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
无线通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无线通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3e45c4580216fc710afdbb.png)
无线通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下发的《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明确提出了要求建设和完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标签:无线通讯;井下;应用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根据国家安全監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件的通知。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在灾变期能够及时通知人员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建设完善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都需设本安防爆电话。
井下避难硐室(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都需有直通矿调度室电话,在特殊环境如:工作人员密集区域、现场环境嘈杂场所,都需设有扩音广播话站,发生险情时,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
一、系统总述基于黑龙江鸡西矿业集团”六大系统”的建设,在井上井下完善环网一体化的技术装备下,黑龙江鸡西矿业集团新发矿的主干光缆环网,实现对全矿统一的有线和无线调度指挥。
此方案采用MTD-958dx软交换多媒体生产调度指挥系统为核心,此系统是当前煤矿最前沿的调度解决方案,本系统基于NGN(下一代网络),在煤矿工业以太环网的基础上建设,解决了”六大系统”中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的所有功能要求并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通话质量以及丰富的调度指挥管理功能。
同时解决了传统的调度设备只能处理音频信号,功能和业务都比较单一;因MTD-958dx软交换多媒体调度指挥系统开创性的植入各种多媒体模块,不仅可以向下兼容传统调度机基本功能,而且调度信息更丰富(如有电话呼叫调度时触摸屏上会有文字提示和语音提示),还可以处理视频、数据报表、传真、短信、电子邮件、语音信箱等现代化的多媒体业务。
井下无线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井下无线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6838f5f705cc17552709c6.png)
蜜@ 制学崾滁
聊
安 《 全 》2 0 0 8 年第
11
期
井 下 无 线 技 术 在 煤 矿 安 全 生 产 中 的 应 用 分 析
张
一
博
栾龙 发
昆 明理
工
张 智宇
大学
黄 永辉
摘 【 要】
飞 速 发展 的无 线 通 信 系 统在 今 天 已 经 应用 于 各 行 各 业
。
。
特别对于 矿业 而 言
,
数 字信 号取 代 模 拟
。
这 种作业 经常有
、
。
无 线通 信 发 展 始 于 本 世 纪
20
。
年代
经 历 了 由模
很 多重 型 设 备 参 与 其 中 试 配 合要求很 高
,
,
设 备之 间 的运 输
、
安装
。
、
调
,
拟 信 号 转 变 为数 字 信 号 这
应 用 范 围 也 大 大 地 增加
业
。
。
一
过程
在这
一
过程 中
,
其
信 息传输必 须 及 时
《全28第1 安 》0年 1 0 期
机 ,建立 N . o7信 令链 路 ,使 K W4手机 在井 下或 地 T 面能够方便地拨打调度固定 电话 、公 网市话及 无线 电
话 。R C使 用 0 5 m 双 绞 线 连 接 R P .m P时 最 远 可 支 持
留窦
聊
信系统将泄漏话音通信 系统 、数 据通信 系统 和视频通
如今
,
井下
,
生 产 的需 要
又 满足 地 面 生 产
,
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在煤矿井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在煤矿井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236c3b3968011ca300911e.png)
通 信系统保证 了这些人员能够 与生 产调度室及 时取得联系 。 它具有安装快捷 . 能在较短时间 内形成局 部移动通信系 统的 特 点。系统能 与矿井行政 、 产通信 系统实现组 网, 生 特别 是当
井 下发生紧急情况时 , 可为井下提供能及 时与地面联 系的工 具, 对抢险 的组织非常有帮助 。
要。
该技术不符合 国际电信 联盟标准 , 没有在 电信公 网和企
业专 网中大规模 应用 , 属于通 信行业 的边 缘技术 , 与其 配套
的手机 、 元器件等附属产业链非常 薄弱 , 相关 的产 品生产 、 技
术研发与工程服务人才部较少。从技术角度 ,C MA在煤矿 SD
() 3 通过开放 的协议. 方便 接入任何 WII 可 F 协议标准 的 设备 , 实现矿井各种系统数据无线传输 。 () 4 系统 区别于传统无线通讯类设 备 , 不受信 道的限制 , 可通过高带宽支持大量用户同时通讯 。 () 5系统采用本质安全供 电和通信设备本质安全 的方式 ,
21年9 02 月第 2期 6
Sn技 eng i 科 c Thl i c e coy s i & 视o界 o e Vn
矿业科 技
在 回风 区域 和工作面实现 了不受危 险状况影 响 , 全天候 的无
线通信 。
网互联互通 ;3 业务信道少、 () 覆盖范 围小、 手持机功率大 、 不环 保、 通话安全性差等。 1 WII . 4 F(  ̄井无线局域网) WI Wi l sie t 技术 , H{ r e Fdly es i) 归属于国际电信联盟 rU。 I 为 T 短距无 线宽带数 据传输 ,定位为非移 动 的无线 宽带数 据通 信, 主要应用 于 WL N无线本地局 域网市 系统采用 一体化结构设 计 , 泛采用 广 F G D P等先进 的硬件技术 , P A、 S 软件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 , 采
KT101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在南山矿井下应用
![KT101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在南山矿井下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82b0d1ad51f01dc281f1e8.png)
[ 摘
要] 介绍了 K 0 T11井下无 线通 信调 度 系统 解决 了南山煤 矿 井下人 员的移动 通信 及人 员 的 准 实 时定位 问题 , 变 了 目前 井下 通信 手 段 落后 , 改 生产调 度 指 挥 不及 时 的局 面 , 通过 先进 的定位数 据模 型 算 法 实现 人 员的 准 实时定位 。 该 系统采 用 的 P HS技 术是 种 成 熟的 无线 通信 手段 , 具备 组 网灵 活 、 资省 、 效快 等优 势 。 投 见 [ 关键词 ] 定位数据模型算法;H 技术; T 16 PS K W 0 矿用隔爆型基站 ; 组件 G S I 技术 [ 中图分类号]T 2 文献标识码 ]B [ N95[ 文章编号 ]17 - 4 ( 1)3O5 一 629 3 0 0 一 1 3 9 2 1 1 O
作 面、北五区采掘工作 面、 10车道 、30机车 一8 一1 道、 三水 平 轨 道下 山 、 三水 平 机道 下 山 、 三水 平 南
翼 轨道 下 山采 区行人 及皮 带上 山 、采煤 工作 面 及
运 输巷 道 。
12 5
张庆岐
K 11 T 0 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在南 山矿井下应用
井下覆盖区域包 括西一 区、 西二区 、 盆底 区 、 北五外区 、 一水平大巷 、 二水平南大巷 、 二水平北 大巷 、 强力皮带巷 、 人车暗井系统 、 西一区采掘工
南山煤矿为建设现代化矿井 ,提高生产调度 效率以及及时了解下井人员的位置,决定建设矿
用小 灵通 移动 通讯 系统 。作 为现代 化 的移 动通 讯 系统 ,矿用 小灵 通 系统 可 以为 井 下人员 提供 随时
管理 人员 之 间以及 管理 人员 与地 面人 员之 间无 法
wifi网络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分析
![wifi网络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3efe13650e52ea5518988e.png)
的特 点 。 Wi i无 线 网 络 是 由 无 线 网 卡 和 AP( f Ac c e s s p o i n t ) 即 网
通讯 , 但这 种技术不符合 国际 电信联盟 的标准 , 是 一种边缘 技
的监测和安全 。而基于 Wi i的宽带无线通讯系统, f 能够很好
地 突破 井下无线通讯技术的瓶颈,更好 地实现煤矿井 下的无
线 通信 。
术, 且使用时必须单独组 网, 泄漏 电缆对信号的衰减也很快 ,
通讯 的距离也较短 , 因而应用范 围并不广泛 。
关键词: Wi i 网络 通 讯 技 术 ; f 煤 矿 井下 ; 工业以太 网; I P P B X 调 度 系统
中图分类号 : T D6 5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1 1 3 1 ( 2 0 1 3 ) 0 2 . 0 2 0 5 — 0 2 基于 3 G技 术的 C D MA技术 , 这种技术能够同时实现数据和 图像 的传输 , 通信覆盖面较广 , 通话 的信道也 比较多 , 通话质 量好 , 能实现全矿井的无线通信, 但 这种技术 的使用成本高 ,
投资 , 成 本较低 ; Wi i无线通 讯系统 直巷道 覆盖距 离可 以达 f
络桥接 器组 成的 , 组 网的系统包 括 AP节点 、网络 服务器 和 无线 站点 , 在 Wi i 的热 点区域 , f 任何 一个 带有 Wi i 无线 网 f 卡 的终 端都可 以进 入到 由站 点和节点之 间组建 的局域 网 中, 在地面 上的短距 离无 线通讯 中, Wi i技术 的使用 已经 比较成 f
wifi网络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wifi网络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49a0dcff00bed5b8f31d5d.png)
wifi网络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摘要:WiFi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能有效地保证煤矿井下的正常通信、大大提高煤矿井下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对WiFi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WiFi;通讯技术;煤矿井下作业;应用优势中图分类号:TD65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WiFi通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WiFi通讯技术也为我国煤矿业数字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众所周知,煤矿井下工作环境复杂且恶劣,WiFi通讯技术可以改善井下通信条件,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因此,我们应当对WiFi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予以高度的重视。
2 WiFi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应用的优势1)成本低。
煤矿井下作业应用WiFi通讯技术时,只需要安装若干个无线网络节点便可覆盖较大面积的煤矿周边区域的信号,相对于传统的局域网布局而言,省略了众多的布线环节。
一方面节约了材料成本,另一方面也节约了人力成本。
2)传输速率快。
煤矿井下作业应用WiFi通讯技术,在信号稳定的情况下,WiFi的最高传输速率可达到100Mbps,即使是在有磁场干扰或信号较弱的环境下,我们通过调整WiFi的射频,也能保证WiFi通讯技术的传输速率在10Mbps以上。
这是WiFi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作业应用的一个明显的优势,该优势有效地提高了煤矿井下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3)无线信号的覆盖面积大。
一般而言,传统的蓝牙连接技术能覆盖半径15m左右的范围,而WiFi通讯技术的覆盖面积是蓝牙技术的10倍以上,一些增强型的WiFi,其信号甚至能覆盖400m半径范围。
这大大满足了煤矿井下作业对无线信号覆盖面积的需求,为井下作业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4)系统接入便利。
WiFi通讯系统采用开放的、标准的协议,提供通用的无线传输平台,其他系统可方便接入。
WIFI技术在矿井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WIFI技术在矿井无线通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96d7e5cd0d233d4b04e69cb.png)
WIFI技术在矿井无线通信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WIFI的技术无线通信原理及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在矿井应用中实现方案,总结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该技术在矿井井下无线通信中的发展前景,相信不久的将来该技术在煤炭行业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标签:WIFI 无线通信1 概述由于煤炭矿井生产环境的特殊性,井下作业对生产管理有非常高的实时性要求,作为生产管理人员、电机车司机、皮带维护工和其它流动人员应能够与生产调度室及时取得联系,将生产一线的各种情况上报,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虽然煤炭企业对生产安全都非常重视,但事故的发生是不确定性的,事故发生后必须依据当时情况,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对井下人员进行紧急抢救。
但井上对井下人员的监控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还很不完善,对于井下人员的情况不能及时反映,导致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准确的得到井下人员的信息,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以致会造成抢险不及时,有可能贻误对生命的抢救。
因而对于现代化的各煤炭企业,实现下井作业人员与调度管理员的实时通讯,使井上人员及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及作业情况,开发建设煤矿井下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已成为各煤炭企业实现煤炭安全生产调度和保障生产人员安全的迫切需要。
由于煤矿井下的特殊性,制约了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我国井下无线通信系统一直主要靠引进吸收国外的相关技术,但随着近年来地面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科技研发的不断投入,新型的无线技术越来越多的服务于煤矿井下。
目前可用于煤矿井下的无线系统主要有:漏泄通信技术、透地通信技术、井下小灵通技术以及WiFi技术。
漏泄通信技术、透地通信技术信号技术陈旧,目前在井下无线通信系统中已经不再应用,小灵通技术发展时间长,系统成熟可靠,造价低,近年来许多矿井都采用了此类的矿用无线通信方案。
然而今年2月工信部门发文,明确要求所有1900—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应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所使用的频段也将被收回用于3G使用,因而使用较多的基于小灵通技术的矿井无线通信系统将面临新技术的更新换代。
井下无线通信的特点及运用
![井下无线通信的特点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c0c21226fff705cd170aa0.png)
井下无线通信的特点及运用0前言目前能源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这就要求国家对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力度逐步加大。
同时如何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井下发生事故时,就能凸显出这种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
但是,由于井下特殊条件所限,无线电波的传播遇到很大困难,如设备制造成本高、抗干扰能力差、携带不方便、使用范围局限性大,这些对于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值得探索研究。
施工中安全是一切的基础,质量是工程的重要保障。
对参加施工人员,要进行敬岗爱业的教育宣传,强化施工中的安全责任意识,上岗前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为确保施工质量,从选材上、安装上严把质量关。
无线市话PHS系统为技术核心的通信系统, 经过合理设计改造,作为井下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来说,由于具备一些国家公众移动电信网络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与设备的条件,可以根据煤矿安全技术标准的条件进行修改、设计,这样可以使技术移植从地而到地下,使得井下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成为可能,文中主要针对其中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1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及技术优势作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现在煤矿企业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基于专门服务于井下工作地点、特殊行业的专用无线通信, 这种传统的通信系统早己经不能满足煤矿企业生产需要。
再加上一些煤矿企业生产特点,比如,用户群落少,爆矿专用通信的需求量也十分有限,所以关注程度不是太高,新设备与新技术的发展往往落后于公众的通信水平。
通过一定的煤矿安全技术改造,能够使得无线市话PHS系统(亦称小灵通系统)应用于井下的特殊情况,通过一些核心技术的改造,可以大大提高井下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的发展。
这样就能加快井下通讯发展的步伐,提高了服务的水平与档次。
作为目前电信公网中成熟先进的技术,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内核更容易掌握,其中的逻辑接口、系统标准、乃至主要结构与无线市话PHS系统相同,设备的兼容性不存在问题,与传统井下无线通信设备相比,具有明显技术优势[1,2]:(2)现代公众无线通信的高技术平台为井下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搭建技术平台,同时使井下通信装备能力水平得以提高,力争赶上地而的通信技术发展情况;(2)有线和无线的紧密结合,可以视为系统的无缝衔接,让用户在使用有线的基础上,利用无线调度的特点,保证有线和无线通信的一致性,实现矿区信息通信技术与大众通信技术的结合,这样能够做到统一调度和指挥;(3)使用当前相关的无线通信设备,保证井下通信系统整体的可靠性,性价比也较为合适, 而且井下的个人终端能与大众通讯终端差不多,在方便性方面得以提升,大大提高了井下无线通信的技术发展;(4)通信网络的设计统一,要求井下无线通信与地而的无线通信相一致,对于个人终端来说,在地而和井下自由漫游己经不是问题,接入公众通讯网也成为可能;(5)支持高密度话务,这就使得各种场所的覆盖基本达到要求;(6)大小功率基站混合组网(40mW、10mW);(7)小功率基站(10mW)远端供电。
井下无线通讯与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矿的应用
![井下无线通讯与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矿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072406c1ed9ad51f01df24a.png)
基站 的接 口, 号通过基 站 的射 频调 制波 发射 , 信 与手 机 间构
成无线链路。通 过 中心控 制器、 站 、 基 基站 线路延 伸器 、 G K
I 定位管理软件 l
光端机 、 手机 、 务 台等设备 提供 终端 用户话 音, 据通 信。 话 数
人员定位 煤矿安全 应用
定位 ; ⑥终端可以发送报警信号, 定位平 台显示相关报警信息 ; ⑦持 卡人 员活动路 线轨迹查询。
关键词 无 线通讯
制器的定位接 口进行通讯 。其主要功能 : ①接 收中心控 制器
1 人 员 定 位 系 统 与 无 线 通 讯 系统 的概 况 11 系统 组 成 .
发送过来的原始定位数据 , 根据定位数据 获取 定位 目标 的信 息并计算坐标位置 , 存储定 位记录 到数 据库 ; ②接收 中心控 制器发 送过来的报警数 据 , 分析报警数 据 , 把报警记 录存 并 储到数 据库 ; ③发送 实时定 位信息到定 位 客户端 ; ④接 收定 位客户端发送过 来的定位设置命令 , 并把 命令 转发到中心控 制器 ; ⑤接收 中心控 制器发送 过来 的命 令 回应信息 , 转发 并
维普资讯
务t 甜技 j c 晨
27 增 0年 刊 0
井 下无 线通 讯 与人 员定 位 系统 在 煤矿 的应 用
杨建新 马新 涛 石宏杰 李鹏
220 ) 7 13 ( 临沂矿业集 团公司田庄煤矿 , 山东 兖州
摘
要
①持 卡人 与调度室单方紧急 呼叫业务; ②在调度 室 内显示呼一 人资料和 呼叫地 点; 1 ③定 时上报 ; 实时查询 ; ④ ⑤精 确
无线以太网技术在煤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以太网技术在煤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42bfe0b8f67c1cfad6b8b7.png)
专栏投稿邮箱 :
i ia i i .e.n e n@ c n 1Ic h h a3
障, 可以重新再选 择另一个节点进行通信 , 数据
s AN 技 灾能力 、系统依赖地 面的中心语音 或无线交 仍 然 可 以高 速 地 到达 目的 地 。Meh WL
一
定的改善 ,但现有 的工业 以太 网技术 均采用
有线传 输的方式 , 以面对井下复杂、 难 狭小且不
断 移 动 的生 产 环 境 。
Meh网络 即 “ s 无线网格网络”它 是一个无 ,
网络架构 , s AN网络要比单跳 网络更加 Meh WL
吞吐率可达 :5 p (0 . l 、2 Mb s 线 自组 网网络 ,是一个动态的可 以不断扩展 的 Mb s 8 2 1b) 0 p (0 . l ) 5Mb s(0 .I ) 8 2 1g 、10 p 8 2 1n ,可以承载 语音 、数据 、视频业务 的传输。 特殊性来分析 , 漏泄通信 、 透地通信、 HS( P 小
时上报、 各部分之 间的协同通讯等均缺乏有效 的通信技术手段与装备 , 许多事故中都有矿工
张锋
通股份有限 总经 理 , 高
师.
l V wL N) 并非死于 灾害的第一现场 , 而是死于回撤 的途 随着VoP在无线 以太网中应用 ( o A 的
中或次生的灾害中的悲剧发生。 为此, 国家安监总局提 出了到2 1年 中国 05 所有煤矿都将建立 “ 监测监控” 人员定位” 、“ 、
系统组 网: 在系统组 网方面 , 井下的通信系
系统 自成 网络 , 系统带宽低、可靠性低 、 不具备 冗灾性 能。 近年来 , 随着工业 以太环 网技术在煤
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328f16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1.png)
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煤矿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成为保障煤矿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井下工作的矿工们需要一个可靠、快速的通信系统来进行信息交流,及时处理突发情况,保障人员安全。
本文将探讨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一、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建设1. 专用通信网络:为了能够实现井下的通信需求,煤矿通常会建设一套专用的通信网络。
该网络需要满足井下环境的特殊要求,如能够在高温、高湿、低氧等恶劣条件下正常工作。
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大的覆盖范围和高传输速率,以满足多个工作面的通信需求。
2. 井下通信设备:井下通信设备是构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井下通信设备主要是有线电话和对讲机,但由于其受限于线缆布线的范围,无法满足井下广域通信的需求。
因此,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在煤矿井下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对讲机、隧道电台、手机信号中继器等,它们能够在井下提供便捷的语音和数据通信功能。
3. 地下通信信号覆盖:为了保证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在地下进行信号覆盖。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安装多个信号中继站和天线,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通过合理规划信号分布,并选用合适的天线和信号中继设备,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信号覆盖范围,提高通信质量。
二、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应用1. 事故应急救援:煤矿事故时,井下通信系统能够及时传递事故信息,帮助指挥中心了解情况,并快速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矿工通过通信设备可以发出求救信号,以便其他人员能够迅速找到被困人员的位置,提高救援效率,降低伤亡。
2. 生产指挥调度:井下通信系统对于生产指挥调度起到了关键作用。
矿工可以通过通信设备与监控中心进行联系,及时了解作业指令和工作安排,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
通过通信系统,矿井管理部门还可以实时监测工作面的运行状态,及时掌握生产情况,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 安全监测预警:煤矿井下通信系统还可以与安全监测系统相结合,对井下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煤矿井下通信技术与网络建设
![煤矿井下通信技术与网络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0d78e4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1.png)
煤矿井下通信技术与网络建设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推动,煤矿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和挑战。
煤矿井下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其通信技术和网络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煤矿井下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建设的需求进行探讨。
一、煤矿井下通信技术的发展1.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在煤矿井下,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有线通信往往无法满足矿工之间的通信需求。
因此,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在煤矿井下显得尤为重要。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矿工之间的语音通话,还可以支持数据传输和视频监控等功能。
2.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煤矿井下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如有害气体泄漏、地质灾害等。
因此,煤矿井下的安全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煤矿井下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3. 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煤矿井下的环境复杂多变,矿工的工作状况也需要随时掌握。
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矿井内部环境和矿工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
通过远程监控技术,煤矿管理部门可以及时了解矿井内部情况,做出相应的调度和决策,提高矿井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二、煤矿井下网络建设的需求1. 网络覆盖全面煤矿井下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作环境,其网络覆盖必须要达到全面的要求。
只有实现了全面的网络覆盖,才能保证矿工之间的通信顺畅,以及对矿井内部环境和矿工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
2. 网络安全可靠煤矿井下的网络建设必须要具备安全可靠的特点。
网络安全可以保障煤矿信息的保密性,避免敏感信息被泄露。
此外,网络可靠性的要求也很高,煤矿井下的网络需要具备抗干扰能力,并能保持稳定的通信连接。
3. 网络带宽高速煤矿井下的工作要求实时传输大量的数据,因此网络带宽的需求很高。
只有实现了高速的网络带宽,才能保证数据的传输效率和通信的顺畅。
三、煤矿井下通信技术与网络建设的挑战1. 环境因素的限制煤矿井下的特殊环境对通信技术和网络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3dc24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5.png)
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煤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井下环境的特殊性,通信设备的使用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设计一个可靠高效的井下通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和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
一、井下通信系统的需求分析1. 井下环境的特殊性煤矿井下环境具有高温、高湿、高浓度等特点,对通信设备的工作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井下通信系统需要具备抗干扰能力,能够在恶劣条件下始终保持良好的通信质量。
2. 井下安全生产的要求煤矿作为危险行业,安全生产是井下通信系统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系统需要能够及时传递安全警报、数据监测等信息,以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立即响应。
3. 工作效率的提升井下通信系统也需要满足工作效率提升的需求。
通过设备间的信息共享和远程控制,可以减少煤矿工人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信息化管理。
二、井下通信系统的设计原则1. 可靠性和稳定性井下通信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工作而不中断。
为此,可以采用冗余设计、备份通信链路等手段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 适应性井下通信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能够应对不同情况下的通信需求。
对于煤矿井下环境的变化,系统需要能够灵活应对,确保通信质量不受影响。
3. 可扩展性井下通信系统应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根据煤矿的发展需求进行升级和扩容。
对于新的通信技术和设备,系统需要能够与之兼容,确保系统的长期可用性。
三、井下通信系统的应用1. 固定通信固定通信是井下通信系统中最常见的应用。
通过布设信号传输线路,在井下的各个区域之间进行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
这种方式适用于各种工作面、回采区等固定区域的任务协调和指挥。
2.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是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在移动端和需要灵活工作的环境中,使用无线通信系统能够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无线通信可以通过无线信号覆盖整个井下区域,使移动设备之间可以进行语音和数据的传输。
WiFi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WiFi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bb05d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74.png)
WiFi 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摘要:煤矿井下作业需要得到强大的后勤保障与统一部署,才能够在确保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煤矿生产效率,进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而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在“WiFi通讯”等强大后备技术的支持下,不仅能够实现煤矿井下的顺畅通讯,同时还能够精准进行人员定位,实施井下环境监控、以及远程控制各类采矿设施等等,极大提高了煤矿生产效率。
基于此,本文针对WiFi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WiFi通讯技术;煤矿矿井;技术特点;应用途径引言:WiFi通讯技术的发展,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形式都带来了很大变化。
传统煤矿井下作业由于环境复杂且条件恶劣,因此人员的安全与生产效率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保证。
而在WiFi通讯技术的支持下,不仅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传输环境,同时也能够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远程监控与部署,从而创造了我国煤矿业数字化转型的良好契机。
为此,需要人们对WiFi通讯技术予以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其应用效果,以便于能够创造更为理想的井下作业条件。
一、WiFi通讯技术的主要特点WiFi技术又被称为Wireless Fidlity,是一种802.11b标准的网络通讯技术,因此能够支撑手机与电脑等应用设备在短距离中接入无线网络,并能够实现多台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流通与共享。
也正是基于这一特点,WiFi通讯技术可支持煤矿井下作业的顺利开展,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加密保护的方式,来避免局域网内的数据遗失,保证了人们通讯交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1]。
而在工作状态下,WiFi通讯技术的工作环境总共由3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网络服务器、AP(Access point)节点以及无线站点。
三者共同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组网,并且在2.4GHz直接序列扩频的支持下,其最高数据传输速度可达54bit/s,同时随着使用环境的变化,通讯信号强度能够在5.5bit/s、2bit/s和1bit/s等3段速率下灵活切换,因此不但适用范围广,同时还具备可移动携带的功能特点。
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应用
![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5e3ab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3.png)
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应用提纲:一、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二、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的优缺点三、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四、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五、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案例分析一、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线通信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煤矿井下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其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更加突出和紧迫。
目前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主要采用射频通信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等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信号传输不稳定、设备复杂难用等。
因此,开发出一种稳定可靠的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二、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的优缺点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克服地面与井下通信环境不同的困难,随时实现地面与井下的双向通信,并且具有实时性和便捷性。
但是该技术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信号传输距离短,易受障碍物干扰,设备体积庞大,耗电量大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三、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1.天线技术;2.信号处理技术;3.传输协议技术;4.数据加密技术;5.多通道接入技术等。
其中,天线技术是实现稳定通信的基础,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品质和传输速度,传输协议技术可以保证通信的有效性和实时性,数据加密技术可以防止信息泄露,多通道接入技术可以提高通信效率。
四、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技术基础更加稳定;2.多层次应用能力不断提高;3.通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未来的无线通信技术将更加高效、快速、安全、稳定和智能化。
五、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案例分析1. 深圳市万科地下空间工程无线通信应急救援系统2. 河南省一矿矿井通信救援系统3. 欧洲一家煤矿通信救援系统4. 山西省煤矿应急救援无线通信系统5. 陕西省煤矿地下安全监测及通信应急救援系统以上案例均运用了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煤矿井下的即时通信、实时监测和远程救援等功能。
基于工业以太网和WIFI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在煤矿上的应用[论文]
![基于工业以太网和WIFI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在煤矿上的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67690f5910ef12d2bf9e705.png)
基于工业以太网和WIFI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在煤矿上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吴寨矿基于工业以太网和wifi技术井下综合通信系统的建设,该系统为吴寨矿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高效、可靠、宽带的信息基础平台。
目前在此平台上实现了无线语音通信和调度指挥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平台为吴寨矿未来的井下信息业务预留了带宽和接口。
关键词工业以太网 wifi技术无线通信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1 系统设计由于吴寨煤矿属于中小型煤矿,构造井下百兆光纤工业以太环网,采用kj399-f综合通信分站构造。
kj399-f具有通信分站和网络交换机的双重功能,并预留了足够的接口和交换能力,未来如果需要建设井下千兆环网,可以增加井下千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之后,把kj399-f接入千兆交换机,构造千兆+百兆的分层次井下工业以太网系统。
根据吴寨煤矿目前实际需要,首先确定了网络和无线信号的覆盖区域,之后对需要信号覆盖的区域进行现场勘察和初步测试,然后根据现场勘测结果和具体情况需要,确定井下的通信分站分布、天线安装、光纤走线、网络拓扑和电源取电方式。
保证井下宽带网络和无线通信信号的有效覆盖,保证网络的高效可靠运行,以满足目前及未来的业务需求。
2 通信分站的分布地面一台室外大功率通讯分站(位置设在调度楼上)将对地面的办公区域和生产区域进行覆盖,其中包括行政大楼,办公楼,调度楼等。
井下无线覆盖由37台分站完成,具体的基站分布如下说明:(1)副斜井2台,行人斜井2台,主斜井1台,共5台。
(2)西翼轨道运输巷2台,西翼皮带运输巷1台及西翼行人巷2台,共5台。
(3)集中运输巷,火药库附件各1台,共2台。
(4)西翼己一采区行人下山,西翼己一采总进风巷及总回风巷共7台。
(5)西翼采区集中运输下山,西翼己一采运输下山及西翼采区轨道下山共6台。
(6)11200机巷,11200风巷各1台11160机巷,风巷各1台共 4台。
(7)庚组采区运输平巷,轨道平巷共3台。
矿山煤矿行业井下4G通信系统现状
![矿山煤矿行业井下4G通信系统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dff1821b52acfc789ebc95f.png)
煤矿井下4G无线通信现状1.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1.1概述煤矿井下环境属于危险的瓦斯富集的环境,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也必须做防爆处理。
煤矿井下的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经过防爆处理,到国家指定的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后,由国家相关部门下发该产品的煤矿安全标志。
产品具备了煤矿安全标志和防爆证书,才具备了下井应用的基本条件。
说明达到了防爆要求和基本功能达到要求。
井下无线通讯系统达到下井要求,还远远不够。
达到商品化销售的煤矿井下无线通讯系统,还必须具备工业品生产许可证。
这是国家质量监督局根据国家要求,对高危行业产品实行的专项管理。
具备了煤矿安标和防爆证书的产品还要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相关部门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国家下发工业品生产许可证书。
这样,具备了上面条件的产品才能进行销售、安装施工和煤矿井下应用。
煤矿井下通讯最早是使用有线电话系统。
也就是,把地面的电话系统经过防爆处理后,安装到井下。
这样井下的电话就是防爆电话机,连接线是防爆通讯电缆。
这种电话虽然起到通讯的作用,但是很不方便。
固定电话,固定使用,起不到随时调度的灵活性。
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
随着地面无线通讯系统的应用,井下防爆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也逐渐有了市场。
其实严格来说无线系统属于国民大众都了解的应用,所以感觉上觉得很简单就是服务器+基站,其实无线通信是有技术含量的并且含量还很高,真的不是随便一些小的科研室攒个服务器就可以称之为3G无线通信系统或者4G无线通信系统。
2.1煤矿无线通信系统分类煤矿井下无线通信发展分为:煤矿漏泄通讯、煤矿井下小灵通、煤矿WIFI无线通讯系统。
煤矿井下3G无线通讯系统,又分为:矿用TD-CDMA系统、矿用TD+WIFI系统和矿用W-CDMA系统。
煤矿井下4G无线通讯系统,又分为:矿用FDD-LTE和TD-LTE。
1.煤矿井下泄漏通讯:煤矿井下漏泄移动通信系统是利用漏泄电缆径向辆射特性和双向中继放大技术,实现无线电波在屏蔽空间和井下巷道的双向远距离传输。
煤矿井下CDMA2000系统应用
![煤矿井下CDMA2000系统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b24d3187c24028915fc346.png)
煤矿井下CDMA2000系统应用摘要:目前,国内现有的煤矿井下无线通信主要为小灵通的phs 制式,随着小灵通的即将退市,井下无线通信市场将出现真空。
在此背景下,如能将电信cdma800m这种成熟的商用网络运用到井下通信,构建地面/井下一体化的移动通信系统,不仅可以借此拓展电信市场,也是一次技术创新,并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
现就相关细节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建议,作为后续同类项目开展的参考。
关键词:煤矿井下;无线通信;cdma1、项目背景和意义伴随着煤炭产能快速地提升,安全生产、效率生产、环保生产等也摆在了煤矿生产者和管理者的面前。
近几年煤炭企业频繁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政府和企业因此共同将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工作提上空前的高度。
煤矿企业的调度通信和行政通信系统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缺乏成熟的井下移动通讯解决方案。
矿井工人和工作人员的实时无线语音数据通信要求非常迫切,井下人员所处位置更新、井下生产的动态数据上报、地面通知的实时下达等都显示出井下通信系统业务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2、矿井移动通信特点1)电气防爆:煤矿井下有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和煤尘,因此移动通信设备必须是防爆型电气设备,且宜采用本质安全型防爆设备。
2)发射功率小:本质安全型防爆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在25w左右,为达到本安防爆要求,矿井移动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一般较小。
3)抗干扰能力强:煤矿井下空间狭小,机电设备功率大且相对集中,因此电磁干扰严重。
故应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4)传输损耗大:煤矿井下空间狭小,且有风门,机车等阻挡体,巷道倾斜、有拐弯和分支、巷道表面粗糙等,传输损耗大。
5)设备体积小:煤矿井下空间窄小,因此,移动通信设备的体积,特别是天线的体积不能很大。
6)防护性能好:应具备防尘、防水、防潮、防腐、耐机械冲击等性能。
7)抗故障能力强:煤矿井下环境恶劣,设备故障率高。
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应具有较强的抗故障能力,当系统中的某些设备发生故障时,不会造成整个系统瘫痪,且应具有自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由于近几年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为更好地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能更好地实现管理人员、一线职工及调度人员之间的实时联系,当井下某地点发生事故灾害时能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到井下其它各作业地点人员,便于煤矿应急救援,在日常井下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增强了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生产信息及时反馈。
关键词:煤矿安全井下无线通信 wifi实际应用
1 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
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以有线网络为骨干,以无线网络为延伸,在井下设立若干基站,通过无线局域网覆盖井下巷道,利用矿用本安手机等终端接入设备来实现群呼组呼等功能,从而实现井上对井下语音调度以及井下对井上的信息反馈。
井下应急救援,即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与井下的现场工作人员进行通讯,可以使井下所有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紧急警报,采取应急措施或迅速撤离,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保障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
将有关发生了何种紧急情况及发生在何处、采取何种应急措施等一系列指令覆盖至井下所有相关人员。
在日常作业中,借助该系统指令可进行人员调度、指挥生产、通报生产情况等,从而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提高井下作业效率。
2 采用的规程、规范和标准
《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3 系统介绍
3.1 采用何种系统
该系统是根据当前煤矿井下通信系统功能要求的不断增加而开发的一套kt158井下矿用无线通讯系统。
该系统本着先进性、稳定性、实用性、经济型、兼容性、灵活性的设计理念,在井下进行合理安装布置,丰富了本矿井下通讯联络方式。
3.2 系统具备功能
①实现井上井下通讯一体化、有线无线一体化、调度通讯行政通讯一体化。
②有调度机(软件)可以实现组呼、群呼、调度强插、强拆、会议功能、录音功能、监听功能。
③通话记录查询功能。
④具有呼叫转移功能。
⑤对手机可进行等级限制,设置不同的呼叫权限用户。
⑥有系统维护功能:系统具备计算机管理及维护、系统测试、远程维护功能。
⑦遗漏电话通知功能:手机关机或不在服务区,所有来电留有记录,一旦手机开机或到达服务区时,以短信形式通知,包括来电号码、拨打时间等信息。
⑧一键拨号。
⑨手机终端功能:
a来电显示;b状态概要显示;c呼叫等待,呼叫保持;d有密码保护功能;e短信息功能:可实现点对点手机短信功能;f对讲功能:可实现对单个手机或手机组群的对讲功能,如同井下对讲机。
4 目前应用情况
该系统在不改变当前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与井上井下以太环网无缝对接,实现与矿井上下信息化数据网络的互联互通并接受统一管理。
每台环网交换机最多能扩展20个分站,单基站可支持16部手机同时使用。
该系统共计地面大功率基站3台,井下矿用本安型基站80台(kt158-f矿用本质安全型无线基站),关联80台隔爆兼本安电源(kdw660/18b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源),交换服务器1台,手机100部(kt158-s矿用本质安全型手机)。
手机分配方案:矿副总级以上领导、各生产专业相关负责人、区队党政负责人、现场跟班安检员及采掘生产班组长,每人1部。
5 系统组成
①kt158-f矿用本质安全型无线基站(简称“基站”)是无线收发单元,是移动终端与矿用交换机之间的无线通信传输中转站。
②kt158-s矿用本质安全型手机(简称“手机”)是kt158矿用无线通讯系统无线语音终端设备。
③kdw660/18b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电源(简称“稳压电”)为基站提供本安电源。
④防爆光缆,采用多芯单模防爆光缆。
⑤服务器,为系统提供各种网络和应用程序等服务。
⑥核心交换机,提供系统整体网络交换。
⑦ups电源,为系统井上设备提供备用电源。
⑧ip语音网关,为固定电话与以太网络的互联互通提供通讯接口。
6 该系统存在隐患及处理措施
存在隐患:由于井下运输巷现场环境潮湿,基站及相关设备容易腐蚀。
处理措施:专业维护人员加强定期对特殊地点基站及相关设备进行巡查,及时清洁设备及系统维护,保证该系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王金翔.井下无线通信系统中gui设计与实现[j].煤炭技术,2012(11).
[2]陈湘源.煤矿无线通信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工矿自动化,2009(01).
[3]杨士娟.井下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