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建筑中水回用
给排水及暖通(1~8章)总结
![给排水及暖通(1~8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a1693a0c22590103029d9e.png)
给排水及暖通(1~8章)总结设备第1-8章总结第一篇建筑给排一、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P1)1.生活给水系统――供给人们饮用、盥洗、沐浴、烹饪用水。
1)生活饮用水系统。
2)杂用水系统。
特点:(1)用水量不均匀(2)水质应达《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 生产给水系统――供给生产原料和产品洗涤、设备冷却及产品制造过程用水。
特点:用水量均匀;水质要求差异大。
设备第1-8章总结3. 消防给水系统――供给各类消防设备特点:用水量大;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压力要求高。
分类:1)消火拴给水系统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二、建筑给水系统组成P21.引入管:室外给水管网与室内给水管网之间的联络管。
2.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指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闸门、泄水装置的总称。
3.给水管网(管道干管、立管、支管)。
4.附件:(P12-14)配水附件――各式龙头调节附件――截止阀、闸板阀、蝶阀、止回阀5.升压和贮水设备6.消防设备7.给水局部处理设备设备第1-8章总结三、建筑给水方式P41.直接给水方式供水方式:适用范围:室外管网压力、水量在一天的时间内均能满足室内用水需要,H0>H。
特点:系统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充分利用室外管网压力;建筑内部无贮水设备,供水的安全程度受室外供水管网制约。
2.设水箱供水方式P4-5供水方式:适用: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一天内大部分时间能满足需要,仅在用水高峰时,由于水量的增加,而使市政管网压力降低,不能保证建筑上层的用水时。
特点:①节能②无需设管理人员③减轻市政管网高峰负荷(众多屋顶水箱,总容量很大,起到调节作用) ④水箱水质易污染。
设备3.贮水池、水泵和水箱联合供水P5-6供水方式:适用:室外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足,且室内用水又不很均匀的建筑。
特点:水泵及时向水箱充水,使水箱容积减小,又由于水箱的调节作用,使水泵工作状态稳定,可以使其在高效率下工作,同时水箱的调节,可以延时供水,供水压力稳定,可以在水箱上设置液体继电器,使水泵启闭自动化。
中水回用工程方案设计
![中水回用工程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b866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f.png)
中水回用工程方案设计一、引言中水回用是指将生产或生活废水进行预处理后,通过技术手段加工成符合要求的水质,再作为工业用水或生活用水再度利用的一种水资源管理方式。
中水回用有助于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在当前全球水资源紧张的形势下,中水回用成为了重要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之一。
本文将就中水回用工程方案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二、方案设计概述中水回用工程方案设计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运行、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个成功的中水回用工程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工程设计、运行管理、设备选型、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因素。
本文将针对中水回用工程的方案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三、工程可行性研究1. 中水来源分析:中水回用工程的中水来源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需要对不同类型的中水进行分析,确定中水的水质特点、污染物浓度、处理难度等,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中水回用的需求分析: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的需求,确定中水回用工程的回用水量和水质要求。
3. 技术经济性分析:对中水回用工程的投资规模、运行成本、节水效益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工程的技术经济性,确定工程的可行性。
四、工程设计1. 中水预处理工艺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中水,设计相应的预处理工艺,包括初沉池、生物处理、深度处理、消毒等,确保中水的水质符合回用要求。
2. 中水回用系统设计:根据回用水的用途和水质要求,设计中水回用系统,包括管网布置、泵站选型、设备安装等。
3. 运行管理系统设计:设计中水回用工程的远程监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设备维护保养系统等,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五、工程施工1. 中水处理设备选型: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购适合的中水处理设备,确保水质处理效果。
2. 工程施工管理:组织施工队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 环保治理:严格按照环保法规要求,进行工地环保治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中水回用
![建筑中水回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c87c3f376baf1ffc4fad09.png)
及自动清污的机械细格栅都能较有效的去除毛发,且运行稳定、管理
方便。 预曝气(调节池)
目前中水系统的调节池有曝气与不曝气两种.
主要应用工艺(处理单元)
生物处理主要用于去除水中可溶性有机物,
降低污水的COD、BOD、LAS等指标。
目前的生物处理单元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转盘、曝气生物滤池、膜生物反应器
4、膜生物(MBR)反应器水处理工艺
不同出水水质要求下的MBR工艺
5、速生分化典型工艺流程
几种主要处理工艺的比较
不论采取哪一种处理方式,对水源的前期预处理都是
必不可少的,前期预处理的主要任务是悬浮物截留、毛发
截留、水质水量的调节、油水分离等,其设施有各种格栅、 毛发过滤器、调节池、隔油池等。
在经过主要处理阶段对污水的COD等去除之后,深度处
理可以对水质进行优化,对于SS高的生物处理出水应该配 备深度过滤装置、电渗析、反渗透、超滤、混凝沉淀等处 理构筑物。为了使出水达到回用的卫生标准,消毒工艺也 是中水处理中不可或缺的程序之一。
第三部分 中水处理站设计与应用实例
设计要求
工程目标:工程达标
江苏省补贴标准:一星 15元/平方米;二星25元/平 方米;三星:35元/平方米;运行补贴再加5元/平方 米(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运行标识)
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3.4 景观用水不应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 水(景观用水应优先考虑采用雨水、再生水) •4.3.6 采用雨水集蓄及利用技术。--(控制项) •4.3.8 绿化用水、洗车用水等非饮用用水采用雨水等 非自来水或非地下水水源。
•4.3.10 非自来水或非地下水利用率不低于10%(鼓励 使用城市中水)。 -- (一般项) •4.3.11 非自来水或非地下水利用率不低于30% --(优选项)
专题八__中水回用工艺ppt课件
![专题八__中水回用工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23bb6cec3a87c24128c41d.png)
2.中水处置工艺
〔 1〕 以物理化学法〔物化法〕为主的处置工艺典型流程为: 物化处置部分主要由混凝气浮、混凝沉淀、膜过滤、活性炭吸附等组成.
〔 2〕 以生化法为主的工艺典型工艺为: 主处置段主要采用生物接触氧化、SBR及其改良型、氧化沟、生物滤池等处置技术; 后处置段主要由过滤、消毒等处置技术组成.
经过对3 种中水回用工艺的综合分析看到:曝气生物过滤中水回用工艺, 投资、占地中等,处置效果较好,处置本钱较低,操作简单,由于本工程是利 旧,流程略显复杂;膜生物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处置效果 很好,经济效益明显,但投资过大,处置本钱较高,操作人员需特殊培训;生 物接触氧化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少,本钱小,但处置效果不稳定,占 地面积较大。综上所述,以为曝气生物过滤中水回用工艺可作为引荐工艺。
中水作为生活杂用水,其水质必需满足以下根本条件:〔1〕卫生上平安可靠, 无有害物质;〔2〕外观上无不快的觉得;〔3〕不引起设备、管道等严重腐蚀以 及不呵斥维护管理的困难。 〔4〕 中水用途
在城市生活中有多达50%~60%的水是用在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环卫用水、 冲洗地面和绿化用水等方面,其中部分对水质要求不高。假设采用适当的处置工艺, 中水不仅在水质上可以到达用水规范,而且将节约大量的新颖水源,大大减小排污 量,进一步削减排放到自然水域的污染物负荷,有利于环境维护,促进经济可继续主要分为3大类, 即: 物理法、生化法和化学法. 中水处置流程 普通包括3部分: 预处置、主处置和后处置, 预处置包括格栅、调理池、毛发过滤 器; 主 处置分别为絮凝沉淀或气浮、生物处置、膜分别及土地处置等; 后处置包括过滤、 消毒等. 常用中水回用途置方法: 〔 1〕 生化方法处置的流程中, 经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如生物 滤 池、SBR、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和膜生物反响器等处置技术; 〔 2〕 物理方法处置流程中, 以物理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 如格栅、筛网、过 滤、沉淀、超滤等处置技术; 〔 3〕 化学方法处置流程中, 以化学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病毒和微生物, 如 气浮、 吸附、消毒等处置技术.
建筑中水回用方案
![建筑中水回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b7e58d6edb6f1afe001f21.png)
反冲洗水泵:
水反洗强度: q水=10~14L/m2.S 反冲时间:5~8min
反洗周期靠入水和出水管压力表差值(2kg),一 般为1天。 设计举例:
已知: Q = 200m3/d = 10 m3/h
BOD = 30 mg/L
COD=120 mg/L
计算: 过滤罐尺寸 反洗水泵选型
第三章 中水系统设计
第三章 中水系统设计
(4)处理系统: 物化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 ◆物化处理:混凝沉淀和混凝气浮
混凝:混凝剂、投加系统 混凝沉淀 沉淀:沉淀池 (或气浮) 气浮:气浮机 混凝: 混凝剂:一般选用聚铝(PAC) 取水样进行混凝试验,确定加药量。
第三章 中水系统设计
一般加药量:PAC(聚鋁):20mg /L(20ppm)(1.6 元/kg);
5%×109 小时加药量:0.08/20=4L/h(计量泵) 加药罐容积计算: 加药罐有效尺寸:3天左右配药一次。 V=0.08( m3/d) × 3d=0.24 m3=240L 水量大时,药箱不宜太大,可按1天配药一次或每班 配置一次考虑。
第三章 中水系统设计
方案取值: 混凝剂选:PAC: 投加量为:20g/吨水 配备溶液浓度选:5% 吨水药费0.04元/吨 计量泵:4L/h 药罐有效容积:240L
冲厕 21.3~21 10~14
厨房 20~19 12.5~14
沐浴 29.3~32 50~40
盥洗 6.7~6.0 12.5~14
洗衣 22.7~22 15~18
总计 100
100
注;沐浴包括盆浴和淋浴
办公楼、教学楼 公共浴室
60~66
2~5
40~34
98~95
餐饮业、营业餐厅 6.7~5 93.3~95
浅析建筑中水回用
![浅析建筑中水回用](https://img.taocdn.com/s3/m/13346ad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9.png)
浅析建筑中水回用我国水资源贫乏,水污染严重,中水作为世界公认的第二水源受到广泛重视。
建筑中水回用一方面减少清洁水源的供应,缓解城市水供水压力,另一方面减少城市污水排放,减少水污染,是解决当前某些缺水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建筑中水回用也存在一些影响回用成本、回用效果等的问题亟待解决。
标签:建筑中水回用;建筑中水回用技术;建筑中水回用存在问题我国水资源贫乏,水污染严重,某些城市水资源危机严重。
根据有关部门监测,到目前为止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1]。
建筑中水回用既可减少污染,又可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由于技术等原因的限制,建筑中水回用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建筑中水回用必将成为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1 城市中水回用中水指把排放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回收,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杂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是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一种形式[2]。
建筑中水包括建筑物中水和小区中水,指建筑物内排放的各种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建筑中水回用是将建筑物或小区中人们生活或生产活动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冷却水等污水集流、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或小区。
收集处理后的建筑中水用以冲洗卫生器具、道路喷洒、绿化水景灌溉、洗车、空调冷却、消防等方面用水,是一种介于建筑生活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之间的杂用水系统。
建筑中水的水源一般包括盥洗排水、沐浴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和厕所排水等。
建筑中水回用的水源一般分为三种形式:第一,以小区生活污水为水源,直接从下水道取出所需的水量进行处理;第二,在建筑物内进行清污分流,厕所冲洗水单独排出其他较清洁的杂排水(除厕所冲洗水以外的生活污水)收集起来作为中水水源;第三,只将较清洁的洗浴水(洗浴、洗脸、洗手水等)收集起来作为中水水源。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3d190e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8.png)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应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暴雨频发,建筑业越来越关注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建筑工程中的水回用技术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降低排放水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水回用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回收雨水、废水处理和灌溉等方面。
一、回收雨水回收雨水是一种可以减少水资源消耗的技术,涉及到收集天然降水,以便在建筑和其他用途上再利用。
此类方案可以被部署在建筑物的屋顶、地面或内部结构上,从而提供清洁的水源。
同时,自然降水的收集可以有助于降低雨水径流量,改善城市环境。
雨水收集系统的构造主要由水箱、管道和过滤器等组成。
在建筑物的屋顶和排水系统中收集雨水最为常见,这些系统可以在下雨时将雨水转移到集水器中,然后通过管道和过滤器将水净化。
过滤器可以有效地去除中微米级别的颗粒和污染物,从而将收集的水变得更加清洁。
由于收集的雨水不经过处理而直接用于灌溉和更多其他用途,因此对于收集的水质量水平要求较高。
特别是在用于灌溉时,必须注意循环使用的水是否会对生态环境和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二、废水处理废水处理通常是指通过过滤、杀菌、沉淀和蒸发等方法将废水处理成为可以用于灌溉、冲洗、卫生和其他用途的水源。
建筑物通常会产生一些废水,如洗手间、厨房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灰水。
灰水是除了厕所内的污水之外的所有从恒温用水设备如洗衣机、淋浴器、浴缸以及厨房洗涤池等中流出来的水。
而通过使用废水处理技术,这些废水可以变为清洁水源用于其他用途。
废水处理的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可以通过过滤和沉淀等方法达到简单的水质净化。
化学处理通常包括氯化和加臭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和降低水中的异味。
生物处理通常包括生物滤网和植物净化等方法,使水通过生物过程去除污染物。
三、灌溉灌溉是指通过向作物提供充足的水资源来促进生长和发展。
建筑工程中可以通过使用篮球场和园艺区域等非常适合灌溉的地方,将重新利用的水源应用于园艺和绿化中。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28680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a.png)
随着人们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 提高,市场对中水回用技术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
CHAPTER 05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案例分析
北京奥运村中水回用工程
总结词
北京奥运村中水回用工程是国内大型公共建筑中水回用的典范,采用了高效节能的水处理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 合理利用。
详细描述
理成本。同时,中水回用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环境也具有一
定的保护作用。
建筑中水回用的设计要点
废水收集
根据建筑物类型、气候条件、居民习惯等因素,合理设计 废水收集系统,确保能够收集到足够的废水供处理使用。
处理工艺
根据废水的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常见 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过滤、活性炭吸附、氧化分解、微生 物降解等。
建筑中水系统还包括空调冷凝水、厨 房和厕所的排水等。
中水处理工艺
中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预处理主要作用是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主处 理主要是去除废水的溶解性有机物,后处理主要是对废水进 行深度处理,以满足更高的水质标准。
中水回用技术分类
按中水原水来源分类
01
题。建筑中水回用技术可以将建筑内的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02
技术成熟
建筑中水回用技术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等多种处理方法。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废水处理为符合水质要求的水
资源,并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各个领域。
03
经济效益
建筑中水回用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新鲜水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排水处Fra bibliotek中水定义
01
中水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 ,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 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 的水。
中水回用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中水回用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e2325e767f5acfa0c7cd01.png)
2 . 中水系统 的组成 及形式 ( 1 ) 系统组成: 主要包含 以下三个部分, 即原水、 处理和供水。 在设计 的 时候, 必须做到统筹兼备、 相互配合、 规划合理 , 系统之 间相 互协调与制约 ,
确保人们能够方便地使用系统功能 , 实现水资源 的合理 利用与环境保护 的
建筑 物排水是 中水的主要来源 , 因此不 可避免的让人难 以接受 , 一旦 未能对其进行及 时有 效的处理净化 , 就会带 来严重的危害 。为此 , 我 国于 1 9 8 9年底 颁布出台 《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 准》 , 对 水质的 P H值 、 游离 性余氯、 浊度、 色度、 嗅昧以及大肠杆菌落 群等 一系列指标进行 了规 范和要 求, 确保 中水回收利用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总体而言, 中水水质必须 以安全卫生为 首要前提 , 确保水 中菌群数 目以及游离性余 氯等指标符合 国家标准 ; 其次 水质还应当让人乐于接受,其物理特 性不应当引起人们 的误解和 不愉快 , 保证水 的色度 、 嗅味等符合要求 ; 此外 , 中水 回用还应 当确 保使用便捷 , 不 应当造成供水 管道等堵塞和腐 蚀 , 必须满足 硬度、 溶解 性总固体等 指标要
还 可 以实 现 水 资 源 节 约 与环 保 。 1 . 中 水 水 源 的 选 取 与 水 质 标 准 总的来讲, 建筑 生活 污水主要包含 以下几类 ; 住宅、 办公楼 、 宾馆等建
O d代表 最高 日生活用水 水量, 根据 《 建筑 给排水设计规范》 中相关 公
式法则进行计算, 单 位 是立 方米 / 天:
b代表 建筑物分项给水百分率。
( 2 ) 建 筑 小 区 中 水 原 水 量
小区 中水原水水量可 以通过建筑物原水水量累加值得到。 合流排水的 话, 则可 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进 行计算 : Q1=Q d 0 【 B 其 中, Ol 代表小区综合排水量, 单位 是立 方米, 天; O d代表小 区最 高日供 水量, 同样根据 《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 范》中相 关 公式法则进行计算; d, B和 上 式 相 同 。 ( 3 ) 中水 用 水 量 对 中水用途进行分类 , 参照有关公式法则对 绿化、 洗车、 道路清洗 与冲 厕等 日用水量进行计算 , 将结果进行累加 , 可 以得到 中水用水量。 如下面公 式所 示 : Q3=乏 q 3 i 式中, O 3代 表 用 水 总 量 , 单 位 是 立 方 米/ 天; Q 3 i 代表绿化、 洗 车等项 目单独 日用水量 , 单位是立方米/ 天。 4 . 中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 1 ) . 选 择杂排水或者是优质杂排水为原水,一般会采取物化处理的办
建筑中水回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建筑中水回用及其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ec103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7b.png)
建筑中水回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建筑中水回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本店铺为大家解答。
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根本出路[,所谓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杂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是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一种形式。
中水简介中水一词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内叫起,现已被业内人士乃至缺水城市、地区的部分民众认知。
开始时称“中水道”,来于日本,因其水质及其设施介于上水道和下水道之间。
随着国外中水技术的引进,国内试点工程的实验研究,中水工程设施建设的推进,中水处理设备的研制,中水应用技术的研究、发展和有关规范、规定的建立、施行,逐渐形成一整套的工程技术,如同“给水”“排水”一样,称之为中水中水是对应给水、排水的内涵而得名,翻译过来的名词有再生水、中水道、回用水、杂用水等,我们称“中水”(RECLAIMEDWATER),是对建筑物、建筑小区的配套设施而言,又称为中水设施。
中水(Reclaimed Water)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再生水(recycling water)建设部制定了再生水回用分类标准,对再生水的释义是:“指污、废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作回用的水。
当二级处理出水满足特定回用要求,并已回用时,二级处理出水也可称为再生水。
”显然,中水就是再生水。
中水系统(Reclaimed Water System)由中水原水的收集、储存、处理和中水供给等工程设施组成的有机结合体,是建筑物或建筑小区的功能配套设施之一。
建筑中水(Reclaimed Water System for Building)由于中水系统建立的范围不同又有不同的称谓,建筑物中水是在一栋或几栋建筑物内建立的中水系统;小区中水是在小区内建立的中水系统。
小区主要指居住小区,也包括院校、机关大院等集中建筑区,统称建筑小区。
浅谈建筑中水回用工艺及发展趋势
![浅谈建筑中水回用工艺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73026025f0e7cd184253633.png)
浅谈建筑中水回用工艺及发展趋势摘要:建筑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根本出路。
文章简单介绍了建筑中水回用的工艺,分析了建筑中水回用的发展趋势,对建筑中水回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剖析。
关键词:建筑中水;回用;发展趋势1.建筑中水简单地说,建筑中水回用就是将公共建筑或建筑小区中人们生活或生产活动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冷却水,经集流、水处理、输配水等技术,回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
经再生处理后的水可作冲洗便器、浇洒街道、绿化水景、洗车、空调冷却、消防等方面用水,是一种介于建筑生活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之间的杂用水系统。
2.建筑中水回用工艺简介2.1 中水水源为了简化中水处理流程,节约工程造价,降低运转费用,首先应选用优质杂排水,通常可按下列顺序取舍:A、冷却水;B、淋浴排水;C、盥洗排水;D、洗衣排水;E、厨房排水;F、厕所排水。
2.2 处理工艺几种处理工艺简介如下:2.2.1 物化处理工艺流程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较低时,可采用物化方法,如混凝沉淀或混凝气浮加过滤。
物化处理工艺虽然对溶解性有机物去除能力较差,但消毒剂的化学氧化作用对水中耗氧物质的去除有一定的作用,混凝气浮对洗涤剂也有去除作用。
2.2.2 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当洗浴废水含有较低的有机污染浓度(BOD5在60mg/L以下)宜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膜的培养和操作管理方便,但需要较为稳定、连续的运行。
2.2.3 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略称二段法)将传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分为二段。
第一段充分利用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的吸附特性,以低能耗、高负荷、快速的生物吸附和合成为主,能够去除污水中70%-80%的有机物,称为吸附合成期;第二段在低负荷下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对污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以进一步改善出水水质,称为氧化分解阶段。
由于进行了分段,可充分发挥同类微生物种群间的协同作用,克服不同微生物种群间的拮抗作用,故处理效率大大提高。
建筑小区中水回用技术组合的选择与应用.doc
![建筑小区中水回用技术组合的选择与应用.doc](https://img.taocdn.com/s3/m/fd15f978647d27284b7351f5.png)
建筑小区中水回用技术组合的选择与应用建筑小区中水回用技术组合的选择与应用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下面为大家解答。
1建筑小区中水中水是一种介于污水和自来水之间,能够在一定领域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城市中的中水经常用作绿化用水、道路清扫以及建筑冲厕,也被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当作城市第二水源。
中水的主要水源包括:城市污水、冷却排水、盥洗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等。
中水处理回用[1]是一种污水的分散处理方法,对于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及管道无法实施或成本高昂时,分散处理是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的一种选择,比如景区、乡村、小镇等。
建筑小区是设置污水处理装置的最小单位,有稳定的污水来源,也是具有大量非饮用水,如绿化、道路冲洗、水景等用水需求。
随着国家和地方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相比于城市污水集中管网和集中处理,小区就地处理回用污水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许多城市的政策支持,如大连市就规定2014年后市内新建住宅小区必�建设中水设施[2]。
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相比,建筑小区中水回用技术需要具备3个条件,一是技术效果的稳定性,变化的进水水质和既定回用途径要求回用技术需要稳定的出水水质;二是设备和技术的可操作简易性,通常由物业部门维护运行回用设施设备,过于复杂的系统和技术组合不利于设施的正常运行,能够实现自动化、无人化处理回用是一个方向;三是设备和运行的经济性,小区中水回用的经济性应优于直接利用自来水,以保证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的经济利益。
2技术组合的选择2.1核心技术水处理核心技术直接决定了出水的水质及其稳定性、经济性。
分散式水处理技术中,膜生物反应器、生物滤池、接触氧化是常用的核心技术[3]。
膜生物反应器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b8beda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9.png)
管理问题
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中水回用技术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效率低下。
缺乏专业人才
中水回用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但目前缺乏此类专业人才 。
06
中水回用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技术创新
生物处理技术
详细描述
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系统主要包括污水收集、预处理、主处理和回用四个环节。收集的污水经过格栅、沉淀、过滤 等预处理工艺后,再经过生物处理、消毒等主处理工艺,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后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道路冲 洗、马桶冲水等用途,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了用水成本。
公共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总结词
公共建筑中水回用系统是指将公共建筑排放的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再回用于建筑内部 的卫生间冲洗、绿化灌溉等用途的系统。
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经济可行性, 确保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成本合理,能够得 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处理流程选择
预处理
预处理是中水回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去除 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为后续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
深度处理
深度处理是对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以去除剩余的微量有机物、氨氮、磷以及悬浮物等污染物 ,确保回用水的水质满足使用要求。
02
中水又称再生水、回用水,可用 于冲洗厕所、浇灌绿地、车辆清 洗等。
中水水质指标
物理指标
浊度、悬浮物、色度等。
化学指标
pH值、硬度、氨氮、磷、重金属等。
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中水回用的意义
节约水资源
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新鲜水源 的开采和利用,缓解水资源短
关于建筑中水回收利用的探讨
![关于建筑中水回收利用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753773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7.png)
关于建筑中水回收利用的探讨当今水资源枯竭形势严峻,中水回用是实现污水资源化缓解水资源压力、平抑水价、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本文介绍了建筑中水水源与系统形式,分析了建筑中水回收利用的应用设计,并展望了建筑中水回用的发展趋势。
标签:建筑;中水;发展趋势一、建筑中水水源与系统形式(一)建筑中水水源“中水”指的是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在通过一定系统的简单处理后能够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从而可以再次使用的非饮用的杂用水,再次使用的范围主要包括道路冲洗、绿化灌溉。
建筑中水水源一般包括盥洗排水、沐浴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和厕所排水等。
综合考虑处理过程的难易以及处理需要耗费的成本,我们选择其作为中水水源的顺序如下: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单一的选择一种作为水源,而是综合选择其中几种,一般使用较多的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1)优质杂排水,这部分水源主要有空调系统排水、盥洗排水和沐浴排水等组成,这种水源的污染程度很轻,在设计中水处理系统时我们会优先选择;(2)杂排水,这种水源主要有冲厕以外的生活排水组成,它的污染程度为中,在优质杂排水无法选择时我们会选择该种水源;(3)生活污水,指的的生活排水的总称,它的污染程度是最高的,这种水源处理起来非常复杂,因而处理的成本也最高,因此,我们一般不选用这种水。
从当前我国应用的建筑中水回收利用系统来看,前两种水源应用的最多。
(二)建筑中水系统的多种系统形式1、全部完全分流系统。
原水分流关系和中水供水关系覆盖全部建筑物的系统。
2、部分完全分流系统。
园区内只有部分建筑具有原水分流管系和中水供水管系。
3、半完全分流系统。
无原水分流管系,只有中水供水管系或只有污废分流管系而无中水供水管系,中水仅供景观、河湖补水。
4、无分流管系的简化系统。
指地面以上建筑物内无污废分流系统和中水供水系统,中水直接用于河道景观、绿化和其他杂用,不进入室内。
该系统限制了中水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小区的中水回用。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7dc82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a.png)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不仅外观会越来越美观,更在意节能环保方面的建设。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水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如何处理和回收浪费的水资源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水回用技术的概念水回用技术指的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通过科技手段将浪费的水资源转化为可重复利用的水资源,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水回用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建筑工程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更可以降低建筑工程对自然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提高建筑工程的环保意识。
二、水回用技术的优势1. 节约自然水资源:节约自然水资源是水回用技术最重要的优势。
建筑工程中需要的水量非常大,如果使用自然水资源会占用相应的资源,而水回用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被研究和普及的。
2. 减少污染:建筑工程使用水源会对自然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对于水质的监管十分必要,而水回用技术可以把浪费的水资源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从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3. 节约成本:由于自然水资源的缺乏和价格的高昂,使用水回用技术可以在节约自然水资源的同时,降低建筑工程的使用成本,节约建筑工程的经济成本。
三、现有的水回用技术1. 灰水回用技术灰水是指在生活中被使用过的,但是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再次被使用的水。
灰水回用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水回用技术,通常主要用于室内垃圾清理、厕所冲洗和灌溉等方面。
通常,灰水由厨房和洗手间的生活污水、洗衣机的脏水和淋浴污水组成。
通过普及灰水回用技术,可以将灰水再次用于景观灌溉、冷却、冲洗及其他非饮用的环境中,节约自然水资源的同时,也降低水的处理成本。
2. 雨水回用技术雨水回用技术是指将雨水收集、处理后再利用的一种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采用雨水回用技术可以在节约自然水资源的同时,减轻自然水资源被影响的压力,并吸收雨水中的大部分矿物质和垃圾等,从而保证雨水的质量变得更好。
在应用雨水回用技术之前,需要判断其设计的基础设施是否满足要求。
第8章 建筑中水回用
![第8章 建筑中水回用](https://img.taocdn.com/s3/m/a9a8faeb9b89680203d82538.png)
2、建筑中水系统型式的选择
中水系统型式的选择,主要考虑系统的安全可靠、 经济适用和技术先进等原则,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原水和中水用量的平衡、系统的技术经济合理性等因素 综合考虑确定。
独立建筑和少数几栋大型公共建筑的中水,其系统 型式的可选择性较少,往往只能是选择完全分流系统, 在管路建设上因有上下直通的管井可供两种上水和两种 下水管路敷设条件,这样的建筑或建筑群的档次一般都 比较高,中水的投资相对于建筑总投资而言,比例较小, 对于开发商并不成为一种负担,是经济和可行的。
第八章 建筑中水回用技术
8.1 建筑中水概述
一、中水的定义
——是由给水(上水)排水(下水)派生出来的,是经
过水质处理以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
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其水质标准低于生活饮用 水标准。
1. 建筑中水
——是建筑或居住小区内使用后的,或生产活动中属于
生活产生的各种排水,如:生活排水、冷却水、雨水等经
美国、欧洲等国家主要致力于城市污水厂出水,经深度
处理后回用于工业、农业等,多发展城市中水系统,而
建筑中水和小区中水则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主要问题 是中水成本较高、选择的处理工艺不当以及中水的水量
不足。现在国外正加大开发力度,推广水量大、低成本
的中水回用系统,如小区中水和区域中水系统等,以及 低成本的中水技术。
过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或居住小区内作杂用水的供
水系统。建筑中水包括建筑物中水和建筑小区中水两部分:
(1) 建筑物中水
建筑物中水是指中水系统建立在一幢或数幢建筑物内,
如酒店、宾馆和办公楼的中水系统;
(2)小区中水系统
建筑小区中水指中水系统建立在居住小区、大专院校 和机关、部队大院等集中建筑区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建筑中水概述
一、中水的定义
——是由给水(上水)排水(下水)派生出来的,是经
过水质处理以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
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其水质标准低于生活饮用 水标准。
1. 建筑中水
——是建筑或居住小区内使用后的,或生产活动中属于
生活产生的各种排水,如:生活排水、冷却水、雨水等经
北京是中水水源主要是沐浴、盥洗等杂排水,处理达标 后,主要用于冲洗厕所、洗车和绿化等。1999年建成了 全国首座环保住宅小区,率先实现了“三无”(无废水、 无废气、无垃圾)目标,每天产生640m3的生活污水被收 集、处理后,用于洗车、绿化和景观补水等,取得了良 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目前中水仍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使用,影响因素如下:
(4)无分流管系的简化系统
无分流管系的简化系统又称土壤渗透系统,指设计范围 内不设原水分流管道,没有中水供水管道进入室内,中 水仅作绿化、洗车、清扫道路、景观和河流湖泊补水等 用途的中水系统。
特点:无分流管系的简化系统由于中水不进入室内,使室
内线路设计更为简化,投资也较低,居民也容易接受。但
此类系统型式限制了中水使用范围,大大弱化了中水使用 效益,对于已建小区可适当采用。
四、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
中水原水收集系统 中水处理系统 中水供水系统
1. 中水原水收集系统
收集、输送中水原水到中水处理设施的管道系统及其 附属构筑物。
2. 中水处理系统
A.预处理:截留大漂浮物、悬浮物、杂物(格栅) B.主要处理:去除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沉淀、混凝和生化) C.后处理:对中水深度处理(生物膜、活性碳)
的地区,或者用于高档建筑小区等。
(2)部分完全分流系统
部分完全分流系统是指设计区域内仅在部分区域设 置了原水分流管道和中水供水管道的中水系统,只有一
部分主要建筑物有两套排水管和两套供水管。
特点:工程造价有所降低,原水收集量也可保证水量和水 质要求,但系统工程量仍较大,设计和施工也较为复杂。
(3)半完全分流系统
原水水量
中水原水水量按下式计算:
Qy=∑α×β×Q×b
式中 Qy——中水原水水量(m3/d);
α ——折算系数,一般取0.67~0.91; β ——折减系数,一般取0.8~0.9; Q —— 建筑物最高日生活给水量(m3/d); b ——建筑物用水分项给水百分率。可参照下表
表 各类建筑物分项给水百分率(%)
(1)全部完全分流系统
全部完全分流系统则是指整个设计区域内都
设置了原水分流管道和中水供水管道,全部建筑
物都建有两套排水管(污水、废水分流管)和两 套供水管(中水管、生活饮用水管)。
全部完全分流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原水水质较好,处理工艺易于选择,中
水系统较为安全,中水用户心理容易接受。
缺点:管线复杂,增加了设计、施工难度,提 高了工程造价,投资方一般难以接受。因此全 部完全分流系统的中水型式在实际的中水工程 应用范围较小,多用于水资源匮乏、水价较高
①广大用户缺乏中水使用的观念,心理上对中水安全报 有忧患。
②对中水水量缺乏细致的定量平衡计算,致使设计规模 与实际处理量相差较大,经济上极不合理。
③中水管理不到位,致使中水运行不稳定,导致中水结 垢、异味等供水不安全的现象产生,影响用户使用中水 的信心。 ④国家的中水政策不够明确,缺乏严格的使用中水的强 制性条文,法规不够完善。 ⑤部分地区中水价格和自来水价相差不大,中水经济优 势没有得到体现。 ⑥缺少中水使用的配套设施、管理人员和管理经验。
按照公司每年产生污水100多万吨计算,一年就能节省成
本近400万元。
通过实施中水回用工程,嘉善县经济开发区去年 一年的化学需氧量(COD)减排总量约为62.764 吨,二氧化硫减排总量约为1374吨,相当于减
排了62万吨污水。
每日使用1万方的回用水,相当于建设一座400
万方的水库。
三、建筑中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从中水的用途来看,主要用于冲洗厕所,还用于冷却 补给水、洒水及冷冻机冷却水。同时,积蓄雨水、利 用雨水是日本政府近年来积极推行的节水政策。20世 纪80年代以来,东京、大阪、名古屋和福冈等地的体 育馆以及东京的新国际馆等大型建筑物都设置了雨水 利用装置,其中名古屋圆形体育馆的雨水利用装置规 模最大,每年可积蓄雨水36000 m3。
③管理方便,处理设备易实现自动化。
④中水用户心理上容易接受。
2、建筑小区中水系统形式
全部完全分流系统
部分完全分流系统 半完全分流系统 无分流管系的简化系统
“全部”指污水、废水分流管的覆盖范围,是设计区 域内全部建筑物还是部分建筑物;
“分流”是指建筑物排水管的布置型式,污水、废水 是分流还是合流又或者是无管道,无管道是指直接排 入市政排水管网或化粪池。
3. 中水道的维护管理费低于上、下水维护管理费, 而随着 上下水价格的提高, 中水的成本逐步接近于上、下水费。 4. 可节约用水, 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杭浦高速公路平湖服务区利用中水回用
系统,中水用于服务区内公厕的冲洗、广 场绿化的浇灌,每年可节约自来水约2万多 吨,节约水费约7万元。
例:
嘉善野鹅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先后投入650万元引进“中水 回用”设备。原先,厂区进来每吨自来水的成本为1.9元, 出去每吨污水的入网处理费为2元,加起来要3.9元,实现 ‘中水回用’零排放后,每吨水处理回用成本仅0.3元,
项目 冲厕 厨房 住宅 宾馆、饭店 办公楼、教学楼 公共浴室 餐饮业、营业餐厅
21.3~21 20~19
10~14 12.5~14
60~66 —
2~5 —
6.7~5 93.3~95
沐浴
盥洗 洗衣 总计
29.3~32
6.7~6.0 22.7~22 100
50~40
12.5~14 15~18 100
—
— 40~34 —
七、中水水质标准
1、中水的水质要求和标准: (1)卫生上安全可靠,无有害物质; (2)外观上没有使人不快的感觉; (3)不腐蚀设备,不结垢。
中水用途不同,其要满足的水质标准也不同。
中水用作建筑杂用水和城市杂用水,如冲厕、道
2、建筑中水系统型式的选择
中水系统型式的选择,主要考虑系统的安全可靠、 经济适用和技术先进等原则,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原水和中水用量的平衡、系统的技术经济合理性等因素 综合考虑确定。
独立建筑和少数几栋大型公共建筑的中水,其系统 型式的可选择性较少,往往只能是选择完全分流系统, 在管路建设上因有上下直通的管井可供两种上水和两种 下水管路敷设条件,这样的建筑或建筑群的档次一般都 比较高,中水的投资相对于建筑总投资而言,比例较小, 对于开发商并不成为一种负担,是经济和可行的。
美国、欧洲等国家主要致力于城市污水厂出水,经深度
处理后回用于工业、农业等,多发展城市中水系统,而
建筑中水和小区中水则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主要问题 是中水成本较高、选择的处理工艺不当以及中水的水量
不足。现在国外正加大开发力度,推广水量大、低成本
的中水回用系统,如小区中水和区域中水系统等,以及 低成本的中水技术。
附图1 建筑物中水系统框图
附图2 小区中水系统框图
二、建筑中水处理的意义
中水工程可以节省水源, 减少水资源的污染, 具有良 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1. 水就近回用, 缩短了运输距离, 由于减少了城市供水量 和排水量, 从而减轻了城市给水及排水管网的负荷。
2. 以污水再生水做为水源, 经济上低于开发其它远距离的 取水工程。
半完全分流系统是指设计范围内没有原水分流管道, 只有中水供水管道(由市政中水管道直接接入,或以 综合生活污水或外接水源作为中水原水)的中水系统; 或者只有原水分流管道,没有中水供水管道,中水作 为景观或河流湖泊补水的中水系统。
特点:半完全分流系统由于可省去一套污水收集或中水供 水系统,大大节省了系统投资,经济上可行的,同时管网 系统简化后技术上更容易实现,在已建中水工程中半完全 分流系统应用普遍。
1、国外中水处理技术发展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水技术在许多国家获得推广
应用。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利用中水的国家,而美国、 以色列、德国、苏联、南非、印度、英国等国也相继建
立了中水工程。
日本的中水道大致有三种形式:个别循环方式、地区
循环方式和广域循环方式。个别循环方式即一栋建筑 物设置一套废水处理装置,把厨房和盥洗室等排出的 废水加以处理、净化,再用于冲厕等;地区循环方式 和广域循环方式适用于大范围,如工业园区、住宅小 区等。
过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或居住小区内作杂用水的供
水系统。建筑中水包括建筑物中水和建筑小区中水两部分:
(1) 建筑物中水
建筑物中水是指中水系统建立在一幢或数幢建筑物内,
如酒店、宾馆和办公楼的中水系统;
(2)小区中水系统
建筑小区中水指中水系统立在居住小区、大专院校 和机关、部队大院等集中建筑区范围内。
北京市在我国中水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1985年北京市建设了第一座中水处理设施,1987年颁布 了《北京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明确要求建 筑面积2万m2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以及建筑面积3万m2 以上的机关单位、大专院校、大型文化体育建筑和新建 生活小区等应配套建立中水设施,并应与主体工程同时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2003年,北京市城市 污水再生利用率为20%,2005年达30%,2008年达50%。
3. 中水供水系统
单独设置的配水管网、贮水设备、中水泵站等。
中水系统形式的选择一般按以下4个步骤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