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形成性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方式研究引言: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评价方式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方式,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定期的评价、反馈和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具有以下重要性:促进学生个体发展: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发现和克服困难,促进个体学生的发展。
提供实时反馈:形成性评价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促进教学优化: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多元评价方式的应用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价方式:笔头测试:通过书面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既考查记忆能力,又考查理解和应用能力。
口头表达:通过口头表达方式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包括课堂交流、小组讨论、口头作文等,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品展示:学生可以通过展示作品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课堂演讲、作文比赛、文学创作等。
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和社交活动中的表现,收集相关数据和评价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情况。
三、评价方式的改进与创新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需求,评价方式也需要不断改进与创新。
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探索:引入技术手段: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电子评价表、在线作业、语音识别等,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效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bd7fc8d5bbfd0a79567382.png)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的因素。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从而改进学习的方法,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同时形成性评价也可以正确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便能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指导。
形成性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
多年来,由于对传统的考试缺乏分析,对学习评价的意义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实施评价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一番思考。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达到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的和谐统一。
形成性评价是强调开展以调节教育过程,保证教育目标更好地实现为目的的评价活动。
一、形成性评价的提出及含义(一)提出以往的学习评价无论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还是评价标准来说都是非常的单一,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差的唯一依据。
这种评价只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其指导原则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习者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教学原则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
(二)含义形成性评价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效果,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
它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指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它是体现评价改革新理念的一种典型方法。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
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着重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以及与之相关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新的学习需求。
【情景展现】怯生生的表情不见了在一个晴朗的夏日里,我们班上来了一个清秀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是从外地转学到我校上初一的。
她那一脸怯生生的表情说明了她需要帮助。
第二天的英语课堂上同学们像往常一样踊跃、热烈地说着英语的时候,她只是默默地看着,很困惑,很茫然。
我把目光转向她:“××,What row are you in? ” 她迟疑地站了起来,又怯生生地望着我,动了动嘴,然后,摇了摇头。
“孩子,你怎么不开口呀?” 我心里暗暗着急。
“老师不能丢下你,你也是一块金子啊。
”课后我主动找她聊天,才了解到原来她小学没学过英语,当听说其他同学英语教学从小学就开始了,因此特别紧张,对学好英语没有信心。
根据她的具体情况,我对她提出特别的要求,从容易的做起。
每次的进步都给予真诚的鼓励,或掌声或喝彩。
此后几天,情况大致相似。
她依然不敢开口说英语,上课发言时常常是同学们焦急的等待换来她结结巴巴不成句的回答。
我深知时间的宝贵,也明白教学进度不可耽误。
但每次我的心里都存有希望——有一天她会开口的,因为我更执著于“皮格马利翁效应”。
于是,我和同学们都热切地等待着。
有些同学开始小声地提示她,班长甚至捏起小拳头替她加油。
等她一开口,就给予鼓励“ Good ”“ Very good ” 。
终于她说出一句姑且称之为句子的话了“ I am in-Class-Four-Grade-One ”。
全班同学为之欣喜!在初一上学期期中形成性评价试验考试中,她得了61 分,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从此她学习英语的态度改变了,信心大增,她开始主动来找我说话,次数日渐频繁,谈她学习英语的感受,从“老师,我以前总是记不住单词”到“老师,我现在不怕记单词了” ,再后来,“老师,我现在不怕英语了!”在我忙着的时候,她还主动地帮我处理事情:“老师,这个我会,我来帮你改!”那种怯生生的表情不见了,我从她身上看到了自信的光芒,那光芒源自于成功的感受。
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形成性评价,对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本文将对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促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写作能力一、科学合理地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价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更注重对学生写作成绩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案,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学习《秋天》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形成性评价方案:“在本文中作者描写了秋天校园里五彩斑斓的景色。
作者以一条小路、一片树叶、一座假山为主要描写对象。
教师可以在课上要求学生对这些景物进行观察,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色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
可以让学生把看到的景色进行描述,也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作文完成后由教师对其进行批改。
”通过这个形成性评价方案的设计可以看出,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但是由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其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形成性评价方案,比如低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口头表达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采用书面表达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
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
二、对写作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价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形成性评价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形成性评价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和目的。
2.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的能力。
3. 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PPT、教学录像、教材、学生作业本、评价标准。
2. 学生:学习笔记、作业本。
教学步骤:导入:教师展示一段教学录像,录像中的学生正在进行形成性评价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录像并思考:学生在做什么?为什么做这个活动?呈现:教师给学生解释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即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评价,旨在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
教师通过PPT介绍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包括:1.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之处。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能力。
实践:教师展示一份学生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评价标准对作业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们将自己的作业与标准对照,给出自我评价的分数,并写下改进的措施。
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
学生们交换作业本,并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对对方的作业进行评价。
完成后,学生们讨论评价结果并提出建议。
巩固:教师出示一篇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进行写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收集作业,进行形成性评价,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总结:教师提醒学生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并强调评价不仅仅是给分和扣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实现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形成性评价中的收获和不足。
扩展:学生可以通过实践中提到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或日常生活中,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
实施建议:1. 由于时间有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教学步骤。
2.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要求给出具体的改进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3. 在互评环节中,教师可以进行组内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4. 鼓励学生在接受评价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将评价看作是自我完善的机会。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还关系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
而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发现教学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
第一,多元评价。
语文教学评价不应该仅仅看重学生的成绩,而是应该全面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在评价语文教学时,应该包括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外阅读、语文活动参与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方位地评价学生,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第二,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课程教学中一直贯穿着的评价,目的在于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反馈信息给考察者,调整教学方向。
在语文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批改、课堂小测验等形式来进行,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帮助。
差异化评价。
差异化评价是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帮助每个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差异化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学习习惯、阅读能力等方面来进行。
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方案,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合适的评价和帮助。
第四,参与性评价。
参与性评价是指让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让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第五,综合性评价。
综合性评价是指将多方面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个全面的评价结论。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阅读能力、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收集评价信息,综合分析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得出一个全面的评价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发展,也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并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有什么好的做法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有什么好的做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及时评价,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突出强调的评价类型。
下面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的做法作初步探讨。
一.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
所以以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评价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评价的方法后,多采用小组竞赛、对组合作、大组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
二.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评价的机会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保证他们评价的时间。
教师要学会“倾听”。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后,教学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
在小组内、在班里有了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待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奇谈怪论”。
如果在这时候,我们以教师的权威去压制这些“奇谈怪论”,以自己的标准答案来作最终的评价,那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好奇、探究、创造的内在动力的减退,最终扼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这样一来,即使是课堂上有了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时间,可学生也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只能成为流于形式的一句空话。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注意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学会放下教师的架子,学会少“讲”多“听。
教师只有学会倾听学生的评价意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
形成性评价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形成性评价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评价不再是单一的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一种衡量方式,更是一种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式。
本文通过简单介绍形成性评价的有关内容,提出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从而为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增砖添瓦。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具体应用教学启示小学语文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教学评价依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划分,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个类型。
其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
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主要为: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其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帮助教师及时的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等,通过此类型的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师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案,调整与改进教学工作。
形成性评价的特点是以分数为目标参照,对教学工作的调整具有“前瞻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与智力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目标处于雏形期,且在该阶的个体共性特点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习惯或心理便知晓;但是,在该阶段的学生具体的个体学习特点及学习能力,需要教师通过测验或整体教学活动的评价才能详细了解。
2. 形成性教学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形成性教学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帮助教师及时的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等,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改变与修善程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第二,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发挥,调整教学方法与模式。
第三,淡化教学中的奖惩及其奖惩功能,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努力学习的信心。
第四,注重学生的态度、情感、创造性变化,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体的综合性发展。
3.形成性教学评价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启示3.1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把教学目标设计得更加科学,使得自己的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起到激励教师不断进步的作用。
小学语文形成性评价方案

小学语文形成性评价评价理念落后是制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评价理念从几个方面对传统测试与评价的模式提出了挑战。
通过引入形成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使教学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扩展;使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自主性监控和调整成为可能。
形成性评价使用得当将有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益。
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评价思想,对现行学习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的改革。
教育部在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对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学生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
语文课程的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形式多样性。
评价学习的效果,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改革试验,建立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能注意学生个别差异以及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模式。
探索小学生语文学习评价--形成性评价的新方法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很大的意义。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实施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就势必打破原有的评价格局。
因此,在操作中要考虑简便易行,不过多加重师生的负担。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通过教学产生的行为变化做出价值判断,为改善和优化教学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学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按评价的功能可以划分为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三种。
本文所讨论的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和生活中使用的一种学习评价,主要用于监控、调节学生课内外的学习内容和应用频率。
它强调的是学以致用,而不是给学生评定等级。
这种评价的基本特征是把一个学年或学期的学习过程看作由一系列连续的学习单元所组成的整体,在每个重要的学习单元结束后,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适时的评价。
谈谈我对形成性评价的看法

谈谈我对形成性评价的看法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的基本特征。
1、引导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偏差或学生对知识有了新发现时,教师在评价上应给予积极的引导。
2、激励性: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课堂评价中我们运用激励性评价纠正学生的错误,培养其自信。
3、针对性,对于不同的主体或不同的内容给予有针对性评价。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应注意的问题1、评价时应因人而异,关注每一位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
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语言上不要模糊不清,千篇一律,因人而异具有灵活性和个体性的特点,能促使学生在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中增强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2、评价不宜夸张。
(比如,叫学生写诗歌或某次作文学生用了一些很华丽的词语,很多恰当的修辞手法等,这时教师夸他写得太好了,词语用的太妙了,简直像大诗人李白,文学家鲁迅写的)像这样的评价太夸大事实,导致了学生飘飘然,心想原来成功这么容易,当大诗人,文学家这么好当,这样的话学生的勇往直前,勇于探索的精神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3、以引导性评价给学生指明学习思考的正确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从学生那里反馈来的信息,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引导,使学生找准自己的方向,努力探索和学习。
比如,教师在上观察作文课时有个学生望着窗外的小鸟发呆,这时教师可这样引导:“你看他观察的多仔细啊,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观察到的情况吗?”这样既没批评学生,让学生难看,反而给学生指明了要写观察小鸟的内容,有了方向。
4、以艺术性评价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艺术评价可以拉拢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使课堂气氛走向和谐,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那么,怎样使用艺术评价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教师的评价应准确得体,因人而异,给学生以提醒,及时纠正问题;(2)生动丰富,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用诗一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
如:你的想象太丰富了,我真想和你一起去遨游太空,寻找我儿时的梦。
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

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对学生多个阶段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评价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提高。
以下是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应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语文掌握情况,包括课堂观察、小组合作、个人任务、口头表达、书写作业等。
这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评估。
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具体的阶段性目标。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向,知道自己正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并且可以根据目标来评估自己的学习进展。
反馈和指导:教师在课堂中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评价、批改作业、讨论交流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这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档案和学习记录: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和学习记录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和学习反思,同时也给予学生自主记录的机会。
通过学习档案和学习记录,教师和学生都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找到学生的优势和改进的方向。
学习反思和自评: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学习反思来参与形成性评价。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遇到的困难以及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通过自评和学习反思,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不仅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与终结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能力提升。
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课前诊断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小测试、问卷调查或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与能力。
这种前期诊断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2. 课堂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收集有关学生参与度、学习兴趣及互动情况的信息。
例如,在进行课文朗读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发音、语调及理解程度。
这种观察不仅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肯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3. 及时反馈形成性评价强调及时反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即时的评价和指导。
通过口头表扬、书面评语或同伴互评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调整学习策略。
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给予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4. 自主评价与反思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通过引导学生写学习日志、记录学习感悟,帮助他们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我认识和学习能力。
这种自主评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组合作评价在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评价、鼓励与帮助。
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促进语文能力的共同提高。
小学语文新课标形成性评价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形成性评价解读新课标的评价建议中提出重视形成性评价,这一知识点也是招教考试中案例分析题中国经常用到的知识点。
那究竟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有怎样的作用?今天来和同学们解读形成性评价,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更好的在考场上灵活运用。
一、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一)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分等鉴定。
”(二)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因为学生是在成长发展中的,尤其是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变化更快。
总结性评价过多,对学生的压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受到的限制也大。
形成性评价重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和记录,一段时间后总结评价结果,描述出学生能力发展的轨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
语文能力的形成性评价,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从多种途径收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态度、情感及行为等信息,通过分类、对比和系统分析,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在一段时间内,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反馈,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调整,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以求提升其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一)形成性评价能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评价他们的活动中,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形式。
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享受获取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愉悦,在互评及家长、教师的评价过程中得到鼓励,明确了下一步自己的学习行为,并主动去调整,监控自己学习过程。
研究表明:课堂上成功的、有效的学习发生于学生对其学习具有自主感之时,发生于学生理解他们努力的目标之时,发生于他们的内在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的时候还发生于他们懂得如何学习并且具备学习能力和方法的时候。
注重过程 全面评价 合力提升——小学中年级语文形成性评价改革例谈

室 , 你们所描绘的一处处风景 来到 前, 交流一下大家的习 , 作 好吗? ” 于是 大家来 到校 园里 , 开始
张书法 习字纸。 结合 等级评 定 制, 先给 每一位 学生 的习字水 平
作 超市 ”这里 有许 多习作选 题 : :
这 里有丰 富多彩的 儿童作文 : 这
打 一个等级 , 再把属于 优秀 的或 是 与 自己前 几 周的作 品相 比 有
较 大进步 的学生作 品 , 贴在 教 张
里还有各种各样令人生趣的评改 方式。 具体的做法有如下几点。
语 言积 累 , 有 定量 的评 价 , 既 从 他 们 的储 蓄卡 上很 明 显地 反 映
安 排 了一 周一次的 书法指导 课。 在 进 行 了循 序渐 进 的 书法 指 导 和 训练后 , 者要求每 生每周 交 笔
一
教 师 必须 从教 学 观念 上予 以根
本 的变革 , 立一 种全新 的作 文 建 评 改机 制 。 者想 到 了开 设 “ 笔 习
交 流各 自的习作 , 笔者适 时地 对
法 帮助他们 树立 习作 的信心 。 很
多学 生在这 ~时期 出现 了“ 写 怕
语文课上的书写指导外 , 者还 笔
作 文” 的现象 。 要改 变这 一现 状 ,
学 生 习作 中描 写 优 美 台 地 方进 勺
E 6 教 月 一 版 O.语 5 学 刊J 21 文 、 l2 学 1
此 方式 进 行形 成性 评 价 的最 好
时 机 。 在 教 学 四 年 级 下 册 第 一 如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方法与策略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方法与策略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方法与策略,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一、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形成性评价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的评价方式。
相比之下,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更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形成性评价则更关注学习的过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用。
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评价方式固然重要,但也可以结合其他形式,如作业评价、小组合作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
这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评价方法与策略应该与这一目标相一致。
例如,在听力方面,可以通过听力测试、听写等方式进行评价。
在口语表达方面,可以通过课堂演讲、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在阅读方面,可以通过阅读理解题、阅读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价。
在写作方面,可以通过作文评价、写作任务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此外,评价方法与策略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容易培养出机械记忆的学生,而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引入开放性问题、探究性任务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个性化评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评价方法与策略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调整。
例如,在评价写作能力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设置不同的写作题目和要求。
在评价口语表达能力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采用小组合作评价或个别演讲评价等方式。
此外,评价方法与策略还应该注重及时反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改正。
小学语文整合评价的策略

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 运用以上两种评价方式,还要注意三点: 1 学生对朗读、表演的评价不能泛泛的 只停留在技巧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评出 对文章内容、思想、语言和表达方法的 理解。
2 评价时不能让学生牵着老师走。
在教学中,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走,教
师也不能跟在学生后面走。 3 有的表达方式不好评价,那就不必强 求学生。 这两种评价方式一般适用于感情色彩比 较浓重和故事性强的课文(片断)。
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评价策略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教学研究室 许冰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 价相结合
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 结合
三、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 结合
四、言语评价与非言语评价 相结合
阅读教学中师生多项交互的言语评 价
(一)教师对学生的言语评价
1 激励式言语评价
2 导学式言语评价 3 明理式言语评价
(三)学生的自我言语评价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
己的朗读和说话等进行评价。
课终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
(四)学生对教师的言语评价
“语文课标”:“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平
等对话中进行。”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对教师的朗读、语言、 板书等进行评价。 课终总结 “你认为老师这节课上得怎么样?”
4 幽默式言语评价
5 情境式言语评价
(二)学生之间相互的言语评 价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主要探索了学生之
间相互评朗读、评表演的方式。 读得不充分的课,看不出学生朗读进步 的课,不是好的阅读课。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语文教学改革到何 种地步,放弃了读就放弃了一切。
“语文课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
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以《小英雄雨来》为例

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以《小英雄雨来》为例【摘要】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所进行的诊断和剖析,以此进行教学总结和评价,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学生的阅读水平。
《小英雄雨来》是管桦的一部经典小说,也是一部经典的小学读物。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经常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集体阅读。
本文通过对《小英雄雨来》一书的研究,探讨了在整本书阅读中采用形成性评价教学方式的成效,并通过这一实例,探讨了在整本书阅读中应用的形成性评价策略:保持全面整合评价,以进阶思维为指导,以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以评价成果反思阅读效果。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在小学阶段,阅读一直是语文学科学习中的一个要点。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广度与趣味深度等方面进行提升教育。
但是,对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不能只限于老师的建议、引导和积极讲解,如果没有教学评价,就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教师必须建立起一种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进行即时、动态、多次的评估,强调对学生进行精准评价与即时回馈,以此来加强和改善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从评价中学习到有用的信息,从而发现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发现问题和缺陷,这样就能够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进而提高自身的整体语文学习水平。
一、做好阅读前期的诊断评价工作阅读整本书之前,老师要利用课堂教学中的调研、测试、调研等方法,对学生原来的水平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并对其进行规划评定,以准确地把握好整个导读的重点和难点,并使之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引导阅读工作。
1.调查表的内容(1)调查问卷的主要成分一是有关作品的文学和文化知识,例如作家管桦的身份、代表作品、抗日战争的历史环境等。
二是对同一题材或同一类型的文学作品的解读。
比如,在读懂了《小兵张嘎》、《青铜葵花》之后,学生是否获得了感悟。
(2)问卷的构成一是最近几年的读书状况。
透过调查,调查每位儿童最近阅读的内容,例如阅读哪些书目、喜欢阅读哪一类书籍、阅读时间大约为多少、每天有多少时间自己进行阅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李磊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199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
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的成长成长即学会生存-----学会获取信息,学会实施行动,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学会更新自己,学会体验感情,学会合作,学会审美。
一、课程标准对评价的建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为什么评价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评价什么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还应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谁来评价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二、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一)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分等鉴定。
”---斯克瑞文《评价方法论》形成性评价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以便对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加以改进。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习者评定成绩或作证明,而是既帮助学习者也帮助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达到掌握程度所必须具备的特定知识上。
---布鲁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陈玉琨教授认为,形成性评价指在教与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去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张庆林、杨东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与学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旨在通过经常性的测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改进教师的教学。
(二)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因为学生是在成长发展中的,尤其是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变化更快。
总结性评价过多,对学生的压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受到的限制也大。
形成性评价重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和记录,一段时间后总结评价结果,描述出学生能力发展的轨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
语文能力的形成性评价,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从多种途径收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态度、情感及行为等信息,通过分类、对比和系统分析,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在一段时间内,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反馈,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调整,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以求提升其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要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怎样评价小学语文评价现状:1.评价功能, 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2.评价重心, 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3.评价内容, 存在片面和单一的倾向4.评价的主体, 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 教师与学生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等等。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一)形成性评价能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1.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评价他们的活动中,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形式。
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享受获取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愉悦,在互评及家长、教师的评价过程中得到鼓励,明确了下一步自己的学习行为,并主动去调整,监控自己学习过程。
研究表明:课堂上成功的、有效的学习发生于学生对其学习具有自主感之时,发生于学生理解他们努力的目标之时,发生于他们的内在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的时候还发生于他们懂得如何学习并且具备学习能力和方法的时候。
2. 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评价他们的活动中,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
学生会更加专注地学习,并养成自评的良好习惯。
学生对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责任意识会潜移默化地得到3. 增强学生的与人交往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评价标准,更可以使学生养成知识共享的好习惯。
因为学生在评他人的好坏时,要说出自已的观点,势必要讲到别的知识点,这样可以使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4. 掌握(优选)学习方法通过自我诊断、同伴互评等评价活动,更有助于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学习活动,并不断对学习的预期做出调整,以求学习效益的最优化。
(二)形成性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1. 教师由关注结果到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教师由关注终结性成绩到关注一个阶段的学习效果。
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分析,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仅仅关注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关注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实践中科研意识不断提升,使教师的思考也更科学、更深入。
2.教师由只关注自己的教到关注“以学定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批改作业)通过形成性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简单结果,从而帮助自己调整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去指导每一个学生,落实促进自己更好、更有效地教学的目标,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提高其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水平和能力,更好、更有效地学习的目标。
形成性评价是有效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的特征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的互评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2.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知识、技能获取的评价兴趣、动机的评价学习方法的评价调控能力的评价3.评价形式与方法的多样化五、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改进学习策略,从而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
因此,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充分尊重学生。
要以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评价。
2.激励性原则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甄别和淘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教师应该意识到评价语、分数、等级等对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热情的影响,并且给出的反馈信息应该尽可能具有建设性。
激励性评价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同时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并积极反思和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也有助于教师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运用恰当、积极的评价方式和反馈方式,激励评价对象不断进取,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进而明确努力的方向。
3.导向性原则学生需要信息和指导以规划下一学习阶段,所以教师应该明确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建议如何进一步发扬;明确、建设性地提出弱点并告知如何改进;向学生提供加以改进的机会。
不能忽略指瑕、指正与显微等批评性评价。
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的方法1.教师更具激励性课堂评价语言2.调查问卷3.学习任务工作单4.学习任务评价单5.师生的反思随笔6.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作业本的评价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首先,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表现为:(一)识字、写字:重在考察认读汉语拼音,使用字典、词典,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用罚抄来纠正错别字。
(二)阅读:综合考查阅读过程(感受、体验、理解与价值取向),阅读兴趣与习惯(选择材料、阅读量)和阅读方法(精读、略读、浏览)的运用。
加强感情朗读,鼓励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领悟。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尊重独特体验。
(三)写作:求真情:作文评价要努力保障学生真情实感的顺畅表达,鼓励独立有创意的思考和想象;重过程:评价要重视材料准备过程,考查占有运用材料的方法、途径;多修改:教师评改、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关注修改的态度、内容、方法。
(四)口语交际: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查参与意识、情意态度。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水平。
(五)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不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运用语文、解决问题、探究创新。
评价着眼点在于:活动中合作与参与的态度;主动发现与探索的精神;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积极性;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表现。
——评价的侧重点1.识字、写字中的形成性评价识字、写字案例:我是小小建筑师——构建同音、形近字辨析字词库(五、六年级)丰台五小刘东红*自主学习:将字词的学习与建易错字词库结合起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
定期交流,体验成功感。
(1)在学生字的过程中想一想,哪些错别字是自己经常写错的?(2)建立易错别字词库①以形近字组词的形式积累易错字。
每字组2个词。
②②在易错字下面画个性化的符号。
(3)每周在小组内交流1次,说说自己建库的收获。
(4)每月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星级字词库。
【三星(优)、两星(良)、一星(合格)】相互考一考,评选星级建筑师。
【三星(优)、两星(良)、一星(合格)】*评价与反思:(1)在这次活动中你纠正了多少错别字?还有哪些错别字是你没查出来的?(2)这些字的错误原因是什么?①形近字()②同音字()③笔划多()④不理解字义()⑤多笔少笔()(3)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消灭错别字?(4)同学中纠正错别字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你自己还有什么问题?(5)同桌互相检查,把自己的错字考考同学,互相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