不可更改的真理的虚假 印象”,从而建立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如果让学生把科 学当成不可改变的真理,5年或10年以后,这些确定的 事实被证明是错的,那么他们就会从清楚到迷惑,再从迷 惑到普遍怀疑科学的力量和权威。” 采用“探究”的教 学方式,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并不是不变的真理,它是在 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他所需要知道的是限制所谓真理 和他所学知识的应用的条件” 。
• 在施瓦布看来,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研 究的方法也必须相应有所改进和创新。“探究” 作为科学发现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的本质也必 须有所发展,与“稳定探究”模式所不同的“流 动探究”才是真正的“探究”,这样的方式才真 正符合科学自然发展的规律。科学家不断采用新 的科学研究方法来修正和完善已有方法,以获得 更接近真理的科学结论,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 和科学发展过程。施瓦布认为,为了国家科学技 术的长远发展,“流动探究”的科学研究方法大 大优于“稳定探究”。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课件
学习交流PPT
4
2、杜威的进步主义哲学思想。杜威对课程与教学整合及实用 主义认识论追求一种“ 实践理性” , 是建立在对意义一致性 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理解人类基本兴趣。 实践的兴趣及相互作用的民主社会组织的观点成为施瓦布实 践性课程探究模式思想的重要来源。
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展开的,实践艺术就是运用理论的艺术, 包括修正、调整理论,使抽象理论与实践情境相结合。
实践艺术主要有两类:一是感知的艺术;二是问题形成的艺术。
学习交流PPT
9
四、对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的 评价
1、非常重视实践的教
育情境中老师和学生的
2、改变了专家开发课程的思想,突出了教师、学
主体地位,这是超越泰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与科 学探究思想
学习交流PPT
1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一、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理论背景 二、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理论基础
三、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观点 四、对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评价
学习交流PPT
2
一、理论背景
• 施瓦布(1909—1988)是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他曾经 是泰勒的学生,参加过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但是结构主义课程改 革运动遭遇到挫折后,施瓦布针对以理论模式、目标模式为代表的传 统课程理论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传统课程的弊端:
• 主要是放在教师、学生、学科内容、环境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上,它们之间 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斯滕豪斯)——《课程论》
第三编课程探究的形式2020年5月26日《课程论》施良方著读书笔记20:51【背景与总括】泰勒的课程原理影响广泛,前面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总体来说没有摆脱以泰勒为代表的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70年代以后课程研究领域发生变化,目标模式受到各种挑战。
人们试图从不同的视角探讨课程问题。
最有影响是是英国学者斯滕豪斯提出的过程模式——课程不应以事先规定的结果为中心,而要以过程为中心,知识不是学生接受的东西,而是思考的对象,教育要促进学生思考,教师要成为课程研究者。
美国施瓦布提出的实践模式——课程研究应从追求理论转向解决实际问题,而实践种的问题是具体的,不可能只受到一种理论的指导。
西方国家一些学者提出的批判模式——课程内容不只是教育的问题,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问题,关注意识形态和经济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第八章过程模式【人物】斯滕豪斯【代表作】《课程研究与编制导论》【主要观点】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人获得理性自主能力,使人从作为权威的固定知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已有知识作为思考的材料,发展理解、负责的判断和批评反思的能力。
1.过程模式的特征使不易事先确定的、分解的目标系统为课程编制的依据,而关注整个课程展开过程的基本规范,是一种研究的过程,贯穿对整个过程涉及的变量、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不断评价和修正;2.将研究、编制和评价合而为一,整个过程是一种尝试,没有确定不变的、必须实施的东西;3.集中关注课堂教学实践,教师是整个过程的核心人物。
4.这一过程模式与其说是一个详述编制步骤的模式,不如说是一种编制的思路和思想。
第一节对目标模式的反思目标模式的假设——教育应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反映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目标模式的行动方式:1.具体说明要达到的行为目标(终点)2.具体说明或测验学生已有的行为(起点)3.设计课程、实施课程4.检验学生是否已经达到行为目标【评价】优点——1.有条理、系统的课程编制模式、与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研究传统吻合,以目标的方式把教育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2.提供了教育成功与否的准则——目标的达成,使评价变得简单;3.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分析性地思考,使教师有据可依。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集体”或“审议集体”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集体中,教师和学生 是核心,强调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合法主体和创造者。教师是课程的主要 设计者,在课程编制中起主导作用,并且在实施课程的实践中完全有权根 据特定的情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课程内容予以合理地取舍、批判。 同样,学生也是课程的重要主体和创造者。虽然,他们不能直接设计、开 发课程,但他们有权对教师提供的课程进行选择,有权对于什么学习内容 是有价值的以及如何完成这种学习内容等问题向教师提出质疑,并要求解 答。
《课程设计与评价》
评
不足:
析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虽然提倡采用集体 审议的课程决策方式,让“课程集体”中的 各方面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但由于 各成员主体的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利益需 求、价值取向不同,对课程问题也很难取得 完全一致的看法。集体审议的完全一致性原 则在现实中很难真正做到,更多的带有一种 理想的色彩。
谢 谢 欣 赏 !
《课程设计与评价》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内容简介
1
实践性课程的四要素
2
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审议
3
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
实践性课程的四要素
1 施瓦布认为,课程 是由教师、学生、 教材、环境四个要 素构成的; 构成课程的四要素 间持续的相互作用;
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 审议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 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
《课程设计与评价》
施 瓦 布
——实践性课程 开发理论
施瓦布
施瓦布(1909—1988) 是美国著名课程理论家,教 育学家,曾经参与过“学科结构”运动,他曾经是泰勒的学 生,参加过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和布鲁纳一起被誉为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但是结构主义课程改革 运动遭遇到挫折后,施瓦布针对以理论模式、目标模式为代 表的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传统课程的弊端。 在批判传统模式的课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性课程开 发理论。
课程理论的实践模式
四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
5、施瓦布提出了实践模式的方法论——行动研究
(1)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指由社会 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 社会或教育实践,该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 性认识而从事的自我反思研究。 (2)在行动研究中,实践者等于研究者,实践 过程等于研究过程,课程实践等于课程研究等,而 且他非常注重行动研究中的反思。
实践艺术主要有两类:一是感知(问题提出)的艺术; 二是问题形成的艺术。 三是问题解决的艺术。
准实践的艺术:实践艺术的延伸,它不是针对个别的、孤立的
情境,而是针对由相互联系、多样的个别情境所组成的准实践的情境 。准实践与实践进行相互冲突、相互博弈、相互适应,最终达到人所 追求的目标。
折中的艺术:基于实践情境的比较,对各种理论和学术的知识和
L/O/G/O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一. 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理论背景
1 2 一ere
二.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理论基础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3 4
三. 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观点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四 .对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评价
一、理论背景
施瓦布(1909-1988)是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 他曾经是泰勒的学生,参加过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但是结构 主义课程改革运动遭遇到挫折后,施瓦布针对以理论模式、目标 模式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传统课程的弊端 : 1.他认为过去的课程研究注重“理论的”,不切实际,太抽象 ,概括化,而课程理论应当是实践的取向,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 题。 2.传统的课程只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衡量课程的失败,关注学 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课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学 习过程;忽略了对课程实践过程的评价。 [ 3.传统模式在目标、理论的指导下,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 具有很强的一般性、普遍性,过于笼统,不具有针对性、个性化 ,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养。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 在施瓦布看来,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研 究的方法也必须相应有所改进和创新。“探究” 作为科学发现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的本质也必 须有所发展,与“稳定探究”模式所不同的“流 动探究”才是真正的“探究”,这样的方式才真 正符合科学自然发展的规律。科学家不断采用新 的科学研究方法来修正和完善已有方法,以获得 更接近真理的科学结论,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 和科学发展过程。施瓦布认为,为了国家科学技 术的长远发展,“流动探究”的科学研究方法大 大优于“稳定探究”。
3、现代欧洲大陆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尤其是现象学和存在 主义的观点。贯穿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之中的“ 寻找意 义” 的观点成为施瓦布课程观的基本精神之一。
三、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观点
1、施瓦布主张课程研究应当立足于具体的课程实 践状况,从课程实践的各种事实出发,而不是用 现在的所谓普遍、科学的课程原理出发。
• 1、他认为过去的课程研究注重“理论的”,不切实际,太抽象, 概括化,而课程理论应当是实践的取向,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 2、传统的课程只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衡量课程的成败,关注学生 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课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忽略了对课程实践过程的评价。
• 3、传统模式在目标、理论的指导下,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具 有很强的一般性、普遍性,过于笼统,不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培养 出来的学生都是一样的,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和创造 性的培养。
二、倡导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
• 1958年,施瓦布在他的报告《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 中,提倡通过“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学研 究的能力。这一倡导使得“探究”成了风靡全球的教学方 式。传统上将科学当作固定不变的知识结论进行讲授的方 式给学生造成“科学是不折不扣、不可更改的真理的虚假 印象”,从而建立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如果让学生把科 学当成不可改变的真理,5年或10年以后,这些确定的 事实被证明是错的,那么他们就会从清楚到迷惑,再从迷 惑到普遍怀疑科学的力量和权威。” 采用“探究”的教 学方式,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并不是不变的真理,它是在 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他所需要知道的是限制所谓真理 和他所学知识的应用的条件” 。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及其评价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一种课程设计理论,旨在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这一理论建立在基于经验的学习观念的基础上,认为学习是一种实际活动,应该以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以学习者为中心:课程设计应该以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并考虑学习者的个性
差异。
2.实践性:课程设计应该贴近实际生活,让学习者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
3.课程开发:课程设计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课程规划、设计、实施、评估等
环节。
4.团队协作:课程设计应该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让教师、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共同
参与。
在评价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可行性: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否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是否具有足够
的可行性。
2.实用性: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否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是否能提
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3.适用性: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否适用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者群体。
4.效果: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否能够带来显著的提升,是否能够达到预期
的效果。
在进行评价时,还可以考虑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以便更全面地评价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优劣。
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
第四章1.课程开发:指教育工作者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实施、评价并管理的动态过程,其目的在于使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的要求。
作为一个整体过程,课程开发即包括了课程的编订、实验、检验活动,还包括了建立在反馈之上的修正、完善和再检验活动。
2.课程开发的几种模式:(一)泰勒的“目标模式”(缺点:目标本身很难评估,此模式忽视了对学习过程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目标模式:指教育工作者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组织规划和具体开展课程的开发活动。
(1)泰勒关于课程开发提出了四个经典问题:1.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1.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1.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1.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2)这些问题对应着课程开发的四个任务领域:2.1选择和界定课程目标(首要解决问题)泰勒提出了确定目标的技术理论即“三个来源和两把筛子”三个来源:即教育目标的来源,有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两把筛子: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a.学校信奉的教育和社会哲学作为第一把筛子,它可用来鉴别、确定那些具有高度社会价值的目标。
然后舍弃掉毫不相干的。
b.学习心理学是第二把筛子,它用来判别学校有可能达到的一系列重要目标,将不适宜于特定年龄阶段学生掌握的目标、太具体或太一般化的目标以及与学习心理学相冲突的目标都统统剔除。
泰勒创立了能够有效地陈述教育目标的工具——二维图标。
它将每一个教育目标分解为内容和行为两个方面,即学生应当达到的行为以及运用这种行为的领域或内容。
2.2选择和建立适当的学习经验(课程内容选择)泰勒所指的适当的学习经验,不仅是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也不仅是教师所从事的活动,更不仅是知识,而是涵盖了学习者与学习对象技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3组织学习经验(内容组织编排)组织学习经验,是完成将学习经验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的排序。
需处理好纵向(例:三四年级的语文)和横向(三年级的语文和数学)组织关系,应恪守连续性、顺序性和整体性原则。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二、理论基础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探究模式的哲学基 础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1x、pe古rie希nc腊e的哲学传统中亚里斯多德的“ 实践观” , 即实践生活, 也就是人与
Hale Waihona Puke 5、施瓦布提出了实践模式的方法论——行动研究 (1)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指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
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该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 景的理性认识而从事的自我反思研究。
(2)在行动研究中,实践者等于研究者,实践过程等于研究过程, 课程实践等于课程研究等,而且他非常注重行动研究中的反思。
实践艺术主要有两类:一是感知的艺术;二是问题形成的艺术。
四、对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评价
1、非常重视实践的教育情境中 老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超 越泰勒的原理,把控制师生的过 程变为充分发挥师生作用的过程。
2、改变了专家开发课程的思想,突出了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 人员课程开发的参与。
5、集体审议是一种理想的实 践模式,在现实中很难做到。
• 1、他认为过去的课程研究注重“理论的”,不切实际,太抽象,概括化,而课程理论应当是 实践的取向,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 2、传统的课程只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衡量课程的成败,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课程 是一个动态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了对课程实践过程的评价。
• 3、传统模式在目标、理论的指导下,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具有很强的一般性、普遍性, 过于笼统,不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一样的,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 生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培养。
美国施瓦布的“实践模式”课程理论
美国施瓦布的“实践模式”课程理论[摘要]施瓦布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他提出的实践模式的课程理论与传统模式的课程理论背道而驰,强调课程的实践价值和动态过程,重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主张用集体审议的方式解决课程问题。
[关键词]施瓦布;实践模式;课程[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5)01—0068—03一、对传统课程理论的反思与批判施瓦布的实践模式课程理论主要是针对以理论模式(theoretical mode1)和目标模式(objectivesmode1)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而提出来的。
他指出传统课程理论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传统模式太强调课程理论的作用,往往习惯性地、不加思考地依赖理论,而理论的方法总是受一种指导性原理的控制,容易与课程实践相脱节,更多地带有抽象性、概括化,致使理论很多而问题不断,不能有效地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疑难问题。
2.传统模式只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来衡量课程与教学的成败,只注重最终的学习结果,而没有把课程当作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忽略了对课程实践过程的评价。
3.传统模式在“理论”、“目标”的思想指导下,使得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具有很强的一般性、普遍性,过于笼统化,而不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大一统”的模式,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4.传统模式无论是理论模式还是目标模式,课程的开发权都在上级部门,而教师和学生是被排斥在课程编制过程之外的,他们只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而非主动制定者、实施者。
这实际上有悖于课程编制的规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才是课程的真正主体和创造者…。
二、实践模式的课程理论施瓦布提出的实践模式的课程理论强调课程的实践价值和动态过程,追求课程的实践性,重视课程开发中结果与过程、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主张用集体审议的方式解决课程问题,同时把教师和学生视为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施瓦布)——《课程论》
2020.06.02 《课程论》施良方著读书笔记第九章实践模式▪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于1969年开始发布一系列关于实践的课程探究模式的一系列文章,引起极大反响。
▪针对传统的理论的课程探究模式提出的第一节实践与理论的区分▪施瓦布提出了实践的课程探究模式的三个基本假设:•课程领域目前的研究模式无法维持且难以对教育作出重大贡献,需要新的原理来应对课程领域的问题和多样性•其走向穷途末路的原因在于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错误地依赖理论•复兴的希望在于从理论追求转向另一种运作方式“实践-准实践-择宜”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区别:•目的上——理论的目的是一般的、普遍的知识,是持久、广泛、真理性与可证明的知识;实践的目的是对各种可能的行动作出抉择;•研究对象与内容——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般的普遍的,内容是科学的、数学的;实践的内容是具体的、特定的,受环境影响的;•问题来源——理论问题产生于心态,产生于已经确定的抽象的理论体系;实践的问题来自于实际的情况或疑难问题;•方法——理论的方法受指导性原理的控制,决定了问题的提出与形成,材料的收集与解释;实践的方法更多采用审议的程序第二节对传统的“理论”探究的批判一、关于一般意义上的原理危机的诊断在一般的理智活动领域(包括教育领域)里有以下六种逃避:1.位移——逃避自身的领域2.上浮——从关于本领域研究对象的论述转向本领域论述的论述3.下沉——试图回到研究对象的原始状态4.旁观——使自己站到旁观者、评论者、史学者以及专门批判别人的批判者的位置5.老调重弹——用新的语言复述过去的知识,而并没有增添任何新东西6.为争论而争论——为了辩论的生理或纯粹个人的偏见二、关于课程领域原理危机的诊断1.位移——逃避自身的领域——60年代课程改革中学科专家贡献较多而课程专家贡献基本为零2.上浮——从关于本领域研究对象的论述转向本领域论述的论述——模式、元理论、元元理论较多,而很少关注课程领域的实际问题和障碍3.下沉——试图回到研究对象的原始状态——课程领域基本不存在4.旁观——使自己站到旁观者、评论者、史学者以及专门批判别人的批判者的位置——关于课程的历史、论文选集、评论和批判5.老调重弹——用新的语言复述过去的知识,而并没有增添任何新东西——不断重述泰勒或杜威的理论6.为争论而争论——为了辩论的生理或纯粹个人的偏见——凭借个人偏见的争论不少施瓦布所使用的逃避,是一种中性词,6种逃避不应受到同等程度的指摘,如4、5、6则无用,123若负责任的话也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变革。
在众多教育模式中,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的概念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又称实践导向教学模式,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施瓦布提出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自身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以实践为导向:该模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参与实际项目、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自身能力。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4. 注重团队合作:该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1. 确定实践项目: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选择合适的实践项目。
实践项目应具有实际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计实践方案:教师应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包括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时间、实践评价等。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完成一个实践项目。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实施:学生按照实践方案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5. 实践评价: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应注重过程和结果,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6. 反思总结:学生在实践结束后,进行反思总结,分析实践过程中的得失,提高自身能力。
施瓦布实践课程论对我国实施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启示
施瓦布实践课程论对我国实施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启示作者:郑珍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25期摘要: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提出实践课程理论,强调课程的实践价值和动态过程,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主张用集体审议方式解决课程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实施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施瓦布实践课程理论对我国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施瓦布;实践课程理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施瓦布(1909-1988年)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生物学家。
课程专家派纳称博比特、泰勒和施瓦布是课程领域的三个历史“巨头”。
20世纪50-60年代施瓦布曾与布鲁纳一起领导了美国的“新课程运动”,该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施瓦布在反思新课程运动失败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性课程观”,该观点的提出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给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带来了生机。
1、施瓦布实践课程论的内涵1.1实践性课程的价值取向:实践兴趣。
施瓦布建议,课程理论家必须从追求普遍的原则转向追求现实的课程实践。
传统的课程模式是指向学生最终的学习目标,注重目的、结果和行为控制,通过事先制定好的行为目标来控制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整个过程,它体现的课程价值取向自然是追求技术兴趣。
而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把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把课程理解为相互作用的有机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指向主体的兴趣需要的是否得到满足和能力德性的是否得到提高。
所以,实践性课程理论指向课程实践过程本身,注重手段、过程和相互理解、相互作用,体现的正是课程价值的实践兴趣。
1.2实践性课程的创造主体:教师和学生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强调,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反对将教师和学生孤立于课程之外。
由施瓦布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教师是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在课程编制中起主导作用,并且在课程的实施实践中完全有权根据特定的情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课程内容予以合理地取舍、批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06.02 《课程论》施良方著读书笔记第九章实践模式▪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于1969年开始发布一系列关于实践的课程探究模式的一系列文章,引起极大反响。
▪针对传统的理论的课程探究模式提出的第一节实践与理论的区分▪施瓦布提出了实践的课程探究模式的三个基本假设:•课程领域目前的研究模式无法维持且难以对教育作出重大贡献,需要新的原理来应对课程领域的问题和多样性•其走向穷途末路的原因在于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错误地依赖理论•复兴的希望在于从理论追求转向另一种运作方式“实践-准实践-择宜”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区别:•目的上——理论的目的是一般的、普遍的知识,是持久、广泛、真理性与可证明的知识;实践的目的是对各种可能的行动作出抉择;•研究对象与内容——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般的普遍的,内容是科学的、数学的;实践的内容是具体的、特定的,受环境影响的;•问题来源——理论问题产生于心态,产生于已经确定的抽象的理论体系;实践的问题来自于实际的情况或疑难问题;•方法——理论的方法受指导性原理的控制,决定了问题的提出与形成,材料的收集与解释;实践的方法更多采用审议的程序第二节对传统的“理论”探究的批判一、关于一般意义上的原理危机的诊断在一般的理智活动领域(包括教育领域)里有以下六种逃避:1.位移——逃避自身的领域2.上浮——从关于本领域研究对象的论述转向本领域论述的论述3.下沉——试图回到研究对象的原始状态4.旁观——使自己站到旁观者、评论者、史学者以及专门批判别人的批判者的位置5.老调重弹——用新的语言复述过去的知识,而并没有增添任何新东西6.为争论而争论——为了辩论的生理或纯粹个人的偏见二、关于课程领域原理危机的诊断1.位移——逃避自身的领域——60年代课程改革中学科专家贡献较多而课程专家贡献基本为零2.上浮——从关于本领域研究对象的论述转向本领域论述的论述——模式、元理论、元元理论较多,而很少关注课程领域的实际问题和障碍3.下沉——试图回到研究对象的原始状态——课程领域基本不存在4.旁观——使自己站到旁观者、评论者、史学者以及专门批判别人的批判者的位置——关于课程的历史、论文选集、评论和批判5.老调重弹——用新的语言复述过去的知识,而并没有增添任何新东西——不断重述泰勒或杜威的理论6.为争论而争论——为了辩论的生理或纯粹个人的偏见——凭借个人偏见的争论不少施瓦布所使用的逃避,是一种中性词,6种逃避不应受到同等程度的指摘,如4、5、6则无用,123若负责任的话也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三、课程理论原理的危机——实例解剖施瓦布用赫尔巴特主义与推导目标作为例子,说明课程理论原理的危机实例1:赫尔巴特主义美国60年代的结构课程理论是对赫尔巴特主义的修正,其理论假设是:儿童的观念是从已有的观念和现有的经验中产生的。
由此而来的课程是:分析现有知识体系,确定正确观念、确定其随儿童发展的顺序,在适当时候采用适当方式呈现。
课程改革需要理论依据,但不能只依赖一种理论,要根据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平衡和协调地选择和应用各种理论。
实例2:推导目标许多人努力把课程建筑在推导出来的目标上,或根据社会需要,或根据人格理论,或定位于现代社会的需要。
三者都是只建立在某一种理论基础上的,都是不适宜的。
能否同时考虑到所有相关的学科理论?最有效的方法:集体审议。
第三节课程问题的解决:集体审议提出将精力从理论追求转向实践-准实践-择宜的运作方式,这种运作方式的探究方式是集体审议。
一、审议的一般性描述▪审议的一般情形•具体的个案解决:非演绎非归纳;非演绎——不依赖于运用某一种原理解决问题,而是综合多种原理;非归纳——不为得出概括或解释,为作出特定情境中行动的决策•复杂而繁重暂时就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目的达成共识-考虑各种可能的途径形成备选的解决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权衡选择最佳的方案-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预演,反思目标,作出最终的抉择。
•形成新的公众,成员之间形成新的交流方式使解决方案的对象参与其中,使其相信选择使值得追求的,打破专职人员于学校工作人员的屏障▪课程审议的特征•涉及备选方案的形成与选择——要有可供判断的各种选择方案•遵循实践而非形式的逻辑——作出行动的抉择,获得情境理解,不能证实无法精确预测结果•具有集体的和教育的特征——通过审议形成共同体,促进多方人员参与,相互启发。
二、课程审议:实践的艺术实践是具体、特定的,理论是概括、系统和简约的,二者在存在着截然不同。
▪不同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存在差异,教育理论的特殊性在于:主要从行为科学理论中借来的原理和结论;行为科学理论主要研究人和人类事务的科学。
▪因此在借用行为科学理论必然具有两种危险成分:•行为科学中的每一种理论都是针对教育问题赖以产生的那个复杂领域的一部分,且在讨论时与其他理论探讨的部分分割开来;•每种行为科学用来处理它所阐述的那部分的探究原理不是一个而是多个,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导致对研究对象的不同阐述。
▪因此在教育领域中,理论与实践自身内很难协调一致,但也提供了别的途径•理论概括所丢失的实践问题的特殊性可以在情境自身中找回;•通过相互调解,可以使不同的理论之间得到协调;•行为科学论题与结论的有效性可以通过运用一个以上的理论得以超越。
但这样一种协调的过程是复杂的,难以概括为可以普遍应用的规则,每次运用都需根据当时情况加以修正和调整,——施瓦布称为艺术。
这种艺术可分为两类:实践的艺术与择宜的艺术。
•实践的艺术——补充理论不足,为实践说话并规划•择宜的艺术——使理论处于备用状态1.实践的艺术▪实践的艺术——针对每个个人所感知的各种个别的、具体的、特定的情境而言。
非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出发认识,而是看待学生本身的实际——某地某校某班的学生某某父母的孩子等,从当时当地的具体和整体性的事态中看待问题。
▪首先是感知的艺术——进行无关扫视——感知情境的细节并初步赋予其意义,使要考察的对象所处的背景被各个击破,从而从背景中识别问题所在;▪其次是问题形成的艺术——根据感知到的细节与意义,对问题进行进一步诊断,用不同的方式表述所诊断的问题,权衡不同的问题表述,选择最佳的问题表述方式。
▪最后是问题解决的艺术——问题解决的备择方案的形成、追踪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权衡备择方案,决定何时停止审议并开始行动;2.准实践的艺术▪实际的问题情境往往不是单个的、孤立的“纯”实践的情境,而是由相互关联的多样的情境组成的准实践情境——更复杂▪准实践决策过程的艺术——区分问题是属于那个个别情境,但同时要具有问题划界的灵活性与问题表达的流动性,因为各个别情境时相互关联的;——需要多方人员的参与以便形成多样化的问题表述和问题解决方案;▪准实践的决定的系统表达方面的艺术——非指令,告知准实践的特定以及在转化为行动时应考虑的方面以及哪些可修改、如何修改等内容3.择宜的艺术▪无固定的步骤,有大致的框架▪首先初步分析——分析可依据的理论的术语及其联系,分辨理论的研究对象以避免偏见;▪其次沿着两个方面做进一步分析:•对具有同一或类似的课题但具有不同的属于的理论进行比较——识别共同要素、不同要素——发现每种理论的偏见•对研究课题相关但理论体系不同的理论进行比较——明确理论中的歪曲▪择宜的目的不是建立统一理论的理论,而是建立起暂时性的沟通的桥梁▪前两种艺术针对实践情境,择宜的艺术针对理论,但三者不是分隔的三、课程审议:基本要素的协调与平衡▪课程基本要素为三种艺术融入课程审议提供把手1.四个基本要素多元复合的理论家族的每个成员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学科内容对一般的学科内容与教育上的学科内容进行区分,应以教材的形式呈现学科的教育内容而不是学术内容;区分作为课程编制来源与资源的学术知识——来源的内容转化为课程内容不仅时课程专家的工作,要通过集体审议进行转化;学生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各学科角度洞见学生的特定——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环境环境——学生学习得以发生,学习结果得以产生的环境,以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联合起来,综合理解影响学生和学校的环境教师泰勒课程原理种,学生、学科、社会是目标的三个来源,教师是实现目标的执行者;但在集体审议中,教师是确定目的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要素,是课程审议的第一手的信息来源2.课程审议:基本要素的协调与平衡▪要使学术性内容转化为课程内容,要综合考虑四个要素,因此需要有足以代表这些方面经验的集体(小组)的共同合作——课程审议小组▪课程审议小组通常包括:课程专家、教师、校长、学生、家长、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教材专家、社区代表等;▪课程实践探究最终要导致课程决策体制的变革,主张变革自上而下的课程决策模式,变为自下而上的模式,即决策的基础在地方而非中央,是民主的模式▪由于各人经验、看法不同,集体审议不是容易的事。
但它要求所确认的问题是所有参与者所体验到的或所理解的问题,审议最后作出行动决定应该是集体共同的决定“我们的决定”3.课程教授要做的事保证课程审议小组成员间的协调,保持四要素的平衡,需要小组成员尤其组长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技能。
而负责培训的应是大学的课程教授。
第四节实践模式的批判与反思有益的思考1.实践的课程探究是对实践的课程探究的倡导,而非不要理论指导;2.虽然不否认理论指导,但反对对外来的理论过分的、无根据的依赖——指导学校课程改革的理论不是单数的而是复数的,要根据学校课程的具体情况(实践的艺术)有目的、有根据地对所有有关理论进行分析和选择(择宜的艺术)3.反对过分依赖外来的理论,强调课程理论的重建与发展——追求多元背景下的多元理论,问题解决的原理是实践的推理不是逻辑的推理4.所描述的课程决策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固有的理论问题1.过于强调各种实践情境的独特性,一般理论持怀疑态度,容易走向相对主义2.提出的择宜的艺术是一种对各种理论的折中调和,但各种理论本身基本假设和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各取所需容易造成思路混乱3.集体审议为各种代表提供发表观点提供场所,但各人背景不同难以取得一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