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版本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07-第七章“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分析与设计教程文件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更加有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节主要讲述的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教材从“为什么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四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集中概括,并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对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指导地位的最新阐释。2012年11月14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主要讲述的是“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教材在此部分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是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内在逻辑,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指导学生了解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联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精选】2018版毛中特第七章
16
形成条件
导
论
形成过程
主要内容
历史评价
镉通过稻米进入人体,首先引起肾脏障 碍,逐渐导致软骨症,在妇女妊娠、哺 乳、内分泌不协调、营养性钙不足等诱 发原因存在的情况下,使妇女得上一种 浑身剧烈疼痛的病,叫痛痛病,也叫骨 痛病,重者全身多处骨折,在痛苦中死 亡。从1931年到1968年,神通川平原地 区被确诊患此病的人数为258人,其中死 亡128人,至1977年12月又死亡79人。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Chapter VII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Wein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Rovina Chan
WeChat:chenyufei1518888
3 1 2 导 论 4
主要内容 历史评价
目 录
形成过程
1
导
Part one
论
人物故事
导
论
形成过程
主要内容
历史评价
胡锦涛,男,汉族,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
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 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1959—1964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 1964—1965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并任政治辅导员。 1969—1974 水电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技术员、秘书、机 关党总支副书记 1982—1984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 1988—1992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3-20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委员会总书记(2012 年12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12年11月)
2018版毛中特各章配套测试题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A2、以党的()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十七大 B.十六届三中全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五中全会A3、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是(),A.发展 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B4、()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A5、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A.发展 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C6、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A.发展 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D7、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党的领导C.以法治国 D.人民当家作主D8、()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
A.党的领导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B9、科学发展观强调,()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建设生态文明 B.建设和谐社会C.建设文化强国 D.建设民主政治A10、科学发展观强调,()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A.执政能力建设 B.党要管党C.传统文化建设 D.以法行政建设A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主要有()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B.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C.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D.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ABCD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统筹()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ABCD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荣辱观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统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BCD4、下列属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内容的是()A.充满活力 B.诚信友爱 C.公平正义 D.民主法治ABCD5、科学发展观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的方针。
2018版毛概教材电子版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2018版毛概教材电子版第七章科学发展观第七章科学发展观接力奋进续伟业,继往开来谋新篇。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这一章让我们走进它。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018版 毛概 第七章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和
思考:华为神话是如何缔造的?是什么因素促使 华为快速发展?
中国如果没有了阿里巴巴, 腾讯和京东将在电子商务上取而 代之,但如果中国没有了华为, 却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代替。
01
02 蝉联全球 专利申请 最多企业, 累积8万 多项,总 量全球第 一 新成果
03
04
16个全 球研发 中心, 研发人 员占45%, 研发投 入763亿
4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
为什么?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怎么样?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必须抓住和用好机遇
5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依靠谁? 为了谁? 如何才能靠得住? 达到什么样目标?
6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根本政治度
我
国
的
基
本
政
治
度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19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1
6.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实 质 —— 如 何 执 政
22
6.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四大考验”
“四种危险”
(1)精神懈怠危险 (2)能力不足危险 (3)脱离群众危险 (4)消极腐败危险
1992年: 18亿
1992年: 1亿 2014年: 2889 亿 2016年: 5216 亿371亿 净利润
2014年: 2876亿
2016年: 2856亿 净利润36亿
惊天逆转何以发生?
24年后,华为是联想 的10倍
18版毛概第七章教案
18版毛概第七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等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发展,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
情感目标:使学生提高政策意识,增强政治敏感性。
教学虞难点:1、重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2、难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教学课时:4课时导入新课:用视频播放改革开放三周年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前后对比显示中国所取得的成就。
然后引用其他国家一些媒体的报导和名人的话语,由此引出,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倍受世人关注的中国接下来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从而导入本课内容——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任何一种理论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它之前的某些理论相联系的。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同时,由于它又结合了我国的国情、阶段性特征,并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积极成果,因此它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呼应视频,说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嘱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提问:让学生列举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些例子(略)。
教师归纳: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高想问题、办事情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板书)教师: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才能正确把握主流和方向,从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2018版概论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19
形成
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条件
过程
现实基础
历史因素
历史地位
国际背景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 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 题
• ——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不和谐。
美国的文化产业的产值达9000亿美元。我国文化产业的产值仅有120多亿美元
我国的卫生医疗体系,在世界卫生组织的191个成员国中,排在144名,比印 尼和孟加拉国还落后。
5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冲突——发展危机
8
形成
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条件
过程
现实基础
历史因素
历史地位
国际背景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 力不强,长期形成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9
形成
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条件
过程
现实基础
历史因素
历史地位
国际背景
• 2.社会主义市场己经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 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形成
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条件
过程
现实基础
历史因素
历史地位
国际背景
判决后的阴影。。。
18
形成
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条件
过程
现实基础
历史因素
历史地位
国际背景
•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 旺盛,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 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更高要求。
国际背景
•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
18版毛概第七章教案
18版毛概第七章教案第七章科学发展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等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发展,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
情感目标:使学生提高政策意识,增强政治敏感性。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2、难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教学课时:4课时导入新课:用视频播放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前后对比显示中国所取得的成就。
然后引用其他国家一些媒体的报导和名人的话语,由此引出,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倍受世人关注的中国接下来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从而导入本课内容——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任何一种理论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它之前的某些理论相联系的。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同时,由于它又结合了我国的国情、阶段性特征,并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积极成果,因此它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呼应视频,说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提问:让学生列举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些例子(略)。
教师归纳: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高想问题、办事情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板书)教师: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才能正确把握主流和方向,从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版毛中特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新世纪新阶段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 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 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 革需要继续深化; 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 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2)一些国家发展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 展滞后、能源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有的出现了两极分化、失业增加、 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
(3)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 暴露了世界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推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成为各国共 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主要国家纷纷反思和调整发展方式、发展战略。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成功应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战胜突如其来 的非典疫情,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 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 事件,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3. 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 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1)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已经发生历史性变 化,我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提高,国际社会普遍看好我国的 发展前景,看重我国的作用和影响,同我国合作的意愿普遍增强,国际环境 发展变化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也不断增大。
2018版毛概第七章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发展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牢牢扭住 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 意谋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 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 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 知识分子等劳 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 民群众。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 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这个报告进一步把经济增长、城市化同人口 和资源等环境问题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球性的 生态、人口、环境、资源等等问题。认为生态 快到极限了,而伴随着生态极限的到来,经济增长 也就会到极限了,于是产生了“发展=经济增长+ 自然生态”的发展极限论。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他们把自然生态纳入到整个发展系统,指出了 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帮助人们从 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的种种误区中走出来,发挥 了巨大作用。
变;
-
25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 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 矛盾和问题;
❖ 3.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 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 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 度加大;
❖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 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 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2、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 罩,连日无风。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期, 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多城市居民都 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四天时间内死亡了 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 死亡。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 烟雾事件。
2018版毛概新教材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进入2005年,“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制 定“十一五”规划的任务提上日程。
2018版毛概新教材第七章 科学发展 观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 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 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 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018版毛概新教材第七4章 科学发展 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还要看到,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 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深化改革开放,加 快发展步伐;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 企稳回升;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 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 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 到新的发展阶段。
2018版毛概新教材第七章 科学发展 观
2.科学发展观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充实 丰富。
2004年初,胡锦涛结合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经验及时阐 发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
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 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 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 识。科学发展观对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 意义。只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基本实现现代化。”
18版毛概第七章教案·优选.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等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发展,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
情感目标:使学生提高政策意识,增强政治敏感性。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2、难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教学课时:4课时导入新课:用视频播放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前后对比显示中国所取得的成就。
然后引用其他国家一些媒体的报导和名人的话语,由此引出,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倍受世人关注的中国接下来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从而导入本课内容——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任何一种理论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它之前的某些理论相联系的。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同时,由于它又结合了我国的国情、阶段性特征,并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积极成果,因此它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呼应视频,说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提问:让学生列举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些例子(略)。
教师归纳: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高想问题、办事情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板书)教师: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才能正确把握主流和方向,从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上次课内容并导入新课】
接力奋进续伟业,继往开来谋新篇。
历史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这一章让我们认识它。
【讲授新课】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胡锦涛简历】
胡锦涛,男,汉族,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曾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主要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1、现实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2、实践基础:
十七大概括的“十个结合”。
3、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
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高增长下的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1.酝酿形成阶段(2003——2004)
2.蓬勃发展阶段(2004——2006)
3.完善成熟阶段(2007——2012)
第二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发展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
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
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要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
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和连续性。
我们不要不计代价,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五个统筹的思想:
1.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2.统筹区域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
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
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实现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6.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二、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发展的均衡和协调。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昭示我们,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各方面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
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
【小结】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条件。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作业布置】课后p1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