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08ce5a5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1.png)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宫,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它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是独一无二的,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艺术成就。
首先,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之一是它的庞大规模和宏伟的格局。
整个故宫占地面积达720,000平方米,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个院落。
它由四面围墙和四座角楼所围合,形成一个庞大的整体。
宫殿和厅堂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它的布局和建筑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宫廷建筑和城堡风格,体现了古代中国皇家权力和威严的象征。
北京故宫的建筑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追求和谐和对天人合一观念的特点。
故宫的建筑多以黄色为主色调,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皇家权威和吉祥。
建筑的檐口、门框、窗花等细部装饰均采用了既精巧又繁复的木刻和彩绘工艺,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细腻的艺术追求。
此外,故宫的建筑还注重对称布局和空间层次的划分,展现出中国人民对于空间和框架构造的极致追求。
除了建筑特点,北京故宫还有许多艺术成就值得关注。
首先是它的建筑结构的创新性。
故宫的柱式采用了楣式和柱头雕刻,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独特之处。
此外,故宫的屋顶装饰也是古代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通过不同形状和排列的琉璃瓦、飞檐、檐口和装饰性木刻,形成了极具艺术感和观赏性的建筑风貌。
北京故宫还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博大精深的艺术品而闻名于世。
故宫内藏有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绘画、陶瓷、翡翠、玉器等,其中许多作品都是皇帝和贵族用品。
这些艺术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性,还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水平。
同时,这些艺术品还记录了中国古代宫廷生活和皇帝权力的象征。
综上所述,北京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建筑特点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它的庞大规模和宏伟格局、追求和谐与天人合一的建筑设计、构造的创新性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都让人叹为观止。
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座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北京故宫特点介绍
![北京故宫特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68741d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1.png)
北京故宫特点介绍1. 引言北京故宫作为中国古代皇宫,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现存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它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故宫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精美的工艺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被世界各地游客所称赞和喜爱。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北京故宫的特点。
2. 历史背景北京故宫,原名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6年-1420年),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自明朝开始,故宫共有24位皇帝在这里居住及执政。
到了清朝,故宫成为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洲清朝的中心政治和文化中心。
1912年,清朝灭亡,故宫成为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
3. 建筑特点北京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而庄重,宫殿、殿堂、花园和其他建筑相互依附,形成了中轴线对称的布局特点。
在宫殿的建筑设计中,红色是主要色彩,给人以庄严、华贵的感觉。
黄色屋顶上覆盖着黑色琉璃瓦,使故宫的建筑更加独特。
此外,故宫还有丰富多样的雕刻、壁画、镶嵌和绘画等艺术装饰,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故宫还以其独特的防御系统而著名,包括城墙、城门、护城河和角楼等。
这些防御设施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
城墙高达10米,由青石砌成,耐久而坚固。
城门上设有鎏金的门钉和青石砌成的城楼,形象生动。
护城河围绕着故宫,增加了建筑群的壮观气势,同时也起到了防护的作用。
4. 文化内涵故宫不仅是一座建筑群,更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居所和政治中心,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故宫建筑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
故宫内的许多建筑都以天文、地理和神话传说为主题,以突出中国古代帝王的权威。
例如,紫禁城中心的乾清宫有九龙壁,壁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的图案,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和威严。
中国北京故宫的介绍
![中国北京故宫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6e7ebf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3.png)
中国北京故宫的介绍中国北京故宫是一座庞大而壮丽的古建筑群,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中轴线上,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故宫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巅峰之作,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对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故宫,原名为紫禁城,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用于明、清两代的皇帝居住和政务办公。
故宫建于明成祖朱棣时期,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至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基本定型。
在清朝统治期间,故宫一直是中国皇帝的行宫和政治中心,是权力的象征和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
二、建筑特色:故宫占地约72万平方米,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外朝和内廷。
外朝是皇帝办公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包括太和殿、午门等建筑;内廷是皇帝居住和进行私人活动的地方,包括乾清宫、交泰殿等建筑。
故宫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以黄色为主色调,屋顶覆盖着金黄色琉璃瓦,宫墙高大厚实,四周被宽阔的护城河环绕。
故宫的建筑设计精妙,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宫殿建筑以对称、平衡为原则,注重整体布局和空间层次感。
殿宇之间的连廊、庭院和花园等元素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宫廷画卷。
同时,故宫的建筑材料采用了石灰、砖石、木材等耐久材料,经过严格的修缮和保养,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三、文化价值: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首先,故宫见证了中国封建帝制的历史,展示了中国皇室的荣耀和权力。
其次,故宫保存了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书画、陶瓷、玉器等,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成就。
再者,故宫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其中的宫廷文化和礼仪制度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的目光。
每年都有大量的人们前来参观,领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故宫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它的价值和意义无法估量。
四、保护与传承:故宫作为中国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致力于故宫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
故宫的建筑结构范文
![故宫的建筑结构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5fab1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9.png)
故宫的建筑结构范文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之一、其建筑结构特点独具一格,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还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下面,将从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和主要建筑物等方面详细介绍故宫的建筑结构。
故宫的整体布局呈南北走向,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由外朝和内廷两部分组成。
外朝是宫廷大臣公务的地方,包括三重门、太和殿、文华殿、宣政殿等建筑;内廷是皇帝及其家人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保和殿等建筑。
故宫的平面布局严谨有序,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前者为公务办公之地,后者为皇帝居住之地。
整个建筑群采用了“中轴对称”的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建筑,两侧则对称建筑物。
这种布局方式追求了建筑的匀称美和整体的和谐感。
故宫的色彩斑斓丰富,主要以黄色和红色为主。
黄色象征着皇权和贵族地位,是中国古代皇室的专属颜色;红色则代表吉祥和祥瑞。
许多建筑物的屋顶将彩绘瓦片与金黄的琉璃瓦巧妙结合,使得整个建筑群呈现出一种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
故宫的装饰繁复多样,采用了琉璃瓦、彩绘瓷片、雕刻窗棂等多种装饰手法。
门楼和墙壁上的雕刻、扁额上的金字、梁枋的雕饰等处处可见。
这些装饰物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并展示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木构造、石构造和彩绘工艺。
在故宫的主要建筑物中,太和殿是最重要的宫殿,位于故宫的中轴线上,是朝廷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太和殿的建筑风格具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它的主体建筑为三层歇山顶,屋檐上覆盖着琉璃瓦,檐下悬挂着鎏金匾额。
殿内悬挂着木质梁柱和红色绢绣的“天地玄黄”等装饰物,展示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独特魅力。
除了太和殿,故宫还有许多重要的建筑物,如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保和殿等。
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展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多样性和独创性。
故宫美术知识点归纳总结
![故宫美术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475f6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4.png)
故宫美术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故宫的建筑艺术1. 故宫的整体布局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
整个故宫占地面积7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达150,000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的整体布局呈南北走向,由外朝和内廷组成,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和举行盛大仪式的地方,内廷则是皇帝和皇后的起居之所。
2. 故宫的建筑特点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宫廷建筑风格。
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并且以金黄色琉璃瓦覆盖,显得金碧辉煌。
宫殿建筑的房顶多采用搭配重檐,宫殿前面经常有雄伟的牌坊和石狮子。
此外,故宫中还有众多精美的院落、门楼和回廊等建筑,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古代宫殿画卷。
3. 故宫的地基和围墙故宫的地基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地基井和地基盘叠,以确保建筑的稳固和安全。
同时,故宫外围的城墙也十分坚固,围墙上砌上了一道道城砖,组成了高大且雄伟的城墙,与宫殿建筑相得益彰。
4. 故宫的石雕和木雕除了建筑本身,故宫中还有大量精美的石雕和木雕艺术品。
石雕主要包括宫殿前面的牌坊和石狮子,还有院落中的石砌栏杆和石阶等。
这些石雕工艺精湛,雕刻精细,表现了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高超水平。
与此同时,故宫中还有众多精美的木雕,包括楼宇梁柱、栏杆扶手、门窗等。
这些木雕精美细致,结构繁复,栩栩如生,展现了中国古代木雕工艺的卓越之处。
二、故宫的绘画艺术1. 故宫的书画藏品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宫廷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中国古代文物,其中尤以书画藏品最为丰富。
故宫的书画藏品包括了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名家书画作品,如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米芾、文征明等。
这些书画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艺术成就极高,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2. 故宫的绘画展览除了固定的书画藏品外,故宫还经常举办各种绘画展览,包括临时性展览和特别策划的主题展览。
故宫的知识资料
![故宫的知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7b308d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6.png)
故宫的知识资料
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之一。
以下是故宫的知识资料:
1. 位置: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内,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
2. 建造历史: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6-1420),建筑工程耗时14年;清朝时期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改造。
3. 建筑风格: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传统建筑和满族建筑的特点,被誉为“中国明清宫殿建筑的最高成就”。
4. 构造组成:故宫由内、外两个院落构成,内院是皇帝和其家族的居住区,外院是朝廷行政和储藏区。
5. 特别部分:故宫重要特别部分有三: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
6. 藏品:故宫收藏了大量中国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瓷器、玉器、书画、钟表、钱币等。
7. 开放时间:故宫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几乎全年开放,但是每年的2月份会休息清理。
8. 游览方式:故宫的游览路线是单向的,需从午门进入,再从神武门出来。
9. 参观限制:故宫每天只限制了8万人次的游客,为了方便游客提前预约门票。
10. 重要纪念品:进入故宫的游客可以购买故宫的各种特色纪念品,包括邮票、书籍、文房四宝等。
故宫的建筑特点
![故宫的建筑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7454c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c.png)
故宫的建筑特点故宫作为北京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故宫的建筑特点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本文将从建筑布局、色彩运用和雕刻装饰等方面,详细探讨故宫的建筑特点。
首先,故宫的建筑布局呈现出“三进院,五进宫”的格局。
整个故宫以南北轴线为中心,由乾清宫、太和殿和保和殿等主要建筑组成了三进院。
而在南北轴线两侧,则是东六宫和西六宫,形成了五进宫的结构。
这种布局的特点在于以中轴线作为主线,围绕主线建造宫殿,并采用对称的形式进行布置。
这种布局凸显了中国古代建筑对空间把控的精湛技巧,使整个故宫在空间上呈现出稳重、庄重的特点。
其次,故宫的建筑运用了传统的“黄”色系。
故宫的宫殿大多采用黄色琉璃瓦作为屋顶,外墙则用黄色彩绘,给人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
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皇权和权力,因此故宫的建筑涂色通常采用黄色。
此外,故宫的建筑中还广泛运用了红色、绿色和蓝色等鲜艳的颜色,这些颜色的运用使故宫的建筑展现出了富丽堂皇而又不失庄重的特点。
再次,故宫的建筑以其精美的雕刻装饰而闻名。
故宫的门楼、角楼、柱子等都进行了精细的雕刻,雕刻的内容以传统的龙、凤、狮子等为主题,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体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宫廷文化。
同时,故宫的建筑中还有大量的壁画和彩绘,这些壁画和彩绘以精细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展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精髓。
另外,故宫的建筑还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性原则。
所谓对称,就是指对宫殿进行左右、前后、上下的对称布局。
在故宫中,几乎每个建筑的布局都严格遵循这一原则。
例如,主要建筑太和殿的广场上有七座石桥,桥的形状相同、位置对称,形成了宏伟壮观的场面。
此外,故宫的建筑还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宫廷气派。
故宫的建筑通常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是指供官员办公和处理政务的区域,而内廷则是指皇帝居住、办公和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
两者之间利用高墙和巨大的红门进行分隔,不同区域之间形成明显的界限。
古老的帝国中国的北京故宫
![古老的帝国中国的北京故宫](https://img.taocdn.com/s3/m/c9e9ec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1.png)
古老的帝国中国的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宫殿建筑群,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最宏伟、最具代表性的典范之一。
故宫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本文将从建筑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三个方面,探索古老的帝国中国的北京故宫的魅力。
一、建筑特点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表现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艺术成就和工程技术水平。
故宫建筑群占地约72万平方米,由一系列宏伟的宫殿、内廷和外围建筑组成。
宫殿建筑以黄琉璃瓦和红墙白浮雕的形象为主,富丽堂皇。
同时,故宫的建筑布局精心设计,严谨而富有层次感,彰显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均衡与对称。
二、历史背景北京故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始建于1406年,完成于1420年。
明朝皇帝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故宫成为新帝国的政治中心。
清朝继承了故宫,并进行了多次扩建和修复,使之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见证了中国明清两代帝国的辉煌和沧桑,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
三、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帝国的象征,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让人称赞的是宫殿内的文物收藏,包括珍贵的陈列品、艺术品和文献资料。
例如,故宫收藏了大量的宫廷器物、法器、名画、文房四宝等,展示了古代帝国的物质文化财富和艺术成就。
除了宝贵的文物收藏,故宫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中包括中国皇室的礼仪制度、服饰文化、建筑设计和园林艺术等。
故宫的文化遗产不仅丰富而独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广泛赞誉和研究。
总结:中国的北京故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建筑特点展示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华丽和精湛工艺;历史背景中见证了中国明清两代帝国的崛起与沉浮;文化遗产则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历史发展。
北京故宫作为中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个宫殿建筑群,更是人们凝视过去、感悟历史的窗口。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索、研究。
北京皇城建筑特点
![北京皇城建筑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dc334d3b9f3f90f76c61bcc.png)
北京皇城建筑特点一、北京故宫简介: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
它坐落于北京市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宫殿为蓝本,从大江南北征调能工巧匠和役使百万夫役,历经14年(公元1407—1420年)时间建成的。
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
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
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但被废帝博仪仍居住在故宫后半部分。
1912年将外朝辟为“古物陈列所”。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部将鹿钟麟把博仪驱逐出宫。
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宫博物院。
1948年将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
1949年以后,政府对这座古代建筑和文物进行了大规模修整,并整理展出大批文物,使其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古文化艺术博物院。
并在西华门内成立第一档案馆,专门从事整理政府和宫廷档案。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故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故宫建筑群体布局特点: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
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
故宫建筑特色
![故宫建筑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1bf69b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e.png)
故宫建筑特色
故宫的建筑特色包括宏伟的规模、严谨的结构和精美的装饰。
它是
中国古代皇室建筑的杰作,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最高水平。
首先,故宫的建筑规模宏伟壮观。
整个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0,000
平方米,建筑群由一系列府宅、殿堂、庙宇和宫殿组成,共有9999间
房间。
故宫的建筑格局严密,按照坛城——前朝宫殿——后朝宫殿的
顺序布局。
每个宫殿都有自己的特定用途,如举行重要仪式、接待外宾、居住皇帝等。
其次,故宫的建筑结构严谨可靠。
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采用传统的
斗拱、斗栱和斗柱等工法,使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此外,故宫
的建筑还采用了精确的对称设计,注重平衡和谐的美感。
建筑的结构、雕花和装饰彼此呼应,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色。
最后,故宫的建筑装饰精美细致。
整个故宫墙壁和屋顶都被装饰着
精美的彩绘和雕刻,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湛技巧。
建筑物的内部
也充满了精美的绘画、雕塑、瓷砖和家具。
故宫的装饰风格以金色、
红色和绿色为主,象征着财富、权力和吉祥。
总的来说,故宫的建筑特色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它的规模
宏大、结构严谨和装饰精美,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室的繁荣和文化底蕴。
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
客和学者的赞叹和研究。
论述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
![论述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641ef4601ed9ad51f01df22a.png)
试论述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
答案(要点):故宫建筑群是现在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也是最精美的宫殿建筑。
它的主要成就包括:1)规模宏大、布局严整。
仅以宫殿的核心部分紫禁城为例,它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
根据宫廷建筑的一般习惯,故宫也可以分作皇帝处理政务的外朝和皇帝起居的内廷两大部分。
故宫中的乾清门,就是外朝和内廷之间的分界线。
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前有太和门,两侧有文华殿和武英殿两组宫殿。
内廷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它的两侧是供嫔妃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
故宫的这种总体布局,突出地体现了传统的封建礼制“前朝后寝”的制度。
2)建筑群组合方式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群体设计思想。
整个故宫的设计思想突出地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力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例如,主要建筑除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外,特别强调其中的“三大殿”,“三大殿”中又重点突出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为此,在总体布局上,“三大殿”不仅占据了故宫中最主要的空间,而且它前面的广场面积达2.5公顷,有力地衬托出太和殿是整个宫城的主脑。
再加上太和殿又位于高8米分作三层的汉白玉石殿基上,每层都有汉白玉石刻的栏杆围绕,并有三层石雕“御路”。
使太和殿显得更加威严无比,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气象非凡。
至于内廷及其它部分,由于它们从属于外朝,故布局比较紧凑。
3)辉煌的建筑单体艺术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
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
故宫建筑特色介绍
![故宫建筑特色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b72c1d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0.png)
故宫建筑特色介绍故宫,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宫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皇家建筑群之一。
其建筑风格独特,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下面将从布局结构、建筑材料、装饰艺术等几个方面介绍故宫的建筑特色。
故宫的布局结构设计非常精巧。
整个故宫由一系列连续的建筑群组成,呈南北走向,中轴线贯穿其中。
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五个宫殿,分别是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宫。
这些宫殿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故宫的布局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强调了宇宙的和谐与平衡。
故宫的建筑材料选用了丰富多样的石材和木材。
在建筑结构中,石材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台阶和墙体等部位,以增加建筑的稳固性。
而在宫殿的梁柱和屋顶等部位,则大量使用了木材。
这些木材选用的是上等的楠木,具有耐腐蚀、抗虫蛀和防火等特点。
此外,故宫还使用了瓦片、琉璃、彩画等材料进行装饰,使建筑更加美观。
故宫的装饰艺术表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宫殿的外墙上经过精细的彩绘,绘有各种动植物、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等图案,色彩鲜艳、寓意深远。
而宫殿内部的装饰则更加精美,例如宫殿的梁柱上刻有精美的龙纹和云纹,寓意着皇权的神圣和至高无上。
此外,故宫还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文物和艺术品,如瓷器、玉器、书画等,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故宫的建筑特色还体现在其宏伟壮观的规模上。
整个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拥有近10000间房屋。
宫殿的屋顶高大宏伟,层层叠叠,形成了独特的屋脊形态。
而宫墙高大厚实,围合出一个庞大的宫廷空间。
这些规模宏大的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帝王的权威和威严,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气势。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建筑特色。
其布局结构精巧、建筑材料丰富、装饰艺术精美,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与艺术价值。
故宫的建筑特色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6621e08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4.png)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北京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它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筑特点:1.周正平衡:故宫的建筑布局呈现出明显的“封闭”和“对称”的特点。
整个宫殿建筑严格按照世界观和权力体系进行布局,从整体到局部都体现了一种严谨、宏伟、统一的美。
2.色彩鲜艳:故宫的建筑采用了大量的红色和黄色,这些色彩给人一种庄严、威严的感觉,增强了宫殿建筑的气势。
同时,故宫的建筑还采用了大量的琉璃瓦和彩画,使建筑更加绚丽多彩。
3.木结构:故宫的建筑大多采用木结构,这种建筑方式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非常典型。
故宫的木构建筑精细且谨慎,每一根木柱、木梁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加工,展现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独特魅力。
4.角楼建筑:故宫的建筑中有很多角楼建筑,这些建筑在整个宫殿群中起到了连接和衔接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二、艺术成就:1.石雕:故宫的建筑中有大量的石雕艺术作品,这些石雕作品在造型、雕刻技巧和装饰效果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比如,椽狮、门狮、石阑和石翁仲等等,都是故宫石雕的代表作品。
2.木雕:故宫的建筑中有许多精美的木雕作品,这些木雕作品在形象、技法和装饰上都非常出色。
比如,角楼上的斗拱、梁鼓等艺术品都是木雕的典范。
3.瓷器:故宫的建筑中有很多瓷器的应用,这些瓷器不仅用于装饰,还用于建筑的构件和装饰材料。
故宫的琉璃瓦、瓷砖等装饰物都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杰出代表。
4.彩画:故宫的建筑中大量运用了彩画技法,在墙壁、门窗等部位进行装饰,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感染力。
彩画既有大型的景物图案,也有细致的花纹和人物画等,展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卓越成就。
总之,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华,不仅具有宏伟壮观的气势,还展示了中国古代工艺和艺术的独特魅力。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故宫无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并且对后世的建筑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bc3252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6.png)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北京故宫是明代宫廷建筑的典范,其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主要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是宏伟壮丽。
故宫的整个建筑群以前后对称、左右对称的布局为主,整齐划一,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封建帝王权威。
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物多为朱红色,气势磅礴,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尤其是故宫的九龙壁、角楼、斗拱等装饰元素,精巧细致,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华。
其次,故宫的建筑特点是严密的规划和精细的施工。
故宫的规划非常精细,每个建筑都有特定的用途,形成了严密的宫廷功能分区。
整个建筑群分为内廷和外围两个部分,内廷是皇帝和皇后等王室成员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外围则是其他官员、仆人和军队的居住和工作区域。
而在施工方面,故宫的工匠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成功地完成了这座宏伟建筑的设计和建造。
他们在建筑选择、材料制作、结构布局等方面保持着高度的审美追求和工艺水平。
第三,故宫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其建筑布局和装饰上。
在建筑布局方面,故宫的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布置,前后对称,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高度准则和对称美的追求。
而且每个建筑都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能够融入自然景观,给人以和谐统一的感觉。
在装饰方面,故宫的宫殿、门楼、廊道等处的雕刻和壁画都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装饰图案,如龙凤、花鸟、人物等,色彩鲜艳丰富,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外,故宫还有许多其他的艺术成就。
例如,故宫的琉璃瓦工艺,釉面瓷砖拼贴工艺以及精美的门楼构架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瑰宝。
此外,故宫还保存有大量文物,包括绘画、书法、瓷器、玉器等,这些文物不仅丰富了故宫的艺术内涵,也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总而言之,北京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华。
其宏伟壮丽的建筑、严密的规划和精细的施工、独特的装饰和丰富的文物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宫廷建筑艺术瑰宝。
故宫的宫廷艺术 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成就
![故宫的宫廷艺术 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317f737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8.png)
故宫的宫廷艺术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成就中国古代艺术以其卓越的成就而闻名于世,而其中一处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就是故宫。
故宫作为中国皇家宫殿的代表性建筑,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同时也是中国宫廷艺术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从建筑、绘画和文物等多个方面,探讨故宫的宫廷艺术之美。
一、建筑艺术故宫的建筑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整个故宫由一系列庭院和宫殿组成,其布局紧凑而富有层次感。
大片的红墙黛瓦与绿色琉璃瓦的巧妙搭配,使故宫呈现出庄严而典雅的氛围。
特色的飞檐斗拱、雕龙画凤等建筑细节更是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细腻雕工和精湛技艺。
这些建筑元素的运用,使故宫成为了一座充满艺术魅力的建筑杰作。
二、绘画艺术故宫收藏了大量珍贵的绘画作品,其中尤以明清两代的宫廷绘画最为精彩。
故宫的百宝库中珍藏着许多独特的手卷和设色画,这些作品描绘了中国古代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
画家们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和线条,将皇家宴会、宫廷游乐和宴会等场景表现得细腻入微。
而这些作品中常常交织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不仅艺术精湛,同时也折射出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
三、文物艺术除了建筑和绘画艺术,故宫还收藏了大量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仅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技艺和创作风格,更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故宫的佛像和青铜器收藏。
佛像以其巧妙的造型和雕刻手法,彰显了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而青铜器则以其华丽而精巧的纹饰,展示了中国古代贵族文化的辉煌与奢华。
故宫的宫廷艺术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成就,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同时也为后世的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借鉴。
走进故宫,我们仿佛穿越了时光,感受到了宫廷艺术的华美与庄重,也通过这些艺术作品了解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瑰宝。
因此,故宫的宫廷艺术是人们对中国古代艺术成就的一种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总之,故宫的宫廷艺术以其独特魅力和卓越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故宫的建筑特点范文
![故宫的建筑特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e02c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a.png)
故宫的建筑特点范文故宫是中国北京市中心的一个宏伟建筑群,也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被誉为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故宫的建筑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以下是故宫建筑的主要特点:1.四合院式布局:故宫采用了传统的四合院式布局,宫殿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排列。
整个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主要部分,外朝是朝廷办公场所,内廷是皇帝和皇后、后妃的居住地。
2.基地的合理规划:故宫的建筑基地规模宏大,总面积达到了72万平方米,基地的规划合理,坡地逐渐上升,高低错落有致,将整个故宫的建筑融入周围的景观之中。
3.严谨的整体布局:故宫的建筑整体布局严谨有序。
宫殿和院落以中轴线为中心,东西对称,南北轴线上则是一些重要建筑和大型广场。
4.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故宫建筑主要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古代宫殿风格。
宏伟的建筑体量、坚固的结构,以及巍峨壮观的外观,体现出中国皇家建筑的威严和尊贵。
5.黄色琉璃顶:故宫大部分建筑的屋顶都采用了黄色琉璃瓦顶,这是明清时期皇家建筑的标志。
黄色象征着皇权的至尊和尊贵,琉璃瓦则具有保护房屋和防止火灾的作用。
6.简约而典雅的装饰:故宫建筑的装饰十分精美,但又不失简约,典雅。
建筑的门窗、栏杆、檐口等处,都雕刻有精美的画案,其中包括吉祥图案和花卉纹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好运和富贵的追求。
7.石基、柱石雕刻:故宫建筑广泛使用大理石和花岗岩等石材,这些石材制作成的石基和柱石,在建筑上起到了支撑和装饰的作用,并且雕刻精细,栩栩如生。
8.围墙护城河:故宫周围有高墙和宽阔的护城河,墙体上有巨大的角楼,形成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建筑群。
围墙和护城河体现了故宫建筑的防御性质,以及对皇家安全的重视。
9.凤凰装饰:故宫的很多建筑都有凤凰的装饰,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君主的尊贵和权威,凤凰的雕刻装饰使故宫建筑更加华丽壮观。
总之,故宫的建筑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既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瑰宝。
故宫的建造工艺简介是什么
![故宫的建造工艺简介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b70a68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f.png)
故宫的建造工艺简介是什么故宫的建造工艺可追溯至明代,是一项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传统建筑艺术。
它代表了古代中国建筑的高度发展和独特风格,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故宫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而闻名。
在建筑结构上,故宫采用了经典的传统中国宫殿建筑风格,建筑均采用黄色琉璃瓦和红色木结构搭配,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美感。
整个故宫由一系列庭院和建筑群组成,布局严谨而对称,被誉为“宫殿中的宫殿”。
在故宫的建造工艺中,木构件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的中国建筑采用榫卯结构,即将木材根据形状榫入,材质匹配不仅使得结构稳固,还能减少使用钉子等金属材料,保持建筑的原始风貌。
榫卯结构的运用在故宫的各处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黄琉璃瓦、门窗、梁架等都采用了木榫接合,不仅坚固耐用,而且更具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
另外,石料的使用也是故宫建筑工艺中的重要环节。
故宫内使用了大量的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进行铺砌和雕塑,从地面的铺装到庭院和建筑的外立面装饰,石材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石材经过精心的选材和加工,在雕刻技艺上也呈现出中国工匠的高超技艺,赋予了故宫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彩绘方面,故宫采用了泥塑、彩绘、内墙砖壁等装饰技法,使整个建筑内外充满了浓厚的古代皇宫氛围。
其中,彩绘尤为重要,通过丰富多彩的颜料和精细的绘画技法,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故宫内的壁画、雕塑、纹饰等,都以其细腻的细节和绚丽的色彩,让人们领略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之美。
此外,故宫的建造还需要考虑到地基和环境的因素。
故宫选址于北京城的中线上,周围水系众多,因此在建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基础的稳固性和防水处理。
故宫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独特的地基设计和防护措施,以确保建筑在地震和雨水的影响下能够安全稳固地立于千年之中。
总之,故宫的建造工艺是一项博大精深的传统建筑艺术。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精湛技艺,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故宫的非连续文本
![故宫的非连续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53760c6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4.png)
故宫的非连续文本摘要:一、故宫简介二、故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三、故宫的建筑特点与艺术风格四、故宫的游览体验与文化活动五、故宫在我国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六、总结与展望正文:【一、故宫简介】故宫,位于我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代木质建筑群。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 年),由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后经明、清两代皇帝的扩建与修缮,最终形成了拥有9000 多间房屋的庞大建筑群。
故宫被誉为“东方的卢浮宫”,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二、故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故宫见证了明、清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发展,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融汇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故宫内珍藏的历代文物,包括书画、陶瓷、玉器、金银器等,展示了我国古代艺术的卓越成就,具有无法估量的文化价值。
【三、故宫的建筑特点与艺术风格】故宫的建筑布局严格遵循中国古代宫殿的传统规划,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
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举行皇帝庆典、祭祀等重要活动的场所。
内廷的中心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与皇后居住的地方。
故宫的建筑风格以木质结构为主,采用榫卯结构,技艺精湛,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水平。
【四、故宫的游览体验与文化活动】如今,故宫已成为一座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可以领略到故宫的建筑之美、文物之珍,还可以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如展览、讲座、演出等,深入了解故宫的历史与文化。
【五、故宫在我国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故宫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故宫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变迁,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六、总结与展望】故宫是我国历史、文化、艺术的瑰宝,具有世界性的文化价值。
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
![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503b7d7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3.png)
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
明清故宫的规划和建筑,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而且有所发展创新,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的集大成者。
其室内外建筑空间的组合、建筑体量大小的搭配、材料的运用、小品的陈设、装饰的制作、色彩的选择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产生了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延伸阅读建筑平面图中指北针的直径是多少建筑平面图中指北针的直径为24mm。
指北针箭尾宽度为圆直径的1/8,即3mm。
圆内指针涂黑并指向正北,在指北针的尖端部上“北”字,或“n”字。
指北针是一种用于指示方向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方向判读,譬如航海、野外探险、城市道路地图阅读等领域。
方位偏角度是表示正北(地球北极),磁北(磁针显示北方),方格北(地图指示北方)之间的关系与彼此偏差的角度。
建筑工地上帽子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1、建筑工地上白色安全帽:房地产甲方领导或甲方代表、建筑企业老总级别。
2、红色安全帽:建筑工地管理人员,如项目经理、技术总工、监理等。
3、蓝色安全帽:建筑工地技术人员。
4、黄色安全帽:基层建筑工人。
建筑噪声的主要有控制方法有哪些1、工程控制:在设备采购上。
要考虑设备的低噪声、低振动;对噪声问题,寻找设计上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更为“安静”的工艺过程例如,用压力机替代汽锤等,设计具有弹性的减振器托架和联轴器,在管道设计中尽量减少其方向及速度上的突然变化;在操作旋转式和往复式设备时,要尽可能地慢。
2、方向和位置控制:把噪声源移出作业区或者转动机器的方向。
3、封闭:将产生噪声的机器或其他噪声源用吸音材料包围起来。
但是,除了在全封闭的情况下,这种做法的效果有限。
4、使用消声器:当空气、气体或者蒸气从管道中排出时或者在其中流动时,用消声器可以降低噪声。
5、外包消声材料:作为替代密封的办法,用在运送蒸气及高温液体的管子的外面。
6、减振:采用增设专门的减振垫、坚硬肋状物或者双层结构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美术鉴赏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北京故宫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
摘要:中国古人在漫长的营造史中,将中国古代建筑在选址布局、造型技巧方面,凝聚了浓厚的中国独特的艺术思想和哲学思想。
故宫规模宏大,构造严谨,它是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的宝库,是最具艺术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关键词:建筑艺术文化
一、故宫简介:
北京旧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壮丽的宫殿。
它就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现称北京故宫。
这座建筑即使过去封建皇权的象征,也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对中国人来说,北极星由于不动,永远在那一位置上,群星都着围北极星旋转,北极星就成了天上的中心,成了天上的天帝。
天上只有一个天帝,地上只有一个中国。
中国天文学里,围绕北极星的一圈天象,叫紫微恒,是天子住的地方,因此,紫禁城就是地上的紫微恒,是天子住的地方,对老百姓来说那里是一片神圣的禁地,因此称为紫禁城。
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
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
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
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仿若人间仙境。
二、故宫的建筑特点
故宫根据帝王“身居九重”的体制所建,分成外朝内延两部分,作为“王权”的集合体,其中建筑有着近乎苛刻的等级划分,为了表现出一种帝王的威严和神圣,整体建筑群极力营
造出一种宏大壮观的气势,“三朝五门”“前朝后寝”,“中轴对称”“左祖右代”的传流的方方正正的宫殿布局被提升到近乎完美的程度。
北京宫殿区的总体布局可分为三节。
第一节由大明门开始经过皇城正门天安门,再穿过端门直抵宫城正门午门,共由三个宫前广场串连而成;第二节即紫禁城内部分,由前朝,后寝和御花园组成;第三节是紫禁城北门外人工堆起的景山,是宫殿区的结尾。
午门,俗称五凤楼,平面作凹字形,又高又大的城台上正中建重檐庑顶的大殿左右凹字转角和前伸尽端各建一座重檐方亭,廊庑将这五座建筑相连,轮廓交错纷杂,形势巍峨壮丽,体型丰满盈润,体量强健有力,是整个前段的高潮。
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
故宫建筑在形体、空间、色彩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手法,造成了一种多样的统一:(1)大与小的对比:在宏伟的天安门城楼下,巧妙地安置了两间火柴盒子似的小屋,这小屋除了它特有用处外,在艺术上起到对天安门的烘云托月作用。
(2)高与低的对比:为烘托太和殿的崇高,周围采用了低矮连续的回廊。
(3)宽与窄的对比:这是一种欲放先收的手法。
从正阳门到太和殿所形成的狭长空间与太和殿前广阔的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
(4)明与暗的对比:故宫在色彩上给人的强烈印象是金碧辉煌。
金黄色的琉璃瓦与青绿色为基调的檐饰相对比,在蓝天、白云辉映下显得非常辉煌。
(5)繁与简的对比:雕梁画栋,镂金错彩,这就是繁。
这与殿外单色调红墙和黄色琉璃瓦屋顶形成一种繁简对比。
(6)方与圆、曲与直对比:如天安门、端门门洞是圆形,午门的门洞是方形。
又如笔直的中轴线与弧形的金水桥形成曲与直的对比。
(7)动与静的对比:建筑本身是静止的,但由于空间与形体的变化却呈现出流动的节奏感,有序曲、有高潮、有尾声。
正阳门是序曲、太和殿是高潮、景山是尾声。
三、空间布局
故宫的建筑艺术美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
故宫总体分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后寝”两部分。
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
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
其中太和殿是故宫中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木结构殿宇。
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殿、皇极殿等,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与后妃、皇子和公主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由天安门、端门、午门的前序、太和门的过渡、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潮、再经过乾清门的过度到乾清宫的高潮,最后以御花园结尾几个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
四、艺术成就
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艺术成就,也是中国历史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当今不可多得的建筑。
北京宫殿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对于总体规划的把握,而且体现在很多局部的形式美表现手法上。
故宫单体的构成方式,大都采用上部富丽,下部简易的处理手法。
故宫建筑的檐,顶部分竭尽全力使之华丽,屋身墙壁则简易处理。
承托建筑物的墙体多表现为梯形,稳当地坐在大地之上,与建筑构成金字塔形。
墙体平整无饰,屋檐尤其是斗拱装饰最为繁复妍丽,用黄琉璃瓦铺在屋顶,瓦的放射形在天空交叉。
斗拱坤宁宫
斗拱是中国建筑所特有的。
起先,它既是装饰品又起承重作用。
明清以来,它的实用价值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主要以装饰物的身份出现。
斗拱结构复杂,形状各异,纵横交错,互相掩盖,形成不同的突出点和凹点,给人留下许多想像余地。
故宫建筑的墙壁也是各式各样的。
与又高又大的崇楼连为一体的墙,多呈现为梯形,或造成梯形印象,避免直角平角,突出墙体的稳定感。
故宫建筑的墙壁利用这种“没有一个持久不变的方向”所造成的视觉印象,给人一种不可捉摸的感觉,以引起某种神奇的遐想。
乾清门铜狮乾清宫嘉量中国的建筑匠师们将如此大规模的建筑规划得井井有条,利用重重得墙门和庭院把故宫有序地组合成壮丽的建筑群。
明清故宫的规划和建筑,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而且有所发展创新,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的集大成者。
其室内外建筑空间的组合、建筑体量大小的搭配、材料的运用、小品的陈设、装饰的制作、色彩的选择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产生了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故宫还是我国收藏最好最丰富的文物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建成于1925年,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宫旧藏。
抗战期间,为确保国宝安全,曾将精选的五批故宫文物转移南方,抗战胜利后,部分运回故宫,部分运抵台湾。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千方百计收集流失文物,使故宫新旧藏品达到数百万,其中包括:青铜器、玉器、金银器、陶瓷器、牙竹木雕、丝织刺绣、文房四宝、绘画书法、家具等,代表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准。
五、总结
中国所独特的建筑艺术,以“大屋顶”为最。
翘角飞檐,立柱斗拱,高台之上的大殿,就有了活的灵魂,虚实结合,动静相兼,寓动于静,静中有动,若行若止,若举若飞,若有所待,若有所望,庄严而不僵硬,灵活而不轻浮,这就是中国人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无数亭台楼阁、庙宇殿堂,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灵感。
故宫,既博大、壮丽,又细腻入微,它是美的集合,艺术的结晶。
产生它的时代虽已一去不复返,造就它的建筑匠师们虽也已成过客,但故宫的美和建筑艺术成就却是永存的、不朽的。
故宫将成为我们中国的一个永久的艺术,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建筑奇观,也为将来的建筑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苏琴,紫禁城建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2]冯大彪,北京的前世今生,上海三联书店07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