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

高三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

高三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广泛而深奥的知识内容。

地理必修一是高三地理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以下将对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自然地理部分1.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理学的基础概念是地球。

地球是银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自转,形成春、夏、秋、冬和昼夜交替的现象。

2. 岩石与土壤:岩石是地球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土壤是岩石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生物作用后形成的,具有种类多样、层次分明的特点。

3.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条件,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向等因素。

而气象则是研究短期天气现象的科学。

4.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水循环是指水的蒸发、降水和地下水循环等自然过程。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5. 地形与地貌: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情况,包括山脉、高原、盆地等。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受地质构造和风化侵蚀等因素的影响。

6.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界或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对人类、物质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的极端自然事件。

防灾减灾是指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人文地理部分1.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某一地区的居民总数,人口问题主要涉及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内容。

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城市规划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范,对城市的布局、建设和管理进行规划。

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水平。

3. 科技与经济发展:科技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进步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动的发展情况。

4.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有用物质和能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大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大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大全1500字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如下:
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 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分布和地球表层现象演变规律的科学。

- 地理学的两个基本方法:区域研究方法和问题研究方法。

2. 地球的结构和地壳演化
- 地球的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 地壳演化:包括地壳的生成与演化、地壳的分布类型及其特点。

3. 地球的外部圈层与地貌发育
-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

- 地貌发育:包括地势、地形和地貌类型等内容。

4. 气候与环境
- 气候形成: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球表层等。

- 环境问题:包括温室效应、酸雨、水资源和土壤退化等。

5. 人口与城市
-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等。

- 城市问题:包括城市化发展和城市规划等。

6. 农业与农村发展
- 农业问题:包括粮食问题和农村经济发展等。

- 农村发展:包括农村人口和农村区划等。

7. 工业与旅游
- 工业问题:包括工业发展的类型和工业化进程等。

- 旅游问题:包括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等。

8. 海洋与渔业
- 海洋问题:包括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等。

- 渔业问题:包括渔业资源和渔业开发等。

9. 必修一的实践活动
- 实践活动:包括地理实习、地理观测和地理调查等。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进一步了解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请告诉我。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7篇第1篇示例: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学科,是对地球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的科学研究。

高中地理作为学生在学习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涉及到地球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知识,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地理的重点知识,下面将对高中地理必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理基本概念1. 地理的研究对象:地球2. 地球的形状:近球体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

4. 经纬度:经度是东西方向的线,纬度是南北方向的线,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的位置。

5. 地球的四季变化:由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包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二、自然地理要点1. 陆地和海洋:地球表面的陆地占总面积的29%,海洋占71%。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3. 地球的气候:气候是指某地区长时间的天气情况,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拔、近海洋影响等。

4. 地球的水系:主要包括大洋、海洋、海湾、湖泊、河流等。

三、人文地理要点1. 人口与人口分布: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增长率等。

2. 城市与乡村:包括城市增长和城市化、城市规划等。

3. 土地利用与资源开发: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4.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等。

四、经济地理要点1. 农业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畜牧业、渔业等。

2. 工业发展:包括工业产值、工业结构、工业布局等。

3. 贸易与交通:包括进出口贸易、物流运输、关键通道等。

4. 城市地理:城市经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等。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总结,相信大家对高中地理的核心知识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重要的地理知识,从而在学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0字】以上是对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重点精简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重点精简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重点精简版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涉及自然现象的解释,还包括人文地理的分析。

以下是高中地理的重点知识点精简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核心概念和理论。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自转和公转运动是地球最基本的两种运动形式。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包括比例尺、地图投影、地图符号等基本概念。

3. 地图的解读与制作:学会使用和解读各种类型的地图,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理解大气的组成、大气压力、风的形成等基础知识,以及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2. 水文循环: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环节。

3. 地貌学: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成因,包括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地貌类型。

4. 地质作用:学习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和外力作用(如风化、侵蚀)对地貌的影响。

5. 环境问题:认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掌握人口分布的规律、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原因,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2. 经济地理:理解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

3. 区域发展:分析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

4. 地理信息技术:了解GI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地理实践1. 地理观察:培养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学会记录和分析地理数据。

2. 地理实验:通过实验模拟自然现象,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 地理调查: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4. 地理制图:学会使用地理数据制作图表和地图,提高地理信息表达的能力。

五、地理思维1. 空间思维:培养对地理空间分布和空间关系的认识能力。

2. 综合分析:学会将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起来分析问题。

3. 批判性思维:培养对地理信息和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地理高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高中地理课程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的总结和归纳。

一、地球和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其赤道稍稍偏长,两极稍稍偏扁。

地球的周长约为4万公里,直径约为1.27万公里。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约为24小时。

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约365天。

3.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规律。

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二、地球的地理格局1. 大陆和海洋的分布地球表面有五大洲,主要有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同时,地球表面也有五大洋,分别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南大洋和北冰洋。

2. 地理区域划分地理区域是对地球表面特定地域进行划分的概念。

常见的划分方式有自然区域和人文区域。

自然区域是按照地球自然特征划分的,例如气候、地形等;人文区域是按照人类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特征划分的。

三、地球的天气与气候1. 大气层及其结构地球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和电离层。

其中对流层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

2. 降水和气候降水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为水滴、冰晶等形式降落到地面上的现象。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要素。

四、地球的地貌与地质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分为陆壳和洋壳。

2. 地球表面的地貌类型地球表面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河流和湖泊等地貌类型。

它们形成的原因与地壳运动、水力作用、风力作用等因素有关。

五、人类活动的地理特征1.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某一地区居住的人的总数。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状况。

2.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们通过种植和畜牧等方式从事农产品生产的活动。

高中地理知识点全部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全部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全部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其自转和公转分别导致昼夜更替与季节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特征的缩影,包括比例尺、图例、方向等基本要素。

3. 地图的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各有其特定的表达内容和使用场合。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

-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等。

- 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2. 水文循环与海洋:- 水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河流的特征与分类。

- 海洋的特征、分布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等。

-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高原等。

4. 生物地理:- 生物群落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5. 土壤与自然资源:- 土壤类型、形成与分布。

- 自然资源的分类、开发与保护。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迁移与增长。

- 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

- 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2. 农业地理:- 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农业布局的因素分析。

- 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工业地理:- 工业类型与分布。

-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4. 交通运输:- 交通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 交通网络的布局与优化。

-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 区域发展与规划:- 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

- 区域发展策略与实践。

-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构成与功能。

- 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GIS在各领域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 GPS在定位、导航等领域的应用。

五、环境与发展1.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类型与成因。

高一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地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研究的是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

作为高中的选修科目之一,地理选修一主要涵盖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球的构造与演化、板块构造与地震、火山与火山地貌、山地、高原与盆地、河流与湖泊、冰川与风蚀与沙漠与荒漠化、海洋、天气与气候等方面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它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球的形状、地壳构造、气候、水文等;人文地理研究人类的活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等。

二、地球的构造与演化地球是一个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行星。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壳层,分为大洲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岩石层,主要由硅酸盐矿物构成。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态铁镍合金,内核是固态铁镍合金。

地球的演化包括地壳构造、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喷发等。

三、板块构造与地震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地壳被分布在数十个运动的板块上,这些板块不断运动和变形,形成了地球上的地震带和火山带。

地震是地壳板块断裂或移动时释放的能量,造成地表晃动。

它不仅对人类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还揭示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演化。

四、火山与火山地貌火山是地球表面的喷发口,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岩浆喷发现象。

火山地貌是由火山爆发喷发的岩浆、熔岩和火山灰等在地表形成的地貌类型,包括火山口、熔岩台地、火山锥、火山湖等。

五、山地、高原与盆地山地是地球表面高度较高的地区,通常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挤压和隆升形成。

高原是相对平坦的地表地貌,主要由地壳板块的抬升和侵蚀形成。

盆地是位于高原或山地之间的洼地,常常是地壳的下陷形成。

六、河流与湖泊河流是地表地貌中的一种地貌类型,由下降的水流沿沟谷流动而形成。

湖泊是地表储存水的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洼地,是河流的水在低洼地区停留而形成。

七、冰川与风蚀与沙漠与荒漠化冰川是由积雪堆积而形成的巨大冰体,它可以改变地形地貌,形成冰川地貌。

地理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归纳

地理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归纳

地理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对于高考来说是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

掌握地理的相关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理论,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将对地理高考必备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旨在帮助考生复习和备考。

一、地理基础知识1. 地理学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地理学的定义和分类,如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2. 地球的形状和构造:掌握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包括地球的经度、纬度以及地球内部的岩石圈、地幔和地核。

3.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理区划、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地球表层。

4.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人口分布、农业分布、工业分布和城市分布等。

二、地理的分支学科1. 自然地理学:包括地貌学、气候学、生物地理学和水文学等。

2. 人文地理学:包括人口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等。

三、中国地理1. 地理位置和边界: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包括陆地边界和海陆边界。

2. 经济地理:介绍中国的经济地理特点,包括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

3. 自然地理: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环境问题。

4. 人文地理:介绍中国的人文地理特点,包括人口分布、民族分布和城市分布等。

四、世界地理1. 大洲和国家: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点和主要国家的位置。

2. 自然地理:介绍世界各大洲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等。

3. 人文地理:介绍世界各大洲的人文地理特点,包括人口分布、宗教分布和文化特点等。

五、地理知识的应用1. 地理信息系统(GIS):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如何使用GIS进行地理信息的管理和分析。

2. 地理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介绍地理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3. 地理知识在决策和规划中的应用:介绍地理知识在城市规划、农业生产和交通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应用。

综上所述,地理高考必备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对于高考复习和备考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五三知识点总结高中

地理五三知识点总结高中

地理五三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学科。

地理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和影响。

二、地球的形态: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其形状呈椭球体,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引力等因素,地球的形态并不十分规则。

地球的周长约为4万公里,半径约为6300公里。

三、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一圈的运动,周期为24小时,自转运动导致了地球上的白昼和黑夜的交替。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运动,公转周期为365.25天,这决定了地球上的四季变化。

四、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地表形态、气候、植被和水文等因素。

地球的地表形态由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等地形构成,气候主要受纬度、海拔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植被主要受气候和土壤等因素的制约,水文则包括江河湖泊和地下水等。

五、世界地理格局:世界地理格局是指世界各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空间分布。

世界上主要有七大洲和五大洋,其中最大的洲是亚洲和最大的洋是太平洋。

世界上还有许多主要河流和著名湖泊,如长江、亚马逊河和东非大裂谷湖。

六、地球的人口:地球上的人口分布非常不均匀,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

人口密度通常由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决定,高人口密度的地区一般是发达地区或者城市,低人口密度的地区一般是不发达地区或者偏远地区。

七、地球的经济活动:地球上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

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经济活动,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工业是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商业是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零售业和批发业;服务业是为其他产业提供服务的经济活动,包括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保险业等。

八、地球的资源分布:地球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自然资源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人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等。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图文结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图文结合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图文结合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构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图。

比例尺、图例和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 地图的投影:由于地球是一个三维球体,将其展开为二维地图需要进行投影。

常见的投影方法有墨卡托投影、兰伯特投影等。

4.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河流的类型:内流河与外流河。

- 湖泊的分类:淡水湖与咸水湖。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

-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世界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

-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老龄化、城市化。

- 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城市问题、城市规划。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 工业布局: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技术指向型。

- 工业区位因素: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

3. 交通运输- 交通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

- 交通网络:国家交通网、城市交通网。

- 交通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原理:通过卫星或航空器搭载的传感器远距离感知地表信息。

- 遥感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功能: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展示。

- GIS应用:城市规划、灾害管理、环境评估。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原理: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地面定位和导航。

- GPS应用:导航定位、精准农业、交通管理。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纲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纲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纲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的赤道与极半径-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昼夜更替与四季变换的原因2. 地图的基础知识- 地图的定义与分类- 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地图的方向表示方法3. 地图的解读与应用-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阅读- 气候类型图与分布- 人口分布图与迁移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的组成与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过程- 河流的特征与分类- 洋流的形成与影响3. 地貌学- 地壳的结构与板块构造- 山地、平原、高原等地貌形态- 地貌的成因与演变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类型与形成条件- 植被类型与分布- 土壤侵蚀与保护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与增长- 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人口问题与对策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布局-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 - 交通运输地理:交通方式、交通网络3. 文化地理- 文化景观的类型与特点- 语言、宗教、民俗的地理分布- 文化交流与融合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构成与功能- 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GPS在地理信息获取中的应用五、环境与发展1.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的类型与影响- 环境破坏的案例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2. 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节约使用 - 生态保护与修复3. 地理与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 区域发展的策略与实践-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六、地理实践活动1. 地理实验与观测- 气象观测与气候分析- 土壤与水质测试2. 地理调查与研究- 社区地理调查方法- 地理现象的调查研究3. 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 地理实践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上是高中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大纲,涵盖了地理学科的主要领域和核心内容。

高中地理背记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背记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背记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表层现象的科学,它涵盖了地球的物理和人文特征,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

高中地理学科是学生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和理解的重要阶段,为了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接下来将总结高中地理的重点知识点。

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上自然环境的特征和规律,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和动物等。

(1)地貌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地形的总和,是地表的物相的一个重要表现。

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成与地壳运动和外力(如河流、冰川、风等)的作用密切相关。

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台地等。

(2)水文水文是研究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变化、利用和管理的学科。

地球上水文系统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和冰雪等多种形式的水资源。

水资源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非常重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周期性的气象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和风向等。

气候主要受纬度、地形、海洋、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植被和动物的分布以及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4)植被植被是指某一地区地表覆盖的植物的总称,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湿地等。

植被与气候和土壤密切相关,不同的植被类型对土壤侵蚀、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动物动物是地球生物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分布和数量受气候、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动物资源对于人类的食品、工业原料、药用材料和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因此保护动物资源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2.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研究地球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相关规律,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和文化等。

(1)人口人口是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基本要素,人口数量、分布、结构和增长速度对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

人口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与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和资源开发等密切相关,不同的人口分布模式对于城市化和乡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地理学是一门科学,研究地球表层的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空间科学。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地理学的对象和内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内容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和活动。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借鉴了多种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统计和模型等。

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地理观测、地理调查、地理实验和地理模拟。

•地理学的分类:根据研究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地理学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大的学科领域。

自然地理学包括地貌学、气候学、生态学等;人文地理学包括人口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

2. 地球的性质和地理环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和特点:•地球的形状:地球呈近似椭球体的形状,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得赤道部分凸起,极地部分稍凹。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5天。

•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由多种气体组成,主要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等。

大气层对地球的生物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地球的水圈:地球的水分布在大洋、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等形式存在,构成地球的水圈,对维持生命和地理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3.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的自然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地利用等。

以下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具体内容:•地球的地形地貌:地球的地形地貌具有多样性,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峡谷等不同地貌类型。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因地域和气候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气候主要受纬度、海洋、陆地分布、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地球的水文:地球的水文包括河流、湖泊、河口、冰川、地下水等。

高中人文地理框架总结归纳

高中人文地理框架总结归纳

高中人文地理框架总结归纳人文地理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高中阶段学习人文地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系列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对高中人文地理的框架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学科。

一、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1. 地理环境:指地表和地下层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空间性自然和人文要素的总体。

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要素。

2. 地域:指在地理上具有相对完整的空间连续体,具有明确的边界和独特的自然、经济、社会特征。

地域可以是不同的尺度,如国家、地区、城市等。

3. 城市化:指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的增长过程,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规模扩大以及城市聚集区向城市周边地区延伸等。

4. 社会分工:指社会成员在不同领域或工作岗位上的分工与协作。

它包括物质生产、服务业、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

5. 城市系统:指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组成的复杂的城市空间组织结构。

城市系统中的中心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

6. 城市化水平:指城市化程度的高低,可以通过城市人口占全国或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市化率等指标来衡量。

二、人文地理的理论模型1. 中心—外围模型:该模型认为城市发展会导致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外围地区)之间的差异。

2. 地租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空间的布局和土地利用是由地租的分布规律所决定的,地租高的地方一般用于商业、办公等高价值用途,而地租低的地方则用于农田、住宅等低价值用途。

3. 聚集与发散理论:该理论认为聚集与发散是城市发展的两个重要过程。

一方面,城市中各类资源与产业会相互聚集,形成聚集效应;另一方面,城市会向周边地区发散,形成发散效应。

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即社会生产力是城市发展的决定力量,而上层建筑则是经济基础的表现。

三、人文地理的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通过对具体地理环境和人文活动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高中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总结

高中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总结

高中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总结"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fade away.一、基本原理1、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气温、光照、昼夜温差)2、热力环流(低压、高压、山谷风、夜雨、海陆风、城市风形成的原理)3、风向、风力大小判定的基本原理。

4、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5、气温高低、日较差、年较差判定的基本原理;降水多少,季节、年际变化,雨季长短判定的基本原理;光照强弱判定的基本原理。

6、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季风气候(东亚季风、南亚季风)、非季风季候)的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

7、中国气温(1月、7月)的分布规律;中国降水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中国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中国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8、中国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9、天气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现象(刮风、阴雨、晴朗、沙城暴、降温、升温)之间的关系。

10、水循环的过程。

(从自然角度解释干旱,洪涝,湖泊盐度的大小,湖泊水位变化,河流的补给水源,河流流量大小,河流流量的季节、年际变化)1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的基本原理;12、河流航运价值大小、水能资源丰欠程度评价的基本原理;13、世界洋流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气候(气温、降水、雾)、渔场、航运、环境污染)的影响。

12、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分析原理。

1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释地理现象的理论基础)。

14、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向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5、农业区位要素选择、描述的一般原理;16、农业生产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7、工业区位要素选择、描述的一般原理;18、工业生产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9、交通等工程建设的区位条件评价;交通等工程建设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20、区域资源(矿产资源、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清洁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2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2、统计图表、等值线图的一般阅读原理;23、旅游地理类解答题(开发条件的综合评价、旅行规划、安全旅游、旅游资源的保护)的一般分析原理;24、环境保护类解答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的一般分析原理;25、区位类解答题的一般分析原理;26、原因类解答题的一般分析原理;27、措施类解答题的一般分析原理;28、影响类解答题的一般分析原理;29、特征(气候特征描述、地形特征描述、河流特征描述、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面装地理事物特征描述)类解答题的一般分析原理;30、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图文材料)31、调动和应用地理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2、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利用专业专业术语)33、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评价类问题、讨论式问题)34、地方时、区时、日期变更、两点间经线长、纬线长计算;35、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早晚比较的一般原理。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它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大的领域,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相关规律。

以下是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的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1.地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大的领域。

2.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如地貌、气候、植被、水文等。

二、地球的形态与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形态: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椭球,它由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地球椭球形状扁平。

2.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地球日。

3.地球的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地球年。

4.地球的倾斜与季节变化:地球的轴线与公转平面倾斜23.5°,这个倾斜引起了地球的东西两极区域间的季节变化。

三、地球的大气圈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圈由气体组成,主要有氮气、氧气和少量的稀有气体。

大气由对流圈、平流圈、中间圈、热层和外层等组成。

2.大气循环:大气圈中气体的不断变化和运动形成了大气循环,包括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等。

四、地球的水圈1.水圈的概念:地球的水分分布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体内,它们通过水的循环不断变化和转移。

2.水循环:水循环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和转移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

五、地球的岩石圈1.岩石圈的组成: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由岩石组成。

岩石主要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2.地球的地壳:地壳是岩石圈最外层的一部分,包括陆壳和海壳。

地壳由岩石层、土壤层和岩土层等组成。

六、地球的地貌与水文1.地球的地形:地形是地球表面的不同高低起伏形成的地势形态,包括山地、高原、丘陵和平原等。

2.地球的河流和湖泊:河流是地球表面由高处向低处流动的水,在地表形成了河谷和洪水平原等地貌。

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全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全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全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比例尺、地图投影、地图符号等基本概念,以及地图的阅读和解读方法。

3. 地图的种类与应用:包括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资源图等,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的应用。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结构。

-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 河流的特征和分类。

- 湖泊、地下水等淡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3. 地貌学:- 地壳的结构和板块构造理论。

- 山地、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的形成与特征。

- 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类型及其形成条件。

- 植被分布的地理环境因素。

- 土壤侵蚀与保护措施。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 工业区位理论及其实践。

- 农业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3. 交通运输与贸易:-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

- 交通网络的地理分布与影响。

- 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流向。

4.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 环境保护政策与国际合作。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 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GPS在地理信息采集中的作用。

五、地理实践活动1. 地理实验:- 地理实验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 常见地理实验项目及其教学意义。

2. 地理考察:- 地理考察的目的、方法与实施步骤。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涉及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也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相关。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复习高中地理的知识点,本文将对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自转和公转运动导致了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等现象。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地图符号、坐标等基础概念,以及地图的阅读和解读方法。

3. 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土壤圈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循环过程。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气候类型、气候变化、气候带、季风气候等概念,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2. 水文地理:水循环、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分布、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地貌学:地壳运动、岩石分类、山脉、平原、高原等地貌形态的形成和特征。

4. 生物地理: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物种分布等生物地理现象,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5. 土壤地理:土壤类型、土壤形成、土壤侵蚀和保护等问题。

三、人文地理1. 人口地理: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问题(如老龄化、城市化)等。

2. 城市与乡村地理:城市规划、城市化进程、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等。

3. 经济地理:产业分布、交通运输、贸易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等。

4. 文化地理:文化景观、文化扩散、宗教地理等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特征。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定位技术和应用。

五、环境与发展1.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实践,以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3. 灾害地理: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预防和减灾措施。

六、地理实践活动1. 地理实验:通过实验探究自然现象和地理过程。

新课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现象的缩影,包括比例尺、图例、方向等基本要素。

地图种类繁多,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3. 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任一点的位置,通常使用经纬度系统。

4. 地图投影:由于地球是一个三维球体,将其映射到二维地图上需要某种形式的投影。

不同的投影方式有其特定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的组成、大气压力与风、气候类型与分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2. 水文循环: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3. 地貌:地壳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地貌的形成与演变。

4. 土壤类型与分布: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类型、土壤侵蚀与保护。

5. 植被与动物分布:不同气候带的植被类型、动植物分布规律、生态系统的保护。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世界人口分布、人口问题、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与布局。

2. 农业地理: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布局、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3. 工业地理:工业的分类、工业布局、工业与环境的关系。

4. 交通运输: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交通网络的布局、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

5. 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旅游规划、旅游对经济与环境的影响。

四、经济地理1. 资源与能源:自然资源的分类、能源的类型与分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 经济发展水平: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3.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五、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数据的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原理、GIS在各领域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GPS在定位与导航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

在高中阶段学习地理,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点,下面就来对高中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来看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点。

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球与地图、地表形成与变化、水文地理、气候与环境、生物地理等内容。

地球与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基础,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以及经纬度等基本概念。

地表形成与变化涉及地壳构造、地貌变化、地震、火山等内容,需要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水文地理和气候与环境则涉及到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气候类型与变化规律等内容,需要了解地球上水文循环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生物地理则是研究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生物类型和分布情况。

其次,我们来看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点。

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信、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人口与城市涉及人口分布与迁移、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等内容,需要了解人口与城市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农业与工业则是研究不同地区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需要了解农业和工业在地理环境条件下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交通与通信涉及交通运输和信息通信技术在地理空间中的作用,需要了解不同交通方式和通信技术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则是研究地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问题,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路径。

总的来说,高中地理知识点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需要我们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为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地理知识,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总结
一、地球与地图
1、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逐渐增大,西经度逐渐减小;
2、两点间経度差满足同减异加;
3、经纬网中东西方向的判定:同在东经度,经度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
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则按以下法则操作:在以0°为中央经线的经纬网
图中,若两点间的经度差小于180°,则按左东右西的原则判断,若大于180°,
则按左西右东的原则进行判断。

4、经线长度等于两点间的纬度差x111km;两点间的纬线长度等于两点间的経度
差x111cosθ(θ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6、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点的连线;
7、等值线判读的一般规律:同线登高,同图等距;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大于
大的,小于小的。

8、地形特征描述:地形的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地貌;海岸线曲直情况。

例:中国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
布。

9、等高线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去方向相反;等高线
越密集,坡度越大,水流速度越快,搬运和侵蚀能力越强,等高线越稀疏,坡度
越缓,水流速度越慢,搬运和侵蚀能力越弱,沉积作用越强。

二、气候篇
1、海陆风:海陆间昼夜温差引起的热力环流称为海陆风。

白天吹________风,夜
晚吹________风。

2、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________(山谷/山坡)吹向________(山谷/山坡),这种风称“谷风”;到夜晚,风从________(山谷/山坡)吹向________(山谷/山坡)称“山风”。

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

3、城市风:由于城市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燃烧、汽车尾气排放等释放出大量热
量及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导致城市气温常年较郊区高,继而引起的空气由城市
________(上升/下沉),郊区________(上升/下沉),在城市与郊区间形成热力环
流,由此形成的风称为城市风。

4、季风:由于大陆和海洋比热容不同引起的,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夏季风从________吹向________,冬季风从________吹向________。

东亚季风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南亚季风,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

5、离岸风:是指沿岸地区,由陆地吹向水域的风。

6、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地形(海拔、位置、类型、阻挡作用)、海陆位置、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7、影响光照的因素:纬度、海拔、天气。

8、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下垫面、海拔、天气
9、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海拔、地形的位置、地形的类型、地形的阻挡作用、洋流、海陆位置、下垫面、人类活动。

10、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地形(海拔、位置、类型、阻挡作用)、洋流、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下垫面、人类活动。

(降水少的原因:内背高挡寒离)【降水发生的条件:水汽充足;降温】
11、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距离风源地的远近;植被,地形。

12、气候特征描述:该地属于xx气候;降水量大/小;全年降水均匀/几月到几月降水多,几月到几月降水少;雨季长/短;降水的的季节变化大/小;全年高温/全年温和或几月气温高,约为多少;几月气温低,约为多少;气温的年较差大/小。

(注:季风气候强调雨热同期)
1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亚寒带1种)、分布规律、特点、成因(气压带风带影响的5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的3种,地形影响的1种,海陆位置影响的1种)。

14、地域分异规律:(掌握各气候对应的自然带)
①纬度地带性:即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各自然带大体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以______为基础。

②经度地带性:即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各自然带大体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以______为基础。

③垂直地带性:各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基带植被与山地所在地域一
致,并按纬度地带性变化规律更替。

以水分、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纬度越______、海拔越______,垂直带谱越完整;
二、天气篇
1、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可能出现大风,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降水,还可能出现雨雪天气;过境后,冷气团替代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降低、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

2、暖锋:过境前,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过境时,气温下上升,气压下降,可能出现多云、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暖气团替代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暖锋降水在锋前。

3、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

其控制下的天气一般为阴雨天气。

4、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

其控制下天气一般为晴朗天气。

5、雾的形成条件:水汽充足;遇冷;
辐射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平流雾: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6、台风: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________,称为台
风。

7、寒潮:指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
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时的一种自然现象。

一般会伴随着剧烈的________和大
风,暴风雪和霜冻。

8、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
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9、干旱: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
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

三、水文篇
1、水源补给:降水、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支流补给、跨流域
调水。

2、水源损耗:蒸发、下渗、补给给湖泊、补给其他河流、注入海洋、生物吸收、
人类生活、生产取水。

3、水循环: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
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4、影响蒸发的因素:气温、风力
5、影响下渗的因素:土壤性质、地形、降水强度、植被、人类活动(如修建水
库会增大下渗,城市化会减少下渗)。

6、影响水量的因素:气候、流域面积。

7、影响水量季节变化的因素:气候、植被、湖泊和沼泽、城市化。

8、影响河流结冰期的因素:气温、流速、盐度。

9、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植被、地形、土壤、降水
10、河流的水文特征:两量两期一速
11、河流的水系特征:长短、宽窄、深浅、支流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流向。

12、河流航运价值的评价:水系特征、水文特征、人口、城市、工业、农业、资源。

13、影响湖泊盐度大小的因素:降水;蒸发;河川径流注入的多少及携带的盐分;
水体的交换情况。

14、未完待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