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古代故事(通用8篇)
大禹治水的古代故事(通用8篇)大禹治水的故事篇一传说,帝尧时,洪水成灾,天下百姓深陷愁苦之中。
尧帝命禹的父亲鲧去治理洪水。
鲧率众筑坝修堰,费了九年功夫,因没把大水治伏,被尧帝流放,后诛杀于羽山。
舜继帝位后,便命鲧的儿子禹(此时禹已做了部族首领),继续治理洪水。
禹欣然领命,但他没有贸然行事,而是首先认真总结父亲鲧治水的教训,寻找治水失败的原因。
然后,率领伯益、后稷等一批忠实助手,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到洪灾严重地区进行勘察,了解各地山川地貌,摸清洪水流向和走势,制定统一的治水规划,在此基础上才展开大规模的治水工作。
他鉴于前辈治水无功主要是没有根据水流规律因势利导,大胆改用疏导和堰塞相结合的新办法。
历时十三年之久,最后把洪渊填平,河道疏通,使水由地中行,经湖泊河流汇入海洋,有效治伏了洪水。
大禹治水成功,除采取了正确的方法,另一重要原因是他一心为公,吃苦耐劳,身先士卒,不畏艰险,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他手拿治水工具,亲自参加劳动,给参加治水的人做出了好样貌。
为了治水重任,新婚四天便离开家,在外13年,没有回过一次家。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由于他常年奔波在外,人消瘦了,皮肤晒黑了,手上长满了老茧,脚底布满了血泡,腿上的毛磨光了,连束发的簪子和帽子掉了也顾不上收拾。
老百姓见了无不心痛流泪。
传说,大禹治水时,他顾不得回家,便于妻子涂山氏约定,以击鼓为号,把饭送到山上。
为了加快挖山的速度,他化为一头神力无比的大黑熊,连推带扒,很快就把山挖掉了大半。
正干的起劲时,一块劈山崩裂的石头误触皮鼓,禹妻闻听鼓声,连忙烧火做饭。
当她拖着已怀孕的笨身子送饭到山上时,东张西望不见丈夫踪影,却见一头威猛的大黑熊在跳跃奔忙,吓得扭头就跑,大禹见此情景,顾不得变回原形就冲妻子追去,妻子受到惊吓,顷刻间化作一块巨石。
大禹大声呼唤着妻子和将要出生的孩子,只听一声巨响,巨石突然开裂,从中蹦出一个婴儿,这就是禹的儿子启。
鲧禹治水原文及翻译
鲧禹治水原文及翻译鲧禹治水原文及翻译大禹治水,又称为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看看下面的鲧禹治水原文及翻译。
鲧禹治水原文及翻译原文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
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
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
”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
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
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翻译大水漫上天际,鲧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
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鲧。
鲧腹中生出了禹,天帝就命令禹率部下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安定九州。
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人以后,没有因为家事耽误公事,每次回家只住4天,就回去治水作一头巨大的黑熊,一爪操钎,一爪执斧,在河中浪头跳跃,专注地开凿轩辕山.原来自己的丈夫竟然是一头面目狰狞的大熊,慌乱又惊恐地奔逃而去。
女娇跑到了嵩山之下,终于力竭而止化成了一块大石。
禹说:“还我儿子。
”石像的.肚腹应声开启,一个男婴就此降临人世。
由于是启石而生,天赋异秉,他的名字便叫“启”。
鲧禹治水源自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
作为黄帝的后代,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唐尧、虞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封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禹成功治理共水,世人便把他敬为神人,尊为“大禹”“神禹”,将他与天地相齐名,所谓天大、地大、禹大。
当时人们甚至把整个中国叫“禹域”,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从而把治理江河、战胜洪灾的所有美好愿望,都寄托在大禹身上。
大禹治水的意思
大禹治水的意思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一、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禹通过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
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
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
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
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江河从此畅通。
赏析:本片讲述了大禹率领广大民众斗妖魔、战水怪、劈山冈、疏水道,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治理了水患,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二、大禹治水的历史意义
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领导人,但他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躬亲劳苦,手执工具,与下民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
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以人为本的理念,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
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大禹治水(古文原文及译文)
大禹治水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
尧用鲧(gǔn)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
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修筑河岸)九泽,度(duó)九山。
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
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经典史记》
尧、舜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家被淹,房屋被毁。
尧任用鲧来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花了很多时间也没有把洪水制伏。
后来舜用禹来治水,禹采取疏导的办法,带领老百姓开通许多州,疏通许多河道,修建许多湖,勘测许多大山,疏通河道,一切顺其自然,13年里没有发生过任何水灾。
大禹的成功和鲧的失败,就在于治法不同。
大禹治水的故事(优秀6篇)
大禹治水的故事(优秀6篇)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
以下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6篇大禹治水的故事,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大禹治水的故事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尧的时候,中原地带就经常闹水灾。
常常是洪水漫天、无边无际,围绕着大山,淹没了丘陵,使老百姓叫苦连天。
尧当时也向各部落首领访求过能治洪水的人。
当时大家一致推荐了鲧(gǔn)。
尧对鲧是不满意的,曾说:“鲧为人好违抗命令,摧残同类,是不能胜任的。
”但大家说没有比鲧更合适的人出来治理洪水了,因此尧就同意鲧去试试看。
果然,鲧去治理洪水,只知道筑坝挡水,结果经过了九个年头,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这时候,舜代行了尧的职务,他在外出巡视时发现鲧治水不力,就立即下令撤了鲧的职务,并将他放逐到僻远的羽山地方。
鲧最终死在了那里。
舜登天子位以后,他最大的心事就是为老百姓治理好洪水。
于是他打开国都四面的城门,请四方诸侯及十二州首领都来反映情况,议论天子的言行,替天子提意见和建议。
他问大家:“谁能光大尧帝的事业,努力工作,治理好洪水,我就请他当辅政官‘司空’。
”众人都说禹可以胜任这个职务。
于是舜就说:“啊,不错!禹,你来治理洪水,可要恪尽职守啊!”禹跪下向舜叩头,想将司空的职务让给后稷、契和皋陶。
但舜说:“你很合适,不要再谦让了。
你现在应该到工作岗位上去负起你的责任了!”于是舜就让禹带着伯益、后稷做助手出发治水去了。
这时候,禹与涂山氏女儿结婚刚四天。
禹为人仁爱可亲、诚实忠厚,工作勤勉谨慎,手脚又灵活、敏捷。
他感伤自己的父亲鲧因没有完成治水大业而受了惩罚,自己便吃苦耐劳、殚精竭虑地从事治水工作。
他随身带着测量的准绳,登高山立标志,跑九州测地形,不顾暑热冬寒,不顾雨雪泥泞,日日夜夜奔走在治水工地上;他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甚至听到自己刚出生的儿子的哭声,都不进去看一下妻子和孩子;他自己饮食、衣着节俭,住房简陋低矮,可是治水兴修水利,却愿意出大钱、花大力气。
成语典故-大禹治水
一、成语大禹治水二、成语拼音[ dàyǔzhìshuǐ]三、成语释义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四、成语出处清沈滕友所写的小说,六十卷,一百二十回。
沈氏按禹所历,参考《真仙通监》、《古岳渎经》、《山海经》等书,敷衍大禹治水的故事。
五、近反义词六、成语故事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
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
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
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
尧对鲧不大信任。
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
他就偷了天上的土那种土叫息灢能自生自长,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将鲧处死,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常年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
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
大禹治水的意思_大禹治水的成语解释
大禹治水成语解释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
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成语简拼DYZS成语注音ㄉㄚˋㄩˇㄓˋㄕㄨㄟˇ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用法大禹治水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成语年代近代成语近义词过门不入成语例子你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吗?成语故事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
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
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
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
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
他就偷了天上的土那种土叫息灢能自生自长,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将鲧处死,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常年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
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
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
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
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真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四川)。
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
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
大禹治水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大禹治水的意思及成语解释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这个故事传达了坚韧不拔、无私奉献、智慧和勇气等价值观念,同时也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大禹治水的意思是,在尧舜时代,由于连年大雨,导致洪水泛滥成灾,百姓生活极其困苦。
尧舜派遣禹去治水,禹采取疏导的方式治理洪水,使得洪水不再肆虐,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这个故事表达了禹的勇气、智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禹在治水过程中,不畏艰辛,不辞劳苦,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一切。
他不仅有高超的智慧和技能,还有坚定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民众所推崇的一种道德标准。
大禹治水的另一个重要含义是,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和个人。
在治水过程中,禹采取了疏导的方式,顺应了水的自然属性,使得洪水得以疏导,从而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
同样,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属性,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此外,大禹治水的故事也传达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治水过程中,禹不仅注重解决当前的问题,还注重长远的发展,考虑到人民未来的生活和环境问题。
他不仅治水成功,还为未来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打下了基础。
这种理念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大禹治水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故事和象征,它表达了勇气、智慧、无私奉献、顺应自然规律等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众所推崇的一种道德标准。
同时,大禹治水的故事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气和智慧,要顺应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属性,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依然需要学习大禹治水的精神和智慧,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的寓意-大禹治水的意思
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的寓意-大禹治水的意思【成语】大禹治水【拼音】dà yǔ zhì shuǐ【简拼】dyzs【近义词】过门不入【感情色彩】褒义词【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解释】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
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成语出处】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成语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例子】◎从大禹治水至今,除患兴利是治水的主题。
◎大禹治水,以救世英雄的身分传位给儿子启,从而开创了夏朝。
◎村里派他到戏校工作,他便以校为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戏校距他家不到1500米,他可以半月、一月不进家门,很有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味道,显示出南街人一心为公的良好素质。
◎对,就是解放前的事儿,家里要是有老人你要一问,还是应该知道的。
现在说的这段儿也是如此,都回家去问一问去,有老人应该知道,这叫:“大禹治水”。
很希望老人们长寿啊。
说这大禹治水大伙儿都乐了,说这太早了。
对,太早了。
◎今山西、陕西中间的黄河,古人称作西河。
禹凿龙门是为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得利。
但在大禹那个时代,就当时的生产工具与技术水平,开凿龙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大禹治水的事迹传至后代,大禹成了治水的代表人物,就把一切与治水有关的事都记到大禹的名下。
【成语故事】舜统治时,中华大地经常发大水,禹上书给舜要求负责治水工作,说:“先父用堰障法治水没有收到成效,我要用疏导法治水,让水流入大海。
”舜同意让禹负责治水,禹率能工巧匠开凿河道,疏导水流,治水13年终于消灭水患。
【产生年代】近代【常用程度】常用。
大禹治水的经典典故
大禹治水的经典典故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小编整理了大禹治水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大禹治水的成语故事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
禹的父亲叫鲧,算起来,他还是黄帝的后代。
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
当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
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
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
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
”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
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
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大禹治水小古文意思
初学者需懂记,善学者需懂悟。
《大禹治水》小古文的意思
大禹治水——《经典史记》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
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
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
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古文的意思:
尧、舜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房屋被毁。
尧任用鲧来治水,鲧用堵塞的方法,花了多年的时间也没有把洪水制服。
后来舜用于来治水,与采用疏导的办法,带领给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勘测了九座大山,花了十三年的时间制服了水患。
他们两个人治水,一个成功一个失败,那是因为采用的方法不同啊。
注释:
陂:本义指池塘。
这里指修筑河岸。
雍:堵塞、堆积。
度:测量;勘测。
1/ 1。
大禹治水_翻译_文言文
昔者,洪水滔天,浩浩荡荡,泛滥无垠,民生凋敝。
天地异象,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致使江河横溢,四海为洋。
尧帝忧心忡忡,群臣惶惶,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帝尧询访四方,得贤臣大禹,委以治水重任。
大禹,姓姒,名文命,帝尧之臣,德才兼备,明察秋毫。
禹受命于危难之际,不负众望,毅然决然,投身于治水伟业。
禹之初,巡历山川,访求良策。
他深知水患之因,非一日之故,乃天地造化,山川变迁,人事所累。
于是,他脚踏实地,实地考察,寻根究底,探究水患之源。
禹行千里,跋山涉水,不辞劳苦。
他观察地形,测度水流,了解民生疾苦,倾听百姓心声。
禹心系天下,为民请命,矢志不渝,终成治水大业。
禹治水,以疏导为主,堵塞为辅。
他教民筑堤防,开凿渠道,导引洪水入海。
禹亲临前线,身先士卒,与民同甘共苦,共度难关。
禹治水,重视水土保持。
他教导百姓,植树造林,保护水土,以防洪水再次肆虐。
禹还倡导节约用水,教民灌溉,使农田得以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禹治水,不畏艰险,不惧生死。
他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直至水患平息。
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忠心耿耿,感人至深。
终于,洪水退去,江河归槽,大地重光。
禹治水成功,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帝尧大悦,封禹为诸侯,赐姓姒,命为夏后氏。
大禹治水,功勋卓著,光照千秋。
他以其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楷模。
后世子孙,传颂其德,缅怀其功,共筑美好家园。
大禹治水,历经千辛万苦,终成伟业。
他不仅解决了水患,还使天下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禹之治水,实为中华民族之幸,亦为后世子孙之福。
夫大禹之治水,非一日之功,乃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之结果。
今人当效仿禹之精神,勇担责任,奋发向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努力拼搏。
大禹治水,千古流芳。
禹之精神,永世长存。
愿天下百姓,传承禹之精神,共筑美好家园,共创辉煌未来!。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的故事(通用6篇)大禹治水的故事篇1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
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
鲧理解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
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之后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相传他借助自我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
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我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不断交流,各种能够论著异曲纷呈,关于河事的记载也逐渐曾加。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一书就是一本专门记述地理状况的书。
该书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依托,按“九州”的地理区域,对中国的山脉、河川、疆界、贡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大禹治水的故事篇2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被世人广为传颂,这个故事说的是他在治理家乡沣河和黑河时所发生的感人的事。
大禹外出治水后,第一次飘过家门是在出门后的第十个月,他带人修渠飘过家门,这时,妻子刚刚生下儿子夏启没几天。
这天,大禹飘过家门,正巧听到自我的孩子“呱呱”的啼哭声,妻子边哄孩子边骂大禹是个不顾家的死鬼。
同行的人都放慢了脚步。
有人说:“禹王,您回家住几天吧!”大禹没有停住脚步,边走边说:“此刻灾情严重,治水要紧!”跟随人说:“你还没有见过自我的亲生孩子,回家看一眼吧。
《大禹治水史记原文》原文、译文及注释
《大禹治水史记原文》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大禹治水史记原文两汉-史记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
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
”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
”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
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
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
”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
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亶亶穆穆,为纲为纪。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
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禹行自冀州始。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
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覃怀致功,致于衡漳。
其土白壤。
赋上上错,田中中。
常、卫既从,大陆既为。
鸟夷皮服。
夹右碣石,入于海。
济、河维沇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于是民得下丘居土。
其土黑坟,草繇木条。
田中下,赋贞,作十有三年乃同。
其贡漆、丝,其篚织文。
浮于济、漯,通于河。
海岱维青州:堣夷既略,潍、淄其道。
其土白坟,海滨广潟,厥田斥卤。
田上下,赋中上。
厥贡盐絺,海物维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为牧,其篚酓丝。
浮于汶,通于济。
海岱及淮维徐州:淮、沂其治,蒙、羽其艺。
大野既都,东原厎平。
其土赤埴坟,草木渐包。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
以下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13篇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大禹治水的故事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尧的时候,中原地带就经常闹水灾。
常常是洪水漫天、无边无际,围绕着大山,淹没了丘陵,使老百姓叫苦连天。
尧当时也向各部落首领访求过能治洪水的人。
当时大家一致推荐了鲧。
尧对鲧是不满意的,曾说:“鲧为人好违抗命令,摧残同类,是不能胜任的。
”但大家说没有比鲧更合适的人出来治理洪水了,因此尧就同意鲧去试试看。
果然,鲧去治理洪水,只知道筑坝挡水,结果经过了九个年头,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这时候,舜代行了尧的职务,他在外出巡视时发现鲧治水不力,就立即下令撤了鲧的职务,并将他放逐到僻远的羽山地方。
鲧最终死在了那里。
舜登天子位以后,他最大的心事就是为老百姓治理好洪水。
于是他打开国都四面的城门,请四方诸侯及十二州首领都来反映情况,议论天子的言行,替天子提意见和建议。
他问大家:“谁能光大尧帝的事业,努力工作,治理好洪水,我就请他当辅政官‘司空’。
”众人都说禹可以胜任这个职务。
于是舜就说:“啊,不错!禹,你来治理洪水,可要恪尽职守啊!”禹跪下向舜叩头,想将司空的职务让给后稷、契和皋陶。
但舜说:“你很合适,不要再谦让了。
你现在应该到工作岗位上去负起你的责任了!”于是舜就让禹带着伯益、后稷做助手出发治水去了。
这时候,禹与涂山氏女儿结婚刚四天。
禹为人仁爱可亲、诚实忠厚,工作勤勉谨慎,手脚又灵活、敏捷。
他感伤自己的父亲鲧因没有完成治水大业而受了惩罚,自己便吃苦耐劳、殚精竭虑地从事治水工作。
他随身带着测量的准绳,登高山立标志,跑九州测地形,不顾暑热冬寒,不顾雨雪泥泞,日日夜夜奔走在治水工地上;他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甚至听到自己刚出生的儿子的哭声,都不进去看一下妻子和孩子;他自己饮食、衣着节俭,住房简陋低矮,可是治水兴修水利,却愿意出大钱、花大力气。
【大禹治水的意思大禹治水的成语】大禹治水的意思禹治水的成语解释
【大禹治水的意思大禹治水的成语】大禹治水的意思禹治水的成语解释大禹治水dà yǔ zhì shuǐ[释义]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
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成语故事]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
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
是中国第一个王朝__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
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
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
他就偷了天上的土那种土叫息灢能自生自长,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将鲧处死,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常年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
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
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
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
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真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四川)。
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
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
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
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定海神针。
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赏析
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赏析
1课文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2赏析
《大禹治水》述了鲧和禹治水的故事,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该事迹也被多数中国古代文献所记载。
大禹治水的故事(优秀6篇)
大禹治水的故事(优秀6篇)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
以下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6篇大禹治水的故事,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大禹治水的故事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尧的时候,中原地带就经常闹水灾。
常常是洪水漫天、无边无际,围绕着大山,淹没了丘陵,使老百姓叫苦连天。
尧当时也向各部落首领访求过能治洪水的人。
当时大家一致推荐了鲧(gǔn)。
尧对鲧是不满意的,曾说:“鲧为人好违抗命令,摧残同类,是不能胜任的。
”但大家说没有比鲧更合适的人出来治理洪水了,因此尧就同意鲧去试试看。
果然,鲧去治理洪水,只知道筑坝挡水,结果经过了九个年头,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这时候,舜代行了尧的职务,他在外出巡视时发现鲧治水不力,就立即下令撤了鲧的职务,并将他放逐到僻远的羽山地方。
鲧最终死在了那里。
舜登天子位以后,他最大的心事就是为老百姓治理好洪水。
于是他打开国都四面的城门,请四方诸侯及十二州首领都来反映情况,议论天子的言行,替天子提意见和建议。
他问大家:“谁能光大尧帝的事业,努力工作,治理好洪水,我就请他当辅政官‘司空’。
”众人都说禹可以胜任这个职务。
于是舜就说:“啊,不错!禹,你来治理洪水,可要恪尽职守啊!”禹跪下向舜叩头,想将司空的职务让给后稷、契和皋陶。
但舜说:“你很合适,不要再谦让了。
你现在应该到工作岗位上去负起你的责任了!”于是舜就让禹带着伯益、后稷做助手出发治水去了。
这时候,禹与涂山氏女儿结婚刚四天。
禹为人仁爱可亲、诚实忠厚,工作勤勉谨慎,手脚又灵活、敏捷。
他感伤自己的父亲鲧因没有完成治水大业而受了惩罚,自己便吃苦耐劳、殚精竭虑地从事治水工作。
他随身带着测量的准绳,登高山立标志,跑九州测地形,不顾暑热冬寒,不顾雨雪泥泞,日日夜夜奔走在治水工地上;他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甚至听到自己刚出生的儿子的哭声,都不进去看一下妻子和孩子;他自己饮食、衣着节俭,住房简陋低矮,可是治水兴修水利,却愿意出大钱、花大力气。
大禹治水缩写故事范文(14篇)
大禹治水缩写故事范文(1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禹治水缩写故事范文(14篇)范文是一种经过总结和概括的优秀文章,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第十单元“奉献”的一篇主体课文,与后面的《炮手》和《小溪的歌》共同组成一个主题,从不同体裁(神话传说、记叙文、诗歌)、不同国籍、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奉献”这个主旨,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受到教育、受到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禹治水》是一篇千古流传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洪水肆虐,冲毁了庄稼,冲没了房屋,大禹的父亲偷息壤用“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反受处罚,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用“引”的方法治水成功,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的故事。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其中2、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练,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一个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课后有两个思考题:1、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大禹治水奉献精神的感悟。
2、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才”、“仅仅”、“就”、“却”表达的语气。
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用法及表达的感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可能听过许多神话故事,对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也许并不陌生,因此很容易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所以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把握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就重点内容进行引导点拨。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已经有了一些体验,初步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课前的资料收集与课上的资料交流可以放手给学生。
对于生字词语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识字的方法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本课出现的10个要求会认的字和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生均能自学掌握,教师只需在个别字形、字音上加以强调即可。
三、教学设想与目标
1、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
继续培养学生独
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课文情境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3、弄懂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以上目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去实现:讲故事,导入新课;初读故事,整体感知;细读故事,体验感悟;搜集故事,拓展延伸。
整节课由故事开始,至故事结束,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调动听、说、读、悟多种感官参与,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课前自己阅读,做到能用简练的语言说出大概的意思。
教师准备:大禹治水的历史及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文中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认真地读了,把你读的故事简单介绍给大家。
【这一设计旨在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
师:是的,《后羿射日》、《夸夫逐日》、《女娲补天》……等等神话故事都歌颂了真、善、美,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动人的传说——《大禹治水》。
【通过读故事、讲故事的体验,学生对神话传说这一文学体裁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师:(板书课题)如果让你针对课题来提问,会有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
答,教师疏理板书:为什么治水?怎样治水?结果如何?)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边读边为自己的问题找答案。
1、生自读课文,同学互动,检查识字情况。
2、课件出示生字,师生评点正音。
3、分小节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解决提出的三个问题。
【学生已经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在检查学习效果时,注意发挥学生自己的评价作用。
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并通过读书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能力,又理清了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细读故事,体验感悟。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为自己的问题找到了答案,对这个小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再细读课文,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师:究竟哪些原因使大禹投入了治水中呢?课文中哪些段落写到了原因?
1、生读第一、二自然段,理清大禹治水的两个原因。
(引导学生找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来自自然的:洪水淹没村庄、冲毁房屋;二是来自父亲的:治水不利,临终嘱托。
)
师:是啊!看到洪水带来的危害,想到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大禹坚定了治洪的信念,他是怎样治水的呢?你觉得大禹是个怎样的人呢?从哪里看出?
2、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划出受感动的句子,说说理由。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教师适时点拨,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
)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的顺序,教师确定自己的教学进程,可抓住以下几个句子引导学生着重理解:
a、“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过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
(引导学生比较大禹的治水方法和父亲的不同之处,体会大禹的聪明。
)
b、“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拄着棍子走路。
”
(让学生从读中体会,大禹为了治水起早贪黑,不辞劳苦,忍受了巨大的痛苦。
并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
c 、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大禹公而私的奉献精神。
(教师补充“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故事,课件配画面:大禹带领老百姓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
一年又一年,他每天到处奔波,一心治水。
有一天,大禹经过家门口,他的妻子刚生下孩子。
大禹听到孩子哇哇的啼哭声,可是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
几年后,大禹又经过家门口,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口,儿子挥着小手在叫爸爸。
大禹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又抓紧时间赶路了。
又过了几年,大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口,儿子已经十多岁了。
大禹让儿子告诉妈妈,等治好洪水后一定回家。
大禹说完就脚不停步地向前奔去。
)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的,大禹就是这样一个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了人们,一心扑在治水上。
让我们带着对大禹的崇敬一起来读这一段。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同时音乐响起。
)生读句子。
师:(课件将本段中的词语:“才、仅仅、就、却”打成红色。
)请同学们注意文中的红色的字,再读这一段,体会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读到这里你又有什么感受?在你的心目中,大禹是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体会出大禹的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以上三个重点句段的处理,是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教师在重点、难点处给予引导、拓展,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使本课的难重点得已突破。
】
3、读五自然段:理解“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师:洪水终于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象,同学们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
师:看到这种现象你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最后一段……。
师:谈谈你对“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这句话的理解。
【这样的安排学生很容易谈出自己的感受,教学目标在此得到落实。
】
(四)搜集故事,拓展延伸。
师: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的爱戴的英雄,在漫漫历长河中,在我们的周围、身边,也有很多像大禹那样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请同学们课下收集你心目中的英雄资料,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这样的布置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通过资料的收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奉献”一词的理解,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