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1)论文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
初中物理实验论⽂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论⽂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的,但它与⼀般议论⽂不同,它必须是有⾃⼰的理论系统的,应对⼤量的事实、材料进⾏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初中物理实验论⽂1 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操作性和理解性较强,也是帮助学⽣在掌握课堂学习知识以后,可以⾃主解决、研究科学问题的课程,⽽合适的教学⽅法可以保证学⽣能够更好地发展科学观念,从⽽使学⽣对物理学习产⽣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法去协助课堂教学,以此达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结合,进⼀步增添学⽣对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借助转换法配合物理课堂的教学,可以培养学⽣⾃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平,也是当前教学过程中被极⼒推⼴的教学模式.下⽂结合我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针对转换法在教学中的应⽤做如下分析. ⼀、转换法在光学教学中的应⽤ 物理学中的光学,因为学⽣能够看到各种颜⾊的光,但是摸不着,所以内容具有⼀定的抽象化,并且以初中学⽣的层⾯来⾔,有效理解就会具有⼀定的难度.虽然学⽣能够在实际⽣活中观察到各种颜⾊的光,但是,对于⽣活中出现这些光的⼀些特征知识却不了解,针对这种教学的情况,教师可以及时采⽤转换法为学⽣进⾏实验演⽰,让学⽣通过观察来认识光现象形成的过程和原理,使学⽣能够更加形象化的理解物理科学.例如,我在开展“光的反射”这节课的教学时,需要帮助学⽣认识反射的现象和概念,我就借助⼀⾯镜⼦和⼿电筒为学⽣做演⽰.由于初中⽣对光现象没有更多的认识,如果让学⽣直接按照教材内容死记硬背理解光现象形成的概念,就⽆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改善这⼀现象,我就事先准备了⼀⾯镜⼦和⼀个⼿电筒,然后⽤⼿电筒向平⾯镜上⾯照射,这时候学⽣就很明显地观察到在教室的墙⾯上出现⼀个明亮的光影,随后我就借助这⼀现象逐步引⼊课堂的正式教学,使学⽣在认识物理现象的前提下再开展教学.这种⽅式能够调动学⽣学习的欲望,并且还能够有效降低课堂学习的难度,使学⽣对物理学习产⽣⾃信⼼. ⼆、转换法在电学教学中的应⽤ 学⽣对电的认识,主要来⾃于⽣活中灯光的照明、机械设备通电以后可以运转等常见现象,但是为什么这些设备通了电以后就可以⼯作,针对这个问题,很多学⽣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我在开展电学教学时,⾸次提到电流,并通过⽣活中的实例向学⽣讲解,学⽣就会对此觉得很新鲜,因为电流是看不到且能量巨⼤,仅从理论知识引导学⽣去掌握电流,就很难使学⽣认识⽣活中哪些现象与电流有关.因此,我就结合转换法,在课堂上为学⽣进⾏实际操作演⽰,帮助学⽣直观地认识电流的作⽤.例如,在开展“电能”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就借助荧光灯为学⽣做演⽰,⾸先,我在灯泡的开关上提前设计两个档位,⼀个是弱,⼀个是强,随后我把开关推到弱的档位上,学⽣发现灯光有⼀点点亮度,当我把开关推到强的档位时,学⽣会很明显地观察到灯光⽐前⼀次亮了许多,随后我就结合这个实验,向学⽣讲解其中的知识原理,就是由于电流的⼤⼩控制了灯光的亮度,这就是电流现象.通过这样的教学⽅法,能够帮助学⽣明⽩在实际⽣活中其实处处存在科学现象,从⽽提升学⽣⾃主探究的能⼒. 三、转换法在声学教学中的应⽤ 学⽣可以在⽇常⽣活中随时随处都能够听到各种声⾳,如汽车声、说话声、物体发出的声⾳等,但是若让学⽣采取办法去测量这些声⾳的⼤⼩就会有⼀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转换教学思路,配合转换法指导学⽣能够⾃⼰动⼿制作出测量声⾳⼤⼩的⽅法,帮助学⽣掌握科学知识.例如,在开展“声⾳的产⽣与传播”⼀课教学时,我为学⽣提出⼀个问题:⽤什么办法可以让桌⼦发出声⾳.学⽣听了我的提问以后,⼤部分都认为桌⼦是不能发出任何声⾳的,这时我就引导学⽣拿出⼀个⼩纸⽚放在⾃⼰桌⼦上,然后⾃⼰向桌⼦拍打⼏下,观察⼩纸⽚出现什么现象.学⽣按照我说的操作结束后,说拍打桌⼦时,⼩纸⽚会随着跳起,这时候我就把教材的内容结合实验现场向学⽣开展教学,这种现象就是表明桌⼦是可以发出声⾳的,并且在发声⾳的时候还会振动.转换法是研究初中物理的常⽤科学⽅法之⼀.通过对历年来的中考题分析发现,转换法的考查曾经以多种形式频频出现在考题中.因此,培养学⽣善于运⽤转换法去分析、解决问题,也是教学的重点,同时,对培养学⽣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和创新意识⼤有帮助.转换法可以贯穿初中全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还能够帮助物理教师有效开展各类实验研究⼯作,进⼀步优化教学内容,促使学⽣更好地理解掌握教材知识.初中物理实验论⽂2 【摘要】:物理实验是物理教育的主要辅助⼿段,也是学⽣掌握知识和应⽤知识的重要途径之⼀。
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
物理学离不开实验;物理教学同样离不开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实验,是为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服务的,它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演示实验是以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范性实验。
它的主要目的是把研究内容的物理现象实际展现于学生的面前,对所学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演示实验课题的引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求知欲望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选取比较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好奇的或感到意外的演示实验,引入课题。
这能够促进学生更集中精力的听课,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授课本《物理——八年级上》的引言部分时,就可以很好的利用演示实验。
引言部分是学生初次接触物理内容,这一节课堂效果的好环将关系到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这对以后的整个教学是非常关键的。
这一节课有几个演示实验,很多老师在设计这一课时,常常苦心思虑,以求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做好这几个演示实验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在兴奋和积极当中,为他们以后的物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兴趣基础。
2、演示实验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把握重点,加强对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概念和规律都来自客观事实。
要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充分理解其内涵和外延,灵活解决物理问题,必须获得有关客观事物的足够的感性材料。
运用演示实验来展示有关物理现象的过程,则使学生能获得更典型、更生动、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
例如,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概念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可以运用演示实验帮助解决。
如取一只玩具小车,在其上固定一个小电动机,再把小车放在木板上,接通电源让小电动机工作。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论文8篇
第一篇苏科版初中物理实验的思虑一、目前实验教课的常有形式苏科版物理实验固然以活动的形式表现,但是在教课中主要表此刻以下四个方面。
1演示实验。
此类实验应当保证成功,简略方便,视度要尽量大,现象要清楚。
在实验中要注意解说配合,引导学生察看,启迪学生概括推理。
2随堂实验。
这类方式能使学生听、视、动、思同时激发,但需要的器材比较多,能够敷衍了事,发动学生利用生活用品和自制教具。
3学生疏组实验。
学生在实验室中,用几乎一节课的时间都是自己着手达成预约的实验任务,而教师则在讲堂上巡回指导。
学生经过实验学习基本仪器的使用,学习基本的丈量、察看技术,并试试办理实验数据,进行偏差解析,独立写出实验报告,使实验能力获取提高。
4课外实践活动。
这是物理实验的一种增补形式,对一些需要用时较长的察看实验,或不可以在讲堂达成的实验是极实用的。
二、对物理实验的思虑及改良在物理实验教课,笔者碰到了一些实验现象不显然或实验不好操作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虑及改良。
⒈苏科物理八上13 音调实验中,纸片划过木梳、橡皮筋振动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感觉音调高低并研究音调高低与振动之间的关系。
⒉苏科物理八年级上教材39 图 2-20 中压缩体积,乙醚液化的实验,在常温下,靠拉开活塞很难做到液态乙醚所有消逝,压缩体积气态乙醚液化后散布注射器筒壁,多半学生察看困难,直观成效不好。
如用一只空的透明外壳打火机和充气罐取代上述实验,调整好打火和充气罐的地点关系,对打火机充气,则能够清清楚楚地察看到打火机内气体被压缩时变为液体,还简单联想到自家液化气罐的灌入情景。
⒊苏科物理八年级下教材97 图10-136,在解说物体沉浮条件时,采纳向清水中加盐的方法使已沉底的鸡蛋上调,假如用彩色气球中注满密度比水略重的盐水经过调理烧杯中盐水浓度演示此现象,因为气球坚韧不易破、颜色娇艳易察看和时间长了密度不变,成效比用鸡蛋要好。
⒋苏科物理八年级下教材 85 图 10-17 马德堡半球实验作为阅读资料出现,假如先让学生看课本开头一自然段对于历史上马德堡半球实验后,再取出马德堡半球,让学生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这时它在学生眼前的就不再不过是一个冷飕飕的球形铁制品,而成为一个富裕传奇色彩的生动开朗的历史目睹。
演示实践教学初中物理的论文
演示实践教学初中物理的论文传统物理课堂演示型实践教学无效化的原因,多数在于部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他们并不明白物理现象在变化中的丰富多彩和魅力,加之传统教学模式重在师教,通常是学生看着教师做实验,教师演示完成,学生自己动手,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演示过程失去吸引力.要加强物理演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在“演示”这一点上做出改进,只有教师将演示这一环节表现得更加丰富生动,学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乐趣,更容易激发起信心.物理实验的表现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例如,在学习“光的色彩,颜色”时,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利用教学楼周围的环境,比方泳池、喷泉等,来对学生进展实验演示.首先,教师对学生做出口头引导“见过彩虹吗,喜欢彩虹吗?”学生表示都见过彩虹,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见过彩虹,学生多数会踊跃答复,在阳光下的喷泉里,雨后晴朗的天气里,瀑布边,等等.此时,教师通过设问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现在我们面前也有喷泉,可为什么没有彩虹呢?我们今天学习的课程是什么?学生答复课程主题,教师开始演示实验流程,利用三菱镜、光栅等配合阳光下喷起的水柱,来让学生亲眼看到人造彩虹的诞生,同时向学生讲解光的色散原理、折射率、彩虹的形成原因等.学生亲眼看到自己所造出的彩虹,他们的内心会因为看到自己喜欢的事物而欢喜,这种欢喜的情绪激发他们想要继续探究的欲望,演示实践课程的有效性就得到了加强.有些学生在上物理演示实践课时不爱动手实验,他们认为实验课程需要用到的东西太幼稚,根本没兴趣动手.他们对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兴趣也不高,这是因为他们不能明白这些现象背后产生的意义是什么.要改变这些学生的心态,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就需要教师将演示实践的流程更加生活化,趣味化.例如,在讲“杠杆”时,教师可以通过“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撬起地球”等趣味性科普语言,来启发学生投入学习.由于杠杆原理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原理,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东西是利用杠杆原理运行,并出示剪刀、扳手等生活中的物品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后会发现,生活中有跷跷板、吊车、滑轮等都是通过这一原理来运作的,这一原理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此时教师通过最常见轻便的古代计量单位“称”来向学生演示杠杆原理的产生原因,并在学生自己动手时通过巡堂和语言引导来继续启发学生,千万年前的埃及没有吊车,它的金字塔用什么建立的?就是人力加杠杆原理,学生在听到这些有趣的知识之后,动手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很多物理现象的诞生,其实都不是单一固定的一种方法.比方运动与力的诞生,就连学生拿书本看书,也会受到书的重力,那么同一个实验结果,也能运用多种方式展现.例如,在讲“二力平衡”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提问,如何将两个力保持在同一直线、相等或相反?教师首先通过砝码的加减到达重量的平衡演示,然后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什么物品是二力平衡放置.学生经过联想,很可能会想到滑轮,那么,滑轮两边要如何保持平衡呢,学生通过实验道具组合出滑轮,通过砝码的加减到达两个力的平衡,通过讨论,来启发学生发现更多二力平衡的方法.同时在学生的手动研究中引入二力平衡的判定概念,两个作用力大小相等、相反、在同一个物体上或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被称为二力平衡.通过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完成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都得到加强.师生在互动中感情得到拉近,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将更乐意与教师分享学习心得,从而提升课堂效率.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要求教师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兴趣.注重师生配合的物理演示型实践教学,能更好地在课堂中表达这一点.教师只要在课堂中加强演示环节,注重趣味科普,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学生就会愿意参与到演示实验的教学中,关注教师的演示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成绩,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研究【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物理学实验,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教学手段。
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物理概念,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同时还可以让教师更形象地讲解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
【关键词】: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些直观性强的知识结合实验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因此,教师结合课堂演示实验讲授新知识或复习旧知识,学生不仅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有关知识,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在以后的物理实验中,能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每个实验。
所以,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
1.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初中物理主要研究的是声、光、电、热、力、能量等现象,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几乎每节课都穿插了实验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能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识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一直观教学手段。
这就要求学校要尽可能添置各种必备的实验设备和用品,以满足教学要求;这样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教材上的每个演示实验都能在课堂上都一一加以演示,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意义(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这样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2)传授学生物理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演示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演示实验的思路、设计方法、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过程及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说明。
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性论文
浅谈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特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实验。
一、为什么要加强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这主要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物理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心理发展的核心是思维的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少年期,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中具体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抽象思维正在发展。
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阶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依靠具体的经验材料,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
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认识主体在认识客体时往往存在着知觉优先的倾向,并首先使用形象思维来认识客体,而且在面临新的问题或情境时,其认识水平往往退回到较低的认识水平。
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也认为: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是用形象思维而不是用抽象思维。
因此,在教学中就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经验和活动机会,在课堂上就要大力加强演示实验,只有如此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物理概念和规律。
初中生心理的另一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自然的奥秘,他们兴趣广泛、强烈,但缺乏深度和稳定性。
如果我们的物理教育工作者,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恰当地进行演示实验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强烈愿望。
例如我在《连通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告诉学生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
然后提问:我们对连通器中倒同一种液体时,几个粗细不同的管中,液面谁最高呢?有的学生说细的高,有的说粗的高,争得面红耳赤,然后我让带色的液体倒入连通器中,待液面静止时,用刻度尺一量,发现液面一样高,学生顿时疑惑不解。
随即我自然地导入了分析连通器液面相平的原因,学生听得格外认真。
正是这一个个颇为有趣的演示实验,使学生一步步步入物理科学的宫殿,学习起来轻松自如。
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学生心理的另一方面——记忆的角度来分析,结合演示实验讲解的物理规律远比单纯的语言讲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久远。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1)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摘要】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完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探索热情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
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具体做法为: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安排给学生,并把事先印制好的实验报告单发给学生,用以填写实验者姓名、时间、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结论。
每次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熟练完成实验。
例如,演示“液体压强特点”实验时,首先让学生上台来演示:①将矿泉水瓶去掉底,用橡皮膜(可用气球)将底扎起来并绷平,把适量水倒入瓶中,橡皮膜向下凸出;②把瓶中倒满水,橡皮膜向下凸出更多;③把瓶中倒满酒精,橡皮膜向下凸出比②少;④取一矿泉水瓶倒满水,然后用针在瓶的侧壁上下不同的位置扎几个孔,水向外喷出。
演示完毕后师生讨论并总结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紧接着提出问题: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根据前面的演示实验猜想(时间可长些),然后提出如何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问题,待学生明确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后,利用压强计来演示(可以是多个学生),教师指导。
整堂课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过程中,学生在“动中思”,“思中探”,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二、搞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共10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共10篇)第一篇:初中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二、加强实验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放式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努力超越,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养成独立探索、研究的习惯。
1.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教科书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旁观者,如同看影视节目一样,观察教师把这些实验按照严格的步骤和要求,演示一遍,只看个热闹场面,对于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缺乏主动性的探索。
所以在开放式教学中把一些现象明显,不利于大多数学生观察的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由演示改为分组,把学生5~6人分成一组,共同设计步骤,亲自参与,分工协作,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究,既观察到了清晰的现象,又锻炼了操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加强分组实验的探究性。
分组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在兴奋的状态中探索,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让探究向深处发展。
如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他们顺利完成实验操作及规律的总结,认为实验已经结束的时候,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凸透镜残缺不全,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你如何进行实验?学生的思维顿时又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的讨论,最后想出了方法,用一张白纸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来观察现象,他们惊喜地看到了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变暗。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这种开放式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主动参与探究,既掌握了操作技能,又培养创新能力。
三、开放教学手段,拓宽课堂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还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的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
1.注重学科渗透。
如《乐音的特征》教学采用控制变量法,结合乐器来进行音调的教学,改变二胡、小提琴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振动发声,判断音调的高低;通过学生吹奏长笛、箫等乐器,让学生思考,音调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决定音调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对于响度的教学,通过改变敲击大鼓的力度,鼓上碎纸屑、粉笔头跳动的幅度,让学生领会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音色的教学,采用分别敲击鼓、锣,吹奏笛子,让学生闭着眼睛猜是哪种乐器发声,掌握音色的概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物理教学倡导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并明确指出“实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大大加强了。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真正落实,我结合自己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浅谈以下几点:一、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热情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原先的物理实验器材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选择使用身边的物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成为良好的办法。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这样做本身就是一种教改创新。
一开始,没有老师的演示,学生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可以先做点儿简单的,比如,就用一把塑料直尺,能做哪些实验呢?让学生先思考,然后,畅所欲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大家集思广益,最后,教师总结,把现实的、能做的,给学生演示,再让学生自己练,如将直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直尺伸出桌外的一端,使之振动;缩短直尺伸出桌外的长度后,现次用手拨动直尺伸出桌外的一端,可看到直尺振动变快,听到声音变高,由此说明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这样就学习了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那么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怎样通过实验的方式加以说明呢?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最终找到正确的方法。
二、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教育课程整合借鉴“生活世界”的信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的渗透生活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而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问题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
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范文3篇
初中物理教学论⽂范⽂3篇 教研论⽂即教师在⽇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将⾃⼰的所感、所想、所悟、所得以⽂字的形式呈现,供⼤家讨论交流、参考借鉴的⽂章。
下⾯店铺收集了⼀些关于初中物理教学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物理教学论⽂篇⼀ ⼀、依托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部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是提⾼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中学⽣的求知欲强,好动的性格特点,强调依托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初中物理源于⽣活,实验的真实性、⽣动性,都在很⼤程度上能激发学⽣主动探究、主动思考;另⼀⽅⾯,依托实验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既确保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有助于引导学⽣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强化学⽣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压强”的教学中,教师为引⼊“⼤⽓压强”可以开展如下的实验演⽰:事先准备⼀个易拉罐,将点燃的酒精棉放⼊罐中,并迅速将罐⼝⽤橡⽪泥封住.很快,学⽣们便听到“砰”的⼀声,刚才还好好的易拉罐,⼀下⼦变“瘪”了.当学⽣看到这⼀切时,顿时⼀⽚惊喜和讨论,学⽣的学习积极⼀下点燃.学⽣迫切的想知道易拉罐为何变瘪了?.⾯对学⽣的疑惑与兴趣,教师可以问:(1)易拉罐怎么变瘪的?(2)易拉罐受到什么外⼒?循序渐进的引导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实现对重点知识的获取与理解. ⼆、联系⽣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强调⽣活元素的导向性,提⾼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初中⽣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问题情境要联系⽣活经验,提出与学⽣的⽣活、社会热点息息相关的问题,以更好的引导学⽣,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联系⽣活经验,让问题以直观的外在表现,激发学⽣的疑虑,进⽽⾃主探究、分析与研究,提⾼学⽣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例如,(1)坐在⾏驶中的⽕车或汽车上,道路两旁的树⽊为什么往后退?(2)为什么筷⼦插在⽔⾥,会被“折断”呢?;(3)为什么海是“蓝”的?……这些问题,源于学⽣的⽣活,其中⼜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真实问题不仅拉近了学⽣与物理的距离,也让学⽣在问题的引导之下,联系⽣活实际,主动探究,理解其背后的物理知识.案例在“光的折射”的教学中,教师⾸先提问学⽣:同学们,在⽇常⽣活中,你们没发现放在⽔中的筷⼦被“折断”了?抓鱼时,明明看到鱼却很难抓到,这是为什?在这⽣活化的问题导向之下,学⽣开始讨论与交流,众说纷纭:⽔⾯反光,看的不准确;杯⼦有问题,欺骗了我们的眼睛…….⾯对学⽣⾼涨的学习热情,可以在课堂上依托问题导向,与学⽣共同完成“⽔杯中的铅笔被折断”的实验,逐步破解学⽣的疑惑,并为引出教学内容.这样⼀来,不仅提⾼了教学氛围,⽽且激发了学⽣的学习兴趣. 三、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笔、⼀⿊板”的教学形态发⽣了转变,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初中物理教学形态发⽣了较⼤转变,特别是PPT、电⼦⿊板等的⼴泛应⽤,对于优化初中物理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可以充分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图像、声⾳与⽂字等信息的综合处理,实现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如,利⽤PPT的动画、声⾳及图像的功能,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并在问题的导向之下,实现有趣味、有疑问的物理教学.例如,在“惯性”的教学中,由于惯性的抽象性,为更好地让学⽣在课堂上感受“惯性”、认识“惯性”,教师就可以通过PPT动画演⽰的⽅式,并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学⽣对“惯性”的认识,进⽽更好地思考.教师⽤动画展⽰⼏个实验:学⽣们,在PPT中我们看到杯⼦盖着⼩⽊板,在它的上⾯有鸡蛋.⼤家想想,如果将纸⽚迅速抽⾛,会发⽣什么现象呢?学⽣们热烈谈论:会摔碎;会掉进杯⼦;会飞在空中…….教师让学⽣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共同观看PPT动画展⽰,通过放慢动画,让学⽣更清楚地看到这⼀过程,进⽽强化对“惯性”的感知与认识. 四、总结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的情境创设,其出发点与落脚点是深化物理教学改⾰,强化学⽣综合能⼒的培养.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要践⾏“⽣本”理念,在开放的物理教学环境下,让问题情境契合学⽣的个性发展及课程要求;⼆是紧密联系⽣活经验,拉近学⽣与物理的距离,让学⽣更好地融⼊到问题情境之中,提⾼问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论文
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严密、科学的物理概念,理解和巩固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讨论辨析疑难问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才能。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更深。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物理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进行演示时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使“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
在此笔者抛砖引玉结合自己实践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演示实验教学,加强能力培养目前,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加大,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教学中缺乏实验。
我们对物理实验教学,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研究好这些课题,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在实验教学中,可在规定的实验中,适当增加相关演示项目,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
例如“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的演示,可在两只乒乓球间夹上一段弹簧,球的外侧套上橡皮筋,平衡时,引力等于斥力;增大球距时,引力大于斥力;缩小球距时,引力小于斥力。
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多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制定合理的演示实验探究方案现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了学生的主动性。
就物理实验教学而言,它要求每一位学生都经历设计实验方案的全过程,再也不受教师事先确定,拟成条理性的目标计划的禁锢,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跳动的,对于同样的一个问题,或许有不同种答案,这就要求教学者兼顾考虑所选实验是否准确,器材是否普及,操作是否简便等因素,发动学生对这些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学习条件组成不同的实验探究方案。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
大量的资料信息表明:中国基础教育最为突出的弊端之一,就是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很大范围内物理实验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处于“讲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状态。
实验教学因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演示实验体现得尤为重要。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还为学生实验的正确操作起着示范的作用。
下面是本人就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粗浅的一些看法。
一、演示实验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应精心选择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
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教材中每个演示实验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而说明同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演示实验可以有好几个,教师不必一一演示,但要根据教材要求及设备条件精心选择。
如为使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我举日常生活常见例子,为何大船装的货物多而不下沉?小船装的货物少?随后用橡皮泥做的船进行演示实验。
二、在演示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演示实验如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很容易使演示与讲解脱节。
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
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
另外,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实验,如让学生上来读数或动动手。
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改进分析[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改进分析摘要:物理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更是物理学的精髓。
演示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演示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使实验教学更好地开展,还能提高广大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本文结合笔者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经验,分析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探讨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演示实验;初中物理;现状物理演示实验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一、演示实验的特点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
演示实验的特点是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动手实践,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二、演示实验的操作要求1.演示实验要有明确的目的演示实验需要任课教师的精心设计,选择什么样的演示实验,以及如何设计演示实验,是否能够突出教学重点,能否解决教学难点,是否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实际的操作中,步骤上要合理,时间安排要得当。
对于演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问题要进行充分估计,并能在实验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突发问题对实验产生的不良影响。
2.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要规范演示实验是其他形式实验的先导,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到学生以后的物理实验操作。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的操作程序要规范,实验的过程要流畅。
3.演示实验要引导启发学生。
演示前,要给学生讲解该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以便学生观察实验,使学生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有目的地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的语言要有启发性、指导性,让学生寓学于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直观、生动、有趣的作用。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物理教材注重科学探究,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善于利用身边的日常物品做实验,丰富实验教学资源。
关键词:激发兴趣合作探究实践资源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初中物理教材更注重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物理知识的呈现主要是运用物理实验手段使某些物理现象再现,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经过老师的分析引导上升到理性认识,内化到学生大脑,为学生所了解和掌握。
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应着重做好以下三点:1、演示实验要让学生来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比语言记忆效率要高出好几倍,“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
”以往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是常用的一种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方式,由于实验不是学生亲手操作,导致学生对实验过程、现象和结果的观察、理解不够清晰,容易失去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因此学生可以做的演示实验要让给学生来做,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为使演示试验获得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布置给学生,同时把提前印制好的实验报告发给学生,每次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工作,保证学生顺利的完成实验过程。
例如:演示“液体压强”实验时先让学生上台来演示,具体过程为:(1)去掉矿泉水瓶底,用气球把瓶底盖住扎紧拉平,再把适量的水倒入瓶中,看到橡皮膜向下凸出;(2)把瓶中倒满水,看到橡皮膜向下凸出得更多;(3)把矿泉水瓶中倒满汽油,橡皮膜向下凸出的程度比装满水时少;(4)取一矿泉水瓶装满水,用针在瓶的侧壁上不同的位置上扎几个孔,观察水向外喷出的情况。
演示完以后师生讨论并总结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的规律,接着提出问题:液体压强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呢?根据前面的演示现象让学生猜想,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提出如何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问题,当学生理解研究方法以后利用压强计来演示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在场随时指导。
初中物理教研论文(3篇)
第1篇摘要: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从实验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策略一、引言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物理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
本文旨在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验教学理念滞后部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分强调实验结果,忽视了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的引导,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
2. 实验教学资源不足学校实验教学资源匮乏,实验器材陈旧、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开展多样化实验的需求。
3. 实验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评价往往只关注实验结果,忽视了对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和实验态度的评价,导致学生缺乏对实验的重视。
4. 学生实验技能薄弱由于实验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缺乏实践锻炼,导致实验技能薄弱,难以完成实验任务。
三、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1. 转变实验教学理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2. 优化实验教学资源学校应加大实验教学资源投入,更新实验器材,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条件。
3. 创新实验教学评价方式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和实验态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
4. 提高学生实验技能教师应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物理学属于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实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以其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实现途径物理教学是初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理科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学习物理,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对于很多现实存在的奇怪现象进行解释,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理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越发关注,以期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从而更好的满足学生的物理学习需要。
一、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实验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情景模拟,尤其是物理实验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不仅能够顺理成章的引入物理课题,同时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学生发散思维意识的强化。
此外,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浓厚,在实验过程中会聚精会神的关注实验变化,这样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还会引起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亲自动手制作,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途径1、课前精心准备实验器材在物理实验演示教学之前,教师精心准备实验器材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物理学习来说,每一个实验项目都代表着一个物理现象,同时也代表着教师所要讲解的一个物理知识点。
因此,对于实验及实验器材的选择,教师应当认真思量,不仅要考虑实验在课堂上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实验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作用。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的演示实验教学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根本方法。
物理学离不开实验,物理教学更离不开实验。
关键字: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有着不可缺少的替代作用,作为实验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做的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是用来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立物理概念、揭示物理规律、解决疑难问题、培养以实验为基础的思想方法和科学修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标准示范。
那么,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时应注意什么呢? 本人在实验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在演示教学注意并做了以下一些探索与尝试。
五忌。
一忌:随心所欲,操作不合格规范。
演示实验是学生实验的样子,老师的操作态度及操作方法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如在连接电路时,导线横一根,竖一根,把电路接通了事,杂乱无章,操作忙乱无序,讲台上零乱混杂等等,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的实验方法都是不利的。
二忌:准备不充分实验效果差。
演示实验前不做充分准备,如:对仪器缺乏检查,不进行试做随便应付了事,至使上课时不是仪器装置有问题就是仪器规格不符合要求,要么就是演示现象出不来或出来了但极不明显,于是老师手忙脚乱,满头大汗,语言缺乏伦次,学生则垂头丧气索然无味。
三忌:只管自己做实验,忘了施教的对象---学生。
演示实验不同于一般科学事业的最大特点是做给学生看的,而不是为了其它。
因此老师不能仅专心于实验操作而忽视学生情绪和观察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老师不给学生的观察提供便利,有的教师为了便于操作将整个实验装置朝着自己,学生只能看到背面或侧面还有的教师操作时站在学生和装置之间,挡住了学生的视线。
二是对学生的观察不进行具体的指导,听其自然,看到多少算多少,因此学生对演示实验往往缺乏明确的观察目的,有不少学生由于不得要领及缺少及时点拨看到的就是一幅杂乱纷纭的图像。
这种演示实验就是做得“再好”,学生也得不到什麽收获。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 培养实验技能素质, 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 实验教学也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00G632 000B 001002-766101-171-01一、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人才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
新世纪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 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我国的中高考, 都体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物理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是物理的灵魂, 是物理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 物理实验是实验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 并受到实验的检验, 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尤为重要。
二、创新教育包含的内容创新教育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方面的内容。
创新精神主要包括有好奇心、对新异事物的敏感, 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甚至是冒险的精神。
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和动力,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与创造性的组织、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 这是创新的核心。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首先塑造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主要包括创新责任感、顽强的意志。
还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独立的个性特征, 如怀疑精神, 创新意识, 优良的意志品质, 强烈的求知欲, 不竭的进取精神, 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
具有创新人格的学生往往显示出首创性, 感觉敏锐, 洞察力强, 能独立判断, 能接纳新事物, 这是坚持创新、作出成果的根本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策略【摘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好每一次实验,上好一堂实验课,使课堂有效、高效,教师就应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实验教学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认真备好切实可行的实验教案,其中应包括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实验所需的器材、实验的操作过程及应注意的细节、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实验结论的推导与归纳、实验相关的问题拓展及进一步的深入等;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的设计,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并检查器材的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要求,力求做到有备无患,从而增加成功把握性,让学生主动参与配合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
【关键词】演示实验感性认识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课堂演示实验是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用演示的方法进行的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是学生进行观察和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源泉。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教师通过课堂演示实验讲解物理概念、规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都还没有形成,因而,从加强学生实验着手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如何做好物理演示实验提出几点肤浅见解。
一、精心选择,服从教学目的性
演示实验是课堂教学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选择演示实验要以突出教学重点和解决教学难点为目标。
要精心地选择演示实验的内容,使演示实验有助于讲清重点、突破难点。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使讲授内容与演示实验恰当地配合,充分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特别是要在思想上明确演示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
因此,应该及时把学生在观察中所得到的感性认识提高、概括起来,形成概念和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切不可为演示而演示。
二、认真准备,增加成功把握性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演示实验成功的保证。
要按照教学目的,根据演示实验的设计和实际条件,合理安排。
认真做好实验器皿、实验材料和一些必备辅助教具的准备工作。
做好有关实验用品的清单卡片,上课前要逐一对照检查后带入课堂,发免影响演示实验的正常进行。
做好预备实验,保证教师的实验操作娴熟规范,同时尽早发现演示实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对实验进行改进。
通过预备实验,不可以找出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处或忽略处,以便设计好有关的提示。
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造成这种
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
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
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
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
第三是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
第四是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蒸发吸热这一问题时,教师可用方座支架、小烧瓶、细玻璃管、有色水和小烧杯等组装一个伽利略气体温度计,用它来演示蒸发吸热现象比直接用普通温度计演示现象清晰、直观。
三、严格设计,确保科学准确性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
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四、让学生参与配合,体现实验真实性
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比较深。
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把学到的物理规律,力求使之贴近生活,去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把物理规律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号入座。
这样即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出对物理的浓厚兴趣。
因此演示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
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
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
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如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动一动手。
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先让两个“大力士”上来拉,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两个力气最小的学生来拉,却很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
两相对比,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小,全体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对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需要,适时进行演示,才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助于知识从感性向理性的跨越;对知识点及其结论进行归纳和推导,并得出科学的结果;同时,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应严格要求,规范操作,对相关结论的得出应有严密的科学依据和严谨的逻辑思路,对实验产生的误差要进行客观、正确的分析,并正
确引导学生思考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绝不能牵强附会,以瑕掩瑜,强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能从实验中得出的概念、定义及定律。
老师应真正给学生起到演示和示范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老师的教法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会辩证地对待和处理问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