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表面处理概论

激光表面处理概论
激光表面处理概论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概论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昆明市,邮编650000)

摘 要:本文简述了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原理,重点总结了激光表面处理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激光表面淬火,激光硬化,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熔覆等。并在此基础上对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激光表面处理;激光硬化;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熔覆

Laser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nNan,Kunming,650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inciple of laser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ser surface present situation .Its areas of application include the following: laser surface quenching,laser hardening, laser surface alloying, laser cladding and so on. And on that basis give ou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laser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Keywords: laser surface quenching; laser hardening; laser surface alloying; laser cladding

0 引言

利用激光束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的技术是近3O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材料表面处理新技术,其原理就是利用激光束作为热源,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局部成分或结构,实现对材料的局部表面改性,提高材料(零部件)的抗疲劳、磨损及腐蚀等性能的一门技术,是改善金属材料表层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包括激光相变硬化、表面熔覆、表面合金化、激光非晶化、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激光物理气相沉积,以及激光冲击改性技术等。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共同的特点是:能源的能量密度特别高,非接触式加热,热影响区小,对工件基材的性能及尺寸影响小,工艺可控性强,便于实现计算机控制。近年来,随着材料表面性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技术逐步完善,激光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阔。

1 激光表面处理的原理

激光是一种相位一致,波长一定,方向性极强的电磁波,激光束由一系列反射镜和透镜来控制,可以聚焦成直径很小的光(直径只有

0.1mm),从而可以获得极高的功率密度(10^4-10^9W/cm^2)。激光与金属之间的互相作用按激光强度和辐射时间分为几个阶段:吸收光束、能量传递、金属组织的改变和激光作用的冷却等。它对材料表面可产生加热、熔化和冲击作用。随着大功率激光器出现,以及激光束调制、瞄准等技术的发展,激光技术进入金属材料表面热处理和表面合金化技术领域.

2 激光表面技术及其应用

2.1激光表面淬火

激光淬火又称为激光相变硬化,是指以高能密度的激光束照射工件表面,使其需要硬化部位瞬间吸收光能并立即转化为热能,从而使激光作用区的温度急剧上升形成奥氏体,经随后的快速冷却,获得极细小马氏体和其他组织的高硬化层的一种热处理技术。

其主要特点有:

(1)材料表面的高速加热和高速自冷。加热速度可达l0^4-

l0^9℃/s。冷却速度可达l0^4℃/s。这就有利于提高扫描速度及相应的生产率。

(2)激光淬火处理后的工件表面硬度高,通常比常规淬火硬度高5%-20%。可获得极细的硬化层组织。

(3)由于激光加热速度快,因而热影响区小,淬火应力及变形小。一股认为激光淬火处理几乎不产生变形,而且相变硬化可以使表面产生大于4 000 MPa的压应力,有助于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但厚度小于5mm的零件其变形仍不可忽视。

(4)可以对形状复杂的零件和不能用其它常规方法处理的零件进行局部硬化处理。如具有沟槽的零件。

(5)激光淬火工艺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工艺过程易实现计算机控制。自功化程度高。可纳入生产流水线。

(6)激光淬火靠热量由表及里的传导自冷。无需冷却介质。对环境无污染。

激光表面淬火应用

激光淬火由于以上优点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发动机缸体表面淬火。可使缸体耐磨性提高3倍以上:热轧钢板剪切机刃口淬火与同等未处理的刃口相比寿命提高了一倍左右:而且激光表面淬火还应用在机床导轨淬火、齿轮齿面淬火、发动机曲轴的曲颈和凸轮部位局部淬火以及各种工具刃口激光淬火等。

2.2激光表面熔敷

激光表面熔敷技术是在激光束作用下,将合金粉末或陶瓷粉末与基体表面迅速加热并熔化,光束移开后自激冷却的一种表面强化方法。

具有以下特点

(1)冷却速度快(高达l0^6 K/s)。组织具有快速凝固的典型特征。

(2)热输入和畸变较小,涂层稀释率低(一般小于5%),与基体呈冶

金结合。

(3)粉末选择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特别是在低熔点金属表面熔敷高熔点合金。

(4)能进行选区熔敷,材料消耗少,具有卓越的性能价格比。

(5)光束瞄准可以使难以接近的区域熔敷。

(6)工艺过程易于实现自动化。

激光表面熔敷应用

近年来,激光熔敷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激光表面改性研究的热点。正是由于理论上的支持和实践的需要,激光熔敷技术在工业化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其应用领域非常宽,它可以用于机械制造与维修、汽车制造、纺织机械、航海与航天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在刀具、模具、阀体上熔敷陶瓷层已获得广泛的应用。此外。对灰铸铁的汽车发动机排气阀进行加Cr的激光合金化熔敷,合金层硬度可达

60HRC,节约成本80%。在Cu上熔敷Ag作为电接触材料也是激光熔敷的重要应用。

2.3激光表面合金化

激光表面合金化是采用激光加热,使金属表面合金化,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方法。它是利用激光辐照来加热工件,并使之熔化至所需深度。添加适当的合金元素可改变基材的表面组织,形成新的非平衡微观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耐磨损、耐疲劳和耐腐蚀性能。

激光表面合金化分类

通常按照合金的加入方式,分成3类:预制式激光合金化、送粉式激光合金化和气体激光合金化。预制式激光合金化就是把要添加的合金元素先置于基材合金化部分,然后再激光辐照熔化形成新的合金层。送粉式激光合金化就是采用送粉装置将添加的合金粉末直接送人基材表面,使添加的合金元素和激光熔化同步完成。气体激光合金化是将基材置于适当的气体氛围中,使激光辐照的部位从气氛中吸收碳、氢等并与之化合,实现表面合金化。由于激光合金化的熔凝过程极为迅速,以及溶质

元素主要靠对流混合实现均匀化的特点,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激光合金化就可以相应地提供常规方法难以获得的、性能更为优越的合金的可能性。

激光表面合金化的应用

目前,在工业应用中已经开始使用这种表面处理技术。例如:在氮气中熔化钛(Ti),这种激光氮化法可在毫秒级的时间完成,形成硬度和熔点都很高的TiN,从而大幅度改善、提高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能。激光合金化技术比较适合用于零件的重要部位,如模具的刀刃,合金化处理后的刀片,一次刃磨寿命比最佳产品平均提高3倍左右,且刀刃不崩、不卷、不折断,稍加磨刃可继续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工件的寿命和疲劳强度,而且简化了工艺,节约了合金元素。

2.4 激光冲击硬化

激光硬化是快速表面局部淬火工艺的一种高新技术。激光硬化一般分为3种工艺:激光相变硬化、激光熔化凝固硬化和激光冲击硬化。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是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规律。3种工艺的区别主要是作用于材料上的激光能量密度不同,并且与激光作用于材料上的时间有关。原理是把激光辐照引向材料;吸收激光能量并把光能传给材料;光能转变为热能,加热材料达到快速加热、快速冷却、熔化材料的目的,并且不引起材料表面的破坏;材料在激光辐照后的相变(激光相变硬化)或熔化凝固(激光熔化凝固硬化)或冲击产生品格畸变及位错(激光冲击硬化),最终达到硬化效果。

激光表面硬化与常规的硬化工艺比较,其主要特点有:

(1)材料表面高速加热和高速自冷,加热速度快,热影响区小,应力及变形小,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2)激光硬化处理后的器件表面硬度高,比常规淬火要高5%-20%。

(3)可加工常规无法处理的形状复杂的零件,还可对同一零件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激光硬化处理。

(4)激光硬化工艺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工艺过程易实现计算机控

制、自动化程度高、可纳入生产流水线。

(5)激光硬化靠热量由表及里的传导自冷,无需冷却介质,对环境无污染。

激光冲击硬化的应用优点

激光硬化可满足低变形表面强化要求,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成倍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强化零件的表面,可以提高金属材料及零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以及强度和高温性能;同时可使零件心部仍保持较好的韧性,使零件的机械性能具有耐磨性好、冲击韧性高、疲劳强度高的特点。

3 结语与展望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应用,尤其在建筑、交通、化工等方面的应用更为突出。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利用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金属材料的表面合成非常规的成分合金工艺,可能会使金属材料的表面

处理技术和表层性能得到改善,这将是一种独特的有效途径。

目前 激光表面改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

(1)当前对激光表面改性所做的试验研究中,由于试验条件和状态的不同,所得到的试验结果很少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2)激光熔覆层或合金化层的开裂敏感性,仍然是困扰国内外研究者的一个难题,也是工程应用及产业化的障碍。

(3)在激光表面改性中,当大面积扫描时,由于扫描方式的不同存在硬度不均或回火现象。

(4).对一些处理面积大、形状更复杂的工件进行激光处理,要求能够研制出新的高功率激光器,同时能发展辅助设备如光束成形等。

尽管这些改进这些问题的工作是相当艰巨的,但是促进高质量、低成本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而在工业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丁阳喜,周立志.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材料热处理,2007,36卷第6期:69-72页.

[2] 李凤春,周德利.论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科学论坛,2010,65页.

[3] 谭友宏,刘敏,马文有.激光表面合金化的研究进展.材料研究与应用,2012,第6卷第2期:96-99页.

[4]张文毓.激光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进展.材料开发与应用.2008,23卷第6期:89-92页.

[5] 宋立平.激光表面改性及其应用.物理与工程.2010,4月20卷:42-44页.

[6]段艳丽,何欢,符跃春.合金激光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材料导报.2010年11月第24卷:205-212页.

[7] 王显彬.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汽车工艺与材料.2007年第10期:26-28页

[8] 臧晓蓓,黄锦滨,孙静.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2009年第3期:1-4页.

[9]荣烈润.先进绿色激光冲击表面改性技术.金属加工.2012年第7期:15-17页.

[10] 童和强,钱星月,程虎.激光熔覆技术在模具表面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台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33卷第3期:40-43页.

[11] 荣烈润.激光熔覆技术及其应用.金属加工.2012年第13期:39-40页.

[12]肖泽辉,张仁.镁合金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电镀与涂饰.2008年第27卷11期:28-31页.

[13] 柳军宁,裴峻峰.铝合金激光冲击强化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化工机械.2011年第38卷第2期:141-144页.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及其进展讲解

激光表面表面处理技术及进展 许彦明指导老师:宋世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理化学院化学0703班) 摘要:激光具有巨大的技术潜力,在冶金和材料加工中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激光表面处理由于其对工业和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飞速成长的重要加工技术领域。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况,指出了这项技术今后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激光;表面处理;进展 0 前言 激光的出现时近代物理学的一个重大进展。第一台激光器于60年代初问世,对激光表面热处理工艺的研究早在激光器诞生后不久就已经开始,但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才在热处理生产中获得应用。 激光在金属热处理方面取得成功,标志此技术的应用进人了新灼阶段。随着大功率激光器的研制成功与不断完善,这一新工艺用于汽车转向器表面处理的生产线[1]。国内经过“六五”计划的联合攻关,已在汽缸套等零部件的表面热处理上获得成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随之而发展的表面涂覆(cladding),表面上釉(Glazing)及表面合金化(SurfaeeAlloing)等工艺[2]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与上述工艺相比较,激光表面热处理是当前比较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的工艺。 1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特点[3] 1)通过选择激光波长调节激光功率等手段,能灵活地对复杂 形状工件或工件局部部位实施非接触性急热、急冷。该技术易控制处理范围,热影响区小,工件产生的残余应力及变形很小。 2)可在大气、真空及各种气氛中处理,制约条件少,且不造成 化学污染。 3)通常,激光表面处理的改性效果比普通处理方法更显著 4)激光束能量集中,密度大,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 5)可缩短工艺流程,处理过程中工件可以运动,故特别适合组织自动化处理线。 6)激光束便于通过导光系统准确地输人与定位,亦能导向多个工作台,可大大提高激光的使用率和处理的效率。 7)激光表面处理尤其适用于大批量处理生产线,其成本比传统的表面热处理低。 2 激光表面相变应化(LTH)

不锈钢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不锈钢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不锈钢具有独特的强度、较高的耐磨性、优越的防腐性能及不易生锈等优良的特性。故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食品机械,机电行业,环保行业,家用电器行业及家庭装潢,精饰行业,给予人们以华丽高贵的感觉。 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但不锈钢的应用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表面处理技术发展程度。 1不锈钢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1.1不锈钢品种简介 1.1.1不锈钢主要成分:一般含有鉻(Cr)、镍(Ni)、钼(Mo)、钛(Ti)等优质金属元素。 1.1.2常见不锈钢:有鉻不锈钢,含Cr≥12%以上;镍鉻不锈钢,含Cr≥18%,含Ni≥12%。 1.1.3从不锈钢金相组织结构分类:有奥氏体不锈钢,例如:1Cr18Ni9Ti,1Cr18Ni11Nb,Cr18Mn8Ni5。马氏体不锈钢,例如:Cr17,Cr28等。一般称为非磁性不锈钢和带有磁性不锈钢。 1.2常见不锈钢表面处理方法 常用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①表面本色白化处理;②表面镜面光亮处理;③表面着色处理。 1.2.1表面本色白化处理: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卷板、扎边、焊接或者经过人工表面火烤加温处理,产生黑色氧化皮。这种坚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NiCr2O4和NiF二种EO4成分,以前一般采用氢氟酸和硝酸进行强腐蚀方法去除。但这种方法成本大,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腐蚀性较大,逐渐被淘汰。目前对氧化皮处理方法主要有二种: ⑴喷砂(丸)法:主要是采用喷微玻璃珠的方法,除去表面的黑色氧化皮。 ⑵化学法:使用一种无污染的酸洗钝化膏和常温无毒害的带有无机添加剂的清洗液进行浸洗。从而达到不锈钢本色的白化处理目的。处理好后基本上看上去是一无光的色泽。这种方法对大型、复杂产品较适用。 1.2.2不锈钢表面镜面光亮处理方法:根据不锈钢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用户要求情况不同可分别采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方法来达到镜面光泽。 1.2.3表面着色处理:不锈钢着色不仅赋予不锈钢制品各种颜色,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而且提高产品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不锈钢着色方法有如下几种: ⑴化学氧化着色法; ⑵电化学氧化着色法; ⑶离子沉积氧化物着色法; ⑷高温氧化着色法; ⑸气相裂解着色法。 各种方法简单概况如下: ⑴化学氧化着色法:就是在特定溶液中,通过化学氧化形成膜的颜色,有重铬酸盐法、混合钠盐法、硫化法、酸性氧化法和碱性氧化法。一般“茵科法”(INCO)使用较多,不过要想保证一批产品色泽一致的话,必须用参比电极来控制。 ⑵电化学着色法:是在特定溶液中,通过电化学氧化形成膜的颜色。 ⑶离子沉积氧化物着色法化学法:就是将不锈钢工件放在真空镀膜机中进行真空蒸发镀。例如:镀钛金的手表壳、手表带,一般是金黄色。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批量产品加工。因为投资大,成本高,小批量产品不合算。

常见表面处理技术介绍

常见表面处理技术介绍 电镀(电沉积) 化学镀阳极氧化(铝, 镁, 钛及它们的合金 化学氧化(铝及其合金,钢铁等等) 电化学及化学转化学铬酸监处理(钢铁上的锌,铬镀层,铝, 镁, 铜) 磷酸监处理(磷化) 热浸镀(常用的有热浸锌, 锡, 铝, 铅) 火焰喷涂 气喷涂 爆炸喷涂 热濆涂电弧喷涂 电濆涂等离子喷涂 高频感应喷涂 橡胶涂层 非金属涂覆塑料涂层 油漆涂层 渗镀 化学气象沉积 扩散涂镀真空镀膜 包镀 达克罗(Dacromet,浸入锌–铝,锌–铝等浆液中,形成涂层,然后烘烤干燥成膜) 1.磷酸监皮膜处理 大陆称为磷化处理 1.1磷酸监皮膜处理 2H3PO4+M→M(H2PO4)+H2 3M(H2PO4)2→4H3PO4+M3(PO4)2 M(H2PO4)2→MHPO4+H3PO4 生成的M3(H2PO4)2和MHPO4为磷酸监膜的主要成分 1.2磷酸监皮膜的性质和用途 (1)耐蚀性 在大气条件下很稳定,在有机油类,苯,苯及各种气种体燃料中有很好的耐蚀性.但磷酸监皮膜不耐酸,碱,

氨,海水及水蒸气等.磷酸监膜经过封闭处理后能大大提高其耐蚀性. (2)吸附性 磷酸监膜具有多孔构,有很好的吸附性,因此常用作油漆的底层和吸附润滑油后作为减摩层和润滑层. (3)电绝缘性 磷酸监膜是高电阻膜层,有很好的电绝缘性,击穿电压为240~250V,涂绝缘漆后可耐1000~1200V,又由于磷酸监膜不影响透磁性,因此常用作电磁装置的硅钢片. (4)不粘附熔融金属的特性 此特性用于在热浸锌,锡铅合金时保护不需要浸涂部分.在浇铸减摩合金和电机铸铝转子时,将钢膜作磷酸监处理,以防粘附. 1.3邻酸监膜成机理和构成 1.4分类 钢铁用化成处理剂 铝用化成处理剂 锌用化成处理剂 不锈钢用化成处理剂 铜用化成处理剂 镁用化成处理剂 其他化成处理剂 涂装打底用的化成处理剂 塑性加工用化成处理剂 防锈用化成处理剂 耐磨用化成处理剂 绝缘用化成处理剂 塑料迭片用化成处理剂 涂装打底用皮膜特点: 致密, 均匀, 薄得适当 结晶粗大会吸入涂料而减少光泽:不均匀会降低涂装后的耐蚀性;由于磷酸监膜很硬很脆,皮膜过厚的话,涂装后遭后到弯曲或冲击等外力时,即使别无缺陷,也可能脱落. 防锈用皮膜特点: 致密, 均匀, 厚度越厚越好,孔隙率越低越好. 表

塑料制品电镀前的表面处理工艺介绍

https://www.360docs.net/doc/37673398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376733981.html,/ 塑料制品电镀前的表面处理工艺介绍 塑料制品的表面处理主要包括涂层被覆处理和镀层被覆处理。一般塑料的结晶度较大,极性较小或无极性,表面能低,这会影响涂层被覆的附着力。由于塑料是一种不导电的绝缘体,因此不能按一股电镀工艺规范直接在塑料表面进行镀层被覆,所以在表面处理之前,应进行必要的前处理,以提高涂层被覆的结合力和为镀层被覆提供具有良好结合力的导电底层。 1.涂层被覆的前处理前处理包括塑料表面的除油处理,即清洗表面的油污和脱模剂,以及塑料表面的活化处理,目的是提高涂层被覆的附着力。 (1)塑料制品的除油。与金属制品表面除油类似,塑料制品除油可用有机溶剂清洗或用含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水溶液除油。有机溶剂除油适用于从塑料表面清洗石蜡、蜂蜡、脂肪和其他有机性污垢,所用的有机溶剂应对塑料不溶解、不溶胀、不龟裂,其本身沸点低,易挥发,无毒且不燃。 碱性水溶液适用于耐碱塑料的除油。该溶液中含有苛性钠、碱性盐以及各种表面活性物质。最常用的表面活性物质为OP系列,即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它不会形成泡沫,也不残留在塑料表面上。 (2)塑料制品表面的活化。这种活化是为了提高塑料的表面能,也即在塑料表面生成一些极性基或加以粗化,以使涂料更易润湿和吸附于制件表面。表面活化处理的方法很多,如化学品氧化法、火焰氧化法、溶剂蒸气浸蚀法和电晕放电氧化法等。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是化学晶氧化处理法,此法常用的是铬酸处理液,其典型配方为重铬酸钾4.5%,水8.0%,浓硫酸(96%以上)87.5%。 有的塑料制品,如聚苯乙烯及ABS塑料等,未进行化学品氧化处理时也可直接进行涂层被覆。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涂层被覆,也有用化学品氧化处理的,如ABS塑料在脱脂后,可采用较稀的铬酸处理液浸蚀,其典型的处理配方为铬酸420g/L,硫酸(比重1.83)200ml/L。典型的处理工艺为65℃70℃/5min10min,水洗净,干燥。 https://www.360docs.net/doc/37673398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37673398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376733981.html,/

表面处理工艺守则

受控号Q/GRSX-JW-012-2014南京国睿三信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表面处理工艺守则》 本规范依据GB/T-8923,GB/T-18838,GBT4054-2008,SJ/T10674-1995等相关标准结合本公司的产品特点制定实施。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Q/GRSX-JW-012-2014日期A 二○一年七月十八日发布二○一四年七月二十日实施

受控号Q/GRSX-JW-012-2014 相关变更内容及细节 日期版本变更章节变更内容备注2014年7月18日A创建创建

受控号Q/GRSX-JW-012-201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表面喷砂喷锌及油漆的基本规则,规定了油漆处理的各种涂漆要求及所需涂漆材料和操作工艺,本规范适用于本企业各种产品的油漆处理,产品的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时,应执行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的规定。 2.规范引用文件 GB/T8923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GB/T18838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的技术要求 GB7692-2012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6514-2008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T3181-2008漆膜颜色标准 SJ/T10674-1995涂料涂覆通用技术条件 GBT4054-2008涂料涂覆标记 ALSC28-2002表面处理手册(十四所) QZ/AL2039-2012室外(Ⅰ)型表面涂覆生产外协通用要求(十四所) QZ/AL2038-2012热喷锌(铝)生产外协通用要求(十四所) GBT9793-2012热喷涂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锌、铝及其合金 3,涂层表面(环境)分类及涂层系统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3.1涂覆表面(环境)分类 3.1.1Ⅰ型(暴露)表面 Ⅰ型表面指设备处于工作或行进状态时暴露于自然环境的表面,或虽未暴露于自然环境,但会说到各种气候因素直接作用的表面。气候因素包括极端温度、极端湿度、雨、冰雹、雪、雨雪、含盐大气、工业大气、日光直接照射、尘埃、风沙等。 3.1.2Ⅱ型(遮蔽)表面 Ⅱ型表面指设备工作时不暴露于自然环境,且不会受到雨、冰雹、雪、雨雪的直接作用、日光直接照射和风沙直接作用的表面。 3.2涂层系统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根据标准GBT4054-2008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制品表面涂料涂覆标记的方法 3.2.1涂层系统的基本组成

表面处理技术汇总

第一章金属材料 SPCC 一般用钢板,表面需电镀或涂装处理 SECC 镀锌钢板,表面已做烙酸盐处理及防指纹处理 SUS 301 弹性不锈钢 SUS304 不锈钢 镀锌钢板表面的化学组成------基材(钢铁),镀锌层或镀镍锌合金层,烙酸盐层和有机化学薄膜层. 有机化学薄膜层能表面抗指纹和白锈,抗腐蚀及有较佳的烤漆性. SECC的镀锌方法 热浸镀锌法: 连续镀锌法(成卷的钢板连续浸在溶解有锌的镀槽中 板片镀锌法(剪切好的钢板浸在镀槽中,镀好后会有锌花. 电镀法: 电化学电镀,镀槽中有硫酸锌溶液,以锌为阳极,原材质钢板为阴极. 1-2产品种类介绍 1.品名介绍 材料规格后处理镀层厚度 S A B C*D*E S for Steel A: EG (Electro Galvanized Steel)电气镀锌钢板---电镀锌 一般通称JIS 镀纯锌EG SECC (1) 铅和镍合金合金EG SECC (2) GI (Galvanized Steel) 溶融镀锌钢板------热浸镀锌 非合金化GI,LG SGCC (3) 铅和镍合金GA,ALLOY SGCC (4) 裸露处耐蚀性2>3>4>1

熔接性2>4>1>3 涂漆性4>2>1>3 加工性1>2>3>4 B: 所使用的底材 C (Cold rolled) : 冷轧 H (Hot rolled): 热轧 C: 底材的种类 C: 一般用 D: 抽模用 E: 深抽用 H: 一般硬质用 D: 后处理 M: 无处理 C: 普通烙酸处理---耐蚀性良好,颜色白色化 D: 厚烙酸处理---耐蚀性更好,颜色黄色化 P: 磷酸处理---涂装性良好 U: 有机耐指纹树脂处理(普通烙酸处理)--- ---耐蚀性良好,颜色白色化,耐指纹性很好A: 有机耐指纹树脂处理(厚烙酸处理)---颜色黄色化,耐蚀性更好 FX: 无机耐指纹树脂处理---导电性 FS: 润滑性树脂处理---免用冲床油 E: 镀层厚 1-4物理特性 膜厚---含镀锌层,烙酸盐层及有机化学薄膜层,最小之膜厚需0.00356mm以上. 测试方法有磁性测试(ASTM B499), 电量分析(ASTM B504), 显微镜观察(ASTM B487) 表面抗电阻---一般应该小于0.1欧姆/平方公分. 1- 5 盐雾试验----试片尺寸100mmX150mmX1.2mm, 试片需冲整捆或整叠铁材中取下,必须在镀烙酸盐后24小时,但不可超过72小时才可以用于测试,使用5%的盐水,用含盐的水汽充满箱子,试片垂直倒挂在箱子中48小时。 测试后试片的镀锌层不可全部流失,也不能看到底材或底材生锈,但是离切断层面6mm范围有生锈情况可以忽略。

常用表面处理技术介绍

電鍍(電沉積) 化學鍍(鋁, 鎂, 鈦及它們的合金 (鋁及其合金,鋼鐵等等)電化學及化學轉化學(鋼鐵上的鋅,鉻鍍層,鋁, 鎂, 銅) (磷化) 熱浸鍍(常用的有熱浸鋅, 錫, 鋁, 鉛) 火焰噴涂 氣噴涂 爆炸噴涂 熱濆涂電弧噴涂 電濆涂等離子噴涂 高頻感應噴涂 橡膠涂層 非金屬涂覆塑料涂層 擴散涂鍍 包鍍 達克羅(Dacromet,浸入鋅–鋁,鋅–鋁等漿液中,形成涂層,然後烘烤干燥成膜)

1.磷酸監皮膜處理 大陸稱為磷化處理 磷酸監皮膜處理 2H3PO4+M→M(H2PO4)+H2 3M(H2PO4)2→4H3PO4+M3(PO4)2 M(H2PO4)2→MHPO4+H3PO4 生成的M3(H2PO4)2和MHPO4為磷酸監膜的主要成分 磷酸監皮膜的性質和用途 (1)耐蝕性 在大氣條件下很穩定,在有機油類,苯,苯及各種氣種體燃料中有很好的耐蝕性.但磷酸監皮膜不耐酸,鹼,氨,海水及水蒸氣等.磷酸監膜經過封閉處理後能大大提高其耐蝕性. (2)吸附性 磷酸監膜具有多孔構,有很好的吸附性,因此常用作油漆的底層和吸附潤滑油後作為減摩層和潤滑層. (3)電絕緣性 磷酸監膜是高電阻膜層,有很好的電絕緣性,擊穿電壓為240~250V,涂絕緣漆後可耐1000~1200V,又由於磷酸監膜不影響透磁性,因此常用作電磁裝置的硅鋼片. (4)不粘附熔融金屬的特性 此特性用於在熱浸鋅,錫鉛合金時保護不需要浸涂部分.在澆鑄減摩合金和電機鑄鋁轉子時,將鋼膜作磷酸監處理,以防粘附. 1.3鄰酸監膜成機理和構成 1.4分類

鋼鐵用化成處理劑 鋁用化成處理劑 鋅用化成處理劑 不銹鋼用化成處理劑 銅用化成處理劑 鎂用化成處理劑 其他化成處理劑 涂裝打底用的化成處理劑 塑性加工用化成處理劑 防銹用化成處理劑 耐磨用化成處理劑 絕緣用化成處理劑 塑膠疊片用化成處理劑 涂裝打底用皮膜特點: 致密, 均勻, 薄得適當 結晶粗大會吸入涂料而減少光澤:不均勻會降低涂裝後的耐蝕性;由於磷酸監膜很硬很脆,皮膜過厚的話,涂裝後遭後到彎曲或衝擊等外力時,即使別無缺陷,也可能脫落. 防銹用皮膜特點: 致密, 均勻, 厚度越厚越好,孔隙率越低越好. 表美軍規格MIL-C-16173C要求的磷酸監皮膜的防銹性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第25卷增 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年6月V ol.25 Suppl.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Jun. 2006 收稿日期:2006-03-12 文章编号:1008-0562(2006)增刊1-0231-03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迟彩芬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阜新123000) 摘 要:结合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表面强化中应用的大量实例,从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点出发,对其 进行总结和分类。并论述目前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国内外汽车工业中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国产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最后探讨了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未来工业中应用的发展趋势和广阔前景。 关键词:激光;表面处理;汽车 中图分类号: TH161 文献标识码: A Application of laser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automobile industry CHI Cai-fen (Vocatio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inxin 123000,China) Abstract :In the paper ,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umerous applied examples of laser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surface intensifying of automobile and the spare part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chnology, the laser surface treatment techniques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research, exploitation,appl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t present, supplying an effective way of further improving life of domestic engine . At last the paper discusses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in future industry. Key words ;laser ;surface treatment ;automobile 0 引 言 激光加工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兴起的一项新技术 ,此后逐步应用于汽车、航空、机械、电子等行业,其中尤以汽车行业的应用发展速度最快。在汽车业中的广泛使用又推动了激光加工技术的工业化[1]。70年代美国进行了两大研究 ,这就是福特汽车公司进行的车身钢板的激光焊接和通用 汽车公司进行的动力转向变速箱内表面的激光淬 火。这两项研究推动了以后的汽车制造业中的激光 加工技术的发展。 1 激光加工技术分类及特点 汽车业中的激光加工机主要有两类[2] :CO 2激光加工机和YAG 激光加工机。CO 2激光加工机的主要用途是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等,YAG 激光加工机主要用途是打标,但随着大功率YAG 激光器的商品化 ,也用于焊接和切割。与传统方法相比,激光加工具有下列特点:(1)应用范围广,几乎应用于所有的加工工艺;(2)加工面大,几乎可加工从金属到非金属所有的材料,还特别适合加工极硬、极脆、极薄和熔点极高的难加工材料;(3)加工区小,热变形很小,加工质量高;(4)效率高,材料省,污染少,噪音低,劳动强度低;(5)加工 设备成套化、系列化、多功能 ,具有很大灵活性;装备计算机数控系统,可进行二维或三维的立体加工,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 2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材料的激光表面处理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可实现在普通材料表面产生高性能的新材料层,在实践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当前,激光表面处理在工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用15台大功率激光器组成了汽车零部件的热处理加工生产线;日本丰田公司自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起,相继建立了数条汽车发动机排气门密封面激光熔覆生产线,日产气门50~80万只;近年,日本三菱公司建立了两条发动机缸头激光熔覆铜基合金生产线,显著提高了使用寿命。 我国虽然在此领域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有成功的先例。热点都集中在“表面”的研究上,既改变普通材料表面层的性能或者产生新的表面层。这种在普通材料表面上进行处理的方法简单而且经济易行。而激光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随

机械表面处理工艺【详解】

机械表面处理工艺详解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机械表面处理工艺有: 静电喷涂、烤漆、镀锌、镀铬、镀镍、镀钛、镀金、镀银、铝阳极、浸渗、喷油、喷砂、DLC处理、铁氟龙处理、染黑、冷电镀 喷涂 喷涂是最常见的表面处理,无论塑料还是五金都适用。喷涂一般包括喷油、喷粉等,最常见的是喷油。 喷涂的涂料俗称油漆,涂料是由树脂、颜料、溶剂、和其他添加剂构成。 塑料喷涂一般有两道漆,表面呈现颜色的称为面漆,最表面透明图层称为保护漆。喷涂工艺流程介绍: (1)前期清洁。如静电除尘等。 (2)喷涂面漆。面漆一般是表面看的到的颜色。 (3)烘干面漆。分为室温自然干燥、专用烤炉烘干。

(4)冷却面漆。专用烤炉烘干需要冷却。 (5)喷涂保护漆。保护器一般是用来保护面漆的,大部分是透明的油漆。 (6)固化保户漆。 (7)QC检查。检查是否满足需求。 3.橡胶油 橡胶油,又称弹性漆,手感漆,橡胶油是一种双成分高弹性的手感油漆,用该油漆喷涂后的产品具有特殊柔软的触感及高弹性表面手感。橡胶油的缺陷是成本高,耐用一般,用久了容易脱落。 橡胶油广泛应用于通信产品,视听产品,MP3、手机外壳,装饰品、休闲娱乐用品,游戏机手柄,美容器材等。 4.UV漆 UV漆是紫外线(Ultra-Violet Ray)的英文简称。常用的UV波长范围为 200-450nm。UV漆在紫外线光照射下才能固化。UV漆的特点:透明光亮,硬度高,固定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保护面漆,加硬加亮表面。

水镀 水镀是一种电化学的过程,通俗理解就是将需要电镀的产品零件浸泡在点解液中,再通以电流,以点解的方式使金属沉积在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表面加工方法。 水镀适应的材料:最常见的是ABS,最好是电镀级的ABS,其他常见塑料如PP,PC,PE等都很难水镀。 常见的表面颜色:金色,银色,黑色,枪色。常见的电镀效果:高光,亚光,雾面,混合等。 真空镀 真空镀是电镀的一种,是在高度真空的设备里,在产品表面镀上一层细薄的金属镀层的一种方法。 真空镀的工艺流程:表面清洁-去静电-喷底漆-烘烤底漆-真空镀膜-喷面漆-烘烤面漆-品质检查-包装。 真空镀的优缺点:

表面处理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HD/GYGC2015-019 工艺类别:表面处理(通用)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凌海航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 总体要求........................................................ (2) 2. 目的........................................................ .. (2) 3. 适用范围........................................................ (2) 4. 产品概述........................................................ (3) 5. 依据........................................................ .. (3) 6. 工序级别定义........................................................ . (3) 7. 所用主要设备........................................................

(3)

8. 工艺流程........................................................ (3) 9. 检验定义........................................................ (3) 10. 工作记录........................................................ . (3) 11. 具体工艺要求........................................................ .. (4) 12. 工艺重要关联与补充........................................................ .. (6) 附录 《生产工艺&过程检验卡》(PM-QCP-006-01)——表面处理

pcb表面处理

常见的PCB表面处理工艺 这里的“表面”指的是PCB上为电子元器件或其他系统到PCB的电路之间提供电气连接的连接点,如焊盘或接触式连接的连接点。 裸铜本身的可焊性很好,但是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而且容易受到污染。这也是PCB必须要进行表面处理的原因。 1、HASL 在穿孔器件占主导地位的场合,波峰焊是最好的焊接方法。采用热风整平(HASL,Hot-air solder leveling)表面处理技术足以满足波峰焊的工艺要求,当然对于结点强度(尤其是接触式连接)要求较高的场合,多采用电镀镍/金的方法。HASL是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应用的表面处理技术,但是有三个主要动力推动着电子工业不得不考虑HASL的替代技术:成本、新的工艺需求和无铅化需要。 从成本的观点来看,许多电子元件诸如移动通信和个人计算机正变成平民化的消费品。以成本或更低的价格销售,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组装技术发展到SMT以后,PCB焊盘在组装过程中要求采用丝网印刷和回流焊接工艺。在SMA场合,PCB表面处理工艺最初依然沿用了HASL技术,但是随着SMT器件的不断缩小,焊盘和网板开孔也在随之变小,HASL技术的弊端逐渐暴露了出来。HASL技术处理过的焊盘不够平整,共面性不能满足细间距焊盘的工艺要求。 环境的关注通常集中在潜在的铅对环境的影响。 2、有机可焊性保护层(OSP)

OSP的保护机理 故名思意,有机可焊性保护层(OSP, Organic solderability preser vative)是一种有机涂层,用来防止铜在焊接以前氧化,也就是保护P CB焊盘的可焊性不受破坏。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种OSP都属于含氮有机化合物,即连三氮茚(Benzotriazoles)和咪唑有机结晶碱(Imida zoles)。它们都能够很好的附着在裸铜表面,而且都很专一―――只情有独钟于铜,而不会吸附在绝缘涂层上,比如阻焊膜。 连三氮茚会在铜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薄膜,在组装过程中,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时,这层薄膜将被熔掉,尤其是在回流焊过程中,OSP比较容易挥发掉。咪唑有机结晶碱在铜表面形成的保护薄膜比连三氮茚更厚,在组装过程中可以承受更多的热量周期的冲击。 OSP涂附工艺 清洗: 在OSP之前,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是把铜表面清洗干净。其目的主要是去除铜表面的有机或无机残留物,确保蚀刻均匀。 微蚀刻(Microetch):通过腐蚀铜表面,新鲜明亮的铜便露出来了,这样有助于与OSP的结合。可以借助适当的腐蚀剂进行蚀刻,如过硫化钠(sodium persulphate),过氧化硫酸(peroxide/sulfuric aci d)等。 Conditioner:可选步骤,根据不同的情况或要求来决定要不要进行这些处理。 OSP:然后涂OSP溶液,具体温度和时间根据具体的设备、溶液的特性和要求而定。

金属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工艺规范

北京奇朔科贸有限公司 部分金属材料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工艺规范 第一版 编写:赵贵波 审核: 批准: 北京奇朔科贸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六月

目录 1.0 热处理的工艺分类及代号---------------------------------------------------------------------3 1.1 基础分类-----------------------------------------------------------------------------------------------3 1.2 附加分类-----------------------------------------------------------------------------------------------3 1.3 热处理工艺代号--------------------------------------------------------------------------------------4 1.4 图样中标注热处理技术条件用符号--------------------------------------------------------------7 2.0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和应用目的-------------------------------------------------------8 2.1 钢的淬火-----------------------------------------------------------------------------------------------8 2.2 热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应用目的--------------------------------------------------------------------9 3.0 部分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规范-----------------------------------------------------------------17 3.1 渗碳钢的热处理工艺--------------------------------------------------------------------17 3.2 渗氮钢的热处理工艺--------------------------------------------------------------------------------20 3.3 调质钢的热处理工艺-------------------------------------------------------------------------------21 3.4 -弹簧钢的热处理工艺------------------------------------------------------------------------------23 3.5 轴承钢的热处理工艺-------------------------------------------------------------------------------25 3.6 合金工具钢的热处理工艺------------------------------------------------------------------------- 26 3.7 碳素工具钢的热处理工艺--------------------------------------------------------------------------29

常用表面处理工艺流程介绍

常用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1)钢铁件电镀锌工艺流程 ┌酸性镀锌 除油→ 除锈→ │ → 纯化→ 干燥└碱性 镀锌 (2)钢铁件常温发黑工艺流程 ┌浸脱水防锈油 │ │烘干 除油→除锈→常温发黑→│ 浸肥皂液——→ 浸锭子油或机油 │ │ └浸封闭剂 (3)钢铁件磷化工艺流程 除油→除锈→表调→磷化→涂装 (4) ABS/PC 塑料电镀工艺流程 除油→ 亲水→ 预粗化(PC≥50%)→ 粗化→ 中和→ 整面→ 活化→ 解胶→ 化学沉镍→ 镀焦铜→ 镀酸铜→ 镀半 亮镍→ 镀高硫镍→ 镀亮镍→ 镀封→ 镀铬 (5) PCB 电镀工艺流程

除油→ 粗化→ 预浸→ 活化→ 解胶→ 化学沉铜→ 镀铜→ 酸性除油→ 微蚀→ 镀低应力镍→ 镀亮镍→ 镀金→ 干燥 (6)钢铁件多层电镀工艺流程 除油→ 除锈→ 镀氰化铜→ 镀酸铜→ 镀半亮镍→ 镀高硫镍→ 镀亮镍→ 镍封→ 镀铬 (7)钢铁件前处理(打磨件、非打磨件)工艺流程 1、打磨件→ 除蜡→ 热浸除油→ 电解除油→ 酸蚀→ 非它电镀 2、非打磨件→ 热浸除油→ 电解除油→ 酸蚀→ 其它电镀 (8)锌合金件镀前处理工艺流程 除蜡→ 热浸除油→ 电解除油→ 酸蚀→ 镀碱铜→ 镀酸铜或焦磷酸铜→ 其它电镀 (9)铝及其合金镀前处理工艺流程 除蜡→热浸除油→电解除油→酸蚀除垢→化学沉锌→ 浸酸→ 二次沉新→ 镀碱铜或 镍→ 其它电镀 除蜡→热浸除油→电解除油→酸蚀除垢→铝铬化→ 干燥→ 喷沫或喷粉→ 烘干或粗化→ 成品 除蜡→热浸除油→电解除油→酸蚀除垢→阳极氧化→ 染色→ 封闭→ 干燥→ 成品 (10)铁件镀铬工艺流程: 除蜡→ 热浸除油→ 阴极→ 阳极→ 电解除油→ 弱酸浸蚀→ 预镀碱铜→ 酸性光亮铜(选择)→ 光亮镍→ 镀铬或其它 除蜡→ 热浸除油→ 阴极→ 阳极→ 电解除油→ 弱酸浸蚀→ 半光亮镍→ 高硫镍→ 光亮镍→ 镍封(选择) →镀铬 (11)锌合金镀铬工艺流程 除蜡→ 热浸除油→ 阴极电解除油→ 浸酸→ 碱性光亮铜→ 焦磷酸铜(选择性)→ 酸性光亮铜(选择性)→ 光亮镍 →镀铬 (12)电叻架及染色工艺流程 前处理或电镀→ 纯水洗(2-3 次)→预浸→ 电叻架→ 回收→ 纯水洗(2-3次)→ 烘干→ 成品 不锈钢镀光亮镍工艺流程:有机溶剂除油→化学除油→水洗→阴极电解活化→闪镀镍 →水洗→活化→水洗→镀光亮镍→水洗→钝化→水洗→水洗→热水洗→甩干→烘干→验收。 不锈钢上的光亮镍层是微带黄光的银白色金属,它的硬度比铜、锌、锡、镉、金、银 等要高,但低于铬和铑金属。光亮镍在空气中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对碱有较好

激光表面表面处理技术及进展

激光表面表面处理技术及进展 摘要:激光具有巨大的技术潜力,在冶金和材料加工中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激光表面处理由于其对工业和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飞速成长的重要加工技术领域。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况,指出了这项技术今后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激光;表面处理;进展 0 前言 激光的出现时近代物理学的一个重大进展。第一台激光器于60年代初问世,对激光表面热处理工艺的研究早在激光器诞生后不久就已经开始,但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才在热处理生产中获得应用。 激光在金属热处理方面取得成功,标志此技术的应用进人了新灼阶段。随着大功率激光器的研制成功与不断完善,这一新工艺用于汽车转向器表面处理的生产线[1]。国内经过“六五”计划的联合攻关,已在汽缸套等零部件的表面热处理上获得成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随之而发展的表面涂覆(cladding),表面上釉(Glazing)及表面合金化(SurfaeeAlloing)等工艺[2]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与上述工艺相比较,激光表面热处理是当前比较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的工艺。 1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特点[3] 1)通过选择激光波长调节激光功率等手段,能灵活地对复杂 形状工件或工件局部部位实施非接触性急热、急冷。该技术易控制处理范围,热影响区小,工件产生的残余应力及变形很小。 2)可在大气、真空及各种气氛中处理,制约条件少,且不造成 化学污染。 3)通常,激光表面处理的改性效果比普通处理方法更显著 4)激光束能量集中,密度大,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 5)可缩短工艺流程,处理过程中工件可以运动,故特别适合组织自动化处理线。 6)激光束便于通过导光系统准确地输人与定位,亦能导向多个工作台,可大大提高激光的使用率和处理的效率。 7)激光表面处理尤其适用于大批量处理生产线,其成本比传统的表面热处理低。 2 激光表面相变应化(LTH) 不论激光束是如户J产生的,激光束仅是一加热金属的热源,金属经激光热处理后,一般不出现异常的治全变化。相变硬化是一种儿乎无尺寸变化而能达到冶金相变的加工技术。利用激光束可以选择小面积加热和对需要部位硬化。实现激光相变硬化有三个基本条件仁:第一,金属硬化

产品油漆及表面处理工艺要求

产品油漆及表面处理工艺 要求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产品油漆及表面处理工艺要求1、产品喷漆前的准备及涂装工艺 1.1产品所有检验项目必需检验合格,标记移植完成后,才能进行 表面处理和产品喷漆。 1.2产品油漆前的表面处理 1.2.1出口产品喷漆前,必须对产品表面进行预处理(表面除油、除 锈、除尘处理)。 1.2.2产品在喷砂除锈前应进行必要的结构预处理,包括: a)粗糙焊缝打磨光顺,焊接飞溅物用刮刀或砂轮除去。焊缝上深 为0.8mm以上或宽度小于深度的凹坑应补焊处理,并打磨光 顺; b)锐边用砂轮打磨成圆角; c)切割边的峰谷差超过1mm时,打磨到1mm以下; d)表面叠层、裂缝、夹杂物,需打磨处理,必要时补焊。 1.2.2.1除油 表面油污应采用清洁剂进行低压喷洗或软刷刷洗,并用淡水枪冲洗掉所有残余物;或采用碱液、火焰等处理,并用淡水冲洗至中性。小面积油污可采用溶剂擦洗。 1.2.2.2除锈 1.2.2.2.1磨料要求 a)喷射清理用金属磨料应符合GB/T18838.1的要求;

b)根据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选用适合粒度的磨料。 1.2.2.2.2除锈等级为: a)无机富锌底漆,钢材表面处理应达到GB/T8923规定的Sa21/2 级; b)环氧富锌底漆和环氧酯底漆,钢材表面处理应达到GB/T8923规 定的Sa2.5级;不便于喷射除锈的部位,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至GB/T8923规定的St3级。 1.2.2.2.3表面粗糙度为: a)喷涂无机富锌底漆,钢材表面粗糙度为Rz50μm~80μm; b)喷涂其他防护涂层,钢材表面粗糙度为Rz30μm~75μm. 1.2.2.3除尘 喷砂完工后,除去喷砂残渣,使用真空吸尘器或无油、无水的压缩空气,清理表层灰尘。清洁后的喷砂表面灰尘清洁度要求不大于GB/T18570.3的规定的3级。 1.2.2.4表面处理后涂装的时间限定 一般情况下,涂料层最好在表面处理完成后的4h之内施工与准备涂装的表面上;当所处环境的相对湿度不大于60%时,可以适当延时,但最长不应超过12h;不管停留多长时间,只要表面出现返锈现象,应重新除锈。 1.3涂装要求 1.3.1涂装环境要求参照GB6514、GB7692标准进行

常见的五种表面处理工艺

现在有许多PCB表面处理工艺,常见的是热风整平、有机涂覆、化学镀镍/浸金、浸银和浸锡这五种工艺,下面将逐一介绍。 1. 热风整平 热风整平又名热风焊料整平,它是在PCB表面涂覆熔融锡铅焊料并用加热压缩空气整(吹)平的工艺,使其形成一层既抗铜氧化,又可提供良好的可焊性的涂覆层。热风整平时焊料和铜在结合处形成铜锡金属间化合物。保护铜面的焊料厚度大约有1-2mil。 PCB进行热风整平时要浸在熔融的焊料中;风刀在焊料凝固之前吹平液态的焊料;风刀能够将铜面上焊料的弯月状最小化和阻止焊料桥接。热风整平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两种,一般认为水平式较好,主要是水平式热风整平镀层比较均匀,可实现自动化生产。热风整平工艺的一般流程为:微蚀→预热→涂覆助焊剂→喷锡→清洗。 2. 有机涂覆 有机涂覆工艺不同于其他表面处理工艺,它是在铜和空气间充当阻隔层;有机涂覆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这使得它能够在业界广泛使用。早期的有机涂覆的分子是起防锈作用的咪唑和苯并三唑,最新的分子主要是苯并咪唑,它是化学键合氮功能团到PCB上的铜。在后续的焊接过程中,如果铜面上只有一层的有机涂覆层是不行的,必须有很多层。这就是为什么化学槽中通常需要添加铜液。在涂覆第一层之后,涂覆层吸附铜;接着第二层的有机涂覆分子与铜结合,直至二十甚至上百次的有机涂覆分子集结在铜面,这样可以保证进行多次回流焊。试验表明:最新的有机涂覆工艺能够在多次无铅焊接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性能。 有机涂覆工艺的一般流程为:脱脂→微蚀→酸洗→纯水清洗→有机涂覆→清洗,过程控制相对其他表面处理工艺较为容易。 3. 化学镀镍/浸金 化学镀镍/浸金工艺不像有机涂覆那样简单,化学镀镍/浸金好像给PCB穿上厚厚的盔甲;另外化学镀镍/浸金工艺也不像有机涂覆作为防锈阻隔层,它能够在PCB长期使用过程中有用并实现良好的电性能。因此,化学镀镍/浸金是在铜面上包裹一层厚厚的、电性良好的镍金合金,这可以长期保护PCB;另外它也具有其它表面处理工艺所不具备的对环境的忍耐性。镀镍的原因是由于金和铜间会相互扩散,而镍层能够阻止金和铜间的扩散;如果没有镍层,金将会在数小时内扩散到铜中去。化学镀镍/浸金的另一个好处是镍的强度,仅仅5微米厚度的镍就可以限制高温下Z方向的膨胀。此外化学镀镍/浸金也可以阻止铜的溶解,这将有益于无铅组装。 化学镀镍/浸金工艺的一般流程为:酸性清洁→微蚀→预浸→活化→化学镀镍→化学浸金,主要有6个化学槽,涉及到近100种化学品,因此过程控制比较困难。 4. 浸银

表面处理工艺

涂料coatings 漆paints 涂料=成膜物质(基料)+挥发物+颜料+助剂 基料:热塑/固性树脂,如醇酸/聚酯树脂、酚醛/氨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橡胶类。 挥发物:溶剂---有机溶剂或水。(溶解,便于涂覆,然后挥发,基料干燥成膜) 按涂料形态分:水性、溶剂性、粉末涂料、高固体份涂料、UV固化涂料。 按工序分:底漆、面漆、罩光漆(面漆层的最后一道工序涂清漆)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UV固化的烯类不饱和低聚物不饱和聚酯/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其它体系 除油(即:脱脂)除锈 锌及锌合金的表面处理:磷化膜(Zn3(PO4)2磷酸锌 铝及铝合金的表面处理: 氨基醇酸、丙烯酸等热固性塑脂涂料(俗称烤漆) 消除面漆层外表的拮皮、颗粒,使漆面达到光亮如镜,可在喷涂最后一道面漆,干燥后用水砂纸400#~500#打磨、擦洗,再喷涂同一面漆,晾干。 金属闪光色:湿碰湿+罩光 抛光使得面漆层具有柔和、稳定的光泽,为达到清晰如镜的效果,在抛光后还要进行打蜡,同时对漆膜起保护作用。 抛光、打蜡仅适用于硬树脂漆,醇酸树脂漆不能抛光。 色彩的运用:冷色、暖色 柔韧性:在弯曲试验后,漆膜开裂和剥落情况 附着力: 光泽:高光、半光。 耐热、耐温、耐水 电泳涂装(电着):针孔、陷穴、水迹 漆膜弊病:处理、咬起、气泡、拉丝、缩孔、齐奏、光泽不良、拮皮、起泡、电务、剥落、褪色等。 涂装方式:手涂、静电涂、电泳涂、粉末涂、喷涂 烤漆容易留下指纹、油渍。有亮光漆、亚光漆。ABS、PC、PBT、AS等可光固化。 家具漆:不饱和聚酯家具漆 木器准备----填毛孔-----涂底漆-----干砂------涂不饱和聚酯漆------干砂-----水砂(600#)-----上砂蜡、打磨-----油蜡抛光。 塑料用涂料: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 尽可能不用或用水溶性脱模剂,不用含硅、含氟的脱模剂。 家电漆: 冰箱:高光泽、耐污、耐洗。 洗衣机:耐腐蚀、耐氧化剂、耐洗涤剂、耐柔软剂。 底漆:水性环氧树脂和改性丙烯酸树脂的阴极电泳漆。 面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和聚酯的粉末涂料,高固含量或一般固含量涂料。 交联剂:氨基树脂、MF(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树脂 容器罐涂料:要求无毒、无异味。 蔬菜/水果用:酚醛/干性油清漆,改性酚醛树脂清漆或者环氧树脂/酚醛清漆。 鱼类:酚醛树脂清漆 肉类:酚醛树脂清漆+石油蜡—聚硅氧烷。 饮料罐:改性环氧树脂的水性清漆。 外壁:底漆:水性丙烯酸树脂+MF树脂(固化150℃,固化时间20分钟)(作交联剂)干版印刷油墨:长油醇酸树脂/MF树脂可以烘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