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次实验2012

合集下载

2012年Ecopart2ME棉花脱叶试验报告

2012年Ecopart2ME棉花脱叶试验报告
料每 亩 2 5 k g , 另加 生物 有 机肥 2 0 k g ; 从二 水 开始 , 随
6 0 . 3 m g / k g , 速效磷 1 5 . 6 m g / k g , P H值 7 . 8 4 , 中等肥力 ,
灌 溉方 式 为滴灌 , 机 采棉 两膜 十二行 模式 , 膜 宽 2 . 0 5 m, 行 距 配置 为 1 0 + 6 6 , 属 中高产棉 田 。
天高 于 1 2  ̄ C, 3 天低于 1 2 %; 当 日平 均气 温都 在
1 9 ℃ 以上 ; 药后 7 天 至 药后 2 1 天 内, 当 日平 均 气 温 均在 1 7 ℃ 以上 。 整个 试 验 期 间无 影 响 实 验结 果 的 异常气 候 因素 。
2 . 5 田间管理
1 . 1 试验 作 物
每个 小 区取 有代 表 性 的 3 个点 , 每 点 取 连续 1 O
德 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 , 乙烯利 ( 江苏安邦 电
化 有 限公 司生产 ) , 法夏乐矿物油( 机 油乳 剂 ) ( 由日 本 农药 株 式会 社提 供 ) 。 2 . 2 试 验设 计
株挂牌。施药前 、 药后 7 天、 1 4 天、 2 l 天分别调查各 样点绿 叶数 、 铃数 、 吐絮数 , 并计算脱 叶率和吐 絮 率。最后一次调查时 , 在 每小 区点上全株采样 , 顺
石 河子 科技
第1 期
2 0 1 3 年0 2 月
2 0 1 2 年E c o p a r t 2 ME 棉 花脱 叶试 验报告
( 石 河子 北泉 镇 农林牧 局 , 石 河子 市 , 8 3 2 0 0 ) 胡新 杰
摘要
通过 对 E c o p a r t 2 ME( 吡草醚2 %微 乳 剂 ) 、 5 4 %脱 吐 隆、 8 0 %g  ̄

数值分析积分实验报告(3篇)

数值分析积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几种常见的数值积分方法,包括梯形法、辛普森法、复化梯形法和龙贝格法,并比较它们在计算精度和效率上的差异。

通过实验,加深对数值积分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提高编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梯形法梯形法是一种基本的数值积分方法,通过将积分区间分割成若干个梯形,计算梯形面积之和来近似积分值。

实验中,我们选取了几个不同的函数,对积分区间进行划分,计算积分近似值,并与实际积分值进行比较。

2. 辛普森法辛普森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数值积分方法,它通过将积分区间分割成若干个等距的区间,在每个区间上使用二次多项式进行插值,然后计算多项式与x轴围成的面积之和来近似积分值。

实验中,我们对比了辛普森法和梯形法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它们的精度差异。

3. 复化梯形法复化梯形法是对梯形法的一种改进,通过将积分区间分割成多个小区间,在每个小区间上使用梯形法进行积分,然后计算所有小区间积分值的和来近似积分值。

实验中,我们对比了复化梯形法和辛普森法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它们的精度和效率。

4. 龙贝格法龙贝格法是一种通过外推加速提高计算精度的数值积分方法。

它通过比较使用不同点数(n和2n)的积分结果,得到更高精度的积分结果。

实验中,我们使用龙贝格法对几个函数进行积分,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

三、实验步骤1. 编写程序实现梯形法、辛普森法、复化梯形法和龙贝格法。

2. 选取几个不同的函数,对积分区间进行划分。

3. 使用不同方法计算积分近似值,并与实际积分值进行比较。

4. 分析不同方法的精度和效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梯形法梯形法在计算精度上相对较低,但当积分区间划分足够细时,其计算结果可以接近实际积分值。

2. 辛普森法辛普森法在计算精度上优于梯形法,但当积分区间划分较细时,计算量较大。

3. 复化梯形法复化梯形法在计算精度上与辛普森法相当,但计算量较小。

4. 龙贝格法龙贝格法在计算精度上优于复化梯形法,且计算量相对较小。

贵州大学 2012 至 2013 学年第 一 学期实验课课表

贵州大学 2012 至 2013 学年第 一 学期实验课课表

课程名称 课程总学时(实验课学时)实验项目名称实验项目每组人数实验项目分组数开课班级开课班级人数实验项目学时数开课周次星期时间(节~节)指导教师归属实验室实验地点(楼房号)指导教师签字捕捞学 32(8) 渔用合成纤维材料的识别 4 6 水产09 23 2 3 3 1~2 安苗 10 3108 捕捞学 32(8) 网片编结 2 12 水产09 23 3 5 3 1~2 安苗 10 3108 捕捞学 32(8) 网片的剪裁 2 12 水产09 23 3 6 1 1~2 安苗 10 3108草地管理学 48(10) 牧草的分蘖类型 5 7 草业10 36 2 4 5 3~4 张川黔 9 3701草地管理学 48(10) 牧草的再生性测定 5 7 草业10 36 2 5 5 3~4 张川黔 9 3701草地管理学 48(10) 青贮料及干草的品质鉴定 5 7 草业10 36 2 8 5 3~4 张川黔 9 3701草地管理学 48(10) 放牧草地划区轮牧 5 7 草业10 36 2 10 5 3~4 张川黔 9 3701草地管理学 48(10) 草畜平衡及饲料轮作 5 7 草业10 36 2 11 5 3~4 张川黔 9 3701草地灌溉与排水工程学40(10) 土壤水分测定 5 9 草业09 47 2 4 1 1~2 张川黔 9 3701草地灌溉与排水工程学40(10) 灌溉设备的认识(1) 5 9 草业09 47 2 7 1 1~2 张川黔 9 3701草地灌溉与排水工程学40(10) 灌溉设备的认识(2) 5 9 草业09 47 2 7 4 3~4 张川黔 9 3701草地灌溉与排水工程学40(10) 草坪喷灌系统规划与设计 5 9 草业09 47 2 10 4 3~4 张川黔 9 3701草地灌溉与排水工程学40(10) 草坪微灌系统规划与设计 5 9 草业09 47 2 12 4 3~4 张川黔 9 3701动物生理学 56(24) 血红蛋白的测定、血细胞计数 7 12 生科院 85 2 2 5 5~6 田兴贵 1.1 3212、3207动物生理学 56(24) 常用生理仪器使用及生理实验技能介绍(示教)7 12 生科院 85 2 2 5 5~6 田兴贵 2 3210动物生理学 56(24)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肌肉收缩7 12 生科院 85 2 3 5 7~8 田兴贵 2 3210贵州大学 2012 至 2013 学年第 一 学期实验课课表单位名称:动物科学学院本科实验教学中心 制表人: 曾智勇 2012年 09 月 20 日课学 时) 每组人数分组数级人数学时数周次 (节~节) 教师 验室号)签字动物生理学 56(24) 小白鼠能量代谢测定 7 12 生科院 85 2 9 5 5~6 田兴贵 2 3210动物生理学 56(24) 雌激素对鼠生殖道的作用及发情鉴定(1)7 12 生科院 85 1周 9 5 5~6 田兴贵 2 3210动物生理学 56(24) 雌激素对鼠生殖道的作用及发情鉴定(2)7 12 生科院 85 1周 10 5 5~6 田兴贵 2 3210动物生理学 56(24) 胸内压测定、交感神经对血管的作用7 12 生科院 85 4 10 6 全天 田兴贵 2 3210动物生理学 56(24) 小肠段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吸收 7 12 生科院 85 2 10 6 全天 田兴贵 2 3210 动物生理学 56(24) 去大脑僵直 7 12 生科院 85 2 11 6 全天 田兴贵 2 3210 动物生理学 56(24) 家兔动脉血压的测定 7 12 生科院 85 4 11 6 全天 田兴贵 2 3210动物组织胚胎学 56(16) 细胞结构 3 19 动医111、11257 2 2 3 5~6 高登慧 1.1 3212、3207动物组织胚胎学 56(16) 上皮组织 3 19 动医111、11257 2 4 3 5~6 高登慧 1.1 3212、3207动物组织胚胎学 56(16) 结缔组织 3 19 动医111、11257 2 6 3 5~6 高登慧 1.1 3212、3207动物组织胚胎学 56(16) 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3 19 动医111、11257 2 8 3 5~6 高登慧 1.1 3212、3207动物组织胚胎学 56(16) 循环器官、免疫器官 3 19 动医111、11257 2 10 3 5~6 高登慧 1.1 3212、3207动物组织胚胎学 56(16) 消化器官、呼吸器官 3 19 动医111、11257 2 12 3 5~6 高登慧 1.1 3212、3207动物组织胚胎学 56(16) 生殖器官 3 19 动医111、11257 2 14 3 5~6 高登慧 1.1 3212、3207动物组织胚胎学 56(16) 胚胎学 3 19 动医111、11257 2 16 3 5~6 高登慧 1.1 3212、3207经济动物疾病学 32(8) 病料的采集、保存、包装与送检 4 7 动医09 26 2 7 4 7~8 程振涛 7 3124经济动物疾病学 32(8) 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4 7 动医09 26 2 9 4 7~8 程振涛 1.1+7 3207、3214 经济动物疾病学 32(8) 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4 7 动医09 26 2 11 4 7~8 程振涛 7 3124课学 时) 每组人数分组数级人数学时数周次 (节~节) 教师 验室号)签字经济动物疾病学 32(8) 血清学诊断技术­­ELISA 4 7 动医09 26 2 13 4 7~8 程振涛 7 3124 禽病学 32(8) 家禽的解剖 3 6 动医09 19 2 汪德生 7 3124 禽病学 32(8) 禽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3 6 动医09 19 3 汪德生 7 3124 禽病学 32(8) 禽细菌性疾病的诊断 3 6 动医09 19 3 汪德生 7+1.1 3212、3214兽医生物制品学 32(6) 亚单位疫苗试制及其免疫 5 6 个性选修课31 2 14 5 9~10 汤德元 5 3610兽医生物制品学 32(6) DNA疫苗试制及其免疫 5 6 个性选修课31 2 15 5 9~10 汤德元 5 3610兽医生物制品学 32(6) PRRS的ELISA检测 5 6 个性选修课31 2 16 5 9~10 汤德元 5 3610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学48(18) 病料的取材与送检 3 7 水产101 20 2 4 3 3~4 程振涛 7 3124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学48(18) 寄生虫标本的观察 3 7 水产101 20 2 6 3 3~4 程振涛 1.1+7 3207、3214 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学48(18) 病理组织片的制作(示教)及观察 3 7 水产101 20 2 8 3 3~4 程振涛 1.1+7 3207、3214 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学48(18) 水产动物细菌纯培养及接种实验 3 7 水产101 20 4 10 3 3~4 程振涛 1.1+7 3207、3214 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学48(18) 水产动物细菌纯培养及接种实验 3 7 水产101 20 4 10 5 1~2 程振涛 1.1+7 3207、3214 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学48(18) 水产动物细菌性病原学检查 3 7 水产101 20 4 12 3 3~4 程振涛 1.1+7 3207、3214 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学48(18) 水产动物细菌性病原学检查 3 7 水产101 20 4 12 5 1~2 程振涛 1.1+7 3207、3214 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学48(18) 真菌的分离培养 3 7 水产101 20 2 14 3 3~4 程振涛 7 3124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学48(18) 真菌制片与形态观察 3 7 水产101 20 2 16 3 3~4 程振涛 1.1+7 3207、3214 水产动物育种学 40(10) 本地优质鱼类资源调查 4 5 水产10 20 4 11 3 1~2 姜海波 10 3108水产动物育种学 40(10) 本地优质鱼类资源调查 4 5 水产10 20 4 11 4 1~2 姜海波 10 3108课学 时) 每组人数分组数级人数学时数周次 (节~节) 教师 验室号)签字水产动物育种学 40(10) 本地优质鱼类资源调查 4 5 水产10 20 4 12 3 1~2 姜海波 10 3108 水产动物育种学 40(10) 本地优质鱼类资源调查 4 5 水产10 20 4 12 4 1~2 姜海波 10 3108 水产动物育种学 40(10) 鱼类染色体制备 4 5 水产10 20 6 13 3 1~2 姜海波 10 3108 水产动物育种学 40(10) 鱼类染色体制备 4 5 水产10 20 6 13 4 1~2 姜海波 10 3108 水产动物育种学 40(10) 鱼类染色体制备 4 5 水产10 20 6 14 3 1~2 姜海波 10 3108 水产动物育种学 40(10) 鱼类染色体制备 4 5 水产10 20 6 14 4 1~2 姜海波 10 3108 水产养殖机械学 32(8) 饲料粉碎度的测定(选修) 4 6 水产09 23 3 3 3 7~8 安苗 1.1 3212 水产养殖机械学 32(8) 叶轮增氧机结构识别及组装(必修) 6 4 水产09 23 2 9 3 7~8 安苗 1.1 3212 水产养殖机械学 32(8) 增氧机改善地池塘水质试验(选修) 4 6 水产09 23 3 10 3 7~8 安苗 1.1 3212微生物学 48(16) 细菌的基本形态观察(附显微镜油浸的使用)5 10 草业11 48 2 3 5 7~8 汪德生 7+1.1 3212、3214微生物学 48(16) 细菌的抹片制片、染色镜检 5 10 草业11 48 2 4 5 7~8 汪德生 7+1.1 3212、3214微生物学 48(16) 真菌的制片及染色镜检(酵母、青霉)5 10 草业11 48 2 5 5 7~8 汪德生 7+1.1 3212、3214微生物学 48(16) 真菌的制片及染色镜检(根霉、曲霉)5 10 草业11 48 26 5 7~8 汪德生 7+1.1 3212、3214微生物学 48(16) 培养基的制备 附:细菌的分离培养5 10 草业11 48 4 7 5 7~8 汪德生 7 3124微生物学 48(16) 细菌的培养性状观察 5 10 草业11 48 2 8 5 7~8 汪德生 7+1.1 3212、3214 微生物学 48(16) 主要病原菌的认识 5 10 草业11 48 2 9 5 7~8 汪德生 7+1.1 3212、3214 羊生产学 54(18) 羊毛纤维组织学结构的观察 2 16 动科10a 35 2 4 4 3~4 罗卫星 1.1 3212羊生产学 54(18) 羊毛细度测定 2 16 动科10a 35 2 5 4 3~4 罗卫星 1.1 3212课学 时) 每组人数分组数级人数学时数周次 (节~节) 教师 验室号)签字羊生产学 54(18) 绵、山羊品种识别 全班 1 动科10a 35 2 8 4 3~4 罗卫星 1.1 3212羊生产学 54(18) 羊的繁殖与管理 全班 1 动科10a 35 4 9 4 5~8 罗卫星 1.1 3212羊生产学 54(18) 羊的饲养技术 全班 1 动科10a 35 4 10 4 5~8 罗卫星 1.1 3212羊生产学 54(18) 羊场设计与建设 全班 1 动科10a 35 4 11 4 5~8 罗卫星 6 麦坪种羊场 渔业资源评估 24(8) 鱼类资源调查 4 6 水产091 22 2 11 3 3~4 姚俊杰 10 3108渔业资源评估 24(8) 浮游动物的采集和计数 4 6 水产091 22 2 12 2 3~4 姚俊杰 10 3108渔业资源评估 24(8) 浮游植物的采集和计数 4 6 水产091 22 2 12 3 3~4 姚俊杰 10 3108渔业资源评估 24(8) 根据水体初级生产力估算资源量 4 6 水产091 22 2 13 3 3~4 姚俊杰 10 3108 真菌学 32(8) 真菌培养基的制备 4 6 动医09 24 2 6 5 5~6 程振涛 7 3124 真菌学 32(8) 真菌的分离与培养 4 6 动医09 24 2 8 5 5~6 程振涛 7 3124 真菌学 32(8) 真菌形态观察 4 6 动医09 24 2 10 5 5~6 程振涛 1.1+7 3207、3214 真菌学 32(8) 真菌的保存 4 6 动医09 24 2 12 5 5~6 程振涛 7 3124配合饲料学 40(18)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快速法)2 12动物营养0924 2 4 3 1~2 徐娥 6 3513、3515配合饲料学 40(18)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快速法)2 19 草业09 37 2 43 5~6 徐娥 6 3513、3515配合饲料学 40(18) 大豆制品中脲酶含量的测定 2 12 动物营养0924 2 6 3 1~2 徐娥 6 3513、3515配合饲料学 40(18) 大豆制品中脲酶含量的测定 2 19 草业09 37 2 6 3 5~6 徐娥 6 3513、3515配合饲料学 40(18) 饲料原料掺杂掺假块速化学鉴定法 2 12 动物营养0924 2 8 3 1~2 徐娥 6 3513、3515配合饲料学 40(18) 饲料原料掺杂掺假块速化学鉴定法 2 19 草业09 37 2 8 3 5~6 徐娥 6 3513、3515课学 时) 每组人数分组数级人数学时数周次 (节~节) 教师 验室号)签字配合饲料学 40(18) Excel电子表格设计饲料配方 2 12 动物营养0924 4 10 3 1~4 徐娥 4 3513、3515配合饲料学 40(18) Excel电子表格设计饲料配方 2 19 草业09 37 4 10 3 5~8 徐娥 4 3513、3515配合饲料学 40(18) 饲料配方软件设计饲料配方 2 12 动物营养0924 4 12 3 1~4 徐娥 4 3513、3515配合饲料学 40(18) 饲料配方软件设计饲料配方 2 19 草业09 37 4 12 3 5~8 徐娥 4 3513、3515配合饲料学 40(18) 饲料厂参观 2 12 动物营养0924 4 14 6 1~4 徐娥 6配合饲料学 40(18) 饲料厂参观 2 19 草业09 37 4 14 6 1~4 徐娥 6鱼类生态学 32(8) 鱼类鳞片的年轮特征及年龄鉴定 3 7 水产101 21 2 6 2 1~2 代应贵 10 3108 鱼类生态学 32(8) 鱼类种群形态学性状的测定 3 7 水产101 21 2 9 2 1~2 代应贵 10 3108 鱼类生态学 32(8) 鱼类的食性和摄食强度 3 7 水产101 21 2 12 2 1~2 代应贵 10 3108 鱼类生态学 32(8) 鱼类的性腺发育和繁殖力 3 7 水产101 21 2 16 2 1~2 代应贵 10 3108 动物学 32(8) 原生动物门 1 42 草业111 42 2 13 4 5~6 张小雪 10 3212 动物学 32(8) 线虫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 1 42 草业111 42 2 14 4 5~6 张小雪 10 3212 动物学 32(8) 两栖纲 5 8 草业111 42 2 15 4 5~6 张小雪 10 3108 动物学 32(8) 鸟纲 5 8 草业111 42 2 16 4 5~6 张小雪 10 3108。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ySQL版) 实验教案 第7次课(上机)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ySQL版) 实验教案 第7次课(上机)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数案首页
(以
课 序
授课日期
授课班次
授课教师
批准人
7
课题
实验七数据库的备份与复
目的要求
1.了解备份和恢复的基本概念。
2.掌握使用MySQL命令进行数据库备份的操作方法。
3.掌握使用MySQL命令进行数据库恢复的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
LMySQL命令进行数据库备份的操作。
2. MySQL命令进行数据库恢复的操作。
8.删除数据库Studentl的curriculum表中全部记录。
使用LoAD DATA INFILE语句将c.txt文件中的数据导入到Studentl的curriculum表中。
9.使用二进制日志恢复数据库。
(1)完全备份数据库。使用mysqldump命令备份所有数据库到D:\ft\J all_db.sqL (2)册IJ除Studentsdb数据库SludentJnfo表的所有记录。
2.在MySQL服务器上创建数据库StUdentl,使用mysql命令将备份文件a∏jables.sql恢复到数据库student 1中。
3.使用mysqldumρ命令备份数据库Studentsdb的所有表,存于D:\下,文件名 为s_c.sqL
4.在MySQL服务器上创建数据库SUIdent2,使用mysql命令将备份文件s.c.sql恢复到数据库sludent2中。
重点难点
备份及恢复操作
教学方法
手 段
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
手 段:机器演示
教学步骤
1.内容讲解
2.上机练习
3.针对问题进一步讲解
复习
提问题
作业题目
完成实验指导书中要求的上机作业
预习内容
课时分配(以分钟计算)

2012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2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2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教学。

二.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几种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学会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并进行有效的实验记录。

三. 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化学实验记录的意义和方法。

四. 教学难点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否得到提高。

五. 教学准备1.针对课本内容准备好实验器材、试剂和实验材料。

2.准备好课件,给予丰富的实验例子。

六.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列举化学实验在现代科学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对本次实验内容进行思考。

第二步:呈现1.利用课件和实验装置进行现场演示化学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2.利用短视频让学生观看化学实验的过程。

第三步:实验操作1.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

2.在实验中注意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进行操作和记录。

第四步:资料整合1.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整理实验数据,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和要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五步:探究思考1.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根据所得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提出探究问题,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第六步:课堂小结1.简要回顾本次实验内容,强调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难点和问题。

2.概括本次实验的目标和意义,并进行思考和总结。

七. 教学反思本次实验教学注重“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四个环节,在每一环节都加强了实验思维、观察思维、分析思维和归纳思维的培养。

教师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个别化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具有反复性、矛盾性和发展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思考能力。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实验⼀DEBUG 调试实验类型:实验课时:指导教师:时间:2013 年⽉⽇课次:第节教学周次:第周实验分室:实验台号:实验员:⼀、实验⽬的1.练习使⽤DEBUG,调试简单汇编程序。

⼆、实验要求1.掌握DEBUG的使⽤,调试程序。

2.读懂程序中各条指令,说明程序功能。

三、实验内容1.启动DEBUG,⽤A命令输⼊并汇编下列程序段。

100 MOV SI,200103 MOV CX,10106 MOV AL,0108 MOV [SI ],AL10A INC SI10B INC AL10D DEC CX10E JNZ 108110 INT 3四、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简单汇编语⾔设计实验类型:实验课时:指导教师:时间: 2012 年⽉⽇课次:第节教学周次:第周实验分室:实验台号:实验员:⼀、实验⽬的1.巩固DEBUG及宏汇编的使⽤。

2.加深对指令的理解。

⼆、实验要求1.设堆栈指针SP=2000H,(AX)=3000H,(BX)=5000H。

请编⼀程序将AX的内容和BX的内容进⾏交换。

请⽤堆栈作为两寄存器交换内容的中间存储单元,⽤DEBUG调试程序进⾏汇编与调试。

2.设DS=当前段指地址,(BX)=0300H,(SI)=0002H,请⽤DEBUG的命令将存储器偏移地址300H~304H连续单元顺序装⼊0AH、0BH、0CH、0DH、0EH。

在DEBUG状态下送⼊下⾯程序,并⽤单步执⾏的⽅法,分析每条指令源地址的形成过程?当数据传送完毕时,AX中的内容是什么?程序清单如下:MOV AX,BXMOV AX,0304HMOV AX,[0304H]MOV AX,[BX]MOV AX,0001[BX]MOV AX,[BX][SI]MOV AX,0001[BX][SI]HLT3.设(AX)=0002H,编⼀个程序段将AX的内容乘10,要求⽤移位的⽅法完成。

三、思想描述实验内容1将两个寄存器的内容进⾏交换时,必须有⼀个中间寄存器才能进⾏内容的交换,如果⽤堆栈做为中间存储单元,必须遵循先进后出的原则。

新方法验证报告(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636-2012)

新方法验证报告(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636-2012)

XXXX有限公司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项目名称:HJ636-2012负责人:审核人:日期: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1、方法依据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总氮的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总氮的测定。

当样品量为10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5mg/L,测定范围为020~7.00mg/L。

2、方法原理在60℃以上水溶液中,过硫酸钾可分解产生硫酸氢钾和原子态氧,过硫酸钾在溶液中离解而产生氢离子,故在氢氧化钠的碱性介质中可促使分解过程趋于完全。

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24℃条件下,可使水样中含氮化合物的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

并且在此过程中有机物同时被氧化分解。

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出吸光度,求出校准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中查得总氮(NO3-)的含量。

3、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纯水或无氨水。

3.1试剂和材料3.1.1新制备的去离子水3.1.2氢氧化钠溶液(200g/L):称取20.0g氢氧化钠溶于少量水中,稀释至100mL。

3.1.3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称取40.0g过硫酸钾溶于600mL水中,(可置于50℃水浴中加热至全部溶解);另称取15.0g氢氧化钠溶于300mL水中。

待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后,混合两种溶液定容至1000mL,存放于聚乙烯瓶中,可保存一周。

3.1.4盐酸溶液(1+9)2.3.5硝酸钾标准贮备液ρ=1000μg/mL,标准证书编号:XXXXXXXX,有效期限:XXXX年XX月XX日。

3.2仪器3.2.1紫外分光光度计。

1台,型号:XXXXX,检定证书编号:XXXXX,检定有效期限,XXXX年XX月XX日。

人因工程反应时运动时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反应时运动时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反应时运动时实验实验时间:2012年11月19日报告撰写人姓名:曹一然报告撰写人学号:101279002 实验小组成员:曹一然陈新一.【实验目的】检验优势手反应时和运动时是否相关,学习测量运动时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按照操作说明要求分别完成四项实验内容,并记录数据。

2.你认为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与他的反应速度是否相关?为什么?如何用实验来检验?三.【实验仪器】实验采用BD—II—512(FYII)型反应时运动时测试仪。

仪器由控制器、被敲击板二部分组成。

控制器由微电脑控制,主试面板有四位数码管左显示器。

1.主试面板:(见图1)在面板的上面,有五个指示灯和四位数码管。

指示灯指示当前数码管显示的什么内容,例如反应时灯亮,表示数码管显示的是反应时的时间。

图1 仪器主试面板面板的下部是功能键,用户可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选择和操作。

其中“显示”键用来改变显示内容,在做任何一实验时,只要按一下“显示”,显示内容灯就改变一次,数码管显示的内容也相应改变,究竟亮哪个灯,这与按显示的次数和实验内容有关,不断地按“显示”键,显示内容也相应改变,并产生循环。

启动后第一次显示,是由程序安排的。

2.被试敲击板:(见图2)图2 敲击板示意图敲击板分左三块,编号为123,右三块,编号为456。

左输入和右输入是互锁的,例如当你敲击左击板时,只接受第一次敲击信号后就被锁定,并开放右击板,当敲击右击板的第一下后,也被锁定,并开放左击板。

所以必须轮流敲击,而第一次先敲击左边还是右边,这由主试老师决定。

四.【实验内容】依实验内容,先把被试专用键盘箱或敲击板上的插头与仪器后面板上的插座插好。

如配用微型打印机,则先接专用电源,再将打印机电缆插头,插入机壳背面左方的插座中。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

(一)实验I1、选用被试专用键盘箱,主试面板“实验选择”键上方的“I”指示灯亮。

2、选择刺激方式:按“刺激方式”键,键上方“光”灯亮,表示光刺激呈现;“声”灯亮,表示声音刺激呈现;声、光灯全,则声、光刺激同时呈现。

实验报告还原糖测定(3篇)

实验报告还原糖测定(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还原糖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了解还原糖在食品、生物样品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将斐林试剂还原成砖红色沉淀的糖类物质。

斐林试剂是一种含有Cu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在加热条件下,Cu2+被还原成Cu2O,形成砖红色沉淀。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多少与还原糖的浓度成正比。

三、实验材料1. 试剂:斐林试剂、NaOH溶液、CuSO4溶液、葡萄糖标准溶液、蒸馏水。

2. 仪器:试管、试管架、酒精灯、恒温水浴锅、移液器、滴定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斐林试剂:将CuSO4溶液和NaOH溶液按1:9的比例混合,现配现用。

2. 配制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g葡萄糖,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配制成10m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3. 样品处理:准确称取待测样品0.1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ml,配制成0.01mg/ml的样品溶液。

4. 实验步骤:a. 取一支试管,加入1ml斐林试剂;b. 取另一支试管,加入1ml样品溶液;c. 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分钟;d. 观察颜色变化,记录结果。

5. 结果处理:a. 将实验结果与葡萄糖标准溶液进行对照;b. 计算样品中还原糖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样品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后,加热至沸腾,观察到样品溶液变为浅蓝色,随后逐渐变为棕色,最终形成砖红色沉淀。

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样品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发生了还原反应,生成了砖红色沉淀。

这说明样品中含有还原糖,且其浓度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的沉淀量成正比。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样品溶液加热至沸腾时,需保持沸腾状态2分钟,以确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充分反应。

2. 实验结果中,样品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说明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 牛鞭效应

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 牛鞭效应

《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第()组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啤酒游戏所属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实验日期 2012年10月18日实验概述【实验目的及要求】1. 能够模拟供应链上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不同节点企业的订货需求变化2. 认识供应链中需求异常放大现象(即“牛鞭效应”)的形成过程3. 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4. 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方法5.每个角色根据客户需求和经营数据,制定订货策略,向供应商订货6.每个角色计算自己的经营业绩7.每个小组画出订货需求变化曲线图,揭示“牛鞭效应”8.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9.分析策略改进后“牛鞭效应”的变化10.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对策【实验原理】牛鞭效应,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指供应链上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像一根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可以将处于上游的供应方比作梢部,下游的用户比作根部,一旦根部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简而言之,牛鞭效应指沿着供应链上游移动,需求变动程度不断增大的现象。

从而导致安全库存大量增加。

实验内容【实验方案设计】1、三人组成团队小组,第一次游戏的第一轮开始。

2、零售商根据消费者需求数量(纸牌随机点数)和相关经营数据,制定订货策略,向批发商发出订货。

3、批发商根据零售商需求数量(零售商订货数量)和相关经营数据,制定订货策略,向制造商发出订货。

4、制造商根据批发商需求数量(批发商订货数量)和相关经营数据,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生产。

5、第一轮结束,下一轮开始,依次进行,每轮都要重复步骤3、4、5,直到系统提示本次游戏停止。

6、第一次游戏结束。

7、提前期缩短后进行第二次游戏,游戏过程与第一次游戏相似,只是在途时间为1天。

8、信息共享后进行第三次游戏,游戏过程与第二次游戏相似,只是每个角色能够看到供应链上其他角色的相关信息。

第7次(光的色散及章末)

第7次(光的色散及章末)

第7次(光的色散及章末)姓名:________________知识回顾1、P51图2.5-1光的色散现象:当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色光的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____。

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用它们按不同的比例混合,会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_。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__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__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________所有色光,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2、P54图2.6-1可知:不可见的光有:____________线和____________线;(1)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_______的不可见光性质:具有显著的______________(任何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也_______)应用:红外线探测器、红外线照相机、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摇控等.(2)紫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紫光______的不可见光性质:能使_________发光应用:紫外线灯_______、_________、验钞、使荧光物质发光等.练习测试1.判断题,在正确的后面括号内打”√”错的打”×”(1)太阳光中包含引起人的视觉的可见光,还包含人眼看不见的光。

()(2)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3)红外线最显著的作用是热作用。

()(4)利用红外线可进行遥感。

()(5)红外线是浅红色的,而紫外线是淡紫色的。

()(6)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7)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

()(8)医院的手术室经常用紫外线灭菌。

()(9)人们照射紫外线越多越好。

()(10)臭氧层可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原件参数测量实验报告(3篇)

原件参数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参数测量方法。

2. 学习使用万用表等仪器进行电子元件参数的测量。

3. 了解不同类型电子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测量以下电子元件的参数:1. 电阻2. 电容3. 二极管4. 三极管三、实验原理1. 电阻测量:通过万用表的电阻测量功能,根据欧姆定律(U=IR)计算出电阻值。

2. 电容测量:通过万用表的电容测量功能,根据电容的充放电原理和RC时间常数计算出电容值。

3. 二极管测量:通过万用表的二极管测试功能,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电阻,判断其极性和性能好坏。

4. 三极管测量:通过万用表的hFE测试功能,测量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判断其类型和三个管脚(e、b、c)。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字万用表2. 电阻3. 电容4. 稳压二极管5. 整流二极管6. 发光二极管7. 三极管五、实验步骤1. 电阻测量:- 将万用表调至电阻测量挡位。

- 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接触到电阻的两端。

- 读取万用表显示的电阻值。

2. 电容测量:- 将万用表调至电容测量挡位。

- 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接触到电容的两端。

- 读取万用表显示的电容值。

3. 二极管测量:- 将万用表调至二极管测试挡位。

- 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接触到二极管的正负极。

- 读取万用表显示的正向压降和反向电阻值,判断二极管的极性和性能好坏。

4. 三极管测量:- 将万用表调至hFE测试挡位。

- 将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接触到三极管的e、b、c三个管脚。

- 读取万用表显示的电流放大倍数,判断三极管的类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测量:- 测量结果与标称值基本一致,说明电阻参数测量准确。

2. 电容测量:- 测量结果与标称值基本一致,说明电容参数测量准确。

3. 二极管测量:- 正向压降和反向电阻值符合二极管特性,说明二极管性能良好。

4. 三极管测量:- 电流放大倍数符合三极管类型,说明三极管性能良好。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参数测量方法。

实验七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七细菌生长曲线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生05 边晔2010030026四班同组成员:竞国梁夏川两位学弟实验时间2012年11月29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2.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法3.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4.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5.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法二、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菌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规律性,如以细菌活菌数的对数做纵坐标,以培养时间做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单细胞微生物发酵具有4个阶段,即调整期(迟滞期)、对数期(生长旺盛期)、平衡期(稳定期)、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的全过程动态。

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法很多,有血细胞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

本实验才用比浊法,由于细胞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菌液的浓度。

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对应的培养时间做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和死菌,因此所测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及平板;培养基(100mL/250mL三角瓶X10瓶/大组),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取液器(5000ul, 1000ul 各一支);培养箱,摇床,722s分光光度计;比色皿3个+共用参比杯一个。

四、实验步骤1.准备菌种(已做):将细菌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三角瓶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18h,另外准备单菌落平板各1块;2.接种,分成3小组做,实验结果共享:第(1)小组1)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200rpm2)取2.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200rpm3)取4.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200rpm第(2)小组4)取1.0ml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200rpm5)取1.0ml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110rpm6)取1.0ml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到100ml培养基,30 ℃200rpm第(3)小组7)取一个大肠杆菌菌落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200rpm8)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7 ℃110rpm9)取1.0ml大肠杆菌菌液接种到100ml培养基,30 ℃200rpm每培养一小时取样一次(2.5h,3.5h加测1次)。

汽车风洞测力实验报告(3篇)

汽车风洞测力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汽车风洞测力系统,对汽车在不同速度和角度下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包括风阻系数、升力系数、侧向力系数等参数的测量。

通过实验,分析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为汽车设计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汽车风洞测力实验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通过测量汽车模型在风洞中受到的空气作用力,计算出风阻系数、升力系数、侧向力系数等参数。

实验过程中,利用风洞产生的均匀气流,对汽车模型进行不同速度和角度的测试。

三、实验设备1. 汽车风洞:用于产生均匀气流,模拟汽车行驶环境。

2. 汽车模型:与实际汽车尺寸相似,用于测试空气动力学性能。

3. 测力系统:包括力传感器、力矩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用于测量汽车模型受到的空气作用力。

4. 计时器:用于测量汽车模型通过风洞的时间,从而计算速度。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将汽车模型放置在风洞中,调整角度和高度,确保模型稳定。

3. 开启风洞,调整风速,使气流均匀。

4. 记录风速、角度等参数。

5. 测量汽车模型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包括水平力和垂直力。

6. 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实验数据。

7. 改变汽车模型角度和高度,重复实验步骤。

8.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风阻系数、升力系数、侧向力系数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风阻系数(Cd):实验结果显示,汽车模型在不同速度和角度下的风阻系数有所差异。

在高速行驶时,风阻系数较大,随着速度降低,风阻系数逐渐减小。

在特定角度下,风阻系数达到最小值,说明汽车模型在该角度下空气动力学性能最佳。

2. 升力系数(Cl):实验结果显示,汽车模型在不同速度和角度下的升力系数有所变化。

在特定角度下,升力系数达到最大值,说明汽车模型在该角度下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

3. 侧向力系数(Cη):实验结果显示,汽车模型在不同速度和角度下的侧向力系数有所差异。

在高速行驶时,侧向力系数较大,随着速度降低,侧向力系数逐渐减小。

2012创新方案 实验专题实验07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012创新方案 实验专题实验07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断的依据是mb· OC 2 与__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 否相等.
[解析]
(1)由实验原理(入射球、被碰球均从斜槽末端开始
做平抛运动)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 A、F. (2)碰前 a 球的速度大于碰后的速度,碰后 b 球速度大于 a 球速度,可知碰后 a 的落点是 A,b 的落点是 C. (3)判定动量是否守恒的依据是 mb OC 和(ma OB -mb OA )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依据是 mb OC 2 与 ma OB 2+mb OA 2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
Δx 方案三:小车速度的测量:v= ,式中 Δx 是纸带上 Δt 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可用刻度尺测量,Δt 为小车经过 Δx 的时间,可由打点间隔算出.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方案四:验证的表达式 m1 OP =m1 OM +m2 ON
五、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方案提醒 (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 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平均落点为C点,而b球与a球相撞后,b球(反弹后又落
下)和a球平均落点分别为A点和B点,如图实-7-3所
示.该同学也测得过程中的各物理量,利用这些数据也 能判断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判断的依据是看______ 和__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利用该实验
的数据还可以判断两球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判
7.过O和N在纸上作一直线. 8.用刻度尺量出线段OM、OP、ON的长度.把两小球的 质量和相应的数值代入m1· OP=m1· OM+m2· ON,看是 否成立.
2.数据处理 (1)速度的测量 Δx 方案一:滑块速度的测量:v= ,式中 Δx 接为滑块 Δt 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 为 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方案二:摆球速度的测量:v= 2gh,式中 h 为小球 释放时(或碰撞后摆起的)高度,h 可用刻度尺测量(也可由 量角器和摆长计算出).

windows2012 域服务器的账户锁定策略

windows2012 域服务器的账户锁定策略

windows2012 域服务器的账户锁定策略(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Windows Server 2012 域服务器概述1.实验设备与环境2.实验目的与要求三、域服务器搭建1.配置 Windows Server 2012 静态 IP2.安装域控制器3.验证安装4.创建用户四、Windows 加入域1.服务器之间的 Ping 通测试2.修改 Win7 的 DNS 设置3.重启网卡4.登录域控制器五、Linux 加入域1.修改 Kali 的 DNS 设置2.安装软件3.编辑/etc/resolv.conf4.编辑/etc/hosts文件5.加入域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在企业网络环境中,为了提高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常常需要搭建域服务器来实现集中式的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

本文将以 Windows Server 2012 为例,介绍如何搭建域服务器,以及实现账户锁定策略。

二、Windows Server 2012 域服务器概述1.实验设备与环境本次实验采用的设备包括:一台安装了 Windows Server 2012 的服务器,一台安装了 Windows 7 的客户端计算机,以及一台安装了 Kali Linux 的 Linux 客户端计算机。

实验环境为局域网,所有设备均通过静态 IP 地址进行连接。

2.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搭建一个基于 Windows Server 2012 的域服务器,并实现账户锁定策略。

实验要求所有设备之间可以互相 Ping 通,客户端能够加入域并登录域控制器。

三、域服务器搭建1.配置 Windows Server 2012 静态 IP为了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顺畅,我们需要为 Windows Server 2012 设置静态 IP 地址。

2.安装域控制器在 Windows Server 2012 中,我们需要添加“域控制器”角色功能,以实现域的创建和管理。

3.验证安装安装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命令行工具“netdom query fsmo”来验证域控制器是否安装成功。

酿酒溶液配制实验报告

酿酒溶液配制实验报告

酿酒溶液配制实验报告引言酿酒是一项古老而美味的工艺,通过将谷物或水果发酵,可以得到具有酒精成分的溶液。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旨在探究酿酒溶液的配制方法,并比较不同配方对酒精产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材料- 不同类型的谷物(大米,小麦等)- 水果(葡萄,苹果等)- 酵母方法1. 准备不同类型的谷物或水果并进行清洗去皮。

2. 将谷物研磨或水果榨汁,获得细碎的物质。

3. 准备一个洁净的容器,加入一定量的研磨或榨汁物质。

4. 加入一定量的酵母,用搅拌器充分混合。

5. 将混合物密封于容器中,放置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发酵。

6. 发酵结束后,使用过滤器或蒸馏设备将酿造出的液体与固体分离。

7. 测量酿酒液中的酒精浓度。

结果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尝试了不同类型的谷物和水果进行发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小麦或葡萄作为原料的酿酒液具有更高的酒精产量。

这可能是因为小麦和葡萄中含有更多的淀粉和糖分,提供了更丰富的营养物质供酵母进行发酵。

而对于大米或苹果等其他原料,酒精产量较低。

另外,在酿酒过程中,温度的控制也对酿酒液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发酵速度过慢,而过高的温度可能影响酵母菌的发酵活性。

因此,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适宜的温度条件以保证酿酒液的质量。

酒精浓度的测量是确定酿酒液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测定酒精浓度的专业设备,如酒精计或乙醇计。

通过测量酒精浓度,我们能够了解不同原料和配方之间的差异,并进行调整以获得更理想的酿酒效果。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酒精酿酒溶液的配制方法,并探究了不同原料和配方对酒精产量的影响。

在酿酒过程中,适宜的温度控制和合适的原料选择是确保酿酒液品质的关键因素。

同时,通过测量酒精浓度,我们可以对酿酒液进行质量控制和调整。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索酒精酿造工艺和改进酿酒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王明强,酒酿技术与工艺,中国酿造,2012年第11期。

[2] 邓杰,酿酒新技术新材料,酿酒与科技,2009年第7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家国情怀]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作为国际友好使者,在对外友好关系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熊猫宝宝刚出生时体重仅有100 g左右。

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刚出生的熊猫的头部直径约为()(第1题)A.2.5 mmB.2.5 cmC.5 cmD.10 cm2.[2023邵阳]2023年5月28日上午,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顺利起飞,到达北京首都机场,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

飞机飞行过程中,某乘客看到机翼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第2题)A.云朵B.地面C.机翼D.座椅3.[传统文化]《吕氏春秋·察今》记录了“刻舟求剑”的典故。

学习物理知识后使我们懂得,要确定剑落水的实际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A.岸边的树B.舟C.舟上的标记D.水流4.[2023无锡]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19 m,正以相对核心舱0.2 m/s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4题)A.9.5 s后天舟六号到达天和核心舱B.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静止的C.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D.以天舟六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5.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会时,甲车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6.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A.一定运动更快B.一定运动更远C.运动时间一定更短D.可能运动更慢7.[2024安徽模拟]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

解剖鸽子实验报告(3篇)

解剖鸽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解剖鸽子的过程,了解家鸽的内部结构,包括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此外,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剖技能,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解剖学是研究生物体形态结构的一门科学,通过对动物或人体的解剖,可以直观地了解其内部构造。

家鸽作为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其解剖结构相对简单,适合用于解剖教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成年家鸽一只。

2. 实验仪器:解剖刀、解剖剪、解剖剪、解剖镊子、解剖板、解剖针、生理盐水、纱布、解剖图谱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家鸽放置在解剖台上,用绳子将其四肢固定,确保鸽子处于稳定状态。

- 清洗鸽子表面毛发,用生理盐水浸泡,以便于解剖操作。

2. 皮肤切开:- 用解剖刀从胸部中央开始切开皮肤,注意刀口要尽量直,以便于后续操作。

- 将皮肤向两侧撑开,暴露出胸部肌肉。

3. 肌肉分离:- 用解剖剪剪断肌肉与皮肤的连接,将肌肉与皮肤分离。

- 注意保护肌肉内的血管和神经,避免损伤。

4. 内脏器官暴露:- 将肌肉继续向两侧分离,直至暴露出内脏器官。

- 注意观察心脏、肺、肝脏、脾脏、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颜色。

5. 骨骼解剖:- 用解剖刀和剪子剪断肌肉与骨骼的连接,将肌肉从骨骼上剥离。

- 观察骨骼的结构,包括头骨、脊柱、肋骨、骨盆等。

6. 肌肉解剖:- 用解剖剪剪断肌肉与骨骼的连接,将肌肉从骨骼上剥离。

- 观察肌肉的形态、颜色和纹理。

7. 内脏器官解剖:- 分别对心脏、肺、肝脏、脾脏、胃、小肠、大肠等器官进行解剖。

- 观察器官的形态、颜色、质地和功能。

8. 记录与绘图:- 对解剖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详细记录。

- 根据解剖图谱,绘制鸽子解剖图,标注器官名称和位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骨骼系统:- 鸽子的骨骼系统由头骨、脊柱、肋骨、骨盆等组成,结构简单,有利于飞行。

2. 肌肉系统:- 鸽子的肌肉系统主要由胸肌和腿部肌肉组成,胸肌发达,有利于飞行;腿部肌肉有力,有助于跳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三个表Student,SC,Course完成以下操作。

(1)查询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并按学号排序。

(2)查询所有女学生的信息。

(3)求女学生的人数。

(4)查询所有男学生的姓名、年龄、出生年份。

(5)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课程名称和成绩。

(6)查询“郭贺”的各科成绩(课号,成绩)。

(7)查询不及格学生的学号,姓名,所学的课程名及成绩。

(8)按课程号进行分组,求每门课程选修的人数。

(9)查询姓名,课程名和成绩。

(10)查询选修4学分课程的学生姓名。

(11)查询sc表中成绩超过科平均值的学生姓名。

(12)查询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显示姓名和平均成绩。

(13)使用子查询求恰好有两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学号、姓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