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十二章第三节:培养理论

合集下载

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培养理论(The Cultivation Theory)培养理论概述培养理论又称"涵化理论"、"教养理论",格伯纳(Gerbner,1969)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

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它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其提出的背景主要是电视媒介在当时所发挥的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负作用,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犯罪和其他犯罪十分严重。

格伯纳等人在美国政府专门成立的"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了"培养分析"的研究。

该理论揭示的是大众传播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它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的。

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这种研究起源于60年代后期。

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格伯纳主持的“培养分析”就是在该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的。

按照Adoni&Mane的观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的现实,即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地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亦即人们的现实观。

在传统社会里,主观现实是对客观现实较为直接的反映,而在媒介社会,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

传播学教程第十二章

传播学教程第十二章

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1、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和特点。

答: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的阶段。

2)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3)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2、议程设置的“0/1”效果、“0/1/2”和“0/1/2/n“效果分别指的是什么?答:“0/1”效果指的是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少数议题的感知。

“0/1/2”效果指的是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

“0/1/2/、、/n”效果指的是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3、联系实际,谈谈不同媒介的议程设置具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答: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时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题的基本构架,而电视新闻报道则挑选议程中若干最重要的议题加以突出强调;电视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而报纸则可以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4、谈谈受众的属性对媒介议程设置效果的影响?答:1)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间接,受媒体影响程度越大2)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接触量越大,受媒介影响越大3)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体的议程设置有强化和抑制的作用4)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等等。

议程设置对文化水平高,政治关注度高的人群影响较小。

5、试分析媒介议程效果设置过程背后的力学关系?答:在资本主义社会,居支配地位的信息源是政府机构和垄断大企业,他们进行信息操作的手段通常有两种,一是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开发表见解,二是以“私下放风”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

大众传播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大众传播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Cultivation Analysis):起源于20世纪60年 代后,格伯纳主持的“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的培养分析 课题。考察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的 关系,这些内容的社会影响。研究发现电视暴力内容对青少 年犯罪的“诱发效果”(Trigger effect),但无整体必然联 系,但是,强调了它的内容增强了人们对社会环境危险程度 的判断,从而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性社会影响。该 理论强调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
2019/8/6
专业分享,敬请收藏
6
第六节 媒介构造理论与真实的社会建构
真实的社会建构(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2019年瑟尔斯提出。即采取一种集中的组织思路, 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和精心处理等方式对新闻内容提供背 景,并提出中心议题的做法。如冷战思维。恐怖主义的报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19/8/6
专业分享,敬请收藏
5
第五节 创新扩散与社会变革
创新扩散理论:1971年美国学者罗杰斯与休梅 克在《创新的传播》书中,提出创新扩散的四 个环节。知晓—劝服—决策—证实。
大众传媒
=信息流 =影响流
革新者
早期采纳者 早期追随者
后期追随者
滞后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1果9/8/。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专业分享,敬请收藏
1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产生背景:教育机会平等和补充教育计划, 《芝麻街》电视片
“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1970年,美国传 播学者提奇诺等人在一系列研究中提出,认为,由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名词解释1、信息: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3、符号化: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

4、符号解读: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

5、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6、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8、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

(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

)9、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世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

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简答论述1、分别从社会学、符号学、传播学三个传统来界定传播的概念2、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3、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5、简述社会传播的系统性6、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7、传播学的任务8、简述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与美国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9、简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10、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11、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具有什么作用?请用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与互动加以说明。

传播学教程考试重点

传播学教程考试重点

《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题型:1.名词解释5*4=20′(第六、十一、十二章、库利、选择性原理、第八章麦克卢汉)2.简答题4*8=32′(都是最后一堂课讲到的重点关注经验学派批判学派涵化理论米德、麦克卢汉、库利的研究风格和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大众传媒的赋予功能3.案例分析题2*14=28′(1.用框架理论分析案例2.至少用三个维度解释一个传播事件)4.论述题1*20=20′重点章节:14章其他:把关人传播流容器人第九章媒介规范理论考一个自由主义理论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中非语言传播的某一个概念(姿态)传播学研究的五个要素:①一种观点一种态度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代表方法②两个流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③三个行为(行为科学理论信息科学理论控制理论)④四大奠基人⑤五个阶段一、名词解释1.第六章:群体群体传播群体意识群体感情集合行为群体暗示群体感染群体模仿流言和谣言组织组织传播2.第十一章:传播效果子弹论(皮下注射论)传播流有限效果论诉诸理性诉诸感情警钟效果意见领袖3.第十二章:议程设置功能沉默的螺旋“培养”理论框架媒介框架新闻框架知沟数字鸿沟媒介素养第三人效果4.库利:“初级群体”镜中我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人的延伸冷媒介与热媒介电视人和容器人(P118)二、简答题1.经验学派/批判学派2.涵化理论3.米德4.麦克卢汉5.库利6.使用与满足理论7.大众传媒的赋予功能背诵内容1.群体: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2.群体传播: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3.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4.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

5.群体暗示:群体暗示是社会影响的主要形式。

个人或群体通过语言、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使群体成员在无批判、不自觉的情况下盲目接受某一意见、观点并产生与之相符的行为。

6.群体感染: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传播学:培养理论

传播学:培养理论

思考题
? 用自己的话复述培养理论的重点。 ? 大众传播的文化指标研究包括哪三方面
的内容。 ? 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谈谈对培养理论的
看法和评价。
2 、大众传媒的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倾向,会影响人们的“主观现实”,造成与客观 现实出现很大偏差。
3 、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 默化的 “培养”过程;往往是以“报道事实”或 “提供娱乐”的形式出现,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 人们的现实观。
培养理论的提出背景
时间:20 世纪60 年代后期 背景: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 1968 年 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一个“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来解 决 这行些动问之题一。:《暴力与媒体》研究报告 内容: 历史的视角、新闻媒体、电视娱乐与暴力三部分。
主人公教一个男孩做汉堡包的镜头使得欧洲的公众认 为有必要改变地中海地区的食谱。 ? 二战结束以后 ,在整个西欧的城镇与大城市 ,西奥多·怀 特看到美国的电影吸引着观众 ,并向他们灌输了类似于 美国人的梦想:拥有豪华公寓、色彩熠熠的折蓬汽车或 游艇、摆设豪华的家庭。
结论:
1 、 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对人的心理和态度会产 生影响。电视的接触量越大,这种影响越明显。
《从受众的审美疲劳谈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 1994年香港新妇女协进会传媒与妇女关注小组 “电视广告中的性别调查”项目对广告中女性 的身材、衣着的暴露程度、特写部位做过统计, 数字显示: 90.7%的女性是苗条的 ;女性着暴露 衣着的占14.5%,男性只有 1.6%;女性的脸部特 写最多,占 89.2%, 其次是手部、腿部和胸部。 一项调查表明,在电影中,也包括电视和伴随 的广告中,女性的外表被频繁地评论,在电影 中有58%的女性角色被评论到她们的长相,在 电视中有28%,广告中为 26% 。

传播学理论教学大纲

传播学理论教学大纲

传播学理论教学大纲一、大众社会理论1、奥古斯特·孔德:集体有机体观念:2、斯宾塞:有机体比拟:3、费迪南·藤尼斯:共同体与社会4、涂尔干:社会分工论5、大众社会的出现6、大众社会的特点四、拉扎斯菲尔德、默顿:宣传的效果强大的三个条件:第六章第九章大众传播的效果:社会心理学取向第一节第一节认知平衡理论一、追求一致性的本能二、海德的平衡理论:三、纽科姆的对称理论:四、奥斯古德的调和理论五、费斯廷格:认知不和谐理论六:讨论:非理性的人。

八、麦圭尔的信息处理理论九、说服行为的道德讨论:十、说服研究的精致化模式(ELM)沉默的螺旋一、关于沉默螺旋的五个假设:二、沉默螺旋理论体系的三个中心论点:三、沉默螺旋理论的舆论观与效果观四、沉默螺旋理论的发展与不足第三人效果一、起源:二、理论假设:三、主要成果:1、适用范围2、第三者效果的起因3、受众方面的变量4、可以解释内容检查者的心理5、在宣传活动中,可以声东击西。

图式(schemas)效果一、一、概念:二、二、图式的种类:1、自我图式2、个人图式:3、角色图式4、事件图式5、与内容无关的图式:三、三、媒介中的图式1、 1、媒体图式的特点:2、 2、媒介图式的种类:四、四、图式的来源1、 1、从社会中学习的图式2、 2、个人建构的图式:五、五、图式的使用1、 1、匹配:2、 2、联接:3、 3、修剪:六、六、图式对人类心理的影响第七章第十章大众传播的效果:群体的影响传播流(communication flow):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过程。

一、人民的选择1、1940年总统竞选:2、研究者:Lazarsfeld,Berelson and Gaudet3、研究主旨:4、地点:5、研究方法:“固定样本设计”6、社会地位和既有倾向:7、调查结果7、影响选民作最后决定的因素:8、两级传播(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和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9、研究成果:(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2)选择性接触假说;(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8%)二、个人的影响:1、 1、研究背景2、 2、小群体研究的再发现:3、 3、意见领袖的确定:4、 4、意见领袖的特点:5、 5、意见领袖三个指标:三、创新与普及:1、 1、起源2、 2、创新的决定过程:3、 3、传播流与影响流4、 4、 N级传播5、5、大众媒介和外地渠道在获知阶段相对来说更为重要,而人际渠道和本地渠道在劝服阶段更为得力。

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

理论形成与背景
• 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美国学者格伯纳为代表。当时, 电视媒介所发挥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负作用越来越大,美国暴力和犯 罪问题十分严重,美国政府成立了“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格伯 纳主持的“培养分析”就是在该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的。 • 教养理论的开发是为了解释看电视对人们的理念、态度和价值观 的影响。其最初的着眼点有两个,一是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 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的认识社会现 实的影响。 • 格伯纳认识,对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上主宰和涵盖 了其他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相同消息所产生的效 果,例是格伯纳等所称的教养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结论是:电视节 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大大增加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不安 全感)的判断。 • “培养分析”后来受到检验、质疑和发展,80年代初形成了“主 流化”的思想,视野不断扩大,更多地关注媒介所建构的箱号现实与 社会文化各层面的观念现实,而不是暴力与恐惧之间的直接线性关系。
培养理论
也称教养理论、涵化理论、涵化假设、 涵化分析。 由G·格伯纳等人提出。 理论解释: 格伯纳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 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 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 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 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 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 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 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 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 观。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人将这一 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主要内容
• 1)对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上主宰和包容了其他的信息、 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相同消息所产生的效果便是伯格纳 等所称的教养作用,或者说教导了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角色观和共 同的价值观的作用。 2)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理解客观 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印象不是短期的,而时一个长期的潜移 默化的"教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显示观 3)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 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 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中 4)电视媒介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意识的"主流"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但是这种"主流"作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影响,而且其效果也是 因为传播的内容而异的。 5)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场景有重合时,会大 大提高教养的程度。即所谓的"共鸣"。

第二十三讲 传播效果理论(4-5):新闻框架理论、“知沟”理论

第二十三讲 传播效果理论(4-5):新闻框架理论、“知沟”理论
P68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 “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认知结构。
3、个人框架与组织框架
(1)个人框架
个人在关于存在、发生和意义等问题上进行持续不断 的选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
(2)组织框架
组织新信息处理的认知结构或定性准则。体现着一个 组织对该信息性质的基本判断以及其动机、立场、 倾向和态度。
.
制作和播放《芝麻街》的初衷:利用普及率已经很 高的电视媒体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结果发现,虽然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 果。但是对节目的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富裕儿童。 实际结果是扩大了二者之间的差距。
.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小组: 蒂奇诺(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多
林诺(社会学教授)、奥利娅
• 例如,在动物园中一个猴子开玩笑地咬另一个猴子时,两 个猴子都明白这只是一个玩笑而已,尽管它们看上去像是 真正的战斗。这个“咬”的信息就是一个元信息传播的讯 息——它说:“这是一个玩笑,不是战斗。”为先决条件 的。
• (2)框架
• 作为考察人的认知与传播行为的概念,框 架:即信息传递双方对所传递的符号的诠 释规则。
例如,一个记者选择新闻素材、判断新闻价值、突显新闻视角、 确定报道的立场,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以新闻记者的个人新闻 框架,而这篇新闻稿经过编辑部根据媒体的编辑方针、新闻 立场及其原则进行把关、修改加工和版面处理的过程之后, 则体现了媒介的组织框架
4、媒介框架与新闻框架
(1)媒介框架 各类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 (2)新闻框架 媒介框架用于新闻建构中即新闻框架 具体而言,新闻媒介进行新闻选择、加工、
• 例如:点头—YES;摇头—NO
2、戈夫曼与框架
• 1974年;社会学家,E.戈夫曼出版《框架分析》 • 框架: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 • 框架的作用:人们对于现实生活讲演的归纳、结构和阐

(参考资料)培养理论 笔记(完整)

(参考资料)培养理论 笔记(完整)
为培养分析的研究重点
实现其整体利益的。因此,培养分析并不是一个中立的理论,具有批判理论的特征。
批评与回应
批评
纽科姆提出,培养分析对暴力 内容做了简单化处理,对不同 观众来说,暴力的意义是不一
样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英国学者沃勃用同样的方法研 究了英国电视的影响,研究结 果没有支持格伯纳等人的结论
杜布和麦克唐纳通过调查发现 ,人们对于现实犯罪行为的恐 惧与所在社区的犯罪率具有较 高的相关度,不是电视而是 现实环境影响了受众的环境认
中的“现实”的感知
格伯纳提出共鸣概念, 受众在电视节目中得到的印 象一旦在现实中得到印证( 很可能是偶然或非随机抽样 ),就像“药量加倍“一样 ,受众会对这一印象深信不 疑,电视对受众的培养也会
加倍
休斯和赫希对暴力描述的二次 分析。这一批评主要针对研究 方法,特别是变量的控制问题 。他们发现,在某些次级群体 中,培养差异变小甚至消失,
“培养分析”理论的外围(关键词:制度分析 原因 讯息系统分析 表现 培养分析 影响) 培养分析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研究被称为“文化指标研究”。 文化指标:衡量国家文化状况的量化指标。 包括三个方面:
一、制度分析(原因)
1. 目的:分析大众传播的信息生产、传达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揭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
“培养分析”理论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的。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和发展,就 需要社会全体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 生活才能实现协调。(存在和发展 共识 基准 协调)
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通过对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记录和传达活动,向人们提 供关于外部世界及其变化的信息,用以作为社会成员认识、判断和行动的基础。伯格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 的“故事讲解员”,也是缓解社会各异质部分矛盾与冲突的“熔炉”,在这个意义上它还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 器”。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最终版)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最终版)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目录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一节人内传播第二节人际传播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第一节群体传播第二节组织传播第七章大众传播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第四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第三节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第一节传播学与调查研究第二节抽样调查方法第三节内容分析法第四节控制实验法第一编(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一、传播学的概念1、定义1)库利(社会学角度)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3)施拉姆4)郭庆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填空10*2 名词解释4*5 简答题6*8 材料分析题1*12)共学12章第一章名词解释传播: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有,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学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第五,传播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

我们研究传播时,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

简答题信息系统=传播系统=社会传播分为种个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第二章1.人类传播发展的七座里程碑:1 语言的出现 2文字的创造3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和xx技术的发明 5摄影术与电影技术的发明 6广播和电视技术的发明 7电脑技术的发明电子网络上一层的局限性是下一层出现的原因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其直接作用就是在于使文字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每日纪闻——历史上第一份官方报纸第三章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信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

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事物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符号的特点:1在一定的指代和表述关系中产生的 2在形式上独立存在,它虽然和指称的对象事物或意义密不可分,但毕竟又是不同的两个事物 3编码和译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符号的基本功能:1表述和理解功能 2传达功能 3思考功能象征性互动理论(G.H米德)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它有三个基本前提:1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重要概念。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ppt课件

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ppt课件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
❖ “沉默的螺旋” 概念最早由德国女社会学家诺依曼 于1974年提出。
❖ 三命题: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 就物理视野和活动范围有限的一般人而论, 这种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 通常来自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不仅是重要 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影响源。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
❖ 问题: 1.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
“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 见的趋同行为并非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 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于忽略了 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 (一)舆论观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
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 成为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 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 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 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防 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

大 众传播
电视中“描述现实生活”的包含着大量的虚构因素,一般受 众很难讲这些虚构与现实区别开来,容易把虚构当做现实来 接受。
例如:粉丝们不正确的追星思维和方式。
大 众传播
新闻媒体怎么做:
首先,要把新闻真实性摆在第一位,不仅要新闻 事实本身真实,还要求一系列的新闻事实作为一 个整体的真实和细节的真实。其次,要注意平衡 报道,始终坚持正面报道为主。也就是要把新闻 真实性置于宏观背景下去考量,使受众获得对客 观世界的积极正确的认识。
大 众传播
电视已成为人类社会化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电视的主要功能在于:散布、 稳定社会行为模式。 主要目的不是要改变现有社会行为模式,相反,而是要避免改变。包括电视在内的 新闻媒介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它与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和 一定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从本质上说是具有阶级性的舆论工具。因此它 势必会维护既有的社会模式,丰富的电视节目形式,规范而不是去摧毁它。这从世 界各国的媒介实践中都得到了证实。
传媒对人们的现实观有什么影响? 这种影响如何发生? 传媒在提示“现实”之际具有什么样的倾向性?
作者介绍:格伯纳
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图:
一、“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
“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 、“涵化分析”。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 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美国传播学者格 伯纳等人受政府要求,开始进行一系列有关电视 暴力内容的研究,对电视暴力进行内容分析以外 ,还测量电视对受众态度的影响,最终创建了“ 培养理论”。
在我理解中PPT就是小时候的板书,梳理思路阐述观念的工具,而设计大部分时候起到了视觉优化作用。但仅止于此么?除了让最终提案的观众感到 赏心悦目,对提案攥写人呢?能不能通过设计帮助他们找到些工作乐趣和创造空间?于是,这成了我想要尝试的一个方向。我希望能给提案撰写人带来一 种新的模板使用方式,它应该是简单,自由可以被再创造。我选用水作为设计主体,将水滴元素化处理。尝试让各种元素在模板里充当不同角色,时而充 当背景,时而充当信息本体,时而又是辅助元素。我惊讶的发现,许多有趣的运用方式会自然而然的跳到脑海里,这感觉挺兴奋的。于是就完成了现在看 到的东西,页数多了点,可是还想做,哈哈。(元素呈现那一页我把出现的元素都打散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排着玩玩看~)

传播学笔记补充:“培养”理论

传播学笔记补充:“培养”理论
转到我空间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 日志地址:

1、“文化指标研究”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任期间曾授意发展研究一个可以反映美国生活素质的指标。
传播学者格伯纳和另一位教授得到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开始进行“文化指标”(CulturalIndicator)的研究。
文化指针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
制度分析:分析大众传播在信息生产、传达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揭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性形成的原因。
(2)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传媒的一些倾向所带来的社会后果。
“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的“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的偏离。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讯息系统分析:大众传播的讯息是根据一定的观点和意识形态进行加工整理后的具有完整的意义结构的系统。
培养分析:是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其目的是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
在美国政府“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的支持下,格伯纳主持了“培养分析”的相关研究。两个着眼点:(1)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2)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2、“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培养”理论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
(1)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共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
大众传播——“故事讲
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有密切关系:

自考“传播学概论”归纳总结(9)

自考“传播学概论”归纳总结(9)

第三节⼤众传播潜移默化的效果——“培养”理论 1.主流化:格伯纳等⼈认为传播媒介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的作⽤,它可以超载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泛“培养”⼈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2.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

格伯纳等⼈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的“象征性现实”对⼈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的影响。

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们在⼼⽬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着很⼤的偏离。

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是⼀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们的现实观。

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将这⼀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3.培养分析理论的外围研究有哪三⽅⾯:①制度分析。

②讯息系统分析。

③培养分析。

1培养理论认为媒介在培养社会共识中起了什么样的作⽤? 答:培养分析⼀⽅⾯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个统⼀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众传播中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作⽤;另⼀⽅⾯⼜指出⼤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传媒的⼀些倾向所带来的社会后果。

培养分析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

2 培养分析的核⼼观点? 答: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1.知识沟: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得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者通常能⽐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的趋势。

2.上限效果: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

观点是:⼈上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境的,达到某⼀“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停⽌下来。

社会经济地位⾼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效果(下)【圣才出品】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效果(下)【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传播效果(下)一、概念题1.议程设置理论[复旦2013研;四川大学2008~2009研;华南理工大学2009研;西安交大2007研]答:“议程设置理论”是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最早提出的。

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大众传媒的有利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重要的作用。

“议程设置理论”中所包含的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把西方主流传播学长期以来力图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

2.第三人效果[南京大学2013研;华南理工2013研;清华大学2008研;北大2007研]答:第三人效果(the third person effect)由美国学者戴维森提出。

它的假设是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第三人效果的基本思想是: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般读者很可能受到很大影响”。

其假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与感受有关,假设“人们认为,大众传播的消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较大的效果。

”另一个部分与效果有关,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会采取各种行动。

这些行动就组成了原本消息的效果——虽然不是很直接的效果。

3.“知沟”理论[人大2013研;暨南大学2013研;复旦大学2011研;华南理工大学2010、2007研;四川大学2009研;南开大学2007研;华中科大2006研;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答:“知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

这一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三、培养理论

三、培养理论

“培养分析” 可以看成是“讯息系统分 析”的延续。其目的是探索大众媒介 的特定倾向性所产生的社会效果。 案例: 对老年人的丑化,揭示了媒体的价值体系 结构的设置。
电视与暴力研究的发现
净化: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 出,通过观看悲剧,观众感到恐惧和 怜悯,从而使个人得到净化和升华。 有学者认为暴力可以宣泄儿童的攻击 性倾向。 (结果存在争议)
培养理论想要解答的问题
• 在大众媒介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人们对社 会现实的认识很大程度上需要媒介提示的 “拟态环境”做中介;在这个过程中,媒 介的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媒介的倾向性对 人产生了何种影响?对此类问题的实证研 究,便构成了6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G· 格伯 纳的“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电视与暴力研究的发现
示范: 电视对犯罪的表现导致了儿 童的盲目模仿,许多劫机、抢劫等行 为模仿电视内容。如果这种暴力得到 奖励,更会引起模仿。 (班杜拉实验)
电视与暴力研究的发现
唤起: 人们在接触暴力活动后,情绪 会变得非常兴奋、激动,这种生理反 应会强化观看之后的感情反应,如果 这时遭遇挫折,会转化成愤怒的情绪 并导致攻击行为。
节目,内容结合了教育和娱乐,由布偶担 任主角,现共播出了41季,合共4238集, 是美国电视史上最长久的儿童电视节目, 在120个国家播放,有20个国际版本,获 109个艾美奖。
(一)背景:芝麻街播出的初衷
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电视 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 的不平等。
芝麻街播出的影响2
芝麻街播出之后对富裕和贫困儿童都 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对节目接触和 利用最多的还是富裕儿童,以缓解受教育 条件不平等为目的这部系列片,实际结果 是扩大了两者的差距。
“上限效果”原因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dia and perception of reality
Two kinds of cultivation effects
1) Mainstreaming
Are Mainlanders dangerous?
Very
friends
B
Have personal in Mainland? A = yes B = no
电视中的比 率为20%
优势人群 尊重和模仿 的对象
电视中不足 2%,被丑化: 顽固、保守、 迟钝、消极。
与媒介环境的 评价类似。处 于被排斥的地 位。
早在 1912 年 ,专家就发现 ,好莱坞电影所到之处 ,对 美国其它商品的需求也会增加。譬如 ,一部关于美国工 厂状况的好莱坞电影在爪哇放映 ,促使美国缝纫机销售 在爪哇市场大获全胜。
Mediated knowledge dominates in modern societies Traditions are weak in modern societies Personal experiences are interpreted with mediated knowledge
The theory of cultivation The media – both news and entertainment – cultivate conventional beliefs about the world Construct basic assumptions about the broad “facts of life” rather than specific attitudes & opinions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培养理论
(cultivation analysis)
文化传播学院 王群英
人与现实的关系
客观现实(客观环境)——实际存在 现实 象征性现实(媒介环境、信息环境或拟态环
境)——主要由大众媒体有选择地提供 主观现实(主观环境)——人们头脑中的世 界——行为的依据
Media and perception of reality
•Mainstreaming :
"means that television viewing may absorb or override differences in perspective and behavior that stem from other social, cultural, and demographic influences. It represents the homogenization of divergent views and a convergence of disparate viewers (p. 31)" (Miller, 2005, 286).
Heavy
Media Consumption
知识链接
1967-1978的美国
客观环境 媒介环境 主观环境
美国人一周卷入 律师法官占 60岁以上的老 暴力事件的概率 人口的1% 人11% 1%以下
1548部电视剧中 暴力内容80%, 每部暴力场面5次 左右。人物与暴 力有关的60%
卷入暴力概率调 查显示为10%以 上,与电视接触 率成正比。
Not At all
Light
A Heavy
Media Consumption
Media and perception of reality
Assumptions of cultivation effects Media use is habitual and non-selective The audience is unsuspecting – suspension of disbelief Different media products portray more or less the same reality – there is a dominant picture of reality offered by the media
•Resonance :
"is another concept proposed to explain differential cultivation effects across groups of viewers. The concept suggests that the effects of television viewing will be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for individuals who have had related experience in real life. That is for a recent mugging victim or someone who lives in a high crime neighborhood, the portrayal of violence on television will resonate and be particularly influential" (Miller, 2005, 286).
Media and perception of reality

2) Resonance effects
Are Mainlanders dangerous? Very
A
Having things stolen in Mainland? A = yes B = no
Not At all
B Light
Tradition dominated in primitive societies Mass media did not exist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ensures the transmission of tradi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were interpreted according to tradit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