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工程计算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例:根据右图尺寸,计算建筑物外墙 脚手架工程量。 解:单排脚手架(15m高) S=(26+12×2+8)×15=870m2 双排脚手架(36m高) S=(26-8)×36=648m2 双排脚手架(24m高) S=(18×2+32)×24=1632m2 双排脚手架(27m高) S=32×27=864m2 双排脚手架(51m高) S=(18+24×2+4)×51=3570m2
例:某活动室如下图,求内墙抹灰脚手架工程量
9000
解:H=9m>3.6m 计算装饰脚手架
±0.00
S=墙面垂直投影面积
12000
=[(15-0.24×3) ×2+(12-0.24×2) ×4] ×9=6.72×100m2
240 15000
套双排脚手架×0.3 套3-6×0.3
五、其它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三、现浇钢筋砼框架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方法
1. 柱: S=(柱断面周长+3.6m) ×柱高 柱基顶面到板顶面 套双排外脚手架 2. 梁、墙: S=室外设计地坪(或楼板上表面)到楼板底面的高度×梁、墙净长 线 套双排外脚手架 例:框架结构如下图,求脚手架工程量
300
380 4450 120
1200
-0.30
26000
51000
100 12000 24000 18000
18000
建筑物平面
32000
24000
例:七层建筑物,女儿墙顶面标高20.8m,层高2.9m,墙厚0.24m, 板厚0.12m,室内外高差0.3m,计算内外墙脚手架工程量。
解:外墙 H=20.8+0.3=21.1m >15m S=L外×H+Sb
脚手架工程施工计算

脚手架工程施工计算
一、脚手架搭设面积及高度计算
1、搭设面积计算:脚手架搭设面积=总楼层面积×1.2(安全系数)。
2、搭设高度计算:脚手架搭设高度=h1+(n-1)×3.5m
式中:n为层数,h1为首层高度,m为每层高度。
二、立杆、横杆材料数量计算
1、立杆数量计算:立杆数量=2×搭设高度/3.5
2、横杆数量计算:横杆数量=(搭设宽度+0.3)×2/3
式中:搭设宽度=m×层数,m为每层高度,n为层数。
三、斜杆与斜撑的数量计算
根据脚手架搭设面积和搭设高度计算斜杆和斜撑的数量。
四、脚手架横向连接件数量计算
1、脚手架横向连接件数量=(搭设宽度+0.3)×(n-1)
2、脚手架结台数量=(搭设宽度+0.3)/1.5
式中:n为层数,m为每层高度。
五、脚手架脚座数量计算
1、脚手架脚座数量=搭设面积/3。
六、脚手板数量计算
1、脚手架搭设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时,脚手板数量=搭设面积/4。
2、脚手架搭设面积小于1000平方米时,脚手板数量=搭设面积/2。
七、安全网及附件数量计算
根据搭设面积计算安全网及其附件的数量。
八、总计
将以上所有材料数量加总得到脚手架工程的全部材料数量。
以上为脚手架工程施工计算的一般性方法,工程实际应根据具体需求及现场情况做出调整。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一)脚手架工程一、一般规定(一)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二)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三)总包施工单位承包工程范围不包括外墙装饰工程或外墙装饰不能利用主体施工脚手架施工的工程,可分别套用主体外脚手架或装饰外脚手架项目。
二、外脚手架(一)建筑物外墙脚手架高度自设计室外地坪算至檐口(或女儿墙顶);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长度(凸出墙面宽度大于240mm的墙垛等,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墙长度内),乘以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二)砌筑高度在15m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高度在15m以上或高度虽小于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或外墙为现浇混凝土墙、轻质砌块墙)时,按双排脚手架计算;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可根据工程情况按型钢挑平台双排脚手架计算。
(三)独立柱(现浇混凝土框架柱)按柱图示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设计柱高以平方米计算,套用单排外脚手架项目。
现浇混凝土梁、墙,按设计室外地坪或楼板上表面至楼板底之间的高度,乘以梁、墙净长以平方米计算,套用双排外脚手架项目。
(四)型钢平台外挑钢管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设计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平台外挑宽度定额已综合取定,使用时按定额项目的设置高度分别套用。
三、里脚手架(一)建筑物内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内地坪至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1/2处)的高度在3.6m 以下(非轻质砌块墙)时,按单排里脚手架计算;高度超过3.6m小于6m时,按双排里脚手架计算。
(二)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套用里脚手架项目。
不能在内墙上留脚手架洞的各种轻质砌块墙等套用双排里脚手架项目。
四、装饰脚手架(一)高度超过3.6m的内墙面装饰不能利用原砌筑脚手架时,可按里脚手架计算规则计算装饰脚手架。
装饰脚手架按双排里脚手架乘以0.3系数计算。
(二)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m以上时,可计算满堂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按室内净面积计算,其高度在3.61~5.2m之间时,计算基本层。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脚手架是为高空施工操作、堆放和运送材料而设置的架设工具或操作平台。
脚手架工程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各种类型脚手架工程量的计算。
(1)外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①凡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的砌筑高度在15米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在15米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米,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时,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②外脚手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外墙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突出外墙宽度在24cm 以内的墙垛,附墙烟囱等不计算脚手架;宽度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
不扣除门窗洞口所占面积。
③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④各种独立柱按图示周长加3.6m乘以柱高,以平方米套用双排外脚手架。
(2)里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①建筑物内墙,凡设计室内地坪至顶板下表面的砌筑高度在3.6米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米以上时,按单排外脚手架计算。
②围墙脚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在3.6米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米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满堂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①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米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
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则不再计算脚手架。
②满堂脚手架按室内净面积计算,其高度在3.6-5.2m之间时,计算基本层,超过5.2m时,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层计算,不足0.6m的不计。
满堂脚手架增加层=(室内净高度-5.2)/1.2 (结果应四舍五入到整数)③整体满堂钢筋混凝土基础,凡其宽度超过3m以上时,按期地板面积计算满堂脚手架。
(4)其他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①高度超过3.6m墙面装饰不能利用原砌筑脚手架时,可以计算装饰脚手架。
装饰脚手架按双排脚手架乘以0.3计算。
②立挂式安全网,按架网部分的实挂长度乘以实挂高度计算。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范例-有详细的分析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范例一、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1.砌筑脚手架的工程量计算(1)外墙脚手架的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总长乘以外墙的砌筑高度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突出外墙面宽度在24cm以内的墙垛、附墙烟囱等,不另计算脚手架。
但突出外墙面宽度超过24cm时,按其图纸尺寸展开面积计算,并入外墙脚手架的工程量内。
(2)内墙里脚手架的工程量,按装饰墙面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3)砌筑独立柱脚手架的工程量,按图示柱外围周长另加3。
6m乘以柱高,以平方米(㎡)面积计算.2.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框架脚手架工程量计算(1)现浇混凝土柱的脚手架工程量,按柱图示周长另加3.6m乘以柱高,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现浇混凝土梁、墙的脚手架工程量,按设计室内地坪或楼板上表面至楼板底之间的高度,乘以梁、墙的净长,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3.装饰工程脚手架的工程量计算(1)室内满堂脚手架的工程量,按室内主墙间净面积计算。
满堂脚手架基本层适用于搭设高度在3。
6m~5.2m之间,其高度超过5。
2m后,每超过1。
2m按一个增加层计算,超过高度不足0.6m的,不计算增加层。
但超过高度虽不足1.2m而大于0。
6m,应计算增加层。
(2)挑脚手架的工程量,按搭设长度和层数以延长米(m)计算。
(3)悬空脚手架的工程量,按搭设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4.其他脚手架的工程量计算(1)水平防护架的工程量,按实际铺板的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垂直防护架的工程量,按自然地坪至最上一层横栏之间的搭设高度,乘以实际搭设长度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3)架空运输脚手架的工程量,按搭设长度以延长米(m)计算。
(4)烟囱、水塔脚手架的工程量,应区分不同搭设高度,以座计算。
(5)电梯井脚手架的工程量,按单孔以座计算。
(6)附属斜道脚手架的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高度以座计算。
(7)砌筑贮仓脚手架的工程量,不分单筒或贮仓组,均按单筒外边线周长乘以室外地坪至贮仓上口之间的高度,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脚手架的计算公式

脚手架的计算公式脚手架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搭建临时支架结构的工具,它的计算公式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安全系数、荷载、材料强度等。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脚手架计算公式的解释,帮助您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1.荷载计算脚手架的荷载计算是为了确定支架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这个负荷可以分为静荷载和动荷载。
-静荷载:包括脚手架本身的重量、工人和材料的质量以及外部环境对脚手架的压力等。
-动荷载:包括风力、地震力和其它外部影响力。
2.结构稳定性计算脚手架的稳定性是指其在受到荷载作用时,能否保持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稳定性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脚手架杆件和铰接构件的材料强度和刚度;-脚手架杆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稳定性;-脚手架支撑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3.材料选择与强度计算脚手架的材料通常包括钢材、木材和铝合金等。
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和刚度特点,根据脚手架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强度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脚手架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脚手架杆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杆件连接处的强度和刚度。
4.安全系数计算-荷载的不确定性;-材料强度和杆件的变形特性;-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5.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脚手架稳定性的计算是为了确定其抗倾覆、抗滚动和抗平移的能力。
这个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脚手架支撑杆件与地面之间的接触点;-杆件的长度、截面形状和尺寸;-接触点的稳定性和摩擦力;-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以上是脚手架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在实际的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最重要的是,脚手架的计算和设计需要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其安全可靠。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1、在施工操作方面:浇混凝土时的脚手架实际是用来支持上部结构的,到砼养护期后允许拆除是一般多拆除,再用于以上层次,室内支撑用的钢管脚手架也不符合装饰时用的脚手架要求,室内装饰用的满堂脚手架在装饰时重新搭设。
室外脚手架在浇注砼时搭设可以一直用到砌筑和装饰。
2、在费用计算方面:浇混凝土时的脚手架(钢管支撑)包括在模板工程内,砌筑和装饰脚手架单独计算。
如室内装饰需搭设满堂脚手架的,就可以计取满堂脚手架费用。
计算方法:1.外墙脚手架=外边线×砌筑高度(不扣除门窗空圈洞口面积)2.里脚手架=内墙净长×墙高(不扣除门窗空圈洞口面积)3.围墙脚手架=围墙中心线×墙高(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标高)4.满堂脚手架=室内净空水平投影面积(不扣除附墙垛、柱等所占面积)5.水平防护脚手架按实际铺板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6.垂直防护脚手架=自然地坪至最上层横杆之间的塔设高×实际塔设长度综合脚手架的工程量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计算1、外脚手架:凡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的砌筑高度在15M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时,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采用竹制脚手架时,按双排计算!2、内脚手架:凡设计室外地坪至顶板下表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4、满堂脚手架,按室内净面积计算,其高度在3.6M到5.2M之间时,计算基本层。
超过5.2M时,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层计算,不足0.6M的不计。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一、建筑物综合脚手架按建筑物室外地坪以上的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物高度是指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的高度(不包括女儿墙、屋顶水箱、出檐、楼梯间等高度)。
地下室(半地下室)脚手架按其建筑面积计算。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满堂基础,宽度大于的带形基础,均可按基础底面积计算满堂基础脚手架,不扣除墙所占面积,也不另加基础外运输道面积。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建筑物综合脚手架按建筑物室外地坪以上的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物高度是指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的高度(不包括女儿墙、屋顶水箱、出檐、楼梯间等高度)。
地下室(半地下室)脚手架按其建筑面积计算。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满堂基础,宽度大于3.0m的带形基础,均可按基础底面积计算满堂基础脚手架,不扣除墙所占面积,也不另加基础外运输道面积。
三、不能按建筑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的独立柱、钢筋混凝土内墙及悬空单梁、连续梁的单项脚手架:1.独立的砖、石、钢筋混凝土柱,按柱结构外围周长加3.6m 乘以柱高的面积计算;高度在3.6m以下的,套用单排脚手架定额扣除安全网;3.6m以上的,套用相应高度的双排脚手架定额。
2.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按墙结构长度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套用相应高度的双排脚手架定额扣除安全网。
3.现浇钢筋混凝土单梁或连续梁,按梁结构长度乘以设计室外地坪面(或楼板面)至梁顶面的高度以面积计算,套用相应高度的双排脚手架项目扣除安全网,与之相关联的框架柱不再计算脚手架。
四、钢筋混凝土、砖砌的女儿墙挑檐反口垂直高度超过1.2m的,可另计算脚手架费用,套用相应檐口高度的单项双排脚手架定额。
工程量按女儿墙(或反口)的长度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
五、水平防护架,按实际铺板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六、垂直防护架,按自然地坪至最上一层横杆之间的搭设高度乘以实际搭设长度,以面积计算。
七、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八、其他构筑物的脚手架:1.砖砌构筑物超过或低于设计地坪高度在1.2m以上时,按构筑物搭设长度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工程量,高度在3.6m以内的,套用里脚手架定额;高度在3.6m以上的,套用单排脚手架定额。
2.石砌构筑物超过或低于设计外地坪高度在1.2m以上时,按构筑物搭设长度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工程量,高度在3.6m以内的,套用单排脚手架定额扣除安全网;高度超过3.6m以上的,套用双排脚手架定额。
3.围墙脚手架,按室外自然地坪到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乘以围墙长度以面积计算工程量。
脚手架计算

(一)求N值1、N gk1(一步一纵距)自重(1)立杆:立杆长度为脚手架的步距h,脚手架为双排(乘以2),再乘以每m 长的重量就等于一步一纵距的立杆自重(0.0384kg/m)。
a、单立杆计算公式=2h×自重=2×1.5×0.0384=0.1152 KNb、双立杆计算公式=2×2h×自重=2×2×1.5×0.0384=0.2304 KN(2)大横杆:大横杆长度为脚手架的纵距L,因脚手架里外排各有一根大横杆,所以乘以2,再乘以每m长的重量。
大横杆计算公式=2L×自重=2×1.5×0.0384=0.1152 KN (3)小横杆:脚手架每一纵距内只有一根小横杆,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小横杆伸出外排杆15cm,伸出里排杆25cm,双排脚手架宽度为b=1.4m,里排立杆距外墙40cm。
小横杆计算公式=(0.15+脚手架宽b+0.25)×1×自重=(0.15+1.4+0.25)×1×0.0384=0.0692 KN(4)扣件:扣件选用可锻铸造扣件,每个自重0.015Kg。
扣件个数=一根小横杆上两个+立杆与大横杆一个×2(双排)+接头扣件(立杆及大横杆接6m长用一个接头扣件。
)(h/b×2+L/b×2)都加在一起即为扣件个数,再乘每个重量。
平立杆脚手架计算公式=[2+2+(h/b×2+L/b×2)]×0.015=[2+2+(1.5/b×2+1.5/b×2)]×0.015=(2+2+1)×0.015=0.075 KN双立杆脚手架计算公式=7.5×0.015=0.1125 KN(5)合计每步重:平立杆N GK11=0.1152+0.1152+0.06912+0.075=0.37452 KN双立杆N G11=0.1152+0.1152+0.06912+0.1125=0.412 KN(6)n步=H/h=50/1.5=34步n=n/2×N GK1+n/2×N GK2=17×0.37452+17×0.4120=13.3712 KN以上计算的自重13.3712 KN是由里外四根立杆承重,所以应将自重除以2,求出双立杆承重。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一、 建筑物综合脚手架按建筑物室外地坪以上的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物高度是指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的高度(不包括女儿墙、屋顶水箱、出檐、 楼梯间等高度)。
地下室(半地下室)脚手架按其建筑面积计算。
二、 现浇钢筋混凝土满堂基础,宽度大于3.0m的带形基础,均可按基础底面积计算满堂基础脚手架,不扣除墙所占面积,也不另加基础外运输道面积。
三、 不能按建筑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的独立柱、钢筋混凝土内墙及悬空单梁、连续梁的单项脚手架:1.独立的砖、石、钢筋混凝土柱,按柱结构外围周长加3.6m 乘以柱高的面积计算;高度在3.6m以下的,套用单排脚手架定额扣除安全网;3.6m以上的,套用相应高度的双排脚手架定额。
2.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按墙结构长度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套用相应高度的双排脚手架定额扣除安全网。
3.现浇钢筋混凝土单梁或连续梁,按梁结构长度乘以设计室外地坪面(或楼板面)至梁顶面的高度以面积计算,套用相应高度的双排脚手架项目扣除安全网,与之相关联的框架柱不再计算脚手架。
四、 钢筋混凝土、砖砌的女儿墙挑檐反口垂直高度超过1.2m 的,可另计算脚手架费用,套用相应檐口高度的单项双排脚手架定额。
工程量按女儿墙(或反口)的长度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
五、 水平防护架,按实际铺板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六、 垂直防护架,按自然地坪至最上一层横杆之间的搭设高度乘以实际搭设长度,以面积计算。
七、 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八、 其他构筑物的脚手架:1.砖砌构筑物超过或低于设计地坪高度在1.2m以上时,按构筑物搭设长度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工程量,高度在3.6m以内的,套用里脚手架定额;高度在3.6m以上的,套用单排脚手架定额。
2.石砌构筑物超过或低于设计外地坪高度在1.2m以上时,按构筑物搭设长度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工程量,高度在3.6m以内的,套用单排脚手架定额扣除安全网;高度超过3.6m以上的,套用双排脚手架定额。
脚手架的工程量如何计算及规则

脚手架的工程量如何计算及规则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说明一、工程量计算规则脚手架分综合脚手架、单项脚手架两种形式. 凡能计算建筑面积的、且由一个施工单位总承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单位工程, 均应执行综合脚手架定额;凡不能计算建筑面积而必须搭设脚手架的、或能计算建筑面积但建筑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别由若干个施工单位承包的单位工程和其他工程项目, 可执行单项脚手架定额.(一)综合脚手架1. 综合脚手架工程量, 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以m2计算.2. 综合脚手架定额项目中的单层建筑物是指一层和一层带地下室的单位工程, 多层建筑物是指二层以上(不计地下室层)的单位工程.3. 影剧院、礼堂带有吊顶者, 其吊顶高度在4.5m 以上时,所需满堂脚手架, 可按影剧院、礼堂增加满堂脚手架定额计算.4. 综合脚手架定额项目内不包括建筑物垂直封闭、垂直防护架及水平防护架、防护栏杆, 实际需要时应另行计算.5. 按综合脚手架定额计算时, 除以上规定可增加计算的单项脚手架外, 不得再计算其他脚手架.(二)单项脚手架1. 外脚手架及建筑物垂直封闭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长度, 乘以室外地坪至外墙顶高度以m2计算, 突出墙外面宽度在24cm以内的墙垛, 附墙烟囱等不展开计算脚手架工程量, 超过24cm 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 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 不扣除门窗洞口, 空圈等所占的面积.2. 里脚手架工程量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3. 独立柱按单排外脚手架定额项目计算, 其工程量按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0m 乘高度以m2计算.4. 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0m 以上时, 应计算满堂脚手架, 计算满堂脚手架后, 墙面装饰工程则不再计算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工程量按室内净面积以m2计算, 其高度在3.60~5.20m 之间时, 计算基本层, 超过5.20m 时, 每增加1.20m 按增加一层计算. 计算式如下:满堂脚手架增加层数=(室内净高度-5.20(m))/1.20(m)5. 架空运输脚手架工程量按搭设长度以延长m 计算.6. 悬空脚手架工程量按搭设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7. 斜道工程量按不同高度以座计算.8. 烟囱及水塔脚手架工程量按筒径和高度以座计算.9. 电梯井脚手架工程量按单孔以座计算.10. 水平防护架工程量按铺板的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12. 垂直防护架工程量按室外地坪至最上一层横杆之间的搭设高度乘搭设长度以m2计算.13. 立挂式安全网工程量按架网部分的长度乘高度以m2计算.14. 挑出式安全网工程量按挑出安全网的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15. 屋面防护栏杆按图示屋面檐口以延长米计算, 楼层临边防护栏杆按图示临边长度以延长米计算.16. 楼梯防护栏杆按图示以水平投影长度计算.17. 洞口垂直防护栏杆按图示洞口长度以延长米计算, 洞口水平防护网按图示洞口长W 宽度以m2计算.18. 挑脚手架工程量按搭设长度以延长米计算.二、其他说明1. 水塔脚手架按相应的烟囱脚手架计算, 其中人工乘系数1.11, 其他不变.2. 架空运输道, 以架宽2m 为准, 如架宽超过2m 时, 应将人工、材料、机械用量乘系数1.2, 超过3m 时应将人工、材料、机械用量乘系数1.50.3. 建筑物垂直封闭定额项目的封闭材料采用竹笆板, 如采用纺织布时, 应将竹笆板换算为纺织布, 人工乘系数0.80.4. 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 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5. 外脚手架单排、双排按以下规则取定:①砌筑高度在15m 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②砌筑高度在15m 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 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时, 按双排脚手架计算.6. 外脚手架定额中均综合了上料平台, 护卫栏杆等.7. 水平防护架和垂直防护架指脚手架以外单独搭设的, 用于车辆通道、人行通道、临街防护和施工与其他物体隔离等的防护.8. 烟囱脚手架综合了垂直运输架、斜道、缆风绳、地锚等.9. 滑升模板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筒身, 水塔塔身及筒仓, 不得再计算脚手架.10. 砌筑贮仓, 按双排外脚手架计算.11. 贮水(油)池池壁高度超过1.20m 时, 应按里脚手架的砌筑架计算. 水池内池顶及池壁抹面应按满堂脚手架计算, 其池壁抹面不得再计算脚手架.12. 室外地沟墙高度超过1.20m 时, 按里脚手架计算.。
脚手架计算规则(全)

外脚手架搭拆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计算搭设面积以m2计算。
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面积不扣除。
一、建筑物外脚手架工程量按以下规则计算。
1.外脚手架搭拆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计算搭设面积以m2计算。
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面积不扣除。
2.外脚手架使用工程量按脚手架搭设面积乘以脚手架在施工现场的有效使用天数以"100m2·10天"为单位计算。
3.脚手架搭设高度的确定。
(1)有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按照经审核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的规定确定;无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时,可按平均的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与建筑物的顶板面的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的高度差,再加上1.5m综合取定。
地下室外墙脚手架搭设高度为从设计室外地坪至底板垫层底高度。
(2)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如果沿建筑物的顶层板外墙外边线的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出现不同时:间断变化时(标高变化不连续,如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可按不同高度分段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连续变化时(如坡屋面)按照平均标高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高度。
(3)当屋顶楼梯间、设备房平面面积大于屋顶平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其脚手架工程量并入整个建筑物,高度计至屋顶楼梯间、设备房顶板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
(4)当屋顶楼梯间、设备房平面面积小于屋顶平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其脚手架工程量按其自身高度单独计算,按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子目执行。
(5)建筑物上部外墙缩入或者裙楼上部塔楼缩入时,计算脚手架搭拆时应该分段计算搭设面积,但搭设高度步距应统一自室外地坪标高算起。
(6)裙楼外墙边线与塔楼外墙边线间的距离1.5m的裙楼区段,单独按规定计算该区段脚手架,高度计至裙楼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当裙楼外墙边线与塔楼外墙边线间的距离≤1.5m的裙楼区段,与该区段塔楼脚手架一并计算,高度计至塔楼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图解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图解脚手架是施工现场为方便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那么依据现在使用的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定额计算脚手架的规则,一般分为内、外脚手架的算量规则。
很多同学在学校的时候也没有好好学习,上了工作岗位遇到了脚手架计算的事都在抓耳挠腮。
今天就用图“解”方式,给大家讲解一下具体的计算方法。
1.按图所示,计算柱脚手架及梁脚手架工程量及总工程量。
a)平面图b)柱【解】(1)柱脚手架工程量:每根柱的脚手架工程量=(柱断面周长+3.6m)×柱高=[(0.5+0.3)×2+3.6](4.45+0.38+0.12)m2=25.74m210根柱的脚手架工程量=25.74×l0m2=257.4m2(2)梁脚手架工程量:每根梁的脚手架工程量=设计室内地坪(或楼板上表面)至梁底的高度×梁净长6m开间粱脚手架工程量=(4.45+0.38-0.15)×(6-0.5)×8m2=205.92m212m跨度梁脚手架工程量=4.68×(12-0.5)×5m2=269.1m2(3)假设该高层住宅楼为12层,现浇钢混凝土框架柱、梁按双排脚手架计算,若施工组织设计采用钢管架,则总工程量:(257.4+205.92+269.1)m2×12=8789.04m2综合基价:应执行4—8子目2811.06元/100m2综合基价合计=2811.06×8789.04/100=247065.188元2.按图所示,计算外脚手架及里脚手架工程量及综合基价。
a)平面图b)剖面图【解】(1)外脚手架工程量:[(38.5+0.24)×2+(8+0.24)×2]×(12+0.3)m2=1089.29m2综合基价:应执行4-2子目719.97元/100m2综合基价合计=719.97×1089.29/100=7842.561元(2)里脚手架工程量:[(8-1.8-0.24)×10+(3.5-0.24)×8]×[(3-0.12)×3+3]=997.32m2综合基价:应执行4-20子目147.98元/100m2综合基价合计=147.98×997.32/100=1475.834元3.如图所示,求外墙脚手架工程量及综合基价。
外脚手架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

外脚手架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外脚手架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是指在建筑施工中,对外脚手架进行工程量计算的规则和方法。
外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工具,用于支撑和搭设施工人员的工作平台,保证施工安全和高效进行。
外脚手架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施工工程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该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脚手架面积计算规则: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高度,计算外脚手架的面积。
面积计算规则考虑了建筑物的不同形状和结构,以及脚手架的搭设方式和高度要求。
2. 脚手架高度计算规则: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施工工序的需要,计算外脚手架的高度。
高度计算规则考虑了施工工序的安全要求和施工进度的需要,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脚手架材料计算规则:根据脚手架的面积和高度,计算所需的脚手架材料,包括钢管、连接件、横杆、纵杆等。
材料计算规则考虑了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以及材料的浪费率和使用寿命。
4. 脚手架搭设工艺计算规则:根据脚手架的面积、高度和施工工序的需要,计算脚手架的搭设工艺。
工艺计算规则考虑了脚手架的安装和拆除过程,以及施工工序的顺序和节奏,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外脚手架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和高度、施工工序的需要、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等。
通过合理计算外脚手架的工程量,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成本的支出。
外脚手架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制定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因此,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在制定和执行该规则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外脚手架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规则,才能确保外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符合安全标准,保证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脚手架施工方案计算书(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脚手架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临时设施,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进度。
本计算书针对某建筑工程项目,对脚手架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计算,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效率。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住宅楼工程2. 建筑地点:XX市XX区3. 建筑结构:框架结构4. 建筑高度:18层(地上)5. 建筑层数:地下1层,地上17层6. 施工周期:预计18个月三、脚手架选型根据工程概况和施工要求,本工程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四、脚手架搭设参数1. 立杆间距:1.5m2. 水平杆步距:1.2m3. 纵横向水平杆步距:0.9m4. 剪刀撑设置间距:4跨设置5. 连墙件设置间距:3跨设置6. 脚手板铺设间距:0.3m五、脚手架材料1. 钢管:Q235钢,φ48.3×3.6mm2. 扣件:国标扣件3. 脚手板:竹笆板或钢笆板4. 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网5. 防护栏杆:高度1.2m,间距不大于2m六、脚手架计算1. 立杆稳定性计算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相关要求,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K = \frac{F_{\text{允许}}}{F_{\text{实际}}} \]其中,\( F_{\text{允许}} \)为立杆允许承载力,\( F_{\text{实际}} \)为立杆实际受力。
立杆允许承载力计算如下:\[ F_{\text{允许}} = \frac{\pi d^2 S}{4} \]其中,\( d \)为钢管直径,\( S \)为钢管抗弯截面模量。
代入参数计算得:\[ F_{\text{允许}} = \frac{3.14 \times 0.0483^2 \times 0.018}{4} = 1.26 \text{ kN} \]立杆实际受力计算如下:\[ F_{\text{实际}} = \frac{G}{A} \]其中,\( G \)为立杆所受荷载,\( A \)为立杆横截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手架工程计算6.6条脚手架工程
6.6.1条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法
(1) 现浇层梁、板采用¢48×3.5mm满堂钢管脚手架,应根据施工图作梁、板支撑脚手架的专项设计。
(在今后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案中详述)
(2) 主体结构施工外防护架和外墙装饰施工采用双排钢管扣件外脚
手架。
该外架外围均用安全网双层全封闭,随结构施工逐层在外围上升搭设。
该外架封闭性好,没有任何杂物会掉出架外。
(3) 外防护架允许搭设计算荷载:以立杆间距和水平横杆间距分别为
1.2M和1.8M,双排架宽1.2M搭设。
①操作层荷载计算:由于防护架只作安全防护之用,不作操作架子,因此,防护架自应力为300N/m,考虑动力系数1.2,超载系数2,操作2层付架荷载W= 2×1.2×300 = 720N/m。
21
②非操作层荷载计算:钢管理论重量38.4N/M,扣件重10N/
个计算,剪力撑长度近似对角支撑的长度计算
l= 1.2+1.8=2.16M
22每跨防护架面积S=1.2×1.2=1.44m 2非操作层每层荷载
W 为:2.
W=【(1.8×2+1.2×2+1.2+2.16×2)×38.4×1.3+10×4】/2.16
=284.76N/m 22
③立杆的设计荷载计算:
KN = An【fy+(y+1)σ/2- [fy+(y+1)σ/2]- fyσ】 2 2钢管的载面特征:An=4.893×10 i=15.78mm 2l=ul=0.77×
1800=1386mm 0λ= l/I = 1386/15.78 = 87.83
0欧拉临界应力σ=πE/λ=269N/mm fx=170N/mm 2222
n=0.3×1/(100×i)=0.12 2设计荷载为
N=4.89×10/2【[170+(1+0.12)]×269/2 - [70+(1+0.12)]×2269/2】170-269 2=33.3KN
④安装高度计算:
假设操作层为3层,安装层数按下式计算
S(3×W+Wn)=33.3KN
21S为每根立杆受荷面积S=1.44/2=0.72m 2n=(9900-3×720×1.08)/330×1.08=24.76
h=1.8×24.76=44.57m
K=1+48.8/200=1.25
安全系数
实际安装高度H = 44.57/1.25 = 35.66M
通过以上计算,该工程结构层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主梁立杆按800的间距,次梁立杆按1200的间距。
矩形柱加固钢管立、横杆均按600间距,剪力墙、外防护架立杆1200、水平横杆1800搭设均能落足各项要求,允许按此方案进行组织施工。
6.6.2条双排钢管脚手架设计
(1) 脚手架搭设顺序
铺设5cm厚垫木→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柱→横向扫地杆→第一步大
横杆→第一步小横杆→连墙件→第二步大横杆→第二步小横杆……
→加剪刀撑→铺脚手板→挂安全网
(2) 立杆搭设
立杆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立杆上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设在同步同跨内。
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并小于600mm。
②立杆随结构高出建筑物施工作业层1.5m高,顶端高出建筑物檐口上皮1.5m。
③脚手架里立杆距建筑墙面150mm,距结构墙面500mm。
(3) 扫地杆设置
①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木下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②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
(4) 大横杆搭设
①大横杆设在小横杆之下,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
②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接头交错布置,不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m,与相近立杆的距离小于纵距的1/3。
③大横杆单根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4.0m。
④同一步大横杆必须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立杆固定。
(5) 小横杆搭设
①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
②小横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大于500mm。
③小横杆端头留置长度:靠近墙一端突出立杆100mm,外侧突出立杆100mm。
④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拆除贴近立杆的小横杆。
(6) 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
①脚手架沿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每隔4跨立杆设置一道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50°。
②剪刀撑的接头必须全部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
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
100mm。
③剪刀撑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
脚手板铺设(7)
①脚手板设置在三根小横杆上,操作层脚手板平铺、铺平、铺稳。
②脚手板对接铺设时,接头处设两根横向水平杆,搭接铺设的脚手板,接头处必须在小横杆上,搭接长度不大于200mm。
③施工作业层不得有空隙,铺板严禁出现端头超出支撑横杆150mm
以上未作固定的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与小横杆用铁丝绑牢。
④靠墙一侧离墙面距离不大于150mm。
脚手板探头采用直径3.2mm (10)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上。
#⑤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外的脚手板,与小横杆可靠连接,以防止滑动。
⑥脚手板在作业层及其下一层铺设并随层上翻周转。
整个架体上作业层不超过两层,铺板不超过三层。
(8) 挡脚板和栏杆
①挡脚板和栏杆搭设在外排立杆的内侧,用扣件扣牢。
②脚手架操作平台必须有大于180mm高的挡脚板。
③栏杆和挡脚板随脚手架的上升及时完成。
(9) 连墙件
①脚手架与主体结构采用刚性连接。
将柱子或梁采用双杆箍柱式连墙件抱住,同时在钢管与柱或梁接触的地方用废轮胎等垫好,保证柱子不被损坏。
在没有柱、梁或剪力墙的部位,在楼板上预埋U形Φ32钢筋或短钢管,安设连墙件时用钢丝绳(承载力不小于2t;与夹线器等配合使用)连接到脚手架内力杆主节点。
②连墙杆与脚手架、连墙杆与建筑物的连接采用扣件,每道连墙件用扣件两个。
偏离主节点的距离设置在靠近脚手架主节点处,③连墙件均匀布置,不大于300mm。
④连墙件必须从底部第一根纵向大横杆处开始设置。
⑤连墙杆呈水平并垂直于柱墙面设置,小横杆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
稍为下斜,下斜倾角<15,不宜向上翘起(严格限制仰角<30)。
00
⑥由强风袭来之前应检查和加固连墙措施,保证安全。
(10) 扣件安装
①扣件规格(Φ48)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②主节点处,固定小横杆(或大横杆)、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0mm。
③对接扣件的开口朝内,螺丝朝上。
④各杆件端头伸出扣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小于100mm。
⑤扣件螺栓拧紧扭矩不小于40N·m,并不大于65N·m。
(11)安全网布置
①脚手架外立杆内侧、马道外立杆内侧及出入口内侧满挂绿色密目安全网围护(全封闭式)。
②第一道水平安全兜网(大眼网)为双层,设在第一道步距下方,在施工作业层下方同步设置水平安全兜网,兜网上铺密目安全网。
③每层水平兜网边缘必须与结构密封严实,不留空隙,以防坠物伤人。
④电焊作业在有安全网的位置操作时,必须要有防焊措施(如用废旧竹编板或废钢板等不易燃材料挡在施焊范围处安全网内侧)。
(12) 出入口构造
,门洞边立柱的数量在原立杆数量基础5.4m×4.5m①出入口尺寸为上加倍(如双管立杆在洞边处需变为四立杆)。
洞口处增设的斜杆应用旋转扣件优先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中心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
洞口两侧增设的横向支撑应
伸出增设的斜杆端部。
增设的短斜杆端部增设一个安全扣件。
6.6.3条避雷
塔吊拆除后,设置避雷接地装置:用25mm宽扁钢沿架顶布置一圈,每隔30m用扁钢上端与顶部扁钢焊接,下端与接地级焊接,使其电阻不大于1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