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统计(2006-2012)(按主要国家和地区分)

合集下载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8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8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8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5.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每题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012年中国对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货物出口额之和占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约为( )。

A.2%B.8%C.18%D.28%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比重的计算。

2012年中国对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货物出口额之和为3235+368=3603(亿元)。

又根据柱状图可知,2012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为20489亿元,故所求比重为,估算结果应大于10%小于20%,答案为C。

2.2012年中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顺差额最大的是( )。

A.中国香港B.东盟C.美国D.欧盟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简单计算类题目。

贸易顺差额=贸易出口额一贸易进口额,取二者差额最大的地区,由表格易知为中国香港,贸易顺差额为3000+亿元,所以选择A。

3.与2008年相比,201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率约为( )。

A.31%B.42%C.51%D.62%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增长率的计算。

与2008年相比,201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为答案为C。

4.2008-2012年,中国货物进口额占当年货物进出口总额比重最大的是( )。

A.2008年B.2009年C.2010年D.2011年正确答案:D解析:2008一2012年中国货物每年的进口额均小于出口额,且这几年的进出口总额相差并没有过大。

故要求进口额比重最大的年份,只要选择进口额与出口额差距最小的年份即可。

2008—2012年,根据柱状图易知差值依次为14307—11326、12016一10059、15778一13962、18984—17435、20489—18178,简单估算确认2011年差距最小,所以选择D。

5.关于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能从资料中推出的是( )。

7. 中国历年进出口数据(1990-2019)

7. 中国历年进出口数据(1990-2019)

-8.85 -2.23 -9.69 -11.06 -13.87 10.76 -10.88 4.08 -0.49 8.39 11.31 3.98 6.81 6.37 3.00 0.78 -9.05 -4.94 10.27 6.18 9.23 6.39 3.14 7.16 7.71 -2.25 0.33 15.39 11.98 1.27 27.10 10.20 1.46 7.22 6.28 0.19 2.75 8.96
2,254 3.90 2,170 1.18 2,144 -0.56 2,156 1.89 2,116 6.36 1,990 14.40 1,739 1.93 1,706 -14.47 1,995 -13.93 2,318 6.63 2,174 15.03 1,890 -4.66 1,982 -0.15 1,985 3.21 1,923 -1.65 1,956 3.19 1,895 6.35 1,782 -0.59 1,793 50.48 1,191 -34.31 1,814 -13.35 2,093 8.10 1,936 9.33 1,771 -3.55 1,836 -2.70 1,887 4.44 1,807 2.30 1,766 0.52 1,757 5.45 1,666 7.42 1,551 27.44 1,217 -28.16 1,694 -24.26 2,237 13.70 1,967 2.22 1.56
2019年6月
2019年5月 3,860 3.45 -3.44
2019年4月 3,731 2.31 0.41
2019年3月 3,647 36.94 3.15
2019年2月 2,663 -32.74 -13.81
2019年1月 3,960 2.73 4.05

1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1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国际和国内背景
国际方面: 1、政治上,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 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2、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世界发展的趋势表明,任何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经济 的发展,绝不能割裂国际间的联系,而只能积极地利 用这种关系为本国的发展服务。


阿里巴巴
福步外贸论坛 126 B2B 外贸之家 中国国际贸易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密植高产“卫星田”,稻谷实际上是从别处移栽 而来,谷穗密密麻麻,据说撑得住小孩。图为小 孩在高产田稻穗上。
一哄而起的集体食堂 ,吃饭不要钱,红火一 时的公社食堂
饥荒袭来时的农村


户籍管理部门的分省区 死亡人口统计显示, 1958到1961年期间各省 非正常死亡人数合计达 到一千八百万(未调整低 报偏向)。 全国共有两大高死亡的 饥荒带:其一是以四川 为中心,从青海、甘肃 到贵州、湖南、广西共 六省区;其二是位处中 原的安徽、河南两省。
1982年12月,确立对外开放 政策为基本国策
邓小平出访日美后的的认识: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 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 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 “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 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 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对外开放, 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写入了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件。
宋朝——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有50多 个国家;成立对外贸易专门机构 “市舶司”。 元朝——中国版图跨越欧亚两大洲,海运 贸易空前繁荣,制定《市舶抽分则例》 22条,对外贸易管理比以前更有效。陆 路贸易复兴。

习题答案解析大国崛起—我国对外贸易概论

习题答案解析大国崛起—我国对外贸易概论

大国崛起一中国对外贸易概论1.1贸易额飞速增加已完成1 ()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索罗斯先后冲击了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多国的货币。

A 1997B、1998C、1999D 2000我的答案:A2以下选项不属于“亚洲四小龙”的是()。

A、香港B、韩国C、台湾D澳门我的答案:D3 ()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达到18983.81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

A 2010年B、2011 年C、2012 年D 2013年我的答案:B4伴随着中国国内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的提升,中国的服务贸易会持续增我的答案:21.2中国的贸易盈余已完成1刚刚改革开放时候,货物贸易的盈余和逆差是()。

A、一直盈余B、一直逆差C、交替出现D都正确我的答案:C2中国在()年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的汇率在当天一次性升值A 2001B、2004C、2005D 2007我的答案:C3顺差额除以GDF的比在()以内,就是正常的,不存在贸易不平衡。

A 3%B、4%C、5%D 6%我的答案:A 42005年时一个美元能兑换()个人民币A 6.2 个B、6.7 个D 8.6 个我的答案:B 5贸易逆差是:进口v出口。

() 我的答案:X6贸易盈余和吸引外资共同决定了外汇储备的多少。

()我的答案:27进口多于出口带来的问题是外汇储备要流失。

() 我的答案:2 1.3巨额的外汇储备已完成1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国家刚成立头10年,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A、低于4亿美元B、低于3亿美元C、低于2亿美元D低于1亿美元我的答案:D 2外汇储备是官方持有的,在中国,外汇储备是由()持有的A、工商银行B、中央银行C、交通银行D招商银行我的答案:B 3 ()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 100亿。

A 1990年B、1989 年C、1988 年D 1991年A 2005年B、2006 年C、2007 年D 2008年我的答案:A 5黄金也是外汇储备。

()6在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泰铢贬值了 20% () 我的答案:x7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汇率不应该大幅度的波动,因为这对营商的环境影响很大。

历年中国同非洲各国进出口数据,完整版(100%真实统计数据)

历年中国同非洲各国进出口数据,完整版(100%真实统计数据)
21 27446
620 303312 15533 319227 257870 56259 88064 16288 88277 18777
568 35297 64546 53177 239805 24637 3173 18923 51126 20508 192893 20771 25502 7269 312990 4276 3429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
2004年 2945928 123960 491086
68854 5240 513 24892 5269 275 957 144 22853 130 166209 7273 157637 100677 20844 41444 12435 59078 10781 602 23147 36576 19833 67174 16616 1881 16552 11473 15784 115756 11944 9912 2501 218178 2364 2116 156 11225 181 2986 1733 591211
195475
同加那利群岛进出口总额
1971
591
295
237
252
同佛得角进出口总额
1495
3541
3435
4976
5749
同中非进出口总额
3273
2738
4802
4241
6630
同塞卜泰(休达)进出口总额
63
19
18
9
34
同乍得进出口总额
12153
21408
80429
36012
39351
同科摩罗进出口总额
2481941
2770634
3760094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14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14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143(总分50, 做题时间90分钟)资料分析每题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105.07,比4月份回落0.59点,比去年同期提高9.13点。

从分类指数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为105.56,比4月份提高0.62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2.43点;本年资金来源分类指数为116.69,比4月份回落1.46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0.07点;土地开发面积分类指数为90.15,比4月份提高1.70点,比去年同期回落2.40点;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为103.48,比4月份提高1.70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4.43点;房屋施工面积分类指数为111.36,比4月份回落0.49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7.43点。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4%,涨幅比4月份缩小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涨幅比4月份缩小1.2个百分点。

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1%,涨幅比4月份缩小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涨幅比4月份缩小1.0个百分点。

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917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9643亿元,同比增长35.7%,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9.3%。

5月份当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985亿元,比上月增加648亿元,增长19.4%。

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8.5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0.5%;房屋新开工面积6.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2.4%;房屋竣工面积1.9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53亿平方米,增长14.8%。

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129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1%,土地购置费2931亿元,同比增长89.7%。

2012年中国进出口数据分析

2012年中国进出口数据分析
14.0
110
-7.5
钢材
1366
-12.3
178
-17.5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
465
14.1
386
4.9
2012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比上年
增长%
进口额
比上年
增长%
美国
3518
8.4
1329
8.8
欧盟
3340
-6.2
2121
0.4
中国香港
3235
20.7
350
17.6
食用植物油
845
28.7
97
25.6
铁矿砂及其精矿
74355
8.4
956
-15.0
氧化铝
502
165.1
18
133.3
煤(包括褐煤)
28851
29.8
287
20.2
原油
27102
6.8
2207
12.1
成品油
3982
-1.9
330
0.6
初级形状的塑料
2370
2.9
462
-2.2
纸浆
1646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7%;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1.2万人,增长13.3%。
2.4
其中:机电产品
7824
3.8
高新技术产品
5068
9.5
其中:国有企业
4954
0.3
外商投资企业
8712
0.8
其他企业
4512

中国对外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征一、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就是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其他对外开放形式的基础,是开展对外经济交流的中心环节。

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表现为:弥补国内某些资源的短缺,优化资源配置;利用国际分工,取得比较利益;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国内就业机会。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及特征(一)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侵略下,旧中国除了对它们割地赔款、开辟租界外,还给予它们在华驻军、领事裁判、协定关税、海关管理等军事、政治和经济特权.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严重破坏,对外贸易也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完全依附于帝国主义,成为半殖民地性质的对外贸易。

其主要的特征为: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所控制和垄断;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适应帝国主义掠夺资源、倾销商品的需要;贸易对象集中于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长期入超和不等价交换.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废除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了对外贸易中的官僚资本,新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并对民族资本进出口企业进行改造,从而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对外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进入新世纪以后连续跨越了几个台阶,由一个贸易小国成长为贸易大国。

外贸发展战略也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经历了几次调整提升。

1956年,在全国公私合营高潮中,私营进出口企业与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合营后,根据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工作的需要,随即对原有的商号进行合并改组,企业的生产资料完全由国家支配和使用,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基本上是社会主义性质。

至此,在对外贸易领域,中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外贸易已基本上是全民所有制.随着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已全面确立。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1950-1977年)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这段历史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五”计划时期、“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和拨乱反正”时期。

中国各个阶段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

中国各个阶段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

中国各个阶段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

该指标可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

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以下是中国各个阶段对外贸易总额数据:建党前56年(1865年):进出口总额1.1亿海关两白银,其中,出口0.54亿海关两,进口0.56亿海关两,入超200万海关两。

建党前50年(1871年):进出口总额1.37亿海关两,其中,出口6700万海关两,进口7000万海关两,入超300万海关两。

建党前40年(1881年):进出口总额1.63亿海关两,其中,出口7100万海关两,进口9200万海关两,入超2100万海关两。

建党前30年(1891年):进出口总额2.35亿海关两,其中,出口1.01亿海关两,进口1.34亿海关两,入超3300万海关两。

建党前20年(1901年):进出口总额4.38亿海关两,其中,出口1.70亿海关两,进口2.68亿海关两,入超9800万海关两。

建党前10年(1911年):进出口总额8.49亿海关两,其中,出口3.77亿海关两,进口4.72亿海关两,入超1.01亿海关两。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掠夺了中国大量的白银,造成中国白银大量流失。

建党元年(1921年):进出口总额23.49亿元法币,其中,出口9.37亿元法币,进口14.12亿元法币,入超4.75亿元法币。

建党10周年(1931年):进出口总额38.29亿元法币,其中,出口14.17亿元法币,进口24.12亿元法币,入超9.95亿元法币。

建党20周年(1941年):由于正处于抗日战争中,大量国土沦陷,对外贸易通道基本被日本切断,因而无对外贸易数据。

不过自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以来,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数据开始逐年下降。

1931年,出口14.17亿法币,进口24.12亿法币,入超9.95亿法币;1932年,出口7.68亿法币,进口17.99亿法币,入超10.31亿法币;1933年,出口6.12亿法币,进口14.81亿法币,入超8亿法币;1934年,出口5.35亿法币,进口11.35亿法币,入超6亿法币;1935年,出口5.76亿法币,进口10.92亿法币,入超5.16亿法币;1936年,出口7.05亿法币,进口10.36亿法币,入超3.31亿法币。

14联考季——花生十三资料分析单项讲义

14联考季——花生十三资料分析单项讲义

花生十三资料分析单项讲义一:资料分析总体概述 (2)1、考试大纲描述 (2)2、考试时间安排 (2)3、重点考察内容 (2)4、做题思想 (2)二、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 (3)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 (3)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 (4)3、资料分析读题方法 (7)4、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10)三:资料分析高频考点梳理 (18)1、ABR类问题 (18)2、比重类问题 (23)3、比较类问题 (31)4、比值类问题 (37)5、综合类问题 (39)一:资料分析总体概述1、考试大纲描述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包括条形坐标图、圆形百分比图、坐标曲线图、网状图)等资料进行量化的比较和分析。

应该说,这种类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应试者分析、比较和量化处理的能力。

2、考试时间安排分题型分析,文字材料:6-8分钟;单纯统计表、统计图:5分钟;综合题:6-8分钟。

若四个资料分析,一般会有一个文字材料,两个综合题,一个单纯统计表或统计图;所需时间为23到29分钟。

平时练习控制好时间,考试时一定要预留出充分的时间以便保证准确率。

3、重点考察内容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误区,认为资料分析就是考查计算能力,我做不完只是因为计算的不快,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没有考官只是想招个计算器,资料分析更侧重的是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资料分析考察内容有三:一是读题:如何选取关键字,如何快速准确的在大量复杂的数据中选取有用的数据。

二是分析运算:如何通过分析或列出有效的计算式子计算答案,资料分析常用的公式不多,通过练习,要深刻理解,必须做到如条件反射一般。

三是计算:没有人想找个计算器,计算往往都是通过各种巧算估算结合选项来分析出答案,所以,平时的练习就需要我们养成速算的习惯,从而在考试中节省出时间。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历年真题(含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历年真题(含答案)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某种产品的进口数量突然大幅度增加,使得我国的生产商损失惨重。

为限制其进口增加,我国可引用世界贸易组织的()A.反补贴规定 B.反倾销规定C.保障措施规定 D.国民待遇规定2.对于CFR术语合同,买方不接受的提单是()A.运费已付提单 B.已装船提单C.不清洁提单 D.启航时间待通知的提单3.2004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1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为13万亿人民币,平均汇率为8.3元人民币/美元,因此,中国的外贸系数约为()A.20% B.40%C.60% D.80%4.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中国应出口()A.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B.资本密集型产品C.技术密集型产品 D.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5.全球配额的含义是指()A.世界贸易组织发放的配额B.一国不限定进口国别的配额C.世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的配额D.世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制定的配额6.买方信贷是指()A.卖方对买方的信贷 B.卖方银行对卖方的信贷C.卖方银行对买方的信贷 D.买方银行对卖方的信贷7.在中国的某些旅游景点,外国旅游者的门票价格高于国内旅游者,这种做法不符合WTO的()A.普惠制待遇原则 B.国民待遇原则C.最惠国待遇原则 D.特惠制待遇原则8.在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之间()A.人员自由流动 B.资金自由流动C.对区外进口的关税统一 D.商品自由流动9.根据WTO的规定,纺织品与服装贸易全部按WTO规则运作的最后时间是()A.2000年 B.2002年C.2005年 D.2010年10.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A.1945年 B.1985年C.1995年 D.2000年11.普惠制要求()A.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提供进口关税优惠B.WTO成员国对非成员国提供进口关税优惠C.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进口关税优惠D.欧盟国家之间提供进口关税优惠12.超保护贸易政策理论兴起于20世纪的()A.30年代 B.50年代C.70年代 D.90年代13.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处于标准化时期的产品通常是()A.劳动密集型产品 B.资本密集型产品C.技术密集型产品 D.资源密集型产品14.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取得的成就包括()A.各国取消农产品进口关税B.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C.达成《与贸易有关的司法协助协议》D.各国完全开放证券业务15.寄售方式的性质是()A.专营 B.独立经销C.包销 D.委托代售16.“XX公司:你方10日传真收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