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六大题型及答题模式
古诗词六种题型答题模式
![古诗词六种题型答题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9acaa72580216fc700afd73.png)
l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
(2024版)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2024版)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2cdf20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1.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相关推荐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一)“诗眼”炼字型(二)名句赏析型(三)表达技巧型(四)语言特色型(五)情感赏析型●答题技巧●题目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要点:(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示例2: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阔”字更好。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失”字更好。
“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归纳整理(共六大考查类型)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归纳整理(共六大考查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775656a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e.png)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归纳一、意象意境类1.分析诗歌意象型(景物形象)提问方式①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意象?②诗中某一意象有什么特点?象征了什么品格。
【答题公式】什么意象+意象特点+意象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模式】诗歌描绘了的意象。
诗人通过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或品格。
【答题思路】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意象特点;③指出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下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意象?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答案示例诗歌描绘了竹立足破岩,备受风霜雨雪的磨难,依旧顽强地生存着的意象(步骤一)。
诗人通过描绘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竹的意象(步骤二),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媚权贵,不迎合时俗的刚劲品格。
(步骤三)2.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公式:什么意象+意象组合成什么画面+表达诗人的什么情感【答题模式】①诗歌描写了意象;②营造的氛围,组成一幅的画面;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或给人的启示和思考。
【答题思路】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步骤一)。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二、思想感情类3.分析主旨(情感)型题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这首诗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③这首诗寄托怎样的的情怀?答题格式:(1)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2)展现了……的画面,(3)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题的六种答题模式
![古诗鉴赏题的六种答题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c3de1d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0.png)
4. 总结意境
综合以上分析,总结出诗的整 体意境,并理解诗人所表达的 情感和思想。
03
答题模式三:语言风格分析法
定义与特点
• 语言风格分析法主要是对古诗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答题模式 的特点在于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感受诗人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特点
重视对诗歌中具体形象的感受和分析,强调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把 握。
适用范围
适用于表达情感、描绘景物、塑造人 物形象的诗歌。
适用于诗歌中意象丰富、语言含蓄、 意境深远的情况。
答题步骤
3. 结合诗歌的背景和 作者的生平,深入理解 2. 分析意象之间的联系 诗歌的内涵和主题。 和组合方式,理解诗歌 的整体意境。 1. 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 象,理解其含义和象征 意义。
4. 整合答案
将以上分析整合成完整的答案,注意条理清晰、 逻辑严密。
05
答题模式五:情感分析法
定义与特点
• 情感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诗歌中表达的 情感来解答鉴赏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 点在于,它要求考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情 感,并能够将这些情感与诗歌的主题、意 象、语言等元素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答 案。
适用范围
• 该答题模式适用于要求分析诗人语言风格、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的题目。通过对诗人所使用的特定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够更好 地理解诗人的艺术追求和诗歌的主题思想。
答题步骤
1. 识别语言特点
2. 分析修辞手法
3. 品味表达方式
4. 总结语言风格
5. 联系诗作分析
首先,要识别出诗人所 使用的独特的语言特点 ,如特定的词汇、句式 或修辞手法。
古诗词鉴赏题型模式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题型模式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4f97cc5aaea998fcd220e09.png)
古诗词鉴赏题型模式及答题技巧(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古诗词鉴赏题型模式及答题技巧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教师版)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9618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4.png)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一)“诗眼”炼字型(二)意象、意境分析型(三)表达技巧型(四)语言特色型●答题技巧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叠词、数量词等。
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
●题目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要点:(1)释含义。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翻译诗句)(3)点作用:点出该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示例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钟”和“割”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钟”指聚集。
“割”指分割。
大自然的神奇秀丽都聚集在了泰山,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了清晨和黄昏。
“钟”字和“割”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秀丽和高耸,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示例2: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阔”字更好。
“阔”字指开阔,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阔”字直抒胸臆地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练习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足”字用得好,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足”指充足。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在丰收年景里准备了充足的菜肴来招待客人。
“足”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农家人招待客人的热情,表达了丰收的喜悦之情。
练习二:“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答:不能。
“闲”指空闲,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灯花。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c7b310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79.png)
2015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能【1 】诗词鉴赏表达技能包含:表达方法.说话艺术(修辞办法.说话作风).构造情势.写作技能等四个方面.例题:下面这首诗从哪些角度入手,可以领会到作者如何的思惟情绪?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旧道西风瘦马.斜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参考答案:从标题(秋思).意象(枯藤……斜阳……).症结词句(断肠人在天际)领会到了了天际沉溺堕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一.咀嚼炼字类[标题情势](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后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可否改为“某”字?(4)你最观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应对计谋]抓住诗歌中症结词语懂得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颜色.词的精确性.活泼性以及词的丰硕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惟情绪等方面去掌控它的内在.解答修辞的后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办法.剖析时要联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绪去答复,不克不及孤登时谈这个词的感化.[炼字的答题步调] 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 b.找修辞写其表达后果; c.绘画面,即衬托了xx的意境; (4)写情绪:表达了xx情绪.传达了xxx的思惟.[咀嚼词语答题格局:] 这个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应用了……的修辞,活泼.精确.形象地写出了……的气象或情态,表达了诗人……的思惟情绪.[题型示例]浏览下面这首古诗,答复后面的问题.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后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拒却.隔断”的意思,联合“音书”一词,可以懂得为诗人与亲友音讯隔断的寄义,再接洽诗歌的写作布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路过汉江所作,凸起了本身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怀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友音讯隔断的景况,更凸起了诗人的思家之情.[题型示例] 你以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题步调]:(1)确定“好”或确定“哪一个更好”.(2)说明该字的一般寄义和在句中的意思.(3)睁开想象和联想,把你以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述的情景.(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或衬托了如何的意境.【答题格局】——词(或——字) 好,有——之意,(形象活泼地)写出了——————,表达了诗人————的情绪.二.名句赏析类[标题情势](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美,该若何懂得?(2)诗歌的某联传播成了千古名句,请剖析原因.(3)从某句诗中融会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计谋]答题前先断定出诗句的类型,从景.情.理三方面剖析诗句有三种类型:1.写景:景重,情浓,意淡; 抒情:情重,景散,意明; 言理:意重.情浓.景淡. 假如是写景,用了xxx的写景办法,描述了xx的幽美风景等;风景幽美,让人心怡; 假如是抒情,思虑抒情办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融会).情绪颜色与思惟情绪等;情真意浓,格调高亢. 假如是哲理,思虑理-趣的融会.哲理给人的启发和思虑等.蕴含哲理,启人心智.描述类答题格局一:A.本诗在描述上成功的应用了……描述, 写出了……(诗句讲解即字面寄义),衬托了诗人……情绪.B.本诗在景物描述上的特点是……,如许的描述使景物(答感化:动静联合.虚实相生),同时衬着了……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情绪.抒情办法答题格局二:这句话应用了……抒情手段,全诗重要写出了……(诗句内容讲解),抒发了……情绪,这种方法使诗情面绪抒发得……(用术语).修辞类答题格局三:本句或本诗应用了……的修辞手段, ……(感化)地写出了……(诗句讲解即字面寄义), 表达了诗人……情绪.[题型示例]浏览下面这首古诗,答复后面的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悲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力.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美,你如何懂得?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经由过程对景物的描述向人们揭示了深入的哲理.起首应明白景物的特点,可懂得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切切万的风帆经由;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茂发.然后说出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意思是说,小我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老是要向前成长的,新事物势必代替旧事物,将来确定会比如今好.三.表达技能类[标题情势](1)诗歌某两句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段?有何感化?(2)诗歌应用了哪些表达方法?(3)诗歌是如何抒发生发火者的情绪的?[应对计谋]起首要懂得罕有的表达技能,它包含:(1)修辞办法,重要包含比方.夸大.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双关等;(2)表示手段(写作手段或艺术手段),重要包含应用典故.托物言志.动静联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衬托衬着.比较映衬.多角度描述等;(3)表达方法,重要有描述,群情,抒情,记叙;(4)抒情方法主如果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含借景抒情.情景融会.寓情于景等.诗歌说话作风: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爽淡雅.平庸天然.明快浅易.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练洗练.沉郁顿挫.憨厚雄浑.多用白话明白如话.朴素无华.华丽壮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表达技能类答题格局:这首诗应用了……修辞办法(或表示手段或抒情方法),表达技能表示了……内容,抒发了……的思惟情绪或揭示了……的道理.【留意:联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剖析】[题型示例]浏览下面这首古诗,答复后面的问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问题: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颜色,活泼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解析:这是一道典范的表示手段类试题,请求赏析三.四句,留意标题请求中的“修辞的角度”,这两句写白雪盼春,应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段,把雪花比作“飞花”,是比方,然后再说出这些修辞手段表示了什么内容(或抒发了什么情绪).答案如下: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段,表示了诗人盼望春天的迫切心境,活泼而传神;把白雪比方成飞花,把初春的萧条写成了二月的热烈,富有情趣.四.宗旨情绪类【标题情势】(1)诗歌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惟情绪?(2)描述了如何的景物?营造了如何的氛围?(3)塑造了如何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情绪?【答复思绪】:借助标题.词前弁言.症结词.注释.作者的生平.作家的作风(豪迈.婉约.沉郁顿挫);找诗歌中的意象,领会作者的情绪.【文后附录一:古代诗词中罕有的思惟情绪】[宗旨类答题格局:] 这首诗描述了……的(气象.风光.画面等),抒发(表达.表示)……的情绪(情怀.幻想等)[题型示例]浏览下面这首诗歌,答复后面的问题.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问题:全诗依靠了诗人如何的思惟情绪?解析:这首诗是经由过程写景来抒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三句,作者描述了计时的漏壶在静夜响起了“丁丁”滴水声.月亮时而遮住时而又露出.暗处的秋虫彻夜在鸣叫的三幅画面,这是掉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所见所闻,经由过程这些形象,再联合诗人婉约的诗风,我们可揣测诗人的思惟情绪为:思妇独守闺中的热闹和对丈夫的怀念之情.(意对即可)五.画面想象描述类[标题情势](1)睁开想象,用形象的说话描述诗歌幽美的意境.(2)诗歌展示了一幅如何的画面?用简练幽美的说话进行描述.[应对计谋]描述画面其实就是创造性地合幻想象的翻译句子.解答这类标题要在读懂诗歌.懂得内容的基本上,施展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依据诗歌的语境,抓住重要气象或形象并归纳综合出这一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睁开想象和联想,用简练幽美的说话加以描述,剖析出诗歌表达了诗人xxx的思惟情绪或给如何的启发和思虑. 【留意:不克不及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绪.答复要具体:比方不克不及只说“表达了感伤的情怀,应答复出为什么而感伤.】文后附录二:古代诗歌中的典范意象[题型示例]观赏下面一首词,答复后面的问题.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三更鸣蝉.稻花喷鼻里说熟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如何的画面?试用简练幽美的说话进行描述(100字以内)解析:这是一道典范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症结词是“画面”——即请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情势再现出来.描述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溘然呈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漏掉地一几回再三现.此外,答题时还须要留意用语的简练幽美.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掉,天边只剩下几颗阴暗的星,野外变得阴暗了,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见过的茅店,依旧在社林边!六.懂得词语类懂得词语一般从内容和构造两方面剖析.构造上感化:从词语在诗歌中的地位入手,联合诗词具体内容懂得.诗歌的构造特点:开篇的铺垫.衬托; 中央的过渡.照顾; 结尾的深化.升华主题等.内容上的感化:即词语在诗词表达的内容或诗人表达的情绪中起到的感化.起首要懂得词语本身的意义,在联合全诗内容说明词语的感化.文后附录一:古代诗词中罕有的思惟情绪● 忧国伤时揭穿统治者的昏庸腐败; 反应离乱的苦楚如:杜甫《春望》; 同恋人平易近的疾苦如:《茅舍为金风抽丰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度平易近族前程命运的担忧● 立功报国立功立业的盼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哀痛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江山沦丧的苦楚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韶华消失,壮志难酬的哀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揭穿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幻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境如: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怀人.● 生涯杂感:寄情山川.田园的安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胜今衰的感叹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芳华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宦途掉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告慰生平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恋恋不舍的留念如:王维《渭城曲》;情深意长的鼓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陈心志的广告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歌按内容分类及其诗中表达的思惟情绪:田园诗:酷爱.神往安闲镇静自由的生涯,表达澹泊闲适的心境.写景诗:描述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天然美景的酷爱.赞扬之情.送别诗:恋恋不舍的迷恋;对友人的怀念;劝勉安慰的开朗;坦陈心志的广告.边塞诗:盼望立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忿;久居边关怀念亲人的快乐.孤单.行旅诗:游子流浪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单热闹和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本身的人格品性或寻求.怀古诗:哀叹怀才不遇的感叹;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穿统治者的昏庸腐败,同情基层人平易近的疾苦.闺怨诗:对丈夫的怀念,离此外孤单热闹之感;对自由痛苦生涯的神往.文后附录二:古代诗歌中的典范意象•明月:依靠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斜阳.暮色:多给人以掉落.悲凉之感.•流水.落花:常代表性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对于逝世亡的焦炙.快乐.•春水:这一意象来比方愁怨的浓重和不断.•子规.猿啼:常与悲苦之事接洽在一路•鸿雁:常借指手札,常依靠思乡怀人的情思•折杨柳:送别.迷恋.伤感.•篱笆.鸡啼.犬吠:田园的闲适.悠然•松.梅.竹.菊:是操行高洁.坚毅不平的形象化身,前人经常应用这四种形象表示志向.气节.。
(完整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六大题型及答题模式
![(完整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六大题型及答题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e17a3e1011ca300a6c390aa.png)
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
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
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d、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答案: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诗句有三种类型:1xxx的写景方法,描绘了xx的优美景致等;景致优美,让人心怡;2情重,景散,意明;思考抒情方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色彩与思想感情等;情真意浓,格调高亢。
(完整)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bd6956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a.png)
(完整)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 题型1.1 诗歌赏析题这是最常见的古诗题型,要求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描写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并进行赏析。
1.2 古诗填空题这类题目会在一句或数句中留下一个或数个空白处,学生需要根据诗歌的上下文及整体意境,选择或填入合适的词语。
1.3 续写完成题续写完成题是考察学生对古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题型,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开头或前几句,补充或续写出符合古诗意境的后续内容。
1.4 诗句排序题这类题目会给出一首诗中的几个句子,并要求学生按照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诗歌的发展思路进行排序。
1.5 诗句辨析题诗句辨析题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诗句的意义,选择或辨析其中一个或多个句子的含义、修辞手法等。
2. 答题技巧2.1 理解全文在做古诗赏析题时,首先要全面理解整首诗的内容和意境,抓住主题和感情色彩,以确保后续答题的准确性。
2.2 注意词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阅读古诗时,要注意关键词和重要句子的意义,同时分析和理解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比喻、拟人、对偶等,以便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含义。
2.3 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做古诗填空题或诗句辨析题时,要注意整首诗的上下文连贯性。
通过理解上下文,可以更准确地选择或辨析句子的意义。
2.4 细节与整体的关系在赏析题中,要注意细节与整体的关系。
细心观察每一个用词、形容、描写等细节,理解其在整体结构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
2.5 运用背景知识有些古诗可能涉及到历史典故、文化背景等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积累一定的背景知识,对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会更加准确和深入。
以上是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解答题目时,记得结合具体题目要求和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完整)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be9ea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b.png)
(完整)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txt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填空题填空题是常见的古诗赏析题型之一。
在答题时,需要根据句子中的提示词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空格中,使句子通顺、完整,同时符合古诗的意境。
答题技巧:1. 充分理解句子的意思,把握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2. 阅读全文,寻找与空格前后相关的线索,帮助确定填入空格的词语。
3. 注意古诗的韵律和诗意,选择与之相符合的词语。
二、判断题判断题要求判断给出的句子是否与古诗的内容相符。
在答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的内容,与古诗进行对比,判断句子的真假。
答题技巧:1. 阅读全文,理解古诗的主旨和意境。
2. 仔细阅读题干中的句子,判断其与古诗的联系。
3. 注意细节差异,合理判断句子的真假。
三、简答题简答题要求从古诗中提炼出核心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和解释。
在答题时,需要准确把握古诗的意境和主题,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回答。
答题技巧:1. 阅读全文,理解古诗的主题和情感。
2. 提炼出关键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解答。
3. 注意语言的得体和准确表达,突出古诗中的精华。
四、作文题作文题要求根据古诗的内容,进行自由发挥,展开思路,写出完整流畅的作文。
在答题时,需要注意结构的完整性和语言的流畅性。
答题技巧:1. 阅读全文,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2. 将古诗的内容进行拓展,展开自己的思考和探究。
3. 注意结构的完整和作文的流畅,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美感。
以上是初中古诗赏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的简要概述。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的6大题型及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的6大题型及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b4a5a1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7.png)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的6大题型及答题模板本文总结了中考语文诗词鉴赏6大题型及解题攻略,包括:炼字品析、内容理解、描绘画面、情感体味、主旨领悟、形象感知,快来一起学习吧。
01 炼字品析题型阐释炼字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精题回放例1.湖上(宋)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例2.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闯关策略古人写诗,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推敲和创造性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凝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在诗句关键处炼得妙字,犹如画龙点睛,会令全句夭矫生姿,让人拍案叫绝。
炼字品析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细致、精微地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用比较鉴赏法。
第一步,理解所炼之字的字面意思,确定它的词性及意思。
如例1的“乱”,字面意思是“杂乱”“纷乱”,兼有动词、形容词的词性;例2的“衔”“横”,字面意思是“用嘴含”“横着坐”,词性是动词。
第二步,推想炼出“妙字”之前的“平字”,可能是什么。
如例1,可能最初是“花开红树数莺啼”,例2可能是“山连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跨牛背”。
第三步,比较推敲、提炼后的“妙字”比推想出的“平字”在情、态、韵等方面多了一些什么。
因为古诗词炼字多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上做文章,所以,我们思考时,也应多从动词的动静、拟人效果,从形容词的修饰性、色彩感,从数量词的夸张效果,从虚词的表情达意功能等角度切入。
如例1,如果用“数”,只说明春天红林深处黄莺不止一只。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efe892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7f.png)
●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一〕“诗眼〞炼字型〔二〕名句赏析型〔三〕表达技巧型〔四〕言语特色型〔五〕感情赏析型●答题技巧●题目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要点:〔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复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衬托了怎样的意境。
例如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精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宏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例如2: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阔〞字更好。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广;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失〞字更好。
“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逝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题目形式〔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言语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发和思考。
最新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六大题型及答题模式
![最新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六大题型及答题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13b4083915f804d2a16c1a1.png)
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123[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 45请赏析。
6[应对策略] 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7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8面去把握它的内涵。
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 9修辞方法。
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10词的作用。
11[炼字]12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13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14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15d、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16[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17(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18(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描绘的情景。
1920(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212223242526[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2728渡汉江宋之问29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031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2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33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34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35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36答案: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37383940[题目形式] (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2)诗歌的41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42[应对策略诗句有三种类型:43441xxx的写景方法,描绘了xx的优美景致45等;景致优美,让人心怡;462情重,景散,意明;思考抒情方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47情景交融)、情感色彩与思想感情等;情真意浓,格调高亢。
2023年文学_初中学生中考古诗词鉴赏技巧
![2023年文学_初中学生中考古诗词鉴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d247b7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c.png)
2023年初中学生中考古诗词鉴赏技巧初中语文古诗词分类及鉴赏技巧一.古诗诗句鉴赏答题模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注意: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
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必须结合原诗内容、词语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二.鉴赏诗歌形象(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鉴赏技巧: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必须结合诗句来谈。
(二)物象: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鉴赏技巧: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三.鉴赏艺术手法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2、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3、描写方法:1)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虚写、实写。
3)动态描写、静态描写。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4)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气氛、烘托暗示、流露、表现人物心情、为抒情做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情景相生情景相融、美景衬哀情4、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对偶四.诗歌分类:浪漫主义:想象、夸张、语言华美,一般表现对理想的追求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现实主义:写实,对现实的直接反映,批判,不满、揭露边塞诗: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语言豪迈壮阔。
田园诗:表现田园生活的安逸、闲适。
送别诗:表现和友人的惜别之情,或对友人、对自己的劝勉。
怀古诗:借古讽今。
咏物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羁旅诗:思乡念亲。
五. 语言风格(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哪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
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
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d、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答案: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诗句有三种类型:1xxx的写景方法,描绘了xx的优美景致等;景致优美,让人心怡;2情重,景散,意明;思考抒情方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感色彩与思想感情等;情真意浓,格调高亢。
3理-趣的融合、哲理给人的启示和思考等。
蕴含哲理,启人心智。
A、本诗在描写上成功的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即字面含义),烘托了诗人……感情。
B、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这句话运用了……抒情手法,全诗主要写出了……(诗句内容解说),抒发了……情感,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抒发得……(用术语)。
本句或本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地写出了……(诗句解说即字面含义),表达了诗人……情感。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 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首先应明确景物的特点,可理解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然后说出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题目形式](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应对策略]: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运用典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融、寓情于景等。
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题: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表现手法类试题,要求赏析三、四句,注意题目要求中的“修辞的角度”,这两句写白雪盼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飞花”,是比喻,然后再说出这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或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案: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 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题目形式】(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回答思路】:借助题目、词前小序、关键词、注释、作者的生平、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找诗歌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问题: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这首诗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三句,作者描绘了计时的漏壶在静夜响起了“丁丁”滴水声、月亮时而遮住时而又露出、暗处的秋虫通宵在鸣叫的三幅画面,这是失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所见所闻,通过这些形象,再结合诗人婉约的诗风,我们可揣测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意对即可)●忧国伤时: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报国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思乡怀人: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2)思亲念友;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王维《渭城曲》;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歌按内容分类及其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1.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2.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3.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思念友人;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4.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5.行旅诗:游子漂泊(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寂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6.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7.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8.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题目形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
(1)、扣住画面,根据诗歌的语境,抓住主要景象或形象并概括出这一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加以描述(3)、分析出诗歌表达了诗人xxx的思想情感或给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注意】: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回答要具体!比如不能只说“表达了感伤的情怀”,应回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明月: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夕阳、暮色: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流水、落花:常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春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子规、猿啼: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鸿雁: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折杨柳:送别、留恋、伤感。
•篱笆、鸡啼、犬吠:田园的闲适、悠然•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题型示例]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画面”——即要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再现出来。
描绘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忽然呈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
此外,答题时还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
示例答案: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解题思路】:理解词语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1、结构上作用:从词语在诗歌中的位置入手,结合诗词具体内容理解。
(1)、开篇的铺垫、烘托;(2)、中间的过渡、照应;(3)、结尾的深化、升华主题等。
2、内容上的作用:即词语在诗词表达的内容或诗人表达的情感中起到的作用。
首先要理解词语本身的意义,在结合全诗内容解释词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