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2020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0年3年级数学电子课本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0年3年级数学电子课本2020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小红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孩子,星期天她和妈妈一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想法出发,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预设生:一共花多少元?师:这也是小红正在思考的问题。
(课件出示)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学生列算式,师板书24×12师: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那像2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出实际得数。
师:大约一共花了多少钱呢?你能估算一下吗?(1)预设3种估算方法,口算出得数生1:把12估成10,24×10=240。
请学生思考,这个240是估大了还是小了?(小了)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把12估成了10,实际上算的是几本书的价格?(10本)那要计算一共花多少钱,还要怎么做呢?学生说想法,课件演示帮助理解。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通用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通用5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
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关于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020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三课时:口算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17页练习四教学目标:1、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则。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过程:一、听算6÷2 60÷2 600÷2 6000÷28÷4 80÷4 800÷4 8000÷410÷2 2×5 60÷3 20×324÷3 240÷3 2400÷3 120÷370÷7 10×7 54÷6 48÷8二、课件出示:估算比赛: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125÷2 378÷5 435÷7297÷4 469÷8 194÷6三、课件出示:笔算比赛:8÷2 80÷2 800÷2 8000÷218÷3 180÷3 1800÷3 90÷354÷9 6×9 81÷9 7×98×9 7×9 27÷3 6×75×8 40÷5 45÷5 21÷3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四、说一说:第九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课本第86、87页教学目标: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单位换算。
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明确复习目标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面积”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总共20篇)
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总共20篇)
第一篇:数的认识
目标:通过游戏和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数字1-10,并理解它们的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 游戏:使用数字卡片和计数棒,让学生进行配对游戏,将数
字与相应数量的物品进行匹配。
- 实例: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
估算它们的数量,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教学步骤:
1. 引入数字1-10,并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每个数字。
2. 进行数字配对游戏,让学生将数字卡片与相应数量的计数棒
进行配对。
3. 展示一些物品,让学生估算它们的数量,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4. 小结:复习数字1-10,让学生互相出题,考验对数字数量关
系的理解。
第二篇:加法与减法初步
目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方法:
- 教具:使用计数棒和数字卡片进行操作演示。
- 游戏:利用数字卡片和计数棒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游戏练习。
教学步骤:
1. 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解释其含义。
2. 使用计数棒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操作演示,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3. 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游戏练习,让学生使用数字卡片和计数棒进行计算。
4. 小结: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加减法题目,互相出题。
(以下省略剩下的18篇教学设计)。
2020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计划 (1)第1课时秒的认识 (2)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 (4)第3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6)第4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7)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9)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9)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11)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3)第4课时估算 (15)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17)第三单元测量 (19)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 (19)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21)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22)第4课时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25)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27)第6课时解决问题 (30)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计划 (33)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34)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6)第3课时练习课 (39)第4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40)第5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42)第6课时练习课 (44)第7课时解决问题 (45)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48)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49)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学计划 (50)第1课时倍的认识 (51)第2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52)第3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 (54)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计划 (56)第1课时口算乘法 (57)第2课时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 (58)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60)第4课时笔算乘法(一次进位) (61)第5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63)第6课时笔算乘法(练习课) (65)第7课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68)第8课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70)第9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课) (71)第10课时乘法的估算 (73)第11课时解决问题(1) (74)第12课时解决问题 (76)第13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78)第14课时整理与复习 (81)第15课时数字编码 (82)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84)第1课时四边形 (84)第2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87)第3课时周长 (89)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91)第5课时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解决问题 (95)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98)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98)第2课时几分之一大小比较 (100)第3课时几分之几的认识 (101)第4课时几分之几大小比较 (102)第5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103)第6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 (104)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计划 (105)第1课时集合 (106)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计划 (109)第1课时复习时、分、秒 (111)第2课时复习笔算加减法 (112)第3课时复习测量 (115)第4课时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 (117)第5课时复习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118)第6课时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22)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第2课时) 教学设计
3.提出问题。
看到这些信息,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既荣获“语文之星”又荣获“数学之星”的有几人?(2)上光荣榜的一共有多少人?4.尝试解决。
5.汇报交流。
(1)先连线再数。
先把获得“语文之星”和获得“数学之星”的学生名单分别列出来,然后把相同的名字用线连起来,找到既获得“语文之星”又获得“数学之星”的同学,一共有6位。
接下来,再继续数只获得“语文之星”和只获得“数学之星”的同学,7,8,9,10……上光荣榜的一共有18人。
(2)先连线再列式计算。
12+12-6=18(人)(3)画集合图。
左边黄色部分表示只获得“语文之星”的6位同学,右边绿色部分表示只获得“数学之星”的6位同学,中间重叠的部分表示既获得“语文之星”又获得“数学之星”的6位同学。
求上光荣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把这三部分相加求和就可以了。
列式是6+6+6=18人。
评价:用集合图的形式来表达题目意思的,像这样每一个圈表示一个集合,两个集合一重叠就能让我们一眼看出既获得“语文之星”又获得“数学之星”的是哪几位同学了。
(4)图式结合,沟通联系。
12+12-6=18(人)算式中第一个加数12表示获得“语文之星”的12位同学,在左边的圈里,第二个加数虽然也是12,但是它表示的是获得“数学之星”的这12位同学,在右边圈里,6就是中间重叠的部分,表示既获得“语文之星”又获得“数学之星”的5位同学,重复的部分要减去。
(5)对比反思,突出特点。
在画图时用符号来做记录,会更加简洁,同时也能清晰的表达题目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6.对比提升。
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大家呈现的方式不同,但都关注到了其中重复的部分。
看来呀,画图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地表达题意,还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题意。
当然了,解决同一个问题由于大家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列式也不太一样。
5 分钟拓展中加深理解1.呈现问题。
其实呀,学校里的兴趣小组还有很多。
瞧,这就是三(3)班同学参加生物小组、科技小组和辩论小组的情况:参加生物小组的有刘东、赵阳、陈红、王瑞、李立、安然,参加科技小组的有张鹏、赵阳、王伟、安然,参加辩论小组的有孙海、王伟、徐敏。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篇)2024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一)(p125)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连除、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教学重点: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比较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混合运算及两步计算应用题,今天我们要复习这部分内容。
通过复习,要使同学们更好地熟练地进行解答。
二、复习运算顺序1、提问:有哪几种计算?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2、请学生归纳:(运算顺序及小括号)3、练习复习(一)第2、3、4题。
(1)各自独立完成。
(2)校对,讲评2、3题,校对后讲评第4题。
三、复习应用题。
1、各自分析,解答第5、6题。
2、完成后,说说分析思路解题步骤。
3、引导归纳: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四、小结:(混合运算顺序,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五、作业《作业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二)(p126)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熟练地解答。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1、练习第8、9题题组练习。
(观察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调解题时认真审题)。
2、练习10、11、12题,独立完成,逐题讲出思考过程,讲评。
3、练习第13题,明确题意,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答。
4、第14题是移多补少的逆向应用题。
师生共同探讨完成。
5、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应注意什么?6、作业《作业本》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复习(三)(p127)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地进行解答。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渗透对应的思想。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优秀10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进一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评移,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掌握在放歌纸上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平移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位置教学难点:正确画出平移后图形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谁来说说怎样判断物体或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板题:图形的平移二出示学习目标进一步认识物体或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方法,掌握在放歌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二、出示学习指导三、1、认真看书例3,弄清题意后,思考怎样移,注意顺序,重点看黄色字体。
2、认真看例4,思考:这四个图形能一次移到图(2)吗?应该怎样移,有几种移法?四、先学师:看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开始看书自学。
(四)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师:看完的请举手,下面老师要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出示检测题2名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完成(五)做一做练习六第3题要求:要看清题中黄色字体的要求1、指名板演2、生独立完成五、后教(一)更正师:认真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和你的答案不一样的请举手。
(指名上台用红笔纠错)(二)讨论1、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师:谁能说说怎样画平移图形?师强调:(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平移前,先要确定图形中某一点的位置,画新图形中的每条线段长度与原图形每条线段长度要相等。
2评正确率、板书3、师:对照黑板上的答案,批改自己的。
4、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在方格纸上画评移图形的方法……下面就用今天所学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好。
六、当堂训练练习六第4题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精选4篇】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精选4篇】三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各种秤、盐等。
教学设计:一、引入新知1、游戏激趣: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背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
谁想来做?背的同学,你能把你刚才的感受讲给我们吗?2、实践体验:课前,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些物品,请同位两个人互相掂一掂,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感受?3、导入新知:通过刚才的"背一背"游戏和掂一掂活动,同学们都感受到物品有轻有重,那么象一个苹果、一杯水、老师的体重等,你们想不想知不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重?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有多重。
(板书:有多重)二、探究新知1、认识秤在我们购物的时候,常发现有的物品有包装,物品的重量我们可以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的标识。
但也有很多物品并没有包装袋,比如鸡蛋,苹果等,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有多重呢?对,要想知道这些物体的准确重量,我们可以用秤来称,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秤?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种秤,请看(实物出示体重秤、天平、台秤)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种,你们想看一看吗?(大屏幕出示各种秤)2、认识天平我们了解很多种秤,其实,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会常用到天平。
(介绍天平)天平两端有两个托盘,一般情况下是左边放要称的物品,右边放法码。
当红色的指针指在正中间时,说明天平两端的物品是一样重的。
那么,法码显示有多重,左边的物品就有多重。
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5篇
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5篇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06-107页的练习十八。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三、四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四、教学难点: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五、教学材料:口算卡片。
六、教学途径: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基础练习基本1、判断下面各题的首商是哪一位246÷3246÷248÷448÷62、笔算:792÷6844÷4984÷3895÷5全班学生练习,指名板演,亲正时要学生根据计算法则说出计算过程。
3、口算:84÷2=320÷8=680÷20=60÷6=4000÷2=70×8=4、完成书上练习十八的第1题。
学生口算,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1、表格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指名回答。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学生口算。
4、小组比赛。
出示表格。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基本练习课堂作业这个表格是让同学们填什么数请同学们填表格。
3、笔算: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板演。
4、应用题。
(1)第5题。
请同学们先读题,再找一找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再在书上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教师单独辅导。
5、聪明题。
请小组讨论这道题目应该怎么思考再在书上填空。
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教师批改。
1、指名回答。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板演。
3、学生自己读题,再列式计算。
4、教师辅导。
5、小组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练习十八84÷2=42320÷8=40680÷20=34060÷6=104000÷2=202370×8=560八、课后小结: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教案设计(7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教案设计(7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教案设计(7篇)数学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以下是我准备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教案设计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教案设计(精选篇1)一、单元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二、教学内容:万以内进位加法三、教学目标:1、经历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认识过程,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2、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进位的加法题四、教学重点: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五、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1、口算:50+70300+500900—50044+2230+5035+5587+49(遇到困难)2、87+49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万以内进位加法。
(二)新课展开1、春天到了,学校安排我们坐车去动物园春游,三年级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辆车限坐88人,两个班坐一辆车能坐的下吗?2、列式计算。
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5+7=1240+40=8012+80=9245+7=5252+40=9247+5=5252+40=924、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没有同学直接用45+47算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请生上台演示)5、列竖式计算6、多媒体出示例1图片,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7、列竖式计算(重点讲解)(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独立完成做一做1、22、请生回答,集体讲解订正(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位数的运算法则,你们学会了吗?(五)作业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教案设计(精选篇2)一、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和欣赏各类徽标,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区别,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020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三单元测量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单元时、分、秒课题:秒的认识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遵守、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多媒体课件: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情景。
师:在201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还有那旋转计时的“小彩旗”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你看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二、一!”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秒。
(板书:秒的认识)2.在生活的哪些地方你见到或用到过“秒”呢?结合主题图,学生自由发言。
(红绿灯转换、赛跑等都用“秒”来计时。
)二、互动新授1.秒的认识。
(1)进入情境,全面观察。
提问:我们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钟表,仔细观察,说说你从钟面上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观察,再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观察的结果。
(预设:我发现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中还有5个小格……)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准确。
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
(2)认识1秒。
提问:在钟面上跑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
“秒”可以记录比1分更短的时间。
那在钟面上怎样表示1秒呢?(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教师用课件演示秒针走1小格的动作,让学生观察。
(3)体验1秒钟。
①提问:1秒有多长呢?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2020年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秒》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
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
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3)理解1分=60秒。
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计划 (1)第1课时秒的认识 (2)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 (4)第3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6)第4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8)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9)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9)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11)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3)第4课时估算 (16)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18)第三单元测量 (20)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 (20)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21)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23)第4课时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26)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29)第6课时解决问题 (31)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计划 (35)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36)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8)第3课时练习课 (41)第4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43)第5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45)第6课时练习课 (46)第7课时解决问题 (47)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50)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51)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学计划 (52)第1课时倍的认识 (53)第2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54)第3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 (57)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计划 (58)第1课时口算乘法 (59)第2课时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 (61)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62)第4课时笔算乘法(一次进位) (64)第5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66)第6课时笔算乘法(练习课) (68)第7课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70)第8课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72)第9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课) (73)第10课时乘法的估算 (75)第11课时解决问题(1) (76)第12课时解决问题 (78)第13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81)第14课时整理与复习 (83)第15课时数字编码 (84)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86)第1课时四边形 (86)第2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89)第3课时周长 (92)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94)第5课时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解决问题 (97)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00)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100)第2课时几分之一大小比较 (102)第3课时几分之几的认识 (103)第4课时几分之几大小比较 (104)第5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105)第6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 (106)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计划 (107)第1课时集合 (108)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计划 (112)第1课时复习时、分、秒 (113)第2课时复习笔算加减法 (115)第3课时复习测量 (117)第4课时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 (120)第5课时复习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121)第6课时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25)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三篇2020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三篇2020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三篇2020,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形成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2、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课件)、学具袋〔内装小三角形(直角、锐角、钝角)、小长方形、小正方形、圆形、小平行四边形各四个〕长方形方格纸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玩个数学游戏吧!(投影出示P54图)1、师讲明游戏规则①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图形,并涂色。
②描出所画图形的边框。
③相同时间内完成多种画法者为胜。
2、学生独自活动、小组交流推选作品。
3、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师生互评。
4、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面积与周长的含义不同;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二、整理概括1、在本单元中,你还学会了面积的哪些知识?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总结。
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面积单位及进率应用计算方法3、生活中哪些方面会用到这些知识?三、实践应用:1、课件出示P55实践活动的情境图。
(小明家厨房装饰,如何选用地砖)。
从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能帮助小明解决问题吗?动动脑,动动手,看谁是数学小能手。
(1)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答。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发表各自的意见。
课件出示解题过程。
四、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1、用两个边长是6cm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2、一个卫生间用长方形地砖铺地,每行铺15块,铺了10行。
这个卫生间一共铺了多少块地砖?如果每块地砖长3分米,宽2分米这个卫生间的面积有多大?五、思维训练P55画一画的(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设计2020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一:认识分数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程出版的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
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
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
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
(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
于是派孙悟空去找。
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
瓜。
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
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
”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
”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
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
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练习运用(略)
反思:
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1.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
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
“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平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
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
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
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
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
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
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
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
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
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
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
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
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
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
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_了先前的认识。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
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
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二:认识分米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