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学习策略重点和题解.doc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行为的改变,并强调通过刺激-响应机制来塑造行为。
重点研究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2.认知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并强调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重点研究注意力、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
3.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注重观察学习和模仿。
重点研究观察学习、模型角色和自我效能。
二、发展心理学1.认知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为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重点研究儿童的感知、注意力、记忆和思维发展。
2.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代表人物为维果茨基和布鲁纳。
重点研究社会化和情感发展。
3.个体差异与发展理论:关注个体差异对发展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为贝洛斯基和埃里克森。
重点研究个体差异、身份认同和学业决策。
三、学习策略1.组织与选择策略:帮助学生将学习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结构,并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方法。
2.目标与计划策略: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并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策略。
3.监控与调节策略:帮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并采取积极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四、教学评估与测验1.教学评估: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改进教学过程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测验与评测:使用测验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价,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效果。
五、学习障碍与特殊教育1.学习障碍:指学生在一些学科领域或学习方面存在明显困难的情况,可能是由认知、语言、学习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所导致。
2.特殊教育: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六、情绪与动机1.情绪与学习:情绪对学习有重要影响,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创设积极的情绪氛围。
2.动机与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教育者应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提供适当的自主学习机会。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八章学习策略第八章学习策略一、单选题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 复杂方案B 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2.在认知活动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这是指()A 元认知计划B 元认知知识C 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监视3.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A 计划策略B 调节策略C复述策略D时间管理策略4.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 )A 复述策略B 理解——控制策略C 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5.不属于认知策略的是()A计划策略 B 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6.()是使记忆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长期保持的有效手段。
A 精细加工B 生成性学习C组织D复述7.()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的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活动的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A 元认知调节B元认知控制C元认知监视D元认知计划8.()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
A 指导教学模式B完形训练模式C交互式教学模式D程序化训练9.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A 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D生成技术10.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11.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A 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12.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提出的。
A加涅B布鲁纳 C 斯滕伯格D弗拉维尔13. ()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
教育心理学学习方法

教育心理学学习方法教育心理学学习方法一、认知策略的分类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1)画线。
画线是一种常用的复述策略。
(2)适当的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是指在“记得”“学会”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学习时间,使得对学习材料的掌握达到更高的程度。
一般说来,学习程度以150%为佳,其效应也最大。
超过150%,会因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学习的效果就会逐渐下降,出现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效应。
2、精加工策略(重点)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做笔记。
记笔记策略是使用较为普遍的精加工策略。
(2)记忆术。
即把那些枯燥无味但又必须记住的信息“牵强附会”地赋予意义,使记忆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1)位置记忆法最早被古希腊演讲家使用。
是通过与你熟悉的某种地点顺序相联系来记忆一些名称或者客体顺序的方法。
对记忆有顺序的系列项目特别有用。
2)缩简和编歌诀3)谐音联想法。
记忆年代时运用比较多。
马克思出生日,李渊建立唐朝,清朝入关。
4)关键词法。
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例子:“tiger”联想为“泰山上的一只虎”。
5)视觉想象。
视觉联想就是要通过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对联系的记忆。
例:“飞机”“大树”可以这样联想:“飞机撞到大树上”。
微信订阅号ntcecn想象的形象越鲜明越具体越好,形象越夸张和越奇特越好,形象之间的逻辑关系越紧密越好。
(3)提问利用提问“谁”“什么”“哪儿”“如何”等问题,让学生评估自己的理解状态。
(4)生成性学习是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5)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对于意义性较强的学习材料可以通过新旧之间的连接,用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使新信息内化。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学习策略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学习策略[单选题] 1、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A 组织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复述策略D 元认知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精细加工策略。
[单选题] 2、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 谋划策略B 调节策略C 监视策略D 组织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单选题] 3、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
A 有意识记B 多种感官参与C 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D 画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是对知识的最好复习。
[单选题] 4、组织策略属于()。
A 精加工策略B 认知策略C 元认知策略D 调节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单选题] 5、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包括()。
A 意识和能力B 规则和技能C 认知策略D 经验和方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见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单选题] 6、组织策略属于()。
A 精加工策略B 认知策略C 元认知策略D 调节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单选题] 7、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A 组织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复述策略D 元认知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单选题] 8、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A 复述策略B 理解—控制策略C 精加工策略D 组织策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单选题] 9、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八章--学习策略

第八章学习策略一、单选题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 复杂方案B 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2.在认知活动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这是指()A 元认知计划B 元认知知识C 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监视3.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A 计划策略B 调节策略C复述策略D时间管理策略4.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 )A 复述策略B 理解——控制策略C 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5.不属于认知策略的是()A计划策略 B 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6.()是使记忆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长期保持的有效手段。
A 精细加工B 生成性学习C组织D复述7.()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的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活动的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A 元认知调节B元认知控制C元认知监视D元认知计划8.()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
A 指导教学模式B完形训练模式C交互式教学模式D程序化训练9.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A 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D生成技术10.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11.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A 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12.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提出的。
A加涅B布鲁纳 C 斯滕伯格D弗拉维尔13. ()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
学习策略_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学习策略_教育心理学第六章教育心理学的第六章主要讨论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的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而有意识地采取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本章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策略等。
认知策略是指通过组织、处理和整合信息来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策略。
其中,重要的认知策略包括:重复和背诵、组织和分类、图像化、概括和提取重点等。
这些策略都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经过实验研究得出的有效方法。
例如,重复和背诵是通过反复复习来巩固记忆。
组织和分类则是通过将相关的信息归类整合,以加深对知识结构的理解。
图像化策略则是通过构建形象化的思维图来帮助记忆。
而概括和提取重点则是通过抓住关键信息,提炼核心概念,帮助记忆和理解。
元认知策略是指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策略。
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监控和评估等。
计划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前制定的目标和计划,以便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监控是指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观察和调整,以确保学习的进度和效果。
评估则是对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进一步调整学习策略。
元认知策略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控制学习的能力。
社会策略是指学习者通过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来促进学习的策略。
社会策略包括合作学习、群组学习和教授他人等。
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学习者可以借助他人的知识和经验,扩展自己的思维和理解。
群组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和交流,通过互相讨论和分享来提高学习效果。
教授他人则是指学习者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人,这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还可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特点来选择和运用适合的学习策略。
同时,教育者也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和引导来帮助学习者选择和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最后,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元认知能力,教育者可以通过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来提高其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

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一、 学习策略及其结构(一) 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拟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是个体调节自己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各种认知活动的高级认知技能。
(二) 学习策略的结构1. 丹瑟洛的分类:主策略系统(也称基本策略)和辅助策略系统(也称支持策略)。
2. 奥克斯福德的分类:元认知策略:用来帮助学生计划、管理以及评估学习过程的策略;情感策略,用来提高学习兴趣和态度的策略;社会策略,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的策略;记忆与认知策略,用来增强记忆与思考能力的策略;补偿性策略,用来与学习者沟通,帮助学生克服知识上的不足的策略。
3. 迈克卡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
二、 认知策略及其教学(一) 注意策略注意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激活与维持学习心理状态,将注意集中于有关学习信息或重要的注意信息上,对学习材料保持高度的觉醒或警觉状态的学习策略。
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吸引注意:①告知目标②实用标示重点的线索(如划出重点内容)③增加材料的情绪性④使用独特的或奇特的刺激。
(二) 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有以下几种:①位置记忆法②首字联词法③限定词法④关键词法⑤视觉想象⑥寻找信息间的内在联系,利用信息的多余性⑦联系实际生活⑧充分利用背景知识。
(三)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
它是信息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常用的复述策略有:①排除干扰②抑制和促进③首位和近位效应④及时复习⑤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⑥部分学习和整体学习⑦自问自答或尝试背诵⑧过度学习⑨在实践中学习。
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一、名解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心理科学2、学习动机的迁移:是指把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来,或把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动机转移到另一学科的学习中去。
3、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它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各种变量、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进行调控。
4、过度学习:是指在“记得”、“学会”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学习的时间,以便对学习材料的掌握达到更高的程度。
5、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意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监视、控制和调节。
6、样例:是一套通向问题解决的解题程序,其中蕴含着“条件-行动”的产生式。
7、样例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学习或阅读样例,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条件,根据条件采取行动,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产生式系统。
8、任务分析策略:所谓任务分析策略就是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为了教学目标取得期望的结果,需要对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详加分析,为学习顺序的安排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
9、先行组织者策略:指的是学习新知识材料时呈现一种起组织作用的、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材料,把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组织要学习的材料。
10、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1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就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是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的具体、真实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习者(这里主要指教师)对其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与讲授法相对立。
12、学习风格:又译为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
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学习策略

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学习策略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第八章:学习策略一、单项选择题 1.计划安排每天仔细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组织策略B.认知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2.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A.调节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实施策略D.价值性()3.以下哪一类不属于组织策略__________A.群集B.摘录C.过度学习D.列提纲()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构成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经验和方法D.认知策略()5.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D.调节策略()6.在学习中,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
A.复述B.组识C.计划D.调节()7.随意记忆属于策略A.组织B.复述C.精细加工D.计划()8.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地有意识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__________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9.调节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A.认知策略B.提高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0.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A.语义联想B.视觉现象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11.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尽可能的让多种感言参与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12.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13.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进行的A.视觉B.听觉C.嗅觉D.触觉()14.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__________的记忆策略A.感知性B.理解性C.计划性D.调节性()15.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A.设置学习目标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16.看完文章时,以金字塔的形式把要点呈现出来,这种编码策略叫做__________A.作关系图B.列提纲C.运用理论模式D.利用表格()17.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B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18.昨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单词china,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chinese 由于有了昨天的基础,今天学习特别快,这属于A.前摄促进B.倒摄促进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19.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元认知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20.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__________A.元认知策略B.组织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复述策略()二、填空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学习策略

第五章学习策略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基本类型,了解学习策略教学和训练的基本模式以及学习策略研究的基本历史,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的概念,了解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
本章重点:常用的学习策略本章难点: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含义与关系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效的学习者应当被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他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努力使学习环境适应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学习策略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会不会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制约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和使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学习。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在相关研究中,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的界定始终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各种定义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种:①将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
如P136 达菲(Daffy)平特里奇(P. Pintrich)认为是学生获得信息的技术或方法。
②视作学习过程或步骤。
如Mayer .Nisbet&shucksmith,Kail&Bisan (见教材P136-137) ③看作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
如Dansereau(1985).以上不尽相同的定义,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
我国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认为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等同。
我们将从学习策略与相关概念的辨析中来把握学习策略的涵义。
1.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一次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措施。
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是有区别的:(1)具体的学习方法与具体学习任务相联系,有较强的情境性,而学习策略既与具体任务相联系,又与一般学习过程相联系;(2)学习方法经学习者反复运用,熟练掌握后,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往往凭习惯加以运用,而学习策略则是学习者经过对学习任务,学习者自身特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反复考虑之后才产生的方案;(3)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以用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考虑最佳效益,而学习策略则是以追求最佳效益为基本点的。
教育心理学 学习策略 重点和题解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B.学习策略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
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C.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D.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
A.方案B.学习计划C.技能D.思维程序4.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
A.记忆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思维策略D.学习方法5.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设置学习目标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D.考试时监视自己速度和时间6.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l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复述策略7.人的学习主要通过( )。
A.视觉B.听觉C.嗅觉D.触觉8.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9.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元认知策略D.阅读理解策略10.用“钱禁兵馆”来帮助记忆《辛丑条约》内容的记忆术是( )。
A.位置记忆法B.编简C.谐音联想法D.语义联想11.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A.谐音联想法B.分散复习C.多种感官参与D.画出系统结构图12.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 )。
A.一览表B.双向表C.模型图D.网络关系图二、多项选择题1.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认知策略的学习(圣才出品)

第6章认知策略的学习6.1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认知策略的含义;2.用自己的话解释认知策略、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三个概念间的关系;3.对常见的几种认知策略进行分类;4.陈述认知策略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5.为认知策略的教学提出若干建议。
6.2复习笔记一、认知策略的性质与分类(一)认知策略的性质从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来看,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整其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的内部控制过程。
从学习的结果来看,认知策略的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或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指向的对象是学习者自己的内部认知过程。
(二)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1.定义元认知(反省认知、后设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认知。
学生对自己思维的这种反思叫元认知。
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来设置学习目的、评估达成目的的进展情况、选择调整其他策略运用的策略。
学习策略(有时简称为策略或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为成功完成学习任务而制定的认知计划。
2.异同(1)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异同二者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对内调控;不同点在于功能不同,即元认知策略负责完成对内调控中的设置目标、监督进展情况及调整策略运用的功能。
(2)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异同相同点是可使学习者对信息加工有更好的控制;不同点为学习策略的外延大于认知策略的外延。
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本质上虽没有区别,但学习策略包括的内容更多,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都被包括在内。
(3)学习策略的分类麦基奇等人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类。
如下图所示:复述策略认知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自我计划策略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自我监察策略自我调控策略时间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状态管理策略社会支持管理策略(三)认知策略的分类1.根据所支持的学习过程的阶段分类,如下表所示:学习过程支持策略选择性知觉突出、划线、先行组织者、附加问题、列提纲复述释义、做笔记、表象、列提纲、组块语义编码概念地图、分类学方法、类比法、规则/产生式、图式提取记忆术、表象执行控制元认知策略2.根据适用的范围分类(1)专门领域的认知策略:指适合特殊领域的认知策略;(2)一般的认知策略:指跨学科领域的认知策略。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八章学习策略重点提示ﻫ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学习策略的构成。
ﻫ (2)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与方法.(3)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策略.考纲链接1.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2.学习策略的基本特运用有效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的学习过程。
ﻫ征:(1)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ﻫ3.学习策略的意义:(1)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2)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3)有利于更好的适应发展。
ﻫ 4.学习策略的构成:学习策略主要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ﻫ 5.认知策略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6.复述策略的概念及常用的方法.(1)复述策略指为了记住某信息不断积极地重复的过程;ﻫ (2)常用的复述策略有以下方法:①排除相互干扰;②注意复习时间的合理安排;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试图回忆;⑥画线。
ﻫ7.精加工策略的方法:精加工策略指为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作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升华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有:(1)记忆术:①位置法;②首字母缩略词法;③关键词法;④谐音法.(2)做笔记;(3)扩展与引申;(4)提问.ﻫ8.组织策略的方法:组织策略是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
其方法有:(1)聚类组织策略;(2)概括法;(3)纲要法;(4)构建网络法;(5)比较法。
ﻫ9.元认知策略:即监控策略,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
主要有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ﻫ10.资源管理策略:即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和寻求支持策略.ﻫ 11.学习时间管理要注意:(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ﻫ12.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效能性原则.13.学习策略训练应包括三种要素:(1)策略及巩固练习;(2)自我执行及监控策略的使用;(3)了解策略的价值及适用的范围.ﻫ14.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训练模式;(3)完形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八章学习策略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学习策略的构成。
(2)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3)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策略。
考纲链接1.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有效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的学习过程。
2.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1)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3.学习策略的意义:(1)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2)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3)有利于更好的适应发展。
4.学习策略的构成:学习策略主要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5.认知策略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6.复述策略的概念及常用的方法。
(1)复述策略指为了记住某信息不断积极地重复的过程;(2)常用的复述策略有以下方法:①排除相互干扰;②注意复习时间的合理安排;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试图回忆;⑥画线。
7.精加工策略的方法:精加工策略指为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作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升华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有:(1)记忆术:①位置法;②首字母缩略词法;③关键词法;④谐音法。
(2)做笔记;(3)扩展与引申;(4)提问。
8.组织策略的方法:组织策略是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
其方法有:(1)聚类组织策略;(2)概括法;(3)纲要法;(4)构建网络法;(5)比较法。
9.元认知策略:即监控策略,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
主要有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10.资源管理策略:即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和寻求支持策略。
11.学习时间管理要注意:(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发表,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廖世承。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4、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5、联结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6、认知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型顿悟说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7、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8、教育目的的理论: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9、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说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10、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11、品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5、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关注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学习策略

第五章学习策略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基本类型,了解学习策略教学和训练的基本模式以及学习策略研究的基本历史,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的概念,了解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
本章重点:常用的学习策略本章难点: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含义与关系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效的学习者应当被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他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努力使学习环境适应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学习策略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会不会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制约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和使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学习。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在相关研究中,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的界定始终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各种定义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种:①将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
如P136 达菲(Daffy)平特里奇(P. Pintrich)认为是学生获得信息的技术或方法。
②视作学习过程或步骤。
如Mayer .Nisbet&shucksmith,Kail&Bisan (见教材P136-137) ③看作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
如Dansereau(1985).以上不尽相同的定义,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
我国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认为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等同。
我们将从学习策略与相关概念的辨析中来把握学习策略的涵义。
1.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一次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措施。
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是有区别的:(1)具体的学习方法与具体学习任务相联系,有较强的情境性,而学习策略既与具体任务相联系,又与一般学习过程相联系;(2)学习方法经学习者反复运用,熟练掌握后,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往往凭习惯加以运用,而学习策略则是学习者经过对学习任务,学习者自身特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反复考虑之后才产生的方案;(3)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以用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考虑最佳效益,而学习策略则是以追求最佳效益为基本点的。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学习策略【圣才出品】

第12章学习策略12.1复习笔记一、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界定1.学习策略的内涵关于学习策略的界定,至今仍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活动或步骤。
(2)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
(3)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计划,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制定的复杂的计划”。
综上所述,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学习策略的特征(1)主动性;(2)有效性;(3)过程性;(4)程序性。
3.学习策略的差异丹瑟洛认为学习策略的差异是由于以下一些重要的维度所致:(1)一种学习策略可能对目标信息有直接的作用;也可能通过在总体上增强学习者认知功能的水平而对目标信息有间接的作用。
(2)一种学习策略可能是算法式的;也可能是启发式的。
(3)学习策略可能因所要完成的任务的规模而不同。
(4)学习策略在特定性水平上存在差异。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1.温斯坦的分类温斯坦认为学习策略包括:(1)认知信息加工策略,如精细加工策略;(2)积极学习策略,如应试策略;(3)辅助性策略,如处理焦虑;(4)元认知策略,如监控新信息的获得。
2.丹瑟洛的分类丹瑟洛认为学习策略是由相互作用的两种成分组成的: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
(1)基本策略基本策略被用来直接操作课本材料,包括获得和存储信息的策略及提取和使用这些存储信息的策略。
领会和保持策略又包括理解、回想、消化、扩展、复查五个子策略。
提取和利用策略又包括理解、回想、详述、扩展和复查五个子策略。
(2)辅助性策略辅助性策略被用来维持合适的进行学习的心理状态,如专心策略。
辅助性策略包括三种策略:计划和时间安排、专心管理以及监控与诊断。
专心管理进一步分为心境设置和心境维持两种。
这些辅助性策略帮助学生产生和维持某种内在状态,以使学生有效完成基本策略。
3.迈克卡的分类迈克卡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见图1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B •学习策略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
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C.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岀来D •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A •组织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 •复述策略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 •方案B •学习计划C.技能D •思维程序4 •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 •记忆策略B •资源管理策略C.思维策略D •学习方法5 •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 •设置学习目标B •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D •考试时监视自己速度和时间6.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
A •组织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 •复述策略7 •人的学习主要通过()。
A •视觉B •听觉C.嗅觉D •触觉8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 •组织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 •复述策略9 •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 •精细加工策略B •组织策略C.元认知策略D •阅读理解策略10.用“钱禁兵馆”来帮助记忆《辛丑条约》内容的记忆术是( )A •位置记忆法B •编简C.谐音联想法D •语义联想11 •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A •谐音联想法B •分散复习C.多种感官参与D •画出系统结构图12 •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
A •一览表B •双向表C.模型图D •网络关系图二、多项选择题1 •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
A •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B •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 •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2.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生哪几种策略?( )A •总结B •提问C.析疑D •预测E.复习3 .每个人的工作最佳时间不同.主要存在三种变化模式()A •先高后低B .先低后高C.中间低两头高D .中间高两头低E.白天高晚上低4.下列属于元认知控制过程的是( )。
A .制订认知计划B .监视计划的执行C.对认知过程的调整D •对认知结果的反馈E.管理认知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5.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 )。
A .系统结构图B .流程图C.模式或模型图D •网络关系图E.双向图三、填空题1. ____ 是对知识的最好复习。
2 •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采用整体识记,对于篇幅较长较难或者内在联系不强的材料适于采用_______ 识记。
3.____ 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
4 •把最重要的概念放在复习的开头,在最后对它们进行总结。
这是首位效应和______ 。
5•英文单词“Tiger可以联想成泰山上一只虎”,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 ,是记忆术的一种。
6.____ 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7 •网络关系图又称 ______ ,在学习、教学和测评中广泛利用。
8 •元认知在学会学习中的作用有起止作用、 _____ 作用和增效作用。
9 •学习策略发展的基本过程是从无意识地运用策略阶段到有指导地运用策略阶段再到______ 阶段。
10 •大约在 ____ ,学生就能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
11 •程序化训练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加涅的_________ 理论。
12.元认知指学习者对认知的认知,一般认为它包括对自己作为活动者的认识、对_______ 的认识和对有关学习策略及使用方面的认识。
13 • ____ 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一般与圈点批注的方法一起使用。
14. _____ 是阅读和听讲时常用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教师应注意讲慢一点、重复复杂主题材料、在黑板上写出重要信息等。
15.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_________ 策略和调节策略。
四、名词解释1.视觉联想2.精细加工策略3.完形训练4.元认知策略5.关键词法五、简答题1.组织策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2.简述资源管理策略的种类。
3.简述复述策略的方法。
4.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
六、论述题李老师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他讲课不可谓不透、不明、不用功(有时甚至很卖力),课下督促检查不可谓不细不紧不认真,而学生也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师生满以为会取得较大的收获与提高。
可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付出和希冀相去甚远。
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相关理论谈谈李教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情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 B[解析]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学习策略离不开具体的学习方法,但并不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
2. 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3. A[解析]略。
4. B[解析]一般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5. A[解析]元认知计划是在活动前计划活动。
6. 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利用谐音联想法帮助记忆是其中一种。
7. A[解析]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
8. D[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9. B[解析]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岀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即指组织策略。
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组织策略.故选B。
10. B[解析]编简即将识记的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
从而将材料与过去材料联系起来。
11. A[解析]略。
12. B[解析]双向表即从纵横两个维度罗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二、多项选择题1,ABCD[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所以 E 选项错误。
2. ABCD[解析]交互提问、式教学模式主要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
它旨在教学生总结、析疑、预测四种策略。
3. ABD[解析]略。
4. ABC[解析]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计划、监视和调节三个过程。
5. ABCD[解析]双向图属于表格。
三、填空题I .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2. 分段3. 随意识记4. 近位效应5. 关键词法6. 生成性学习7. 概念图8. 变通9. 独立地运用策略10 .初中II .学习层次12 .任务13.画线14.做笔记15.监视四、名词解释1.视觉联想:通过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对于联系的记忆。
2.精细加工策略:是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3.完形训练: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4.元认知策略: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5.关键词法: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五、简答题[ 答案要点]1.组织策略是为了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方法有:(1) 列提纲。
列提纲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
(2) 利用图形。
如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和网络关系图。
(3) 利用表格。
如一览表和双向图。
2.第一,学习时间管理。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时间是一种不可回收的资源,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的学习总体目标,对时间做出总体安排.并通过阶段性的时间表来落实。
学习的时间表既(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在不同的时间里.人的体力、可以单独制定.也可以包含在学习计划中情绪和智力状态是不一样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也就是说,不同学习时间的质可能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模式.安排学习内容,确保状态最佳时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
(3) 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首先.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处理一些杂事;其次,读短篇文章或看报刊杂志、听新闻等。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或者背诵涛词和外文单词。
此外可以进行讨论和通讯.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轻松的气氛里与人交流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启发。
第二,学习环境的管理。
首先.要注意调节学习的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
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因素。
第三,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调节自己的心境。
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
第四,学习工具的利用。
善于利用参考资料、工具书、图书馆、广播电视以及电脑与网络等。
第五.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善于利用老师、同学的帮助,或者通过小组中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忆。
3.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1) 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随意识记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的、不需要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
也是我们学习和识记的主要形式。
(2) 排除相互干扰。
一般来说,前后所学的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干扰。
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
后面所学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倒摄抑制。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对篇幅短小或者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可以采用整体识记.就是完整地一遍一遍地去识记,直到记牢为止;对于篇幅较长,或者较难,或者缺乏内在联系的材料可采用分段识记,即将材料分为若干部分或段落.先一段一段地识记,然后把它们整合为一个整体。
(4)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在进行复述和识记时。
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当前的学习活动中去,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果。
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
(5) 复习形式多样化。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复习,如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与人讨论以及向别人讲解等。
画线是一种信息选择的策略,也是复述的策略。
画线策略一般画画我们采用的就是画线技术或策略。
与圈点批注的方法一起使用。
4.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学习策略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1)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