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课文原文资料讲解
五下语文第一课讲解
五下语文第一课讲解
本文旨在为广大五年级学生及语文教师提供第一课的教学讲解,深入剖析教材内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一、课文概述
五下语文第一课通常为《草原》。
这篇课文描绘了我国内蒙古大草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展现了草原人民的勤劳、善良和热情。
全文以生动的笔触、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重点词汇
1.草原:广阔的草原地区,位于我国北部。
2.碧绿:形容草原的颜色,翠绿如玉。
3.一望无际:形容草原辽阔,看不到边际。
4.勤劳:指草原人民辛勤劳动的品质。
5.善良:指草原人民纯朴、善良的性格。
6.热情:指草原人民对待客人的友好态度。
三、重点句子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
这句话通过对比,突出了草原天空的美丽和空气的清新。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这句话描绘了草原辽阔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
四、课文解析
1.第一段:描述了作者对草原的向往和初次见到草原的激动心情。
2.第二段:详细描绘了草原的自然风光,包括天空、大地、草原、牛羊等。
3.第三段:通过描述草原人民的生活,展现了草原民族的风土人情。
4.第四段: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五、课后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草原的美丽景色。
2.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3.你了解草原人民的生活吗?试着描述一下。
4.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去草原体验生活吗?为什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2 隔窗看雀|鄂教版 (共39张PPT)
它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 檐到另一个檐台,与人共存,生存 于市井之间,忙碌而不羞愧,平庸 而不自卑。
低飞、跳跃、啄食、梳理 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 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 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 和育雏······活着。
低飞
跳跃
啄食
孵蛋
育雏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最难熬的冬天和夏天, 或者当麻雀遇到各种遭遇时,它是怎样活着 的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男) 好几只一起落在 电线上时,是省略 号;
(女)一对儿追逐翻飞, 累了落在上下枝时, 就是分号。
定点观察:我们观察事物时,将所 站的位置叫做立足点。定点观察法, 就是固定立足点,有次序的展开观 察。
托物言志:通过赋予某种物 人格化的特征,来寄托作者 的某种情感。
白杨
作者: 袁鹰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 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 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 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 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 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推荐书目(运用托物言志写作 手法的优秀散文): 季羡林的《清塘荷韵》 刘成章的《找椽树》 布封的《天鹅》 鲁迅的散文诗《秋夜》
你能用“虽然…但是…”这个关联词来表达你 对麻雀更深的认识吗?
虽然麻雀(
)但是(
依然(
)地活着。
),
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过程当中的活标 点:落在冬季枯枝上时,是逗号;落在 某一个墙头上时,是句号;好几只一起 落在电线上时,是省略号;一对儿追逐 翻飞,累了落在上下枝时,就是分号。
五年级下册语文讲解。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讲解1.《白桦》这首诗通过描绘白桦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力的赞美。
诗中通过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白桦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2.《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通过对作者童年时光的回忆,展现了祖父的园子给作者带来的快乐和自由。
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亲情的珍视。
3.《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科学探索的热衷。
文章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了作者的童年生活,让人感受到童年的纯真与美好。
4.《草船借箭》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讲述了诸葛亮巧用计谋草船借箭的故事。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胆略,同时也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斗争。
5.《景阳冈》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讲述了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故事。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武松的勇猛和豪放,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
6.《猴王出世》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讲述了孙悟空出世的故事。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孙悟空的机智和勇敢,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神话的神秘和奇幻。
7.《刷子李》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名叫刷子李的粉刷师傅的高超技艺,通过他的故事,展现了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之处,传递出对于职业精神的尊重和赞扬。
8.《范进中举》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讲述了一个名叫范进的读书人中举的故事。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生动描绘,反映了科举制度对于读书人的影响,以及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9.《红楼梦节选》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通过描述贾宝玉与林黛玉等人的生活和情感纠葛,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复杂和悲凉。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
10.《水浒传节选》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通过描述武松打虎等故事情节,展现了梁山好汉的英勇和正义。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草原》知识点总结一、课文简介《草原》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描绘了草原风光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风俗习惯,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人民友谊的赞美。
二、生字与词语1.生字毯(tǎn):毯子、地毯、壁毯陈(chén):陈列、陈旧、陈述裳(shang):衣裳、霓裳、红裳虹(hóng):彩虹、长虹、虹膜蹄(tí):马蹄、蹄疾步稳、蹄声腐(fǔ):腐烂、豆腐、腐朽稍(shāo):稍微、稍许、稍纵即逝微(wēi):微笑、微风、微妙2.词语解释渲染: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
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随风飘动,形容一个人奔跑或快速走动时,衣服飘动的样子。
陈巴尔虎旗: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的一个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东部和东北部分别与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接壤,南部与鄂温克族自治旗毗连,西部同新巴尔虎左旗交界,北部和西北部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边境线总长达677公里。
三、重点句子解析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在这句话中,“一”字用在“碧”的前面,让人感到“碧”的范围是那样的广,是那样的无边无际;“千里”这个词语也说明草原的辽阔;“并不茫茫”说明了草原不仅辽阔,而且碧绿,给人一种明朗、开阔的感觉。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把小丘比作中国画,突出了小丘线条的柔美,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鄂教版五下语文1-3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一单元一、知识点梳理:本单元围绕“神奇绚丽的自然之景”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写作顺序略有不同,《海上日出》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表现了喷薄而出的朝阳。
《暴风雨》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以游踪为叙述线索,通过写游前、游中、游后的所见所闻来展开全文,让我们领略了祖国的壮美河川。
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古诗《江南春》从晴天和雨天两方面落笔,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景。
语文乐园让学生体会描写时间的词语和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语,积累语言,学习朗读方法。
“语文乐园”安排了积累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的表达特点;加强经典古诗文的识记和积累;引导学生了解读书的方法;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有意思的地名”;习作以《我喜欢的季节》为题,请学生写出最喜欢的季节和自己感受到的自然之美,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学习这组课文,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二、课文分析1、海上日出巴金在《海上日出》中,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勾画出一幅隽永绮丽、博大壮阔的画卷,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对光明前程渴求的思想感情。
文章围绕“日出”这个中心,突出了“海上”“日出”之“奇”。
全文共6个自然段,从内容上划分,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和在船上看日出的特殊位置。
是下文描写海上日出奇观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我”所看到的海上日出的奇观。
先写日出前天空景色的变化,再写太阳冲破云霞跳出海面的奇妙而壮观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第4自然段写云薄时水天一色、晶光耀眼的日出景观。
第5自然段写云厚时太阳光芒不可阻挡的情景,以及太阳终于冲出重围把天地变成光亮的世界的景观。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句赞叹海上日出是奇妙而伟大的自然景观。
【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知识全解析
【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知识全解析第一单元:走进西部第1课:《草原》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文章选自《内蒙风光》。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第2课:《丝绸之路》1.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2.重点词语理解①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②浩浩荡荡:水势盛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③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④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⑤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3.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
第3课:《白杨》1.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写作手法。
2.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3.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理解: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
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理解: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的注释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的注释标题: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注释详解文档内容:一、《元日》——王安石【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解析】1. 元日:即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也称新年。
2.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
此句描绘了新年到来时热闹欢腾的场景。
3. 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带着暖意吹拂大地,人们欢饮屠苏酒以庆祝新年。
屠苏酒是古代的一种药酒,据说有驱邪避病的功效,新年饮用寓意吉祥安康。
4. 千门万户曈曈日:太阳初升,阳光普照千家万户,形容新春的朝气与生机。
“曈曈”形容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5. 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都将旧的桃符(古人用以祈福辟邪的木板,上刻神像或写有祝语)换成新的,象征着辞旧迎新,期待新的一年里生活更加美好。
二、《清明》——杜牧【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解析】1.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每年4月4日或5日,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2. 雨纷纷:形容清明时节雨水连绵不断。
3. 路上行人欲断魂:行走在清明扫墓的路上的人们心情沉重,仿佛魂魄都要离体,表现出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4. 借问酒家何处有:旅人在悲痛之余,寻觅一个可以稍作休息并借酒消愁的地方。
5. 牧童遥指杏花村:放牛的孩童远远地指向一个开满杏花的小村落,那里可能就有可供歇脚的酒家。
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解析】1.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佩茱萸以避灾求福的习俗。
2. 异乡、异客:身处他乡,自感孤独陌生。
3.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遇到节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就格外强烈。
4. 遥知兄弟登高处:远方的诗人知道此时他的兄弟们正在家乡进行登高活动。
5. 遍插茱萸少一人:他们佩戴茱萸时,却少了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及不能与亲人共度佳节的遗憾。
五年级下部编语文:各课课文知识点全盘复习
五年级下部编语文:各课课文知识点全盘复习第一课《草原》知识点1. 生字词:草原、翠色、渲染、勾勒、小丘、线条、柔美、境界、静态、动态、渲染、勾勒。
2. 重点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3. 课文理解:通过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课《古诗十九首》知识点1. 生字词:离别、相逢、夜夜、年年、思君、泪满、江南、楼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2. 重点句子: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3. 课文理解: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课《春日》知识点1. 生字词:春日、阳光、花草、鸟儿、杨柳、春风、桃花、梨花、杏花、万紫千红、争奇斗艳。
2. 重点句子: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 课文理解:描绘了春日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四课《鸟的天堂》知识点1. 生字词:鸟的天堂、群鸟、欢腾、飞翔、跳跃、歌唱、树梢、晨光、夕阳、欢乐、自由。
2. 重点句子:鸟儿在树上欢腾,在空中飞翔,在树梢跳跃,在枝头歌唱。
3. 课文理解:通过对鸟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第五课《冬阳童年骆驼队》知识点1. 生字词:冬阳、童年、骆驼队、队长、骆驼、沙漠、远方、母亲、父亲、家乡、思念。
2. 重点句子:骆驼队队长说:“我们的家乡在远方,我们要一直走向远方。
”3. 课文理解:通过讲述童年时与骆驼队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
第六课《海上日出》知识点1. 生字词:海上、日出、霞光、海面、金边、红霞、太阳、光芒、壮观、自然。
2. 重点句子:太阳慢慢升起,霞光映照在海面上,形成了金边红霞的壮观景象。
3. 课文理解:通过对海上日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七课《荷花》知识点1. 生字词:荷花、池塘、碧绿、花瓣、荷叶、露珠、清香、美丽、优雅、风姿。
2. 重点句子:荷花盛开时,花瓣碧绿,荷叶翠绿,露珠晶莹,清香四溢。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知识点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知识点每一门功课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有它自身的特点,语文当然也不例外,假犹如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练习中,留意了这些规律和〔方法〕,语文也确定会得心应手。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五年级语文〕的学问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学问点生字〔组词〕:黎:黎明巴黎黎民百姓晕:红晕日晕月晕晕场晕船漆:漆黑油漆喷漆如胶似漆幕:夜幕开幕幕布屏幕内幕愈:愈加愈发愈合痊愈愈来愈好旷:旷达空旷旷课旷工旷日长期怡:怡然怡悦心旷神怡怡然自得逸:安逸闲逸逃逸逸闻以逸待劳免:未免避开免疫革职免费闲人免进多音字:晕:yùn红晕yūn晕头转向着:zhuó着实zháo着急zhāo高着形近字:漆(漆黑)膝(膝盖)幕(开幕)暮(暮色) 旷(空旷)矿(矿石)生字词语:红晕:中心浓而四周渐淡的一团红色。
成群结队:许多人或动物聚集成群体。
心旷神怡:心情舒适,精神快乐。
凛冽:刺骨地寒冷。
〔反义词〕:黎明——黄昏光明——漆黑朦胧——清晰凛冽——温柔〔近义词〕:当然——虽然闲逸——闲适和谐——和谐扫兴——败兴词语搭配:(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朦胧)的微光(成群结队)的大雁(凛冽)的早晨(熊熊)的炭火(闲逸)的心情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学问点多音字:兴:xīng兴奋xìng高兴嚷:rǎng叫嚷rāng嚷嚷词语解释:糟糕:指事情、状况坏得很。
羞涩:因怕生或羞怯而神情不自然。
得意扬扬:形容特殊得意的样子。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誊写:照底稿抄写。
一如既往:完全跟过去一样。
灵感: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阅历〕和学问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源泉:比方力量、学问、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缘由。
歧途:歧路,比方错误的道路。
平衡: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
交织:错综冗杂地合在一起。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亲热留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原文1.海上日出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便目不转睛的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
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
太阳升起来。
人看不见它。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2.暴风雨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寐。
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悸恐。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
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
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
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不一会,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
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的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烁着光华。
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的村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绮丽华美的春色呵,你是多么美好!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湖面海拔3196米,平均水深18.6米,最深32.8米,湖岸线长360公里。
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63公里,面积4583平方公里,湖水容量为85.4立方公里。
布哈河、甘子河等40余条河注入其中。
青海湖没有外流出口,所以成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青海湖约在距今200至2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一个断陷湖盆,湖盆积水开始流入黄河,后因周围山地升高,阴塞了湖水流出,便形成今日的内陆湖泊了。
青海湖鸟类繁多,主要品种有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赤麻鸭等10余种,每年春天到岛上聚集。
湖内有海心山、海西山、三块石等岛屿。
这些岛屿是鸟类的天堂,密密麻麻的鸟巢遍布于山崖峭壁,鸟蛋更是俯拾皆是。
湖水中还生活着一种裸鲤,又叫无鳞湟鱼,当地人称之为湖中之王,是著名的水产品。
由于近些年人类的破坏活动,无论是鸟类还是鱼类都陷于灭绝的处境,目前人们对此有了一些认识,正在给予保护。
青海湖地处西北地区,湖区寒冷干燥,气温变化很大,降水集中,年降水在380毫米左右。
流入青海湖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导致湖水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水含盐量增高。
鸟岛在青海湖西北角,原来完全孤立于湖中,也不被人们所熟知。
只有当地老百姓知道那个叫海西皮的小岛上,鸟儿铺天盖地,只要进去一下,就可以捡回整整一船的鸟蛋。
所以,他们编出了“进海一只船,出海一船蛋”的歌谣。
而这歌谣恰恰引起了科学考察工作者的兴趣,他们按图索骥,终于发现了这个鸟的乐园,并起名为鸟岛。
不久,一个埋没了不知有多少千年的无名岛,以“鸟岛”的名字传诵在人们口头。
据了解,每年四五月,在仅有0.27平方公里的蝌蚪形鸟岛上,居住着大约10万只以上的鸟儿,天上地上水里到处是鸟,鸟窝遍布,没有间隙之地。
倘若你踏上那里,千万只鸟就会盘旋在头上,有的拉屎,有的俯冲,直到把你搞得浑身鸟粪,狼狈而逃方才罢休。
鸟儿们虽然相互之间有争执,但在对付鹰、雕等猛禽和人类时,它们是团结的集体,统一的力量。
这里鸟种类不算多,有将近20种,而且“扎根定居”的也只有四五种,大多数是候鸟,但是珍禽却不少。
斑头雁全身灰白,头上有两道黑斑,体大个高,走路摇摇晃晃,下的蛋最重的达半斤以上,比鹅蛋还要大。
这种鸟数量最多,是鸟岛的主体“民族”。
此外还有鱼鸥、棕头鸥、鸬鹚、凤头潜、云雀、罗纹鸭等,长相各不一样。
其中,凤头潜以漂亮、善潜水著称,云雀则以擅长歌唱而出名。
每当秋高天寒时,除了少数鸟类外,大部分都带领着它们的“孩子”离开鸟岛,去遥远的南亚诸国过冬。
一到春暖花开季节,它们又从那里起飞,越过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飞过冰天雪地的昆仑山脉,回到它们心爱的鸟岛,重新开始热闹、繁忙的夏季生活,并在这里生儿育女、载歌载舞。
4.背课文记得上小学时的第一天,老师发下语文课本,我就急不可待地翻开来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课的图画,花的地平线上升起的一轮太阳,红红的,光芒四射。
老师开始教我们学课文。
没想到第一课这么简单,就三个字:天亮了。
渐渐地,学了三课,老师让我们从第一课背到第三课。
全班同学就像唱歌似的,拉长了音背起来。
背得那么轻松、流畅,清脆的声音,河水般缓缓地流着,连标点符号都被冲走了。
老师也笑咪咪地和我们一起背:一天亮了二弟弟妹妹快起来三姐姐说快去看太阳真没想到,语文课会这么好学。
背书就像唱歌,谁也没把它放在心上。
后来,语文越学越多,越学越长,老师还是让我们背书,我就觉得没有那么轻松了。
大约上到四年级,老师教我们学新课文,题目是《匆匆》。
老师还在黑板上写下了作者的名字:朱自清,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位作家的名字。
老师用很优美的嗓音开始读课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发现老师并不是在读课文,而是有感情地背诵。
我们又惊奇、又佩服。
就这样,老师一字不差地背完了整篇课文。
讲完了《匆匆》,老师照例让我们背诵课文。
我一遍又一遍地大声念着:“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我还对这几句话特别感兴趣:“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来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巧巧地挪移了。
”我一面读着,一面看着屋里方砖地上的阳光,觉得作者写得真好。
可是我只顾欣赏课文,并没有用心去背。
等妈妈来检查时,我只能背下来开头的一段,下面的就结结巴巴地背不出来了。
我一脸垂头丧气的表情。
妈妈拿着课本,很平静地说:“你学的都是白话文,不难背啊!”我仍低着头,不吭声。
妈妈接着说:“我小时候,学的是古文。
还不懂呢,就让背。
”说完,她就背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听着很新鲜。
看看妈妈,她容光焕发地背着。
我很受鼓舞。
我很佩服妈妈,她连那么难懂的古文都能背下来,我这篇有趣的课文,为什么背不下来呢?自从那以后,每逢我遇到难背的课文,就用妈妈的激励自己。
有一天,课堂上,老师发给每人一片补充教材,题目是《桃花源记》,这是一篇古文。
老师像讲故事似的,先把课文的内容复述一遍,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催老师快点讲。
老师却没有那么做,她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地朗诵课文:“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西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渐渐地,那字句不再生疏,变得铿锵悦耳。
再读几遍,不仅声音好听,课文的内容也从迷茫之中显现出来,在我们的脑海中,渐渐地活画出那个捕鱼人有趣的经历……我么几乎都能背下这篇课文了。
老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对老师的话似懂非懂。
以后,课文越学越多,背诵的课文也越来越长。
老师让我们背的都是名篇。
渐渐地,我体会到,多背一些名篇,储存在记忆中,在一次次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就好像牛儿吃下草,经过多次反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吸收。
现在,我还能常常的默背着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行云流水般地把我带回到小学的语文课堂上。
古诗词欣赏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山郭。
村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钟楼读书我练书的学校叫凤山小学,是在一座古寺的基础上建起来的。
现在这里有一座古老的木塔和一座钟楼。
这座钟楼,现在是我们是我们的阅览室,四面都是玻璃窗,楼上有很多书架和书。
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上面画着一座大森林,不一会儿,走出一位熊猫阿姨来,他戴一副眼镜,穿着围裙,在森林的草地上办一所幼儿园。
我赶紧把书翻下去,这下看见好多小朋友:小刺猬弟弟、小白兔弟弟、小青蛙弟弟,都坐在幼儿园的小椅子上了,我赶紧把书翻下去,看见小松鼠弟弟背起书包I,大沙漠跑来了,随后,看见长颈鹿小弟弟从非洲做一条独木舟来了······我好像听见书里有一阵音乐传来了,我看见熊猫阿姨已经坐在钢琴前面,弹起好听的歌曲了,我看见小朋友们按照歌曲的节奏,踏着拍子了,我看见熊猫阿姨向长颈鹿小弟弟看了一眼,长颈鹿马上踏着舞步在草地上跳舞了。
——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它原是一座钟楼。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幅一幅的画,我看见有一幅画,上面画着一大片北冰洋的雪景,所有的山都是冰山。
山下有村落,那屋顶和长方形的烟囱都盖着雪。
我仔细一看,那村落对面的雪地上,停着好多雪橇,几只小猎犬在那里跑来跑去······一会儿,我好像看见许多屋子的门都开了,走出一群爱斯基摩的渔夫来,他们都穿着用厚厚的兽毛做得长靴子,拿着鱼叉坐上雪橇出发了,他们是要到北冰洋去捕鱼,还是去捕海马呢?我看见许多爱斯基摩的小朋友,还有猎犬都跟着雪橇往海岸边跑去了·····。
真的,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他以前是一座钟楼,现在楼上放着好多书架和书。
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他给我讲丹麦的老爷爷安徒生的故事:书里有照片和画······我好像听见有车轮滚动的声音从书里传出来了。
这是我看见安徒生坐在一辆马车上,他戴一顶礼帽,领上系着蝴蝶结,从他的故乡奥登塞出发了,他要出去做客吗?他要到一个幼儿园里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么?他要到非洲去旅行么?一会儿,我好想看见安徒生老爷爷的马车走出森林了。
噢,他的马车这是穿过的是瑞典的一座森林么?他的脸上显着沉思的样子,他在想着,给拇指姑娘一个胡桃可雕成的小摇篮,要用蓝色紫罗兰的花瓣做垫子用玫瑰的花瓣做他的被子;随后她轻声的唱起一支《金龟子啊,飞走吧》的歌······一会儿,我看见安徒生老爷爷坐在马车上,脸上好像有一种宽慰的微笑,因为,他已经知道国王和臣仆们赶到城里去了,那花园里的玫瑰花已经坐上王位,鸡冠花们正分成两队,在两边站着······——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